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FUSE LINE FIXING STRUCTURE OF FUS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9/100382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fuse line fixing structure of fuse, comprising a base, a first electrode, a second electrode and a fuse line, wherein a first support portion, a second support portion, and a cavity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portion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ortion are provided on the middle area of the base, first wing portion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support portion, so that a first concave surf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portion and the first wing portion,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are disposed at both ends of the base, and the first electrode has a first curved piece extending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portion and the first wing portion, a convex contacting face attached to the first concave surface and a concave contacting face facing above the first concave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curved piece, the fuse line is spann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support portions, and suspended above the cavity, so that one end of the fuse line and the concave contacting face of the first curved piece are engaged to each other in a veneer manner, thereby enhanc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fuse after combining the fuse lines.

Inventors:
CHIU HUNG-CHIH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113117
Publication Date:
May 31, 2019
Filing Date:
November 27,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ONQUER ELECTRONICS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H85/22; H01H85/20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16190078A12016-12-01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910723U2014-10-29
CN205881857U2017-01-11
CN1202718A1998-12-23
CN201106716Y2008-08-27
US6326878B12001-12-0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HC-IP AGENCY CO., LTD. (GENERAL PARTNERSHIP) (CN)
Download PDF:
Claims:
\¥0 2019/100382 卩(:17〇\2017/113117

6

[权利要求 1] 一种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底座, 具有一第一端、 一第二端, 和位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 的一中间区, 该中间区设有一邻接该第一端的第一支撑部和一邻接该 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

一第一电极, 配置在该第一端, 该第一电极设有一第一弯曲片, 该第 一弯曲片具有一凹接面, 且该第一弯曲片的凹接面设置于该第一支撑 部上; 以及

一熔丝线, 跨设在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 使该熔丝线一 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一弯曲片的凹接面相互接合。

[权利要求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翼部, 使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一翼部之间 构成一第一凹面, 该第一弯曲片具有一凸接面与该第一翼部接触。

[权利要求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 端配置一第二电极, 该第二电极设有一第二弯曲片, 该第二弯曲片具 有一凹接面, 且该第二弯曲片的凹接面设置于该第二支撑部上, 该熔 丝线另一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二弯曲片的凹接面相互接合。

[权利要求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 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翼部, 使该第二支撑部与该第二翼部之间 构成一第二凹面, 该第二弯曲片具有一凸接面与该第二翼部接触。

[权利要求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一空穴。

[权利要求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底座 中间区和该空穴上盖合一盖体, 使该熔丝线收容在该盖体内部。

[权利要求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盖体 的顶面及侧面的至少一面上, 设有一连通该空穴的通孔。

[权利要求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凹面、 该第二凹面设成弧弯凹面及折弯凹面的其中一种凹面, 该熔丝 \¥0 2019/100382 卩(:17〇\2017/113117

7

线一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一弯曲片的凹接面之间以面贴面的方式相互接 合, 该熔丝线另一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二弯曲片的凹接面之间以面贴面 的方式相互接合。

[权利要求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熔丝 线一端、 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一翼部之间填充有一绝缘层, 该熔丝线 另一端、 该第二支撑部与该第二翼部之间填充有另一绝缘层。

Description:
\¥0 2019/100382 卩(:17〇\2017/113117

发明名称:一种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能够使熔丝线与电极之间以面贴面 的方式相互接合, 以增加该熔丝线与该电极的接触面积, 特别涉及该电极的弯 曲片的凸接面与该熔丝线的组合结构、 以及该电极的弯曲片的凹接面与该熔丝 线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保险丝 (或称熔断器、 熔丝) 是一种连接在电路上, 用以保护电路的一次性组 件, 其中配置有以金属线或金属片制成的熔丝线; 当电路上的电流或突波过大 吋, 或者电能功率过大时, 可造成该熔丝线产生高温而熔断, 形成开路, 以中 断电路上的电能传导, 保护电路免于烧毁。

[0003] 现有的保险丝结构, 通常是在一绝缘底座两端分别配置有一电极, 再于两电极 上焊接一熔丝线, 使用吋可将保险丝的两电极分别焊接在电路上 , 使电路上的 电能从其中一电极经过熔丝线传导至另一电极 和电路。

技术问题

[0004] 然而, 这类保险丝的电极通常是一种金属片, 在贴覆于底座表面以后, 使电极 的金属片在底座表面呈平直形态, 而现有的熔丝线则通常是一种断面呈圆形轮 廓的金属线或金属丝, 因此当熔丝线配置在电极表面时, 为线 (熔丝线) 对面 (电极) 的接触型态, 造成熔丝线与电极的接触面积难以提升的问题 , 容易影 响保险丝在组合熔丝线后的导电效率和可靠性 。

[0005] 此外, 现有的保险丝的熔丝线在熔断时容易发生爆裂 、 电弧等现象, 如果没有 适度地释放前述爆裂能量, 将导致保险丝外壳爆开而发生危险, 因此现有保险 丝都是在其底座设置用以释放爆裂能量的通孔 ; 但是, 当保险丝焊接或黏着在 电路板或设备上时, 该底座的通孔容易被焊料或黏胶覆盖堵塞, 而丧失作用。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 2019/100382 卩(:17〇\2017/113117

2

[0006] 因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包括: 一 底座, 具有一第一端、 一第二端; 和位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一中间区 , 该中间区设有一邻接该第一端的第一支撑部和 一邻接该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 ; 一第一电极, 配置在该第一端, 该第一电极设有一第一弯曲片, 该第一弯曲 片具有一凹接面, 且该第一弯曲片的凹接面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 上; 以及一熔 丝线, 跨设在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 使该熔丝线一端的外周面与 该第一弯曲片的凹接面相互接合, 以增加该熔丝线与该第一电极的接触面积, 借此提升保险丝在组合熔丝线后的导电效率和 可靠性。 改善现有保险丝的熔丝 线与电极之间以线对面的方式相互接合而造成 接触面积难以提升、 影响导电效 率和可靠性等缺陷。

[0007]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第一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翼部, 使该第一支 撑部与该第一翼部之间构成一第一凹面, 该第一弯曲片具有一凸接面与该第一 翼部接触。

[0008]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第二端配置一第二电极, 该第二电极设有一第二弯 曲片, 该第二弯曲片具有一凹接面, 且该第二弯曲片的凹接面设置于该第二支 撑部上, 该熔丝线另一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二弯曲片的凹 接面相互接合。

[0009]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第二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翼部, 使该第二支 撑部与该第二翼部之间构成一第二凹面, 该第二弯曲片具有一凸接面与该第二 翼部接触。

[0010]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一空穴 。

[0011]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底座中间区和该空穴上盖合一盖体, 使该熔丝线收 容在该盖体内部。

[0012]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盖体的顶面及侧面的至少一面上, 设有一连通该空 穴的通孔, 以避免该通孔因堵塞而丧失作用。

[0013]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第一凹面、 该第二凹面设成弧弯凹面及折弯凹面的 其中的一种凹面, 该熔丝线一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一弯曲片的凹接 面之间以面贴 面的方式相互接合, 该熔丝线另一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二弯曲片的凹 接面之间以 面贴面的方式相互接合。 \¥0 2019/100382 卩(:17〇\2017/113117

3

[0014]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 该熔丝线一端、 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一翼部之间填充 有一绝缘层, 该熔丝线另一端、 该第二支撑部与该第二翼部之间填充有另一绝 缘层。

发明的有益效果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图 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 图 2为图 1的立体分解图。

[0017] 图 3为图 1的纵向剖示图。

[0018] 图 4为图 1的横向剖示图。

[0019] 图 5为图 2的底座和熔丝线的配置示意图。

[0020] 图 6为图 5的一修正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0021] 图 7为图 5的另一修正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0022] 图 8为另一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 底座; 11第一端; 12、 第二端; 13、 中间区; 14、 第一支撑部; 140、 第一 凹面; 141、 142第一翼部; 15、 第二支撑部; 150、 第二凹面; 151、 152第二翼 部; 16、 空穴; 第一电极; 21、 21&第一弯曲片; 211、 311、 211 凸接面; 212、 312、 212&凹接面; 3、 第二电极; 31、 第二弯曲片; 4、 熔丝线; 5、 盖体 ; 51、 顶面; 52、 侧面; 53、 通孔; 61、 62绝缘层。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25] 为能明确且充分公开本发明, 并予列举较佳实施例, 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 后述。

[0026] 请参阅图 1至图 4, 公开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图, 由上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保 险丝的熔丝线固定结构, 包括一底座 1、 一第一电极 2、 一第二电极 3、 一熔丝线 4及一盖体 5。 该底座 1具有一第一 '端 11、 一第二端 12, 和位于该第一 '端 11与该第 \¥0 2019/100382 卩(:17〇\2017/113117

4

二端 12之间的一中间区 13, 该中间区 13设有一邻接该第一端 11的第一支撑部 14 、 一邻接该第二端 12的第二支撑部 15、 和位于该第一支撑部 14与该第二支撑部 1 5之间的一空穴 16 , 该第一电极 2配置在该底座 1的第一端 11, 该第二电极 3配置 在该底座 1的第二端 12。

[0027] 在所采用较佳的实施例中, 该第一支撑部 14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翼部 141、 142 , 使该第一支撑部 14与该第一翼部 141、 142之间构成一第一凹面 140; 该第一电 极 2—端设有一伸入该该第一支撑部 14与该第一翼部 141、 142之间的第一弯曲片 21, 且该第一电极 2另一端延伸至该底座 1的第一端 11底部成为焊接端子, 该第 一弯曲片 21上下两面分别设有一贴覆在该第一翼部 141、 142、 第一凹面 140上的 凸接面 211、 以及一朝向该第一凹面 140上方的凹接面 212, 使该第一弯曲片 21的 凹接面 212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 14上。 该第二支撑部 15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翼部 151、 152, 使该第二支撑部 15与该第二翼部 151、 152之间构成一第二凹面 150; 该第二电极 3—端设有一伸入该第二支撑部 15与该第二翼部 151、 152之间的第二 弯曲片 31, 且该第二电极 3的另一端延伸至该底座 1第二端 12底部成为焊接端子 , 该第二弯曲片 31上下两面分别为一贴覆在该第二翼部 151、 152、 该第二凹面 1 50上的凸接面 311、 以及一朝向该第二凹面 150上方的凹接面 312, 使该第二弯曲 片 31的凹接面 312设置于该第二支撑部 15上。 该熔丝线 4跨设在该第一支撑部 14 与该第二支撑部 15之间且悬持在该空穴 16上方, 使该熔丝线 4一端的外周面与该 第一弯曲片 21的凹接面 212之间以面贴面的方式相互接合, 同时该熔丝线 4另一 端的外周面与该第二弯曲片 31的凹接面 312之间以面贴面的方式相互接合。

[0028] 图中并显示, 该盖体 5是盖合在该底座 1中间区 13的第一支撑部 14、 第二支撑部 15和空穴 16上, 使该熔丝线 4收容在该盖体 5内部。

[0029] 请参阅图 5,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 该第一凹面 140、 该第二凹面 150可设成弧 弯凹面。 请参阅图 6和图 7 , 说明该第一凹面 140、 该第二凹面 150也可设成折弯 凹面。 请参阅图 8 , 说明该第一电极 的第一弯曲片 21;!, 设有一朝向上方的凸接 面 211 、 以及一朝向下方的凹接面 212 ¾ , 使该熔丝线 4一端接合该第一弯曲片 21 & 凹接面 212&; 该第二电极的第二弯曲片, 也可设有一朝向上方的凸接面、 以及一 朝向下方的凹接面, 使该熔丝线另一端接合该第二弯曲片凹接面。 \¥0 2019/100382 卩(:17〇\2017/113117

5

[0030] 可了解的是, 借由该熔丝线 4一端外周面与该第一弯曲片 21凹接面 212彼此以面 贴面方式相互接合、 以及该熔丝线 4另一端外周面与该第二弯曲片 31凹接面 312 彼此以面贴面方式相互接合的结构, 以增加该第一电极 2、 该第二电极 3与该熔 丝线 4的接触面积, 借此提升保险丝在组合该熔丝线 4后的导电效率和可靠性。

[0031] 如图 1、 图 2、 图、 4所示,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 该盖体 5的顶面 51或侧面 52 上, 设有一连通该空穴 16的通孔 53 , 使该通孔 53位于该盖体 5与该底座 1的接合 部位, 该通孔 53能够释放该熔丝线 4在熔断时所产生的爆裂能量; 如此, 当该底 座 1焊接或黏着在电路板或设备表面时, 由于该通孔 53位于在该盖体 5上, 没有 将通孔设在底座, 而使该通孔 53远离电路板或设备的焊料或黏胶, 可避免该通 孔 53因堵塞焊料或黏胶而丧失作用。

[0032] 如图 3、 图 4所示,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 该熔丝线 4一端、 该第一支撑部 14与 该第一翼部 14 1、 142之间填充有一绝缘层 61, 该该熔丝线 4另一端、 该第二支撑 部 15与该第二翼部 151、 152之间填充有另一绝缘层 62; 该绝缘层 61、 62可包覆 该熔丝线 4两端, 减少该熔丝线 4暴露在该空穴 16的体积, 并在组合该底座 1及该 盖体 5时, 该绝缘层 61、 62有缓冲的作用, 确保组合时, 该第一翼部 141及该第 二翼部 151接点不会受到挤压而破坏结构, 进而达到保护的作用。

[0033] 综上所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不能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 范围, 凡本技术领域的人士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 , 皆应视为不悖离本发明 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