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VEHICLE SAFETY ANTI-COLLISION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45228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vehicle safety anti-collis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an outer housing (10), a buffer material block (20), a bracket (30), and bracket base (40). Said outer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end portion (11), a connecting portion (14) extending from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end portion, and a receiving opening (15) formed by said connecting portions and said front end portion. Said bracket (30) is in the shape of an arch bridge and is provided with an arch portion (36) received in said receiving opening and mounting portions (33) on both ends of the arch portion. Said buffer material block (20) is sandwiched between said outer housing (10) and said bracket (30), and the connecting portions (14) of said outer housing are fixed to the said bracket (30). With the vehicle safety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energy generated during a vehicle collision can be absorbed immensely, and the damage caused by collision to the vehicle and people can be reduced.

Inventors:
ZHANG XUEQ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01125
Publication Date:
April 12, 2012
Filing Date:
July 08,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UZHOU EAGLE ELEC VEHICLE MFG (CN)
ZHANG XUEQ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2J27/00; B60R19/02; B60R19/0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825172U2011-05-11
CN1883983A2006-12-27
CN1362342A2002-08-07
CN2420186Y2001-02-21
JP2005082036A2005-03-31
US6817638B12004-11-16
KR20020052914A2002-07-04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626285A4
None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UZHOU WISP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N)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包括外罩、 緩冲材料块、 支撑架以及支 撑架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设有一前端部、 自该前端部两侧延伸的 连接部及由所述连接部和前端部构成的容纳缺口, 所述支撑架呈拱桥型并 设有收容于所述容纳缺口内的拱形部及位于拱形部两端安装部, 所述緩冲 材料块夹设于所述外罩和支撑架之间, 所述外罩的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架固 定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 的连接部设有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及用于与所述支撑架固定的定位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冲 材料块呈舌状, 其设有呈弧形的前部及自弧形前部两侧延伸出的臂部, 所 述臂部设有一向内侧倾斜延伸的配合面, 该配合面与所述斜面对应设置并 相互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冲 材料块设有一弧形的内凹面及位于所述内凹面下方的沉台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 架的呈拱桥型, 并设有一拱形部及位于该拱形部两端的安装部, 所述安装 部设有一安装表面、 位于所述安装表面上的定位孔、 一对接端面及一固定 所述緩冲材料块臂部的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 架底座呈三棱柱形, 其设有一弧形凹面及两个连接面, 该支撑架底座与所 述对接端面固定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 连接面之间设有加强筋, 且该两连接面与所述支撑架安装部的对接端面固 定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7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车辆安全防撞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外罩与支撑架的紧固 组件, 该紧固组件包括定位件及夹持所述定位件的固定夹。

9、 才艮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 件包括塑胶材质的定位套、 设于所述定位套一端的圓环形垫片及位于所述 定位套另一端的金属杆, 所述定位套、 垫片及金属杆上开设有对应设置并 相互贯通的通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固定夹呈 "门" 字形, 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臂及连接该两夹臂的连 接臂, 所述一个夹臂上设有沿远离另一夹臂方向凸伸的六角螺母, 所述 相对设置的两个夹臂上分别设有共用中心轴线的圓孔。

Description:
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上的安全防撞装置 ,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 于摩托车或电动车上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驾驶摩托车或两轮电驱动车辆安全系数较 低, 在摩托车或两轮电 驱动车辆上加装牢固的保险杠是保障安全驾驶 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国内并 没有摩托车或两轮电驱动车辆保险杠的相关标 准, 而目前市场上也很少有 在车辆上积极设置相关安全保险设施的生产厂 家。 一般摩托车生产厂家很 少在整车上设计美观牢固的保险杠, 有的甚至连安装保险杠的位置都未留 出; 而两轮电驱动车辆生产厂家一般只在车身塑料 覆盖件整体外观设计过 程中, 附带考虑到起保险杠作用的覆盖件, 且仅仅局限在美观的外表而忽 视覆盖件的整体牢固程度。

而这些现有的保险杠大部分也是针对摩托车或 两轮电驱动车辆侧翻和 碰擦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的设计。 例如, 市场现有摩托车大部分保险杠 都是双侧护保险杠, 一般固定在驾驶人膝盖前方的车架上, 向外支伸, 相 当一部分都是消费者自主安装, 一般使用电焊的办法固定在车架上, 这样 摩托车一旦倒地, 首先是保险杠与路面接触, 人身特别是膝盖部位将受到 保护。 而市场上两轮电驱动车辆一般是在车身覆盖件 边缘加装一条金属弯 管在碰撞或碰擦中主要起到保护覆盖件的作用 , 对于驾驶者并没有起到有 效的保护作用。

而在事故统计中, 相当一部分事故也是摩托车或两轮电驱动车辆 正面 确 认 本 碰撞或是先发生了正面碰撞后又发生了车辆侧 翻。 摩托车或两轮电驱动车 辆正面碰撞时如果没有緩冲吸能作用进行保护 , 碰撞的巨大能量必然会首 先对车轮产生作用, 使车前轮扭曲变形, 破坏车的转向系统和车架, 进而 威胁到驾驶人的安全。 而针对先发生了正面碰撞后又发生了车辆侧翻 的情 况, 如果能吸收一部分正面碰撞的能量, 侧翻时候对车辆和人体的损伤也 会相应的有所降低。 由此可见, 针对摩托车或两轮电驱动车辆有效的防撞 保险装置, 尤其是正面碰撞的情况, 目前还存在有很多空白。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安全防撞 装置来解决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安 全防撞装置, 其可减 轻车辆受撞击的程度, 降低撞击对人体的危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安全防撞 装置, 其包括外罩、 緩冲材料块、 支撑架以及支撑架底座, 所述外罩设有 一前端部、 自该前端部两侧延伸的连接部及由所述连接部 和前端部构成的 容纳缺口, 所述支撑架呈拱桥型并设有收容于所述容纳缺 口内的拱形部及 位于拱形部两端安装部, 所述緩沖材料块夹设于所述外罩和支撑架之间 , 所述外罩的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架固定配合。

进一步地, 所述外罩的连接部设有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及 用于与所述 支撑架固定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 所述緩冲材料块呈舌状, 其设有呈弧形的前部及自弧形前 部两侧延伸出的臂部, 所述臂部设有一向内侧倾斜延伸的配合面, 该配合 面与所述斜面对应设置并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 所述緩冲材料块设有一弧形的内凹面及位于所 述内凹面下 方的沉台部。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的呈拱桥型, 并设有一拱形部及位于该拱形部 两端的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设有一安装表面、 位于所述安装表面上的定位 孔、 一对接端面及一固定所述緩沖材料块臂部的凹 槽。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底座呈三棱柱形, 其设有一弧形凹面及两个连 接面, 该支撑架底座与所述对接端面固定配合。

进一步地, 所述两个连接面之间设有加强筋, 且该两连接面与所述支 撑架安装部的对接端面配合。

进一步地, 所述车辆安全防撞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外 罩与支撑架 的紧固组件, 该紧固组件包括定位件及夹持所述定位件的固 定夹。

进一步地, 所述定位件包括塑胶材质的定位套、 设于所述定位套一端 的圆环形垫片及位于所述定位套另一端的金属 杆, 所述定位套、 垫片及金 属杆上开设有对应设置并相互贯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 所述固定夹呈 "门" 字形, 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臂及 连接该两夹臂的连接臂, 所述一个夹臂上设有沿远离另一夹臂方向凸伸 的 六角螺母, 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个夹臂上分别设有共用中心 轴线的圓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 可极大地吸收车辆撞击时产生的能量, 降低撞击对车辆及人员造成的损 伤。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立体组 图。 图 2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外罩的 体图。 图 3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緩冲材 块的立体图。 图 4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支撑架 立体图。 图 5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支撑架 座的立体图。 图 6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部分立 分解图。 图 7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的局部立 放大图。 图 8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紧固组件 固定夹的立体 图。

图 9为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撞装置定位件的 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至图 9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防撞装置, 其包括外 罩 1 0、 緩冲材料块 20、 支撑架 30以及支撑架底座 4 0。 所述车辆安全防 撞装置安装于车辆的车头位置, 可很好的吸收车辆撞击过程中产生的能 量。

请参阅图 2所示, 所述外罩 1 0外形大体呈兜状, 其设有一弧形的前 端部 1 1及自该前端部 1 1两侧向后延伸的连接部 14, 所述前端部 1 1与 所述连接部 14之间共同形成一收容所述緩冲材料块 20的容纳缺口 1 5, 所述连接部 14的外表面上设有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 12及用于起固定作 用的定位孔 16, 而所述连接部 14的底部边缘处有一个限位部 1 3。

请参图 3所示, 所述緩冲材料块 20呈舌状, 其设有呈弧形的前部及 自弧形前部两侧延伸出的臂部 21。 所述緩冲材料块 20收容于所述外罩 的容纳缺口 1 5内实现与所述外罩 1 0的配合。所述緩沖材料块 20设有一 弧形的内凹面 22及位于所述内凹面 22下方的沉台部 23 ,所述内凹面 22 用于与所述支撑架 30配合,所述沉台部 23的形状与所述内凹面 22相对 应, 用于起定位作用。 所述臂部 2 1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向内侧倾斜延伸的 配合面 24及位于所述配合面 24—侧的对接部,所述配合面 24用于与所 述外罩 10的斜面 12配合, 所述对接部用于与所述支撑架 30配合。

请参图 4所示, 所述支撑架 30呈拱桥型, 其与所述外罩 10配合将 所述緩沖材料块 20夹持于其中。所述支撑架 30设有一拱形部 36及位于 该拱形部 36两端的安装部 33 , 所述拱形部 36设有一内环面 32及一外 环槽 38, 该内环面 32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头配合并彼此固定, 所述外 环槽 38用于固定所述緩沖材料块 20。所述安装部 33设有一安装表面 35、 位于所述安装表面上的定位孔 37、 一对接端面 34及一固定所述緩冲材 料块 20臂部 21的凹槽 31, 所述对接端面 34用于与所述支撑架底座 40 对接安装, 所述 ϋ槽 31可供所述臂部 21的末端插入, 用于定位所述緩 冲材料块 20。

请参图 5所示, 所述支撑架底座 40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33的两端, 大致呈三棱柱形, 其设有一弧形凹面 42及两个连接面 41, 所述弧形凹 面 42用以与车头的架管更好的配合, 所述连接面 41与所述对接端面 34 相互配合并固定, 所述两个连接面 41之间设有加强筋 43, 以此使支撑 架底座 40更加稳固, 可承载更大的负荷。

组装时, 所述支撑架 30与所述緩冲材料块 20相互配合, 且所述支 撑架 30的拱形部 36与所述緩沖材料块 20的弧形内凹面 22配合, 所述 支撑架 30的安装部 33与所述緩冲材料块 20的臂部 21相抵, 最后将所 述外罩 10套设于所述緩沖材料块 20的上, 且外罩 10的连续部 14插置 于所述支撑架 30的安装部 33的内部, 并通过紧固组件 80与定位孔 16、 37的定位配合, 实现外罩 10与支撑架 30的固定连接。 所述緩沖材料块 20夹设于所述外罩 10和支撑架 30之间, 具有很好的緩冲性能, 当车辆 在发生正面碰撞时, 所述緩冲材料块 20能吸收较多的能量, 减少对所述 支撑架 30的冲击, 保持所述支撑架 30的形状不发生变形, 进而保护车 辆转向系统以及车架, 另外, 所述緩冲材料块 20质量轻便、 制造成本低 廉。 所述外罩 10不仅可以实现与车头的安装, 还可以保护内部緩冲材料 块 20, 还可以满足车身整体造型美观统一的要求, 且外罩 10的形状可 根据车身整体造型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使所述外罩 10与所述支撑架 30之间能够更加 稳固的连接在一起, 防止两者之间因路况颠簸而发生松动甚至断裂 的情 况发生,也是基于安全考虑,本发明还提供了 如图 6所示的紧固组件 80, 该紧固组件 80固定于所述定位孔 16、 37处, 并包括一定位件 70、 夹持 所述定位件 70的金属固定夹 60及穿过所述定位件 70与固定夹 60的螺 栓 50。

请参阅图 8所示, 所述金属固定夹 60呈 "门" 字形, 其包括相对设 置的一对夹臂 61、 63及连接该两夹臂的连接臂 62 , 该两夹臂 61、 63之 间有一定的夹角, 并未平行设置, 所述夹臂 61、 63与连接臂 62构成一 收容所述定位件 70的夹持空间。所述夹臂 61与所述连接臂 62垂直设置, 且夹臂 61上开设有供螺栓 50穿过的圓孔 64。 所述夹臂 63设有朝远离 夹臂 61方向凸伸出的六角螺母 65 , 该六角螺母 65的中间位置也设有圓 孔 64 , 其与夹臂 61上的圓孔 64共一条中心轴线, 以供螺栓 50顺利穿 过固定夹 60。

请参阅图 9所示, 所述定位件 70设有塑胶材质的定位套 72、设于所 述定位套 72—端的圓环形垫片 73、 位于所述定位套 72另一端的金属杆 71、 以及贯通所述定位套 72、 金属杆 71及垫片 73的通孔 722。 所述定 位套 72设有自端面 721凹陷并用以收容所述垫片 73的圓形沉台 723、 以及一环形突起 724, 所述定位套 72卡持于所述定位孔 16内, 使得所 述定位套 72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孔 16的两侧,且所述环形突起 724 位于靠近夹臂 63的一侧, 可防止外罩 10发生位置偏移, 从而更好实现 定位件 70与所述外罩 10之间的定位关系。

请参阅图 7所示, 所述定位件 70的通孔 722与所述固定夹 60上的 圓孔 64对应设置, 组装时, 所述定位件 70先穿过所述外罩 10上的定位 孔 16实现与外罩 10的定位,且所述环形突起 724位于定位孔 16靠近緩 冲材料块 20的一侧; 然后, 将所述金属固定夹 60夹持于所述定位件 70 上, 使定位件 70被夹持于两夹臂 61、 63之间, 所述固定夹 60上的六角 螺母 65位于靠近緩沖材料块 20的一侧; 最后, 将螺栓 50依次穿过所述 定位孔 37、 圓孔 64、 通孔 722、 定位孔 16, 实现了外罩 10与支撑架 30 之间的稳固定位, 也间接的实现了对緩沖材料块 20的卡紧固定。 所述紧 固组件 80的存在, 使得外罩 10、 支撑架 30及夹持于两者之间的緩沖材 料块 20能彼此更加稳固的固持在一起,防止因路况 簸而导致彼此固持 关系松动的情况, 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 围情况下, 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 出许多可能的 变动和修饰, 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