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IR INTER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35036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ir interchange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The air interchanger comprises: a shell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provided with a shell indoor interface and a shell outdoor interface; a reversing valve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830),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versing valve opening, a second reversing valve opening and a third reversing valve opening, the first reversing valve opening and the second reversing valve opening being selectively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third reversing valve opening; an intake sealing chamber (120, 220, 320, 420, 520, 620, 720, 820),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channel and a filter port with a filter screen (121, 221, 321, 421, 521, 621, 721, 821); an intake motor (170, 270, 370, 470, 570, 670, 770, 870), arranged in the intake sealing chamber, and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ort (171, 271, 371, 471, 571, 671, 771, 871)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ntake sealing chamber and an air outlet (172, 272, 372, 472, 572, 672, 772, 872)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air outlet channel; the intake sealing chamber further having an air inlet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722, 822); and an air inlet switching mechanism (140, 240, 340, 440, 540, 640, 740, 840),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comprising a switching part and a drive part, the switching part being a sliding baffle, and the drive part being a driving motor, a crank link mechanism, and a pinion and ra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air interchanger simultaneously implements two-way air interchange and one-way filter function, thereby reducing the unnecessary operating state of the filter screen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ilter screen.

Inventors:
ZHANG HUI (CN)
CHEN SHAOLIN (CN)
WANG XIANLIN (CN)
HUANG B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1320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19, 2013
Filing Date:
September 13,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CN)
ZHANG HUI (CN)
CHEN SHAOLIN (CN)
WANG XIANLIN (CN)
HUANG B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4F7/06; F24F1/00; F24F7/007; F24F11/02; F16K11/08; F16K31/04; F16K31/52; F16K31/53; F16K31/5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297730Y2009-08-26
CN201803439U2011-04-20
CN101846375A2010-09-29
JPH1123034A1999-01-26
JP2004316690A2004-11-11
US4083361A1978-04-11
US4589476A1986-05-2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UNITALEN ATTORNEYS AT LAW (CN)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110),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130),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10)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120),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10)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110)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1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170),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120)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171 ) 以及出气口 (172), 所述吸气口 (1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120)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1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120)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122 );

进气口开关机构 (140), 设置在所述壳体(110) 内部, 包括与所述吸气 密封室(120)的所述进气口 (122)所在侧壁平行的导轨、 沿所述导轨可直线 运动地设置并具有开启所述吸气密封室(120)的所述进气口 (122)的第一挡 板位置和封闭所述吸气密封室( 120 )的所述进气口 ( 122 )的第二挡板位置的 滑动挡板(142), 以及第一端铰接至所述滑动挡板(142)且第二端可转动地 设置在所述换向阀 (130)的换向板(132)上的连杆 ( 143), 所述连杆 ( 143) 驱动所述滑动挡板(142) 沿所述导轨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 接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150), 以及连接所 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160)。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沿所 述滑动挡板( 142 )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槽, 所述滑动挡板( 142 )通过两端的 导柱( 1421 )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分别设置 在所述进气口( 122 )所在侧壁两相对边缘的第一导轨( 141 )和第二导轨( 146 ), 所述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 141 )和所述第二导轨( 146 )上的第 一滑槽( 1411 ), 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 141 )和所述第二导轨( 146 ) 上的第二滑槽( M61 ), 所述第二滑槽( M61 )沿所述滑动挡板( )的滑动 方向相应于所述第一滑槽( 1411 )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轨(141 ) 和第二导轨( 146 ) 为可拆卸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1411 ) 和所述第二滑槽(1461 ) 的进气口关闭端弯折至所述进气口 (122 )所在侧壁 的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130 ) 包 括:

阀体(1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 向阀开口、 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 ( 131 ) 的侧壁上;

换向板( 132 ), 绕所述阀体( 131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131 ) 内, 包括隔板( 1321 )和侧板( 1322 ) , 将所述阀体( 1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 侧 ,具有使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 第一工作状态,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 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态; 以及

转换电机(1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1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132 )驱 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 ( 143 ) 包括 位于第一端的铰接端和位于第二端的曲柄端,所述曲柄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 换向板( 132 )的侧板( 1322 )上, 所述铰接端铰接在所述滑动挡板( 142 )上。

9.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130 )还 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 132 )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134 ) , 所述限位板( 134 ) 固 定设置于所述阀体(131 ) 的内壁。

10.—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210 ),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 23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2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 22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2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210 )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2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27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220 )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271 ) 以及出气口 ( 272 ), 所述吸气口 (2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220 )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 2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 220 )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222 );

进气口开关机构 ( 240 ), 设置在所述壳体(210 ) 内部, 包括与所述吸气 密封室( 220 )的所述进气口 ( 222 )所在侧壁平行的滑轨( 241 )、 沿所述滑轨 ( 241 )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并具有开启所述吸气密封室 ( 220 ) 的所述进气口 ( 222 ) 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所述吸气密封室 ( 220 ) 的所述进气口 ( 222 ) 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 242 )、 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 242 )上且与 所述滑轨( 241 )平行的齿条( )、 与所述齿条( )相啮合的齿轮( 244 ) 以及与所述齿轮( 244 )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250 ), 以及连接 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260 )。

12.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241 ) 固 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220 ) 的所述吸气口 ( 222 )所在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241 ) 为 可拆卸滑轨。

14.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开关机构

( 240 ) 的所述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245 )。

15.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挡板( 242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220 ) 的所述进气口 ( 222 )所在的侧壁相贴合。

16.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230 ) 包括:

阀体(2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2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 向阀开口、 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 ( 231 ) 的侧壁上;

换向板( 232 ), 绕所述阀体( 231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231 ) 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 将所述阀体(2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具有使所述 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作位置, 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二 工作位置; 以及

转换电机( 2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2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 232 )驱 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230 ) 还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234 ), 所述限位板( 234 )设置于 所述阀体( 231 ) 的内壁。

18.—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310 ),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 33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 3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 32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3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310 )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3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37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320 )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371 ) 以及出气口 ( 372 ), 所述吸气口 (3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320 )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 3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 320 )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322 );

进气口开关机构 ( 340 ), 设置在所述壳体(310 ) 内部, 包括与所述吸气 密封室( 320 )的所述进气口 ( 322 )所在侧壁平行的导轨、 沿所述导轨可直线 运动地设置, 并具有开启所述吸气密封室( 320 )的所述进气口 ( 322 )的第一 挡板位置, 和封闭所述吸气密封室( 320 )的所述进气口 ( 322 )的第二挡板位 置的滑动挡板( 342 )、 以及与所述滑动挡板( 342 )通过连杆 ( 343 )驱动连接 的驱动部。

19.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连通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350 ), 以及连通 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360 )。

20.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沿 所述滑动挡板( 342 )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槽, 所述滑动挡板( 342 )通过两端 的导柱( 3421 )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21.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连 杆( 343 )之间通过曲柄( 344 )连接。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分别 设置在所述进气口 ( 322 )所在侧壁两相对边缘的第一导轨( 341 )和第二导轨 ( 346 ),所述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 341 )和所述第二导轨( 346 ) 上的第一滑槽( 34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 341 )和所述第二导轨( 346 ) 上的第二滑槽( 3461 ), 所述第二滑槽( 3461 )沿所述滑动挡板( )的滑动 方向相应于所述第一滑槽( 3411 )设置。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 341 ) 和所述第二导轨( 346 ) 为可拆卸导轨。

24.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 3411 ) 的进气口关闭端 (34111 )和所述第二滑槽( 3461 ) 的进气口关闭端 ( 34611 ) 弯折至所述进气口 ( 322 )所在侧壁的壁面。

25.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为驱动电 机 ( 345 )0

26.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挡板( 342 ) 与所述进气口 ( 322 )所在侧壁相贴合。

27.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330 ) 包括:

阀体(3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3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 向阀开口、 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 ( 331 ) 的侧壁上;

换向板( 332 ), 绕所述阀体( 331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331 ) 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 将所述阀体( 3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具有使所述 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 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二 工作状态; 以及

转换电机( 3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3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 332 )驱 动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 2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330 ) 还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334 ), 所述限位板( 334 ) 固定设 置在所述阀体( 331 ) 的内壁。

29.—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410 ),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 43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4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 42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4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410 )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4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47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420 )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471 ) 以及出气口 ( 472 ), 所述吸气口 (4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420 )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 4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 420 )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422 );

进气口开关机构 ( 440 ), 设置在所述壳体(410 ) 内部, 包括与所述吸气 密封室 (20 ) 的所述进气口 ( 422 )所在侧壁平行的滑轨( 443 )、 沿所述滑轨 ( 443 )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并具有开启所述进气口 ( 422 )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 闭所述进气口 ( 422 ) 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 442 );

机械传动机构, 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 442 ) 与所述换向阀 ( 430 )之间, 所述换向阀 ( 430 )通过所述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动挡板( 442 ), 使得所 述换向阀( 430 )在第一挡板位置时, 所述进气口开关机构( 440 )将所述进气 口 ( 422 )打开, 所述换向阀 ( 430 )在第二挡板位置时, 所述进气口开关机构 ( 440 )将所述进气口 ( 422 ) 关闭。

30.根据权利要求 29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 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 442 )上且与所述滑轨( 443 )平行的齿条( 444 ) 以及与所述齿条( 444 )相啮合的齿轮组;

所述换向阀的换向板( 432 )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组旋转配合的轮齿( 435 ); 所述吸气密封室 ( 420 ) 包括若干条状的所述进气口 ( 422 ), 所述进气口

( 422 ) 沿所述滑动挡板( 442 ) 的滑动方向排列, 所述滑动挡板( 442 )上包 括若干与所述进气口 ( 422 )相对应的条状通孔。

31.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组包括: 第三齿轮( 448 ), 与所述齿条( 444 )相啮合;

第二齿轮( 447 ), 与所述第三齿轮( 448 )相啮合; 以及

第一齿轮( 441 ) , 与所述轮齿( 435 )相啮合, 通过连杆 ( 446 )与所述第 二齿轮( 447 )连接, 带动所述第二齿轮( 447 )转动。

32.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450 ), 以及连接 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460 )。

33.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 443 ) 固 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420 ) 的所述进气口 ( 422 )所在侧壁。

34.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 443 ) 为 可拆卸滑轨。

35.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挡板( 442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420 ) 的所述进气口 ( 422 )所在侧壁相贴合。

36.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430 ) 包括:

阀体(4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向 阀开口、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431 ) 的侧壁上;

所述换向板( 432 ), 绕所述阀体(431 )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 431 ) 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 将所述阀体(4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具有 使所述室内通气口 ( 450 )与所述出气口 ( 472 )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 作状态, 和使所述室外通气口 ( 460 )与所述出气口 ( 472 )共同位于所述封闭 侧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4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4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 432 )驱 动连接; 以及

所述轮齿( 435 ), 设置在所述换向板( 432 ) 的所述侧板外周。

37.根据权利要求 36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430 ) 还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434 ), 所述限位板( 434 ) 固定设 置在所述阀体(431 ) 的内壁上。

38.—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510 ),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 53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5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 52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5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510 )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5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57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520 )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571 ) 以及出气口 ( 572 ), 所述吸气口 (5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520 )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 5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 520 )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522 );

进气口开关机构 ( 540 ), 设置在所述壳体(510 ) 内部, 包括可枢转地设 置于所述进气口( 522 )处的挡板( 542 ), 所述挡板( 542 )与所述换向阀( 530 ) 之间通过连杆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换向阀 ( 530 )通过所述连杆传动机构驱动 所述挡板( 542 )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进气口 ( 522 )。

39.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 括与所述挡板( 542 )铰接并驱动所述挡板( 542 )封闭或者打开所述进气口( 522 ) 的第一连杆 ( 541 ) , 所述第一连杆( 541 )的第一端绕所述换气阀 ( 530 )的转 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换向阀 ( 530 ) 的换向板( 532 )上。

40.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530 ) 包括:

阀体(5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5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 向阀开口、 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 ( 531 ) 的侧壁上;

所述换向板( 532 ), 绕所述阀体(531 )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 531 ) 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 将所述阀体( 5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具有 使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 作状态 ,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 的第二工作状态; 以及

转换电机( 5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5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 532 )驱 动连接。

41.根据权利要求 4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 542 )有 多个, 所述多个挡板( 542 )与多个第三连杆( 544 )——对应连接, 多个所述 第三连杆( 544 )铰接至第二连杆 ( 543 ) , 所述第二连杆 ( 543 )与所述第一连 杆(541 )铰接。

42.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541 ) 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侧板上偏离所述换向阀 ( 530 ) 的转轴中心的位置。

43.根据权利要求 40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30 )还 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 532 )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534 ) , 所述限位板( 534 ) 固 定设置在所述阀体(531 ) 的内壁。

44.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550 ), 以及连接 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560 )。

45.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 542 )与 所述进气口 ( 522 )所在侧壁的壁面相贴合。

46.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 ( 541 ) 为 Z字形结构。

47.—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610 ),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 63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6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 62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6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610 )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6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67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620 )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671 ) 以及出气口 ( 672 ), 所述吸气口 (6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620 )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 6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 620 )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622 );

进气口开关机构 ( 640 ), 设置在所述壳体(610 ) 内部, 包括与所述吸气 密封室( 620 )的所述进气口 ( 622 )所在侧壁平行的滑轨、 沿所述滑轨可直线 运动地设置并具有开启所述进气口 ( 622 ) 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所述进气口 ( 622 ) 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 642 )、 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 642 ) 上且与所述滑轨平行的齿条( 643 ), 以及与所述齿条( 643 )相啮合的齿轮组; 所述换向阀 ( 630 )的换向板( 632 )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组旋转配合的轮 齿( 635 )。

48.根据权利要求 4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650 ), 以及连接 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660 )。

49.根据权利要求 4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包括固定设 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620 )的所述进气口 ( 622 )所在侧壁两相对边缘的第一 滑轨( 641 )以及第二滑轨( 644 ), 所述第一滑轨( 641 )与所述第二滑轨( 644 ) 平行。

50.根据权利要求 49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轨(641 ) 以及第二滑轨( 644 ) 为可拆卸滑轨。

51.根据权利要求 4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组包括: 第三齿轮( ), 与所述齿条( )相啮合;

第二齿轮( 646 ), 与所述第三齿轮( 647 )相啮合; 以及

第一齿轮( ), 与所述轮齿( 635 )啮合, 通过连杆 ( 648 )与所述第二 齿轮( )连接, 带动所述第二齿轮( )转动。

52.根据权利要求 4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挡板( 642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620 ) 的所述进气口 ( 622 )所在侧壁相贴合。

53.根据权利要求 4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630 ) 包括:

阀体(6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6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 向阀开口、 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 ( 631 ) 的侧壁上;

换向板( 632 ), 绕所述阀体( 631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631 ) 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 将所述阀体(6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具有使所述 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 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二 工作状态; 以及

转换电机( 6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6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 632 )驱 动连接; 以及

所述轮齿( 635 ), 设置在所述换向板( 632 ) 的所述侧板外周。

54.根据权利要求 53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630 ) 还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634 ), 所述限位板( 634 )设置在 所述阀体(631 ) 的内壁。

55.—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710 ),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 73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7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 72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7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710 )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7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77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720 )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771 ) 以及出气口 ( 772 ), 所述吸气口 (7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720 )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 7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 720 )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722 );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进气口开关机构 ( 740 ), 设置在所述壳体(710 ) 内 部, 包括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720 )的所述进气口 ( 722 )相配合以打开或关闭 所述进气口 ( 722 ) 的开关部以及与所述开关部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56.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750 ), 以及连接 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760 )。

57.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开关机构 ( 740 ) 的所述开关部包括:

滑轨( 741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的所述进气口 ( Ί11 )所 在侧壁;

滑动挡板( 742 ), 沿所述滑轨(741 )可直线运动地设置, 具有开启所述 吸气密封室( 720 )的所述进气口 ( 722 )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所述吸气密封 室 ( 720 ) 的所述进气口 ( 722 ) 的第二挡板位置;

齿条( 743 ), 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 742 )上, 与所述滑轨( 741 )平 行; 以及

齿轮( ), 与所述齿条( )啮合。

58.根据权利要求 57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密封室( 720 ) 包括若干条状的所述进气口 ( 722 ), 沿所述滑动挡板( 742 )的滑动方向排列, 所述滑动挡板( 742 )上包括若干与所述进气口 ( 722 )相对应的条状通孔。

59.根据权利要求 5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741 ) 为 可拆卸滑轨。

60.根据权利要求 57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挡板( 742 ) 贴合所述进气口 ( 722 )所在侧壁。

61.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开关机构 ( 740 ) 的所述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745 )。

62.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730 ) 包括:

阀体(7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7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 向阀开口、 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 ( 731 ) 的侧壁上;

换向板( 732 ), 绕所述阀体( 731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731 ) 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 将所述阀体(7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具有使所述 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 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二 工作状态; 以及

转换电机( 7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7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 732 )驱 动连接。

63.根据权利要求 62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730 ) 还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734 ), 所述限位板( 734 ) 固定设 置在所述阀体(731 ) 的内壁。

64.—种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810 ),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 83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8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 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 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 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 82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810 ) 内部, 具有与所述第三 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810 ) 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 设置有过滤网 (821 ) 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870 ), 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820 ) 内部, 设置有吸气 口 (871 ) 以及出气口 ( 872 ), 所述吸气口 (871 ) 与所述吸气密封室 ( 820 ) 的过滤腔连通, 所述出气口 ( 872 )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 ( 820 )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 822 );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进气口开关机构 ( 840 ), 设置在所述壳体(810 ) 内 部, 包括开关部和驱动部, 所述开关部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 ( 820 ) 的所述进气口 ( 822 )处的可封闭或者打开所述进气口 ( 822 ) 的挡板 ( 842 ) , 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挡板( 842 )驱动连接。

65.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 850 ), 以及连接 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860 )。

66.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 842 )有 多个, 所述开关部还包括与各所述挡板( 842 )——对应地固定连接的多个连 杆( 843 ), 以及驱动各所述连杆( 843 ) 的驱动杆(841 ), 各所述连杆( 843 ) 铰接至所述驱动杆( 841 ), 其中一个所述挡板( 842 )与所述驱动部驱动连接。

67.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为驱动电 机 ( 845 )0

68.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 842 )贴 合所述吸气密封室 ( 820 ) 的所述进气口 ( 822 )所在侧壁。

69.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830 ) 包括:

阀体(831 ),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810 ) 内部, 所述第一换 向阀开口、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 31 ) 的侧壁上;

换向板( 832 ), 绕所述阀体( 831 )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 831 ) 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 将所述阀体(831 )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具有使所述 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 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二 工作状态; 以及

转换电机( 833 ), 设置在所述阀体(831 ) 内部, 与所述换向板( 832 )驱 动连接。

70.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的换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 ( 830 ) 还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834 ), 所述限位板( 834 )设置在 所述阀体( 831 ) 的内壁。

71.—种空调器, 包括分别与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连通的换气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为权利要求 1—7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 所述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所述室内空间,所述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 至所述室外空间。

Description: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本申请要求于 2012 年 3 月 12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4471. X,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以及 2012年 3月 12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4475. 8、 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 以及, 2012年 3月 12 日提交中 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4164. 1、 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 装置的空调器" , 以及, 2012 年 3 月 12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4389. 7、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以及 2012年 3月 12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4447. 6、 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 以及, 2012年 3月 12 日提交中 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4436. 8、 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 装置的空调器" , 以及, 2012 年 3 月 12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3814. 0、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以及 2012年 3月 12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63815. 5、 发明名称为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 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 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器换气装置可以实现室内外双向换 气, 即通过换气装置将室内 空气排放到室外或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室内。 现有技术中, 这两种换气方式都 需要使流通的空气经过过滤网。但是, 将室内的空气经过过滤后排放到室外会 造成资源的浪费, 同时由于过滤网寿命相对较低, 频繁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 更换, 而过滤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也加重了过滤网的负 担,使过滤网使用寿命降 低。 所以相对理想的状态是, 在向室内吸入空气时, 气体经过过滤网, 去除有 害颗粒, 而在向室外排放空气时, 气体不经过过滤网直接排出, 即实现双向换 气单向过滤。 但是现有的空调器换气装置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 置的空调器, 能够使换气装 置在实现双向换气的同时实现单向过滤功能, 减少过滤网的非必要使用状态,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 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 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 阀开口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 壳体内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 有过滤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 及出气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 密封室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 口; 进气口开关机构,设置在壳 体内部, 包括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平行的导 轨、 沿导轨可直线运动 地设置并具有开启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的第一 挡板位置和封闭吸气密封室的 进气口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以及第一 端铰接至滑动挡板且第二端可转 动地设置在换向阀的换向板上的连杆, 连杆驱动滑动挡板沿导轨滑动。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 导轨上设置有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 槽, 滑动挡板通 过两端的导柱设置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导轨包括分别设置在进气口所在侧 壁两相对边缘的第一导轨和 第二导轨, 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 第一滑槽, 和分别设 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槽,第二 滑槽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相应 于第一滑槽设置。

进一步地, 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为可拆卸导轨。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进气口关闭 端弯折至进气口所在侧壁的 壁面。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 状态, 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 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 态; 以及转换电机, 设置在阀体内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 连杆包括位于第一端的铰接端和位于第二端的 曲柄端, 曲柄端 可枢转地设置在换向板的侧板上, 铰接端铰接在滑动挡板上。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固定 设置于阀体的内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另 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 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设置在 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 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 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 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 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 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密封室 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进 气口开关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 包括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平行的滑 轨、沿滑轨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并 具有开启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的第一挡板位置 和封闭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的 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 固定设置在滑动挡板上且与滑轨平行的齿条、 与齿 条相啮合的齿轮以及与齿轮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 滑轨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的吸气口所在侧壁 。

进一步地, 滑轨为可拆卸滑轨。

进一步地, 进气口开关机构的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 滑动挡板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的侧壁相 贴合。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 位置, 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 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位 置; 以及转换电机, 设置在阀体内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限位板设置于阀 体的内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另 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 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设置在 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 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 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 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 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 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密封室 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进 气口开关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 包括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平行的导 轨、沿导轨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具 有开启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的第一挡板位置和 封闭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的第 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以及与滑动挡板通过连 杆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通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通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 导轨上设置有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 槽, 滑动挡板通 过两端的导柱设置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 驱动部与连杆之间通过曲柄连接。

进一步地,导轨包括分别设置在进气口所在侧 壁两相对边缘的第一导轨和 第二导轨, 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 第一滑槽, 和分别设 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槽,第二 滑槽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相应 于第一滑槽设置。

进一步地, 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为可拆卸导轨。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的进气口关闭端和第二滑 槽的进气口关闭端弯折至进 气口所在侧壁的壁面。

进一步地, 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 滑动挡板与进气口所在侧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 状态, 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 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 态; 以及转换电机, 设置在阀体内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限位板设置在阀 体的内壁。

此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另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设置在 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 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 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 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 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 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密封室 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进 气口开关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 包括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平行的滑 轨、沿滑轨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并 具有开启进气口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进气口 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机 械传动机构,设置在滑动挡板与换向阀之间, 换向阀通过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滑 动挡板, 使得换向阀在第一挡板位置时, 进气口开关机构将进气口打开, 换向 阀在第二挡板位置时, 进气口开关机构将进气口关闭。

进一步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滑动 挡板上且与滑轨平行的齿条 以及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组;换向阀的换向板 上设置有与齿轮组旋转配合的轮 齿; 吸气密封室包括若干条状的进气口, 进气口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排列, 滑动挡板上包括若干与进气口相对应的条状通 孔。

进一步地, 齿轮组包括: 第三齿轮, 与齿条相啮合; 第二齿轮, 与第三齿 轮相啮合; 以及第一齿轮, 与轮齿相啮合, 通过连杆与第二齿轮连接, 带动第 二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 滑轨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 。

进一步地, 滑轨为可拆卸滑轨。

进一步地, 滑动挡板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相贴 合。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 具有使室内通气口与出气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 第一工作状态, 和使室 外通气口与出气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 状态; 转换电机,设置在阀体内 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以及轮齿, 设置在换向板的侧板外周。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限位板固定设置 在阀体的内壁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另 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 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设置在 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 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 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 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 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 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密封室 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进 气口开关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 包括可枢转地设置于进气口处的挡板,挡板与 换向阀之间通过连杆传动机构连 进一步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与挡板铰接并驱 动挡板封闭或者打开进气口 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绕换气阀的转 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换向阀的换向 板上。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 状态, 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 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 态; 以及转换电机, 设置在阀体内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 挡板有多个, 多个挡板与多个第三连杆——对应连接, 多个第 三连杆铰接至第二连杆, 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

进一步地, 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侧板上偏离换向阀的 转轴中心的位 置。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限位板固定设置 在阀体的内壁。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 挡板与进气口所在侧壁的壁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 第一连杆为 Z字形结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另 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 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设置在 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 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 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 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 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 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密封室 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进 气口开关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 包括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平行的滑 轨、沿滑轨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并 具有开启进气口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进气口 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固 定设置在滑动挡板上且与滑轨平行的齿条、 以及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组; 换向 阀的换向板上设置有与齿轮组旋转配合的轮齿 。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滑轨包括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的 进气口所在侧壁两相对边缘 的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 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平行。

进一步地, 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为可拆卸滑轨。

进一步地, 齿轮组包括: 第三齿轮, 与齿条相啮合; 第二齿轮, 与第三齿 轮相啮合; 以及第一齿轮, 与轮齿啮合, 通过连杆与第二齿轮连接, 带动第二 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 滑动挡板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相贴 合。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 状态, 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 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 态; 以及转换电机, 设置在阀体内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以及轮齿, 设置在 换向板的侧板外周。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限位板设置在阀 体的内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另 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 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设置在 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 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 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 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 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 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密封室 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 换气装置还包括进气口开关机构, 设置在壳体内部,包括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 相配合以打开或关闭进气口的开 关部以及与开关部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 进气口开关机构的开关部包括: 滑轨,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的进气口所在侧壁; 滑动挡板, 沿滑轨可直线运动地设置, 具有开启吸气密封 室的进气口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吸气密封室 的进气口的第二挡板位置; 齿 条, 固定设置在滑动挡板上, 与滑轨平行; 以及齿轮, 与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 吸气密封室包括若干条状的进气口, 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排 列, 滑动挡板上包括若干与进气口相对应的条状通 孔。

进一步地, 滑轨为可拆卸滑轨。

进一步地, 滑动挡板贴合进气口所在侧壁。

进一步地, 进气口开关机构的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 状态, 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 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 态; 以及转换电机, 设置在阀体内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限位板固定设置 在阀体的内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另 一种换气装置, 包括: 壳体, 内部形成换气腔, 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 固定设置在 壳体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 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 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具有与 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 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 网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 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 口, 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吸气密封室 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 换气装置还包括进气口开关机构, 设置在壳体内部, 包括开关部和驱动部, 开关部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吸气密封 室的进气口处的可封闭或者打开进气口的挡板 , 驱动部与挡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室内接口 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 通道, 以及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 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 挡板有多个, 开关部还包括与各挡板——对应地固定连接的 多 个连杆, 以及驱动各连杆的驱动杆, 各连杆铰接至驱动杆, 其中一个挡板与驱 动部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 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 挡板贴合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

进一步地, 换向阀包括: 阀体, 为圓筒形,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 第一换 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 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 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 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 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 状态, 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 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 态; 以及转换电机, 设置在阀体内部, 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 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 限位板设置在阀 体的内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包括分别与室内空间和室 外空间连通的换气装置, 该换气装置为前述任一项的换气装置,换气装 置的壳 体室内接口连通至室内空间,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空间。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吸气密封室设 置进气口以及与进气口配合 的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实现双向换气的同 时能够实现单向过滤, 即在切换 不同的换气方向的同时,相应地同步改变空气 的流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 风时空气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空气不经过过滤网,从而减 少过滤网 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 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 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整 结构示意图;

图 2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进气 口开关机构打开示意 图;

图 3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进气 口开关机构关闭示意 图;

图 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导 示意图;

图 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连 与滑动挡板示意图; 图 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滑 挡板示意图;

图 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连 主视图;

图 8示出了图 7中的连杆的侧视图;

图 9示出了图 7中的连杆的俯视图;

图 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打开 示意图;

图 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关闭 示意图;

图 1 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示意 图;

图 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打开 示意图;

图 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关闭 示意图;

图 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滑动挡板示意图; 图 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导轨及滑槽示意图; 图 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打开 示意图;

图 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关闭 示意图;

图 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滑动挡板位于第二挡 板位置的示意图;

图 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滑动挡板位于第一挡 板位置的示意图;

图 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打开 示意图;

图 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关闭 示意图;

图 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与换 气阀配合以关闭挡板的示意图;

图 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与换 气阀配合以打开挡板的示意图;

图 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打开 示意图;

图 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关闭 示意图; 图 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滑动挡板示意图; 图 3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滑动挡板、 齿轮组与 轮齿旋转配合示意图;

图 3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3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开关部打开示意图; 图 3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开关部关闭示意图; 图 3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示意 图;

图 3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3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打开 示意图;

图 4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关闭 示意图;

图 4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挡板关闭示意图; 图 4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换气装置 挡板打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 明。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沖 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 组合。

如图 1—3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110、 吸气 密封室 120、 换向阀 1 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140、 室内侧通道 150、 室外侧通道 160以及吸气电机 170。

壳体 1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11 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1 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1 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1 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150 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1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120固定设置在壳体 110内部。吸气密封室 1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1 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121。

吸气密封室 120的第一侧壁 123上设置有方形的进气口 122 , 使吸气密封 室 120内部的过滤腔与壳体 1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进气口 122可以与过滤网 121设置在同一侧壁上, 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进气 口 122与过滤网 1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且过滤网 121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外侧 壁上, 这样可以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121对气体的阻力,提高进气的 效率。

吸气密封室 1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170 ,吸气电机 170设置有吸气口 171 与出气口 172 , 其中吸气口 171与过滤网 121相对应, 且吸气口 171与吸气密 封室 1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172与出风通道连通。

结合参见图 3—9 , 进气口开关机构 140设置在壳体 110内部, 包括导轨、 滑动挡板 142以及连杆 143。 其中导轨与第一侧壁 123平行, 包括分别设置在 第一侧壁 123两个相对边缘的第一导轨 141和第二导轨 146。 导轨上设置有沿 滑动挡板 142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槽,滑槽包括分别设置 在第一导轨 141和第 二导轨 146上的第一滑槽 141 1 ,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 141和第二导轨 146 上的第二滑槽 1461 , 第二滑槽 1461沿滑动挡板 142的滑动方向相应于第一滑 槽 1411设置。 第一导轨 141和第二导轨 146均为可拆卸导轨。 第一滑槽 1411 和第二滑槽 1461的进气口关闭端弯折至第一侧壁 123的壁面。

滑动挡板 142通过两端的导柱 1421设置在第一滑槽 1411和第二滑槽 1461 内。 滑动挡板 142可沿导轨做直线运动, 封闭或者打开进气口 122。 当滑动挡 板 142向远离进气口 12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档板位置时, 进气口 122开启, 空 气可以经过进气口 122进入吸气密封室 120。 当滑动挡板 142运动至第二挡板 位置时,在第一滑槽 1411和第二滑槽 1461的进气口关闭端引导下, 滑动挡板 142与第一侧壁 123贴合, 进气口 122被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122进入 吸气密封室 120。

连杆 143包括位于第一端的铰接端和位于第二端的曲 柄端, 曲柄端可枢转 地设置在换向板 1 32的侧板 1 322上偏离换向阀 1 30的转轴中心的位置, 铰接 端铰接在滑动挡板 142上, 驱动滑动挡板 142沿导轨滑动。

换向阀 1 30包括阀体 1 31、换向板 1 32、转换电机 1 33以及限位板 1 34。 其 中阀体 1 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1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1 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1 32可绕阀体 1 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1 32包括沿阀体 1 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1 31 内壁贴合的隔板 1 321 , 以及覆盖在阀体 1 31外侧 并与隔板 1321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1322, 隔板 1321经过阀体 131的轴线。 隔板 1321与侧板 1322相配合,将换向阀 1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 着换向板 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 侧,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或者可以使第 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133固定在阀体 131内, 与换向板 1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1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 作状态之间转换。 限位板 134固定设置在阀体 1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1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当转换电机 133带动换向板 132转动时, 连杆 143随之转动, 带动滑动挡 板 142沿导轨做直线运动, 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122。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132在转换电机 1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状态, 此时室内侧通道 150与换向阀 130的开放侧连通。转换电机 133带动 滑动挡板 142运动,直至滑动挡板 142处于第一挡板位置,将进气口 122开启。 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侧通道 150进入换向阀 1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 机 170的吸气口 1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120。此时由于进气 122开启, 空气通过进气口 122进入吸气密封室 1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121进入吸 气密封室 120 的阻力, 所以被吸入吸气口 171 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 122进入吸气密封室 120的, 过滤网 121被闲置。 进入吸气电机 170的空气经 过出气口 1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外侧通道 1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 向室外空间排气的过程基本上不需要经过过滤 网 121,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 121 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132在转换电机 1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 时室外侧通道 160与换向阀 130的开放侧连通。 转换电机 133带动滑动挡板 142运动, 直至滑动挡板 142处于第二挡板位置, 将进气口 122封闭。 室外空 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160进入换向阀 130的开放侧, 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170的吸气口 1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120。此时由于进气口 1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121进入吸气密封室 120内的吸气电机 170, 因此过滤网 121处于工作状态, 将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颗粒去除。 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 吸气电机 170的出气口 172进入封闭侧,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150进入室内空 间, 保证了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空气质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换气装置。 如图 10—13所示, 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210、吸气密封室 220、换向阀 2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240、 室内侧通道 250、 室外侧通道 260以及吸气电机 270。

壳体 2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2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2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2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2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250 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2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220固定设置在壳体 210内部。吸气密封室 2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2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221。

吸气密封室 220的第一侧壁 223上设置有进气口 222 , 使吸气密封室 220 内部的过滤腔与壳体 210 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进气口 222可以与过滤网 221 设置在同一侧壁上, 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口 222与过滤网 2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 且过滤网 221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外侧壁 上, 这样可以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221对气体的阻力,提高进气的效 率。

吸气密封室 2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270 ,吸气电机 270设置有吸气口 271 与出气口 272 , 其中吸气口 271与过滤网 221相对应, 且吸气口 271与吸气密 封室 2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2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240设置在壳体 210内部, 包括滑轨 241、 滑动挡板 242、 齿条 243以及齿轮 244。 其中滑轨 241可拆卸地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220的第一 侧壁 223上, 滑轨 241平行于第一侧壁 223。 滑动挡板 242的第一侧可滑动地 设置在滑轨 241中, 这样可使滑动挡板 242沿滑轨 241做直线运动, 开启或封 闭进气口 222。 当进气口 222开启时, 滑动挡板 242位于第一挡板位置, 当进 气口封闭时, 滑动挡板 242位于第二挡板位置。 当滑动挡板 242沿远离进气口 22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档板位置时,进气口 222开启,空气可以经过进气口 222 进入吸气密封室 220。 当滑动挡板 242运动至第二挡板位置时, 滑动挡板 242 与进气口 222重合,且滑动挡板 242与第一侧壁 223贴合,将进气口 222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222进入吸气密封室 220。 滑动挡板 242的与第一侧相对 的第二侧设置有齿条 243 , 齿条 243与滑轨 241平行且伸出滑动挡板 242 , 朝 远离滑动挡板 242的方向延伸。 齿轮 244设置在壳体 210内部, 靠近齿条 243 的延伸端且与齿条 243啮合。

进气口开关机构 240的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245 , 与齿轮 244驱动连接。 当 驱动电机 245转动时, 带动齿轮 244转动, 与齿轮 244啮合的齿条 243随之运 动, 由于滑轨 241的限制, 齿条 243只能带动滑动挡板 242沿滑轨 241的设置 方向做直线运动, 从而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222。 驱动电机 245可以固定设置在 吸气密封室 220的第一侧壁 223上, 也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壳体 210上。

换向阀 230包括阀体 231、换向板 232、转换电机 233以及限位板 234。 其 中阀体 2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2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2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232可绕阀体 2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232包括沿阀体 2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2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 231外侧并与隔 板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隔板经过阀体 231的轴线。 隔板与侧板相配合, 将 换向阀 2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着换向板 2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 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位 置。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 装置的第二工作位置。

转换电机 233固定在阀体 231内, 与换向板 2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2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 作位置之间转换。 限位板 234固定设置在阀体 2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2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232在转换电机 2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位置, 此时室内侧通道 250与换向阀 230的开放侧连通。驱动电机 245带动 齿轮 244转动, 齿条 243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242沿滑轨 241做直线运动, 直至 滑动挡板 242处于第一挡板位置,将进气口 222开启。 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 侧通道 250进入换向阀 230的开放侧, 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270的吸气口 271 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220。此时由于进气 222开启,空气通过进气口 222 进入吸气密封室 2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221进入吸气密封室 220的阻 力,所以被吸入吸气口 271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 222进入吸气密封室 220的, 过滤网 221被闲置。 进入吸气电机 270的空气经过出气口 272进入封 闭侧, 然后通过室外侧通道 2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 过 程基本上不需要经过过滤网 221 ,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 221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232在转换电机 2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位置,此 时室外侧通道 260与换向阀 230的开放侧连通。 驱动电机 245带动齿轮 44转 动, 齿条 243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242沿滑轨 241做直线运动, 直至滑动挡板 242处于第二挡板位置, 将进气口 222封闭。 室外空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260进入换向阀 230的开放侧, 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270的吸气口 271的吸引而 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2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2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221 进入吸气密封室 220内的吸气电机 270 , 因此过滤网 221处于工作位置, 将空 气中对人体有害的颗粒去除。 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吸气电机 270 的出气口 2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250进入室内空间, 保证了向室内空间 输送的空气质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换气装置。 如图 14—18所示, 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310、吸气密封室 320、换向阀 3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340、 室内侧通道 350、 室外侧通道 360以及吸气电机 370。

壳体 3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3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3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3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3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350 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3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320固定设置在壳体 310内部。吸气密封室 3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3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321。

吸气密封室 320的第一侧壁 323上设置有方形的进气口 322 , 进气口 322 可以使吸气密封室 320的过滤腔与壳体 310的换气腔相通。进气口 322可以与 过滤网 321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 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 的进气口 322与过滤网 3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且过滤网 321设置在面积较大 的外侧壁上, 这样可以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321对气体的阻力,提高 进气的效率。 进气口 322的形状也可以为圓形或者其他的形状。

吸气密封室 3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370 ,吸气电机 370设置有吸气口 371 与出气口 372 , 其中吸气口 371与过滤网 321相对应且吸气口 371与吸气密封 室 3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3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340设置在壳体 310内部, 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导轨 341、 可拆卸的第二导轨 346、 滑动挡板 342、 连杆 343 以及曲柄 344。 其中第一导 轨 341和第二导轨 346分别设置在进气口 322所在侧壁即第一侧壁 323的两个 相对边缘, 且平行于第一侧壁 323。 第一导轨 341和第二导轨 346均设置有滑 槽, 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 341和第二导轨 346上的第一滑槽 3411 , 和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 341和第二导轨 346上的第二滑槽 3461 ,第二滑槽 3461 沿滑动挡板 342的滑动方向相应于第一滑槽 3411设置。第一滑槽 3411的进气 口关闭端 34111和第二滑槽 3461的进气口关闭端 34611弯折至第一侧壁 323 的壁面。 滑动挡板 342两端设置有 4个导柱 3421 , 4个导柱 3421分别伸入到 第一滑槽 3411和第二滑槽 3461中, 使滑动挡板 42可以沿滑槽的方向运动至 开启进气口 22的第一档板位置或封闭进气口 22的第二挡板位置。当滑动挡板 42向远离进气口 22方向的第一档板位置运动时, 进气口 22开启, 空气可以 经过进气口 22进入吸气密封室 20。 当滑动挡板 42向靠近进气口 22方向的第 二挡板位置运动时, 在第一滑槽 411的进气口关闭端 4111和第二滑槽 461的 进气口关闭端 4611的引导下,滑动挡板 342与第一侧壁 323贴合,进气口 322 被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322进入吸气密封室 320。 连杆 343—端与滑动 挡板 342铰接, 连杆 343另一端与曲柄 344铰接。

进气口开关机构 340的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345。 驱动电机 345与曲柄 344 驱动连接。 当驱动电机 345转动时, 通过曲柄 344带动连杆 343转动, 进而拉 动滑动挡板 342沿滑槽运动, 从而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322。 驱动电机 435可以 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320的第一侧壁 323上, 也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壳体 310上。

换向阀 330包括阀体 331、换向板 332、转换电机 333以及限位板 334。 其 中阀体 3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3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3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332可绕阀体 3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332包括沿阀体 3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3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 331外侧并与隔 板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隔板经过阀体 331的轴线。 隔板与侧板相配合, 将 换向阀 3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着换向板 3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 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 态。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 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333固定在阀体 331内, 与换向板 3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3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 作状态之间转换。 限位板

334固定设置在阀体 3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3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332在转换电机 3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状态, 此时室内侧通道 350与换向阀 330的开放侧连通。驱动电机 345带动 滑动挡板 342运动, 直至滑动挡板 342位于第一挡板位置, 进气口 322开启。 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侧通道 350进入换向阀 3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 机 370的吸气口 3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3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322开 启, 空气通过进气口 322进入吸气密封室 320 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321 进入吸气密封室 320的阻力,所以被吸入吸气口 371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 气口 322进入吸气密封室 320的, 过滤网 321被闲置。进入吸气电机 370的空 气经过出气口 3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外侧通道 3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 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过程基本上不需要经过 过滤网 321 ,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 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332在转换电机 3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 时室外侧通道 360与换向阀 330的开放侧连通。 驱动电机 345带动滑动挡板 342运动, 直至滑动挡板 342处于第二挡板位置, 将进气口 322封闭。 室外空 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360进入换向阀 330的开放侧, 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370的吸气口 3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320。此时由于进气口 3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321进入吸气密封室 320内的吸气电机 370 , 因此过滤网 321处于工作状态, 将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颗粒去除。 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 吸气电机 370的出气口 372进入封闭侧,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350进入室内空 间, 保证了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空气质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换气装置。 如图 19—23所示, 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410、吸气密封室 420、换向阀 4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440、 室内侧通道 450、 室外侧通道 460以及吸气电机 470。 壳体 4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4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4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4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4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450 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4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420固定设置在壳体 410内部。吸气密封室 4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4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421。

吸气密封室 420的第一侧壁 423上设置有 5个条状的进气口 422 , 沿第一 侧壁 423的长度方向排列,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 这里进气口 422的数量不 限于 5个,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进气口 422可以与过滤网 421设置在同一 侧壁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口 422与过滤网 4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 且过滤网 421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外侧壁上, 这样可以 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421对气体的阻力, 提高进气的效率。

吸气密封室 4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470 ,吸气电机 470设置有吸气口 471 与出气口 472 , 其中吸气口 471与过滤网 421相对应, 且吸气口 471与吸气密 封室 4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4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440设置在壳体 410内部,包括滑轨 443和滑动挡板 442。 其中滑轨 443可拆卸地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420的第一侧壁 423上, 滑轨 443 平行于第一侧壁 423。 滑动挡板 442的第一侧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 443中, 这 样可使滑动挡板 442沿滑轨 443做直线运动, 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422。 当进气 口 422开启时, 滑动挡板 442位于第一挡板位置, 当进气口封闭时, 滑动挡板 442位于第二挡板位置。 滑动挡板 442上设置有 5个与进气口 422相对应的条 状通孔, 沿滑动挡板 442的滑动方向排列。 当滑动挡板 442位于第一挡板位置 时, 条状通孔与条状进气口 422对齐, 进气口 422开启, 空气可以经过进气口 422进入吸气密封室 420。 当滑动挡板 442位于第二挡板位置时, 条状通孔与 条状进气口 422错开,滑动挡板 442与第一侧壁 423贴合,将进气口 422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422进入吸气密封室 420。 这里滑动挡板 442的条状通孔 数量不限于 5个, 应该根据进气口 422的实际情况设置。 换向阀 30与滑动挡板 442之间连接有机械传动机构。 换向阀 430通过该 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滑动挡板 442沿滑轨 443滑动,使得换向阀 430在第一位置 时, 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440 将进气口 422打开;换向阀 430在第二位置时,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 阀开口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440将进气口 422关闭。

机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 444和与齿条 444啮合的齿轮组。齿条 444固定设 置在滑动挡板 442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 齿条 444与滑轨 443相平行, 且伸出滑动挡板 442 ,朝远离滑动挡板 442的方向延伸。齿轮组设置在壳体 410 内部, 靠近齿条 444的延伸端且与齿条 444啮合。

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 448、 第二齿轮 447以及第一齿轮 441。 其中第三齿 轮 448设置在壳体 410内部且与齿条 444相啮合。 第二齿轮 447设置在壳体 410内部且与第三齿轮 448啮合。 第一齿轮 441与设置在换向阀 430上的轮齿 435旋转配合, 第一齿轮 441通过连杆 446与第二齿轮 447连接, 带动第二齿 轮 447转动。

换向阀 430包括阀体 431、换向板 432、转换电机 433以及限位板 434。 其 中阀体 4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4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4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432可绕阀体 4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432包括沿阀体 4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4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 431外侧并与隔 板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隔板经过阀体 431的轴线。 隔板与侧板相配合, 将 换向阀 4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着换向板 4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 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 态。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 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433固定在阀体 431内, 与换向板 4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4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 作状态之间转换。 限位板 434固定设置在阀体 4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4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轮齿 435设置在换向板 432的侧板的外周,与齿轮组中的第一齿轮 441旋 转配合。 当转换电机 433驱动换向板 432转动时, 轮齿 435随之转动。 当轮齿 435转动到第一齿轮 441处时,带动第一齿轮 441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组转动。 滑动挡板 442上的齿条 444跟随齿轮组的转动而运动, 由于滑轨 443的限制, 齿条 444带动滑动挡板 442做直线运动, 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422。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432在转换电机 4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状态, 此时室内侧通道 450与换向阀 430的开放侧连通。轮齿 435带动齿轮 组转动, 齿轮组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442沿滑轨 443做直线运动, 直至滑动挡板 442处于第一挡板位置,将进气口 422开启。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侧通道 450 进入换向阀 4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470的吸气口 471的吸引而流通 至吸气密封室 420。 此时由于进气 422开启, 空气通过进气口 422进入吸气密 封室 4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421进入吸气密封室 420的阻力,所以被吸 入吸气口 471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 422进入吸气密封室 420的,过滤 网 421被闲置。进入吸气电机 470的空气经过出气口 4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 过室外侧通道 4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 过程基本上不需 要经过过滤网 421 ,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 421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432在转换电机 4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 时室外侧通道 460与换向阀 430的开放侧连通。轮齿 345带动齿轮组转动, 齿 轮组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442沿滑轨 443做直线运动,直至滑动挡板 442处于第 二挡板位置,将进气口 422封闭。 室外空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460进入换 向阀 4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470的吸气口 4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 密封室 4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4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421进入吸气密 封室 420内的吸气电机 470 , 因此过滤网 421处于工作状态, 将空气中对人体 有害的颗粒去除。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吸气 电机 470的出气口 472进入封闭 侧, 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450进入室内空间,保证了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空 气质 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换气装置。 如图 24—28所示, 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510、吸气密封室 520、换向阀 5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540、 室内侧通道 550、 室外侧通道 560以及吸气电机 570。

壳体 5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5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5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5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5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550 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5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520固定设置在壳体 510内部。吸气密封室 5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5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521。

吸气密封室 520的第一侧壁 523上设置有长方形的进气口 522 , 使吸气密 封室 520内部的过滤腔与壳体 5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进气口 522可以与过滤 网 521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 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进 气口 522与过滤网 5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且过滤网 521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外 侧壁上, 这样可以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521对气体的阻力,提高进气 的效率。

吸气密封室 5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570 ,吸气电机 570设置有吸气口 571 与出气口 572 , 其中吸气口 571与过滤网 521相对应, 且吸气口 571与吸气密 封室 5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5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540设置在壳体 510内部, 包括挡板 542。 挡板 542可枢 转地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520的进气口 522处, 可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522。 挡板 542的数量为 4个, 沿进气口 522的长度方向排列。 这里挡板 542的数量不限 于 4个,应该根据进气口 522的实际情况设置。挡板 542与换向阀 530之间通 过连杆传动机构连接,换向阀 530通过连杆传动机构驱动挡板 542打开或者关 闭进气口 522。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传动机构包括 Z字形的第一连杆 541、 第二连杆 543以 及第三连杆 544。 4个第三连杆 544与 4个挡板 542——对应地固定设置, 4 个第三连杆 544铰接至第二连杆 543 , 第二连杆 543铰接至第一连杆 541的第 二端。 第一连杆 541的第一端绕换气阀 530的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换向阀 530 的换向板 532上。 当挡板 542转动, 与进气口 522所在的第一侧壁 523形成一 定角度时, 进气口 522开启, 空气可以经过进气口 522进入吸气密封室 520。 当挡板 542转动至与进气口 522所在的第一侧壁 523贴合时,挡板 542将进气 口 522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522进入吸气密封室 520。

换向阀 530包括阀体 531、换向板 532、转换电机 533以及限位板 534。 其 中阀体 5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5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5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532可绕阀体 5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532包括沿阀体 5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5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 531外侧并与隔 板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隔板经过阀体 531的轴线。 隔板与侧板相配合, 将 换向阀 5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着换向板 5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 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 态。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 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533固定在阀体 531内, 与换向板 5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5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 作状态之间转换。 限位板 534固定设置在阀体 5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5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第一连杆 541的第一端铰接在侧板上偏离换向阀 530的转轴中心的位置, 可绕换气阀 530的转轴转动。 当转换电机 533带动换向板 532转动时, 第一连 杆 541随之转动,第一连杆 541通过第二连杆 543以及第三连杆 544带动挡板 542转动, 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522。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532在转换电机 5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状态, 此时室内侧通道 550与换向阀 530的开放侧连通。转换电机 533带动 挡板 542转动, 直至进气口 522开启。 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侧通道 550进入 换向阀 5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570的吸气口 5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 气密封室 520。 此时由于进气 522开启, 空气通过进气口 522进入吸气密封室 5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521进入吸气密封室 520的阻力, 所以被吸入吸 气口 571 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 522进入吸气密封室 520的, 过滤网 521被闲置。 进入吸气电机 570的空气经过出气口 5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 室外侧通道 5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 过程基本上不需要 经过过滤网 521 ,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 521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532在转换电机 5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 时室外侧通道 560与换向阀 530的开放侧连通。 转换电机 533带动挡板 542 转动, 直至将进气口 522封闭。 室外空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560进入换向 阀 5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570的吸气口 5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 封室 5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5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521进入吸气密封 室 520内的吸气电机 570 , 因此过滤网 521处于工作状态, 将空气中对人体有 害的颗粒去除。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吸气电 机 570的出气口 5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550进入室内空间, 保证了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空气质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换气装置。 如图 29—33所示, 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610、吸气密封室 620、换向阀 6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640、 室内侧通道 650、 室外侧通道 660以及吸气电机 670。

壳体 6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6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6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6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6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650 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6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620固定设置在壳体 610内部。吸气密封室 6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6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621。

吸气密封室 620的第一侧壁 623上设置有方形的进气口 622 , 使吸气密封 室 620内部的过滤腔与壳体 6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进气口 622可以与过滤网 621设置在同一侧壁上, 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进气 口 622与过滤网 6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且过滤网 621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外侧 壁上, 这样可以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621对气体的阻力,提高进气的 效率。 进气口 622也可以为圓形等其它形状的开口。

吸气密封室 6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670 ,吸气电机 670设置有吸气口 671 与出气口 672 , 其中吸气口 671与过滤网 621相对应, 且吸气口 671与吸气密 封室 6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6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640设置在壳体 610内部, 包括滑轨、 滑动挡板 642、 齿 条 643以及齿轮组。 其中滑轨平行于第一侧壁 623。 滑轨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 第一侧壁 623两相对边缘的第一滑轨 641以及第二滑轨 644 , 第一滑轨 641与 第二滑轨 644平行。

滑动挡板 642的两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 641以及第二滑轨 644中, 可沿滑轨做直线运动, 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622。 当滑动挡板 642向远离进气口 62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档板位置时,进气口 622开启,空气可以经过进气口 622 进入吸气密封室 620。 当滑动挡板 642运动至第二挡板位置时, 滑动挡板 642 与进气口 622重合,且滑动挡板 642与第一侧壁 623贴合,将进气口 622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622进入吸气密封室 620。 滑动挡板 642设置在第二滑轨 644中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齿条 643 ,齿条 643与第一滑轨 641以及第二滑轨 644 平行且伸出滑动挡板 642 , 朝远离滑动挡板 642的方向延伸。 齿轮组设置在壳 体 610内部, 靠近齿条 644的延伸端且与齿条 643啮合。

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 647、 第二齿轮 646以及第一齿轮 645。 其中第三齿 轮 647设置在壳体 610内部且与齿条 643相啮合。 第二齿轮 646设置在壳体 610内部且与第三齿轮 647啮合。 第一齿轮 645与设置在换向阀 630上的轮齿 635啮合,第一齿轮 645通过连杆 648与第二齿轮 646连接,带动第二齿轮 646 转动。

换向阀 630包括阀体 631、换向板 632、转换电机 633以及限位板 634。 其 中阀体 6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6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6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632可绕阀体 6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632包括沿阀体 6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6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 631外侧并与隔 板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隔板经过阀体 631的轴线。 隔板与侧板相配合, 将 换向阀 6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着换向板 6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 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 态。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 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633固定在阀体 631内, 与换向板 6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6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 作状态之间转换。 限位板 634固定设置在阀体 6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6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轮齿 635设置在换向板 632的侧板的外周,与齿轮组中的第一齿轮 645旋 转配合。 当转换电机 633驱动换向板 632转动时, 轮齿 635随之转动。 当轮齿 635转动到第一齿轮 645处时,带动第一齿轮 645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组转动。 滑动挡板 642上的齿条 643跟随齿轮组的转动而运动, 由于滑轨的限制, 齿条 643带动滑动挡板 642沿滑轨做直线运动, 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622。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632在转换电机 6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状态, 此时室内侧通道 650与换向阀 630的开放侧连通。轮齿 635带动齿轮 组转动, 齿轮组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642沿滑轨做直线运动, 直至滑动挡板 642 处于第一挡板位置, 将进气口 622 开启。 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侧通道 650 进入换向阀 6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670的吸气口 671的吸引而流通 至吸气密封室 6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622开启, 空气通过进气口 622进入吸气 密封室 6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621进入吸气密封室 620的阻力,所以被 吸入吸气口 671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 622进入吸气密封室 620的,过 滤网 621被闲置。进入吸气电机 670的空气经过出气口 672进入封闭侧, 然后 通过室外侧通道 6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 过程基本上不 需要经过过滤网 621 ,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 621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632在转换电机 6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 时室外侧通道 660与换向阀 630的开放侧连通。轮齿 635带动齿轮组转动, 齿 轮组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642沿滑轨做直线运动,直至滑动挡板 642处于第二挡 板位置,将进气口 622封闭。 室外空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660进入换向阀 630的开放侧, 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670的吸气口 6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 室 6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6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621进入吸气密封室 620内的吸气电机 670 , 因此过滤网 621处于工作状态, 将空气中对人体有害 的颗粒去除。 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吸气电机 670的出气口 6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650进入室内空间, 保证了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空气质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换气装置。 如图 34—37所示, 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710、吸气密封室 720、换向阀 7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740、 室内侧通道 750、 室外侧通道 760以及吸气电机 770。

壳体 7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7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7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7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7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750 连通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760连通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720固定设置在壳体 710内部。吸气密封室 7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7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721。

吸气密封室 720的第一侧壁 723上设置有 5个条状的进气口 722 , 沿第一 侧壁 723的长度方向排列,使吸气密封室 720内部的过滤腔与壳体 710内部的 换气腔相通。 这里进气口 722的数量不限于 5个,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进 气口 722可以与过滤网 721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 的侧壁 上, 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口 722与过滤网 7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 且过滤网 721 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外侧壁上,这样可以通过扩 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721对气 体的阻力, 提高进气的效率。

吸气密封室 7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770 ,吸气电机 770设置有吸气口 771 与出气口 772 , 其中吸气口 771与过滤网 721相对应, 且吸气口 771与吸气密 封室 7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7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740设置在壳体 710内部, 包括与吸气密封室 720的进气 口 722相配合以打开或关闭进气口 722的开关部以及与开关部驱动连接的驱动 部。

进气口开关机构 740的开关部包括滑轨 741、 滑动挡板 742、 齿条 743以 及齿轮 744。其中滑轨 741可拆卸地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720的第一侧壁 723上, 滑轨 741平行于第一侧壁 723。滑动挡板 742的第一侧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 741 中, 这样可使滑动挡板 742沿滑轨 741做直线运动, 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722。 当进气口 722开启时, 滑动挡板 742位于第一挡板位置, 当进气口封闭时, 滑 动挡板 742位于第二挡板位置。滑动挡板 742上设置有 5个与进气口 722相对 应的条状通孔, 沿滑动挡板 742的滑动方向排列。 当滑动挡板 742位于第一挡 板位置时, 条状通孔与条状进气口 722对齐, 进气口 722开启, 空气可以经过 进气口 722进入吸气密封室 720。 当滑动挡板 742位于第二挡板位置时, 条状 通孔与条状进气口 722错开, 滑动挡板 742与第一侧壁 723贴合, 将进气口 722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722进入吸气密封室 720。 这里滑动挡板 742 的条状通孔数量不限于 5个,应该根据进气口 722的实际情况设置。滑动挡板 742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齿条 743 , 齿条 743与滑轨 741平行且伸 出滑动挡板 742 , 朝远离滑动挡板 742的方向延伸。 齿轮 744设置在壳体 710 内部, 靠近齿条 743的延伸端且与齿条 743啮合。

进气口开关机构 740的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745 , 与齿轮 744驱动连接。 当 驱动电机 745转动时, 带动齿轮 744转动, 与齿轮 744啮合的齿条 743随之运 动, 由于滑轨 741的限制, 齿条 743只能带动滑动挡板 742沿滑轨 741的设置 方向做直线运动, 从而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722。 驱动电机 745可以固定设置在 吸气密封室 720的第一侧壁 723上, 也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壳体 710上。

换向阀 730包括阀体 731、换向板 732、转换电机 733以及限位板 734。 其 中阀体 7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7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7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732可绕阀体 7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732包括沿阀体 7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7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 731外侧并与隔 板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隔板经过阀体 731的轴线。 隔板与侧板相配合, 将 换向阀 7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着换向板 7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 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 态。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 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733固定在阀体 731内, 与换向板 7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7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 作状态之间转换。 限位板 734固定设置在阀体 7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7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732在转换电机 7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状态, 此时室内侧通道 750与换向阀 730的开放侧连通。驱动电机 745带动 齿轮 744转动, 齿条 743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742沿滑轨 741做直线运动, 直至 滑动挡板 742处于第一挡板位置,将进气口 722开启。 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 侧通道 750进入换向阀 730的开放侧, 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770的吸气口 771 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7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722开启, 空气通过进气口 722进入吸气密封室 7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721进入吸气密封室 720的 阻力,所以被吸入吸气口 771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 722进入吸气密封 室 720的, 过滤网 721被闲置。 进入吸气电机 70的空气经过出气口 772进入 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外侧通道 7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 过程基本上不需要经过过滤网 721 ,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 721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732在转换电机 7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 时室外侧通道 760与换向阀 730的开放侧连通。 驱动电机 745带动齿轮 744 转动, 齿条 743随之带动滑动挡板 742沿滑轨 741做直线运动, 直至滑动挡板 742处于第二挡板位置, 将进气口 722封闭。 室外空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760进入换向阀 730的开放侧, 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770的吸气口 771的吸引而 流通至吸气密封室 7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7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721 进入吸气密封室 720内的吸气电机 770 , 因此过滤网 721处于工作状态, 将空 气中对人体有害的颗粒去除。 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吸气电机 770 的出气口 7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750进入室内空间, 保证了向室内空间 输送的空气质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换气装置。 如图 38—42所示, 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 810、吸气密封室 820、换向阀 830、 进气口开关机构 840、 室内侧通道 850、 室外侧通道 860以及吸气电机 870。

壳体 8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 壳体 8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 室外接口。换向阀 830固定设置 在壳体 810内部, 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 与壳体室外接 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 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 830可以控制室内外 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 室内侧通道 850 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 口, 室外侧通道 8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 820固定设置在壳体 810内部。吸气密封室 820内部形成过滤 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 及与壳体 8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 的过滤口, 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 821。 吸气密封室 820的第一侧壁 823上设置有长方形的进气口 822 ,进气口 822 使吸气密封室 820内的过滤腔与壳体 810内的换气腔相通。进气口 822可以与 过滤网 821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 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 的进气口 822与过滤网 8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且过滤网 821设置在面积较大 的外侧壁上, 这样可以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 821对气体的阻力,提高 进气的效率。

吸气密封室 8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 870 ,吸气电机 870设置有吸气口 871 与出气口 872 , 其中吸气口 871与过滤网 821相对应, 且吸气口 871与吸气密 封室 820的过滤腔连通, 出气口 8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 840设置在壳体 810内部, 包括与吸气密封室 820的进气 口 822相配合以打开或关闭进气口 822的开关部以及与开关部驱动连接的驱动 部。

进气口开关机构 840的开关部包括驱动杆 841、 挡板 842以及连杆 843。 其中挡板 842可枢转地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820的进气口 822处,可开启或封闭 进气口 822。 挡板 842的数量为 4个, 沿进气口 822的长度方向排列。 各挡板 8842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杆 843 , 4个挡板 842分别通过 4个连杆 843铰接至驱 动杆 841。 当挡板 842转动, 与进气口 822所在的第一侧壁 823形成一定角度 时, 进气口 822开启, 空气可以经过进气口 822进入吸气密封室 820。 当挡板 842转动至与进气口 822所在的第一侧壁 823贴合时, 挡板 842将进气口 822 封闭, 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 822进入吸气密封室 820。 这里挡板 842的数量不 限于 4个, 应该根据进气口 822的实际情况设置。

进气口开关机构 840的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845 , 驱动电机 845与其中一个 挡板 842驱动连接。 当驱动电机 845转动时, 带动该挡板 842转动, 与该挡板 842通过驱动杆 841连接的其他 3个挡板 842在驱动杆 841驱动下随之转动, 从而开启或封闭进气口 822。 驱动电机 845可以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 820的 第一侧壁 823上, 也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壳体 810上。

换向阀 830包括阀体 831、换向板 832、转换电机 833以及限位板 834。 其 中阀体 831为圓筒状, 固定设置在壳体 810内部, 第一换向阀开口、 第二换向 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 831的侧壁上。

换向板 832可绕阀体 8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 832包括沿阀体 831的轴向 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 8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 831外侧并与隔 板固定连接的半圓形侧板, 隔板经过阀体 831的轴线。 隔板与侧板相配合, 将 换向阀 8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 随着换向板 832的转动, 可以使第一 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 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 态。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 即为换气 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 833固定在阀体 831内, 与换向板 832的隔板驱动连接, 带动换 向板 8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 作状态之间转换。 限位板 834固定设置在阀体 831的内壁, 可以限制换向板 832的转动位置, 使换气装 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 换向板 832在转换电机 833 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 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 作状态, 此时室内侧通道 850与换向阀 830的开放侧连通。驱动电机 845带动 挡板 842转动, 直至进气口 822开启。 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侧通道 850进入 换向阀 8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870的吸气口 8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 气密封室 8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822开启, 空气通过进气口 822进入吸气密封 室 8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 821进入吸气密封室 820的阻力,所以被吸入 吸气口 871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 822进入吸气密封室 820的,过滤网 821被闲置。 进入吸气电机 870的空气经过出气口 8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 室外侧通道 8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 过程基本上不需要 经过过滤网, 从而减少了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 832在转换电机 833驱动下转 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 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 时室外侧通道 860与换向阀 830的开放侧连通。 驱动电机 845带动挡板 842 转动, 直至将进气口 822封闭。 室外空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 860进入换向 阀 8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 870的吸气口 8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 封室 820。 此时由于进气口 822封闭, 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 821进入吸气密封 室 820内的吸气电机 870 , 因此过滤网 821处于工作状态, 将空气中对人体有 害的颗粒去除。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吸气电 机 870的出气口 872进入封闭侧, 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 850进入室内空间, 保证了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空气质量, 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 装 置, 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 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 室内机, 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 通过 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 换气的同时, 同步改变气体的流 经路线, 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 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 的目的, 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进气口 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 结构筒单, 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 换气装置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