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WALL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OUTLET STRUCTURE OF ITS INDOOR UNI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2780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ir outlet structure for an indoor unit of a wall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includes an air guide plate bracket (20) fix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door unit of the wall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an upper air outlet plate (30), a lower air outlet plate (40), and an air guide plate (10)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air guide plate bracket (20). An air outlet (34)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air outlet plate (30) and the lower air outlet plate (40). A pivoting part is dispos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air guide plate (10) along a horizontal axis. The lower part of the air guide plate (10) swings around the pivoting part, and has an air outlet close position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lower air outlet plate (40), and an air outlet open position as departing from the lower air outlet plate (40). Also disclosed is a wall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which includes the above air outlet structure for an indoor unit of a wall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Inventors:
ZHANG HUI (CN)
CHEN SHAOLIN (CN)
YANG JIANQUN (CN)
JI WENWEI (CN)
MENG ZHI (CN)
LI JIAN (CN)
CAO LI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2604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20, 2011
Filing Date:
April 11,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CN)
ZHANG HUI (CN)
CHEN SHAOLIN (CN)
YANG JIANQUN (CN)
JI WENWEI (CN)
MENG ZHI (CN)
LI JIAN (CN)
CAO LI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4F13/1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615577U2010-10-27
CN2556544Y2003-06-18
CN1506626A2004-06-23
JPH0886506A1996-04-02
JP2008106951A2008-05-08
JPH1062005A1998-03-06
CN201016503Y2008-02-06
CN1793740A2006-06-2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KANGXIN PARTNERS, P. C. (CN)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结构, 包括固定于所述壁挂式空调 器室内机下部的导风板支架 (20)、 上出风板(30)、 下出风板 (40), 以及与所述导风板支架(20)枢转连接的导风板( 10), 所述上出风板

(30) 与所述下出风板 (40) 之间形成出风口 (3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 ( 10) 的上部设置有沿水平轴线布置的枢转部; 所述 导风板( 10 )的下部围绕所述枢转部摆动 ,并具有与所述下出风板 ( 40 ) 相结合的出风口关闭位置以及向外离开所述下出风板 (40) 的出风口 打开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出风板( 30 ) 的下表面呈凹弧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出风板( 30 ) 的下表面呈与所述导风板的上侧边缘的运动轨迹相对应的凹弧形。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 ( 10) 外表面呈弧形, 且所述导风板 ( 10) 的下部位 于所述出风口关闭位置时, 所述导风板 ( 10) 外表面与所述壁挂式空 调器室内机的面板 (70) 圓滑过渡。

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弧形上出风 板(30) 的下表面截面呈渐开线型。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 ( 10 )包括通过多个筋板 ( 103 )相连接的至少两层板, 每相邻的两层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 ( 104)。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支架( 20 ) 与位于所述导风板 ( 10 ) 两端的筋板 ( 103 ) 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 ( 10) 包括两层板, 分别为外层板( 101 )和内层板( 102), 所述内层板( 102) 的宽度小于所述外层板( 101 ) 的宽度。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出风板( 40 ) 具有凹形限位部 (40a), 所述导风板 ( 10) 的下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关 闭位置时, 所述导风板 ( 10 )的下端搭接在所述凹形限位部( 40a)上。

10. —种壁挂式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 1至 9中任一项所述 的出风口结构。

Description:
壁挂式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出风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 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 位于壳体内的蒸发器、 风叶、 位 于壳体下部的导风板支架、 上出风板、 下出风板, 以及与导风板支架枢转连 接的导风板等。 上出风板与下出风板之间形成出风口 (通常将靠近上出风板 的出风口称为上出风口,将靠近下出风板的出 风口称为下出风口;),导风板位 于上出风板与下出风板之间。 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运行送风时, 一开始开机后, 导风板一般是从上 至下旋转打开出风口 (正面对用户), 即先打开上出风口, 后打开下出风口。 由于导风板从上至下旋转打开, 打开后的导风板位于靠近下出风板处, 这种 出风口结构设置方式, 导风板受到出风口用于容纳导风板的空间限制 以及下 出风板结构的影响, 导致导风板在空调器室内机运行时, 出风口上下扫风的 角度较小, 尤其是位于空调器下方的区域不能直接受到从 出风口吹出的冷风 或热风的影响, 造成房间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如果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安装位置偏高, 用户靠近室内机时, 冷风或热风则无法吹到用户, 影响用户 使用空调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的出风口结构, 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结构扫风 范围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 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结构, 包括固定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下部的导风板 支架、 上出风板、 下出风板, 以及与导风板支架枢转连接的导风板,上出风 板与下出风板之间形成出风口, 导风板的上部设置有沿水平轴线布置的枢转部 , 导风板的下部围绕枢转部摆 动, 具有与下出风板相结合的出风口关闭位置以及 向外离开下出风板的出风 口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 上出风板的下表面呈凹弧形。 进一步地, 上出风板的下表面呈与导风板的上侧边缘的运 动轨迹相对应 的凹孤形。 进一步地, 导风板外表面呈弧形, 且导风板的下部位于出风口关闭位置 时, 导风板外表面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板圓 滑过渡。 进一步地, 凹弧形上出风板的下表面截面呈渐开线型。 进一步地, 导风板包括通过多个筋板相连接的至少两层板 , 每相邻的两 层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 进一步地, 导风板支架与位于导风板两端的筋板连接。 进一步地, 导风板包括两层板, 分别为外层板和内层板, 内层板的宽度 小于外层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 下出风板具有凹形限位部, 导风板的下部位于出风口关闭位 置时, 导风板的下端搭接在凹形限位部上。 才艮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包括前面任一 项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结 构, 因为导风板的上部设 置有沿水平轴线布置的枢转部; 导风板的下部围绕枢转部摆动, 具有与下出 风板相结合的出风口关闭位置以及向外离开下 出风板的出风口打开位置。 这 样, 空调器运行时, 导风板从下至上旋转打开, 先打开下出风口, 后打开上 出风口, 冷风或热风先从下出风口吹出, 吹到室内机的正下方, 然后随着导 风板的旋转, 送风角度慢慢增大, 送风范围由靠近室内机的范围逐渐扩大到 远离室内机的范围, 而且导风板可以旋转至水平方向, 即风可水平吹出, 这 样送风范围也可扩大至房顶, 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出 风口结构扫风范围小的问题, 达到了扩大送风范围, 使房间温度均匀, 提高 用户使用舒适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 附图中: 图 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出风口结构的侧视剖 面结构, 其中, 导风板的下部位于出风口关闭位置; 图 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出风口结构的侧视剖 面结构, 其中, 导风板的下部处于从出风口关闭位置到出风口 打开位置的运 动状态; 图 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出风口结构中导风板 的立体结构; 图 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出风口结构中导风板 的侧视结构; 图 5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 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 明。 图 1至图 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壁挂式空调 室内机的出风 口结构的结构, 如图所示, 该出风口结构包括固定于空调器室内机下部的 导 风板支架 20、 上出风板 30、 下出风板 40, 以及与导风板支架 20枢转连接的 导风板 10, 上出风板 30与下出风板 40形成出风口 34。 上出风板 30和下出 风板 40 —般情况下是和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一体 注塑成型得到。 导风 板 10的上部具有有沿水平轴线布置的 4区转部; 导风板 10的下部围绕 4区转部 摆动, 并具有与下出风板 40相结合的出风口关闭位置 (如图 1 所示) 以及 向外离开下出风板的出风口打开位置 (图中未示出)。 当导风板 10的下部位 于出风口打开位置时, 导风板 10的外表面靠近上出风板 30, 即导风板 10的 打开方式为从下往上旋转打开, 如图 2中黑色弧形箭头所示的方向。 导风板 10例如由设置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内的电机 动,从而产生相对导风板支 架 20的旋转运动。 容易理解, 当导风板 10的下部位于出风口打开位置时对 应于导风板 10的打开状态; 当导风板 10的下部处于出风口关闭位置时对应 于导风板 10的关闭状态。 从图 1中可以看出, 导风板 10外表面进一步地呈弧形, 导风板 10处于 关闭出风口 34的关闭状态时, 导风板 10的外表面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 面板 70 圓滑过渡, 这样不影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外观的整体统 一性和美 观。 上出风板 30的下表面呈凹弧形, 这样, 导风板 10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 机的电机的驱动下打开时,凹弧形上出风板 30可以为导风板 10的上部让位, 在导风板 10旋转时与上出风板 30不会发生千涉, 以使导风板 10顺利打开, 增大导风板 10 的旋转角度, 进而增大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角度和送 风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结 构, 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 机运行时, 导风板 10从下至上旋转打开出风口 34 , 即先打开下出风口 34b , 后打开上出风口 34a , 这样冷风或热风先从下出风口 34b吹出, 风可以吹到 该室内机的正下方, 然后随着导风板 10 的旋转, 送风角度慢慢增大, 送风 范围由靠近室内机处逐渐扩大到远离室内机处 。 又因为导风板 10 由下往上 旋转, 这样导风板 10 可以旋转至水平方向, 即风可水平吹出, 这样送风范 围也可扩大至房顶。 从而扩大了壁挂式空调器的送风范围, 使房间处于该壁 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下方区域及其他区域都能 受到均匀的加热或制冷效果, 达到使房间温度均匀, 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的效果。 图 1和图 2示出了凹弧形上出风板 30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凹 弧形上出风板 30 下表面的截面呈渐开线型, 这样便于制造。 凹弧形的上出 风板 30不仅可以增大导风板 10的送风范围, 还可以有效改善壁挂式空调器 室内机的凝露现象。 因为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上出风板 30 为平板设 置, 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 冷风与室内热空气直接接触后, 易在上出风板 30 的最外端形成;疑露; 而将上出风板 30设置为凹弧形以后, 气流沿着凹弧形 流出, 逐渐接触热空气, 可以达到緩冲的效果, 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凝露。 当然, 凹弧形上出风板 30 还有其他多种实施方式, 并不限于上述的渐开线 型, 只要能够使导风板 10 顺利的由下往上旋转打开即可。 例如, 在一种未 示出的方式中, 上出风板 30的下表面呈与导风板 10的上侧边缘的运动轨迹 相对应的凹孤形。 另外, 为加强送风效果, 如图 3和图 4所示, 本发明中的导风板 10可 以进一步为双层结构。 双层结构的导风板包括外层板 101和内层板 102 , 外 层板 101和内层板 102通过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多个筋板 103连接, 使外层板 101 与内层板 102之间形成导风通道 104。 导风板支架 20与位于导风板 10 两端的筋板 103通过铰柱枢转连接, 这样, 导风板支架 20与导风板 10的连 接结构简单且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 为使导风板 10 顺利打开和关闭, 内层 板 102的长度与外层板 101的长度相同, 内层板 102的宽度小于外层板 101 的宽度。 当导风板 10处于关闭状态时, 外层板 101 的外表面与壁挂式空调 器的面板壳体 70 圓滑过渡。 根据本发明中的导风板结构相对于单层结构的 导风板 10来说, 本发明中的双层结构导风板 10具有导风距离更远, 扫风角 度更大等优点。 由图 1和图 2中还可以看出,下出风板 40进一步地具有凹形限位部 40a, 导风板 10位于关闭状态时,导风板 10的下端正好搭接在凹形限位部 40a上。 这样, 当导风板 10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时, 导风板 10的下端搭接至凹形 限位部 40a 时, 通过传感器即可以知道导风板 10 已经关闭到位, 避免了导 风板 10对出风口 34密封不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 上出风板 30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凹弧形结构, 在不影响导风板 10由下往上旋转打开的前提下, 上出风板 30还可以具有其 他合适的结构, 在此不——例举。 另外, 上述实施例中, 导风板 10 为双层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 导风板 10可以为单层结构, 或者大于两层的多层结构。 当导风板 10为大于两层的 多层结构时, 优选地, 每相邻的两层板之间通过筋板连接并形成导风 通道 104 , 以加强导风板的导风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结合图 1至图 5所示, 该壁挂式空 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 (包括面板壳体 70 )、 位于壳体内的蒸发器 60、 风叶 50、 以及前面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结 构, 空气从位于壳体上部 的进风口 (图中未示出) 进入, 从出风口 34吹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 ^"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