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IGH/LOW VOLTAGE CONVERSION STAR-TYPE MULTIPHASE VARIABLE-FREQUENCY DRIVING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7/049859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high/low voltage conversion star-type multiphase variable-frequency driving system relates to a high-voltage high-power motor and driving control thereof. A variable-frequency driving technical solution commonly used at present mainly focuses on adding a frequency converter to a conventional motor, resulting in short insulation life of the motor and a poor heat dissipation capability of the mot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phase-shifting transformer, rectifier circuits, inverter circuits, multiphase motors, and a control circuit connected with the phase-shifting transformer, the rectifier circuits, the inverter circuits, and the multiphase motors. A primary winding of the phase-shifting transformer is connected to an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supply, and secondary windings of the phase-shifting transformer are connected to the rectifier circuits, wherein: the number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rectifier circuits, one secondary winding is connected with one rectifier circuit; the rectifier circuits form a common-ground direct-current power supply by means of common ground connection; an output end of the rectifier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inverter circuit. The present technical solution realizes a high voltage and a large current, and meanwhile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reduces insulation requirements, improves heat dissipation of motors, and increases the power density.

More Like This:
Inventors:
WANG JIANQIAO (CN)
WU XUANDONG (CN)
LIAN CHENLONG (CN)
YAN WEIC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074203
Publication Date:
March 30, 2017
Filing Date:
February 22, 2016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WO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2P25/20; H02P27/0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5207567A2015-12-30
CN204906245U2015-12-23
CN101252338A2008-08-27
CN101252339A2008-08-27
CN201194382Y2009-02-11
CN201821184U2011-05-04
US20140265972A12014-09-18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355465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ZHEJIANG SHINE PATENT OFFICE (GENERAL PARTNER)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包括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 与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和多相 电机相连的控制电路, 移相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交流电源相连, 移相 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整流电路相连, 其特征在于: 次级绕组的数量与 整流电路的数量相同, 一次级绕组与一整流电路相连接, 各整流电路 间共地连接形成共地的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相连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其特 征在于: 逆变电路的数量与多相电机定子的相数相同, 一逆变电路与 一电机定子绕组的一端相连, 电机定子绕组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形成多 相星形绕组。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整流电路的数量与逆变电路的数量相同, 一整流电路与一逆 变电路相连; 或逆变电路数量为整流电路数量的整数倍, 逆变电路并 联形成多相逆变器电路并联组, 每一多相逆变器电路并联组中的多相 逆变器数量相同, 一整流电路与一逆变电路组相连。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多相逆变器电路为半桥逆变电路。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 5 的整数;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的数量与移相变压器次级绕组

、 整流电路的数量相同或为整数倍。

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 驱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电路设通讯线路以对移相变压器 、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的运行进行实吋检测、 驱动控制, 实现有序控制、 反馈及调整。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电路设人机界面以对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 变电路、 多相电机的运行实吋观察并能通过控制策略的调整进行相序 控制。

[权利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 驱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整流电路为三相全桥整流电路, 其通 过二极管、 可控硅或 IGBT进行整流。

[权利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 驱动系统, 其特征在于: 移相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或油浸变压器; 移 相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次级绕组为星型接法、 三角型接法、 或星 /三 角复合接法。

[权利要求 10] 根据权利要求 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 驱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共地; 所述的逆 变电路为二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三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或多电平桥式 逆变电路。

Description:
一种高氏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压大功率电机及其驱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 变频驱动系统, 属于电学部电机及其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大功率电机变频调速是电机能效提升的重要手 段,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持续进 步, 大功率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常用的变频驱动技术方案主 要集中在对常规电机附加变频器, 未对变频电机与变频调速系统作为一个系统 构架进行考虑, 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如高压三相电机加级联型高压变频器是最 常用的驱动解决方案, 其弱点是每相由若干个独立的 H桥的电位各不相同, 必须 进行绝缘处理, 也较难实现液体散热冷却; 三电平变频调速方案虽然能解决功 率器件的共地问题, 但由于功率器件的耐受电压和电流的限制, 无法实现高电 压和大电流的输出; 多电平可以突破一定的电压限制, 但均压技术和硬件结构 十分复杂; 二电平三相变频更受电压和电流的限制。 在电机端, 由于供电电压 等级的提高, 对高压电机的绝缘系统及制造工艺要求也是大 大提高, 电机的绝 缘寿命降低, 制造工艺成本提高, 电机散热条件变差, 功率密度下降。

[0003] 基于对这些因素的考虑, 特提出本发明, 拟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问题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 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 , 提供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以达到提高电机绝缘寿命、 提 高电机的散热能力的目的。 为此,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包括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 路、 多相电机、 与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和多相电机相连的控制电 路, 移相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交流电源相连, 移相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整流电 路相连, 其特征在于: 次级绕组的数量与整流电路的数量相同, 一次级绕组与 一整流电路相连接, 各整流电路间共地连接形成共地的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的 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相连。 系统与电网端相连的为移相压器的初级绕组端 , 其次 级绕组为若干个移相绕组, 根据多相变频的相位数, 对移相绕组均匀分布移相 角度, 减轻对电网端谐波污染。 通过移相变压, 可以有效地把高压电网转化成 若干独立的低电压三相交流电源, 实现电源系统的高低压转换, 使后端的整流 电路、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均可以按较低电压规范设计, 这样相比高压电机而 言, 电机绕组的绝缘厚度可以明显减薄, 散热效果显著改善, 电机定子内的有 效导体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 经过移相变压器变压后的各路交流电源, 一一对 应配置一个交流整流电路, 由于移相的原因, 各路交流电路电压的幅值有细微 的差别, 使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也有细微差异; 故而, 本技术方案采用移相 变压器, 整流后的直流电源互相独立存在; 各整流电路间共地连接, 可以简化 冷却结构, 增加冷却方式的选择范围, 本技术方案在实现高电压、 大电流的同 吋, 结构简单, 降低绝缘要求, 提高电机的散热性, 增加功率密度。

[0006]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 逆变电路的数量与多相电机定子的相数相同, 一逆变电路与一电机定子绕组的 一端相连, 电机定子绕组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形成多相星形 绕组。 电机可以为异 步电机或同步电机, 绕组可以是扁铜电磁线成型线圈, 或单股 /多股漆包圆铜电 磁线。

[0008] 整流电路的数量与逆变电路的数量相同, 一整流电路与一逆变电路相连; 或逆 变电路数量为整流电路数量的整数倍, 逆变电路并联形成多相逆变器电路并联 组; 每一多相逆变器电路并联组中的多相逆变器数 量相同, 一整流电路与一逆 变电路组相连。 当电机相位足够多吋, 可以实行一个次级移相绕组对多个单元 提供电力, 简化移相变压器的结构。

[0009] 所述的多相逆变器电路为半桥逆变电路。 与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相比较, 逆变电 路中的电力电子器件耗用减少一半, 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与此同吋, 每一 回路的半导体 PN结由 4个减少到 2个, 可以有效减少逆变电路的能源损耗, 达到 提升效率的目的。 [0010] 所述的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 5的整数; 逆变电路 、 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的数量与移相变压器次级绕 组、 整流电路的数量相同或为 整数倍。

[0011] 所述的控制电路设通讯线路以对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 的运行进行实吋检测、 驱动控制, 实现有序控制、 反馈及调整。

[0012] 所述的控制电路设人机界面以对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 的运行实吋观察并能通过控制策略的调整进行 相序控制。 本技术方案通过控制 策略的调整, 实现变极和变相运行, 在不增加电机涡流损耗的前提下, 提高系 统的调速比。

[0013] 所述的整流电路为三相全桥整流电路, 其通过二极管、 可控硅或 IGBT进行整 流。

[0014] 移相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或油浸变压器; 移相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次级绕组为 星型接法、 三角型接法、 或星 /三角复合接法。

[0015] 所述的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共地; 所述的逆变电路为二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三 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或多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6] 1、 系统通过移相变压器与中高压交流电源连接, 有效地降低系统工作吋产生 的电力谐波对电网的污染。

[0017] 2、 移相变压器后端的整流电路是共同接地线路, 多相驱动电路的各有功率模 块均可实现共同接地, 对机构结构设计, 热设计带来极大的方便性, 产品可以 方便实现系统水冷结构的设计。

[0018] 3、 与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相比较, 逆变电路中的电力电子器件耗用减少一半, 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与此同吋, 每一回路的半导体 PN结由 4个减少到 2个, 可以有效减少逆变电路的能源损耗, 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0019] 4、 电机由高压规范设计改为低压规范设计后, 可以充分提升定子绕组槽利用 率, 增大功率密度, 与常规电机相比, 可以实现同机座号更大功率或同功率减 小机座号, 从而大大减少同一功率下的材料用量, 实现节能减排。 [0020] 5、 由于电机相数多, 当多相电机因电力电子器件某相失效吋, 仍然能使电机 产生旋转磁场, 使系统继续运行, 不致于造成停机。

[0021] 6、 对于控制异步感应电机的多相变频驱动系统, 可通过控制策略的调整, 实 现变极和变相运行, 在不增加电机涡流损耗的前提下, 提高系统的调速比。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2] 图 1是本发明一种拓扑结构图。

[0023] 图 2是本发明另一种拓扑结构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 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 实施例一: 如图 1所示, 本发明包括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多相 电机、 与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和多相电机相连的控制电路, 移相 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交流电源相连, 移相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整流电路相连, 次级绕组的数量与整流电路的数量相同, 一次级绕组与一整流电路相连接, 各 整流电路间共地连接形成共地的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相连 ; 逆变电路的数量与多相电机定子的相数相同, 一逆变电路与一电机定子绕组 的一端相连, 电机定子绕组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形成多相星形 绕组。 系统与电网 端相连的为移相压器的初级绕组端, 其次级绕组为若干个移相绕组, 根据多相 变频的相位数, 对移相绕组均匀分布移相角度, 减轻对电网端谐波污染; 同吋 通过移相变压, 可以有效地把高压电网转化成若干独立的低电 压三相交流电源 , 实现电源系统的高低压转换, 使后端的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均可 以按较低电压规范设计, 这样相比高压电机而言, 电机绕组的绝缘厚度可以明 显减薄, 散热效果显著改善, 电机定子内的有效导体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 经 过移相变压器变压后的各路交流电源, 一一对应配置一个交流整流电路, 由于 移相的原因, 各路交流电路电压的幅值有细微的差别, 使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 压也有细微差异; 故而, 本技术方案采用移相变压器, 整流后的直流电源互相 独立存在, 各整流电路间共地连接。 [0026] 其中: 电机可以为异步电机或同步电机, 绕组可以是扁铜电磁线成型线圈, 或 单股 /多股漆包圆铜电磁线。 整流电路的数量与逆变电路的数量相同, 一整流电 路与一逆变电路相连。 移相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或油浸变压器; 移相变压器的 初级绕组、 次级绕组为星型接法、 三角型接法、 或星 /三角复合接法。 逆变电路 为二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三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或多电平桥式逆变电路。 整流 电路为三相全桥整流电路, 其通过二极管、 可控硅或 IGBT进行整流。

[0027] 为简化线路结构, 方便系统水冷结构, 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共地。

[0028] 为了降低成产成本、 提高效率, 多相逆变器电路为半桥逆变电路。 每一回路的 半导体 PN结为 2个, 可以有效减少逆变电路的能源损耗, 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0029] 为降低绕组电压, 降低设备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定子绕 组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 5的整数;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的数量与移相变 压器次级绕组、 整流电路的数量相同。

[0030] 为实现控制, 控制电路设通讯线路以对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多 相电机的运行进行实吋检测、 驱动控制, 实现有序控制、 反馈及调整。 通讯线 路可有线或无线, 通过通讯线路还可实现远程的控制。

[0031] 为方便监测并调整系统参数, 控制电路设人机界面以对移相变压器、 整流电路 、 逆变电路、 多相电机的运行实吋观察并能通过控制策略的 调整进行相序控制 。 用户通过对人机界面的操作, 可调整控制策略, 实现变极和变相运行, 在不 增加电机涡流损耗的前提下, 提高系统的调速比。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2]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在于:

[0033] 为了简化移相变压器的结构, 在电机相位足够多吋, 可以实行一个次级移相绕 组对多个单元提供电力; 如图 2所示, 当逆变电路数量为整流电路数量的整数倍 吋, 即 n/m=k (自然数) , 将每任意 k个逆变电路的输入端并联, 形成 m个逆变电 路并联组, 每一个逆变电路并联组的输入再与每一个整流 电路的输出连接。

[0034] 以上图 1、 2所示的一种高低压转换星型多相变频驱动系 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例, 已经体现出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 步, 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 ,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 对其进行形状、 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 均在本方案的 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