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FILT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120414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filter, comprising a support part (1200) used for preventing tilting of the filter and a filter part (1100) used for capturing emboli; in a free state, the support part (120)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support rods (1200a) radiating outward from the centre, all of the support rods (1200a) being arranged axisymmetrically; the tail end of the support rods (1200a) or a tangent of the tail end of the support rods (1200a) forms a β≥180° included angle wit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upport part (1200), and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support part (1200) matches the inner diameter of a blood vessel, such that the support rod (1200a) points are suppor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lood vessel. The present filter is in point contact with the inner walls of a blood vessel, prevents tilting of the instrument, and has a uniform radial support force, effectively reducing endothelial coverage, facilitating instrument capture and recycling, reducing operating time,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instrument.

Inventors:
ZHANG TINGCHAO (CN)
LI YANG (CN)
ZHAO J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075790
Publication Date:
July 05, 2018
Filing Date:
March 06,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F2/01
Foreign References:
CN205339216U2016-06-29
CN105361974A2016-03-02
CN203841850U2014-09-24
CN105193521A2015-12-30
CN105943197A2016-09-21
US20050107822A12005-05-19
US6391045B12002-05-21
US20160081785A12016-03-2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REFIN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一种滤器, 包括用于防止滤器倾斜的支撑部、 用于捕获栓子的过滤部 ; 其特征在于:

自由状态下, 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支撑杆且所 有的支撑杆呈轴对称排布;

所述支撑杆末端或支撑杆末端的切线与支撑部的中轴线夹角 β≥180°, 所述支撑部最大外径与血管内径配合一致使得所述支撑杆点支撑在血 管内壁上。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每根所述支撑杆包括依次 由中心向外辐射的第一支撑段、 第二支撑段;

所述第一支撑段或第一支撑段上各点的切线与支撑部中轴线的夹角 α为 0~90°, 第二支撑段或第二支撑段上各点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β ≥90°, 且第二支撑段末端或末端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β≥180°; 第 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之间的夹角或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上各点 切线的夹角 γ≥180°; 所述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段点支撑在血管内壁上。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自由状态下的 形状满足: D2<血管内径的一半、 且 Dl <血管内径的一半, D1 : 以支 撑杆末端处的切线为第二边界线, 支撑杆相对第二边界线的最远点与 第二边界线之间的距离; D2: 以通过支撑杆末端且与第二边界线垂 直的直线为第三边界线, 支撑杆相对于第三边界线的外侧最远点的距 离。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Dl<17mm且 D2<8mm 根据权利要求 2-4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 段、 第二支撑段各自分别为曲线段、 直线段和折线段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段、 第二支 撑段为曲率半径连续变化的曲线, 曲率半径逐步减小。

根据权利要求 2-4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的 第二支撑段包括第一子段、 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

其中, 第二子段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子段, 且第二子段与中轴线的 夹角 β由 90°≤β < 180°过渡到 β≥180°, 形成与血管内壁面的点接触; 或者第二子段为曲线或折线, 形成幵口朝向中轴线的 c字形或 V字形 结构, 第二子段与血管内壁面形成点接触, 第一子段和第三子段为直 线或折线, 且第二支撑段整体背向过滤部或朝向过滤部弯曲。

[权利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末 端设有用于有限刺入血管的锚刺。

[权利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为 支杆结构, 或者所述过滤部为笼形结构。

[权利要求 1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器还设有用于回收 整个滤器的回收部。

Description:
发明名称:一种滤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滤器。

背景技术

[0002] 肺栓塞 (PE)是一种常见疾病, 大多数肺栓塞由下肢或骨盆内的深静脉血栓 (DVT )导致, 形成的血凝块可能通过静脉迁移回到心脏并进 入肺中, 从而由于丧失了 通向肺的一部分的血液和氧供给而导致肺梗塞 。 有资料统计, 不经治疗的肺栓 塞的死亡率为 20%-30%; 每年新增病例约占总人口的 0.2%, 以我国 13.5亿人口 计算, 每年约有 270万新增患者。

[0003] 滤器在临床上被证实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 现有技术中, 滤器结构主要包括 两大类, TrapEase结构的笼型滤器 (如 Cordis TRAPEASE/

OPTEASE和 LifetechAegisy) 和 Kimray-Greenfield结构的支杆型滤器 (如 Boston Scientific Greenfield, St.JudeAmplatz, Bard Denali, COOK Celect和 Rex Medical Option) 。

[0004] TmpEase结构的滤器的缺点在于: 为了加强器械在下腔静脉的固定效果, 增加 了器械接触血管壁的支杆的面积, 然而面积的增加容易造成内皮对支杆的爬覆 , 在回收器械的过程中容易撕裂内皮而损伤血管 壁, 甚至导致器械不可回收。

[0005] Kimray-Greenfield结构的滤器的缺点在于: 当该器械植入下腔静脉吋, 由于圆 锥形器械的自中心能力差, 该器械植入下腔静脉后容易倾斜, 器械倾斜后, 回 收头紧贴血管壁; 在回收过程中, 回收器械无法顺利捕捉到回收头, 会增加器 械手术操作吋间, 甚至导致器械的回收操作失败。

技术问题

[0006] TmpEase结构的滤器的缺点在于: 为了加强器械在下腔静脉的固定效果, 增加 了器械接触血管壁的支杆的面积, 然而面积的增加容易造成内皮对支杆的爬覆 , 在回收器械的过程中容易撕裂内皮而损伤血管 壁, 甚至导致器械不可回收。

[0007] Kimray-Greenfield结构的滤器的缺点在于: 当该器械植入下腔静脉吋, 由于圆 锥形器械的自中心能力差, 该器械植入下腔静脉后容易倾斜, 器械倾斜后, 回 收头紧贴血管壁; 在回收过程中, 回收器械无法顺利捕捉到回收头, 会增加器 械手术操作吋间, 甚至导致器械的回收操作失败。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与血管内 壁点接触、 防止器械倾斜具有更高的径向支撑力的滤器, 本发明的滤器可以有 效降低内皮爬覆、 有利于器械捕获回收、 缩短手术吋间, 并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0009]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滤器, 包括用于防止滤器倾 斜的支撑部、 用于捕获栓子的过滤部;

[0010] 自由状态下, 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支 撑杆且所有的支撑 杆呈轴对称排布;

[0011] 所述支撑杆末端或支撑杆末端的切线与支撑部 的中轴线夹角 β≥180°, 所述支撑 部最大外径与血管内径配合一致使得所述支撑 杆点支撑在血管内壁上。

[0012]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支撑杆包括依次由中心向外辐射的第 一支撑段、 第二 支撑段;

[0013] 所述第一支撑段或第一支撑段上各点的切线与 中轴线的夹角 01为0~90°, 第二支 撑段或第二支撑段上各点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 角 β≥90°, 且第二支撑段末端或末 端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β≥180°; 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之间的夹角或第一 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上各点切线的夹角 γ≥180°; 所述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段点支 撑在血管内壁上。

[0014]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支撑杆自由状态下的形状满足: 02<血管内径的一半 、 且 Dl <血管内径的一半, D1 : 以支撑杆末端处的切线为第二边界线, 支撑杆 相对第二边界线的最远点与第二边界线之间的 距离; D2: 以通过支撑杆末端且 与第二边界线垂直的直线为第三边界线, 支撑杆相对于第三边界线的外侧最远 点的距离。

[0015]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 Dl<17mm且 D2<8mm。 [0016]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段、 第二支撑段各自分别为曲线段、 直线段 和折线段中的至少一种。

[0017]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段、 第二支撑段为曲率半径连续变化的曲线

, 曲率半径逐步减小。

[0018]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段包括第一子段、 第二子段和第三 子段;

[0019] 其中, 第二子段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子段, 且第二子段与中轴线的夹角由 90°≤ β < 180°过渡到 β≥180°, 形成与血管内壁面的点接触;

[0020] 或者第二子段为曲线或折线, 形成幵口朝向中轴线的 C字形或 V字形结构, 第 二子段与血管内壁面形成点接触, 第一子段和第三子段为直线或折线, 且第二 支撑段整体背向过滤部或朝向过滤部弯曲。

[0021]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第一支撑段、 第二支撑段各自平滑过渡以及它们之间平滑 过渡。

[0022]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支撑杆末端设有用于有限刺入血管的 锚刺。

[0023]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过滤部为支杆结构, 或者所述过滤部为笼形结构。

[0024] 所述的滤器中, 优选所述支撑部连接有用于回收整个滤器的回 收部。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通过支撑部的支撑杆实现点支撑, 支撑部为轴对称结构, 采用至少三个 支撑杆形成稳定支撑, 使器械具有更好的自中心性能, 防止器械倾斜, 加之支 撑部最大外径与血管内径配合, 支撑杆点支撑在血管内壁上, 与血管内壁接触 面积小, 减少了内皮爬覆, 有利于器械捕获回收, 缩短手术吋间, 增加了器械 使用寿命, 延长回收吋间。 并且支撑杆的结构为翻转的结构, 所述支撑杆末端 或支撑杆末端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180°, 保证了滤器在释放过程以及释放 后, 支撑杆末端呈卷曲状, 支撑杆末端的端部不会刺入血管内壁, 保证了滤器 使用安全。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6]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 明, 附图中:

[0027]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2是图 1的俯视图;

[0029]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 1支撑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 1支撑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 1支撑杆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滤器释放过程支撑杆释放初期的结构示意 ;

[0033]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滤器释放过程支撑杆释放中期的结构示意 ;

[0034]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滤器释放过程支撑杆释放后期的结构示意 ;

[0035]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 10是图 9中 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 3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 12是图 11的 M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9]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支撑杆固定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 6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 16是本发明实施例 7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43]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详细说 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发明的方位定义: 回收部所在位置为顶部, 过滤部所在位置为底部。 滤器为 轴对称结构, 滤器的各部分都相对于滤器的中轴线呈轴对称 , 本发明中所述的 中轴线都是滤器的中轴线, 也同吋是支撑部和过滤部的中轴线。

[0045] 本发明滤器中有两种状态, 一种是释放后的自由状态, 一种是收入输送导管内 的束缚收缩状态, 以下实施例中, 所称的结构和形状一般为释放后自由状态下 的结构和形状。

[0046] 滤器根据回收的可能分为可回收滤器和永久滤 器。 其中永久滤器主要包括支撑 部和过滤部, 可回收滤器包括回收部、 支撑部和过滤部。

[0047] 实施例 1, 如图 1-8所示, 一种滤器, 本滤器为可回收滤器。 包括用于滤器回收 的回收部 1300、 用于防止滤器倾斜的支撑部 1200、 用于捕获栓子的过滤部 1100 ; 回收部 1300和支撑部 1200和过滤部 1100可以是一体结构, 也可以是分体结构 组装成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滤器的回收部 1300、 支撑部 1200和过滤部 1100为 一体结构, 由 OD2.0mm镍钛管材经激光切割后, 通过模具热定型而成。 支撑部 为轴对称结构, 具有中轴线, 则支撑部向顶部方向延伸有回收部, 回收部优选 位于支撑部中轴线上, 优选为轴对称结构, 在回收过程中, 可减少滤器的倾斜 。 过滤部也从支撑部向底部延伸, 优选相对于中轴线对称的结构。

[0048] 过滤部 1100用于捕获来自血流方向的栓子, 其结构有多种实施方式, 过滤部 11 00可以为支杆结构, 也可以为笼形结构。 支杆结构中, 过滤部 1100可以是单层 支杆结构, 也可以是多层支杆结构。 本实施例中, 如图 1所示, 过滤部 1100采用 单层支杆结构, 单层支杆结构就是围绕中心轴均匀设置多根支 杆 1100a, 支杆 110 0a形状和结构相同, 支杆 1100a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中设置 6根支撑杆 1100a, 支杆 1100a的形状可以是直杆, 也可以是有一定弧度的曲线状。 支杆 1100 a从器械中心即中轴线处向外延伸, 与器械的中轴线夹角为 0~90°, 夹角具体大小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49] 优选在支杆 1100a的末端设有防止器械移位的倒勾 1110, 过滤部 1100至少有两 根支杆 1100a的末端设有倒勾 1110, 倒勾 1110刺入血管壁实现锚定。

[0050] 支撑部 1200是本发明中最为重要的结构, 支撑部 1200第一作用是用于防止器械 倾斜, 防止回收部 1300贴壁, 则需要支撑杆 1200a具有相应的轴对称结构, 支撑 部 1200包括支撑杆 1200a, 由中心向外辐射且所有的支撑杆 1200a呈轴对称排布, 另外为了减少内皮爬覆, 要相对于血管内壁点支撑。 支撑部 1200的支撑杆 1200a 数量至少是三根, 本实施例中采用六根支撑杆 1200a, 关于器械中轴线轴对称排 布。

[0051] 所述支撑杆 1200a末端或支撑杆 1200a末端的切线与支撑部中轴线的夹角 β≥180°

, 所述支撑部最大外径 D (最大外径指支撑杆相对中轴线的最远点形成 的直径 , D: 以中轴线为第一边界线, 支撑杆 1200a相对第一边界线的最远点与第一边 界线之间距离的两倍) 与血管内径配合一致使得所述支撑杆 1200a点支撑在血管 内壁上。 在释放过程中, 支撑杆 1200a在血管内伸展, 不管支撑杆 1200a是什么样 的结构, 释放完成后支撑杆 1200a末端或支撑杆 1200a末端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β≥180°, 这样支撑杆 1200a末端错幵血管内壁, 至少是与血管内壁平行状态, 支 撑杆 1200a端部不会刺破血管内壁面。

[0052] 根据支撑杆 1200a的不同位置形状结构以及作用不同, 支撑杆 1200a主要分成二 部分, 所述支撑杆 1200a包括依次由中心向外辐射的第一支撑段 1210、 第二支撑 段 1230, 在一支撑段 1210、 第二支撑段 1230之间还可以设有过渡段 1220, 这三 段跟不同结构, 其形状和长度都有所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段 1210或第一支 撑段 1210上各点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为 01为0~90°, 且第二支撑段 1230或第二 支撑段 1230上各点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β为 β〉90°, 同吋, 由于支撑杆 1200a末 端即为第二支撑段 1230的末端, 则第二支撑段 1230末端或末端的切线与中轴线 夹角 β≥180°。 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支撑杆 1200a释放后, 支撑杆 1200a末端在贴壁 以前就发生翻转卷曲, 且翻转角度达到 180°以上。 第一支撑段 1210端部汇集与回 收部 1300和过滤部 1100固定在一起, 第二支撑段 1230是支撑杆 1200a的末段。

[0053] 第一支撑段 1210与第二支撑段 1230之间的夹角或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上 点切线的夹角 γ≥180°, 保证了第二支撑段 1230是向背向过滤部方向翻转, 图中 显示朝向滤器的顶部方向翻转。 过渡段 1220为第一支撑段 1210与第二支撑段 123 0之间的过渡, 因此, 过渡段 1220的长度和形状根据第一支撑段 1210和第二支撑 段 1230的形状确定, 以利于第一支撑段 1210与第二支撑段 1230之间的平滑过渡 , 以及达到相应翻转效果。 过渡段 1220可以是曲线、 直线和折线, 以及上述两 种或两种以上线形的混合排布。

[0054] 第一支撑段 1210和第二支撑段 1230各自分别为曲线段、 直线段和折线段中的至 少一种。 即第一支撑段 1210第二支撑段 1230每段都可以只选择是曲线段、 直线 段或折线段, 也可以选择两种甚至三种的线形,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线形排布方 式不作限定, 可以是任意方式。 同样过渡段 1220也可以为曲线段、 直线段和折 线段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段 1210、 第二支撑段 1230为曲率半径连 续变化的曲线, 曲率半径逐步减小。 [0055] 如图 3所示, 第一支撑段 1210为直线段, 过渡段 1220和第二支撑段 1230为曲线 段; 如图 4所示, 第一支撑段 1210、 过渡段 1220和第二支撑段 1230都为折线段; 如图 5所示, 第一支撑段 1210、 过渡段 1220和第二支撑段 1230都为直线段, 各个 直线段之间倒角平滑过渡。

[0056]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中, 支撑杆 1200a的第一支撑段 1210、 过渡段 1220、 第二 支撑段 1230都为曲线段, 支撑杆 1200a的三段没有明确界限, 三段为连续结构, 形成曲率半径连续变化的曲线, 曲率半径逐步减小。 支撑杆 1200a各段长度也根 据实际需要设计, 第一支撑段 1210上各点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α为 0~90°, 夹 角 α可以在 0~90°范围内任意选择, 夹角 α最小是 0°, 即与中轴线平行, 夹角 α最 大是 90°即与中轴线垂直。 第二支撑段 1230为向顶部翻转的段, 因此, 释放后的 自由状态下, 第二支撑段 1230或第二支撑段 1230上各点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β ≥90°, 且第二支撑段 1230末端或末端的切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β≥180°; 第二支撑 段 1230最大翻转角度是朝向中心轴翻转, 末端不接触血管壁面。

[0057] 自由状态下, 所述支撑部 1200为轴对称结构, 支撑部 1200最大外径与血管内径 配合, 支撑部 1200最大外径 D与血管内径配合是指支撑部 1200的最大外径 D基本 与血管内径一致, D可以稍大于、 等于或小于血管内径。 所述支撑杆 1200a的第 二支撑段 1230点支撑在血管内壁上, 点支撑是一个相对概念, 指支撑杆 1200a以 相对较小的接触面积接触血管内壁, 即相对于支撑杆 1200a的长度和直径, 基本 可以认为跟血管内壁接触是点支撑即可。 支撑部 1200最大外径 D为 10~40mm, 血 管最大直径为 2D ( 16~34 mm区间, 通常 24mm) , 考虑到血管的通常尺寸, 优 选 Dl<17mm且 D2<8mm。

[0058] 具体如图 3所示, 优选所述支撑杆 1200a的第二支撑段 1230优选包括第一子段 12 30a、 第二子段 1230b和第三子段 1230c; 其中, 第二支撑段 1230为曲线, 第二子 段 1230b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子段 1230a, 第二子段 1230b与中轴线的夹角 β由 90。 ≤β < 180°过渡到 β≥180°, 形成与血管内壁面的点接触; 或者第二子段 1230b为曲 线或折线, 形成幵口朝向中轴线的 C字形或 V字形, 与血管内壁面形成点接触, 第一子段 1230a和第三子段 1230c为直线或折线, 且第二支撑段 1230整体朝向滤器 顶部的方向弯曲第二子段 1230b的曲率半径为最小, 这样的结构, 第二子段 1230 b的点或段成为支撑部 1200的最远端, 即所有支撑杆 1200a的第二子段 1230b上的 一点或一段所在的圆周形成支撑部 1200的最大圆周, 第二子段 1230b的该位置成 为与血管内壁点接触的位置。

[0059] 第一支撑段 1210、 过渡段 1220和第二支撑段 1230虽然将支撑杆 1200a分成了三 部分, 但是支撑杆 1200a是一个整体, 因此第一支撑段 1210、 过渡段 1220和第二 支撑段 1230各自平滑过渡以及它们之间平滑过渡, 以实现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 杆 1200a。

[0060] 图 6-8为支撑部释放过程示意图。 如图 6所示是支撑杆 1200a的第二支撑段 1230 从导管 1600中展幵情况, 如图 7所示是支撑杆 1200a展幵一半, 过渡段 1220逐步展 幵, 随着支撑杆 1200a的展幵, 支撑杆 1200a末端的第三支撑段 1230幵始向滤器顶 部弯曲, 如图 7所示, 此状态为释放过程中的最危险状态, 支撑杆 1200a末端朝向 血管壁面 1800, 如果支撑杆 1200a过长或支撑杆 1200a弯曲度不足, 都会造成支撑 杆 1200a末端刺破血管, 因此, 要求所述支撑杆 1200a自由状态下的形状满足: D 2<血管内径的一半、 且 Dl <血管内径的一半; 其中, D1 : 以支撑杆 1200a末端处 的切线为第二边界线, 支撑杆 1200a相对第二边界线的最远点与第二边界线之 的距离; D2: 以通过支撑杆 1200a末端且与第二边界线垂直的直线为第三边 线 , 支撑杆 1200a相对于第三边界线的外侧最远点的距离。 根据上述要求, 则支撑 杆 1200a在释放展幵过程中, 支撑杆 1200a末端不会刺到血管内壁面 1800。 如图 8 所示再后撤输送导管 1600, 支撑部 1200的第一支撑段 1210展幵, 则支撑杆 1200a 末端在贴血管 1800壁面以前就朝向中轴线弯曲, 不会刺破血管 1800内壁面。 支 撑杆 1200a的第二支撑段 1230中的第二子段 1230b贴壁, 支撑到血管 1800内壁上, 随后, 回收部 1300从输送导管中释放。 在支撑部 1200的作用下, 滤器 1000不容 易发生倾斜, 回收部 1300难以贴壁, 这样器械更容易回收, 同吋, 该滤器与血 管壁主要为点接触非面接触, 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皮爬覆, 减少滤器回收吋 间。

[0061] 回收部 1300是用于滤器回收的, 回收部 1300设置在支撑部 1200的顶部中心, 跟 支撑部 1200—体结构。 回收部 1300包括挂钩 1310或挂环, 用于钩挂回收进入输 送导管。 [0062] 实施例 2, 如图 9、 10所示,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 1的基础上, 在支撑部 1200的 支撑杆 1200a末端设有用于有限刺入血管 1800的锚刺 1231。 支撑部 1200为光滑的 丝杆, 为了进一步防止支撑杆 1200a刺入血管 1800壁面, 并造成刺入过深, 刺穿 血管 1800壁面, 造成血管 1800损伤或者器械难以回收,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段 1 230末端设有锚刺 1231, 使得第二支撑段 1230的末端 1232与锚刺 1231—起形成两 个分叉, 由于分叉的形成, 当支撑部 1200释放吋, 锚刺 1231用于刺入血管 1800 壁面, 实现器械的锚定, 防止移位, 第二支撑段 1230的末端 1232限定锚刺 1231 进一步, 用于防止刺入过深。

[0063] 其余结构同实施例 1, 在此不再赘述。

[0064] 实施例 3、 如图 11、 12所示,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 1的基础上, 将第二支撑段 12 30中的第三子段 1230c曲率半径小于第二子段 1230b, 这样, 当支撑部 1200逐渐释 放展幵并贴壁吋, 第二支撑段 1230已经恢复至弯曲状态, 这样, 支撑部 1200的 头端不会刺到血管壁, 从而避免了支撑部 1200损伤血管的风险。

[0065] 其余结构同实施例 1, 在此不再赘述。

[0066] 实施例 4, 如图 13、 14所示, 本实施例的结构同实施例 1-3, 滤器的各个部分为 分体结构, 支撑部 1200的支撑杆 1200a和过滤部 1100的过滤杆 1100a分别为丝状结 构, 通过套头 1260与回收部 1300固定连接在一起。

[0067] 支撑部 1200采用 0.1~0.6mm的丝材定型而成, 丝材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 镍钛 合金、 钴铬合金、 钛合金等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 1200由 6根 0.35mm镍钛丝制成的支撑杆 1200a组成, 支撑杆 1200a—端套上套头 1260, 然后 通过氩弧焊接连接, 然后通过模具热定型而成连续平滑弯曲的支撑 杆 1200a。

[0068]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部 1100通过激光切割后热定型而成。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部 11 00、 支撑部 1200和回收部 1300分别成型, 然后焊接在一起, 支撑部 1200处于过 滤部 1100的内侧。

[0069] 实施例 5、 本实施例与是实施例 4具有相同的支撑部 1200和回收部 1300。 所不同 的是本实例中的过滤部 1100的支杆 1100a也是采用 0. l~0.6mm的丝材定型而成, 丝材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 镍钛合金, 钴铬合金, 钛合金等等中的一种或者多 种。 过滤部 1100和支撑部 1200可以分幵成型后焊接, 也可以一体成型。 本实施 例中过滤部 1100由 12根 0.40mm镍钛丝制成的支杆 1100a构成, 支撑部 1200由 6根 0 35mm镍钛丝制成的支撑杆 1200a构成, 然后套上套头 1260, 通过氩弧焊接和激 光点焊连接, 最后通过模具热定型而成。

[0070] 实施例 6、 如图 6所示为具体植入实例: 现有技术中, 腔静脉滤器一般都植入在 肾动脉以下, 本实施例以是滤器横跨肾动脉以上, 增加滤器的锚定区, 扩大滤 器的使用范围。 过滤部 1100的支杆 1100a采用采用 0.1~0.6mm的丝材定型而成, 丝材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 镍钛合金、 钴铬合金、 钛合金等等中的一种或者多 种。 过滤部 1100和支撑部 1200可以分幵成型后焊接, 也可以一体成型。 具体过 滤部 1100的支杆 1100a由 12根 0.40mm镍钛丝通过氩弧焊接后, 模具热定型而成, 由于过滤部 1100直段采用的是镍钛丝组成, 丝与丝之间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具 有较好的柔顺性。 支撑部 1200的支撑杆 1200a采用 2.70mm镍钛管材激光切割后, 模具热定型而成。 过滤部 1100、 支撑部 1200和回收部 1300通过激光点焊连接, 其中一种植入状态见图 15, 其中过滤部 1100处于肾动脉 2100和肾动脉 2200以下 , 支撑部 1200和回收部 1300处于肾动脉 2100和 2肾动脉 200以上。

[0071] 实施例 7, 如图 16所示, 为永久滤器。 只包括支撑部 1200和过滤部 1100, 自由 状态下, 所述支撑部 1200包括至少三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支撑杆 1200a且所有的 支撑杆 1200a呈轴对称排布, 本实施例有四根支撑杆 1200a; 支撑杆 1200a的结构 同实施例 1, 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支撑杆 1200a末端或支撑杆 1200a末端的切线与 支撑部的中轴线夹角 β≥ 180°, 所述支撑部最大外径与血管内径配合一致使得 所 述支撑杆 1200a点支撑在血管内壁上。 与实施例 1不同的是支撑杆 1200a的翻转方 向, 本实施例支撑杆 1200a向过滤部 1100方向翻转, 形成支撑; 过滤部 1100的结 构同实施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