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LANT STRESS TOLERANCE RELATED PROTEIN TaDREB4B AND ENCODING GENE AND USE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34126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are a plant stress tolerance related protein TaDREB4B and encoding gene and use thereof. The TaDREB4B protein ha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as shown in SEQ ID NO: 1, which can be expressed under induction by drought, high salt,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pathogenic bacteria, ABA, ethylene, JA and SA, and can specially regulate the transcriptional expression of gene comprising the DRE/CRT cis element (core sequence: CCGAC), thereby enhancing the drought resistance, salt tolerance,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resistance to pathogenic bacteria of powdery mildew of plant.

Inventors:
MA YOUZHI (CN)
XU ZHAOSHI (CN)
LI LIANCHENG (CN)
CHEN M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01394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03, 2011
Filing Date:
September 10,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INST OF CROP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CN)
MA YOUZHI (CN)
XU ZHAOSHI (CN)
LI LIANCHENG (CN)
CHEN M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01H1/00; C07K14/415; A01H5/00; C12N5/10; C12N15/29; C12N15/63; C12N15/82
Foreign References:
CN1706948A2005-12-14
Other References:
DATABASE GENBANK 12 December 2005 (2005-12-12), Database accession no. AAX13283
DATABASE GENBANK 12 December 2005 (2005-12-12), Database accession no. AY781355
NI Z.Y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TaDREB6 gene from Triticum aestivum L",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vol. 28, no. 3, 2008, pages 357 - 363
XU, Z. S. ET AL.: "Isola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riticum aestivum L. 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 1 (TaERFl) that increases multiple stress tolerance.", PLANT MOL BIOL., vol. 65, no. 6, 15 September 2007 (2007-09-15), pages 719 - 73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JEEKAI & PARTNERS (CN)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蛋白质, 是如下 (a) 或 (b) :

(a) 由序列表中序列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 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 /或缺失和 /或 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序列 1衍生的蛋白质。

2、 编码权利要求 1所述蛋白的基因, 优选为如下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的 DNA分子:

1) 序列表中序列 2 自 5' 端第 128至 1168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分子;

2) 序列表中序列 2 自 5' 端第 128至 1193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分子;

3) 序列表中序列 2所示的 DNA分子;

4)在严格条件下与 1)或 2)或 3) 限定的 DNA序列杂交且编码耐逆性相关蛋白 的 DNA分子;

5) 与 1) 或 2) 或 3) 限定的 DNA序列具有 90%以上同源性, 且编码耐逆性相关 蛋白的 DNA分子。

3、含有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为 YEP-GAP- 7¾層 、 ρΒΙ121_7¾層 或 pAHC25_7¾層 ;

所述 YEP-GAP-7¾ZWM 为将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插入 YEP-GAP的多克隆位点得 到的重组质粒, 优选为将序列表的序列 2 自 5'端第 128至 1193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 片段插入 YEP-GAP的 EcoRi和 o\酶切识别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质粒;

所述 p B 1121 - TaDREB4B为将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插入 p B 1121的多克隆位点得到 的重组质粒, 优选为将序列表的序列 2 自 5'端第 128至 1193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 片段插入 PBI121的 BamHI和 Xhol酶切识别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质粒;

所述 pAHC25-7¾ZWM 为将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插入 pAHC25的多克隆位点得到 的重组质粒, 优选为将序列表的序列 2 自 5'端第 128至 1193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 片段插入 PAHC25的 Smal和 Spel酶切识别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质粒。

5、 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是将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 得 到耐逆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通过权利要求

3或 4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中; 所述耐逆性为耐非生物胁迫或抗病。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非生物胁迫为耐旱和 /或耐 盐和 /或耐高温; 所述目的植物为拟南芥, 优选为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 所述方法 为将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通过所述 pBI 121- TaDREB4B导入所述目的植物中。

8、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植物为小麦, 优选为济麦 19; 所述耐非生物胁迫为耐旱; 所述耐旱体现为如下 ( I ) 和 /或 (Π ) :

( I ) 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脯氨酸含量和 /或可溶性总糖含量和 /或过氧化物酶活 性和 /或光合速率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 II ) 干旱条件下, 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株粒重和 /或千粒重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所述方法为将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通过所述 pAHC25- 7¾ZWM 导入所述目的植 物中。

9、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植物为小麦, 优选为济麦 19 ;

所述抗病为抗白粉病; 所述白粉病是由白粉病病原菌 E09引起的;

所述方法为将权利要求 2所述基因通过所述 pAHC25- 7¾ZWM 导入所述目的植 物中。

10、 权利要求 1所述蛋白作为转录因子的应用。

Description:
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 TaDREB4B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 TaDREB4B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干旱、 高盐及低温等逆境胁迫是影响小麦生长、 发育的障碍因子。 因此, 了解 小麦对逆境条件的应答与信号传导机制, 提高小麦品种的抗逆性, 成为小麦遗传研 究及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逆境胁 迫下植物体内会产生一系列应答反应, 伴随着许多生理生化及发育上的变化。 明确植物对逆境的反应机制, 将为抗逆基因 工程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论据。 目前, 植物抗逆性研究已逐渐深入到细胞、 分子水 平, 并与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研究相结合, 探索用生物技术来改进植物生长特性, 其 目的是提高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在干旱、 高盐和低温等环境胁迫的逆境条件下, 植物能够在分子、 细胞和整体 水平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所造成的伤害并得以生 存。 许多基 因受胁迫诱导表达, 这些基因的产物不仅能够直接参与植物的胁迫 应答, 而且能够 调节其它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参与信号传导途径 , 从而使植物避免或减少伤害, 增强 对胁迫环境的抗性。 与胁迫相关的基因产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基因编码的产 物包括离子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 渗透调节因子 (蔗糖、 脯氨酸和甜菜碱等) 合 成酶等直接参与植物胁迫应答的基因产物; 第二类基因编码的产物包括参与胁迫相 关的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调节的蛋白因子, 如蛋白激酶、 转录因子等。 其中, 转录 因子在植物胁迫应答的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 要作用。

转录因子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是能够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中顺式作用元件 发生特异性作用的 DNA结合蛋白, 通过它们之间以及与其它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 作 用, 激活或抑制转录。 转录因子的 DNA结合区决定了它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特异 性, 而转录调控区决定了它对基因表达起激活或是 抑制作用。 此外, 其自身活性还 受到核定位及寡聚化等作用的影响。

目前已知在植物中与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主要 有: 具有 AP2 结构域的 AP2 (APETALA2) /EREBP (乙烯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ethylen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家族、含有碱性区域和亮氨酸 链的 bZIP ( basic region/leucine zipper motif transcription factors ) 类转录因子、 含有保守的 WRKY氨基酸序列 的 WRKY转录因子家族、 含有碱性螺旋-环 -螺旋 (bHLH)和亮氨酸拉链的 MYC家族和 具有色氨酸簇 (Trp cluster) 的 MYB家族。 这五个转录因子家族, 除 WRKY家族不 参与植物的水胁迫反应外, 其它四个家族均参与调节植物对干旱、 高盐和低温等的 逆境胁迫反应。其中, AP2/EREBP类转录因子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 它是植物所特 有的一类转录因子, 近年来, 在拟南芥、 烟草、 玉米、 水稻、 大豆和油菜中均有报 道, 这表明 AP2/EREBP类转录因子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并具 有重要作用。 DREB (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DRE-binding protein)类转录因子是 AP2家族中 EREBP-l ike亚家族中的一个成员。 DREB和 EREBP类转录因子在氨基酸序列上没有显 著的相同性, 但都含有一段非常保守的由 58 个左右氨基酸组成的 DNA 结合区域 ( EREBP/AP2结构域) 。 蛋白质三维分析表明, 该区域含有 3个 β -折叠, 对识别各 类顺式作用元件起关键作用。 其中位于第二个 β _折叠中的第 14、 19位的两个氨基 酸残基的差异, 决定这类转录因子与不同顺式作用元件的特异 结合。 DREB类转录因 子第 14位氨基酸是缬氨酸 (V14 ) , 第 19位氨基酸是谷氨酸 (E19 ) , 其中第 19位 的氨基酸并不保守, 例如水稻的 OsDREB l 转录因子的第 19 位氨基酸就是缬氨酸 ( D i bonze J G , Sakuma Y, I o Y, Kasu a M, Dubou zet EG, Miura S , Seki M, Shinozaki K , Yamaguchi --Shinozaki K , 2003 ) 。 在 DREB相关蛋白中决定 DNA结合 的特异性方面, V14的作用明显要比 E19重要 ( Sakuma Y, Liu Q, Dubouzet JG, Abe H, Shinozaki K and Yamaguchi-Shinozaki K, 2002 ) ; 而 ERF类转录因子第 14位 氨基酸是甘氨酸, 第 19位是天冬氨酸, 因而 DREB特异结合 DRE/CRT顺式元件, ERF 特异结合 GCC-盒。 AP2/EREBP结构域的 C-端区还包含 1个由 1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核心序列,该序列形成双亲性的 α -螺旋,该 α -螺旋可能参与同其它转录因子及 DNA 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 在许多植物中都发现含有 EREBP/AP2结构域的转录因子, 并分别与抗病、 抗逆等信号传递有关(刘强,赵南明, Yamaguchi-Shinozaki K, Shinozaki K, 2000 )。 刘强等认为, 一个 DREB基因可以调控多个与植物干旱、 高盐及低温耐性有关的功能 基因的表达(刘强, 赵南明, Yamaguchi-Shinozaki K, Shinozaki Κ, 2000 )。 Kasuga 等的研究证实, 导入到拟南芥的 DREB1A基因可以同时促进与逆境胁迫耐性有关的 基 因 rd29、 rdl7、 kinl、 cor6. 6、 corl5a以及 erdlO的表达, 转基因植株的抗逆性大 大增强 ( Kasuga M, Liu Q, Miura S, Yamaguchi-Shinozaki K, Shinozaki K., 1999 )。 同样, 低温耐性转录因子 CBF1 的转基因植株的耐低温能力有显著提高 ( Jaglo-Ottosen KR, Gi lmour SJ, Zarka DG, Schabenberger 0, Thomashow MF., 1998 ) 。 由于植物的逆境耐性是由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性 状, 依靠导入单个功能性蛋 白基因很难实现植物抗逆性的综合提高。 因此, 利用一个关键性转录因子促进多个 功能基因的表达, 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已经成为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

根据含 DNA结合区的数目, AP2/EREBP转录因子分为 AP2 (APETALA2)和乙烯应答 元件结合蛋白 EREBP ( 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 以及 RAV 三个大类型。 AP2型转录因子包括拟南芥的 AP2、 ANT, 玉米的 Glossy、 idsl等。 这 种类型的转录因子含有两个 AP2/EREBP结构域, 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 在拟南芥中 已发现 14个 AP2型转录因子基因; EREBP型转录因子仅含 1个 AP2/EREBP结构域, 调节植物对激素 (乙烯) 、 病原、 低温、 干旱及高盐等地分子应答反应。 EREBP型转 录因子中, 已发现有烟草 EREBPl-4、番茄 Pti4_6、拟南芥 RAV1_2、 AtEBP、 AtERFl_5、 DREB1A-C ( CBF1-3 ) 和 DREB2A-B等许多成员, 分别与细胞发育、 激素、 抗病、 低温 及干旱、 高盐等信号传递有关。 这些 EREBP 型转录因子又可以再分为: EREBP ( 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 即 ERF ) 亚组, 包括烟草 EREBP 1-4 , 番茄 Pti4-6、 拟南芥 AtEBP、 AtERFl_5、 这类转录因子与含核心序列 AGCCGCC的 GCC-盒特异结合, 因此, 它的 DNA结合区又称为 GCC-盒结合域(GCC-box binding domain, GBD ) , 其中第 2个 G、 第 5个 G、 第 7个 C对 ERF蛋白的识别有 重要作用 (Hao D, Ohme-Takagi M, Sarai A, 1998 ) 。 用核磁共振对其三维空间结 构的研究表明, AtERFl的 GBD通过形成 3个反向的 β _片层与其靶序列 GCC-盒的大 沟相结合; DREBP亚组, 包括拟南芥 DREB1A-C ( CBF1-3 ) 和 DREB2A-B, 这类转录因 子在干旱、 高盐、 低温下特异结合干旱应答元件 DRE/CRT, 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发现 124个 DREBP型转录因子基因; RAV型转录因子包括拟南芥 RAV1、 RAV2、含有两个不 同的 DNA结合区一 ERF/AP2和 B3, 在拟南芥中已发现 6个 RAV型转录因子基因。 还 有一类特殊的转录因子 AL079349 , 它与以上的转录因子都不同, 自成一类。

最近发现 EREBPs蛋白参与了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的信号 传导和基因表达调控。 Mine等人从低温储藏的土豆块茎中分离到了 EREBP转录因子 CIP353 , 受低温胁迫诱 导强烈表达 ( Mine T, Hiyoshi T, Kasaoka K, Ohyama A, 2003 ) , 说明可能有 EREBP 蛋白参与了受低温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 Park等利用西红柿为材料,得到了受高盐、 乙烯或茉莉酸诱导表达的 EREBP转录因子 7¾i基因, EMSA( Electrophoretic mobi l ity shift assays ) 试验分析发现, Tsi 蛋白与 GCC-box和 DRE/CRT顺式元件都能结合 ( Park JM, Park CJ, Lee SB , Ham BK, Shin R, Paek KH, 2001 ) , 尽管前者结合 能力大于后者, 但说明, 某些 EREBP蛋白能激活受渗透胁迫诱导表达的基因。 在正 常生长条件下, 7¾i基因的超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 35S TsU、 的耐盐性、 增 强了抗病性 (Park JM, Park CJ, Lee SB, Ham BK, Shin R, Paek KH, 2001 ) , 以 上说明了 7¾i基因可能参与了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两 信号传导途径。 由高盐胁 迫激活的一条类 MAPK信号传递模式(包括 SIMKK和 SMK),将胁迫信号传递给 EIN2 (在乙烯信号传递途径的 CTR1下游) (Guo HW and Ecker J, 2004 ) , 最后激活某 些 EREBPs转录因子, 调控渗透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对于是否 存在含 GCC-box元件, 且表达产物直接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基因, 还有待作进一 步的证实。

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 植物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信号传递途径至少有 以下六条 途径: (1 ) 依赖于 ABA的信号传递途径有三条: 受干旱、 高盐诱导, 激活 MYB、 MYC 类转录因子基因, 调控具有 MYBR或 MYCR顺式作用元件的靶基因; 受干旱、 高盐诱 导, 激活 ABF/AREB类转录因子基因, 调控具有 ABRE顺式作用元件的靶基因; 受干 旱、 高盐诱导, 激活 CBF4, DREB1类转录因子基因, 调控具有 DRE/CRT顺式作用元 件的靶基因。 (2 ) 不依赖于 ABA的信号传递途径有三条: 受干旱、 高盐诱导, 激活 DREB2类转录因子基因, 调控具有 DRE/CRT顺式作用元件的靶基因; 受低温诱导, 激 活 CBF1-3/DREB1A-C类转录因子基因, 调控具有 DRE/CRT顺式作用元件的靶基因; 受干旱、 高盐或乙烯诱导, 激活 ERF类转录因子基因, 调控具有 DRE/CRT或 GCC顺 式作用元件的靶基因。

发明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 TaDREB4B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 为一种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来源于小麦属小麦 ( Triticum aestivum L. ) , 是如下 (a) 或 (b) :

(a) 由序列表中序列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 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 代和 /或缺失和 /或 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序列 1衍生的蛋白质。

序列 1所示蛋白质由 3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自氨基端第 26位 -33位氨基酸残 基序列和第 63位 -67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为两个可能的核定位信号 区, 自氨基端第 89 位 -147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为保守的 AP2/EREBP结构域。

为了使 (a) 中的 TaDREB4B便于纯化, 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 1 所示的氨基 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 接上如表 1所示的标签。

表 1 标签的序列

上述 (b) 中的 TaDREB4B可人工合成, 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 再进行生物表 达得到。 上述 (b) 中的 TaDREB4B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 2所示的 DNA 序列中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 和 /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 变, 和 /或在其 5'端和 /或 3'端连上表 1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编码所述蛋白的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

所述基因可为如下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的 DNA分子:

1) 序列表中序列 2 自 5' 端第 128至 1168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分子;

2) 序列表中序列 2 自 5' 端第 128至 1193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分子;

3) 序列表中序列 2所示的 DNA分子;

4)在严格条件下与 1)或 2)或 3) 限定的 DNA序列杂交且编码耐逆性相关蛋白 的 DNA分子;

5) 与 1) 或 2) 或 3) 限定的 DNA序列具有 90%以上同源性, 且编码耐逆性相关 蛋白的 DNA分子。

所述严格条件为在 0.1XSSPE (或 0.1XSSC) 、 0.1% SDS 的溶液中, 65°C条 件下杂交并洗膜。 序列 2所示 cDNA序列由 1494个核苷酸组成, 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为自 5 ' 端第 128位 -1168位核苷酸。

含有所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 表达盒、 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均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可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含有所述基因的 重组表达载体。 所述植物表达载 体包括双元农杆菌载体和可用于植物微弹轰击 的载体等。 所述植物表达载体还可包 含外源基因的 3 ' 端非翻译区域, 即包含聚腺苷酸信号和任何其它参与 mRNA加工或 基因表达的 DNA片段。所述聚腺苷酸信号可引导聚腺苷酸加 入到 mRNA前体的 3 '端, 如农杆菌冠瘿瘤诱导(Ti)质粒基因(如胭脂合 成酶 Nos基因)、 植物基因 (如大豆贮 存蛋白基因) 3 ' 端转录的非翻译区均具有类似功能。 使用所述基因构建重组植物表 达载体时, 在其转录起始核苷酸前可加上任何一种增强型 启动子或组成型启动子, 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CAMV ) 35S启动子、 玉米的泛素启动子 (Ub i qui t in ) , 它们可 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的植物启动子结合使用; 此外, 使用本发明的基因构建植物表达 载体时, 还可使用增强子, 包括翻译增强子或转录增强子, 这些增强子区域可以是 ATG起始密码子或邻接区域起始密码子等,但必 需与编码序列的阅读框相同, 以保证 整个序列的正确翻译。 所述翻译控制信号和起始密码子的来源是广泛 的, 可以是天 然的, 也可以是合成的。 翻译起始区域可以来自转录起始区域或结构基 因。 为了便 于对转基因植物细胞或植物进行鉴定及筛选, 可对所用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加工, 如 加入可在植物中表达的编码可产生颜色变化的 酶或发光化合物的基因(GUS基因、萤 光素酶基因等) 、 具有抗性的抗生素标记物 (庆大霉素标记物、 卡那霉素标记物等) 或是抗化学试剂标记基因 (如抗除莠剂基因) 等。 从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考虑, 可 不加任何选择性标记基因, 直接以逆境筛选转化植株。

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具体可为 ?-Gk?- TaDREB4B、 ^I U I- TaDREB4B 或 pAHC25- 7¾層 ;

所述 YEP-GAP- 7¾ZWM 为将所述基因插入 YEP-GAP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 粒。 所述 YEP-GAP- 7¾ZWM 优选为将序列表的序列 2 自 5'端第 128至 1 193位核苷 酸所示的 DNA片段插入 YEP-GAP的 EcoRl和 ol酶切识别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质粒。

所述 pBI 121- 7¾ZWM 为将所述基因插入 pBI 121 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 粒。所述 pBI 121- 7¾ZWM 优选为将序列表的序列 2 自 5'端第 128至 1 193位核苷酸 所示的 DNA片段插入 PBI 121的 BamHI和 Xho l酶切识别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质粒。

所述 pAHC25- 7¾ZWM 为将所述基因插入 pAHC25 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 粒。所述 pBI 121- 7¾ZWM 优选为将序列表的序列 2 自 5'端第 128至 1 193位核苷酸 所示的 DNA片段插入 pAHC25的 Smal和 Spe l酶切识别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质粒。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是将所述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 得 到耐逆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 所述基因具体可通过所述重组表达载体 导入所述目的植物中。 携带有所述基因的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 Ti质粒、 Ri质粒、植 物病毒载体、 直接 DNA转化、 显微注射、 电导、 农杆菌介导等常规生物学方法转化 植物细胞或组织, 并将转化的植物组织培育成植株。

所述耐逆性可为耐非生物胁迫或抗病。

所述耐非生物胁迫具体可为耐旱和 /或耐盐和 /或耐高温 (如 43 °C ) 。

所述目的植物既可以是单子叶植物也可以是双 子叶植物, 如拟南芥 (如哥伦比 亚生态型拟南芥) 、 小麦 (如济麦 19 ) 等。

所述耐旱可体现为如下 ( I ) 和 /或 (Π ) :

( I ) 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脯氨酸含量和 /或可溶性总糖含量和 /或过氧化物酶活 性和 /或光合速率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 II ) 干旱条件下, 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株粒重和 /或千粒重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所述抗病可为抗白粉病, 具体可为抗由白粉病病原菌 E09引起的白粉病。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蛋白作为转录因子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 1为 TaDREB4B与小麦 TaDREB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结果。

图 2为 7¾ZWM 受胁迫诱导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图谱; A: 脱落酸处理; B : 乙烯处理; C: 高温处理; D : 茉莉酸甲酯处理; E : 冷害处理; F: 盐渍处理; G: 干 旱处理; H: 水杨酸处理; I: 白粉病病原菌处理。

图 3为酵母单杂交系统证明转录因子体内结合特 性和激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 图 4为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比较。

图 5为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比较。

图 6为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的耐高温性比较。

图 7 为野生型和转基因小麦的抗旱指标比较; A: 脯氨酸含量; B : 可溶性总糖 含量; C: POD酶活性; D : SPAD值。

图 8为野生型和转基因小麦对白粉病病原菌的耐 比较。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 验方法, 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 如无特殊 说明, 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下述实施例中的%, 如无特殊说明, 均 为质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 1、 TaDREB4B的克隆

一、 mRNA的分离

将水培的生长 10天左右的小白麦 (国家种质资源库, 编号 ZM242 )三叶期幼苗干 旱处理 2小时,用液氮速冻, -80 °C保存备用。采用 Quikprep Mi cro mRNA Puri fi cat ion Ki t ( Pharmac ia ) 进行 mRNA的分离。

二、 cDNA文库的构建及滴度测定 1 cDNA文库的构建

采用 Timesaver™ cDNA Synthesis Kit (Pharmacia) 将步骤一得到的 mRNA合成 cDNA双链, 并力口 fc。RI/〃。iI adaptor; 采用 ZAP Express® Predigested Gigapack® III Gold Cloning Kit (Stratagene)进行 cDNA文库的构建, 共得到 500ul库液。

2、 滴度的测定

(1) 取 lul库液用 SM Buffer稀释 1000倍;

(2) 分别取 lul 10ul lOOul稀释液至三个 10ml离心管中, 分别加 lOOul感 受态宿主菌 XLl-Blue MRF' (0D 6 。。为 1.0) , 于 37°C温浴 20min;

(3)分别加入 3ml顶胶(50°C)混匀, 立即铺于固体 NZY平板上, 凝固后倒置, 37°C培养过夜;

(4) 根据平板噬菌斑数, 求平均值, 即为库容量。

计算公式: 噬菌斑数 (Pfu) X稀释因子

X 1000ul/ml

噬菌体稀释液的体积 (ul)

经计算, 该 cDNA文库的滴度为 3.0X10 6 个噬菌斑。

三、 cDNA文库的筛选

1、 探针的准备

根据已克隆的 DREB基因的 AP2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 WAPF和 WAPR, 以普通小麦 的 cDNA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

WAPF: 5' -ACC GCG GTG TGA GGC AGA GGA - 3'

WAPR: 5' -TGA GAA GTT GAC ACG TGC TTT GGC - 3'

PCR扩增产物进行 1.2 %琼脂糖凝胶电泳。

2、 探针的回收

采用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 Ver.2.0 (TaKaRa公司, Code No. DV805A) 回收纯化 180bp位置的条带 (探针) 。

3、 转膜

(1) 取 lul步骤二的 1的库液, 在培养皿中培养噬菌体, 大概 6.0X10 3 pfu;

(2) 噬菌斑培养好后放在 4°C冷却, 临用时取出置于超净台吹干, 防止转膜时 顶胶被膜粘起;

(3)将 Hybrond-N + 膜剪成圆形, 比直径为 150 的培养皿稍小, 用铅笔在膜上 表明编号及日期 (与培养皿对应) ;

(4)用镊子夹住膜两边, 有字面朝上, 中间先接触平板, 慢慢松开, 不要移动, 不要有气泡, 使膜自然摊平, 完全摊平后, 计时;

(5)用注射器针头在膜上扎三个不对称的孔, 在培养皿背面对应的位置用记号 笔做好标记;

(6) 3min后, 用镊子从一边开始轻轻揭起膜, 不要带起顶胶;

(7) 将膜迅速放入盛有变性液的培养皿中 (放一层滤纸及 15ml变性液) 变性 7min, 有字面朝下, 注意避免溶液到达膜的上表面;

(8) 将膜转移至盛有中和液的培养皿中 (放一层滤纸及 15ml中和液) 中和两 次, 每次 3min;

(9) 然后将膜转入漂洗液中洗 30min, 可轻轻摇动;

(10) 取出膜, 在干净的滤纸上吸干, 有字面朝下;

(11) 用保鲜膜将膜包好, 在紫外交联仪上交联 lmin, 4°C存放备用;

4、 预杂交和杂交反应

65°C预杂交 5-6h (新膜) ; 探针标记完后, 加入 NaOH溶液, 混匀后于室温静置 lOmin使探针变性, 然后 65°C杂交过夜。

5、 洗脱

在 55°C-65°C条件下洗膜。 用滤纸吸干洗好的膜, 保鲜膜包好, 压 X—光片。 6、 阳性克隆的二轮筛选

(1) 将 X光片与膜对齐, 确定位置, 描下膜上的三个不对称点的位置;

(2) 在读片机上放上 X光片及相应的培养皿, 根据不对称点使培养皿定位; (3) 用去头的 lml枪头取出确定的阳性杂交斑, 放在 lml SM 缓冲溶液中, 加 入 50ul氯仿;

(4) 振荡 30秒, 室温放置 1小时, 离心, 取上清;

(5) 取 10-50ul上清再次铺板, 培养噬菌体进行二次筛选;

(6) 二次筛选的步骤同上: 转膜、 预杂交和杂交反应、 洗脱、 压 X—光片, 得 到单个阳性噬菌斑。

四、 得到 TaDREB4B

1、 集群内删除(Mass excision)

(1) 制备 XLl-Blue MRF'和 XL0LR菌; 用液体 LB培养基培养 XLl-Blue MRF'和 XL0LR 菌, 30°C过夜, 培养基中添加 0.2%麦芽糖、 10mM MgS0 4 和抗生素, 分别为 12.5μ g/ml四环素和 50μ g/ml卡那霉素; 第二天, 1000 X g离心 lOmin收集菌体, 用 10mM MgS0 4 重悬, 使 0D 6 。。达到 1.0;

(2) 在一个 10ml的无菌离心管中加入:

Ιμ ΐ库液 (约含 6.0 X10 3 噬菌体颗粒)

XLl-Blue MRF' 200 μ 1 (0D 6 。。为 1·0) ExAssist 助手噬菌体 2μ l lXliTpfu/ml)

(3) 37°C温育 15min;

(4) 加入 20ml液体 NZY培养基, 37 °C振荡培养 2.5_3h;

(5) 65- 70°C加热 20min;

(6) 1000Xg离心 10min, 上清移至一个新管中;

(7) 在一个 1.5ml的离心管中混合 200 μ 1 XL0LR菌和 1 μ 1上清;

(8) 37°C温育 15min; (9) 取 10μ 1、 100 μ 1菌液分别涂于 LB固体培养基(含氨苄 50 μ g/ml)上, °C培养过夜。

2、 cDNA文库插入片段的检查

(1) 随机挑取步骤 1中集群内删除的单菌落, 提取它们的质粒 DNA;

(2) 用限制内切酶 fcoRl (Takara)消化, 反应体系 ΙΟμ Ι:

0.5μ 1

2μ 1

6.5μ 1

(3) 37°C消化 2h, 0.8%琼脂糖凝胶电泳, 发现 95%以上的载体有插入片段, 说明

95%以上的噬菌体含有重组子, 因此文库实际含有的重组子为 2.85X 10 6 (cDNA文库的 滴度为 3.0X10 6 ) 。 50%以上的重组子的插入片段在 800bp— 4Kb之间, 说明构建的文 库较完整。

3、 单克隆内删除(Single-clone excision)

(1)将得到单个阳性噬菌斑从平板上抠下, 放入到一个无菌的、 已加有 500 μ 1

SM缓冲液和 20 μ 1氯仿的离心管中, 漩涡振荡 10sec, 4°C储存;

(2)用液体 LB培养基培养 XLl-BlueMRF'和 XL0LR菌, 30°C过夜, 培养基中添 力口 0.2%(w/v)麦芽糖、 10mM MgS0 4 和抗生素, 分别为 12.5 μ g/ml四环素和 50 μ g/ml 卡那霉素;

(3) 第二天, 1000Xg离心 lOmin收集菌体, 用 10mM MgS0 4 重悬, 使 0D 6 。。达到

1.0;

(4) 在一个 10ml的无菌离心管中加入:

XLl-Blue MRF' 200 μ 1 (0D 6 。。为 1·0)

噬菌体贮存液 250 μ 1 (至少含 1 X 10 5 噬菌体颗粒) ExAssist助手噬菌体 Ιμ ΐ (>1 X 10 10 pfu/ml)

(5) 37°C温育 15min;

(6) 加入 3ml液体 NZY培养基, 37°C振荡培养 2.5_3h;

(7) 于 65-70°C水浴离心管 20min, 然后 1000 X g离心 15min;

(8) 将上清移至一个新的离心管中, 即为噬菌粒悬浮液;

(9)在一个 1.5ml的离心管中加入 200 μ 1步骤 (3) 制备好的 XL0LR菌和步骤

(8) 制备好的噬菌粒悬浮液 100μ 1, 再加入 300μ 1 液体 ΝΖΥ 培养基, 37°C温育 45-60min;

(10) 取 50 μ ΐ菌液涂于 LB固体培养基(含氨苄 50 μ g/ml)上, 37°C培养过夜;

(11) 第二天挑取阳性克隆, 用液体 LB培养基培养过夜, 提取质粒, 用 ¾oRI 酶切, 电泳检测插入片段长度。

( 12)选取插入片段大于 800bp的克隆进行测序, 在 ABI733测序仪(Genecore Biological Company) 上, 采用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测定序列, 将得到的全序列 与 EMBL Bank以及 GENEBANK等核苷酸数据库比较, 用 DNASIS软件进行分析。 发现 18号克隆有一个保守的 AP2/EREBP结构域。 且基因结构完整。

(13) 分析 18号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及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得到序列表中序列 2 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将序列表的序列 1所示的蛋白命名为 TaDREB4B蛋白,由 3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序列 1中的自氨基端第 26位 -33位氨基酸残基和第 63位 -67位氨基酸残基为两个可 能的核定位信号区, 自氨基端第 89-147位氨基酸残基为保守的 AP2/EREBP结构域。 TaDREB4B 蛋白的同源序列比对结果如图 1 所示 (黑框表示一致的氨基酸部分) , TaDREB4B与已报道的小麦 TaDREB (AAL01124)只有 34.97%的同源性, 说明 TaDREB4B 是一个新发现的小麦蛋白。 将 TaDREB4B蛋白的编码基因命名为 TaDREB4B繊, 其 开放阅读框架为自序列表的序列 2的 5' 端第 128位 -1168位核苷酸。 实施例 2、 实时荧光定量 PCR分析 TaDREB4B的表达特性

一、 进行各种胁迫处理

苗龄为 10天的小白麦幼苗, 进行以下处理

(1) 干旱处理: 将水培的小麦幼苗取出吸干根上的水分, 置于干燥的滤纸上, 干旱培养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取出材料, 用 液氮速冻, -80°C保存备用。

(2) 盐渍处理: 将小麦幼苗置于 2%的由 NaCl和 Na 2 S0 4 组成的钠盐溶液中 (NaCl 与 Na 2 SC 质量百分比为 3: 2) 中, 光照培养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分别取出材料, 用液氮速冻, -80°C保存备用。

(3) 脱落酸处理: 将小麦幼苗置于 200 μ Μ的脱落酸 (ABA) 水溶液中, 光照培 养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分别取出并用液氮速 冻, -80°C保存备用。

(4) 白粉病病原菌处理: 将小麦幼苗接种白粉病菌株, 光照培养 3小时、 6小时、 12小时、 2天、 3天、 4天、 5天后, 取出并用液氮速冻, -80°C保存备用。

(5) 冷害处理: 将小麦幼苗置于 4°C培养箱, 光照培养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取出并用液氮速冻, -80°C保存备用。

(6) 茉莉酸甲酯处理: 将小麦幼苗置于 50μ Μ的茉莉酸甲酯(JA)溶液中, 光照 培养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分别取出并用液氮 速冻, -80°C保存备用。

(7) 乙烯处理: 小麦幼苗置于含有乙烯的塑料袋中, 光照培养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分别取出并用液氮速冻, -80°C保存备用。

(8) 水杨酸处理: 将小麦幼苗置于 50μ Μ的水杨酸(SA)溶液中, 光照培养 30分 钟、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分别取出并用液氮速冻, -80 °c保存备用。

( 9 ) 高温处理: 将小麦幼苗置于 42 °C下, 光照培养 30分钟、 1小时、 2小时、 4 小时、 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后分别取出并用液氮速冻, -80°C保存备用。

( 10 ) 对照的处理: 直接取未经任何处理的小麦幼苗 -80°C冻存作为对照 (0小 时) 。

二、 mRNA的分离

采用 Quikprep Micro mRNA Purification Kit ( Pharmacia) 进行 mRNA的分离。 三、反转录为 cDNA

¾ffi R103-Quant_Reverse_Transcriptase ( TIANGEN ) 将纯化的 mRNA反转录为 cDNA。

四、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根据 7¾ZWM^9序列, 在其可变区设计特异引物 TaDREB4BRTF和 TaDREB4BRTR。 以 actin为内参基因, 弓 I物为 actin_2F禾口 actin_2R。

TaDREB4BRTF : 5, - GATGTGTTCGAGCCATTGGAG- 3,;

TaDREB4BRTR : 5, - TGGTCCAAGCCATCCAGGTAG- 3, 。

actin-2F : 5, -CTCCCTCACAACAACCGC- 3,;

actin-2R: 5' -TACCAGGAACTTCCATACCAAC-3' 。

7¾ZWM 对各个胁迫及激素表现出响应, 见图 2。 实施例 3、 TaDREB4B的激活特性

用酵母单杂交系统证明转录因子的激活特性的 主要原理如图 3所示, 将 DRE顺式 作用元件和突变体 DRE顺式作用元件分别构建到 pHISi-1载体和 pLacZi载体的基本启 动子 Pmin ( minimal promoter) 上游, Pmin启动子下游连接报道基因 (His3、 LacZ 和 URA3 ) 。 当连接有编码转录因子的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YEP-GAP (不含激活功能) 分别转化到连有 DRE顺式作用元件和突变体 DRE顺式作用元件的酵母细胞后, 如果连 有突变体 DRE顺式作用元件的酵母细胞中的报道基因不能 表达, 而连有特定的 DRE顺 式作用元件的酵母细胞中的报道基因能够表达 , 说明该转录因子能与 DRE顺式作用元 件结合, 且具有激活功能, 激活了 Pmin启动子, 促使报道基因表达。 从而证明目的 转录因子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功能。

YEP-GAP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保证向公众提供 ; 参考文献 Liu Q, Kasuga

M, Sakuma Y, Abe H, Miura S, Yamaguchi-Shinozaki K, Shinozaki K. Two transcription factors, DREB1 and DREB2, with an EREBP/AP2 DNA binding domain separate two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drought- and

low-temperature-responsive gene expression, respectively,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1998 Aug ; 10 (8) : 1391-1406。

YPD液体培养基: 细菌培养用酵母抽提物 (Bacto-Yeast Extract ) 10g/L, 细菌 培养用胰化蛋白胨 (Bacto-Peptone) 20g/L, 调节 pH至 5.8, 12rC/15min灭菌, 降 至 60°C以后加入 40%的 Glucose, 使其终浓度为 20g/L。

SD/His—/Ura—/Trp—选择性培养基:不含氨基酸 酵母氮源(Yeast nitrogen base) 6· 7g/L, 营养缺陷型混合物 (drop-out media without His/Ura/Trp) 100ml, 琼脂 粉 (Bacteriological agar) 20g/L, 调节 pH至 5· 8, 121°C/15min灭菌, 降至 60°C后 加入 40%Glucose, 使其终浓度为 20g/L。

营养缺陷型混合物 (Drop-out mix) : (10X ) : L-Isoleucine (异亮氨酸) 300mg/L, L-Valine (缬氨酸) 1500mg/L, L-Adenine (腺嘌吟) 200mg/L, L-Arginine (精氨酸) 200mg/L, L_Histidine Hcl monohydrate (组氨酸) 200mg/L, L-Leucine (亮氨酸) 1000mg/L, L-Lysine Hcl (赖氨酸) 300mg/L, L-Methionine (甲硫氨酸) 200mg/L, L-Phenylalanine (苯丙氨酸) 500mg/L, L-Threonine (苏氨酸) 2000mg/L, L-Tyrosine (酪氨酸) 300mg/l。

lXPEG/LiAc: 50%PEG3350 8ml, 10XTE buffer 1ml, lOXLiAc 1ml。

10 XTE Buffer: lOOmM Tr is-He 1, lOmM EDTA、 pH=7.5, 121°C高压灭菌, 室温 保存。

ΙΧΤΕ/LiAc: 10 XTE buffer 1ml, lOXLiAc 1ml, dd¾0 8ml。

Z Buffer: N¾HP0 4 · 7H 2 016. lg/L, NaH 2 P0 4 · H 2 05.5g/L, KC10.75g/L, MgS0 4 · 7H 2 0 0.246g/L, 调节 pH至 7.0, 121°C/15min灭菌, 4°C保存。

X_gal储存液 (X-gal Stock Solution) : 用 N, N_dimethyl_formamide (DMF) 溶解 X-gal, 使其终浓度为 20mg/ml, _20°C贮存。

含有 X-gal的 Z buffer缓冲液 100ml (Z buffer with X-gal),现用现配: Z buffer 98ml, β -巯基乙醇 ( β -mercaptoethanol) 0.27ml, X_gal储存液 (X-gal stock solution) 1.67ml。

lOXLiAc: Clontech公司。

一、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1、 获得 7¾ZWM 基因的获得

根据 TaDREB4B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 TaDREB4B_EI和 TaDREB4B_XI, 引物末端分 别引入 EcoRV和 ¾oI酶切位点, 以小白麦的 cDNA为模板, PCR扩增获得 TaDREB4B 基因。

TaDREB4B-EI : 5, - GGGGAATTCATGACGGTAGATCGGAAGGAC- 3,;

TaDREB4B-XI : 5, -GGGCTCGAGATGGTTTGGCCGCCGCAAAG- 3,。

PCR扩增产物进行 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采用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 Ver.2.0 (TaKaRa公司, Code No.: DV807A) 回收纯化 1.1Kb左右的 PCR产物。

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用限制性内切酶^ 和 X oI酶切步骤 1回收纯化的 PCR产物, 回收酶切产物; ②用限制性内切酶^ 和 X oI酶切表达载体 YEP-GAP, 回收载体骨架;

③将步骤①的酶切产物和步骤②的载体骨架 连接;

④将步骤③的连接产物电击转化 JM109菌株 (Clontech公司购买) , 37°C过夜培 养, 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测序结果表明, 得到了重组质粒 YEP-GAP-7¾ZWM (在 YEP-GAP的 EcoRl和 ol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 2自 5'端第 128- 1193位核 苷酸所示的 DNA片段) 。

二、 TaDREB4B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特性的验证

1、 酵母报道子的构建

(1) 正常双重酵母报道子的构建

DNA片段 A (含 4个 DRE元件): 5, - GAATTC- DRE- DRE- DRE- DRE- GTCGAC- 3, (DRE的核 心序列: TACCGACAT) 。 DNA片段 A的核苷酸序列见序列表的序列 3。

将 DNA片段 A构建到 pHis-1载体(MATCHMAKER One-Hybrid System, Clontech公司) 的 Pmin HIS3 启动子上游, 得到重组载体 pHis-1-DRE, 用 ¾o I 和 Nco I 内切酶将 pHis-1-DRE载体切成线状。

将 DNA片段 A构建到 pLacZi载体(MATCHMAKER One-Hybrid System, Clontech公司)

PCYCI启动子上游, 得到重组载体 pLacZi-DRE, 用 ¾o I 和 Nco I 内切酶分别将 pLacZi-DRE载体切成线状。

先将线状 pHis-1-DRE载体转化到酵母细胞(YM4271株系, MATCHMAKER One-Hybrid

System, Clontech公司)内,获得能在 SD/His—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酵母转化子(Yeast transformant) 。 接着以这种酵母转化子为寄主细胞, 继续转化含线状 pLacZi-DRE 载体。 这样在同时缺乏组氨酸和尿嘧啶的 SD/His7Ur a —培养基上, 选择获得含有 pHis-1-DRE和 pLacZi-DRE的正常双重酵母报道子。

(2) 突变体双重酵母报道子的构建

醒片段 B (含 4个 MDRE元件): 5, -GAATTC-MDRE-MDRE-MDRE-MDRE- GTCGAC- 3, (MDRE: 将 4个 DRE元件的核心序列 CCGAC突变成 TTTTT ) 。 DNA片段 Β的核苷酸序列见 序列表的序列 4。

用 DNA片段 B代替 DNA片段 A,方法同步骤(1),得到突变体双重酵母报道 子。

2、 PEG/LiAc法转化酵母及结果分析

(1)接种酵母菌株 (YM4271株系) 到 lml YPD液体培养基中, 剧烈震荡 2分钟, 分 散团块后将悬浮液转至含有 50ml YPD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 30°C/250rpm摇过夜, 测 0D600=1.7-1· 8 (计数约 4X 10 7 个 /mL) ;

(2)取 30ml步骤 (1) 过夜培养物接到 300ml新鲜的 YPD培养基中, 30°C/250rpm培 养, 约 3小时 (至 0D600=0.5±0.1) , 室温 1000g离心 5min, 收集菌体,弃上清, 用 1/2 体积 IX TE悬浮, 1000g/5min离心;

(3)吸弃上清,用 1.5ml新鲜配制的 ΙΧΤΕ/LiAc溶液悬浮, 振荡混匀备用;

(4)取出 0. lml酵母感受态进行转化,依次加下列溶液: 0. ΐμ δ YEP ~G ΑΡ - TaDREB4B, 0· lmg ssDNA (鲑鱼精 DNA, Sigma) 、 0.6mlPEG/LiAc, 高速振荡 1分钟, 30°C/200rpm 振荡培养 30分钟;

(5)加入 70ul DMSO (sigma#D8779) , 轻轻倒置混匀, 42°C热激 30分钟, 其间轻 轻振荡, 冰浴 2分钟, 室温 1000g离心 5min;

(6)吸弃上清, 加入 0.5ml 1XTE buffer悬浮细胞;

(7)用接种环蘸取悬浮液, 分别在含有 0、 15mmol/L 3-AT的 SD/His—/Ura7Trp—选 择性培养基上画线培养。

(8)平板的一半培养正常双重酵母报道子, 另一半培养突变体双重酵母报道子, 以便做对照分析。

(9)颠倒放置于培养箱中, 30°C培养 3— 4天。

(10)结果发现在 Ommol/L 3-AT的 SD/ His—/Ura7Trp—的培养基平板上正常的酵母报 道子和突变的酵母报道子都有生长, 但突变的酵母报道子的直径明显小; 而在 15mmol/L 3-AT的 SD/ His—/Ura7Trp—的培养基平板上正常的酵母报道 能正常生长, 但突变的酵母报道子被抑止没有生长。

3、 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

(1)从 Ommol/L 3-AT的 SD/ His—/Ura7Trp—的培养基平板上分别挑取正常的 母报 道子和突变的酵母报道子菌落。 转至 YPD液体培养基中, 于 30°C振荡培养, 待长至对 数生长后期, 取 1.5ml菌液, 3000rpm离心 30s;

(2)弃上清, 控干管中液体, 将离心管置于液氮中速冻 10min, 取出使其自然融 解, 加 50ul Z/X-gal溶液, 30°C温育, 结果发现正常的酵母报道子在 6_8h内变蓝, 而突变的酵母报道子在 12h内没有变化, 仍为白色。 说明转录因子 TaDREB4B能与 DRE 顺式作用元件结合, 且具有激活功能, 激活了 Pmin启动子, 促使报道基因表达。 从 而证明了 TaDREB4B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功能。 实施例 4、 TaDREB4B提高了拟南芥的抗旱、 耐盐、 耐高温性

一、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1、 raZWM 基因的克隆

根据 raZWM 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 (TaDREB4B-121F和 TaDREB4B- 121R) , 引物末端分别引入 BamHI和 Xhol酶切识别位点, 以小白麦的 cDNA为模板, PCR扩增 TaDREB4B。

TaDREB4B-121F : 5' - GGGGGATCCATGACGGTAGATCGGAAGGAC- 3,;

TaDREB4B-121R : 5, -GGGCTCGAGATGGTTTGGCCGCCGCAAAG- 3,。

PCR扩增产物进行 1.2%琼脂糖凝胶电泳, 采用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 Ver.2.0(TaKaRa公司, Code No.: DV807A)回收纯化 1.1Kb左右的条带。

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用限制性内切酶 BamHI和 Xhol酶切步骤 1回收纯化的 PCR产物, 回收酶切产物; ②用限制性内切酶 BamHI和 Xhol酶切 pBI121 ( Clontech公司购买) , 回收载体骨 架;

③将步骤①的酶切产物和步骤②的载体骨架连 接;

④将步骤③的连接产物电击转化 T0P10菌株 (天根生化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购 买) , 37°C过夜培养, 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测序结果表明, 得到了重组质粒 p B 1121 - TaDREB4B (在 p B 1121的 B amH I和 Xh o I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 2自 5 ' 端第 128-1193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片段) 。

二、 转基因植物的获得

1、 用重组质粒 ρΒΙ121-7¾Ζν?Μ 化农杆菌 C58 (Clontech公司购买) , 得到重 组农杆菌。

2、 将重组农杆菌接种于 YEP液体培养基中, 28°C、 3000rpm培养约 30小时;

3、 将步骤 2的菌液转至 YEP液体培养基(含 50 μ g/L卡那霉素和 50 μ g/L利福 平) 中, 28°C、 300rpm培养约 14小时 (菌液 0D600达到 1· 5-3· 0) ;

4、收集菌体, 4°C、4000g离心 lOmin,用 10%蔗糖(含 0.02%silwet)稀释至 0D600 约为 0.8-1.0;

5、 将拟南芥 (哥伦比亚生态型 Col-0, SALK公司购买) 整株与花盆一起倒扣在 盛有步骤 4的菌液的容器中, 使花浸泡 50s左右, 浸泡完毕后, 取出花盆, 侧放于 托盘中, 盖上黑色塑料布, 24hr后揭开塑料布, 直立放置花盆, 进行正常的光照培 养, 收获 1\代种子, 卡那霉素筛选 (浓度为 50 μ g/L卡那霉素) 阳性植株。 将阳性 植株进行 PCR鉴定, 鉴定结果表明, 得到的转基因植株 (转 7¾ZWM 基因植株) 。

τ 2 代表示 1\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Τ 3 代表示 1~ 2 代自交产生的种 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三、 转空载体对照植物的获得

用质粒 PBI121转化农杆菌, 得到重组农杆菌, 用重组农杆菌转化拟南芥 Col-0, 得到转空载体对照植株, 方法同步骤二。

四、 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鉴定

分别将 1~ 3 代转基因植株、 1~ 3 代转空载体对照植株和拟南芥 Col-0 (各 60株) 进行 耐旱性鉴定、 耐盐性鉴定和耐高温鉴定。 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 结果取平均值。

1、 耐旱性

将正常生长 3周的幼苗, 连续 27不浇水, 第 28天统计成活率。 拟南芥 Col-0全部 死亡, 但 90%转基因植株存活且能正常生长 (见图 4, A: 拟南芥 Col-0; B: 转基因植 株) 。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表型与拟南芥 Col-0—致, 存活率与拟南芥 Col-0没有显 著差异。

2、 耐盐性

将正常生长 3周的幼苗, 用 400mMNaCl浇灌, 然后转移到正常花盆中进行正常管 理, 2周后统计成活率。 拟南芥 Col-0几乎全部死亡, 但 55%转基因植株仍然能存活且 正常生长 (见图 5, A: 转基因植株; B: 拟南芥 Col-0) 。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表型 与拟南芥 Col-0—致, 存活率与拟南芥 Col-0没有显著差异。

3、 耐高温

将正常生长 2周的幼苗, 进行高温处理(43°C), 分别处理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然后常温恢复生长 1周, 计算成活率。 高温处理 2小时, 拟南芥 Col-0和转基因植株的 存活率都为 100%; 高温处理 4小时, 拟南芥 Col-0的存活率为 50%, 100%转基因植株存 活且能正常生长; 高温处理 8小时, 拟南芥 Col-0的存活率为 30%, 55%转基因植株存 活且能正常生长 (见图 6) 。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表型与拟南芥 Col-0—致, 存活率 与拟南芥 Col-0没有显著差异。 实施例 5、 TaDREB4B提高了小麦的抗旱性和对病原菌的耐逆

一、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1、 raZW 基因的获得

根据 raZWM 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 (TaDREB4B-121F和 TaDREB4B- 121R) , 引物末端分别引入 Smal 和 e>I 酶切位点, 以小白麦的 cDNA 为模板, PCR 扩增 7¾層 基因。

TaDREB4B-121F : 5' - TTTCCCGGGATGACGGTAGATCGGAAGGAC- 3,;

TaDREB4B- 121R: 5, - GGGACTAGTATGGTTTGGCCGCCGCAAAG- 3,。

PCR扩增产物进行 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采用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 Ver.2.0 (TaKaRa公司, Code No.: DV807A) 回收纯化 1.1Kb左右的 PCR产物。

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用限制性内切酶 和 e>I酶切步骤 1回收纯化的 PCR产物, 回收酶切产物;

②用限制性内切酶 5¾al和 5^e>I酶切 pAHC25 (购自北京拜尔迪生物技术公司) , 回收载体骨架;

③将步骤①的酶切产物和步骤②的载体骨架连 接;

④将步骤③的连接产物电击转化 T0P10菌株 (购自天根生化科技 (北京)有限公 司) , 37°C过夜培养, 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测序结果表明, 得到了重组质粒 PAHC25- TaDREB4B (在 pAHC25的 Smal和 ¾?e>I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 2自 5 ' 端第 128-1193位核苷酸所示的 DNA片段) 。

二、 转基因植物的获得

1、 基因枪法转化转化小麦愈伤组织

取大田小麦(济麦 19; 购自山东农业科学院)授粉后 14天的未成熟胚, 接种于 SD2培养基上, 26°C黑暗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 7-10d后准备基因枪轰击。

取适量金粉 ( 1.0 μ m) 悬浮液(60 μ g/枪), 将金粉和 TaDREB4B的混合 液在 4°C振荡 10min, OOOrpm离心 5min去上清, 加入无水乙醇( 10 μ 1/枪加乙醇) 准备用于基因枪轰击。

采用 PDS-1000/He 基因枪(Bia-Rod 公司生产)轰击小麦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选择 1100 Psi的可裂膜, 对材料进行轰击。 轰击后的愈伤组织继续在原渗透压培养 基上培养 16-18h, 然后转入不加筛选剂的 SD2培养基 (MM培养基也可) 中暗条件下 ( 26°C )恢复培养 2周。 2周后, 将愈伤组织转入第一次筛选培养基上(1/2MS+玉 米 素 0. 5mg/L+2%蔗糖 +双丙氨膦钠 3mg/L; 或 1/2 MS+ a_萘乙酸 lmg/L+ 6-糠氨基嘌吟 0. 5mg/L+2%蔗糖 +双丙氨膦钠 3mg/L也可) 在 24°C (每天光照 10h) 条件下筛选分化 培养 4周。待到愈伤组织分化出绿芽以后, 将分化的绿芽转入无激素培养基(1/2MS+ 双丙氨膦钠 4mg/L)上直到小苗伸长(光照与温度同前), 待到小苗伸长到 l-2cm 时 (大概需要 4 周) , 将抗双丙氨膦钠的再生植株移入壮苗培养基 (1/2MS+生长素 0. 5mg/L+多效唑 0. 5mg/L) 上壮苗, 再生植株生长到适宜大小 (苗高 6-8cm,根系较 好) 时移入营养钵中, 在 15°C左右光照培养, 待苗壮后置于温室。

将得到的阳性苗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得到了转基因植株 (T。代) 。 1\代表示 T。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T 2 代表示 1\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 成的植株, Τ 3 代表示 Τ 2 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Τ 4 代表示 1~ 3 代自交产 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Τ 5 代表示 Τ 4 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Τ 6 代表示 Τ 5 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三、 转空载体对照植物的获得

用 PAHC25代替 pAHC25- 7¾ZWM , 制备转空载体对照植株, 方法同步骤二。

四、 转基因植物的抗旱性

2008年 10月将转基因植株中的五个株系(08X10、 08X11、 08X24、 08X27、 08X51 ) 的 T 6 代植株、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 Τ 6 代植株和济麦 19 (各 30株) 种植于大田, 2009年 测定抗旱指标。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见文献: 张殿忠 汪沛洪 赵会贤, 测定小麦 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1990 (4) : 62〜65。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见文献: 邹 琦.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过氧化物酶活性 ( POD酶活性)的测定方法见文献: 徐朗莱, 叶茂炳过氧化物酶活力连续记录测定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12 (3) : 82— 83. Chedf M, Aseel in A, Belenger R R. Defense response induced by soluble si l icon in cucumber roots infected by Pyshium spp. phytopathology, 1994, 84 : 236— 275。 光合速率 (SPAD值) 用 LI-6400便携式 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 设置三次重复实验, 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见图 7。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图 7A)、可溶性总糖含量(图 7B) 、 过氧化物酶活性 (图 7C) 和光合速率 (图 7D) 均比济麦 19明显提高。 转空载 体对照植株的脯氨酸含量、 可溶性总糖含量、 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光合速率与济麦 19 没有显著差异。

2008年 10月将转基因植株中的八个株系(08X6、 08X10、 08X11、 08X18、 08X24、

08X27、 08X28、 08X36 ) 的 ^代植株、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 T 6 代植株和济麦 19 (各 30株) 种植于旱地。 2009年测定株高、 穗数、 株粒数、 株粒重、 千粒重等指标。 设 置三次重复实验, 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见表 2。 结果表明: 与济麦 19相比, 转基因 植株的株粒重和千粒重明显提高;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各个指标与济麦 19没有显著 差异。

表 2 转 DREB4基因小麦各品系主要性状值

五、 转基因小麦的耐病实例

2008年 10月将转基因植株株系 08X18的 代植株、 转空载体对照植株的 T 6 代植株 和济麦 19 (各 30株) 种植于大田, 2009年 2月移栽于温室、 3月底接种白粉病病原菌 Ε09 (北京地区流行的 15号小种, 其毒性谱: Virl, 3a, 3b, 3c, 3e, 5, 6, 7, 8, 17, 19; 购 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两周后观察并拍照, 同时进行抗病鉴定, 鉴 定方法见文献: 谢皓,陈孝,盛宝钦,辛志勇,孔凡晶,林志 珊,马有志,小麦新种质 YW243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作物学报, 2001 27 (6), 715-721。

结果见图 8。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叶片中, 单位面积的发病病斑数 明显小于济麦 19和转空载体对照植株,即转基因植株对白粉 病原菌的耐性增强了; 空载体对照植株的表型与野生型植株一致, 对白粉病病原菌的耐性没有显著差异。 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 7¾ZWM 在干旱、 高盐、 高温、 低温、 病原菌、 ABA、 乙烯、 JA、 SA 的诱导下表达, 并且可以特异的调控含有 DRE/CRT顺式元件 (核心序列: CCGAC) 的 基因的转录表达; 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耐盐性、 耐高温性, 以及对白粉病病原菌的 抗性。 本发明的 7¾ZWM 为人为控制抗逆和耐逆相关基因的表达提供了 基础, 将在 培育抗逆性和耐逆性增强的植物中发挥重要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