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US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BERBERINE COMPOUND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75309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the use of compounds having the structure of general formula (I) and medicinal salts, hydrates or solvates thereof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reating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dopamine receptors,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ompounds having the structure of general formula (I) and medicinal salts, hydrates or solvates thereof. The compounds have multiple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the functions of activating μ opioid receptors and blocking dopamine D2 receptors, and have goo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oral bioavailability. Animal experiments as a whole show that such compounds have significant and long-acting analgesic and calming effects and can be used to treat pain and other mental illnesses.

Inventors:
LIANG XINMIAO (CN)
WANG CHAORAN (CN)
ZHANG XIULI (CN)
ZHANG YAN (US)
WANG ZHIWEI (US)
CIVELLI OLIVIER (US)
KE YANXIONG (CN)
WANG LIEN (US)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4822
Publication Date:
May 22, 2014
Filing Date:
November 19,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DALIAN CHEMICAL PHYSICS INST (CN)
UNIV CALIFORNIA IRVINE (US)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K31/4375; A61P25/00; A61P25/04; A61P25/24; A61P29/00; C07D455/03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843618A2010-09-29
CN102285981A2011-12-21
CN102250087A2011-11-2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HINA SCIENCE PATENT & TRADEMARK AGENT LTD. (CN)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具有通式 ( I ) 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 水合物或溶剂化物:

其中, 、 各自独立地为 H、 d-C6直链或支链烷基、 ^-^卤代直链或支链烷基、 酰基、 芳基, 或 和 一起连接形成 -CH2-;

、 F 各自独立地为 H、 d-C6直链或支链烷基、 d-C6卤代直链或支链烷基、 d-C6 酰基、 芳基, 或 R3和 R4—起连接形成 -CH2-;

为11、 d-C6直链或支链烷基、 ^-^卤代直链或支链烷基、 d-C6酰基或芳基;

X—是选自卤素离子和羧酸根的阴离子,

在制备用于治疗与多巴胺受体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途, 其中所述与多巴胺受体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疼痛或抑 郁。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途, 其中 、 R2各自独立地为 H、 d-C6直链或支链烷基或 i和 一起连接形成 -CH2-; R3、 R4各自独立地为 H或 直链或支链烷基; R5为 H 或 d-C6直链或支链烷基; X_是选自氯离子和羧酸根的阴离子。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具有通式( I )结构的化合物具有以下式 1〜20 任一所示的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途, 其中所述药用盐为具有通式( I )结构的化合物与盐 酸、 氢溴酸、 氢氟酸、 硫酸、 硝酸、 磷酸、 甲酸、 乙酸、 丙酸、 草酸、 丙二酸、 琥珀 酸、 富马酸、 马来酸、 乳酸、 苹果酸、 酒石酸、 柠檬酸、 苦味酸、 甲磺酸、 乙磺酸、 天冬氨酸或谷氨酸所成的盐; 或其钠盐、 钾盐、 钙盐、 镁盐, 或与精氨酸、 赖氨酸或 组氨酸所成的盐。

6. 一

包括将式 II化合物中 2、 3位的一个羟基进行保护, 引入保护基 或1 7, 然后使另一 羟基与卤代烃, 磺酸酯, 酰氯、 酸酐或磺酰氯反应, 引入 或 , 脱保护后得到单 羟基的化合物, 使该羟基与卤代烃, 磺酸酯, 酰氯、 酸酐或磺酰氯反应, 引入另外的 Ri或 R2, 得到具有通式 ( I ) 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 、 、 R3、 R4、 R5和 X·如权利 要求 1所定义, R6、 R7为酚羟基保护基团。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中 为甲氧基甲基或苄氧基甲基。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中 R7为选自三甲基硅, 三乙基硅, 叔丁基二苯基 硅, 叔丁基二甲基硅, 二异丙基硅, 二苯基硅和 1,1,3,3,-四异丙基二硅氧基的硅烷保 护基。

Description:
小檗碱类化合物的用途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和药物治疗学领域, 更具体而言, 涉及一类季铵型小檗碱衍 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用 途和它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症状, 是机体受到不良剌激或损害的一种反应, 可使机体免受 损害。 但剧烈的疼痛如心肌梗死、 癌症晚期及外伤等, 不仅使病人痛苦, 还引起生理 功能严重紊乱, 甚至发生休克和死亡。 故必须合理应用止疼药减少伤害, 提高病人的 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镇痛药主要可分为麻醉性镇 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 和非麻醉性 镇痛药(解热类镇痛药)两类。 前者作用较强但有成瘾性、 耐药性, 呼吸抑制, 恶心, 便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特别是可能的阿片滥用和药物依赖性的产生更 限制了这类药 物的使用。 后者虽然副作用较少, 但常常只表现出很有限的镇痛效果。 从总体上看, 目前这些巳知镇痛药均还不够理想, 因此, 开发新一代具有良好镇痛活性而又无成瘾 性的镇痛药物具有重要价值。

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植物延胡索的千燥块茎, 具有活血、 利气、 止痛的功效, 常 用于治疗胸胁, 脘腹疼痛, 经闭痛经, 产后瘀阻, 跌扑肿痛等症, 是一味药用历史悠 久的著名镇痛中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金国章等人对延胡索的神经药理学进行了系 统的研究, 发现延胡索中具有镇痛活性的一系列叔胺型生 物碱, 包括延胡索甲素, 乙 素, 丙素, 丑素等。 其中尤以左旋延胡索乙素 (1-THP)镇痛作用最强, 被认为是延胡索 镇痛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其镇痛活性较哌替啶弱, 但较解热镇痛药强, 特别对慢性 持续性钝痛效果良好。 此后, 1-THP又被发现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具有治疗精神分 裂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 1-THP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及前列腺素系统无 , 其作 用机制与麻醉性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都有很大 不同。 1977年, 1-THP作为镇痛助眠类 新药进入中国药典, 主要用于胃肠及肝胆系统等内科疾病引起的钝 痛、 头痛、 月经痛 和分娩痛等, 其毒性低、 安全性大、 且无成瘾性, 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 应用现代科 学技术, 研究成功的第一个神经系统药物, 也是科学整理中药取得成功的一个范例。 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金国章等人才证明了 1-THP的镇痛镇静作用与其对多巴胺 D2受体的阻滞活性相关, 其阻滞作用有两个靶部位, 在伏隔核 (Nac)靶区阻滞突触后 D2受体, 抑制多巴胺转运体 (DAT) 的功效, 而在下丘脑弓状核 (Arc)靶区阻滞 D2受 体则则能增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的内阿片肽 (END)功能。 由于 Nac的多巴胺受 体是阿片类、 可卡因类、 苯丙胺三类毒品成瘾性的共同靶区, 1-THP的多巴胺 D2受体 阻滞作用还可以用于毒品成瘾防戒断治疗, 近年来, 1-THP用于防治三类毒品的实践 巳在国内外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可喜 的成果, 显示出良好的潜力。

除了叔胺型小檗碱, 延胡索中还含有众多季铵型的小檗碱类化合物 , 如去氢紫堇 碱, 巴马汀, 小檗碱, 药根碱等, 这些化合物在抗胃溃疡, 抗菌, 降血糖, 抗肿瘤等 活性方面有众多报道, 但截至目前, 尚未有季铵类小檗碱具有镇痛活性的报道。

在我们对延胡索镇痛活性的多模型系统筛选中 发现, 某些季铵型小檗碱具有多巴 胺受体 D2阻滞活性, 其中的去氢紫堇球碱(DHCB ) 还兼有较弱的阿片受体活性, 动 物实验表明, 其镇痛镇静活性强于 1-THP, 且作用持续时间和耐药性优于吗啡, 具有 较好的镇痛应用前景。 此外, 由于其与 1-THP类似的多巴胺受体活性, 可以预见其在 其他与多巴胺受体系统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 如抑郁症, 毒品成瘾等, 也有较好的应 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式( I )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水合物或溶剂化 :

其中, 、 各自独立地为 H、 d-C 6 直链或支链烷基、 6 卤代直链或支链烷基、 酰基、 芳基, 或 和 一起连接形成 -CH 2 -;

、 R4各自独立地为 H、 d-C 6 直链或支链烷基、 d-C 6 卤代直链或支链烷基、 d-C, 酰基、 芳基, 或 R 3 和 一起连接形成 -CH 2 -;

为11、 d-C 6 直链或支链烷基、 ^-^;卤代直链或支链烷基、 d-C 6 酰基或芳基;

X—是选自卤素离子和羧酸根的阴离子,

在制备用于治疗与多巴胺受体相关的神经系 统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 所述与多巴胺受体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疼痛 或抑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 各自独立地为 H、 Cl -C 6 直链或支链烷 基或 和 R 2 —起连接形成 -CH 2 -; 、R4各自独立地为 H或 直链或支链烷基; 5 为 H或 d-C 6 直链或支链烷基; X_是选自氯离子和羧酸根的阴离子。

优选地, 本发 1〜20所示的化合物-

19 CH3 CH3 H CH3 H HCOO"

20 CH3 CH3 H CH3 CH3 HCOO"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具有通式 ( I ) 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 水合物或溶剂

式 I 包括将式 II化合物中 2、 3位的一个羟基进行保护, 引入保护基 或1 7 , 然后使另一 羟基与卤代烃, 磺酸酯, 酰氯、 酸酐或磺酰氯反应, 引入 或 , 脱保护后得到单 羟基的化合物, 使该羟基与卤代烃, 磺酸酯, 酰氯、 酸酐或磺酰氯反应, 引入另外的 或 , 得到具有通式 ( I ) 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 、 、 R 3 、 、 R 5 和 X—如权利 要求 1所定义, R 6 、 R 7 为酚羟基保护基团。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 R 6 为甲氧基甲基 (MOM) 或苄氧基甲基 (BnOCH2 )。 R 7 为 选自三甲基硅 (TMS ),三乙基硅 (TES ), 叔丁基二苯基硅(TBDPS ) , 叔丁基二甲基 硅 (TBDMS), 二异丙基硅 (DIPS ) , 二苯基硅 (DPS) 和 1,1,3,3,-四异丙基二硅氧基 (TIPDS ) 的硅烷保护基。

本发明的小檗碱衍生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既可从延胡索, 黄莲, 黄柏等富含 小檗碱类化合物的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 也可以用廉价的天然或合成的小檗碱为原 料, 通过如下反应半合成得到:

9 8

其中, 从原料 1到关键中间体 6的合成, 在多种文献中巳有类似报道, 可以由多 种反应路线实现, 本发明为更好地说明相关技术, 列举了如上图所示的一种较为简单 的实现方式, 但并不对此提出权利保护要求, 也不限制其他方式在本专利中的应用。

在上述路线中, 将盐酸或硫酸小檗碱溶于甲醇中, 碱性环境下, 经硼氢化钠或硼 氢化钾还原得到二氢小檗碱; 该化合物再与各种醛或卤代烃或酰氯, 在酸性乙醇中加 热反应生成对应的 13位烷基或芳香基或酰基取代的小檗碱, 即 分别为 H、 d-C 6 直链或支链烷基、 Ci- 卤代直链或支链烷基、 -0;酰基或芳基的小檗碱衍生物; 对 该类化合物进行高温真空裂解, 使 9号位和 10号位的甲氧基断裂形成羟基, 在酸受 体的存在下与酰氯、酸酐、磺酰氯或磺酰酐试 剂反应, 可得到 R 3 , F 位为对应的烷基, 酰基或芳香基的衍生物; 进一步的, 在 60%硫酸中, 经间苯三酚催化, 对 2,3位的半 缩醛进行水解, 形成双羟基的小檗碱衍生物, 即为本发明中用到的关键中间体 6。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即是提出一种由中间体 6通过分别使用一定的保护基团, 对化 合物 6上的双羟基进行选择性单保护, 并将剩余羟基与卤代烃, 磺酸酯, 酰氯、酸酐、 磺酰氯等试剂反应, 经脱保护, 得到相应 或 取代的化合物 7或 8,又可进一步与 上述试剂反应得到 9的制备方法。 有益效果:

本发明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镇痛活性 的季铵型小檗碱类化合物出发, 设 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小檗碱衍生物, 能作用于阿片受体和多巴胺受体, 整体动物实验表 明, 该类化合物具有显著且长效的镇痛作用, 同时具有镇静作用。 可用于治疗疼痛或 其他与多巴胺受体活性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 本发明化合物合成简单, 易于制备, 且 合成原料丰富。 附图说明- 图 1显示本发明化合物对 μ阿片受体的激动作用;

图 2显示本发明化合物对多巴胺 D2受体的拮抗作用;

图 3显示小檗碱衍生物 12 (即 DHCB)对阿片受体及 5种多巴胺受体的作用量效 曲线;

图 4显示小檗碱衍生物 12 (S卩 DHCB)在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中镇痛作用持 续时间;

图 5 显示小檗碱衍生物 12 (S卩 DHCB)在小鼠福尔马林测痛实验中的镇痛效果; 图 6 显示小檗碱衍生物 12 (即 DHCB)在耐药性实验中的表现。 表 1显示小檗碱衍生物 12 (即 DHCB)和左旋延胡索乙素 (1-THP) 的体外活性比 较。

表 2 显示小檗碱衍生物 12 (即 DHCB)在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中镇痛效果。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但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任何限 制。 下述制备例中, 1H-NMR用 Varian Mercury AMX 600MHz型核磁共振仪测定; 化 学位移用 δ (ppm)表示; 分离所用反相制备柱为 C18HCE (20 X 250mm, 10um), 购自 浙江华谱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使用的流动相体系均为乙腈和 0.1%的甲酸水。 制备实施例:

化合物 2的制备:

盐酸小檗碱 5g溶于 400 mL甲醇, 加 5g无水碳酸钾, 滴加 6ml 5%氢氧化钠溶液 (含 0.4g硼氢化钠), 室温下搅拌反应一小时后, 过滤出沉淀, 依次用 30%乙醇, 80% 乙醇洗涤, 置甲醇中重结晶得到二氢小檗碱(3.5g, 76%) 将二氢小檗碱溶于 100 mL 80%的乙醇和冰醋酸混合液, 加甲醛水溶液 40 ml , 85〜95°C下回流反应 4〜5小时, 旋 蒸除去有机溶剂, 残余物中加适量浓盐酸, 室温下搅拌一小时, 过滤出固体, 并用少 量水和甲醇洗涤, 甲醇中重结晶得到化合物 2 (3.6 g, 90%)

化合物 2, C2iH 20 NO 4 Cl, MW:385.5 黄色晶体,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92(lH,s,H-8), 8.21(lH,d,J=9.6Hz,H-12), 8.17

(lH,d, J=9.6Hz ,H-11), 7.47 (1H, s, H-1), 7.15 (1H, s, H-4), 6.18 (2H, s, -OCH 2 0-), 4.84

(2H, t, H-6), 4.09 (3H, s, -OCH3), 4.08 (3H,s,-OCH3), 3.15(2H,t,H-5),2.92(3H, s,-CH3)。 化合物 3的制备- 盐酸小檗碱(1.50g, 4.0mmol), 置 10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3 (0.92g, 62%)

化合物 3, C19H15NO4COOH, MW: 367.35, 棕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R(600MHz,DMSO-d6): δ 9.06(lH,s,H-8), 8.60(lH,s,H-13), 8.18 (lH,d,J=9.6Hz,H-12), 8.10 (lH,d, J=9.6Hz ,H-11), 7.47 (1H, s, H-1), 6.87(1H, s, H-4), 6.10 (2H, s, -OCH2O-), 4.84 (2H, t, H-6), 4.63 (3H, s, OMe-10), 3.15(2H,t,H-5)。 化合物 4 的制备:

化合物 2 ( 1.50g, 3.9mmol) 置 10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的 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4 (0.73g, 68%)。

化合物 4, C20H17NO4COOH, MW: 381.38, 棕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26(lH,s,H-8), 8.14(lH,d,J=9.6Hz,H-12), 8.06 (lH,d, J=9.6Hz ,H-11), 7.40 (1H, s, H-1), 6.82(1H, s, H-4), 6.07 (2H, s, -OCH 2 0-), 4.84 (2H, t, H-6), 4.63 (3H, s, OMe-10), 3.15(2H,t,H-5), 2.42(3H, s,-CH3)。 化合物 5的制备-

100ml 60%硫酸(Wv) 中, 逐步加入 5g间苯三酚, 搅拌溶解成无色溶液, 加入盐 酸小檗碱 (5.0g, 13.4mmol), 90〜95 °C油浴下反应 15〜20min后, 倒入 100ml浓卤水中, 搅拌下凉至室温, 过滤出沉淀, 用甲醇重结晶两次, 得到化合物 5 (2.2g, 45%) 化合物 5, C 19 H 18 N0 4 C1, MW:359.8, 黄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Ή NM (600MHz,DMSO-d6): δ 9.67(lH,s,H-8), 8.62(lH,s,H-13), 8.07 (lH,d,J=9Hz,H-12), 7.95 (lH,d, J=9Hz ,H-11), 7.43 (IH, s, H-1), 6.59(1H, s, H-4), 4.82 (2H, t, H-6), 4.06 (3H, s, -OCH3), 4.08 (3H,s,-OCH3), 3.04(2H,t,H-5)。 化合物 6的制备-

100ml 60%硫酸(v/v) 中, 逐步加入 5g间苯三酚, 搅拌溶解成无色溶液, 加入化 合物 2 (5.0g, 13.0mmol), 90〜95°C油浴下反应 15〜20min后, 倒入 100ml浓卤水中, 搅拌下凉至室温, 过滤出沉淀, 用甲醇重结晶两次, 得到化合物 6 ( 1.8g, 37%) 化合物 6, C 2Q H 2 。N0 4 C1, MW:373.5 , 黄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57(lH,s,H-8), 8.02(lH,d,J=9.0Hz,H-12), 7.92 (lH,d, J=9.0Hz ,H-11), 6.91(1H, s, H-1), 6.24(1H, s, H-4), 4.65 (2H, t, H-6), 4.01 (3H, s, -OCH3), 4.00 (3H,s,-OCH3), 2.83(2H,t,H-5), 2.80(3 H,s,- CH3)。 化合物 7的制备:

化合物 5 ( lOOmg, 0.28 mmol )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7 (52 mg, 54%)

化合物 7, C19H15NO4COOH, MW: 367.35, 棕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67(lH,s,H-8), 8.62(lH,s,H-13), 8.07 (lH,d,J=9Hz,H-12), 7.95 (lH,d, J=9Hz ,H-11), 7.43 (IH, s, H-1), 6.59(1H, s, H-4), 4.82 (2H, t, H-6), 4.06 (3H, s, -OCH3), 3.04(2H,t,H-5)。 化合物 8的制备:

化合物 6 ( lOOmg, 0.27 mmol )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7 (40 mg, 41%)

化合物 8, C20H17NO4COOH, MW: 381.35, 棕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57(lH,s,H-8), 8.02(lH,d,J=9.0Hz,H-12), 7.92 (lH,d, J=9.0Hz ,H-11), 6.91(1H, s, H-1), 6.24(1H, s, H-4), 4.65 (2H, t, H-6), 4.01 (3H, s, -OCH3), 2.83(2H,t,H-5), 2.80(3H,s,- CH3)。 化合物 9的制备- 化合物 5 (3g, 8.3mmol) 与 3g无水碳酸钾混合, 置 500ml三口瓶中, 加 300ml 干燥 DMF 搅拌溶解, 置冰浴并通氮气保护, 分批滴加 2.7 ml 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 (TBDPSC1, ,2.85g, 10.4 mmol), 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 lOmin,加入对甲基苯磺酸甲 酯 ( 1.90g, 10.2mmol) 和 80%NaH (0.3g) , 40 °C温水中反应 2小时, 反应液经反相 制备色谱纯化后, 减压浓缩, 得到化合物 11的甲酸盐 (2.05g, 64%)。

化合物 9, C 20 H 2 。NO 4 COOH, MW: 383.4, 黄色晶体,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82(lH,s,H-8), 8.75(lH,s,H-13), 8.13 (lH,d,J=9Hz,H-12), 8.00 (lH,d, J=9Hz ,H-11), 7.57 (1H, s, H-1), 7.00(1H, s, H-4), 4.89 (2H, t, H-6), 4.06 (3H, s, -OCH3), 4.03 (3H,s,-OCH3), 3.85 (3H,s,-OCH3), 3.14(2H,t,H-5)。 化合物 10的制备- 化合物 6 (3g, 8.3mmol) 与 3g无水碳酸钾混合, 置 500ml三口瓶中, 加 300ml 干燥 DMF 搅拌溶解, 置冰浴并通氮气保护, 分批滴加 2.7 ml 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 (TBDPSC1, ,2.85g, 10.4 mmol), 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 lOmin,加入对甲基苯磺酸甲 酯 ( 1.90g, 10.2mmol) 和 80%NaH (0.3g) , 40 °C温水中反应 2小时, 反应液经反相 制备色谱纯化后, 减压浓缩, 得到化合物 11 (2.17g, 68%)。

化合物 10, C 21 H 22 N0 4 COOH , MW: 397.4,黄色晶体,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86(lH,s,H-8), 8.20(lH,d,J=9.2Hz,H-12), 8.16 (lH,d, J=9Hz ,H-11), 7.36 (1H, s, H-1), 6.92(1H, s, H-4), 4.82 (2H, t, H-6), 4,10 (3H, s, -OCH3) , 4.09 (3H, s, -OCH3), 3.87 (3H,s,-OCH3), 3.07(2H,t,H-5) , ,2.98 (3H, s, -CH3)。 化合物 11的制备:

化合物 5 (3g, 8.3mmol) 与 3g无水碳酸钾混合, 置 500ml三口瓶中, 加 300ml 干燥 DMF搅拌溶解,置冰浴并通氮气保护,分批滴加 0.8 ml氯甲醚(0.85g, 10.5 mmol), 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 30min,加入对甲基苯磺酸甲酯 (1.90g, 10.2mmol ) 和 80%NaH (0.3g) , 40°C温水中反应 2小时, 反应液经反相制备色谱纯化后, 减压浓缩, 得到化 合物 11 ( 1.63g, 51%)。

化合物 11, C 20 H2oN0 4 COOH, MW: 383.4, 黄色晶体, 易溶于甲醇。 Ή NM (600MHz,DMSO-d6): δ 9.84(lH,s,H-8), 8.77(lH,s,H-13), 8.15 (lH,d,J=9.0Hz,H-12), 8.02 (lH,d, J=9.0Hz ,H-11), 7.56 (IH, s, H-1), 6.92(1H, s, H-4), 4.82 (2H, t, H-6), 4., 10 (3H, s, -OCH3), 4.09 (3H, s, -OCH3), 3.87 (3H,s,-OCH3), 3.07(2H,t,H-5)。 化合物 12的制备- 化合物 6 (3g, 8.0mmol) 与 3g无水碳酸钾混合, 置 500ml三口瓶中, 加 300ml 干燥 DMF搅拌溶解,置冰浴并通氮气保护,分批滴加 0.8 ml氯甲醚(0.85g, 10.5mmol) , 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 30min,加入对甲基苯磺酸甲酯(1.90g,10mmol )和 80%NaH(0.3g), 40°C温水中反应 2 小时, 反应液经反相制备色谱纯化后, 减压浓缩, 得到化合物 12 ( 1.75g, 55%)

化合物 12, C 21 H 22 N0 4 COOH , MW: 397.4,黄色晶体,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86(lH,s,H-8), 8.20(lH,d,J=9.2Hz,H-12), 8.16 (lH,d, J=9Hz ,H-11), 7.36 (IH, s, H-1), 6.92(1H, s, H-4), 4.82 (2H, t, H-6), 4.10 (3H, s, -OCH3) , 4.09 (3H, s, -OCH3) , 3.87 (3H,s,-OCH3), 3.07(2H,t,H-5) , 2.98 (3H, s, -CH3)。 化合物 13的制备- 化合物 9 ( lOOmg, 0.26 mmol )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13 (45 mg, 47%) 化合物 13, C 19 H ls N0 4 COOH, MW: 369.4,棕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R(600MHz,DMSO-d6): δ 9.82(lH,s,H-8), 8.75(lH,s,H-13), 8.13 (lH,d,J=9Hz,H-12), 8.00 (lH,d, J=9Hz ,H-11), 7.57 (IH, s, H-1), 7.00(1H, s, H-4), 4.89 (2H, t, H-6), 4.06 (3H, s, -OCH3), 3.85 (3H,s,-OCH3), 3.14(2H,t,H-5)。 化合物 14的制备- 化合物 10 ( 100mg, 0.25 mmol )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13 (35 mg, 36%) 化合物 14, C 20 H 2 oN0 4 COOH , MW: 383.4,棕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Ή NM (600MHz,DMSO-d6): δ 9.86(lH,s,H-8), 8.20(lH,d,J=9.2Hz,H-12), 8.16 (lH,d, J=9Hz ,H-11), 7.36 (IH, s, H-1), 6.92(1H, s, H-4), 4.82 (2H, t, H-6), 4.,10 (3H, s, -OCH3), 3.87 (3H,s,-OCH3), 3.07(2H,t,H-5), ,2.98 (3H, s, -CH3)。 化合物 15的制备:

化合物 11 ( lOOmg, 0.26 mmol)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13 ( 55 mg, 57%) 化合物 15, C 19 H ls N0 4 COOH, MW: 369.4, 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84(lH,s,H-8), 8.77(lH,s,H-13), 8.15 (lH,d,J=9.0Hz,H-12), 8.02 (lH,d, J=9.0Hz ,H-11), 7.56 (IH, s, H-1), 6.92(1H, s, H-4), 4.82 (2H, t, H-6), 4.,10 (3H, s, -OCH3), 3.87 (3H,s,-OCH3), 3.07(2H,t,H-5)。 化合物 16的制备:

化合物 12 ( 100mg, 0.26 mmol )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13 ( 53 mg, 55%) 化合物 16, C 20 H 2 oN0 4 COOH , MW: 383.4, 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86(lH,s,H-8), 8.20(lH,d,J=9.2Hz,H-12), 8.16 (lH,d, J=9Hz ,H-11), 7.36 (IH, s, H-1), 6.92(1H, s, H-4), 4.82 (2H, t, H-6), 4.,10 (3H, s, -OCH3) , 3.87 (3H,s,-OCH3), 3.07(2H,t,H-5), ,2.98 (3H, s, -CH3)。 化合物 17的制备:

化合物 5 ( l.Og, 2.77mmol ) , 于 100ml干燥 DMF中搅拌溶解, 加入无水碳酸钾 (lg)和 80%NaH (0.3g) , 40 °C温水中反应 2小时, 反应液经反相制备色谱纯化后, 减 压浓缩, 得到化合物 17的甲酸盐 (0.8g, 72%)。

化合物 17, C 21 H 22 N0 4 COOH , MW: 397.4,黄色晶体,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67(lH,s,H-8), 8.82(lH,s,H-13), 8.07 (lH,d,J=9Hz,H-12), 7.85 (lH,d, J=9Hz ,H-11), 7.45 (IH, s, H-1), 6.69(1H, s, H-4), 4.92 (2H, t, H-6), 4.24 (3H, s, -OCH3), 4.08 (3H,s,-OCH3), 4.03 (3H, s, -OCH3), 3.97 (3H,s,-OCH3), 3.24(2H,t,H-5)o 化合物 18的制备:

化合物 6 ( 1.0g, 2.67mmol ) , 于 100ml干燥 DMF中搅拌溶解, 加入无水碳酸钾 (lg)和 80%NaH (0.3g) , 40 °C温水中反应 2小时, 反应液经反相制备色谱纯化后, 减 压浓缩, 得到化合物 18的甲酸盐 (0.7g, 66%)。

化合物 18, C 22 H 24 N0 4 COOH, MW: 411.4, 黄色晶体, 易溶于甲醇。

1H NMR(600MHz,DMSO-d6): δ 9.87(lH,s,H-8), 7.95(lH,d,J=9Hz,H-12), 7.87 (lH,d, J=9Hz ,H-11), 7.33 (IH, s, H-1), 6.91(1H, s, H-4), 5.12 (2H, t, H-6), 4.30 (3H, s, -OCH3), 4.08 (3H,s,-OCH3), 4.00 (3H,s,-OCH3), 3.95 (3H,s,-OCH3), 3.34(2H,t,H-5)。 化合物 19的制备:

化合物 17 ( 100mg, 0.25 mmol )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13 (43 mg, 44%) 化合物 19, C 20 H 2 oN0 4 COOH , MW: 383.4, 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R(600MHz,DMSO-d6): δ 9.67(lH,s,H-8), 8.82(lH,s,H-13), 8.09 (lH,d,J=9Hz,H-12), 7.85 (lH,d, J=9Hz ,H-11), 7.45 (IH, s, H-1), 6.69(1H, s, H-4), 4.92 (2H, t, H-6), 4.24 (3H, s, -OCH3), 4.03 (3H, s, -OCH3), 3.97 (3H,s,-OCH3), 3.24(2H,t,H-5)。 化合物 20的制备- 化合物 18 ( 100mg, 0.25 mmol ) , 置 20ml圆底烧瓶中, 以油泵保持反应体系真空 度 (20〜30mmHg), 加热至 200°C, 反应 20分钟, 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 停止真空泵 的运作。 反应产物经 C 1S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化合物 13 (63 mg, 65%) 化合物 20, C 21 H 22 N0 4 COOH, MW: 397.4, 红色粉末, 易溶于甲醇

1H NM (600MHz,DMSO-d6): δ 9.87(lH,s,H-8), 7.95(lH,d,J=9Hz,H-12), 7.87 (lH,d, J=9Hz ,H-11), 7.33 (IH, s, H-1), 6.91(1H, s, H-4), 5.12 (2H, t, H-6), 4.30 (3H, s, -OCH3), 4.00 (3H,s,-OCH3), 3.95 (3H,s,-OCH3), 3.34(2H,t,H-5)o 活性试验实施例:

活性实施例 应用细胞受体模型, 在体外初步评价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镇痛相关 受 体的作用。

实验方案: 本研究所使用的表达 μ阿片受体的细胞为稳定转染的人胚肾 293Τ细胞 (HEK293T); 所使用的多巴胺受体为瞬时转染的 ΗΕΚ293Τ。将本发明得到的部分小檗 碱类衍生物加入到己表达对应受体的细胞中采 用 FLIPR(Fluorometric Imaging Plate Reader; Molecular Devices Corp)进行功能筛选鉴定。 具体为: 以每孔 80000个细胞接 种于用 poly-D-lysme涂层的 96孔细胞培养板中, 24小时后除去培养基并于每孔中加 入 100 μΐ荧光染料溶液(2 μΜ Fluo-4 AM 先溶解于 pluronic acid, 然后溶解于由 1倍 的 Hank's buffer与 20 niM HEPES组成的缓冲液中, pH 7.4) 在 37°C下恒温 1小时, 然后将细胞用缓冲液洗 3 次。 将待测化合物用 DMSO溶解后置于 96孔板中, 采用 FLIPR进行自动加样与细胞培养板中孵育 3分钟 (激动剂检测, 阿片受体) 或 10分 钟 (拮抗剂检测, 多巴胺受体) 后在 520nm和 488nm波长下进行荧光检测从而对细 胞内的 Ca 2+ 浓度进行监测。 如果测得的响应, 比二甲基亚砜 (DMSO ) 空白对照有提 高 (激动作用) 或降低 (拮抗作用), 并且两组数据在统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则说 明该化合物对相关受体有作用。

实验结果: 图 1, 2分别显示了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在 μ阿片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模 型上的作用效果, 其中 DMSO为空白对照, 内吗啡肽 (endomorphin-1 ) 为 μ阿片受 体激动作用的阳性对照, 延胡索乙素 (ΤΗΡ ) 为多巴胺 D2受体拮抗作用的阳性对照。 从细胞水平上的筛选结果表明, 本发明得到的部分化合物对 μ阿片受体具有一定的激 动作用 (化合物 12,16),同时对多巴胺 D2受体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化合物 7, 8, 10, 12, 14, 16)。 基于化合物 12, 即去氢紫堇球碱 (DHCB ) 的体外活性较高 (D2拮抗活性 与延胡索乙素相当), 且是从延胡索中制备得到的首个具有该活性的 化合物, 我们选 择了 DHCB进行了进一步的活性评价和整体动物的药 学实验。 活性实施例 2: 去氢紫堇球碱 (DHCB) 对不同受体活性的量效曲线比较

实验方案同实施例 1, 只是在待测物添加时, 先用缓冲液将待测物稀释到不同浓 度, 以检测不同剂量下的响应。以此方法检测了 DHCB对 μ-阿片受体和 5种多巴胺受 体的作用, 结果如图 3和表 1所示。 实验表明, DHCB不仅是 μ-阿片受体的弱激动 剂, 同时还是多种巴胺受体(D1,D2,D3,D4,D5 )的拮抗剂, 该类受体不仅与疼痛相关, 还与精神分裂, 抑郁等多种精神疾病相关, 提示该化合物在该方面同样具有一定的治 疗应用价值。 此外, μ-阿片受体的弱协同作用还能增强 DHCB的镇痛作用。

表 1.去氢紫堇球碱 (DHCB) 和左旋延胡索乙素 (1-THP) 的体外活性比较。 空白对照 阳性对照 1 阳性对照 2 DHCB DHCB DHCB

〔生理盐水组) (吗啡组 lOmg/kg) (1-THP 10mg/kg) (5mg¾g) (lOmg/kg) (40mg¾g) 甩尾痛阈 (秒) S 20 10 9 12 17 活性实施例 3:

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一 (tail-flick assay): 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在体内的镇痛效果。 采用 CD-I小鼠 (初始体重 30-40g), 分成 6组(溶剂组, 吗啡组, 延胡索乙素组, DHCB 不同剂量组: 5, 10, 20, 40mg kg) , 每组 9-11只。 将鼠尾置于热辐射甩尾仪 上, 光束直射于鼠尾 1/3处。 首先测定各组小鼠的基础痛阈, 其后分别给小鼠腹腔注 射受试物, 30min后再次测定小鼠痛阈。 照射时间最长不超过 22 sec。 测定结果统计 于表 2。 实验结果表明 DHCB在 5, 10, 40 mg/kg剂量下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的镇痛效 果。 在较低剂量 (10 mg kg) 下, DHCB的镇痛效果虽不如吗啡明显, 但优于延胡索 乙素。 而在 DHCB较高剂量 (40 mg/kg) 下, 其对热剌激的镇痛效果能接近低剂量吗 啡。 表 2: 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镇痛效果 激动作用 (EC 拮抗作用 (ic 50 )

μ阿片受体 (μΜ) 多巴胺 ΟΙ(μΜ) 多巴胺 ϋ2(μΜ) 多巴胺 03(μΜ) 多巴胺 04(μΜ) 多巴胺 ϋ5(μΜ)

DHCB 100 (74^136) 2.16 (1.4^3.2) 0.52(0.24^1.12) 2.4(1.3-4.5) 8.4(4.6^15) 0.73(0.25^2.1)

活性实施例 4:

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二 (tail-flick assay): 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在体内的镇痛作用持 续时间。

采用 CD-I小鼠 (初始体重 30-40g), 分成 6组 (溶剂组, 吗啡组, DHCB 不同剂 量组: 10, 20, 40mg/kg) , 每组 9-11只。 将鼠尾置于热辐射甩尾仪上, 光束直射于鼠 尾 1/3处。 首先测定各组小鼠的基础痛阈, 其后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受试物, 按时间 点测定 6小时内小鼠痛阈。 照射时间最长不超过 22 sec。 实验结果, 如图 4所示, 虽然开始时吗啡的作用效果较强, 但两小时后, 其镇痛效果 迅速减弱, 而 DHCB在 20和 40mg kg的剂量下直到 4小时后才开始明显减弱, 显示 了更为持久的作用效果。 活性实施例 5: 小鼠福尔马林测痛实验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在体 内的镇痛效果。

采用 CD-I小鼠 (初始体重 30-40g), 分成 4组 (溶剂组, 吗啡组, DHCB 不同剂 量组: 5, 10 mg/kg) , 每组 9-11只。 将标记要注射福尔马林的小鼠后爪, 放入笼中 适应 15-30min。 给每只小鼠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 15min后在标记爪足底侧皮下注射 0.5%福尔马林溶液。 小鼠很快出现舔咬注射足部的反应, 连续观察 50 min, 记录第 I 相(0-5min)和第 II相(10-50 min) 内的小鼠舔足时间。 如图 5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 DHCB在 5mg/kg和 10mg/kg的剂量下在该镇痛模型的第 I 相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DHCB在 10mg/kg剂量下在第 II 相具有显著镇痛作用,说明 DHCB对于急性和慢性炎 性疼痛均有疗效。 活性实施例 6: DHCB的耐药性实验

耐药性是很多常用镇痛类药物的缺陷, 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性。本实验通过小 鼠热辐射甩尾考察了 DHCB 的耐药性。 本实验中连续 7 天给小鼠腹腔注射 DHCB ( 10mg/kg) , 隔天检测小鼠痛阈。 如图 6所示, 结果表明, DHCB在 7天中的镇痛效 果没有发生改变, 与之相比, 吗啡的阵痛作用在第三天即开始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