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VERTICAL LIFTING COMB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PARKING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7/124503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vertical lifting comb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a par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eft comb frame (2), a lifting comb frame (6), and a right comb frame (4), wherein the opening of the left comb frame (2) is rightward, the opening of the right comb frame (4) is leftward, and the lifting comb frame (6) is of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and respectively cooperates with the left comb frame (2) and the right comb frame (4). The vertical lifting comb switching mechanism enables the parking device to adopt an original lifting drive system, and greatly increases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during operation.

Inventors:
LIANG CHONGY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071861
Publication Date:
July 27, 2017
Filing Date:
January 24, 2016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ANG CHONGYA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4H6/1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4612436A2015-05-13
CN204418759U2015-06-24
CN204691346U2015-10-07
CN103334615A2013-10-02
CN104100117A2014-10-15
US3896955A1975-07-29
GB891905A1962-03-21
JP2014084562A2014-05-12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停车设备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 其特征在于: 一种停车设备 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构由左侧梳齿架、 升 降梳齿架、 右侧梳齿架组成;

所述左侧梳齿架由至少一根左纵梁 (2-e) 、 一根前横梁 (2-f) 、 一 根后横梁 (2-c) 组成一个向右幵口的矩形平面构件, 在左纵梁 (2-e ) 之上、 与上述向右幵口的矩形平面构件平行、 按前后布局至少设置 两组、 每组至少两根支承杆 (2-d) , 支承杆 (2-d) 与上述向右幵口 的矩形构件的前横梁 (2-f) 或后横梁 (2-c) 平行; 支承杆 (2-d) 与 向右幵口的矩形构件共同构成向右幵口的梳状结构、 其中的支承杆 (

2-d) 为梳齿; 所述左侧梳齿架的支承杆 (2-d) 用于分别支承车辆的 四组车轮; 所述左侧梳齿架设置在设备安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的左侧 歹 |J、 由横移装置驱动, 可以向右横移进入安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或者 从安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向左横移至原位;

所述升降梳齿架由左纵梁 (6-g) 、 右纵梁 (6-c) 、 前横梁 (6-e) 、 后横梁 (6-a) 组成一个矩形平面构件; 该矩形平面构件的内部至少 紧固安装一根中纵梁 (6-d) ; 在中纵梁 (6-d) 之上按前后布局至少 设置两组、 每组至少两排竖直设置的支承构件 (6-b) ; 所述升降梳 齿架的支承构件 (6-b) 用于分别支承车辆的四组车轮; 所述升降梳 齿架由升降驱动系统驱动、 在所在列作上下升降运动;

左侧梳齿架与升降梳齿架的配合关系须满足以下条件:

( 1 )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 的排列以及左侧梳齿架支承杆 ( 2-d) 的排列除适应支承车辆的四组车轮所需之外, 升降梳齿架支承 构件 (6-b) 与左侧梳齿架支承杆 (2-d) 为交错排列;

(2)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 的高度须高于左侧梳齿架支承杆 (2-d) 的高度, 使得当升降梳齿架的支承构件 (6-b) 支承有车辆的 吋候, 左侧梳齿架能够在升降梳齿架矩形平面构件上部平面与车辆车 轮之间形成的空间无障碍地左 /右横移; 所述右侧梳齿架由至少一根右纵梁 (4-e) 、 一根前横梁 (4-f) 、 一 根后横梁 (4-c) 组成一个向左幵口的矩形平面构件, 在右纵梁 (4-e ) 之上、 与上述向左幵口的矩形平面构件平行、 按前后布局至少设置 两组、 每组至少两根支承杆 (4-d) , 支承杆 (4-d) 与上述向左幵口 的矩形构件的前横梁 (4-f) 或后横梁 (4-c) 平行; 支承杆 (4-d) 与 向左幵口的矩形构件共同构成向左幵口的梳状结构、 其中的支承杆 ( 4-d) 为梳齿; 所述右侧梳齿架的支承杆 (4-d) 用于分别支承车辆的 四组车轮; 所述右侧梳齿架设置在安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的右侧列、 由横移装置驱动, 可以向左横移进入安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或者从安 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向右横移至原位;

右侧梳齿架与升降梳齿架的配合关系须满足以下条件:

( 1 )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 的排列以及右侧梳齿架支承杆 ( 4-d) 的排列除适应支承车辆四组车轮所需之外,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 件 (6-b) 与右侧梳齿架支承杆 (4-d) 为交错排列;

(2)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 的高度须高于右侧梳齿架支承杆 (4-d) 的高度, 使得当升降梳齿架的支承构件 (6-b) 支承有车辆的 吋候, 右侧梳齿架能够在升降梳齿架矩形平面构件上部平面与车辆车 轮之间形成的空间无障碍地左 /右横移。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停车设备由层数大于 2、 且层数相等的两列、 三列、 四 列或五列构成; 其中, 列的单元分为左侧列、 右侧列、 升降列、 混合 歹 IJ ; 所述左侧列由多层、 每层一个左侧梳齿架构成; 所述右侧列由多 层、 每层一个右侧梳齿架构成; 所述升降列由一个升降梳齿架构成; 所述混合列细分为左侧混合列、 右侧混合列; 其中左侧混合列由多层 、 每层一个左侧梳齿架、 再加上一个升降梳齿架构成; 右侧混合列由 多层、 每层一个右侧梳齿架、 再加上一个升降梳齿架构成; 所述停车 设备的最小规模为两层, 由左侧一列左侧列、 右侧一列升降列、 共计 两列组成; 或者, 由左侧一列升降列、 右侧一列右侧列、 共计两列组 成; 所述停车设备扩充至三列的形式为左侧一列左侧列、 中间一列升 降列以及右侧一列右侧列、 共计三列组成; 所述停车设备扩充至四列 的形式为左侧为一列左侧列、 右侧为一列右侧列、 中间两列其中一列 为升降列、 一列为混合列、 共计四列组成; 所述停车设备扩充至五列 的形式为左侧为一列左侧列、 右侧为一列右侧列、 中间三列其中一列 为升降列、 其余两列为混合列、 共计五列组成;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升降列紧邻一侧的梳齿架移入升降列, 则原升降列即改变为混合列; 而混合列的梳齿架移往紧邻一侧, 则原混合列即改变为升降列。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停车设备的布局为重列式。

Description:
一种停车设备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垂直升降梳齿交换车辆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 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 到广泛应用。 停车设备其中的梳齿交换技术在国外使用超过 30年、 主要应用在 巷道堆垛类和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 该项技术于 10年前成功引进国内, 近几年 , 国内已设计出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并成功应 用于垂直升降类和升降横移类 停车设备, 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把升降梳齿架设计成分列的 两个部件, 或者采取 纵向的前后分列、 或者采取横向的左右分列。

技术问题

[0003] 把升降梳齿架设计成分列的两个部件的主要缺 点在于分列的两个部件需要实现 精确同步运行, 故难以进一步提高升降梳齿架的升降速度。 另外就是分列布局 的升降梳齿架需要对原设备的升降驱动系统进 行较大改动。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采用整体式的升降梳齿架, 使得停车 设备可以采用原有成熟、 高速的升降驱动系统而无需作出改变。 另外就是整体 式的升降梳齿架可以大幅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 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基础技术方案是: 一种停车设备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机构由左侧梳齿架、 升降梳齿架、 右侧梳齿架组成;

[0006] 所述左侧梳齿架由至少一根左纵梁 2-e、 一根前横梁 2-f、 一根后横梁 2-c组成一 个向右幵口的矩形平面构件, 在左纵梁 2-e之上、 与上述向右幵口的矩形平面构 件平行、 按前后布局至少设置两组、 每组至少两根支承杆 2-d, 支承杆 2-d与上述 向右幵口的矩形构件的前横梁 2-f或后横梁 2-c平行; 支承杆 2-d与向右幵口的矩形 构件共同构成向右幵口的梳状结构、 其中的支承杆 2-d为梳齿; 所述左侧梳齿架 的支承杆 2-d用于分别支承车辆的四组车轮; 所述左侧梳齿架设置在设备安装有 升降梳齿架的列的左侧列、 由横移装置驱动, 可以向右横移进入安装有升降梳 齿架的列或者从安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向左横 移至原位;

[0007] 所述升降梳齿架由左纵梁 6-g、 右纵梁 6-c、 前横梁 6-e、 后横梁 6-a组成一个矩形 平面构件; 该矩形平面构件的内部至少紧固安装一根中纵 梁 6-d; 在中纵梁 6-d之 上按前后布局至少设置两组、 每组至少两排竖直设置的支承构件 6-b ; 所述升降 梳齿架的支承构件 6-b用于分别支承车辆的四组车轮; 所述升降梳齿架由升降驱 动系统驱动、 在所在列作上下升降运动;

[0008] 左侧梳齿架与升降梳齿架的配合关系须满足以 下条件:

[0009] ( 1)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的排列以及左侧梳齿架支承杆 2-d的排列除适应 支承车辆的四组车轮所需之外,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与左侧梳齿架支承杆 2-d 为交错排列;

[0010] (2)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的高度须高于左侧梳齿架支承杆 2-d的高度, 使 得当升降梳齿架的支承构件 6-b支承有车辆的吋候, 左侧梳齿架能够在升降梳齿 架矩形平面构件上部平面与车辆车轮之间形成 的空间无障碍地左 /右横移;

[0011] 所述右侧梳齿架由至少一根右纵梁 4-e、 一根前横梁 4-f、 一根后横梁 4-c组成一 个向左幵口的矩形平面构件, 在右纵梁 4-e之上、 与上述向左幵口的矩形平面构 件平行、 按前后布局至少设置两组、 每组至少两根支承杆 4-d, 支承杆 4-d与上述 向左幵口的矩形构件的前横梁 4-f或后横梁 4-c平行; 支承杆 4-d与向左幵口的矩形 构件共同构成向左幵口的梳状结构、 其中的支承杆 4-d为梳齿; 所述右侧梳齿架 的支承杆 4-d用于分别支承车辆的四组车轮; 所述右侧梳齿架设置在安装有升降 梳齿架的列的右侧列、 由横移装置驱动, 可以向左横移进入安装有升降梳齿架 的列或者从安装有升降梳齿架的列向右横移至 原位;

[0012] 右侧梳齿架与升降梳齿架的配合关系须满足以 下条件:

[0013] ( 1)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的排列以及右侧梳齿架支承杆 4-d的排列除适应 支承车辆四组车轮所需之外,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与右侧梳齿架支承杆 4-d为 交错排列;

[0014] (2) 、 升降梳齿架支承构件 6-b的高度须高于右侧梳齿架支承杆 4-d的高度, 使 得当升降梳齿架的支承构件 6-b支承有车辆的吋候, 右侧梳齿架能够在升降梳齿 架矩形平面构件上部平面与车辆车轮之间形成 的空间无障碍地左 /右横移。

[0015] 基于前述基础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所述停车设备由层数大于 2、 且层数相等 的两列、 三列、 四列或五列构成; 其中, 列的单元分为左侧列、 右侧列、 升降 歹 |J、 混合列; 所述左侧列由多层、 每层一个左侧梳齿架构成; 所述右侧列由多 层、 每层一个右侧梳齿架构成; 所述升降列由一个升降梳齿架构成; 所述混合 列细分为左侧混合列、 右侧混合列; 其中左侧混合列由多层、 每层一个左侧梳 齿架、 再加上一个升降梳齿架构成; 右侧混合列由多层、 每层一个右侧梳齿架 、 再加上一个升降梳齿架构成; 所述停车设备的最小规模为两层, 由左侧一列 左侧列、 右侧一列升降列、 共计两列组成; 或者, 由左侧一列升降列、 右侧一 列右侧列、 共计两列组成; 所述停车设备扩充至三列的形式为左侧一列左 侧列 、 中间一列升降列以及右侧一列右侧列、 共计三列组成; 所述停车设备扩充至 四列的形式为左侧为一列左侧列、 右侧为一列右侧列、 中间两列其中一列为升 降列、 一列为混合列、 共计四列组成; 所述停车设备扩充至五列的形式为左侧 为一列左侧列、 右侧为一列右侧列、 中间三列其中一列为升降列、 其余两列为 混合列、 共计五列组成;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升降列紧邻一侧的梳齿架移入升 降列, 则原升降列即改变为混合列; 而混合列的梳齿架移往紧邻一侧, 则原混 合列即改变为升降列。

[0016] 基于前述基础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所述停车设备的布局为重列式。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采用整体式的升降梳齿架, 使得停车设备可以采用原有成熟、 高速的升 降驱动系统而无需作出改变。 另外就是整体式的升降梳齿架可以大幅提高设 备 运行的安全性。 本发明结构简单、 技术成熟、 安全性好、 易于维护, 适用于垂 直升降类停车设备或者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 且每套设备的列数可以是两列、 三列、 四列或者五列, 且适用于重列式布局, 适应性强。 本发明的推广使用, 将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8] 图 1是采用本发明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正视图 (示意图) 。

图中: 1左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右侧梳齿架; 5右侧列; 6升降梳齿 架; 11设备机架。

[0019] 图 2是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侧视图 (为图 1的 a-a 剖视) 。 图中: 4右侧梳齿架; 6升降梳齿架; 7地面层; 8第一层; 9第二层; 11 设备机架。

[0020] 图 3是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平面图 (为图 1的俯 视图) ; 图中: 1左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右侧梳齿架; 5右侧列; 6 升降梳齿架; 11设备机架。

[0021] 图 4是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平面图; 图中: 1左 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右侧梳齿架; 5右侧列; 6升降梳齿架; 11设备 机架。

[0022] 图 5是本发明其中左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2-c后横梁; 2-d支承杆; 2- e左纵梁; 2-f前横梁。

[0023] 图 6是本发明其中右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4-c后横梁; 4-d支承杆; 4- e右纵梁; 4-f前横梁。

[0024] 图 7是本发明其中升降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6-a后横梁; 6-b支承构件;

6-c右纵梁; 6-d中纵梁; 6-e前横梁; 6-g左纵梁。

[0025]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图 13是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存车动 作示意图。 图中: 1左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右侧梳齿架; 5右侧列;

6升降梳齿架; 7地面层; 8第一层; 10车辆; 11设备机架。

[0026] 图 14是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地面层的 入车方向示意图。 图中: 1 左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右侧梳齿架; 5右侧列; 6升降梳齿架。

[0027] 图 15、 图 16、 图 17、 图 18、 图 19、 图 20是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取车 动作示意图。 图中: 1左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右侧梳齿架; 5右侧列

; 6升降梳齿架; 7地面层; 8第一层; 10车辆; 11设备机架。

[0028] 图 21是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的重列式停车设备 面层的出入车方向示意图。 图中: 1-a前排左侧列; 1-b后排左侧列; 2-b后排左侧梳齿架; 3-a前排升降列; 3 -b后排升降列; 4-a前排右侧梳齿架; 4-b后排右侧梳齿架; 5-a前排右侧列; 5-b 后排右侧列; 6-a前排升降梳齿架; 6-b后排升降梳齿架; 11设备机架。

[0029] 图 22是采用本发明的四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正视图 (示意图) 。 图中: 1左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1右侧梳齿架一; 4-2右侧梳齿架 二; 5右侧列; 6-1升降梳齿架一; 6-2升降梳齿架二; 11设备机架; 12混合列。

[0030] 图 23是采用本发明的五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正视图 (示意图) 。 图中: 1左侧列; 2-1左侧梳齿架一; 2-2左侧梳齿架二; 3升降列; 4-1右侧梳 齿架一; 4-2右侧梳齿架二; 5右侧列; 6-1升降梳齿架一; 6-2升降梳齿架二; 6-3 升降梳齿架三; 11设备机架; 12-1混合列一; 12-2混合列二。

[0031] 图 24是采用本发明的四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平面图 (为图 22的 俯视图) 。 图中: 1左侧列; 2左侧梳齿架; 3升降列; 4-1右侧梳齿架一; 4-2右 侧梳齿架二; 5右侧列; 6-1升降梳齿架一; 6-2升降梳齿架二; 11设备机架; 12 混合列。

[0032] 图 25是采用本发明的五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 (三层以下) 平面图 (为图 23的 俯视图) 。 图中: 1左侧列; 2-1左侧梳齿架一; 2-2左侧梳齿架二; 3升降列; 4- 1右侧梳齿架一; 4-2右侧梳齿架二; 5右侧列; 6-1升降梳齿架一; 6-2升降梳齿 架二; 6-3升降梳齿架三; 11设备机架; 12-1混合列一; 12-2混合列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0034] 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和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是 停车设备行业最成熟的产品。 垂 直升降类停车设备和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采用 本发明所述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 机构, 只需在原设备结构的基础上把原设备的载车板 交换机构替换为本发明所 述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 其余零部件、 元器件和主要结构无需改变。 本发 明所述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的各部件为钢结 构件, 主要由型材、 板材通过切 害 ij、 冲压、 折弯, 再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的方式构建而成。 为简约、 清晰起见

, 相关附图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而不采用按比 例绘制的正规机械图方式表示 [0035] 图 1、 图 2、 图 3所示为采用本发明停车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 示意图。 该实施 例为三列形式的停车设备。 其中, 图 1为局部 (三层以下) 正视图、 图 2为侧视 图 (图 1的 a-a剖视) 、 图 3是平面图 (图 1的俯视图) 。 结合图 1、 图 2、 图 3可见 , 该三列形式停车设备左侧一列为左侧列 1, 右侧一列为右侧列 5, 中间一列为 升降列 3 ; 左侧列 1的各层均设置有左侧梳齿架 2; 右侧列 5的各层均设置有右侧 梳齿架 4; 升降列 3设置有升降梳齿架 6。 本实施例假定地面层可直接出入车, 故 地面层 7的左侧列 1没有设置左侧梳齿架 2、 地面层 7的右侧列 5没有设置右侧梳齿 架 4; 即左侧列 1的地面层车位和右侧列 5的地面层车位为直接出入车车位。 换言 之, 当左侧列 1的地面层车位不允许直接出入车, 则左侧列 1的地面层车位须设 置左侧梳齿架 2; 当右侧列 5的地面层车位不允许直接出入车, 则右侧列 5的地面 层车位须设置右侧梳齿架 4。

[0036] 图 4为图 1、 图 2、 图 3所示实施例的某一层右侧梳齿架 4向左移至升降列 3并进入 升降梳齿架 7内部的平面图。 图中可见, 右侧梳齿架 4的梳齿与升降梳齿架 7的梳 齿为交错排列。 左侧梳齿架 2向右移至升降列 3并进入升降梳齿架 7内部的状况与 图 4所示类似; 此吋, 左侧梳齿架 2的梳齿与升降梳齿架 7的梳齿同样为交错排列

[0037] 图 5所示为本发明其中左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可见, 后横梁 2-c、 左纵 梁 2-e和前横梁 2-f构成一个幵口向右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 在左纵梁 2-e上面设 置有若干条支承杆 2-d, 与上述幵口向右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共同构 成一个幵 口向右的梳齿状立体构件。

[0038] 图 6所示为本发明其中右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可见, 后横梁 4-c、 右纵 梁 4-e和前横梁 4-f构成一个幵口向左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 在右纵梁 4-e上面设 置有若干条支承杆 4-e, 与上述幵口向左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共同构 成一个幵 口向左的梳齿状立体构件。

[0039] 图 7所示为本发明其中升降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可见, 后横梁 6-a、 右纵 梁 、 前横梁 6-e、 左纵梁 6-g构成一个矩形平面构件; 在该矩形平面构件内部设 置有两根中纵梁 6-d; 位于中间偏左位置的中纵梁 6-d上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构件 6-b、 位于中间偏右位置的中纵梁 6-d上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构件 6-b。 图中可见 , 支承构件 6-b设计成弯曲的杆件。 实际上, 由于本发明的车辆交换动作为垂直 升降交换, 故支承构件 6-b和支承构件 6-h可以设计成板状; 甚至, 图示的两个支 承构件 6 _b可以设计成连体、 即同一横向排列的支承构件不再分幵左右布局 、 而 是合并为一个构件。

[0040] 对照图 5、 图 6、 图 7可知, 左侧梳齿架与右侧梳齿架为镜像对称; 升降梳齿架 的竖向尺寸明显大于左侧梳齿架和右侧梳齿架 的竖向尺寸。 实际上, 升降梳齿 架上方支承构件的上部平面与升降梳齿架下方 的矩形平面构件之间的净空高度 必须大于左侧梳齿架整个构件的垂直高度、 同吋也必须大于右侧梳齿架整个构 件的垂直高度, 使得左侧梳齿架以及右侧梳齿架可以在升降梳 齿架上部平面与 下方矩形平面构件的上部平面之间作横向移动 而不受任何阻碍。

[0041]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图 13所示为采用本发明停车设备存车过程其中 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车辆拟存放位置为第一层 8的左侧列 1的车位; 图示停车 设备为三列形式。 其中, 如图 8所示, 升降梳齿架 6已位于升降列 3的地面层 7并 平层, 拟存车辆 10已进入升降梳齿架 6上方、 由支承构件的上部平面承托; 下一 步动作是升降梳齿架 6沿升降列 3上升。 如图 9所示: 升降梳齿架 6已沿升降列 3上 升至第一层 8并平层; 下一步动作是左侧列 1位于第一层 8的左侧梳齿架 2向右移 入升降列 3。 如图 10所示, 左侧列 1位于第一层 8的左侧梳齿架 2已向右移入升降 歹 |J 3 的升降梳齿架 6的内部空间; 下一步动作是升降梳齿架 6沿升降列 3下降、 使 得车辆 10落在左侧梳齿架 2的支承杆上部平面并获得支承。 如图 11所示, 升降梳 齿架 6沿升降列 3下降、 车辆 10在左侧梳齿架 2的支承杆上部平面获得支承; 下一 步动作是位于升降列 3的左侧梳齿架 2向左移回左侧列 1 ; 同吋, 升降梳齿架 6沿 升降列 3继续下降。 如图 12所示, 原位于升降列 3的左侧梳齿架 2已向左移回左侧 列 1。 如图 13所示, 升降梳齿架 6已沿升降列 3下降至地面层 7并平层。 至此, 车 辆 10的存车动作完成。 车辆存入至左侧列 1的其他车位以及存入至右侧列 3的车 位的动作依此类推。

[0042] 如图 14所示, 为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地面层出 入车方向示意图。

图中可见, 左侧列 1、 升降列 3及右侧列 5在地面层均可以单独出入车。 这是常见 的例子。 当然, 也可以采用左侧列 1和右侧列 5在地面层不可以出入车; 此吋, 位于左侧列 1和右侧列 5的地面层车位通过横移至升降列 3才出入车。

[0043] 图 15、 图 16、 图 17、 图 18、 图 19、 图 20所示为采用本发明停车设备取车过程其 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拟将位于第一层 8左侧列 1车位的车辆 10取出; 图示停 车设备为三列形式。 其中, 如图 15所示, 拟取出的车辆 10由位于第一层 8的左侧 梳齿架 2承托、 升降梳齿架 6位于升降列 3的地面层 7并平层。 下一步动作是位于 第一层 8的左侧梳齿架 2向右移入升降列 3。 如图 16所示, 原位于第一层 8的左侧 梳齿架 2已向右移入升降列 3; 下一步动作是位于升降列 3的地面层 7平层的升降 梳齿架 6上升至超越第一层 8、 并把车辆 10转移至由升降梳齿架 6的支承构件支承 。 如图 17所示, 原位于升降列 3的地面层 7平层的升降梳齿架 6上升; 如图 18所示 , 升降梳齿架 6已上升至超越第一层 8、 并把车辆 10转移至由升降梳齿架 6的支承 构件支承; 下一步动作是位于升降列 3的左侧梳齿架 2向左移回左侧列 1 ; 同吋, 升降梳齿架 6沿升降列 3下降。 如图 19所示, 原位于升降列 3的左侧梳齿架 2已向 左移回左侧列 1 ; 如图 20所示, 升降梳齿架 6沿升降列 3已下降至地面层 7并平层 。 至此, 车辆 10的取车动作完成。 车辆从左侧列 1的其他车位取出以及从右侧列 3的车位取出的动作依此类推。

[0044] 如图 21所示为采用本发明的三列形式的重列式停车 备地面层的出入车方向示 意图。 该图的右侧为设备的前方; 该图假设图示左侧 (即设备的后方) 无法出 入车。 图示左侧为内侧一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 右侧为与之并列、 为外侧一组 三列形式停车设备; 故称为重列式; 前述的结构则称为单列式。 外侧停车设备 的存取车与前述单列式停车设备相同; 内侧停车设备的存取车则有所差异: 车 辆须借道位于外侧停车设备地面层的左侧列 1-b车位作为行车通道。 除此之外, 内侧停车设备的存取车与前述单列式停车设备 相同。

[0045] 图 22、 图 24分别是采用本发明的四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 (三层以下) 示意图 ; 其中, 图 22为正视图、 图 24为俯视图。 对照图 22和图 24可知, 该四列形式停 车设备从左至右观察, 由一列左侧列 1、 一列升降列 3、 一列混合列 12和一列右 侧列 5组成。 其中, 混合列 12各层车位上布置有右侧梳齿架一 4-1。 采用本发明的 四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存取车动作, 其中位于左侧列 1和混合列 12的车辆通过升降 歹 |J3存取车, 即左侧列 1、 升降列 3、 混合列 12组成的三列形式相当于前述由左侧 列 1、 升降列 3、 右侧列 4组成的三列形式; 混合列 12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右侧梳齿 架一 4-1、 其作用等同于原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右侧列 5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右侧梳 齿架 4。 而四列形式停车设备右侧列 5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右侧梳齿架二 4-2通过混 合列 12存取车。 混合列 12内部设置有升降框架 6-2; 当位于混合列 12各层的右侧 梳齿架一 4-1向左移入升降列 3, 则混合列 12留下升降框架 6-2, 即原混合列 12此 吋相当于一列升降列, 使得位于右侧列 5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右侧梳齿架二 4-2的车 辆存取即如前述三列形式位于右侧列 5的右侧梳齿架 4的车辆存取相同。

图 23、 图 25分别是采用本发明的五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 (三层以下) 示意图 ; 其中, 图 23为正视图、 图 25为俯视图。 对照图 23和图 25可知, 该五列形式停 车设备从左至右观察, 由一列左侧列 1、 一列升降列 3、 一列混合列 12-1、 一列混 合列 12-2和一列右侧列 5组成。 其中, 混合列 12-1各层车位上布置有右侧梳齿架 一 4-1 ; 混合列 12-2各层车位上布置有左侧梳齿架二 2-2。 采用本发明的五列形式 停车设备的存取车动作, 其中位于左侧列 1和混合列 12-1的车辆通过升降列 3存取 车, 即左侧列 1、 升降列 3、 混合列 12-1组成的三列形式相当于前述由左侧列 1、 升降列 3、 右侧列 4组成的三列形式; 混合列 12-1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右侧梳齿架一 4-1、 其作用等同于原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右侧列 5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右侧梳齿架 4。 混合列 12-2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左侧梳齿架二 2-2通过混合列 12-2存取车。 混合 歹 IJ 12-2内部设置有升降框架 6-3 ; 当位于混合列 12-1各层的右侧梳齿架一 4-1向左 移入升降列 3 、 位于混合列 12-2各层的左侧梳齿架二 2-2向左移入混合列 12-1, 则 混合列 12留下升降框架 6-3, 即原混合列 12-2此吋相当于一列升降列, 使得此吋 混合列 12-1、 混合列 12-2、 右侧列 5即相当于前述由左侧列 1、 升降列 3、 右侧列 4 组成的三列形式; 此吋, 混合列 12-1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左侧梳齿架二 2-2和右侧 歹 IJ5各层车位上布置的右侧梳齿架二 4-2的车辆存取即如前述三列形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