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INLET/OUTLET FUEL VALVES OF COMMON RAIL PUMP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0782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inline high-pressure common rail pump comprising inlet/outlet fuel valves. A plunger is arranged in a plunger hole at an end part of a plunger-matching piece. A third fuel chamber is provid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plunger hole. A valve body and a fuel outlet connector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within a cavity of the plunger-matching piece. A fuel inlet valve spring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part of the plunger-matching piece in the fuel-pressing directi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uel inlet valve spring base is extended into a first fuel chamber. A fuel inlet valve spring is sleeved on the fuel inlet valve spring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fuel inlet valve spring is abutted against a fuel inlet valve steel ball. The upper end of the fuel inlet valve steel ball is abutted against a first fuel passage of the valve body. A seventh fuel passage transversely provided on the valve body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irst fuel passage. A second fuel passage and a third fuel passage that are in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 are also provided in the valve body. The high-pressure common rail pump is structurally simple, inventive, and reasonable, has a reduced number of parts, is structurally compact, and reduces processing difficult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is greatly increased for the inlet/outlet fuel valves.

Inventors:
XIAO HENGLIN (CN)
WANG YONGD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01117
Publication Date:
July 17, 2014
Filing Date:
September 22,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WUXI KIPOR MACHINERY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02M59/46; F04B53/1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061936A2013-04-24
CN203098115U2013-07-31
US20040105763A12004-06-03
CN101113707A2008-01-30
CN2934631Y2007-08-15
CN202012427U2011-10-19
US6126418A2000-10-0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WUXI DAWEI PATENT TRADE MARK AGENCY (CN)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共轨泵的进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柱塞(21)安装在柱塞偶件(6) 端部的柱塞孔中,柱塞孔上端设置第三油腔(25), 阀体(10)、出油接头(12) 依次安装在柱塞偶件 (6) 腔体内, 进油阀弹簧座 (7) 安装在柱塞偶件 (6) 压油方向的端部, 所述进油阀弹簧座 (7) 上端伸入第一油腔(33) 内, 进油 阀弹簧(8) 套装在进油阀弹簧座 (7) 上, 所述进油阀弹簧(8) 上端顶在进 油阀钢球 (9) 上, 进油阔钢球 (9) 上端顶在阀体 (10) 的第一油道 (32) 上,横向设置于阀体(10)上的第七油道(31)连通第一油道(32), 阀体(10) 内还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二油道 (28)、 第三油道 (37); 出油阀弹簧座 (13) 设置在出油接头(12)的中孔内, 围绕出油弹簧座(13)下端在出油接头(12) 上设置第二油腔 (29), 出油阀弹簧(14)套装在出油阀弹簧座 (13) 上, 出 油阀钢球(11) 两端分别顶在出油阀弹簧(14)、 阀体 (10)第三油道上, 所 述出油接头 (12) 上设置第四油道 (30), 所述柱塞偶件 (6) 上还设置第五 油道 (26)、 第六油道 (27)、 环形油槽 (36)。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油道 (32) 端面处设置有与进油阀钢球 (9) 相贴合的第一锥面 (39)。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 上端面处设置有与出油阀钢球 (11) 相贴合的第二锥面 (38)。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油道 (30) 与柱塞偶件 (6) 的柱塞孔同轴, 并且, 连通第二油腔 (29)。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油道

(26) 设置在柱塞偶件 (6) 腔体下端处, 并且, 连通柱塞偶件的腔体。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油道

(27) 由阀体 (10) 外壁与柱塞偶件 (6) 腔体内壁构成。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油槽 (36) 由阀体 (10) 上端部外缘与柱塞偶件 (6) 腔体内壁构成。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油道

(28)平行于第一油道 (32), 所述第三油道 (37)斜向设置在阀体(10) 上 端部。

9、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油接头 (12) 与柱塞偶件 (6) 结合处设置密封圈 (24)。

10、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第三油道 (37) 的轴线与阀体 (10) 轴线的夹角为 α大于 15° , 并且, 小于 50° 。

Description:
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列式高压共轨泵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共轨泵的进出 油阀。

背景技术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与传统机械式燃油 系统相比, 具有降低发动 机噪音、 降低排放、 提高燃油经济性等显著优势, 因此,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 喷射系统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国内,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 识的不断提高、 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出台, 环保性能优良的电控高压 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共轨泵是此环保性能优良的燃油喷射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件, 它能实现对 共轨压力的理想化控制, 为了满足对共轨压力的快速高效控制, 共轨泵就必 须有良好的高压密封性, 较高的泵油效率, 良好的散热性。 为此, 一种满足 该共轨泵使用要求的进出油阀的研发就显得尤 为迫切。 目前, 现有技术中共 轨泵的进出油阀多采用单独设计形式, 这种设计形式增加了进出油阀的零件 数量并导致密封面的数量众多, 高压密封性也不理想, 使得结构复杂, 同时, 这种设计方式对加工精度要求也比较高, 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巧 妙、 合理的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该进出油阀零件数量少、 结构紧凑, 同时该 进出油阀密封性能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其特征在于: 柱 塞安装在柱塞偶件端部的柱塞孔中, 柱塞孔上端设置第三油腔, 阀体、 出油 接头依次安装在柱塞偶件腔体内, 进油阀弹簧座安装在柱塞偶件压油方向的 端部, 所述进油阀弹簧座上端伸入第一油腔内, 进油阀弹簧套装在进油阀弹 簧座上, 所述进油阀弹簧上端顶在进油阀钢球上, 进油阔钢球上端顶在阔体 的第一油道上, 横向设置于阀体上的第七油道连通第一油道, 阀体内还设置 相互连通的第二油道、 第三油道; 出油阀弹簧座设置在出油接头的中孔内, 围绕出油弹簧座下端在出油接头上设置第二油 腔, 出油阀弹簧套装在出油阀 弹簧座上, 出油阀钢球两端分别顶在出油阀弹簧、 阀体第三油道上, 所述出 油接头上设置第四油道, 所述柱塞偶件上还设置第五油道、 第六油道、 环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油道端面处设置有与进油阀钢球相 贴合的第一锥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阀体上端面处设置有与出油阀钢球相贴 合的第二锥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四油道与柱塞偶件的柱塞孔同轴, 并 且, 连通第二油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五油道设置在柱塞偶件腔体下端处, 并且, 连通柱塞偶件的腔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六油道由阀体外壁与柱塞偶件腔体内 壁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环形油槽由阀体上端部外缘与柱塞偶件 腔体内壁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二油道平行于第一油道, 所述第三油 道斜向设置在阀体上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接头与柱 塞偶件结合处设置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第三油道的轴线与阀体轴线的夹角为 α大于 15 ° , 并且, 小于 50° 。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优点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 巧妙、 合理, 零 件数量少, 结构紧凑, 降低了加工难度, 同时, 该进出油阀的密封性能大为 提高。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阀体 10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安装于共轨泵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 说明。

如图 1、 图 2、 图 3所示, 包括侧盖轴承 1、 侧盖 2、 0型圈 3、 泵体 4、 挺柱体 5、 柱塞偶件 6、 进油阀弹簧座 7、 进油阀弹簧 8、 进油阀钢球 9、 阀 体 10、 出油阀钢球 11、 出油接头 12、 出油阀弹簧座 13、 出油阀弹簧 14、 调 压阀 15、 进油计量阀 16、 输油泵 17、 后调整垫片 18、 凸轮轴 19、 调整垫片 20、 柱塞 21、 回油油槽 22、 回油油道 23、 密封圈 24、 第三油腔 25、 第五油 道 26、第六油道 27、第二油道 28、第二油腔 29、第四油道 30、第七油道 31、 第一油道 32、 第一油腔 33、 第八油道 34、 环带 35、 环形油槽 36、 第三油道 37、 第二锥面 38、 第一锥面 39等。

如图 1、 图 2、 图 3所示, 本发明是一种共轨泵的进出油阀, 该进出油阀 的特征是柱塞 21安装在柱塞偶件 6端部的柱塞孔中,柱塞孔上端设置第三油 腔 25, 阀体 10、 出油接头 12依次安装在柱塞偶件 6腔体内, 进油阀弹簧座 7安装在柱塞偶件 6压油方向的端部, 所述进油阀弹簧座 7上端伸入第一油 腔 33内,进油阀弹簧 8套装在进油阔弹簧座 7上,所述进油阀弹簧 8上端顶 在进油阀钢球 9上, 进油阀钢球 9上端顶在阀体 10的第一油道 32上, 横向 设置于阀体 10上的第七油道 31连通第一油道 32, 阀体 10内还设置相互连 通的第二油道 28、第三油道 37; 出油阀弹簧座 13设置在出油接头 12的中孔 内, 围绕出油弹簧座 13下端在出油接头 12上设置第二油腔 29, 出油阀弹簧 14套装在出油阀弹簧座 13上, 出油阀钢球 11两端分别顶在出油阀弹簧 14、 阀体 10第三油道上, 所述出油接头 12上设置第四油道 30, 所述柱塞偶件 6 上还设置第五油道 26、 第六油道 27、 环形油槽 36。

所述第一油道 32端面处设置有与进油阀钢球 9相贴合的第一锥面 39。 所述阀体 10上端面处设置有与出油阀钢球 11相贴合的第二锥面 38。 所述第四油道 30与柱塞偶件 6的柱塞孔同轴, 并且, 连通第二油腔 29。 所述第五油道 26设置在柱塞偶件 6腔体下端处, 并且,连通柱塞偶件的 腔体。

所述第六油道 27由阀体 10外壁与柱塞偶件 6腔体内壁构成。

所述环形油槽 36由阀体 10上端部外缘与柱塞偶件 6腔体内壁构成。 所述第二油道 28平行于第一油道 32,所述第三油道 37斜向设置在阀体 10上端部。

所述出油接头 12与柱塞偶件 6结合处设置密封圈 24。

所述第三油道 37的轴线与阀体 10轴线的夹角为 α大于 15 ° , 并且, 小 于 50°

如图 3所示,本发明安装于共轨泵上, 凸轮轴 19通过两端轴承支撑安装 在泵体 4内, 侧盖轴承 1外圈安装在侧盖 2的中孔内, 凸轮轴 19与输油泵 17相连端的轴承外圈安装在泵体 4的中孔内, 凸轮轴 19通过十字盘带动输 油泵 17转动,挺柱体 5安装在泵体 4的竖直孔内, 并用导向螺钉确保挺柱体 5的滚轮的轴向与凸轮轴 19的轴向平行,柱塞偶件 6与挺柱体 5安装在泵体 4上相同的孔, 柱塞偶件 6在挺柱体 5的上方, 进出油阀安装在柱塞偶件 6 的中孔内, 并用出油接头 12压紧。

如图 1、 图 3所示, 燃油从油箱进入输油泵 17, 在凸轮轴 19的带动下建 立一定的油压,通过调压阀 15的调整,保证进入进油计量阀 16的油压稳定, 根据需要控制进油计量阀 16的开启时间, 以便达到控制进入进油阀的油量, 燃油经过第五油道 26、第六油道 27到达环形油槽 36,经过第七油道 31到达 第一油道 32, 在油压的作用下进油阀钢球 9向进油阀弹簧座 7的方向移动, 进油阀打开, 燃油进入第三油腔 25, 当柱塞 21在凸轮轴 19作用下, 推动挺 柱体 5 (两者滚动摩擦), 挺柱体 5推动柱塞 21 向进油阔弹簧座 7方向移动 时, 第三油腔 25的体积减少, 其内的燃油受到压缩而进入第二油腔 33, 在 压缩燃油的压力的作用下, 进油阀钢球 9与阀体 10上的第一锥面 39贴合, 压缩的燃油被阻止进入进油油道内, 压缩的燃油则通过第二油道 28、 第三油 道 37并顶开出油阀钢球 11进入第二油腔 29, 第二油腔 29有减缓油压波动 的作用, 最后通过第四油道 30流出油泵; 当凸轮轴 19往减少升程的方向转 动时,柱塞 2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远离进油阀弹簧座 7方向移动时,第一油腔 33内的油压快速降低, 而第二油腔 29内的油压不变, 出油阀钢球 11在油压 的作用下与阀体 10上的第二锥面 38贴合, 出油阔关闭, 阻止有压力的燃油 回流,柱塞 21的移动使第三油腔 25体积变大, 由于第一油腔 33内的油压快 速降低,进油阔钢球 9被进油道的油压顶开,燃油充满第一油腔 33和第三油 腔 25, 这样柱塞 21在凸轮轴和弹簧的作用下往复上下移动, 进出油阀重复 上述动作。

本发明采用钢球与锥面的配合来控制进出油阀 的开闭,实际生产应用中 也可以将钢球改为锥面滑台, 通过锥面滑台与锥面的配合来实现上述进出油 阀的开闭动作。

本发明结构简单、 巧妙、 合理, 零件数量少, 结构紧凑, 降低了加工难 度, 同时, 该进出油阀的密封性能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