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IGITAL-WIRE RECEIVING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50681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igital-wire receiving device. An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2) and a wire winding mechanism (3) connected with the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are provided in the case (1) of the digital-wire receiving device. The wire winding mechanism can be driven by the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thereby a digital wire can be wound rapidly around the wire winding mechanism via the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The wire winding mechanism is taken out and then the winding of the digital wire around the wire winding mechanism is released; thereby the digital wire can be taken out from the wire winding mechanism. It is convenient to wind and take out the wire by the digital wire-receiving device.

Inventors:
WANG H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00928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08, 2011
Filing Date:
June 02,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WANG HO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R13/72; B65H75/34; H02G11/02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813034U2011-04-27
CN2844087Y2006-12-06
CN101582552A2009-11-18
US6253893B12001-07-0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JAHONGB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T OFFICE (CN)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 一种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 , 其特征在于: 外壳(1 ) 内设置有蓄能机构 (2) 、 与蓄能 机构 (2)连接的绕线机构 (3) , 所述绕线机构 (3) 可被蓄能机构(2 )驱动。

、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机构 (3) 与所 述蓄能机构 (2)之间为活动的可取出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能机构 (2) 设置 有一旋钮(22 ) , 通过旋转所述旋钮(22 ) 可为所述蓄能机构 (2)提供能量。

、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能机构 (2 ) 是发 条机构。

、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能机构 (2)包 括: 通过扭转弹簧 (24) 安装在外壳(1 ) 内转轴 (21 ) 上的棘轮(23) , 所述扭转弹簧

(24)一端固定在转轴 (21 )上, 一端固定在棘轮(23)上; 连接在棘轮(23)上的旋钮

(22) ; 铰接于外壳(1 ) 内的棘爪(25) , 所述棘爪(25)位于铰接轴 (114)一侧的卡 爪(252)可以与棘轮(23)上的棘齿 (235) 配合定位, 所述棘爪(25 )位于铰接轴

( 114) 另一侧是伸出外壳(1 )之外的按键(253) ; 设置于棘爪(25) 与外壳(1 )之间 的复位弹簧 (26) , 在第一状态下, 所述复位弹簧(26)使卡爪(252)保持与棘齿

(235) 的卡合, 在第二状态下, 棘爪(25)克服复位弹簧(26) 的弹力, 卡爪(252)脱 出与棘齿 (235) 的卡合。

、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机构 (3) 是与 棘轮(23)连接的绕线柱。

、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柱上设置绕线槽 (34)和用于数码线定位的卡口 (321 ) 。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数码线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数码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数码产品越来越普及, 现有的数码产品通常设置有相应的数码 线, 从而可供数码产品与外部进行连接, 现有的数码线通常装设在相应的数码线收纳装 置内 并缠绕在相应的缠绕机构上。

例如, 专利申请号为 200620060847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数码线收纳装 置, 其包括有 底座及顶盖, 一套有限位盘及弹簧的立柱固定在底座及顶盖 之间, 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盘上。 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两个卡线缺口。 所述的限位盘底部开设有多个环形槽, 环形槽之间具有 连通部; 顶盖内侧开设有长方形槽, 长方形槽内夹设有弹珠。 使用时需将数码线卡在限位盘 的缺口上, 再将数码线绕在限位盘上, 最后将线向外拉使弹簧变形, 用力拉数码线后松开, 通过弹簧的复位, 带动限位盘转动, 最终使数码线回绕在限位盘上。 然而, 上述现有的数码 线收纳装置不便于绕线和取放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 供一种便于绕线和取放线的数码线收纳装 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码线收纳装置, 该数码线收纳装置的外壳内 设置有蓄能机构及与蓄能机构连接的绕线机构 , 所述绕线机构可被蓄能机构驱动。

进一步地, 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蓄能机构之间为活动的可 取出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蓄能机构设置有一旋钮, 通过旋转所述旋钮可为所述蓄能机构提供能 里

进一步地, 所述蓄能机构是发条机构。

进一步地, 所述蓄能机构包括: 通过扭转弹簧安装在外壳内转轴上的棘轮, 所述扭转弹 簧一端固定在^轴上, 一端固定在棘轮上; 连接在棘轮上的旋钮; 铰接于外壳内的棘爪, 所 述棘爪位于铰接轴一侧的卡爪可以与棘轮上的 棘齿配合定位, 所述棘爪位于铰接轴另一侧是 伸出外壳之外的按键; 设置于棘爪与外壳之间的复位弹簧, 在第一状态下, 所述复位弹簧使 卡爪保持与棘齿的卡合, 在第二状态下, 棘爪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 卡爪脱出与棘齿的卡 合。

进一步地, 所述绕线机构是与棘轮连接的绕线柱。

进一步地, 所述绕线柱上设置绕线槽和用于数码线定位的 卡口。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内设置有蓄能机构及与 蓄能机构连接的绕线机构, 所 述绕线机构可被蓄能机构驱动, 因而数码产品的数码线可通过所述蓄能机构快 速的缠绕在所 述绕线机构上, 当将所述数码线从所述绕线机构取出时, 通过取出所述绕线机构, 然后再解 除所述数码线对所述绕线机构的缠绕, 因而便于绕线和取放数码线。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 2为图 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 3为图 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 4为图 1所示本实用新型去掉盖体后且绕有数码线时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1 - 确 认 本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 功能, 下面结合 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 细描述。

请参阅图 1至图 3, 本实用新型数码线收纳装置 100包括一外壳 1、 一蓄能机构 2及一 绕线机构 3。 所述外壳 1具有一第一壳体 11、 一第二壳体 12及一盖体 13, 所述第一壳体 11 设置有一第一收容空间 111、 一第一开口 112、 一通孔 113、 一铰接轴 114及两定位片 115。 所述第一开口 112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111及所述第一壳体 11的外表面相连通, 所述通孔 11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 11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111及所述第一壳体 11的外表面相连 通, 所述通孔 113内壁中部设置有若干凸齿 1131, 所述若干凸齿 1131围成一圈。

所述铰接轴 114.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111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 112及所述定位片 115之间。 所述两定位片 115位置相对, 所述两定位片 115之间围成有一定位槽 116。 所述 第二壳体 12设置有一第二收容空间 121、 一避让孔 122及两线孔 123, 所述'避让孔 122位于 所述第二壳体 12的中部并贯穿所述第二壳体 12, 所述避让孔 122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121 相连通。 所述两线孔 123位置相对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121相连通, 所述两线孔 123连通 至所述第二壳体 12的外表面。 所述盖体 13与所述第二壳体 12相配合并盖合在所述第二壳 体 12上。

所述蓄能机构 2设置有一转轴 21、 一旋钮 22、 一棘轮 23、 一扭转弹簧 24、 一棘爪 25 及一复位弹簧 26, 所述转轴 21具有一连接杆 211及由该连接杆 211—端缘向外延伸而成的 一凸轮 212, 所述凸轮 212设置有两位置相对的连接齿 2121, 所述连接杆 211插设在所述通 孔 113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111内。 所述旋钮 22设置有一对接槽 221, 所述对接 槽 221的槽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 21的连接齿 2121配合的卡合齿 222。 所述旋钮 22的一 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壳体 11的通孔 113内并通过所述卡合齿 222与所述连接齿 2121齿合连 接, 所述旋钮 2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 11外。

所述棘轮 23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111内, 其设置有一容纳空间 231、 一穿孔 232、 一固定片 233、 两连接柱 234及若干棘齿 235, 所述容纳空间 231与所述棘轮 23的一侧面相 连通, 所述穿孔 232位于所述棘轮 23的中部并与所述容纳空间 231相连通, 所述固定片 233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 231内。 所述两连接柱 234位置相对, 所述连接柱 234的一端收容 在所述容纳空间 231内, 所述连接柱 23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121内。 所述若 干棘齿 235位于所述棘轮 23的周缘上。

所述扭转弹簧 24收容在所述容纳空间 231内, 所述扭转弹簧 24的一端与所述转轴 21 的连接杆 211相连, 所述扭转弹簧 24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片 233相连。 所述棘爪 25设置有 一连接条 251及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条 251两端的一卡爪 252及按键 253, 所述连接条 251与 所述铰接轴 114铰接, 所述卡爪 252与所述棘轮 23上的棘齿 235配合。 所述按键 253通过 所述第一开口 112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 11外。 所述复位弹簧 26设置于棘爪 25与外壳 1之 间, 所述复位弹簧 26的一端插置在所述定位槽 116内, 另一端抵顶在所述棘爪 25上。

所述绕线机构 3为一绕线柱并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121内, 其设置有一绕线管 31、 一第一挡片 32及一第二挡片 33。 所述第一挡片 32及第二挡片 33与所述绕线管 31围 成有一绕线槽 34。 所述第一挡片 32设置有一套接管部 321及两卡口 322, 所述套接管部 321位于所述第一挡片 32—侧中部, 所述两卡口 322分别位于所述套接管部 321的相对两 侧。

所述第二挡片 33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绕线管 31 , 所述绕线管 31套设在所述套接 管部 331上。 所述第二挡片 33位于所述绕线管 31的周围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 234相对应的 连接孔 331。 所述绕线机构 3通过所述连接孔 331套设在所述连接柱 234上, 从而实现绕线 机构 3与所述连接柱 234相连。 请参阅图 4, 其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盖体 13后且绕有数码线 200时的示意图, 所述数码 线 200具有一连接线 4及与所述连接线 4相连的两转接头 5, 所述连接线 4绕在所述绕线管 31上并收容在所述绕线槽 34内, 所述连接线 4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卡口 321及线孔 123, 所 述转接头 5卡设在线孔 123的孔口上。

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定义为第一状态和第 二状态, 在第一状态下, 所述复位弹簧 26使卡爪 252保持与棘齿 235的卡合, 且所述扭转弹簧 24为蓄能状态, 此时, 可通过本实 用新型进行绕线, 绕线时所述一转接头 5口设在所述线孔 123的孔口上, 部分线穿过另一线 孔 123和所述卡口 321。 按压所述按键 253, 从而进入第二状态, 在第二状态下, 所述棘爪 25克服复位弹簧 26的弹力, 卡爪 252脱出与棘齿 235的卡合, 从而通过所述扭转弹簧 24 的弹力可迅速将所述连接线 4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 当需要取出所述数码线 200时, 仅需打 开所述盖体 13, 然后将所述绕线柱取出, 再解除所述绕线管 31与所述第一挡片 32的套 接, 则可方便将所述数码线 200取出。 此时, 若再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绕线, 则扭所述旋钮 22, 使所述扭转弹簧 24蓄能, 然后便可进行相关绕线动作。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 1内设置有蓄能机构 2及与蓄能机构 2连接的绕线机 构 3, 所述绕线机构 3可被蓄能机构 2驱动, 因而数码产品的连接线 4可通过所述蓄能机构 2快速的缠绕在所述绕线机构 3上, 当将所述连接线 4从所述绕线机构 3取出时, 通过取出 所述绕线机构 3, 然后再解除所述连接线 4对所述绕线机构 3的缠绕, 因而便于绕线和取放 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 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例如, 所述蓄能机构 (2 ) 是发条机构。 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 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