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VERTICALLY-ELEVATING SLIDING FOLDABLE FR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92773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vertically-elevating sliding foldable frame comprising a bottom base (101), a first fixed upright post (102), a second fixed upright post (103), a sliding frame (104) and at least one panel (105). The first fixed upright post and the second fixed upright pos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to the two end portions of the bottom base, with the sliding frame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ixed upright post and the second fixed upright post. The sliding frame can elevate and slide along the first fixed upright post and the second fixed upright post; each of the panels can be horizontally connected to a side of the sliding frame; each of the panels can rotate within a vertical plane along a hinged portion of the panel and the sliding frame; and each of the panels can be positioned horizontally.

Inventors:
NG KIN CHU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8401
Publication Date:
July 12, 2012
Filing Date:
August 15,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NG KIN CHU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47F5/00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0071000A12000-11-30
Foreign References:
CN1640343A2005-07-20
CN200947911Y2007-09-19
CN201146997Y2008-11-12
CN2349885Y1999-11-24
EP2183993A12010-05-12
US6123207A2000-09-26
US5131547A1992-07-21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661990A4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包括: 底座、 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 柱、 滑动框架、 面板;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分別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端部;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位置正对, 所述滑动框架设在所述第一 导轨、 第二导轨之间, 所述滑动框架可沿所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升降滑动; 所述面板水平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的侧面, 所述面板可沿本面板与所述 滑动框架的链接部在垂直平面内旋转, 所述面板可呈水平状被定位;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铰链连接有斜连杆,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 所述底座上。

2、 根据权利要求或 2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活动立柱;

在所述活动立柱上还铰连接有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所 述滑动框架上;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平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相水平时, 第一连接点的水平 高度低于第二连接点,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点为: 所述橫连杆与所述活动立柱的连接点;

所述第二连接点为: 本横连杆与滑动框架的连接点。

4、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两个活动立柱,

在各所述活动立柱上分别铰连接有所述横连杆。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两个活动立柱;

在各所述活动立柱上还铰连接有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 所述滑动框架上;

当各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平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铰链连接有一斜连杆, 所述斜连杆位于所述两活动立 柱之间,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一个活动立柱, 在所述活动立柱中设置有 一竖向空隙, 在所述竖向间隙处铰链连接有一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的另一端 铰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上;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平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链连接有两斜连杆, 所述两斜连杆位于所述活动 立柱的两侧,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7、 所述权利要求 1至 6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当所述面板旋至水平状时,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 以及位 于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内的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均高于所 述面板

8、 所述权利要求 1至 6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均呈直立状、 弧形、 或者折线形。

9、 所述权利要求 1至 7所述的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所述滑动框架为滑动面板、 或者由多块板材组合而成的定形框架。

10、 一种折叠框架, 其特征是, 包括: 底座、 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 立柱、 滑动 II架、 两个面板;

所述两面板分别水平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的侧面, 所述两面板均可沿本 面板与所述滑动框架的连接部在垂直平面内旋转, 所述面板可呈水平状被定 位;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端部;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位置正对, 所述滑动框架设在所述第一 导轨、 第二导轨之间, 所述滑动框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升降滑动;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活动立柱, 在所述活动立柱上铰链连接有 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上;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平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餃链连接有斜连杆,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 在所述底座上。 本发明涉及折叠家具设计领域, 公开了一种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 其 包括: 底座、 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 滑动框架、 至少一个面板; 第 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端部, 滑动框架设置在第一 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之间, 滑动框架可沿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 升降滑动; 各面板水平连接在滑动框架的侧面, 各面板可沿本面板与滑动框 架的链接部在垂直平面内旋转, 各面板可呈水平状被定位。 摘:

要一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家具设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 背景技术

家具为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具, 传统的家具通常是在四个立柱的上方固定 一面板组成。 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空间越来 越小的限制, 传 统的家具存在使用不便、 占地过大的缺点。

近年来, 折叠家具广受人们的欢迎。 折叠家具(或者折叠框架)是一种 在使用时可以被展开作为传统使用, 在运输或收纳时可以被折叠起来的家具。 例如: 组合厨房、 服务车、 工作板、 工艺台、 园艺车、 以及储物架等等。

虽然传统的折叠框架可以折叠成一定的大小, 然而传统的折叠框架的外 形比较笨重。 特别是, 传统的折叠框架折叠后的体积较大。

另外, 在目前的运输, 为了降低运输成本, 厂家会将产品以未安装好的 形式打包成集装的形式进行运输, 但是现有的打包形式都是将未安装好的各 部件进行紧凑打包, 使得能够以紧凑的方式进行运输, 方便运输。 但是, 采 用该方式, 终端用户需要将运送到的家具进行组装, 导致使用不便。

因此, 人们希望一种折叠框架, 该折叠框架可以以预先安装好且紧凑的 形式运输、 以及存放的, 并且可以展开到最大尺寸作为具有多个层板的 桌子 或者车子的家具。 另外, 人们希望其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便可完成折叠 状态 到展开状态的转变。

专利号为 6123207 的美国专利, 披露了一种运输架子, 该运输架子展开 时可以方便的用于存放、 运输物品, 当其还可以处于展示模式, 可以用于展 示展品, 还可以被折叠起来而本身存储起来。 该架子具有一对中央支撑拄、 在各中央支撑柱的两边分別设置由两个边柱。 在边柱、 中央支撑柱之间设置 有复数个层板, 当本架子处于展开状态时, 这些层板处于水平状态。 当中央 支撑柱连同边柱立起时, 层板的枢轴倾斜。 当层板基本直立时, 这些边柱向 中央支撑柱靠近, 此时支架处于折叠状态。 该支架在中央支撑柱、 以及边柱 的支撑的作用下可处于可靠状态。 在一个立柱上设置有一个弹力均衡系统, 该弹力均衡系统可以支持本架子的模式转换。

该折叠框架使用两中央支撑柱以及四个边柱形 成支撑结构, 通过弹力均

1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衡系统实现整个架子的展开、 折叠之间的模式装换, 存在结构复杂、 部件复 杂的缺陷。

另外, 专利号为 5131547 的美国专利, 披露了一种折叠存储支架装配, 该支架装配包括多个直立的、 反 U字形的框架组件, 在这些支架组件的水平 延伸空间内, 设置有铰链连接的折叠层板组件。 利用交叉梁作为之间的支撑 以及折叠活动, 该存储支架可以容易、 快速地打开, 从而可以移动框架组件 使其相互分开。 在使用时, 可以通过移动该框架组件使其相互靠近该存储 支 架使得这些框架组件并拢在一起, 同时通过铰链的向上运动、 层板组件向上 折叠, 可以将该存储支架简单折叠起来。

但是在该专利中, 其利用交叉梁作为折叠框架可以实现框架折叠 , 但是 由于交叉梁的存在, 使得其结构较为复杂, 部件复杂繁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折叠框架, 其可升降滑动、 折叠, 且折叠打包的体积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框架, 包括: 包括: 底座、 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 滑动框架、 面板;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端部;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导 轨、 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位置正对, 所述滑动框架设在所述第一 导轨、 第二导轨之间, 所述滑动框架可沿所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升降滑动; 所述面板水平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的侧面, 所述面板可沿本面板与所述 滑动框架的链接部在垂直平面内旋转, 所述面板可呈水平状被定位;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铰链连接有斜连杆,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 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铰链连接有斜连杆,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 链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活动立柱;

在所述活动立柱上还铰连接有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所 述滑动框架上;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平 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可选地,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相水 平时, 第一连接 点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连接点,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点为: 所述横连杆与所述活动立柱的连接点;

所述第二连接点为: 本横连杆与滑动框架的连接点。

可选地,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两个活动立柱,

在各所述活动立柱上分别铰连接有所述横连杆 。

可选地,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两个活动立柱;

在各所述活动立柱上还铰连接有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 所述滑动框架上;

当各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 平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铰链连接有一斜连杆, 所述斜连杆位于所述两活动立 柱之间,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一个活动立柱, 在所述活动立柱 中设置有一竖向空隙, 在所述竖向间隙处铰链连接有一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 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上;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平 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链连接有两斜连杆, 所述两斜连杆位于所述活动 立柱的两侧,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 当所述面板旋至水平状时,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内的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均 高于所述面板。

可选地, 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均呈直立状、 弧形、 或者折线形。 可选地, 所述滑动框架为滑动面板、 或者由多块板材组合而成的定形框 架。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折叠框架, 包括: 底座、 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 定立柱、 滑动框架、 两个面板;

所述两面板分别水平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的侧 面, 所述两面板均可沿本 面板与所述滑动框架的连接部在垂直平面内旋 转, 所述面板可呈水平状被定 位;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端部;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 第二固定立柱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导 轨、 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位置正对, 所述滑动框架设在所述第一 导轨、 第二导轨之间, 所述滑动框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升降滑动;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连接有活动立柱, 在所述活动立柱上铰链连接有 横连杆, 所述横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所述滑动框架上 ;

当所述活动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水平 时, 所述面板呈水平; 在所述面板的背面还铰链连接有斜连杆, 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 在所述底座上。

由上可见,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由于本发明的折叠框架中设 置有可升降的滑动框架, 在这起折叠框架时, 可以升起滑动框架, 提高整个 折叠框架的高度, 特别适用于面板的长度较长的折叠家具, 其相对于传统的 仅具有可选转面板的折叠框架, 本实施例结构更加方便且适合于各种的应用 场合。 故使用本结构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对于面板的长 度与折叠框架使用高度 之间的矛盾, 使得可以在使用高度较低的家具中, 设置较长的使用面板, 并 使得其折叠后具有较小的折叠打包结构, 有利于减少运输包装成本, 并且使 用起来更加方便收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 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 1提供的一种可升降滑动的单翼折叠桌子处于 展 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图 1所示的单翼折叠桌子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图 1所示结构的单翼折叠桌子处于全折叠状态 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 2提供的另一种单翼可升降滑动的单翼折叠桌 处 于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 2中图 4所示的单翼折叠桌子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 2中图 4所示的单翼折叠桌子处于全折叠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 3提供的一种具有本垂直滑动折叠框架的第一 折 叠椅子在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 3图 Ί的折叠椅子在全展开状态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 3图 7的折叠椅子在半折叠状态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 3图 7的折叠椅子在全折叠状态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 4提供的一种具有本垂直滑动折叠框架的第二 折 叠椅子在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 4图 11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展开状态时侧面结构 示意图;

图 13为本发明实施例 4图 11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半折叠状态时的侧面结 构示意图;

图 14为本发明实施例 4图 11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折叠状态时侧面结构 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实施例 5提供的具有本垂直滑动折叠框架的第三种折 椅 子在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16为本发明实施例 5中图 15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展开状态时的侧面 结构示意图;

图 17为本发明实施例 5图 15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半折叠状态时的侧面结 构示意图;

图 18为本发明实施例 6提供的一种可升降滑动的双翼折叠桌子处于 展 开状态时一角度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 19为本发明实施例 6中图 18所示双翼折叠桌子处于全展开状态的另 一角度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 20为本发明实施例 6中图 18所示双翼折叠桌子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图 21为本发明实施例 6中图 18所示双翼折叠桌子处于全折叠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图 22为本发明实施例 7提供的第二种可升降滑动的双翼折叠桌子处 半 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3为本发明实施例 8提供的第三种可升降滑动的双翼折叠桌子处 半 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 发明, 在此本发明的示意 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 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1:

图 1 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滑动的单翼折叠 桌子处于全展开状态 的结构示意图, 图 2图 1所示结构的折叠桌子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 意图, 图 3为图 1所示结构的折叠桌子处于全折叠状态的结构 意图。

参见图 1、 2、 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主 要包括底座 101、第一固定 立柱 102、 第二固定立柱 103、 滑动框架 104、 至少一个面板 105。 其具体连 接关系如下:

第一固定立柱 102、 第二固定立柱 103分别固定在底座 101的两端部, 在 第一固定立柱 102、 第二固定立柱 103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图中未画 出 ,可以但不限于为目前各种的可使其他物件沿 滑动的导轨)、第二导轨(图 中未画出, 可以但不限于为目前各种的可使其他物件沿其 滑动的导轨), 第一 导轨、 第二导轨位置正对, 滑动框架 104设置在第一固定立柱 102、 第二固定 立柱 103之间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之间, 使得滑动框架 104可沿第一固定 立柱 102、 第二固定立柱 103中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进行升降滑动; 在滑动 框架 104的侧面连接有面板 105 , 该面板 105至少两点与滑动框架 104连接, 使各面板 105可沿本面板 105与滑动框架 104的连接点形成的线在垂直平面 旋转, 当面板 105旋转至水平时, 可以通过一些销插件、 或者其他的以下固 定部件使得面板 105可以在水平位置定位而处于使用状态。

在使用时, 人们可以松开面板 105的水平定位部件, 升起滑动框架 104, 位于滑动框架 104侧面的面板 105向下旋转, 直到旋转至垂直状贴在滑动框 架 104的收起结构。还可以在第二固定立柱 102、 第二固定立柱 103或者滑动 框架 104与面板 105之间设置定位锁定装置, 这样在收起折叠框架时, 扣合 锁定该定位锁定装置, 使得面板 105固定在第二固定立柱 102、 第二固定立柱 103的侧面。 当需要打开使用时, 用户可以将面板 105旋转至水平状并令其在水平状 固定, 同时, 降下滑动框架 104, 此时折叠框架处于全打开可使用状态。

由上可见, 由于本发明的折叠框架中设置有可升降的滑动 框架, 在这起 折叠框架时, 可以升起滑动框架 104, 提高整个折叠框架的高度, 特别适用于 面板 105的长度较长的折叠家具, 其相对于传统的仅具有可选转面板 105的 折叠框架, 本实施例结构更加方便且适合于各种的应用场 合。 故使用本实施 例结构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对于面板的长度与折 叠框架使用高度之间的矛盾, 使得可以在使用高度较低的家具中, 设置较长的使用面板, 并使得其折叠后 具有较小的折叠打包结构, 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 并且方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面板 105与滑动框架 104之间的连接可 以但不限于为铰连接; 另外, 该面板 105也可以与滑动框架 104呈一体化设 置, 在面板 105可以沿其与滑动框架 104的折叠线旋转即可 (可以但不限于 采用可旋转的塑料等制成)。

从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出发, 利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既可以设计出如图 1、 2、 3所示地仅在滑动框架 104的一侧面设置一面板 105的单翼结构折叠框架, 也可以在滑动框架 104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一面板 105, 从而形成双翼结构, 并 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滑动面板 105 的一个侧面设置两个、 三个面板 105 使得其在使用时具有多层的面板 105, 其设计思路不超出本实施例的举例, 在 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 2:

图 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滑动的单翼折 桌子处于全展开状态 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图 4所示结构的折叠桌子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 意 图, 图 6为本图 4所示结构的折叠桌子处于全折叠状态的结构 意图。

请参见图 4、 5、 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本发明中的结构而构 成一个可升降滑动折叠框 架的单翼折叠桌, 该桌子包括: 一个底座 401、 在底座 401的两端部分别直立 固定有第一固定立柱 402、 第二固定立柱 403 , 在该第一固定立柱 402、 第二 固定立柱 403 的内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机构, 在第一固定立柱 402、 第二固定立柱 403之间还通过其中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连接有滑动框 架 404 (该滑动框架 404可以但不限于如本实施例中为滑动平板), 从而使得 该滑动框架 404可以沿第一固定立柱 402、 第二固定立柱 403中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机构进行上下升降滑动, 在滑动框架 404 的顶部的一侧面设置有一 面板 405,该面板 405可以沿本面板 405与其与滑动框架 404的连接部在垂直 平面内旋转。 在面板 405的背面还连接有一个活动立柱 406, 使得该活动立柱 406与第一固定立柱 402、 第二固定立柱 403相对, 使得该活动立柱 406可以 沿活动立柱 406与面板 405的连接处旋转, 当面板 405旋转到水平时, 活动 立柱 406可以触地, 而与第一固定立柱 402、 第二固定立柱 403共同起到支撑 该水平面板 405的作用。

参见图 5、 6所示, 当不需要使用桌子时, 可以如图 5、 6所示地, 使滑 动框架 404向上升高, 活动立柱 406脱离地面, 位于框架上方的面板 405由 于失去活动立柱 406的支撑而向下旋转, 当滑动框架 404上升到一定高度时, 面板 405被旋至垂直平面而挂在滑动框架 404的侧面, 由图 6可见, 此时折 叠桌子被折叠成最小的状态, 而占用最下的空间, 有利于收纳, 特别方便打 包运输, 保证最小的运输成本。

为了进一步使得本折叠桌子具有较好的稳固性 , 在面板 405 的背面与底 座 401之间连接有斜连杆 4071、 4072, 该斜连杆 4071、 4072可以沿本斜连杆 4071、 4072与底座 401的连接处旋转, 并且可以沿本斜连杆 4071、 4072与面 板 405背面的连接处旋转。 从而使得在使用时, 该斜支撑横梁与面板 405、 滑 动框基本构成直角三角形, 且该支撑横梁与活动立柱 406、地板基本构成直角 三角形, 使得该折叠桌子在图 4所示的全展开状态时, 具有稳固的支撑结构, 不易于变形。

另外, 为了进一步使得本实施例的桌子在使用时具有 更稳固的支撑结构, 还可以在活动立柱 406与滑动框架 104之间连接一横连杆 408 , 该横连杆 408 可沿本横连杆 408与活动立柱 406的连接处旋转, 可沿本橫连杆 408与滑动 框架 104的连接处旋转。 当本折叠桌子被展开至图 4所示的全展开状态时, 该横连杆 408还进一步与活动立柱 406、 斜连杆 4071、 4072构成三角形, 进 一步起到固定活动立柱 406 的作用, 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本折叠桌子在展开状 态时的支撑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使得本折叠框架的折叠更加顺畅, 联动性更加好, 优选地进行以下的设计: 在设置横连杆、 活动立柱、 滑动框架的连接时, 使得:

当活动立柱 406的底部与底座 401 的底部相水平时, 第一连接点的水平 高度低于第二连接点, 其中, 第一连接点为: 横连杵 408与活动立柱 406的 连接点, 第二连接点为: 本横连杆 408与滑动框架 404的连接点。

这样, 在进行本框架的折叠时, 操作者仅仅需要在面板 105 的顶部边缘 轻轻用力向上托起面板, 由于第二连接点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点的水 平高 度, 则该横连杆 408由于惯性作用, 对滑动框架 404产生向上的作用力, 活 动立柱 406在横连杆 08的另一端, 而随其联动。 这样有利于减轻用户折叠 的所需要的力度, 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省力。

参见图 4、 5、 6所示, 为了易于安装横连杆 408 , 可以将该活动立柱 406 设计呈在横连杆 408连接处设置有一空隙的设置, 将横连杆 408安装于该空 隙处即可, 此处的安装方式有利于保证横连杆 408的活动顺畅性。 各种铰链连接, 也可以为其他。

在如图 5、 6所示折叠桌子过程中, 斜连杆 4071、 4072随面板 405向内 旋转, 当滑动框架 404被上升到最高, 面板 405悬挂在滑动框架 404的侧面 时, 该斜连杆 4071、 4072被旋至直立状态, 使折叠后的体积最小。

在如图 5、 6所示折叠桌子过程中, 横连杆 408的一端随滑动面板 405上 升, 在该端的带动下, 拉动与面板 405 的旋转, 从而使得整个折叠动作更加 顺畅, 易于操作; 同样在打开的过程中, 该横连杆 408 同样起到联动滑动框 架 404与面板 405之间的运动的作用, 使得整个展开过程中各部件的展开动 一气呵成, 流畅。 总之, 该横连杆 408 的设计除了有利于加固该折叠框架在 全展开状态时的支撑结构外, 还有利于改善折叠框架的折叠运动顺畅性, 使 得用户折叠操作更加灵活。

实施例 3:

图 Ί 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本垂直滑动折叠框 架的折叠椅子在全展 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8为图 7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展开状态时的 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9为图 7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半折叠状态时的侧面结构 意图, 图 10为图 7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折叠状态时的侧面结构 意图。

参见图 7、 8、 9、 10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本实施例可升降滑动 折叠框架的折叠椅子。 该 折叠椅子。

该折叠椅子包括: 一个底座 701、在底座 701的两端部分别直立固定有第 一固定立柱 702、第二固定立柱 703,在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 上部的后部还设置有横梁 709, 该横梁 709以及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 立柱 70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作为椅背使用, 在该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 立柱 703的内侧分別固定有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机构, 在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之间还通过其中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机构连接有滑动框 架 704 (该滑动框架 704可以但不限于为由多个框条组成的框架), 从而使得 该滑动框架 704可以沿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中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机构进行上下升降滑动,在滑动框架 704的一侧面设置有一面板 705 , 该面板 705在全展开的使用状态时, 可以作为椅子的以供使用者坐的椅面使 用, 该面板 705可以沿本面板 705与其与滑动框架 704的连接部在垂直平面 内旋转。

在面板 705的背面还连接有两个活动立柱 7061、 7062, 该两个活动立柱 7061、 7062与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位置相对, 该两活动立 柱 7061、 7062可以沿本活动立柱 7061、 7062与面板 705的连接处旋转, 当 面板 705旋转到水平时, 该两活动立柱 7061、 7062可以触地, 可以与第一固 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起共同作为椅子的四个椅腿使用, 共同起到 支撑该水平面板 705的作用。

参见图 9、 10所示, 当不需要使用椅子时, 可以如图 9、 10所示地, 使 滑动框架 704向上升高,两活动立柱 7061、 7062脱离地面,位于滑动框架 704 侧面的面板 705由于失去活动立柱 7061、 7062的支撑而向下旋转, 当滑动匡 架 704上升到一定高度时, 面板 705被旋至垂直平面而挂在滑动框架 704的 侧面, 由图 10可见, 此时折叠椅子被折叠成最小的状态, 而占用最下的空间, 有利于收纳, 特别方便打包运输, 保证最小的运输成本。

为了进一步使得本折叠椅子具有较好的稳固性 , 还可以在面板 705 的背 面与底座 701之间连接一斜连杆 707,该斜连杆 707可以沿本斜连杆 707与底 座 701的连接处旋转, 并且可以沿本斜连杆 707与面板 705背面的连接处旋 转。 从而使得在使用时, 该斜支撑横梁 709与面板 705、 滑动框基本构成直角 三角形, 且该支撑横梁 709与活动立柱 7061、 7062、 地板基本构成直角三角 形, 使得该折叠椅子在图 8 所示的全展开状态时, 具有稳固的支撑结构, 不 易于变形。

另外, 为了进一步使得本实施例的椅子在使用时具有 更稳固的支撑结构, 还可以在两个活动立柱 7061、 7062与滑动框架 104之间分別连接第一横连杆 7081、 第二橫连杆 7082, 该第一横连杵 7081、 第二横连杆 7082分別可沿本 横连杆与活动立柱 7061、 7062的连接处旋转, 可沿本横连杆与滑动框架 104 的连接处旋转。 当本折叠椅子被展开至图 7、 8所示的全展开状态时, 该两横 连杆还进一步与活动立柱 7061、 7062、 斜连杆 707构成三角形, 进一步起到 固定活动立柱 7061、 7062的作用, 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本折叠桌子在展开状态 时的支撑稳固性。 各种铰链连接, 也可以为其他。

在如图 9、 10所示折叠椅子过程中, 斜连杆 707随面板 705向内旋转, 当滑动框架 704沿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内的第一导轨、第二 导轨机构上升到一定高度, 面板 705悬挂在滑动框架 704的侧面时, 该斜连 杆 707被旋至直立状态, 使折叠后的体积最小。

在如图 9、 10所示折叠椅子过程中,该第一横连杆 7081、第二横连杆 7082 的一端分别随滑动面板 705上升, 在该与滑动框架 704连接端的带动下, 拉 动其与面板 705连接的另一端, 拉动面板 705旋转, 从而使得整个折叠动作 更加顺畅, 易于操作; 同样在打开的过程中, 该横连杵 7081、 7082同理起到 联动滑动框架 704与面板 705之间的运动的作用, 使得整个展开过程中各部 件的展开动一气呵成, 流畅。 总之, 该第一横连杆 7081、 第二横连杆 7082的 设计除了有利于加固该折叠框架在全展开状态 时的支撑结构外, 还有利于改 善折叠框架的折叠运动顺畅性, 使得用户折叠操作更加灵活。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可以如图 4、 5、 6、 7中所示为完全直立的形状。

实施例 4:

图 11为本实施例 4提供的具有本垂直滑动折叠框架的第二种折 椅子在 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12为图 11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展开状 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13为图 11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半折叠状态时的侧 面结构示意图, 图 14为图 11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折叠状态时的侧面结构 意图。

参见图 11、 12、 13、 14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4所不同之处仅在于:

第一: 在实施例 4安装于第一固定立柱 702、 第二固定立柱 703内的第一 导轨、 第二导轨装置如实施例 2所示地呈直立状, 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 立柱 1102、 第二固定立柱 1103的外形上, 以椅面为界限, 该两固定立柱的下 部向外略有弯折, 上部向外略有弯折。

本实施例的折叠椅除了具有实施例 4所述的有益效果外, 由于本实施例 作为椅子靠背使用的第一固定立柱 1102、 第二固定立柱 1103略有弯折, 用户 在使用过程中坐着更加舒适。

第二: 本实施例中的滑动框架 1104如实施例 1所示一样面板组成。

实施例 5:

图 1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本垂直滑动折叠框架 第三种折叠椅子在全 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16为图 15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全展开状态 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17为图 15所示的折叠椅子在半折叠状态时的侧面 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 15、 16、 17所示地, 本实施例的折叠椅与实施例 3、 4所不同之 处仅在于:

第一: 第一固定立柱 1502以及第二固定立柱呈中部向椅面靠, 两端向外 弯出的圆弧状,而安装于第一固定立柱 1502以及第二固定立柱内的第一导轨、 第二导轨装置呈圆弧状。

本实施例的折叠椅除了具有实施例 2所述的有益效果外, 由于本实施例 作为椅子靠背使用的第一固定立柱 1502、 第二固定立柱呈圆弧状更符合人体 结构学, 用户坐上去更加舒适。

实施例 6

图 18为本实施例 6提供的一种可升降滑动的双翼折叠桌子处于 展开状 态时一角度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 19为图 18所示双翼折叠桌子处于全展开 状态的另一角度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 20图 18所示双翼折叠桌子处于半折 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 21为图 18所示双翼折叠桌子处于全折叠状态的结 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 18、 19、 20、 21。

本实施例的折叠桌与实施例 2所不同之处在于以下:

1、 在本实施例折叠框架中滑动框架 1804 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 18051、 第二面板 18052, 在第一面板 18051的背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立柱 18061、 第一斜连杵 18071、 第二斜连杆 18072、 第一横连杆 18081。 其中, 第 一面板 18051背部第一活动立柱 18061、第一斜连杆 18071、第二斜连杆 18072、 第一横连杆 18081的连接结构与实施 2中面板 205背部的相应结构、 以及产 生的有益效果相同, 在此不作赘述。

与第一面板 18051结构相同地, 在第二面板 18052的背部分別设置有第 二活动立柱 18062、第三斜连杆 18073、第四斜连杆 18074、第二横连杆 18082。 其中, 第二面板 18052背部第二活动立柱 180692、 第三斜连杆 18073、 第四 斜连杆 18074、第二横连杆 18082的连接结构与实施 2中面板 205背部的相应 结构、 以相应产生的有益效果相同, 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的折叠桌除了具有实施例 2 中的有益效果外, 由于其在滑动框 架 1804的两侧均设置有可打开的结构,其展开的 面长度是实施例 2的两倍, 而折叠起来的体积仅比实施例 2略厚, 采用既有利于提高其展开的使用面积, 还有利于减少其折叠的体积, 进一步有利于节省存储空间, 以及打包运输成 本。

实施例 7:

图 2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滑动的双翼折 桌子处于半打开状态 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 22。 本实施例的折叠桌与实施例 6所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下

1、 本实施例的滑动框架 2204 中部为空, 而非完整的平板, 其更有利于 节省材料。

2、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 22051 的背部分别铰连接有第一活动立柱 2207 第二活动立柱 22072, 在第一面板 22051 的背部连接有第一斜连杆 22071 , 第一斜连杆 22071的另一端铰连接于底座 2201上, 第一斜连杆 22071 位于第一活动立柱 22071、第二活动立柱 22072之间,在第一活动立柱 22071、 第二活动立柱 22072上分别铰连接有第一横连杆 22081、 第二横连杆 22082, 第一横连杆 22081、 第二横连杆 22082的另一端与滑动框架 2204铰连接。

与第一面板 22051的结构相同地, 在第二面板 22052的背部分别铰连接 有第三活动立柱 22063、 第四活动立柱 22064, 在第二面板 22052的背部连接 有第二斜连杆, 第二斜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于底座 2201上, 第二斜连杆位于 第三活动立柱 22063、 第四活动立柱 22064之间, 在第三活动立柱 22063、 第 四活动立柱 22064上分别铰连接有第三横连杆 22083、 第四横连杆 22084, 第 三横连杆 22083、 第四横连杆 22084的另一端与滑动框架 2204铰连接。

相对于实施例 6, 在各面板的背部具有一个活动立柱支撑的结构 , 釆用本 实施例的两个活动立柱结构, 可以使得折叠桌子打开使用时的支撑结构更加 稳固, 且不需增加其折叠结构的体积。

实施例 8:

图 2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滑动的双翼折 桌子处于半打开状态 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 23。 本实施例的折叠桌与实施例 Ί所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下

1、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 23051的背部第一活动立柱 23061、 第二活动 立柱 23062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 23091 ,在第一横杆 23091上贯穿连接有第一 横连杆 23081, 该第一横连杆 23081的另一端与滑动框架 2304铰连接。

与上述同理第,在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 23052的背部第三活动立柱 23063、 第四活动立柱 23064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杆 23092,在第二横杆 23092上贯穿连 接有第二横连杆 23082, 该第二横连杆 23082的另一端与滑动框架 2304铰连 接。

2、在第一面板 23051的背部设置有第一斜连杆 23071、第二斜连杆 23072, 该第一斜连杆 23071、 第二斜连杆 23072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铰连接, 第一横 连杆 23081位于第一斜连杆 23071、 第二斜连杆 23072之间。

与上同理地, 在第二面板 23052的背部设置有第三斜连杆 23073、 第四斜 连杆 23074, 该第三斜连杆 23073、 第四斜连杆 23074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铰 连接, 第二横连杆 23082位于第三斜连杆 23073、 第四斜连杆 23074之间。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基本与实施例 7相同。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 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 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 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 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 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一^技术人 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 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 处, 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