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4074266 | Packet filtering device and packet filtering program |
WO/2023/004717 |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01/056182 | HOME NETWORKING OVER PHONE LINES |
LI BIN (CN)
LI JING (CN)
WU TIANYU (CN)
YANG XUN (CN)
LI BIN (CN)
LI JING (CN)
WU TIANYU (CN)
CN101873294A | 2010-10-27 | |||
CN1909402A | 2007-02-07 | |||
KR20080057759A | 2008-06-25 |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 包括子带指示位, 所述子带指示位用于对一子带进行标识, 所述 MCS反馈信 息包括中还包括该子带指示位所标识的所述子带的 MCS;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所述编码 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 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组合带宽发送 MCS 请求; 所述 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 所述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 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 MCS反馈的方式使得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 MCS反馈信息。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 用于接收端确定进行组合带宽 MCS反馈或是进行各子带 MCS反馈; 或 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接收端以确定进行 MCS反馈的所述子带。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 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对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 端发送包括: 对待发送的所述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以获得所述子带上的所述待发送数 据,根据所述优化后的编码码率对所述子带上的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 然 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调制映射后的数据。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 编码调制参数对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包括: 对待发送的数据在组合带宽上进行编码,所述子带的编码速率为所述组 合带宽的编码速率; 对所述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以获得所述子带上的所述待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映射; 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调制映射后的数据。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带宽为 160MHz, 所述子带宽为 80MHz。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带宽为 120MHz, 所述子带宽为 80MHz或 40MHz或 60MHz或 20MHz。 8、 如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行频率分流使得 分流后各路信号在完成编码及调制后的各子带上正交频分复用 OFDM符号同 步,其中所述频率分流过程中数据分流的输入输出关系根据所述优化后的编码 码率及调制阶数、 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个数确定。 9、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确定优 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包括: 将所述发送端反馈的所述子带的 MCS直接作为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的 编码调制参数; 或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及所述子带的信道信息确定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 的编码调制参数; 或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及业务信息确定所述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 参数; 或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 所述子带的信道信息及业务信息确定所述优化 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10、一种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组合带宽中的一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子带的 MCS; 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 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 MCS。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组合带宽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 MCS请求, 所述 MCS请求中包括 模式指示信息, 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子带。 12、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 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 SNR或者 SINR; 或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等效 SNR或者等效 SINR; 或 与该子带对应信道的 SNR或者 SI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信息的参数。 13、 一种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机包括: 自适应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所述子带指示位用于对一子带进行标识,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中还包括该子带指示位所标识的所述子带的 MCS,并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所述编码调制参 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编码单元, 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码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 码; 制获得发送数据; 数据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完成编码及调制的所述发送数据。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所述自适应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组合带宽向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 MCS请求; 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 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 所 述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 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 MCS反馈的方 式使得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 MCS反馈信息。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处理单元发 送的所述 MCS请求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 用于所述接收端确定进行 组合带宽 MCS反馈或是进行各子带 MCS反馈; 或 所述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所述接收端以确定进行 MCS反馈的所述 子带。 16、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机还包括: 频率分流单元,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使得所述子带获得所述待 发送数据。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率分流单元对待发送数据 进行分流后输入所述编码单元, 编码单元完成编码后输入所述调制单元。 18、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发送数据在所述编码单元 完成编码后输入所述频率分流单元,所述频率分流单元的输出作为所述调制单 元的输入对所述数据进行调制映射。 19、一种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 的 MCS; 发送单元, 用于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 MCS。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所用的信 道质量信息包括: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 SNR或者 SINR; 或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等效 SNR或者等效 SINR; 或 与该子带对应信道的 SNR或者 SI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信息的参数。 接收单元, 用于通过组合带宽接收发送端发送的 MCS请求; 21、 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发射机与接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机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 所述子带指示位用于对一子带进行标识, 所 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中还包括该子带指示位所标识的所述子带的 MCS;根据 所述子带的 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 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发送的数据 进行编码及调制并通过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所述接收机用于根据组合带宽中的一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 子带的 MCS; 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 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 MCS。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 带宽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 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自适应编码调制,是指接收端根据接收信号的 相关信息判断当前的编码和 调制参数是否合适; 如果不合适, 就会选择该链路更为合适的编码参数和调制 参数并反馈给发送端。通常用于判断的接收信 号相关信息包括: 该链路之前一 定时间内的误码率或误符号率或误数据块率或 误帧率或误包率, 链路的接收 SNR/等效 SNR等。
在现有的系统中, 编码和调制采用卷积码和相位调制 ( BPSK和 QPSK ) 以及正交幅相调制( QAM )。 其自适应编码和调制所修改的编码参数为编码 的 码率, 调制参数为调制的阶数。
在多个空间流传输的场景中, 提供了预编码和 BLAST两种传输模式。 在 预编码模式下, 不同空间流的条件好坏被区分; 而在 BLAST模式下, 由于发 送端不具有信道信息, 不能对发送信号提前作出处理。每个空间流定 义了独立 的自适应编码调制以增强抗干扰的能力, 提升链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对于单个用户数据流,在整个带宽内都保持为 单一值。在未来的系统中将 最大支持 160MHz, 并经由两个子带组合而成(即两个 80MHz的子带)。 不同 的子带会由于信道条件和干扰的原因导致接收 SNR出现很大的差异。 系统性 能由此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低不同子带的接收差异带来的性能影响, 提高链路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 制的方法, 在发送端包括: 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组合带宽中子带的调制编 码参数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 对应子带的 MCS;
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所述编码
并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 方法, 在接收端, 包括: 根据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 息确定该子带的 MCS; 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 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 MCS。 发射机包括:
自适应处理单元, 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 带的 MCS反馈信息,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 对应子 带的 MCS;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所述 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编码单元, 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码率对待发送 数据进行编 码; 调制;
数据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完成编码及调制的所述数据。
接收机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 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带 的 MCS;
发送单元, 用于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 对应子带的 MCS。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 该通信 系统包括上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有组合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装置及系统, 通过对组合带宽中自带 MCS信息的 反馈,针对不同的子带进行自适应编码调制, 在不同的子带采用不同的自适应 编码和调制参数以降低不同子带的接收差异带 来的性能影响,提高链路通信的 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 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 方法流程图(发送端)。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 方法流程图(接收端)。 图 3为单用户单流通信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示意 。
图 4为单用户数据的两个子带组成组合带宽时的 施示意图。
图 5为 MCS反馈信息的帧格式。
图 6为单用户数据的两个子带组成组合带宽时的 一种实施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子带的基带相关模块相互独 立的特征,提出在不同的子 带采用不同的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参数以降低不 同子带的接收差异带来的性能 影响, 改善链路通信的可靠性。 例如, 160MHz的带宽是由两个 80MHz组合 而成, 而 80MHz是不能再分割的整体。 在实施例中 160MHz 为组合带宽, 80MHz为组合带宽的子带。
参阅图 1 , 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 方法, 从发送端 一侧的处理, 包括:
S103 , 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组合带宽中子带的调制编 码参数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 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 MCS;
S105 , 根据所述子带的 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所 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S107,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对待 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及 调制并通过所述组合带宽向所述接收端发送。
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频率分流 ,分流可以在编码之前也可 以在编码之后。
参阅图 2, 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制的 方法, 从接收端 一侧的处理, 包括:
S 203 , 根据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 息确定该子带的 MCS;
S205 , 向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 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 带的 MCS。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组合带宽中自适应编码调 制的方法对组合带宽中各 子带进行 MCS的反馈, 结合各子带的 MCS针对各子带进行编码调制参数的 调整,通过组合带宽下对各子带的的调制管理 减小子带由于信道条件和干扰的 原因导致接收质量出现的差异, 提高链路通信的可靠性。
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反馈流程中,没有请求 的时候也可以自适应的反馈 单个子带的 MCS的情况。 系统默认为子带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机制, 接收端直 接反馈 MCS反馈信息。 如果在非默认的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 进一步的 实施例在发送端还可能包括: S101 , 通过组合带宽向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参数 MCS请求。
那么在接收端, 可能还包括:
S201 , 通过组合带宽接收发送端发送的 MCS请求。
在实施中 MCS的发送可以通过 MAC ( 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存取控 制)层的数据包头携带。 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 所述模式指示信息 用于标识该 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 MCS反馈的方式。所以通过 MCS 请求可以要求接收端指定的子带进行 MCS 的单独反馈或者反馈指定子带的 MCS或者反馈分别反馈所有子带的 MCS。 由于在 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 信息, 便可以要求接收端反馈指示出的子带的 MCS。
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 参阅图 3单用户单流通信 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示意图。在一个包括发射 机与接收机的系统中,例如一个
WiFi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为通信的对端, 以是 WiFi设备(Station, STA )。 接收端根据接收信号的信息判断当前的编码和 调制参数是否合适; 如果不合 适, 就会选择该链路更为合适的编码参数和调制参 数并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 对 MCS进行优化后再对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向接收端 发送。 参阅图 4给出了单用户数据的两个子带构成的 160MHz通信时,编码模块 和调制模块与子带相对应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结 构: 图 4 ( a )对应于两个 80MHz 子带, 编码过程和调制过程都相互独立; 图 4 ( b ) 则是对应于图 4 ( a ) 的接 收端的处理, 并且给出了接收机根据不同子带的等效信噪比 SNR选择调制编 码参数的示意过程。 收发两端的结构决定了针对不同的子带, 自适应编码和调 制可以分别调整的参数。即发送端可以随接收 端不同子带的接收信号相关信息 分别改变编码和调制的参数。
S301 , 发送端发送各子带(每个 80MHz )的 MCS请求。 该请求在系统的 MAC层通过相应的信令格式发送。 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 所述模式 指示信息用于标识该 MCS请求对应的子带或进行子带 MCS反馈的方式。 该信令格式包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行整个带 宽反馈或进行子带反馈(比 如用 1个比特位指示需要反馈整个带宽的 MCS , 或是各个子带或指定子带对 应的 MCS )。 该信令格式还可以包含需要反馈的子带指示( 比如 160MHz中用 2个比特指示需要的是第几个 80MHz还是两个 80MHz都需要反馈)。 即指示 信息设置信息位, 用于接收端确定进行组合带宽 MCS反馈或是进行各子带 MCS反馈;或指示信息设置信息位,用于接收端 以确定进行 MCS反馈的子带。
5302, 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 MCS请求后, 按各子带分别确定各自的等 效信噪比 (或其他相应指标)后, 确定各自带对应的 MCS。 在实施中根据组 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该子 带的 MCS。确定 MCS根据等效 SNR或者与 S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的信息。信噪比或信干 噪比 (SNR/SINR) 以及等效的 SNR/SINR, 可以是接收端根据均衡后的信号获得各子载波 信号功 率和噪声功率以及干扰的功率。 可以将各子载波的 SNR/SINR取平均, 也可以 通过别的计算方式获得等效 SNR/SINR。
如果在默认子带自适应编码调制的系统中或者 设置为默认子带自适应编 码调制的系统及缺省的认为发送端发送各子带 (每个 80MHz )的 MCS请求的 情况下, 可以没有上述的请求与反馈的过程。
5303 , 接收端将与子带相对应的 MCS值经由整个带宽反馈给发送端。 向 所述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 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对应子带的 MCS。
在 WiFi系统中, MCS放在媒体接入层 ( MAC ) 的控制信令格式反馈。 接收端用整个带宽 (即所有的物理层信道)将 MCS反馈信息发送给发送端。 并且在反馈方式上, 可以是针对不同的子带( 80MHz )用同一种格式多次反馈 (如图 5 ( a ), n = l , 2 ), 即每次反馈一个子带指示信息及该子带的 MCS; 也 可以是将所有需要反馈的子带的 MCS值放到同一个控制信令格式中一起反馈 (如图 5 ( b ) )即每次反馈多个子带指示信息及该子带的 MCS。对于前一种情 况, 即每次对单个子带, 根据需要将该子带的 MCS值和子带标识通过该信令 格式反馈。 对于后一种情况, 则只需要反馈一次。 具体的说, 可以在链路自适 应子域( link adaption control subfield )增加子带的标识比特例如 160MHz通信, 每个子带 80MHz,可以将标识比特置为 0表示该子域中的 MCS值是针对第一 个 80MHz子带, 将该标识比特置为 1表示该子域中的 MCS值针对第二个 80MHz; 反之也可以用 1指示第一个 80MHz, 0指示第二个 80MHz。
S304, 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 MCS值后, 读出子带的指示位, 确 定该反馈对应的子带。 发送端将该子带所对应的 MCS值作为参考, 结合发送 端已知的信息(比如信道信息, 业务类型信息, 业务需求等)选择最佳的 MCS 并将其转换成编码码率和调制阶数。
实施中确定优化的编码调制参数的操作可以包 括:
将发送端反馈的子带的 MCS直接作为所述优化的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或者, 根据子带的 MCS及子带的信道信息确定优化的子带的编码调 制参数。 或者, 根据子带的 MCS及业务信息确定优化的子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 或者根 据子带的 MCS、子带的信道信息及业务信息确定优化的子 带的编码调制参数。
S305发送端根据优化的编码码率和调制阶数对 的调整编码调制参数, 并且在发送数据之前在各子带指示告知接收端 各子带上所对应的新 MCS值。
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根据 优化后的编码码率在子带上 进行编码, 此外, 各子带的 MCS值不同会使得单用户的数据流单位时间上分 配给各 子带的比特量不同,进行频率分流使得分流后 各路信号在完成编码及调制后的 各子带上正交频分复用 OFDM符号同步, 其中所述频率分流过程中数据分流 的输入输出关系根据所述优化后的编码码率及 调制阶数、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 带个数确定。当各子带上载波的个数不同时还 需要结合每个子带的载波个数确 定。
如果卷积编码器进行编码,频率分流器的输入 输出关系应当考虑到其输出 在补零(包括必要的信令、 编码器的尾比特和调制符号的补零)后 OFDM符 号的同步。
以两个子带为例, 其频率分流器应当满足以下的约束关系:
N CBPSB (i): 子带 i内每 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
N p : 某个数据包的比特长度
N sA : 分给子带 1的数据包比特数
N sub2 : 分给子带 2的数据包比特数
N padi : 子带 1的补零比特数
N pa¾ : 子带 2的补零比特数
这样, 得到输入输出间的约束关系:
(N + N padi )/N c (1) = (N + N pad2 )/N CBPSB (2) = p , 为整数
N subi + N sub2 ≥N p
对于补零结束后的数据比特, 以下是 2个 80MHz子带组成的 160MHz组 合带宽在基于图 4结构下的一种可行关系: 定义频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 yi (输入为 yi , 输出为 ^ ), 并定义 如下参数:
N BPSCB (i) : 子带 i内每个子载波的编码比特数;
N SB (i) : 子带 i包含的子载波数; N F : 组合带宽内的子带个数;
i F : 子带指示, 即第 ^个子带;
R(i F ): 第个 i F 子带的编码码率;
GCD: 最大公约数。
则
最大公约数
g=GCD{R(l)-N BPSCB (l)-N SB (l) … R(i F ) · N BPSCB (i F ) · N " S S B B ( Vi F
子带 i F 分配的最小比特数 s (i F ) = max {l, R(i F ) · N BPSCB (i F ) · N SB i = (i F -l)-s(i F ) + s(i F )-N F -[k/s(i F )J + kmods(i F ) 频率合流器的功能与实现方式完全与频率分流 器相反。
如果获得的数据为已经按子带进行了分流,那 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不进行 频率的分流。
作为一个新的实施例。图 6给出了两个子带构成的 160MHz通信时的另一 种收发端结构。 图 6 (a)为发送端, 其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对不 同子带, 仅调制过程相互独立而编码过程则为各子带共 用。 图 6 (b)为对应 图 6 (a) 的接收端结构, 仅解调模块相互独立, 而译码模块则为各子带共用。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各子带自适应编码调 制的过程中,各子带的 MCS 值对应的编码码率应当相同, 仅调制阶数存在差异。 即图 6 (a) 中, 发射端 随接收端不同子带的接收信号相关信息只能分 别改变调制的参数,编码的参数 则必须从整个带宽统一考虑。 由于各子带共用一个编码模块,频率分流器的 输入输出关系仅是子带个数 和各子带调制阶数的函数, 不受编码码率的影响。 与前实施例一相似, 在满足 OFDM符号同步的前提下, 经过相关补零处理后, 频率分流器的基于图 5的 一种可行的输入输出关系 = yi : s (i F ) = max {l, N BPSCB (½)/2}
i = (i F -l)-s(ip) + s(ip)-N F k/s(i F )J + kmods(i F ) 再一个实施例对以 120MHz的组合带宽的应用进行介绍。 120MHz可以分 为多个子带, 包括: 80 MHz与 40 MHz或 60 MHz与 60 MHz或三个 40 MHz 等。 前两种为两个子带的组合, 第三种为三个子带的组合。 因此, 对于前两种 接收机需要反馈两个子带分别对应的 MCS值, 第三种的接收机则需要请求和 反馈三个子带分别对应的 MCS值。
80 MHz与 40 MHz是非对称的, 有两种情况即 40MHz在低频率部分和 40MHz在高频部分。与图 2和图 5对应,两路数据分别对应 80MHz和 40MHz。 在请求和反馈 MCS时,其比特指示的含义相对于其他对称子带 的情况会不同: 即虽然仍用 1个比特指示, 但用 0指示 40MHz, 1指示 80MHz即可; 反之也 可以用 1指示 40MHz, 0指示 80MHz。发送端结合当前使用的带宽( 120MHz ), 读取对应比特位的指示。
不同于前面两种情况的是,两个子带组合的频 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不仅与 子带个数、各子带调制阶数和编码码率相关, 而且还与各子带内占用的子载波 个数相关。 在满足 OFDM符号同步的前提下, 经过相关补零处理后, 频率分 流器的一种可行的输入输出关系 = yi :
g=GCD{R(l)-N BPSCB (l)-N SB (l) … R(i F ) · N BPSCB (i F ) · N SB (i F ) -··} s (i F ) = max {l, R(i F ) · N BPSCB (i F ) · N SB (i F )/g }
i = (i F -l)-s(i F ) + s(i F )-N F ·[ k/s(i F )J + kmods(i F ) 对于三个 40MHz组成的 120MHz, 其反馈的格式参考图 5 ( a ) ( n=l,2,3 ) 和图 5 ( b ) (包含 MCS1 , MCS2和 MCS3 )。 发送端在请求反馈时需要用于指 示的可能状态更多 (7种): 如果值需要一个 40MHz子带反馈, 需要用两个比 特指示; 如果考虑所有状态, 则需要 3个比特。
接收端反馈时也需要更多的比特用于指示 MCS所对应的子带, 与请求反 馈的子带类似,接收端在反馈 MCS时需要至少两个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子带。
三个子带的频率分流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和约束 关系与两个子带的类似,可 以直接扩展。
本发明实施例也适用于子带组合而成 100MHz的带宽传输, 该 100MHz 可以分为两个子带: 80 ^«¾与 20 ^11¾。 这种非对称的子带分为两种情况: 20MHz在低频率部分和 20MHz在高频部分。 与两路数据分别对应 80MHz和 20MHz。 相比较与实施例三, 将反馈和请求反馈的信令中的 40MHz指示替换 为 20MHz即可。
在实际的应用中,组合带宽及子带的具体带宽 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灵活变 动, 保证在发送 MCS请求及 MCS反馈时表明与具体子带的标示及与之对应 的信息即可。
以上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收到请求后计算的各 子带相关的指标, 如等效信 噪比可以是自带内各子载波的平均信噪比,加 权平均信噪比; 或者其他与信噪 比相关的参数, 比如该子带对应的一定时间段内的误符号率等 。
接收端选择编码和调制方案的准则可以是满足 一定可靠性前提下最大化 传输速率, 或者满足一定传输速率前提下最好的可靠性等 。
在实际的应用中,组合带宽及子带的具体带宽 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灵活变 动, 保证在发送 MCS请求及 MCS反馈时表明与具体子带的标示及与之对应 的信息即可。 以上实施例中的 MCS反馈格式中, 反馈的子带指示信息和对应的 MCS 值可以放在一起, 也可以相隔一定数量的比特; 子带指示信息可以放在对应的
MCS值前面, 也可以放在对应的 MCS值后面。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及 装置,例如 WiFi系统中的 设备 Station, STA, 即发射机与接收机。 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是 WiFi系统中 的 2个通信对端。 或者可以是承载在具体的设备上比如接入点, 终端设备, 也 同是独立的一个发射接收装置, 然后与其它设备配合。 参阅图 7, 图 7包括 a, b两个实施例, 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发射机 70包括:
自适应处理单元 702, 用于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组合带宽中的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 对应子 带的 MCS;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反馈的所述子带的 MCS确定优化的所述子带 的编码调制参数, 所述编码调制参数包括调制阶数及编码码率;
编码单元 704, 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优化的编码码率对待发送 数据进行 编码; 进行调制;
数据发送单元 710, 用于向接收端发送完成编码及调制的所述数据 。 进一步还包括自适应处理单元 702还用于通过组合带宽发送调制编码 参数 MCS请求。 再一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频率分流单元 708, 用于对待发送 数据进行频率分流使得所述子带获得发送数据 。 按数据流的走向作为连接关 系, 频率分流单元 708可以在编码单元 704与调制单元 706之间如图 7a, 也 可以为频率分流单元 708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分流后输入所述编码单元 704, 编 码单元完成编码后输入所述调制单元 706如图 7b。
发射机 70用于完成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端的方法流程, 在方法中的具体细 节上的描述可用应用在发射机 70相应的单元模块中。 发射机中编码单元 704 和调制单元 705的数量与子带的数量对应。
请求发送单元 701发送的述 MCS请求中包括模式指示信息, 所述模式指 示信息用于标识该 MCS请求对应的子带及进行子带 MCS反馈的方式。
以上实施例中的编码单元可以是一个编码器实 现,也可以是多个编码器共 同实现。
参阅图 8, 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接收机 80包括:
确定单元 802, 用于对所述组合带宽中的子带对应的信道质量 信息确定该 子带的 MCS;
发送单元 803,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确定的该子带的 MCS反馈信息, 所述 MCS反馈信息包括子带指示位及与该子带指示位 对应子带的 MCS。
进一步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 801 , 用于通过组合带宽接收发送端发送的 MCS请求。
确定单元 802 所用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该子带对应信道的 SNR或者 SINR; 或该子带对应信道的等效 SNR或者等效 SINR; 或与该子带对应信道 的 SNR或者 SINR相关的表征信道质量的参数。
如前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可以是承载在具体 的设备上比如接入点, 终端 设备, 也同是独立的一个发射接收装置, 然后与其它设备配合。 作为完成自适 应编码调制过程中 MCS反馈的过程来讲上述的模块已经可以完成, 作为通信 过程中必然需要的比如译码单元,解调单元等 没有再图中示出,接收机在通信 过程中的解调与译码需要正常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 对方案进行了仿真运行。 基于 AWGN信道, 其中一 个子带的 SNR比另一个子带低 6dB , 以较小的 SNR作为横坐标; 接收端以 10 %的 PER作为调整 MCS的依据, 比较两种方案的频谱效率 (纵坐标)。 参 阅仿真结果图, 图 9 ( a )给出了分别调整子带 MCS和整个带宽调整 MCS两 种方案对应的频谱效率。 从图中可见, 本发明的方案相比较原有方案有最大 50 %的频谱效率增益。 图 9 ( b )为两个子带的 SNR相差 3dB时的频谱效率对 比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 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 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 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 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 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 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 )或随机存储记忆体 (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等。
Next Patent: NOVEL 6-ARYLAMINO PYRIDONE CARBOXAMIDE AS MEK INHIB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