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VEHICLE FRAME ASSEMBLY CAPABLE OF MOVING LOAD, USE METHOD THEREOF A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6766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vehicle frame assembly capable of moving a load, comprising a vehicle frame (1), a rolling slideway (11), a drive sprocket (20), a driven sprocket (30), a transmission chain (40), a tow hook device (50), a tow hook guide rail (60) and a power device (70); the rolling slideway (11) is axial-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1); the drive sprocket (20) and the driven sprocket (30) are axially arra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1), and are respectively engag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chain (40); the tow hook device (50) is located between the drive sprocket (20) and the driven sprocket (30) and is towed by the transmission chain (40);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power device (70) is connected to the drive sprocket (20) group. The vehicle frame assembly can simply move a dumpster onto the vehicle frame and easily load and unload a heavy dumpster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a transfer vehicle, thus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a special hoisting apparatus, improving automation level and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satisfying the logistic requirements for quick and efficient garbage transportation. Also provided are a method for using the vehicle frame assembly, and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omprising a motor vehicle head, a travel mechanism and the vehicle frame assembly.

Inventors:
ZHONG KAI (CN)
LIU YANPING (CN)
ZHANG LAIHUI (CN)
HUANG JIAYAN (CN)
LU WEIP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02066
Publication Date:
May 16, 2013
Filing Date:
December 12,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N NL WASTE SOLUTION CO LTD (CN)
ZHONG KAI (CN)
LIU YANPING (CN)
ZHANG LAIHUI (CN)
HUANG JIAYAN (CN)
LU WEIP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0P1/22; B62D21/0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436226U2010-04-07
CN201320987Y2009-10-07
EP2110340A12009-10-21
JP2009280166A2009-12-0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FORIDOM INTELLECTUAL PROPERTY (CN)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包括

车架 (1);

滚动滑道 (11), 轴对称布置于所述车架 (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动链轮 (20) 和从动链轮 (30), 轴向布置于所述车架 (1);

传动链条 (40), 分别与所述主动链轮 (20) 和从动链轮 (30) 啮合;

拖钩装置 (50), 布置于所述主动链轮 (20) 和从动链轮 (30) 之间并由所述传 动链条 (40) 拖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钩导 轨 (60), 轴向布置于所述车架 (1) 并与所述拖钩装置 (50) 的移动轨迹相适 配, 用于形成所述拖钩装置 (50) 的移动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器 (56), 其固定于所述车架 (1) 之上并与所述传动链条 (40) 的自由端固定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 (70), 其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 (20)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 (20) 还包括侧板 (21), 传动轴 (22), 副链轮 (24); 所述侧板 (21) 左右相 对设置成支撑架; 所述传动轴 (22) 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侧板 (21) 之间, 所 述主动链轮 (20) 套装在其上; 所述副链轮 (24) 装设在所述主动链轮 (20) 下方的侧板 (21) 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链轮 (30) 还包括从动侧板 (31), 所述从动侧板 (31) 左右相对设置成支撑架, 所 述从动链轮 (30) 装设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 (50)包括托架(51), 左链轮(52), 右链轮(53), 前拖钩(54), 后拖钩 (55); 所述左、 右链轮(52、 53)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51)两端部; 所述前拖钩(54) 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51)上靠近所述 ¾链轮(52)的一端并与所述后拖钩(55) 沿所述托架 (51) 轴向相对布置。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 钩装置 (50) 包括托架 (51), 张紧器 (56), 前拖钩 (54), 拖钩 (55); 所述张紧 器 (56) 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 (51) 左端部; 所述前拖钩 (54) 凸起装设于所 述托架 (51) 上并与所述后拖钩 (55) 沿所述托架 (51) 轴向相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

(50)包括托架(51), 张紧器(56), 前拖钩(54), 后拖钩(55), 右链轮(53); 所述托架 (51) 轴向两端部分别装设所述的张紧器 (56) 和右链轮 (53); 所述 前拖钩 (54) 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 (51) 上并与所述后拖钩 (55) 沿所述托架

(51) 轴向相对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 (50) 包括托架 (51), 前拖钩 (54), 后拖钩 (55), 左链轮 (52); 所述左链 轮 (52) 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 (51) 左端部; 所述前拖钩 (54) 凸起装设于所 述托架 (51) 上并与所述后拖钩 (55) 沿所述托架 (51) 轴向相对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 Ί至 10任一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 述拖钩装置 (50) 还包括后拖钩轴 (57); 所述后拖钩轴 (57) 纵向穿套在所述 托架 (51) 之中且所述后拖钩 (55) 套装在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拖钩 (55) 包括上档臂 (551)、 下档臂 (552)、 后拖钩轴孔 (553); 所述上、 下档 臂(551、 552)固结成 L形状; 所述后拖钩轴孔(553)开设于所述下档臂(552) 之上。

1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导轨 (60) 由两条平行布置的平滑长角钢构成, 其位于所述拖钩装置 (50) 预定行 程处开设有避钩槽 (61)。

1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 (1) 还布置有导轮 (10); 所述导轮 (10) 包括导轮侧板 (101), 链条导辊 (102); 所述导轮侧板 (101) 平行设置起支撑作用, 所述两条链条导辊 (102) 装设其 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 (1) 还布置有至少一个行程开关 (80), 用于控制所述马达 (70 ) 的工作。

1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 ) 的长度与运输两只垃圾箱的要求相适配。

17.一种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 下述步骤完成:

装载步骤,

S1 : 开动马达, 驱动拖钩装置运行到车架后端的最大行程处或者预定行程处, 此时保证后拖钩处于翻转状态;

S2 : 已装载第一只垃圾箱的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 将垃圾箱放入车架滚 动滑道内, 然后转运车向前行驶使垃圾箱与车架滚动滑道平行;

S3: 转运车向后倒车, 将垃圾箱沿滚动滑道推入车架直至垃圾箱的安全横梁位 于前、 后拖钩之间; 开动马达, 拖钩装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前端直到与阻挡装 置碰上;

S4: 已装载第二只垃圾箱的转运车重复 S2步骤; 转运车向后倒车, 将垃圾箱沿 滚动滑道推入车架直至与第一只垃圾箱碰上;

卸载步骤,

S 1 : 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 转运车将第二只垃圾箱拉入转运车运走; S2 : 开动马达, 拖钩装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后端的最大行程处或者预定行程处, 此时保证后拖钩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可以处于翻转状态;

S3: 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 转运车将第一只垃圾箱拉入其车架运走。

18.—种运输工具, 包括动力车头, 行走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头后端装 设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Description: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运输工具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的车架总成, 具体来说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两只垃 圾箱的半挂式运输车的车架总成, 以及该车架的使用方法。 . '

背景技术

城市中的垃圾中转站由于使用面积的限制以及 为了避免垃圾运输途中的二 次污染等原因, 需要使用一种竖直式垃圾集装箱, 公开号 CN201437459U的专利 文献披露了其技术方案。 为了转运这种垃圾集装箱或类似的装载物, 需要配备 专门的运输车。

目前已公开的专门的运输车的车架总成装设有 翻转机构和钢丝牵拉机构, 装载时, 翻转机构举升至最大夹角, 牵拉机构牵引垃圾箱到翻转机构, 翻转机 构下降把垃圾箱放置在车架上; 卸载时, 翻转机构举升垃圾箱至最大夹角, 牵 拉机构牵引垃圾箱竖立放置在地面。 但这种运输车每次只能运输一只垃圾箱, 单车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 为了解决前述运输车的缺陷, 公告号为 CN201436226U的专利文献披露了一种全挂式垃圾运 输车, 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 车架本体; 滚动滑道滚轮轴, 对称分布于车架用于形成装卸垃圾箱的行程; 牵 引杆固定在转向架上用于连攀前车及转向; 挡块位于车架总成前段用于定位垃 圾箱; 安全锁销位于车架总成后端用于锁固垃圾箱。 通过在前述专用运输车后 面加挂这种全挂运输车组成合列车式, 使每次能转运两只垃圾箱, 提高了运输 效率, 但单箱运输车 (前车) 与全挂运输车 (后车) 通过牵引杆的连接方式存 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所以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己经明 令禁止采用这种合列车式的运输方式。

公告号为 CN201436226U的专利文献还披露了使用这种全挂运 输车装、 卸载 垃圾箱的方法, 具体的: 装载时, 转运车与全挂车尾部对接, 转运车的翻转机 构举升起垃圾箱成一定角度, 使垃圾箱滑到全挂车轨道内, 转运车向前行驶再 向后倒车缓慢将垃圾箱推入全挂车; 卸载时, 转运车与全挂车尾部对接, 举升 翻转机构, 通过转运车牵引机构将垃圾箱拉上翻转架运走 。 为了解决前述两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利用长车 架的半挂车作为运输工具来满足同时运输两只 垃圾箱的需求。 但垃圾箱非常沉 重, 通常情况下需要配备单独的装卸工具, 例如通过吊车等才能完成装卸垃圾 箱, 非常不方便, 自动化程度低, 不适合快速高效运输垃圾的物流要求。

综合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 在同一车架上 (半挂车) 如何方便快捷地装卸 两只垃圾箱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提供了一种可以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从而利用现有转运车作为装卸工具 方便快捷地装卸载垃圾箱或类似的装载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包括车架, 滚动滑道, 主动链轮, 从动链轮, 传动链条, 拖钩装置; 滚动滑道 轴对称布置于车架; 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轴向布置于车架上, 传动链条分别与 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啮合; 拖钩装置布置于主、 从动链轮组之间并由传动链条 拖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是专门用于运输竖直式垃圾集装箱或类 似货物 而设计, 发明人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垃圾箱的特殊性, 例如其垃圾容纳量大、 可 以竖直放置而大大节约占地面积, 但这种垃圾箱非常沉重, 移动, 装、 卸载均 很困难。 本发明通过在可装载两只垃圾箱的半挂车架轴 向布置由主、 从动链轮, 传动链条, 拖钩装配成的拖动装置, 由马达驱动, 可以把转运车放入车架滚动 滑道的第一只垃圾箱沿车架轴向前后移动, 从而解决了转运车把第二只垃圾箱 放入或拖离半挂车架的问题,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了方便快捷 装 卸载两只垃圾箱或类似的装载物的技术目的, 所以本发明不仅成本节约, 而且 自动化程度高, 满足快速高效运输垃圾的物流要求 。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还包括拖钩导轨, 轴向布置于车架之上并与拖 钩装置的移动轨迹相适配, 用于形成所述拖钩装置的移动导轨;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拖钩装置本身有较大重量, 仅靠传动链条的牵拉力不 能保证拖钩装置通畅移动; 布置拖钩导轨可以支撑拖钩装置, 从而使拖钩装置 移动平顺, 精确到达预定行程位置, 静止情况下能减少传动链条的承载。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还包括张紧器, 其固定在车架之上并与所述传 动链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增加张紧器能够方便地调整传动链条的张紧度 。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还包括马达, 其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增加动力装置可以通过车头取电, 方便地驱动拖钩装 置, 否则必须外接电机才能驱动, 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主动链轮还包括侧板, 传动轴, 副链轮; 侧 板左右相对设置起支撑作用; 传动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侧板之间, 主动链轮 套装在其上; 副链轮装设在主动链轮下方的侧板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主动链轮的下方增设副链轮, 使传动链条在此形成折 弯, 防止传动链条由于间距不够发生干涉。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从动链轮还包括从动侧板; 所述从动侧板左 右相对设置起支撑作用, 其之间装设从动链轮。

优选的技术方案: 拖钩装置包括托架, 张紧器, 前拖钩, 后拖钩; 张紧器 轴向装设于托架一端部; 前拖钩凸起装设于托架上并与后拖钩沿托架轴 向相对 布置。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由于拖钩装置的不同设计, 使 得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传动链条一自由端与张紧器固定, 然后依次缠绕在主、从动链轮之上, 传动链条另一自由端固接在拖钩装置的另 一端, 整体成单链条结构, 装置结构简单可靠, 易于装配。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包括托架, 张紧器, 前拖钩, 后拖 钩, 右链轮; 托架轴向两端部分别装设张紧器和右链轮; 所述前拖钩凸起装设 于托架上并与后拖钩沿托架轴向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较前一实施例变化在于拖钩装 置右端部装设链轮, 传动链条与右链轮啮合后在拖钩装置右边构成 双链条结构, 这样在拖动垃圾箱时较前一实施例更平稳, 省力, 增强拖动装'冥结构强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包括托架, 前拖钩, 钩, 左链 轮; 所述左链轮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左端部; 所述前拖钩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 上并与所述后拖钩沿所述托架轴向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较前一实施例变化在于拖钩装 置左端部装设有链轮, 传动链条与固结在车架上的张紧器连接以后绕 在左链轮 再缠绕在主、 从动轮之上, 这样在拖动装置左边构成双链条结构, 在拖动垃圾 箱时更平稳, 省力, 增强拖动装置结构强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包括托架, 左链轮, 右链轮, 前拖 钩, 后拖钩; 左、 右链轮轴向装设于托架两端部; 前拖钩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 上靠近所述左链轮的一端并与所述后拖钩沿所 述托架轴向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较前三个实施例变化在于拖钩 装置的两端部装设链轮, 传动链条一自由端与车架前端的张紧器固结, 另一自 由端固结在从动链轮的一端, 巧妙利用滑轮原理构成双链条结构, 在拖动垃圾 箱时较前三个实施例更加平稳, 省力, 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更好。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还包括后拖钩轴; 后拖钩轴纵向穿 套在托架之中且后拖钩套装在其上; 后拖钩由周结成 L形状的上、 下档臂构成; 用于穿套后拖钩轴的轴孔开设在下档臂之上。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后拖钩可转动地套装在轴上,-使垃圾箱的安 横梁进 入前后拖钩之间时能自动翻转不阻挡横梁进入 。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拖钩导轨由两条平行布置的平滑长 角钢构成, 其位于所述拖钩装置预定行程处开设有避钩槽 。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避钩槽的设计方便后拖钩利用自身重力实现翻 转, 从 而方便安全横梁进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车架还布置有导轮; 所述导轮包括导轮侧板, 链条导辊; 所述导轮侧板平行设置起支撑作用, 所述两条链条导辊装设其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导轮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传动链条的跳绳, 打结, 使拖 动装置运行顺利。 、

优选的技术方案: 车架总成的车架还布置有行程开关, 用于控制所述马达 的工作。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当拖钩装置或垃圾箱运行到预定位置时能碰触 到行程 开关从而控制马达停止运转, 减少了人工控制的繁琐。

本发明提供的使用这种车架总成的方法是: 装载步骤, S 1 开动马达, 驱动 拖钩装置运行到车架后端的最大行程处或者预 定行程处, 此时保证后拖钩处于 翻转状态; S2 已装载第一只垃圾箱的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 对接, 将垃圾箱放 入车架滚动滑道内并与车架滚动滑道平行; S3转运车向后倒车, 将垃圾箱沿滚 动滑道推入车架并使垃圾箱的安全横梁位于前 后拖钩之间; 开动马达, 拖钩装 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前端直到与阻挡装置碰上 ; S4 已装载第二只垃圾箱的转运 车重复 S2步骤; 转运车向后倒车, 将垃圾箱沿滚动滑道推入车架直到与第一只 垃圾箱碰上。 卸载步骤, S1 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 转运车将第二只垃圾 箱拉入转运车车架运走; S2开动马达, 拖钩装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后端的最大 行程处或者预定行程处, 此时保证后拖钩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可以处于翻 转状态; S3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 转运车将第一只垃圾箱拉入其车架运走。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 本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 实现了方便快 捷装卸两只垃圾箱。

本发明其次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行车 安全性好, 运输效率高的运 输工具, 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运输工具, 包括动力车头, 行走机构; 动力车头 后端装设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所述车架总成的长度与同时运输两只垃圾 箱的要求相适配。

运输工具的技术效果: 这种运输工具是半挂运输车,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合 列车式行车安全性低的问题; 满足同时运输两只垃圾箱要求, 提高了单车运输 效率; 通过转运车的配合即可方便快捷地转运垃圾箱 , 自动化程度高, 极大满 足快速高效运输垃圾的物流要求。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主动链轮组主视图;

图 3是图 2的 A-A剖视图;

图 4是本发明从动链轮组主视图; 图 5是本发明从动链轮组俯视状态下的局部剖视 ;

图 6是本发明拖钩导轨俯视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拖钩装置主视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拖钩装置俯视图;

图 9是本发明后拖钩的主视图;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 图;

图 11是本发明导轮结构示意图;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拖钩装置主视图;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拖钩装置俯视图;

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 图;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拖钩装置俯视状态下的 构示意图; . 图 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 图;

图 1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拖钩装置俯视状态下的 构示意图;

图 1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 图。

1.车架, 11.滚动滑道, 13.钩子, 14.阻挡装置, 15.牵引销, 16.气动锁紧 器。

10.导轮, 101.导轮侧板, 102.导链辊, 103.导轮底板。

20.主动链轮, 21.侧板, 22.传动轴, 24.副链轮; 25.花键套。

30.从动链轮, 31.从动侧板, 33.底板。

40.传动链条。

50.拖钩装置, 51.托架, 52.左链轮, 53.右链轮, 54.前拖钩, 55.后拖钩, 56.张紧器, 57.后拖钩轴, 58.插销座, 521.支架体, 551.上档臂, 552.下档臂, 553.后拖钩轴孔。

60.拖钩导轨, 61.避钩槽, 62.下底板, 63.上垫板, 64.端板。

70.马达。

80.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 说明, 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 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突出贡献。

实施例一:

如图 1所示, 车架总成主要包括车架 1, 滚动滑道 11, 主动链轮 20, 从动 链轮 30, 传动链条 40, 拖钩装置 50, 马达 70, 拖钩导轨 60, 行程开关 80, 钩 子 13, 阻挡装置 14, 气动锁紧器 16, 牵引销 15。 车架 1是布置于两侧的鱼腹 形工字梁和平行布置于鱼腹形工字梁之间的工 字形横梁构成的框架体, 其长度 满足运输两只竖直式垃圾集装箱要求。 两个凸起的钩子 13固定在车架 1尾部的 工字形横梁上用于转运车放入垃圾箱时钩住垃 圾箱的安全横梁。 阻挡装置 14固 定在车架 1 前端的工字形横梁, 用于定位第一只垃圾箱; 若干滚轮对称悍接在 工字形横梁上, 从而构成轴对称分布于车架 1之上的滚动滑道 2, 用于形成垃圾 箱的行程。 四个气动锁紧器 16分别焊接在鱼腹形工字梁侧壁用于运输途中 固 垃圾箱。 两个行程开关 80分别安装在靠近阻挡装置 14和靠近从动链轮 30的一 侧用于控制马达的工作。 马达 70采用油马达及与之通过油管连接的油泵 (图中 未示出) , 本发明的动力装置还可以采用电动马达等。

如图 2、 3所示, 侧板 21左右平行布置起支撑作用, 安装在车架 1前端鹅 颈处的中轴位置; 侧板 21上开设有两对大轴孔和三对小轴孔, 并相应焊接有轴 套, 其中上端最大的轴孔用于安装传动轴 22, 主动链轮 20通过平键套装在传动 轴 22之上, 传动轴 22的伸出端焊接有花键套 25用于与马达 70的输出轴固定 连接。 主动链轮 20下方的大轴孔安装一销轴, 副链轮 24可转动地套装其上, 这种设计使传动链条 40在主动链轮 20和副链轮 24之间形成一段距离的折弯, 以免传动链条 40由于间距不够相互干涉。 三个小轴孔分别安装小销轴, 其上套 装导链辊形成导链装置, 用于整理传动链条 40, 使传动链条 40在进出主动链轮 20和副链轮 24时顺畅。 侧板 21之间还固定有防尘罩用于防止灰尘进入。

如图 4、 5所示, 底板 33之上左右平行布置从动侧板 31构成从动链轮 30 的支撑框架并悍接在车架中后部中轴位置的工 字形横梁, 从动侧板 31上开设有 大、 小两个轴孔并相应焊接轴套, 两根销轴安装其中, 从动链轮 30套装在前面 大轴孔的销轴上, 小轴孔的销轴上套装有导链辊用于保证传动链 条 40在进出从 动链轮 30时顺畅。 从动链轮 30的安装位置就是拖动装置 50的最大行程位置, . 那么必须保证第一只垃圾箱被转运车推入滚动 滑道 11时, 其安全横梁能够到达 前拖钩 54和后拖钩 55之间。

如图 6 所示, 两根上端面平滑的长角钢平行悍接在工字形横 梁上, 由主动 链轮 20—直延伸到从动链轮 30从而构成支撑拖钩装置 50移动的拖钩导轨 60。 多条短角钢悍接在两根长角钢下面用于保证两 根长角钢宽度方向的间距。 两根 长角钢靠近车架 1尾部的端部焊接有一下底板 62,下底板 62焊接在工字形横梁 上, 端板 64直立焊接在下底板 62上用于限位拖钩装置 50的最大行程, 其上相 应位置开设有供传动链条 40穿过的通孔。 上垫板 63焊接在下底板 62上用于调 整焊接在上垫板 63上的从动链轮 30的高度。 在拖钩装置 50的最大行程位置, 与两个后拖钩 55对应位置的长角钢上开设有两个避钩槽 61, 使后拖钩 55在此 位置能够依靠自身重力实现翻转。

如图 7、 8所示, 托架 51是采用矩形管材料焊接而成的框架体, 其轴向两 端部开设有安装缺口。 一支架体 521 上开设两对轴孔, 两根销轴穿入其中, 左 链轮 52穿套在朝外的销轴上, 一导链辊穿套在另一销轴上构成导链机构; 然后 支架体 521焊接在左端部安装缺口, 右链轮 53与左链轮 602相同设计焊接在右 端部安装缺口。托架 51上端面轴向凸起焊接有前拖钩 54, 其可以是一块阻挡板 也可以是两个阻挡凸块。 后拖钩轴 57纵向安装在托架 51 上开设的轴孔中并用 轴用挡圈固定, 两条后拖钩 55穿套在后拖钩轴 57之上。

如图 9所示, 上档臂 551和下档臂 552固结成 L形状, 后拖钩轴孔 553开 设在下档臂 552之上从而构成后拖钩 55。这种设计使后拖钩 55在重力作用下能 沿后拖钩轴 57自动实现翻转, gp, 当后拖钩 55下面没有拖钩导轨 60的支撑面 或其他障碍物的情况下, 下档臂 552应该朝上, 上档臂 551翻转在下方。 前拖 钩 54与后拖钩 55之间的距离应该与垃圾箱安全横梁的宽度相 配, 即当安全 横梁抵达前拖钩 54时, 安全横梁的径向宽度至少能够压住部分下档臂 552, 使 得后拖钩 55不能实现翻转; 这非常重要, 如果安全横梁位于前、 后拖钩 54、 55 之间时其径向宽度不足以压住下档臂 552, 后拖钩 55将处于翻转状态, 当垃圾 箱退出拖钩装置 50时, 安全横梁将抵住下档臂 552朝下的一侧, 从而迫使后拖 钩 55顺时针翻转, 当下档臂 552朝下的一侧靠近拖钩轴孔 553较厚部分翻转上 来的时候就会形成凸块阻挡安全横梁的退出。

如图 10所示, 张紧器 56—端焊接有一插销座, 另一端固定在靠近马达 70 一侧的车架 1之上, 传动链条 40的自由端插入张紧器 56的插销座并固连, 然 后缠绕在左链轮 52, 延伸缠绕在主动链轮 20, 副链轮 24形成折弯, 穿过拖钩 装置 50下端缠绕在从动链轮 30上, 继续延伸缠绕在右链轮 53上, 然后折返插 入从动链轮 30—端焊接的插销座上并与之固连。 为了防止传动链条 40晃绳, 打结, 沿其走向在工字形横梁焊接多个导轮用于约束 传动链条 5, 如图 11所示, 导轮底板 103上平行焊接两导轮侧板 101构成支撑框架, 导轮侧板 101开有 2 对轴孔, 两根销轴安装其中, 两条导链辊 102分别穿套其上, 传动链条 40穿过 开设在导轮底板 103上的通孔被约束在两条导链辊 102之间。

本实施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垃圾箱异常沉重, 移动非常困难的特点, 相比 其他实施例其拖钩装置 50左右端部设置两个链轮, 起到了滑轮的作用, 使传动 链条 40的缠绕形成双链条结构, 从而在拖动垃圾箱时更加平稳, 省力, 同时增 强了装置的结构强度, 更加安全。

实施例二:

如图 12、 13所示, 与实施例一相比较, 本实施例主要区别在于拖钩装置 50 的设计不同, 张紧器 56焊接在托架 51 的轴向左端部的安装缺口之中用于与传 动链条 40—自由端固接; 托架 51的轴向右端部的安装缺口焊接有一插销座 58 用于与传动链条 40另一自由端固接。 其余设计与实施例一相同设置。

如图 14所示, 传动链条 40自由端与张紧器 56端部悍接的插销座固结, 然 后缠绕在主动链轮 20, 副链轮 24形成折弯, 穿过拖钩装置 50下端缠绕在从动 链轮 30上, 最后延伸至托架 51右端部并插入插销座 58用销栓固定。

很明显本实施例由于拖钩装置 50轴.向两端部与传动链条 40的自由端固接, 导致传动链条 40的缠绕方式发生变化, 相比其他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本实施例传 动链条 40的缠绕形成单链条结构, 使整体结构简单可靠, 易于装配, 成本节约。

实施例三:

如图 15所示, 与实施例一、 二相比较, 主要区别设计在于如实施例二的张 紧器 56焊接在托架 51的左端部的安装缺口之中; 托架 51的右端部安装缺口焊 接有如实施例一的右链轮 53。 其余设计与实施例一相同设置。

如图 16所示, 传动链条 40自由端与张紧器 56端部焊接的插销座固接, 然 后缠绕在主动链轮 20, 副链轮 24形成折弯, 穿过拖钩装置 50下端缠绕在从动 链轮 30之上, 继续延伸缠绕在托架 51右端部的右链轮 53, 往回折返至从动链 轮 30—端焊接的插销座并固连。

本实施例也由于拖钩装置 50的设计变化, 导致传动链条 40的缠绕方式发 生变化, 右链轮 53起到了滑轮的作用, 与实施例二相比较, 传动链条 40在装 置右侧的缠绕形成双链条结构, 相比较实施例二在拖动垃圾箱时会更加平稳, 省力, 也部分增强了装置的结构强度, 更加安全。

实施例四:

如图 17所示, 与实施例一、 二、 三相比较, 主要区别设计在于托架 51轴 向左端部安装缺口焊接一如实施例一的左链轮 52, 右端部焊接如实施例二的插 销座 58, 其余设计与实施例一相同设置。

如图 18所示, 张紧器 56如实施例一固连在车架 1靠近主动链轮 20—侧, 传动链条 40的自由端与焊接在张紧器 56上的插销座固接, 然后缠绕在左链轮 52, 折返缠绕在主动链轮 20, 副链轮 24形成折弯, 穿过拖钩装置 50下端缠绕 在从动链轮 30上, 继续延伸插入托架 51右端部的插销座 58并固连。

本实施例也由于拖钩装置 50的设计变化, 导致传动链条 40的缠绕方式发 生变化, 左链轮 52起到了滑轮的作用, 使动链条 40在装置左侧形成双链条结 构, 相比较实施例二在拖动垃圾箱时更加平稳, 省力, 也增强了拖动装置的结 构强度, 更加安全。

本发明传动链条 40采用双环式链条以及与之相适配的链轮, 其它用于传动 或者拖拽的由刚性构件组成的挠性件只要选配 合适的链轮就能够替代双环式链 条, 例如齿形排式链条, 滚子链条, 套筒链条, 拖曳链等 。

综上是本发明的几种较佳的实施例,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长车架的半挂车 轴向装设由主、 从链轮, 拖钩, 传动链条, 马达, 拖钩导轨装配成的拖动装置 与滚动滑道相配合, 解决了垃圾箱在车架上移动的问题, 利用现有转运车作为 装卸工具方便快捷地装载两只竖直式垃圾集装 箱或类似装载物, 不仅成本节约, 而且在满足行车安全要求的同时提高了运输效 率。

本发明车架 1前端鹅颈处焊接有牵引销 15, 用于与动力车头连接, 再装设 行走机构组合成一种专门用于运输两只竖直式 垃圾集装箱或类似货物的半挂式 垃圾运输车。

本发明通常是这样工作的:

装载垃圾箱时, 首先利用外接油泵 (图中未示出) 将液压油输入油马达 70 驱动主动链轮 20, 传动链条 40拖动拖钩装置 50沿拖钩导轨 60朝向从动链轮 30方向运行并碰触到行程开关 80, 油马达 70停止工作, 拖钩装置 50停下来, 通常这个位置是拖钩装置 50的最大行程处或者是预定停止的行程处, 此时, 两 只后拖钩 55正好位于避钩槽 61之上从而实现翻转; 已装载第一只垃圾箱的转 运车尾部与车架 1尾部对接, 转运车翻转机构将垃圾箱举升并与水平面成夹 角, 使垃圾箱滑入车架 1的滚动滑道 11内; 转运车向前行驶, 垃圾箱高度降低使车 架 1尾部的两只钩子 13钩住垃圾箱下面的安全横梁, 转运车继续向前行驶, 翻 转机构下降使垃圾箱与滚动滑道 11平行; 然后转运车向后倒车, 将垃圾箱沿滚 动滑道 11推入车架 1直至安全横梁抵住下档臂 552, 上档臂 551在安全横梁的 压迫下翻转上来, 直到安全横梁进入前、后拖钩 54、 55之间为止; 转运车离开, 启动油马达 70反转, 上、 下档臂 551、 552卡住安全横梁拖动垃圾箱朝向车架 1 前端移动, 直到与阻挡装置 14碰上, 此时垃圾箱碰触到另外一个行程开关 80, 油马达 70停止工作, 拖钩装置 50停下来; 装载第二只垃圾箱的转运车重复第 一只垃圾箱的动作, 把垃圾箱推入滚动滑道 11并与第一只垃圾箱碰上。

卸载垃圾箱时, 转运车尾部与车架 1 尾部对接, 转运车牵拉机构将第二只 垃圾箱拉入转运车运走; 启动油马达 70, 前拖钩 54抵住安全横梁拖动垃圾箱朝 向车架 1后端移动, 直到拖钩装置 50的最大行程处或者是预定停止的行程处, 再次碰触行程开关 80, 控制油马达 70停转, 转运车尾部与车架 1尾部对接, 将 第一只垃圾箱拉入转运车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