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NTI-IMPACT FORCE APPARATU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89720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n anti-impact force apparatus, consisting of an object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circular motion, a connecting rod (2), push rods (5), a protective plate (4), a spring (6), a bearing (3), a push rod bracket (8) and a base (7). When the protective plate (4) is subjected to impact, the plurality of groups of push rods (5) can move simultaneously to firstly buffer an introduced linear impact force via extrusion of the spring (6), then the connecting rod (2) pushes the object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circular motion to rotate to convert the linear impact force into a circular motion force, instantly converting the impact force into an anti-impact force, and the push rods are pulled back to an original impact point to push away an impactor, offsetting or weakening damage caused by the impact for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an object.

Inventors:
LU KUO-CH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01670
Publication Date:
June 19, 2014
Filing Date:
December 10,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U KUO-CHING (CN)
LU KU YUA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16H21/16; F16H35/1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161902A2013-06-19
CN1104782A1995-07-05
FR2558528A11985-07-26
CN101592207A2009-12-02
Other References:
None
Attorney, Agent or Firm:
KELONG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LTD. (CN)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一种反冲击力装置,是由能做圓形运动的物体如曲轴或转轮、连杆、推杆、 防护板、 弹簧、 轴承、 推杆支架、 基座组合而成。 其特征在于: 运用能做圆形 运动的物体如曲轴或转轮, 装上轴承固定在基座上, 使其能自由旋转;

如曲轴有多个连杆轴颈, 则同时装置多个连杆, 将每个连杆的一端与曲轴 的连杆轴颈连接, 另一端与推杆连接, 每个推杆由各自二个以上推杆支架固定 位, 并能前后自由伸缩, 并在每个推杆装置可压缩弹簧, 同方向的推杆可共享 一个防护板, 或各自独立装置防护板;

若采用单轴二轮方式, 则在二个转轮设置连杆轴, 并连接上二组连杆和推 杆, 每个推杆各自由二个以上推杆支架固定位, 能前后自由伸缩, 每个推杆设 置可压缩弹簧, 同方向的推杆可共享一个防护板, 或各自独立装置防护板; 若采用单轴单轮方式, 则在转轮装置一个连杆轴, 并接上一组连杆和推杆, 推杆由二个以上推杆支架固定位, 能前后自由伸缩, 在推杆设置可压缩弹簧。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 基座装置一个以上能做 圆形旋转运动的物体, 供连杆推动旋转作用。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杆一端与能做圓形运 动物体的连杆轴颈连接, 另一端与推杆连接, 供推杆带动连杆推动圆形运动物 体旋转作用。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 推杆设置可压缩弹簧, 供推杆推进时緩冲与弹回作用。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置推杆支架, 供推杆 水平固定位及可直线伸缩作用。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置防护板与一个以上 推杆连接, 或同时与多组反冲击力装置的推杆连接, 供沖击力点分散及带动所 有推杆同步做动, 大面积反冲的作用。

Description:
反沖击力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冲击力的生成技术, 特别的是能将直线运动的冲击力导 向转成圓形运动 , 并转化成反冲击力, 进而抵消或减弱冲击力对物体破坏的一 种反冲击力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为保护物体对抗冲击力的装置, 大都采用如橡胶、 弹簧、 液压等緩冲 装置, 但是物体一旦遇到较大冲击力撞击, 因撞击物体的质量、 速度远大于緩 沖装置时, 一般的緩冲装置就完全失去抗衡冲击力的效用 , 受保护的物体仍然 无法避免遭受严重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緩冲装置无法有效保护移动物体 如高速行驶车辆的安全, 本 发明提供一种反冲击力的装置, 当物体在遭遇碰撞时, 能将原本直线运动的冲 击力, 顺导转变成圓形运动, 并瞬间转化成与冲击力等量的反冲击力, 抵消化 解或减弱物体受冲击力的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冲击力装置, 是由能做圆形运动的物体如曲轴或转轮、 连杆、 推杆、 防护板、 弹簧、 轴承、 推杆支架、 基座组合而成。 其特征在于: 运用能做圆形 运动的物体如曲轴或转轮, 装上轴承固定在基座上, 使其能自由旋转;

如曲轴有多个连杵轴颈, 则同时装置多个连杆, 将每个连杆的一端与曲轴 的连杆轴颈连接, 另一端与推杆连接, 每个推杵由各自二个以上推杆支架固定 位, 并能前后自由伸缩, 并在每个推杆装置可压缩弹簧, 同方向的推杆可共享 一个防护板, 或各自独立装置防护板;

若采用单轴二轮方式, 则在二个转轮设置连杆轴, 并连接上二组连杆和推 杆, 每个推杆各自由二个以上推杆支架固定位, 能前后自由伸缩, 每个推杆设 置可压缩弹簧, 同方向的推杆可共享一个防护板, 或各自独立装置防护板; 若采用单轴单轮方式, 则在转轮装置一个连杆轴, 并接上一组连杆和推杆, 推杆由二个以上推杆支架固定位, 能前后自由伸缩, 在推杆设置可压缩弹簧。 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中, 基座装置一个以上能做圆形旋转运动的物体, 供连杆推动旋转作用。

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中, 连杆一端与能做圆形运动物体的连杆轴颈连 接, 另一端与推杵连接, 供推杆带动连杆推动圆形运动物体旋转作用。

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中, 推杆设置可压缩弹簧, 供推杆推进时緩沖与 弹回作用。

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中, 设置推杆支架, 供推杆水平固定位及可直线 伸缩作用。

所述的反冲击力装置, 其中, 设置防护板与一个以上推杆连接, 或同时与 多组反冲击力装置的推杆连接, 供冲击力点分散及带动所有推杆同步做动, 大 面积反冲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比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当防护板正面任何位置遭受冲击时, 四组推杆均同时伸缩作动, 可有效分 散遭冲击面积。

如前方防护板遭受冲击时, 四组推杆同时将直线冲击力挤压弹簧緩冲, 并 经连杆同时推动曲轴旋转, 并将原直线冲击力转化成圓形运动力, 当曲轴旋转 至圆周中心点与推杆、 连杆成水平一直线时, 既是冲击力与反冲击力的转换点, 曲轴圆形运动的惯性力及曲轴配重块的相对甩 力能将连杆推向并超越冲击力转 换线, 瞬间将冲击力转化成反冲击力, 并在四组弹簧反弹的助力下, 反冲击力 瞬间将推杆拉回原冲击点, 并以冲击力相对等量的反冲击力推离撞击物, 抵消 或减弱冲击力的破坏性损坏。

冲击力等于反冲击力, 当移动物体遭受撞击时, 冲击力的速度快时反沖击 力也快, 冲击力大时反冲击力也大, 本发明的反冲击力装置, 完全不受撞击物 的质量与速度的限制。 可以确保受保护的物体, 避免遭受严重损坏及伤亡。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装置的立体图标;

图 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双向防护装置的平面 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冲击力与反冲击力转化示意 ;

图 4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主要装置组合的平面 意图; 图 5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主要装置组合的平面 意图;

图 6是本发明曲轴的连杆轴颈为同方向的单向防 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冲击力与反冲击力转化点; F+冲击力; F-反冲击力; 曲轴 1 ; 2连杆; 2- 1连杆; 2-2连杆; 2-3连杆; 2-4连杆; 3轴承; 3- 1轴承; 3-2轴 承; 4防护板; 4-1防护板; 4-2防护板; 5推杆; 5- 1推杆; 5-2推杆; 5-3推杆; 5-4推杆; 6弹簧; 6-1弹簧; 6-2弹簧; 6-3弹簧; 6-4弹簧; 7基座; 8推杆支 架; 8-1推杆支架; 8-2推杆支架; 8-3推杆支架; 8-4推杆支架; 8-5推杆支架; 8-6推杆支架; 8-7推杆支架; 8-8推杆支架; 9连杆轴颈; 9- 1连杆轴颈; 9-2连 杆轴颈; 9-3连杆轴颈; 9-4连杆轴颈; 10转轮轴; 1 1曲轴配重块; 12固定架; 12- 1 固定架; 12-2固定架; 13转轮; 13-1转轮; 13-2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上, 视防护物体大小不同, 或使用圓形运动物体不 同, 而有三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 在图 1、 图 2、 图 3所示实施例中, 采用多轴连动装置, 本 发明装置是由曲轴 1、 连杆 2、 轴承 3、 防护板 4、 推杆 5、 弹簧 6、 基座 7、 推 杆支架 8组合而成, 其中曲轴 1装置在基座 7的固定架 12上, 曲轴 1二端固定 架 12-1、 12-2上分别装置轴承 3- 1和轴承 3-2 , 将连杆 2-1、 连杆 2-2、 连杆 2-3、 连杆 2-4的其中一头与连杆轴颈 9-1、连杆轴颈 9-2、连杆轴颈 9-3、连杆轴颈 9-4 连接, 连杆的另一头与推杆 5-1、 推杆 5-2、 推杆 5-3、 推杆 5-4连接, 基座 7上 设置推杆支架 8-1、 推杆支架 8-2、 推杆支架 8-3、 推杆支架 8-4、 推杆支架 8-5、 推杆支架 8-6、 推杆支架 8-7、 推杆支架 8-8 , 每一个推杆支架 8均设置一圆孔, 做为推杆 5平衡定位及推拉伸缩作用, 设置圆孔的中心点与曲轴 1旋转圆周中 心点成水平一直线, 将推杆 5-1穿置入推杆支架 8-1、 8-2设置的圓孔内, 推杆 5-1在二个支架间段装置弹簧 6- 1, 将推杆 5-2穿置入推杆支架 8-3、 8-4设置的 圆孔内,推杆 5-2在二个支架间段装置弹簧 6-2,将推杆 5-3穿置入推杆支架 8-5、 8-6设置的圆孔内,推杆 5-3在二个支架间段装置弹簧 6-3,将推杆 5-4穿置入推 杆支架 8-7、 8-8 设置的圓孔内, 推杆 5-4在二个支架间装置弹簧 6-4。 见图 2 , 伸出基座 7前方的推杆 5-1和推杆 5-2外端与防护板 4-1连接固定, 基座 7后方 的推杆 5-3和推杆 5-4外端与防护板 4-2连接固定, 因此可形成前后双向防护作 用; 又如曲轴 1连^ 1 轴颈 9- 1、 9-2、 9-3、 9-4设计在同一方向时, 见图 6, 伸出 基座 7前方的推杆 5- 1、 5-2、 5-3、 5-4外端与防护板 4连接固定, 则形成单向防 护作用。

当大型移动物体装设本发明装置时, 见图 2 , 伸长在基座 7前方的防护板

4- 1 , 正面任何位置被外力冲撞或自撞物体时, 强大 F+冲撞力将被推杆 5-1和推 杆 5-2全部引入, 先经弹簧 6- 1、 6-2挤压緩冲, 再将 F+直线冲撞力经连杆 2-1、

2-2导入推动曲轴 1形成圆形运动力, 因曲轴 1受力转动时同步带动推杆 5-3、

5- 4挤压弹簧 6-3、 6-4 , 当连杆 2-1、 2-2推动 F+冲撞力做圆形转动至推杆 5-1、

5- 2和连杆 2- 1、 2-2及与曲轴 1转动圆周中心点形成水平一直线位置时, 即为冲 击力 F+与反冲击力 F-转化点 0 , 强大沖击力 F+加上曲轴 1圓形运动的惯性力及 曲轴配重块 1 1的相对甩力能迅速将冲击力 F+超越冲击力转化点 o, 变成反冲击 力 F -, 加上弹簧 6- 1、 6-2、 6-3、 6-4压缩的反弹助力, 瞬间将反冲击力 F-经推 杆 5-1、 5-2拉回原冲击点, 抵消或减弱冲击力 F+对物体造成的破坏力。

如果撞击点在受防护物体的后方时, 伸长在基座 7后方的防护板 4-2 , 正面 任何位置被外力冲撞时, 冲击力 F+将被推杆 5-3和推杆 5-4全部引入, 先经弹 簧 6-3和 6-4挤压緩冲,再将直线冲撞力 F+经连杆 2-3和 2-4导入推动曲轴 1形 成圆形运动力, 因曲轴 1受力转动时同步带动推杆 5- 1、 5-2挤压弹簧 6- 1、 6-2 , 当连杆 2-3、 2-4推动冲击力 F+做圓形转动至推杆 5-3、 5-4和连杆 2-3、 2-4及 与曲轴 1转动圆周中心点形成水平一直线位置时, 即为冲击力 F+与反冲击力 F- 转化点 o, 强大冲击力 F+加上曲轴 1圓形运动的惯性力及曲轴配重块 1 1的相对 甩力能迅速将冲击力 F+超越冲击力转化点 0 , 变成反冲击力 F- , 加上 6-1、 6-2、

6- 3、 6-4压缩弹簧的反弹助力, 瞬间将反冲击力 F-经推杆 5-3、 5-4拉回原冲击 点, 抵消或减弱冲击力 F+对物体造成的破坏力。

第二种实施例: 在图 4所示的实施例中, 因防护物体面积较小者, 采单轴 单轮装置, 在基座 7上设置一个固定架 12及一个固定转轮轴 10, 装置有轴承 3 的转轮 13 , 转轮 13上设置一连杆轴颈 9并与连杆 2连接, 连杆 2另一头与推杆 5连接, 基座 7上设置二个推杆支架 8- 1、 8-2, 每个支架设置等高圆孔, 并将推 杆 5穿置入二个推杆支架圆孔内, 使推杆 5与转轮 13圆心成水平一直线, 同时 推杆 5在二个推杆支架 8- 1、 8-2之间装置弹簧 6, 将推杆 5与防护板 4连接固 定。 当撞击物冲撞防护板 4时, 冲击力 F+推动推杆 5挤压緩冲弹簧 6, 推杆 5 引入原直线运动的冲击力 F+经连杆 2推动转轮 13成圓形运动,当连杆 2与推杆 5与转轮 13圓心成水平一直线的位置时,也就是冲击力 F+与反冲击力 F-的转化 点 o,转轮 13的旋转惯性和曲轴配重块 1 1甩力瞬间将连杆 2冲过冲击力转化点 0 , 冲击力 F+瞬间将变成反冲击力 F- , 同一时间受挤压的弹簧 6反弹助力下, 反冲击力 F-将推杆 5拉回撞击点,抵消或减弱冲击力 F+造成受保护物体的损坏。

第三种实施例: 在图 5所示的实施例中, 采单轴双轮装置, 在基座 7上设 置一个固定架 12, 装置转轮轴 10, 横向转轮轴 10中间装置轴承 3, 使转轮轴 10能顺滑旋转, 转轮轴 10二头装置固定转轮 13-1和转轮 13-2, 因二个转轮共 享一个轴, 一个转轮 13- 1转动另一个转轮 13-2也会一起转, 选择在转轮 13-1 和转轮 13-2相同的位置, 设置一连杆轴 9- 1和设置一连杆轴 9-2, 将连杆 2-1— 头与连杆轴 9- 1连接, 另一头与推杆 5- 1连接, 连杆 2-2—头与连杆轴 9-2连接, 另一头与推杆 5-2连接, 基座 7上设置四个推杆支架 8- 1、 8-2、 8-3、 8-4 , 每个 支架设置与转轮圆心等高圆孔, 并将推杆 5- 1穿置入二个推杆支架 8-1、 8-2圆 孔内, 推杆 5-2穿置入二个推杆支架 8-3、 8-4圓孔内, 使推杆 5- 1与转轮 13- 1 圓心成水平一直线, 推杆 5-2与转轮 13-2圆心成水平一直线, 同时推杆 5- 1在 二个推杆支架 8-1、 8-2之间装置弹簧 6-1, 推杆 5-2在二个推杆支架 8-3、 8-4 之间装置弹簧 6-2, 并将推杆 5- 1和推杆 5-2与防护板 4连接固定, 当防护板 4 沖撞被撞击物时, 冲击力 F+瞬间推动推杆 5-1和推杆 5-2挤压弹簧 6- 1和弹簧 6-2 , 因转轮 13-1和转轮 13-2同轴, 推杆 5- 1和推杆 5-2同步将原直线冲击力 F+经连杆 2- 1和连杆 2-2推动转轮 13-1和转轮 13-2成圓形运动旋转,当连杆 2-1 和连杆 2-2与推杆 5- 1和推杆 5-2与转轮 13-1和转轮 13-2圓心成水平一直线的 位置时, 也就是冲击力 F+与反冲击力 F-的转化点 0 , 转轮 13- 1和 13-2受到冲 力的旋转惯性和曲轴配重块 1 1甩力, 会瞬间将连杆 2-1和 2-2甩过冲击力转化 点 0 , 冲击力 F+瞬间变成反冲击力 F-, 同一时间受挤压的弹簧 6- 1和 6-2的反 弹助力下, 反冲击力 F-将推杆 5-1和推杆 5-2拉回撞击点, 抵消或减弱冲击力 F +造成受保护物体的损坏。

本发明是一种当防护物体遭遇冲撞时, 避免因巨大冲击力造成物体及人员 损伤, 而设计的一种反冲击力装置, 其中: 当物体的防护板受撞击时, 能将沖 撞力分散至多组推杆同时做动緩冲, 并将强大直线冲击力引入经连杆推动曲轴 转作圆形旋转运动, 再由曲轴的圓形旋转运动将冲击力转化为等量 反沖击力, 瞬间化解力的冲击, 达到抵消或减弱强大冲击力的破坏。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 下, 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 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