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UNIVERSAL ROTARY PIPE CONNECT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0034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universal rotary pipe connector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or (1), a second connector (2), and a connection mechanism. The connec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n annular boss (3) and a buckle ring (4) buckled with and connected to the annular boss (3). The buckle ring (4) can spin relative to the annular boss (3). The annular boss (3) is fixed with and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connector (2). A first included angle (5) exists between a central axis of the annular boss (3) and a central axis of the second connector (2). The buckle ring (4) is fixed with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nector (1). A second included angle exists between a central axis of the buckle ring (4) and a central axis of the first connector (1). The pipe connector is applicable to connection of two pipes with a different included angle, has good sealability, and is firm and stable in fastening.

Inventors:
ZHOU BAIXING (CN)
ZHOU MINHONG (CN)
ZHOU MINWEI (CN)
ZHOU MINFE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9070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08, 2015
Filing Date:
June 03,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JIANGSU HIPPO PLASTICS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L27/02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322573U2013-12-04
CN103322352A2013-09-25
JPH07145889A1995-06-06
AU2502099A2000-11-02
JP2002257277A2002-09-11
JPH0828765A1996-02-02
JP2005299827A2005-10-27
CN2711497Y2005-07-20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018394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HANGZHOU YINGNUOCHUANGXIN PATENT ATTORNEYS(GENERAL PARTNERSHIP) (CN)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包括第一接口 (1)、 第二接口 (2) 和连接机 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环形凸台 (3) 和与环形凸台 (3) 扣合连 接的扣环 (4), 所述扣环 (4) 能以扣环 (4) 的中心轴为中心、 相对于环形凸 台 (3) 自旋, 所述环形凸台 (3)与第二接口 (2)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凸台(3) 的中心轴与第二接口 (2) 的中心轴具有第一夹角 (5), 所述扣环 (4) 与第一 接口 (1) 固定连接, 所述扣环 (4) 的中心轴与第一接口 (1) 的中心轴具有第 二夹角 (6)。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5) 等于第二夹角 (6)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凸 台 (3) 具有一圈环形凸缘 (7), 所述扣环 (4) 具有用于卡扣在环形凸缘 (7) 上的多个弧形倒钩 (8), 所述多个弧形倒钩 (8) 沿周向、 间隔分布在扣环 (4) 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9), 所述环形凸台 (3) 的外侧具有一圈用于放置密封圈 (9) 的环形凹槽 (10)。

5、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3) 与第二接口 (2) —体成型, 所述扣环 (4) 与第一接口 (1) 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5) 为 10~45度角, 第二夹角 (6) 为 10~45度角。

7、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倒钩(8) 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弧形倒钩(8)的弧度都为 45° ,所述四个弧形倒钩(8) 沿周向、 等距离分布在扣环 (4) 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2) 外壁还具有一圈环形凸边 (11), 所述环形凸边 (11) 贴近弧形倒钩 (8) 设置, 所述环形凸边 (U) 的外圈直径略大于或者等于扣环 (4) 的外圈直径。

9、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环 (4) 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记第一接口 (1) 或者第二接口 (2) 转动角度的刻度 表 (12)。

10、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 (1) 为承口, 所述第二接口 (2) 为插口。

Description:
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设备技术领域, 一种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管路的质量高低和使用寿命长短不仅取决于管 材自身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更重要的是看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质量, 两根管道是通过管道接头来连接, 在管路施工时, 经常会有将中心轴不在一条直线或者不在同一 高度的两根管道 进行连接的情况, 所以管道接头具有直接头、 弯接头、 三通接头和过桥接头等 多种类型用于连接各种不同布置的管道, 但是, 例如弯接头, 它的弯曲度已经 确定, 那么设置在它两端的两根管道的相对位置也大 致确定了, 而实际管路分 布错综复杂, 管道与管道之间的位置很难正好与管道接头的 规格一致, 还因为 管路接头的规格种类有限, 不可能满足各种管路布置的连接需求, 可想而知, 应用现有的管道接头会或多或少的偏移已经确 定了位置的管道, 管道也会出现 一定程度的扭曲, 这都会严重影响管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公开号为 CN2711497Y , 公开日期为 2005年 7月 2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 种变向管道接头, 具有上接头段和下接头段, 上接头段的下端外周边为一环形 的上连接环, 下接头段的上端外周边为一环形的下连接环, 上接头段与下接头 段通过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合并在一起而相通 , 且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间可相 对转动, 上连接环所在平面与上接头段的中心线有一夹 角 α, 下连接环所在平 面与下接头段的中心线有一夹角 β, α角与 β角互补, 这一技术方案将一个管 道接头拆分成上接头段和下接头段两部分, 并且两部分的中心线所成夹角随上 接头段的转动在 0~2α之间变化, 那么只要两根管道的中心线的夹角在 0~2α之 间, 便可以用这种变向管道接头无障碍的、 快捷方便的连接, 但是上述技术方 案存在严重缺陷: 文中记载了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合并在一起, 并可以相对转 动, 但是整篇专利文件中都没有公开一个可以令上 连接环与下连接环合并在一 起并可以相对转动的连接方式的具体实施例, 而且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之间的 密封性能、 连接的稳固性以及随意自由变换夹角的自由性 都取决于连接方式, 所以, 综上所述, 在没有这么一种连接方式的支撑下, 专利文件所公开的技术 方案是不完整的, 实际上解决不了它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也达不到理想的 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管道接头存在的无法 适用于错综复杂的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在第 二接口与第一接口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使得第二接口的中心轴与第一接口的 中心轴的夹角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来解决上 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 一种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包括第一接口、 第二接口和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环形凸台和与环形凸 台扣合连接的扣环, 所述扣环能以扣环的中心轴为中心、 相对于环形凸台自旋, 所述环形凸台与第二接口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凸台的中心轴与第二接口的中心 轴具有第一夹角, 所述扣环与第一接口固定连接, 所述扣环的中心轴与第一接 口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夹角,

令第一夹角的角度为 α, 第二夹角的角度为 β, 若01 < , 那么第二接口 的中心轴与第一接口的中心轴的夹角在 (α+β ) 〜 ( β-α ) 自由变动, β < α, 那么第二接口的中心轴与第一接口的中心轴的 夹角在(α+β ) 〜 ( α-β ) 自由变动。 如果所述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 即。 = , 那么第二接口的中心轴与第 一接口的中心轴的夹角在 0~2α自由变动, 万向转动管道接头则具有当第二接口 的中心轴与第一接口的中心轴的夹角为 0时相当于一个直接头的特殊形状。

由于要求环形凸台与扣环牢固扣接, 那么扣环的尺寸应该配合环形凸台进 行设置, 使弧形倒钩难以与环形凸缘脱扣, 但这样会导致扣环与环形凸台之间 留给它们扣接安装的空间不足, 需要借助工具或者机器的强大挤压力才能完成 安装, 这对于现场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

于是作为环形凸台与扣环能扣接方式的优选, 所述环形凸台具有一圈环形 凸缘, 所述扣环具有用于卡扣在环形凸缘上的多个弧 形倒钩, 所述多个弧形倒 钩沿周向、 间隔分布在扣环的端部, 多个弧形倒钩之间的间隔留出了环形凸台 与扣环扣接时相互挤压所需的空间, 扣接平滑, 一般人力便可完成, 现场施工 方便快捷, 因为弧形倒钩不会受到朝外的径向力, 所以一旦弧形倒钩卡扣住环 形凸缘, 便难以再脱扣。

另外, 还包括密封圈, 环形凸台的外侧作为与扣环相对滑动的主要接 触面, 所述环形凸台的外侧具有一圈用于放置密封圈 的环形凹槽, 密封圈设置在环形 凹槽中具有较高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 所述环形凸台与第二接口一体成型, 所述扣环与第一接口一体 成型。

对于实际普遍的管路安装需求, 所述第一夹角为 10~45度角, 所述第二夹 角为 10~45度角。

弧形倒钩的数量越多, 弧形倒钩之间的间隔越小, 扣接时需要的挤压力越 大, 而弧形倒钩的数量太少或者间隔太大则会导致 扣接力不够, 易于脱扣, 那 么作为优选, 所述弧形倒钩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四个弧形倒钩的弧度都为 45 ° , 所述四个弧形倒钩沿周向、 等距离分布在扣环的端部。

所述第二接口外壁还具有一圈环形凸边, 所述环形凸边贴近弧形倒钩设置, 所述环形凸边的外圈直径略大于或者等于扣环 的外圈直径, 环形凸边一方面对 弧形倒钩起到了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异物进入连接机 构。

为了方便施工时能较准确的把握第二接口与第 一接口的相对位置, 所述扣 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记第一接口或者第 二接口转动角度的刻度表。

具体的, 所述第一接口为承口, 所述第二接口为插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第二接口或者第一接 口都可以自由转动, 从而改变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的中心轴所成夹 角, 适用于 成不同夹角的两根管道的连接, 还具有易于扣接、 难以拆分、 密封性能好、 扣 接牢靠稳固、 转动自由性高的连接机构, 应用范围大, 使用方便快捷, 操作难 度低, 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歩说 明。 图 1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转动管道接头的轴向截面 。

图 2是图 1中 A的放大示意图。 图 3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转动管道接头最优实施例 外部结构图。 图中 1、 第一接口, 2、 第二接口, 3、 环形凸台, 4、 扣环, 5、 第一夹角, 6、 第二夹角, 7、 环形凸缘, 8、 弧形倒钩, 9、 密封圈, 10、 环形凹槽, 11、 环形凸边, 12、 刻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详细的说 明。 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 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 有关的构成。

如图 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万向转动管道接头, 包括承口 1、 插 口 2和连接机构, 连接结构包括环形凸台 3和与环形凸台 3扣合连接的扣环 4, 扣环 4能以扣环 4的中心轴为中心、 相对于环形凸台 3自旋, 环形凸台 3与插 口 2—体成型, 环形凸台 3的中心轴与插口 2的中心轴具有第一夹角 5, 扣环 4 与承口 1一体成型, 扣环 4的中心轴与承口 1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夹角 6, 令第一 夹角 5的角度为 α, 第二夹角 6的角度为 β, 第一夹角 5等于第二夹角 6, 即 ot = β =35 ° , 那么插口 2的中心轴与承口 1的中心轴的夹角在 0~70 ° 自由变动, 当插口 2的中心轴与承口 1的中心轴的夹角为 0时, 万向转动管道接头为直接 头, 环形凸台 3具有一圈环形凸缘 7, 扣环 4具有用于卡扣在环形凸缘 7上的四 个弧形倒钩 8, 四个弧形倒钩 8的弧度都为 45 ° , 四个弧形倒钩 8沿周向、 等 距离分布在扣环 4的端部, 多个弧形倒钩 8之间的间隔留出了环形凸台 3与扣 环 4扣接时相互挤压所需的空间, 扣接平滑, 一般人力便可完成, 现场施工方 便快捷, 因为弧形倒钩 8不会受到朝外的径向力, 所以一旦弧形倒钩 8卡扣住 环形凸缘 7, 便难以再脱扣, 另外, 还包括密封圈 9, 环形凸台 3的外侧作为与 扣环 4相对滑动的主要接触面, 环形凸台 3的外侧具有一圈用于放置密封圈 9 的环形凹槽 10, 密封圈 9设置在环形凹槽 10中具有较高的密封性, 插口 2外壁 还具有一圈环形凸边 11, 环形凸边 11贴近弧形倒钩 8设置, 环形凸边 11的外 圈直径略大于或者等于扣环 4的外圈直径, 环形凸边 11一方面对弧形倒钩 8起 到了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异物进入连接机 构, 如图 3所示, 扣环 4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记承口 1或者插口 2转动角度的刻度表 12。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 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 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 以及修改。 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 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 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Previous Patent: FRAMEWORK OF RELAY AND RELAY

Next Patent: A TUBE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