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PPLIANCE, CONTAINER USED IN DAILY LIFE AND METHOD OF TAKING OU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86991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an appliance, a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taking ou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method of taking ou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ssurizing a pressure-transmitting channel by a pressurizing component so as to drive the pressure-transmitting medium in the pressure-transmitting channel to move; said pressure-transmitting medium drives the opening of the substance-taking component in a container body to be closed; said pressure-transmitting medium drives the substance contained in the substance-taking component to move outwards along a flowing-out channel; the pressurizing component stops pressurizing, and the substance contained in said substance-taking component stops flowing outwards; said pressure-transmitting medium flows back along the pressure-transmitting channel, and the opening of said substance-taking component in the container body is opened; the substance contained in the container body entering into the substance-taking component through the opening of said substance-taking component in the container body. This method has simple steps, easy operation, accurate quantity and high reproducibility, the application in food, cosmetics, disinfection products and pharmaceutical field can avoid product to be contaminated, oxidized, deteriorated or volatilized.

Inventors:
CHEN ZENGXI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6504
Publication Date:
June 20, 2013
Filing Date:
December 13,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BEIJING RED SEA TECH CO LTD (CN)
CHEN ZENGXI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B65D83/76; B65D47/2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2439983U2012-09-19
CN202449415U2012-09-26
CN202624980U2012-12-26
CN201761791U2011-03-16
FR2510071A11983-01-28
US4763818A1988-08-16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LIFANG & PARTNERS LAW FIRM (CN)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包括加压部件、 传压通道、 流出通道, 所述加压部件用于向传压通道内加压, 传压通道通过通道内部 的传压介质传递所述加压部件施加的压力, 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外流出 且能防止所容物倒流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器具底部的取物部件, 所述取物部件位于 所述传压通道与所述流出通道之间;

所述取物部件设有与容器内所容物连通的开口, 使所述开口封闭或 者开启的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开口通道; 使用所述加压部件加压时, 所述开口由于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移动装 置的移动而关闭,所述取物部件内的所容物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传压介质传 递来的压力作用下经所述流出通道流出; 所述加压部件、 传压通道或者取物部件设置有复位装置和 /或具有弹 性复原的性能, 能使所述传压介质停止加压后回流至加压前所在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为设置在传压通道或者取物部件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因传 压通道一侧压力正负变化而往复滑动, 使所述开口封闭或者开启。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具有较长的外周侧面; 加压时, 活塞移动到所述开口处, 封闭该 开口。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处设置能向取物部件内开启的单向阀门, 当所述活塞移动到所述 开口处时, 所述单向阀门受挤压而封闭该开口。

5、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为所述取物部件与所述流出通道间的一段空隙; 所述取物部件或 者传压通道设有可拉伸的部分, 加压时所述可拉伸的部分被拉伸, 封闭所 述空隙。 6、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为所述取物部件与所述流出通道间的一段空隙; 所述取物部件内 设与活塞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能随所述活塞的滑动封闭或者开启所述空 隙。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管; 所述支管一端连通取物部件上游加压部件或者传压通道, 另 一端连通所述移动装置; 所述支管内的压力正负变化可使所述移动装置封 闭或者开启所述开口。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围绕所述开口,并且可随支管内的压力正负变化膨胀或者收 缩。

9、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为弹性嚢状物, 位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塞子一侧。

10、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为位于所述支管的通道内的活塞,加压时由该活塞自身或者 该活塞带动的滑片封闭所述开口。

11、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开口相邻的取物部件壁上的 IHJ槽,所述移动装置为位于所述 IHJ槽内的滑板; 所述 IHJ槽底部与所述支管相连通。

12、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为所述取物部件与所述流出通道间的一段空隙; 与所述支管连通 的移动装置为所述传压通道或者取物部件的一段环壁, 能随压力变化胀大 或者收缩, 使所述开口封闭或者开启。

1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内设置可以沿所述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往 复移动的活塞; 所述活塞安装有复位元件, 能在停止加压后使活塞回到固 定的起始位置。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其特征在 - rifr ΈΓ Air, -ιτ Αά. ^ I Λ', ±- TX. S AA T^- -i& ih 'i' ¾R * Ak !H- im Αά. im 止所述活塞到达此处后继续移动。

1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呈直筒状, 通过活塞加压; 在其外壁上, 自活塞起始位置起 向传压通道方向标有刻度。

1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内设置可以沿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往复移 动的活塞, 所述活塞一侧为传压介质, 一侧为所容物。

1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通道内设置单向阀门防止所容物倒流; 所述单向阀门设置在可沿 流出通道一定范围内向取物部件一侧滑动的活塞上; 设置弹性部件, 用于 牵引活塞在向取物部件一侧滑动后复位。

1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物部件或者流出通道的一段环壁具有向传压通道一侧有限程度的 轴向拉伸和拉伸后回缩功能。

19、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内传压介质为液体; 在所述加压部件和 /或传 压通道壁上标有刻度, 用于指示加压时流出的液体的体积。

20、 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 1所述器具结构的容器, 包括容器主体、 加 压部件、 传压通道、 流出通道, 所述加压部件用于向传压通道内加压, 传 压通道通过通道内部的传压介质传递所述加压部件施加的压力, 流出通道 为供所容物向所述容器主体外流出且能防止所容物倒流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底部的取物部件; 所述 取物部件位于所述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设有与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连 通的开口,使所述开口封闭或者开启的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开 口通道; 使用所述加压部件加压时, 所述开口由于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移动装 置的移动而关闭,所述取物部件内的所容物在所述传压通道传递来的压力 作用下经所述流出通道流出; 性复原的性能, 能使所述传压介质停止加压后回流至加压前所在的位置。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设有外 界空气的进口, 所述进口为空气过滤、 净化或者去氧装置, 或者在所述进 口的容器主体内侧安装可充气胀大的收集气体装置。

22、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的部分 壁可被大气压压缩。

23、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装置为仅有 一个连通所述传压通道开口的具有回弹能力的嚢状物。

24、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物部件位于所 述容器主体底面外周凹槽内。

25、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通道的流出 口安装有喷雾装置或泡沫生成装置。

26、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上设置 向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加压的装置。

27、 一种日常所用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用加压部件向传压通道加压, 推动传压通道内传压介质移动; 通过移动方向垂直于开口通道的移动装置的移动使取物部件在容器 主体内的开口关闭;

传压介质推动取物部件内的所容物沿流出通道向外移动; 取出完成后, 加压部件停止加压, 取物部件内的所容物停止向外流 出;

加压部件、 传压通道或取物部件复位和 /或弹性复原, 传压介质沿传 压通道回流; 流出通道单向阀门关闭, 防止其内所容物倒流; 通过移动方向垂直于开口通道的移动装置的移动使取物部件在容器 主体内的开口开启; 容器主体内的所容物从取物部件在容器主体内的开口进入取物部 件。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传压通道、 取物部件 或者流出通道内设置有指示所容物流出距离的装置,用于指示所容物流出 量; 当所容物流出量等于需要取出量时, 停止加压, 完成取出。

29、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为在传 压通道或取物部件内的活塞; 或者为与所述支管相连通的可移动部件, 所 述支管与加压部件或传压通道相连通。

30、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器具、 权利要求 20所述容器或者权利要求 27所述方法在食品、 日化用品、 消毒产品、 药品领域产品上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 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 容器和容器内所容物的取出方 法以及所述器具、 容器及取出方法在食品、 日化用品、 消毒产品、 药品领 i或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用产品日益丰富, 人们会用到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容器, 比 如盛放洗手液、 洗衣液、 消毒液、 洗发液、 沐浴露、 牙膏、 酱油、 醋、 食 用油、 液体药品等的容器。 这些容器虽然形状各异, 但取出容器内所容物 的方法不外两种: 让倾倒容器使所容物自己流出; 用压取器取出容器内所 容物。

倾倒容器使所容物流出所用的容器往往只有一 个开口, 且开口在顶 部。 在使用过程中, 必须将容器倾倒, 所容物才可以流出。 部分容器还必 须挤压容器壁使所容物流出。 这种容器有 4个缺点: 1、 这种容器的取出 方法必然导致外部空气和杂质微粒很容易进入 容器内部,使所容物和更多 的气体接触, 可能因被空气氧化还原而变质, 或者因被细菌或者杂质污染 而变质。 2、 这些容器取出所容物非常不方便, 比如洗发液、 沐浴露, 使 用过半后需要倒置很长时间才能让所容物流到 出口, 才能挤出使用, 使用 不方便, 最后一部分所容物还可能被浪费掉。 3、 产品 (尤其如牙膏) 只 能用小包装, 也经常不能完全挤出使用, 这不仅造成浪费, 还产生很多包 装垃圾, 造成污染。 4、 这种容器取出时由于受倾斜度、 气流、 开口大小 等太多因素影响, 取出量忽多忽少, 不能计量, 难于精确控制, 许多时候 不得不过量取用所容物, 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使用压取器取用容器内所容物, 是另一种常用的取出液体所容物的方 法。 特别是较大容量且不适合倒置、 挤压的容器往往使用压取器。 这种容 器也有 4个缺点: 1、 取用液体的量不能精确控制。 使用压取器向下压按 的力不能精确控制, 所以取出量往往只能以按压次数计量, 取用液体的量 不能精确控制。 2、 取用的液体粘性和稠度不能太高。 由于压取器需要将 液体吸取至高处后再取出,若液体粘性和稠度 太高,液体不能被吸至高处, 不能被取出。 3、 制造成本较高。 压取器结构复杂, 且不能利用容器壁等 固有部件, 制造成本较高。 4、 不能连续取用。 由于压取器每次只能取用 吸管流出口附近有限空间内的所容物,该空间 所容物被取出后只能等重新 从下面容器内吸入所容物后再被取出,所以只 能间歇取用,取出不能连续。 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一种简单、 实用的容器, 使每次的取用过程能够 更随意的受人控制, 且尽量少地受外部空气或者杂质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方便地取 用所容物的容器和器 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取出容器内所 容物的器具,包括加压部件、 传压通道、 流出通道, 所述加压部件用于向传压通道内加压, 传压通道通 过通道内部的传压介质传递所述加压部件施加 的压力, 流出通道为供所容 物向外流出且能防止所容物倒流的通道; 其中, 还包括位于器具底部的取 物部件, 所述取物部件位于所述传压通道与所述流出通 道之间; 所述取物 部件设有与容器内所容物连通的开口,使所述 开口封闭或者开启的移动装 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开口通道; 使用所述加压部件加压时, 所述开口 由于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而关闭 ,所述取物部件内的所容物 述加压部件、 传压通道或者取物部件设置有复位装置和 /或具有弹性复原 的性能, 能使所述传压介质停止加压后回流至加压前所 在的位置。 流出通道通过设置于其内的单向阀门或者其他 常用方式实现防止所 容物倒流。 复位装置即能回到起始位置, 并带动所述传递压力的传压介质 回流至起始位置的装置, 比如一端固定在壁上的用弹性部件牵引的活塞 。 弹性复原的性能, 是指加压部件、 传压通道在停止加压后能弹性复原, 使 传递压力的传压介质回到起始位置。 传压介质回到起始位置后, 由取物部 件容纳全部或者部分进入的所容物。

这种器具可以方便的取出容器内的所容物, 并且基本能克服上述现有 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加压时仅需要对取物部件、 流出通道内所容物加压, 不必对容器 内整体所容物加压, 需要的压力也很小, 所容物可以方便地被取出; 又由 于该取出过程仅受压力一个因素影响, 能够被精确控制, 所以取出量不会 忽多忽少, 多次取用的重现性很好。

使用该器具取出所容物时, 由于不需要将容器倒置, 不需要挤压容器 主体。 这就保证容器主体内不会频繁进入空气、 微粒等杂质, 防止了所容 物受污染变质。

该器具使用浸入在所容物的取物部件, 取物部件的开口可以较大甚至 可以和流出通道暂时断开, 这可以使液体和膏体进入取物部件更为方便, 使取出粘性和稠度较高的液体和膏体成为现实 。

该器具使用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开口通道的移 动装置开关开口至少 具有如下好处: 1、 关闭或者开启开口更便捷。 从侧面关闭或者开启开口, 和从正面相比, 不需要克服取物部件内的压力变化可能引起的 阻滞, 开关 更为便捷。 2、 关闭或者开启开口更完全。 从侧面关闭或者开启开口, 开 开口时因自身位于开口通道内而打开不完全。

该器具可以单独销售, 配合其他无取出功能的容器或者装置使用; 使 用后该器具便于回收重复使用。 这可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用, 且能节约成 本, 减轻废物对环境的压力。

该器具相对于压取器结构简单, 没有过于复杂精细的部件, 所以也更 为实用, 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整体生产。

一种情况下, 上述器具的所述移动装置为设置在传压通道或 者取物部 件内的活塞, 所述活塞能因传压通道一侧压力正负变化而往 复滑动, 使所 述开口封闭或者开启。 活塞的存在, 可以使传压介质的移动更明显的显示 出来, 用于指示所容物流出的体积; 可以更直接的传递压力的变化, 使所 述开口封闭或者开启更为灵敏, 更为完全。

进一步的, 所述活塞具有较长的外周侧面; 加压时, 活塞移动到所述 开口处, 封闭该开口。 活塞具有较长的外周侧面是指活塞自身较长或 者自 身短但有较长的外周侧面, 能在移动过程中封闭该开口。 由活塞直接封闭 或者开启所述开口, 优点有三点: 器具结构简单, 更不易损坏; 封闭或者 开启更及时; 开口开启更完全, 有利于稠度或者粘度较大的所容物进入取 物部件。

进一步的, 还可以在所述开口处设置能向取物部件内开启 的单向阀 门,当所述活塞移动到所述开口处时,所述单 向阀门受挤压而封闭该开口。 单向阀门受挤压而封闭开口时封闭更为完全和 及时,单向阀门和活塞可以 协同发挥作用。

进一步的, 所述开口可以为所述取物部件与所述流出通道 间的一段空 隙; 所述取物部件或者传压通道设有可拉伸的部分 , 加压时所述可拉伸的 部分被拉伸,封闭所述空隙。所述取物部件与 所述流出通道间的一段空隙, 可以使所容物更方便、 更充分地进入取物部件; 特别是粘度、 稠度较高的 膏体, 加压时无需移动就可以被纳入取物部件, 开口闭合后能顺利地被取 出。 所述一段缝隙可以视为设置于取物部件上受压 时封闭的开口。

进一步的, 所述开口可以为所述取物部件与所述流出通道 间的一段空 隙; 所述取物部件内设与活塞连接的套管, 所述套管能随所述活塞的滑动 封闭或者开启所述空隙。 类似地, 这种实施方式加压时套管可以非常顺利 地将取物部件与流出通道间的所容物纳入取物 部件内,所容物甚至无需移 动。 所容物被纳入取物部件后, 取出就很方便。 同样, 所述一段缝隙可以 视为设置于取物部件上受压时封闭的开口。 一种情况下, 该器具还可以包括支管; 所述支管一端连通取物部件上 游加压部件或者传压通道, 另一端连通所述移动装置; 所述支管内的压力 正负变化可使所述移动装置封闭或者开启所述 开口。通过支管封闭或者开 启所述开口可以减少传压通道、 取物部件或者流出通道内的组件, 使其内 部结构更为简单, 减轻流出过程的压力降, 取出较为轻便。 所述支管直接连通取物部件上游加压部件或者 传压通道, 是为了减轻 支管压力降, 使所述装置尽快对压力变化反应, 尽量在取物部件内所容物 从开口流出前封闭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 所述移动装置围绕所述开口, 且可随支管内的压力正负变 化膨胀或者收缩。 膨胀时, 封闭所述开口, 收缩时, 所述开口开启。

进一步的, 所述移动装置可以为弹性嚢状物, 位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塞 子一侧。所述弹性嚢状物能因与其连通的空间 的压力变化而伸缩。加压时 , 弹性嚢状物膨胀, 所述塞子被推至开口处, 能闭合开口; 不加压或者负压 时, 弹性嚢状物萎缩, 塞子被拉开, 开口被打开。

进一步的, 所述移动装置可以为位于所述支管的通道内的 活塞, 加压 时由该活塞自身或者该活塞带动的滑片封闭所 述开口。 当由活塞自身封闭 开口时, 活塞可以位于取物部件外部开口对应处; 当由该活塞带动的滑片 封闭所述开口时, 滑片可以位于取物部件壁上或者壁内, 通过平行于取物 部件壁 (垂直于开口通道) 移动封闭开口。

进一步的, 还包括与所述开口相邻的取物部件壁上的 IHJ槽, 所述移动 装置为位于所述 iHJ槽内的滑板; 所述 iHJ槽底部与所述支管相连通。 所述滑 板因与所述凹槽底部连通的空间的压力变化而 伸出或者缩回。 加压时, 凹 槽内压力加大, 滑板被挤压滑出, 封闭开口; 不加压或者负压时, 凹槽内 压力减少, 滑板滑回凹槽。

进一步的, 所述开口可以为所述取物部件与所述流出通道 间的一段空 隙; 与所述支管连通的移动装置为所述传压通道或 者取物部件的一段环 壁, 能随压力变化胀大或者收缩, 使所述开口封闭或者开启。 开口为所述 取物部件与所述流出通道间的一段空隙, 可以使所容物更方便、 更充分地 进入取物部件; 特别是粘度、 稠度较高的膏体, 加压时无需移动就可以被 纳入取物部件, 开口闭合后能顺利地被取出。 另外,上述器具的所述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内可以设置沿所述取物 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往复移动的活塞; 所述活塞安装有复位元件, 比如弹 性部件或者磁性部件, 能在停止加压后使活塞回到固定的起始位置。 这样 能起到辅助复位或者复原的功能, 有利于器具尽快再次使用。 进一步的, 所述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的后段特定距离处, 可以设置 阻止元件, 阻止所述活塞到达此处后继续移动。 这样每次加压都不会取出 过量, 可以取出相同体积的所容物, 起到限量定量取出的作用。 对于这种器具,所述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内可以设置沿取物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往复移动的活塞, 所述活塞一侧为传压介质, 一侧为所容物。 使用活塞传递压力, 可以使传压介质和所容物两者界面清楚分开, 防止污 染或者漏气。 对于这种器具, 可以在所述流出通道内设置单向阀门防止所容 物倒 流; 所述单向阀门设置在可沿流出通道一定范围内 向取物部件一侧滑动的 活塞上; 设置弹性部件, 用于牵引活塞在向取物部件一侧滑动后复位。 将 所述单向阀门设置在可沿流出通道一定范围内 向取物部件一侧滑动的活 塞上, 可以防止取出完成后由于取物部件内活塞或者 其他限制, 所述开口 不能打开, 容器内所容物无法进入取物部件, 加压部件和传压介质难以复 原的情形; 也可以防止流出通道口的所容物在取出完成后 滴落于容器外造 成污染。该活塞复位可以使更多的所容物进入 取物部件或者通过再取物部 件进入流出通道、传压通道,也可以使下一次 取出程序有固定的初始位置, 便于实现定量取出。 对于这种器具, 可以让所述取物部件或者流出通道的一段环壁 具有 向传压通道一侧有限程度的轴向拉伸和拉伸后 回缩的功能。该段环壁可以 位于流出通道内限制所容物倒流的装置和取物 部件内活塞之间,最好位于 取物部件与流出通道连接处。其目的也是防止 取出完成后虽然加压部件产 生负压, 由于活塞或者其他限制, 所述开口不能打开, 容器内所容物无法 进入取物部件, 加压部件和传压介质难以复原的情形。 取物部件内出现负 压时该段环壁被拉伸, 使活塞或者其他限制消除, 开口能顺利被打开; 开 口打开后, 该段环壁回缩复原, 有利于所容物顺利进入。 对于这种器具, 所述传压通道、 取物部件或者流出通道为透明材料制 成, 并标有指示流出所容物体积或者长度的刻度。 这样可以实现直观的定 量取出。 对于这种器具, 所述加压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内传压介质为液体, 并在 所述加压部件和 /或传压通道壁上标有刻度, 用于指示加压时流出的液体 的体积。 由于液体不可压缩性, 能保证加压时从传压通道流出的液体体积 等于流出通道流出的所容物的体积。刻度的帮 助可以实现根据需要定量取 出。

进一步的, 所述加压部件呈直筒状, 通过活塞加压; 在其外壁上, 自 活塞起始位置起向传压通道方向标有刻度。 这样方便取用, 实现直观、 直 接的定量取出。

这种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用途广泛。 单次加压取出量可以很大, 也可以很小; 可以依经验随意取出, 也可以定 量取出; 既可以用在开口容器, 也可以用于封闭容器; 既可以用于普通液 体, 也可以用于粘稠液体或者膏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可以取出容器内所 容物的器具结构的容 器, 这种日常使用容纳的所容物的容器, 包括容器主体、 加压部件、 传压 通道、 流出通道, 所述加压部件用于向传压通道内加压, 传压通道通过通 道内部的传压介质传递所述加压部件施加的压 力, 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 所述容器主体外流出且能防止所容物倒流的通 道; 其中, 还包括位于所述 容器主体内部底部的取物部件; 所述取物部件位于所述传压通道和流出通 道之间, 设有与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连通的开口, 使所述开口封闭或者开启 的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开口通道; 使用所述加压部件加压时, 所述开口由于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移动装置的移 动而关闭,所述取物部件内 加压部件、 流出通道或者取物部件设置有复位装置和 /或具有弹性复原的 性能, 能使所述传压介质停止加压后回流至加压前所 在的位置。 复位装置 和 /或具有弹性复原的性能能让所述传压介质回 至传压通道或者加压部 件内, 进而取物部件内产生负压, 使容器内的所容物方便的进入取物部件 内。

上述器具的具体技术方案均也可以应用于这种 容器中, 在此不再赘 述。 这种容器, 克服了现有技术容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具有以下优点: 取出方便。 由于取物部件位于容器的底部, 所以即使容器内所容物使 用到最后, 也会和刚开始使用一样方便。 防止污染。 该器具取用所容物时, 容器不需要倒置, 空气、 细菌、 微 粒不会频繁和所容物接触, 能有效防止所容物污染。 能精确取出。 由于仅需向取物部件、流出通道内的一部分所 容物加压, 且加压方向和所容物流出方向一致, 加压所需力量较少, 能够实现精确取 出, 定量取出; 也能满足喷雾喷嘴或泡沫生成装置所需的压力 需求。

结构简单, 实用性强, 不易损坏。 用途广泛, 可以用于粘性和稠度较高的所容物。

这种容器, 所述容器主体可以设有外界空气的进口, 所述进口为空气 过滤、 净化或者去氧装置, 或者在所述进口的容器主体内侧安装可充气胀 大的收集气体装置。 这样可以避免所容物与外界各种有害物质接触 , 可以 防止所容物因被污染、 氧化而变质。 这种容器, 所述容器主体的壁可被大气压压缩。 若容器主体的壁可被 压缩, 当容器内所容物减少时, 外部大气压压迫容器主体, 使得容器主体 容积减少, 使容器主体内外压力平衡, 使所容物的取出能够持续进行。 由 于容器主体的容积主动减少, 外部气体或杂质没有机会进入容器主体内 部, 可以彻底地防止所容物被外界气体或者杂质污 染、 氧化、 变质。

这种容器, 所述加压装置可以为仅有一个连通所述传压通 道开口的具 有回弹能力的嚢状物。 只有一个开口的具有回弹能力的嚢状物, 可以在加 压时具备加压功能,在取出结束后自动产生负 压,使所容物流入取物部件, 方便下一次取出。 这对稠度高的液体、 膏体进入流出通道提供了便利。

这种容器, 所述取物部件位于所述容器主体底面外周凹槽 内。 如此设 置, 即使所容物使用到最后都可以顺利被取出, 并且方便使用者观察所容 物进入取物部件和流出的情况。

这种容器, 可以在所述流出通道的流出口安装有喷雾装置 或泡沫生成 装置。 由于加压部件能提供较大的持续的压力, 且压力直接作用于通道内 的液体, 所以使用时能够得到较长时间的持续的喷雾或 泡沫。

这种容器, 所述容器主体上可以设置向容器主体内所容物 加压的装 置。 容器主体上设置向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加压的装 置通过主动加压, 能使 所容物更便利的进入取物部件, 对取出粘性和稠度较大的所容物更为有 利。

这种容器, 同样克服了现有技术容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具备取出方 便、 防止污染、 能精确取出、 结构简单, 实用性强, 不易损坏、 用途广泛 等优点。 同时, 该容器可以容量较大、 可以循环使用的特点, 能减少塑料 等各种包装的应用, 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器具和容器所使用的取 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用加压部件向传压通道加压, 推动传压通道内传压介质移动; 通过移动方向垂直于开口通道的移动装置的移 动使取物部件在容器 主体内的开口关闭;

传压介质推动取物部件内的所容物沿流出通道 向外移动; 取出完成后, 加压部件停止加压, 取物部件内的所容物停止向外流 出;

加压部件、 传压通道或取物部件复位和 /或弹性复原, 传压介质沿传 压通道回流; 流出通道单向阀门关闭, 防止其内所容物倒流;

通过移动方向垂直于开口通道的移动装置的移 动使取物部件在容器 主体内的开口开启;

容器主体内的所容物从取物部件在容器主体内 的开口进入取物部 件。

进一步的, 上述取出方法中, 根据指示装置的位置指示确定取出过程 何时结束: 传压通道、 取物部件或者流出通道内设置有指示所容物流 出距 离的装置, 用于指示所容物流出量; 当所容物流出量等于需要取出量时, 停止加压, 完成取出。 这种装置, 通常为外部可见的活塞。 这样, 就可以 实现根据需求直接定量取出。 进一步的, 上述取出方法中所述移动装置为在传压通道或 取物部件内 的活塞; 或者为与所述支管相连通的可移动部件, 所述支管与加压部件或 传压通道相连通。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 步骤简单, 容易操作, 定量准确, 重 现性高, 非常适合日常生活需要。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可以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 具、 使用所述器具的容 器、 所述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在食品、 日化用品、 消毒产品、 药品领 域产品上的应用。 所述应用能满足这些领域对结构 (操作) 简单、 定量准 确和重现性高的要求, 同时其部分技术方案也能防止这些领域产品被 污 染、 氧化、 变质或者挥发。 该发明提出的器具、 容器和取出方法可以方便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 , 避免了所容物的变质和污染; 还可以实现定量、 限量取用, 使每次取用的 所容物不超过甚至等于所设定的量,避免了过 量取用所容物造成的浪费和 环境污染; 由于可以适用于容量较大容器且能够循环使用 , 还有利于减轻 各种包装尤其是塑料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 1是实施例 1所述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图 1的 A部放大图; 图 3是实施例 2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4是图 3的 B部放大图; 图 5是实施例 3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6是实施例 4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7是图 6的 C部放大图; 图 8是实施例 5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9是实施例 6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如图 1、 图 2所示, 为根据实施例 1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 的器具, 图 2为图 1的 A部放大图。 该器具包括加压气嚢 301、 传压通道 302、 取物部件 303和流出通道 304。 加压气嚢 301只有通向传压通道 302和 控制气道 305的两个开口。 加压气嚢 301具备恢复原状的功能, 能在停止加 压后回弹, 使传压通道 302和控制气道 305内产生负压。

传压通道 302内的传压介质 311为所容物。 传压通道 302与取物部件

303相连通。 传压通道 302外壁标有刻度 310, 指示加压时流出传压通道 302 的传压介质 311的体积。该流出体积也是所容物从流出通道 304流出的体积。

控制气道 305尾端内壁连接弹性部件 306,所述弹性部件 306的另一端 连接滑片 308的柄端 312, 柄端 312位于控制气道 305尾端内, 能在其中自 由滑动, 与控制气道 305之间气密封。 取物部件 303侧面壁上有开口 307 , 在取物部件 303侧面壁开口 307两侧有滑道 313。 滑片 308可以在滑道 313 内沿滑道滑动。

流出通道 304连通取物部件 303 , 内设单向阀门 309。

使用该器具取用所容物时, 挤压加压气嚢 301 , 气体经控制气道 305到 达柄端 312 , 通过柄端 312推动滑片 308沿滑道 313移动, 滑片 308向左移 动, 封闭了开口 307。 封闭开口 307的压力为加压部件 301与取物部件 303 外所容物之间的压力差。 传压通道 302受压使传压介质 311 (即所容物) 向 下移动, 所容物经取物部件 303和流出通道 304向外流出。

取出需要的体积后, 停止挤压加压气嚢 301 , 加压气嚢 301回弹, 产生 负压。 控制气道 305因内部压力下降, 加上弹性部件 306的缩回, 柄端 312 缩回。 滑片 308沿滑道 313向右移动, 开启了开口 307。 传压通道 302内传 压介质 311受负压回流, 阀门 309关闭, 容器主体内所容物由阀门 307进入 取物部件 303。 传压通道 302内的传压介质 311回到加压前所在的位置。 器 具为下一次取用做好准备。 实施例 2

如图 3所示,为根据实施例 2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 图 4为图 3的 B部放大图。 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 415 , 上设开口 414。 在灌 装完所容物 410后用能防止细菌、 灰尘但能让少量气体进入的装置封闭该开 口, 比如包含多孔体或者过滤膜的装置。 加压部件 401包括加压腔 416和位 于加压腔 416上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塞 417。活塞 417密封加压腔 416 ,—部分 露出加压腔 416上部。 加压腔 416连通传压通道 402 , 两者均由相同的液体 411充满。传压通道 402设置活塞 405 , 活塞 405可以在传压通道 405和取物 部件 403的一部分空间内移动。 活塞 405右侧为液体 411 (传压介质), 左侧 为所容物 410,并且右侧连接有另一端固定在传压通道 402内壁上的弹簧 406。

取物部件 403内部活塞 405左侧的特定位置, 设阻止部件 408, 阻止活 塞 405 在压力作用下到达此处后继续向左移动。 取物部件 403 下部有开口 407。 开口 407内设塞子 412, 当塞子 412下落在开口 407上, 可以密封开口 407。塞子 412具有较长的尾端,可以防止塞子 412上升时离开开口 407所在 的位置。 开口 407位于容器主体 415最低处的凹槽 413内。

流出通道 404内设向外的单向阀门 409。

使用该容器时,每次下压活塞 417就可以得到固定体积的所容物。具体 操作如下:

下压活塞 417 , 加压腔 416和传压通道 402内的液体 411受压移动, 推 动活塞 405向左移动, 塞子 412受压堵住开口 407 , 活塞 405推动取物部件 403内所容物 410沿流出通道 404流出。封闭开口 407的压力为取物部件 403 内外所容物之间的压力差。 当活塞 405移动到阻止部件 408所在的位置时, 活塞 405停止移动, 取物部件 403内所容物 410停止向外流出。 流出的体积 为加压前活塞 405与阻止部件 408之间的所容物体积。 停止向活塞 417加压, 活塞 405在弹簧 406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液体 411及活塞 417被推动恢复原位。 由于阀门 409关闭, 取物部件 403 内出现 负压, 塞子 412被顶起打开, 容器主体 415内所容物 410沿开口 407进入取 物部件 403。 与取出所容物等体积的外部气体由开口 414进入容器主体上部, 内外压力逐步平衡, 容器为下次取出后做好了准备。

实施例 3

如图 5所示,为根据实施例 3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 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 515 ,上设开口 514。在灌装完所容物 508后封闭该开口 514, 不让任何物质进入容器主体 515。 容器主体 515上部由柔软材料制成,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容器主体 515的体积随内部所容物体积的减少而减少。

加压气嚢 501只有通向传压通道 502的一个开口。加压气嚢 501具备恢 复原状的功能, 能在停止加压后回弹, 使传压通道 502内产生负压。 传压通 道 502内有两个活塞(活塞 511和活塞 512 ), 两个活塞之间为传压介质 513 , 活塞 512下部为传压介质 508 (即所容物 508 ),其中活塞 511与传压通道 502 的摩擦力小于活塞 512与传压通道 502的摩擦力。 不加压时活塞 512所在的 位置为原点, 向下标有刻度 510, 显示自活塞 512至此的所容物的体积。 管 道 505位于传压通道 502内, 穿过活塞 512连通传压介质 513和可膨胀嚢圈 组 506。 可膨胀嚢圈组 506位于传压通道 502尾部, 连接取物部件 503。 可膨 胀嚢圈组 506充入传压介质 513后会膨胀, 不加压时会回缩。

可膨胀嚢圈组 506不膨胀时取物部件 503和流出通道 504之间有间隙 507 ,膨胀时取物部件 503被推动向左移动,与流出通道 504起始端套合连接, 两者之间不再有间隙。 流出通道 504内设单向阀 509。

使用该容器取用所容物时,挤压加压气嚢 501 ,活塞 511受压向下移动, 活塞 511和活塞 512之间的传压介质 513受压通过管道 505进入可膨胀嚢圈 组 506, 可膨胀嚢圈组 506膨胀, 推动取物部件 503向左移动, 与流出通道 504起始端套接, 开口 507封闭。 封闭开口 507的压力为传压介质 513与取 物部件 503外所容物之间的压力差。 随后, 传压介质 513将活塞 511的压力 传递到活塞 512和传压介质 508, 取物部件 503内所容物 508在压力下经流 出通道向外流出。 当活塞 512移动到目标位置时, 停止加压, 所容物 508停 止向夕卜流出。

停止挤压加压气嚢 501 , 加压气嚢 501回弹, 活塞 511向上移动, 活塞 511和活塞 512之间的压力降低, 传压介质 513回流, 可膨胀嚢圈组 506缩 回, 取物部件 503和流出通道 504之间的开口 507打开。 随后, 活塞 512也 因负压向上移动, 传压介质 508向上移动。 阀门 509关闭。 容器主体 515内 的所容物 508从开口 507进入取物部件 503内。加压气嚢 501复原,活塞 511、 传压介质 513、 活塞 512和传压介质 508回到加压前所在的位置。 容器主体 515上部柔软部分下落, 使容器主体 515缩小了与取出所容物相等的容积。 容器主体 515内外压力逐步平衡, 容器为下次取出后做好了准备。

使容器主体 515内外压力平衡的方法还包括在容器主体上安 装活塞,当 容器主体所容物被逐步取出后 ,活塞在大气压作用下向容器主体内逐步移动 , 减少容器主体体积等。

也可以在容器主体上的活塞上安装手柄,通过 手柄向容器主体内的所容 物加压。 如此设置既可以使容器内外压力在所容物取出 后能保持平衡, 又有 利于促使容器内所容物进入取物部件内。

实施例 4

如图 6所示,为根据实施例 4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 图 7为图 6的 C部放大图。 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 612, 上设开口 613。 该开 口 613用多层能让少量气体进入的单向纸质阀门封 闭。 加压部件 601为长条 状的弹性嚢状物(也为传压通道), 只有与取物部件 603连通的一个开口, 充 满传压介质 602。

取物部件 603位于滑轨 605上, 能沿滑轨 605左右滑动。 滑轨 605位于 传压通道尾部内壁上。 取物部件 603与传压通道尾部内壁之间密封, 所容物 和传压介质 602不能通过。 活塞 606位于取物部件 603内, 可以在取物部件 603内左右移动。 取物部件 603与滑轨 605的摩擦力小于活塞 606与取物部 件 603的摩擦力。 活塞 606右端通过弹性部件 610连在传压通道内壁上。 不 加压时, 取物部件 603与流出通道 604之间有间隔, 即开口 607。 加压时, 取物部件 603滑出, 与流出通道 604起始端的套头 608套合,开口 607封闭。 流出通道 604内有单向阀门 609, 流出口安装有泡沫生产装置 614。

使用该容器取用所容物时, 挤压加压气嚢 601 , 其内的传压介质 602受 压向下移动。取物部件 603在压力的作用下沿滑轨向左移动,与流出通 道 604 起始端的套头 608套合, 封闭开口 607。 所述压力为传压介质 602与所容物 之间的压力差。 随着压力加大, 活塞 606受压向左移动, 推动取物部件 603 内所容物 611经流出通道 604和泡沫生产装置 614变成泡沫后向外流出。 停止挤压加压气嚢 601 , 加压气嚢 601回弹, 传压介质 602向上移动, 取物部件 603和活塞 606在负压和弹性部件 61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 取物部 件 603和流出通道 604之间的开口 607打开。 阀门 609关闭。 容器主体 612 内的所容物 611从开口 607进入取物部件 603内。 加压气嚢 601复原, 传压 介质 602、 活塞 606和取物部件 603回到加压前所在的位置。 与取出所容物 等体积的外部气体由开口 613进入容器主体上部, 内外压力逐步平衡, 容器 为下次取出后做好了准备。

实施例 5

如图 8所示,为根据实施例 5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 其为一种盛放稠度较高液体所容物 2的容器, 包括容器主体部分 1、 流出通 道 6和一个可以向流出通道 6内加压的管状物 4, 管状物 4内充满水。 管状 物 4和流出通道 6之间, 设置可以左右移动但能防止水、 液体或者膏体通过 的活塞 3。 活塞 3的上侧外周壁加长, 活塞 3及其上侧外周壁移至通道 5处 时, 能封闭通道 5。 通道 5在容器主体部分 1和流出通道 6之间。 挤压管状 物 4, 其内的水可以推动活塞 3向左移动。 在流出通道 6内, 设单向阀门 7 , 用于在不加压时关闭流出通道 6 , 防止所容物 2倒流。

在容器主体部分 1顶部, 设置气嚢 8 , 气嚢 8外端进气, 内端出气, 可 以连续向容器主体部分 1内气体空间加压, 将所容物 2挤入流出通道 6。

使用该容器取出所容物 2时, 挤压管状物 4, 使其内的水向流出通道 6 方向移动, 推动活塞 3向左移动。 当活塞 3的上侧外周壁移动到连通容器主 体部分 1和流出通道 6的通道 5位置时, 封闭通道 5 , 使其关闭; 所容物 2 向外移动, 并推开单向阀门 7向外流出。 当流出的所容物体积达到要求后, 停止挤压管状物 4, 管状物 4回弹, 产生负压, 使活塞向右移动, 在流出通 道 6内产生负压, 使单向阀门 7关闭, 通道 5开启。 挤压气嚢 8, 向容器主 体部分 1 内加压, 使所容物 2进入流出通道内。 当所容物 2充满流出通道 6 后, 停止加压, 容器做好了下次取用的准备。 实施例 6

如图 9所示,为根据实施例 6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 其为盛放膏体 2的容器, 包括容器主体部分 1、 流出通道 6和加压筒 4。 加压 筒 4内部有活塞 9, 活塞 9将加压筒 4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分空 间与主体部分 1 内部气体空间 3连通, 下部与流出通道连通。 活塞在加压筒 4外有把手 7固定,通过把手 7可以上下移动活塞 9。主体部分 1底部通过部 件 5与流出通道 6连通。 流出通道 6起始段向下倾斜, 便于所容物 2进入。

部件 5为环形嚢状物,其外环与主体部分 1底部与流出通道 6连通处的 结构固定连接。 嚢状物不充气时中部有开口, 使主体部分 1与流出通道 6连 通; 充气时嚢状物胀大, 封闭中间开口, 使主体部分 1与流出通道 6不再连 通。 嚢状物内部气体通过细管 10与加压筒 4活塞 9下部的空间相连通。

在容器主体部分 1顶部, 设置气嚢 8 , 气嚢 8外端进气, 内端出气, 可 以连续向容器主体部分 1内气体空间 3加压, 将所容物 2挤入流出通道 6。

取用时, 向下移动把手 7 , 使加压筒 4内活塞 9向下移动, 向流出通道 6加压。 细管 10将压力传导到嚢状物 5 , 嚢状物 5胀大, 主体部分 1与流出 通道 6不再连通。 在压力作用下, 所容物 2沿流出通道 6向外流出。 停止加 压取用后, 向上移动 ·ί巴手 7 , 则加压筒 4内活塞 9下部空间气压下降, 上部 压力加大, 嚢状物不再膨胀, 主体部分 1与流出通道 6间的部件 5开启, 所 容物 2在气体空间 3 内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进入流出通道 6, 为下一次取用做 好准备。

将部件 5换为开口向流出通道 6的单向阀门, 在取出时, 流出通道 6 内为正压, 主体部分 1内为负压, 使单向阀门关闭更紧密; 向上移动把手时, 流出通道 6内为负压, 主体部分 1内为正压, 使所容物更方便的进入流出通 道。 这可以得到叠加的压力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 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 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变型和组合。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 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