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UTOMATIC DIMMING FLASHLIGH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2349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utomatic dimming flashlight (1) comprises a flashlight head (11), a flashlight body (12), a tail cover(13), a power supply, a light emitting assembly, and a light-controlled dimming device (2). The light-controlled dimming device (2) comprises a circuit board, a light sensitive element (23) and an annular installing body (22), and the installing body (22) is connected onto the flashlight body (12). The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flashlight body (12)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light emitting assembly and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light sensitive element (23) is embedded in the installing body (22)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board.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flashlight, after the light-controlled dimming device (2) is started, the light sensitive element (23) can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change of brightness of the light emitting assembly of the flashlight (1)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intensity of ambient light, that is, when the ambient light is bright, the light of the flashlight (1) can be controlled to be dark, and when the ambient light is dark, the light of the flashlight (1) can be controlled to be bright. Therefore, the purpose that the brightness of light of the flashlight (1) is regulated in real time is achieved. The flashlight (1) has good use precision and saves more energy.

Inventors:
YANG MAN HO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7583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1, 2013
Filing Date:
June 27,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DONG GUAN KAM TONG METAL & ELECTRIC CO LTD (CN)
YANG MAN HO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1L4/00; F21V21/108; F21V21/14; F21V31/0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2252884U2012-05-30
CN202253460U2012-05-30
US20080198586A12008-08-21
US20090180280A12009-07-16
CN2918980Y2007-07-04
CN201416760Y2010-03-03
CN201731452U2011-02-02
CN201093189Y2008-07-30
CN201636552U2010-11-17
US20070014105A12007-01-18
CN2447616Y2001-09-1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Guangzhou Scihead Patent Agent Co., LTD. (CN)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一种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包括筒头、 筒体、 尾盖、 电源及发光组件, 所述 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前端, 所述筒头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前端并罩设于所 述发光组件的外部, 所述电源内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发光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后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光控调光装置, 所述光 控调光装置包括电路板、 光敏元件及环状的安装体, 所述安装体连接于所述筒 所述光敏元件嵌设于所述安装体上, 且所述光敏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光敏元件根据接收到的光的强弱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的明暗。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敏元件包括 多个, 所述光敏元件沿所述安装体的径向均勾安装。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敏元件为光 敏电阻。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控调光装置 还包括透明外壳, 所述透明外壳罩设于所述光敏元件外。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及连接件, 所述架体包括固定座、 支撑座及至少三个支撑 脚, 所述支撑脚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下端, 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上 端;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及抱合机构, 所述抱合机构包括均呈中空结构的套 筒及紧固筒, 所述套筒的右端的一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通槽, 相邻 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锁紧片, 所述紧固筒的左端呈螺纹啮合的套于所述套筒的 右端外, 所述紧固筒的右端筒径沿所述套筒穿入所述紧固筒的方向逐步减小形 成雉形内壁, 所述雉形内壁对逐步穿入其内的锁紧片进行挤压收缩, 所述套筒 的左端凸伸出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枢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所述连接座活动地插 接于所述固定座内。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包括底 座及两连接块, 两所述连接块相对设置且下端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两所述连 接块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片插入并转动的旋转槽, 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旋转槽内并枢接于所述连接轴上。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片上开设 有供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连接孔, 沿所述连接孔的径向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槽, 所 述旋转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呈弹性的定位凸, 所述连接轴穿过所 述连接孔, 而所述定位凸抵触于所述定位槽内。

8.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凸包括凸 块及弹簧, 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弹簧的收容槽, 所述收容槽与所述旋 转槽连通, 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所述凸块的一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 并与所述弹簧抵触, 所述凸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并抵触于所述定位槽 内。

9.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包括上 盖、 座体及与所述支撑脚相对应的转轴, 所述座体内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对应 的转动槽, 所述座体贯穿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槽连通的转动孔, 所述转轴枢接于 所述转动槽内, 所述转轴具有朝所述转动孔内延伸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摆动 的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与所述支撑脚连接, 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与转动 槽内的转轴接触, 所述固定座呈中空结构且固定于所述上盖上, 所述连接座插 接于所述固定座的中空结构内。

10.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及支 撑座均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固定座的中空结构连通。

Description:
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照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 自动调光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一种典型的手持式移动电子照明工具 , 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 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 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 手电筒因其 相当简单的设计, 便于使用及携带性能, 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移 动照明设备之一。

手电筒最基本的组件主要包括发光组件、 开关组件、 电源及外壳, 发光组 件固定在手电筒的外壳内并位于前端, 开关组件及电源设置于外壳内并位于后 端, 固定在手电筒的外壳内的发光组件与手电筒电 源电性连接, 而内置于手电 筒的筒体内的开关组件控制发光组件与手电筒 电源的接通或断开; 原有手电筒 在使用过程中, 其发出的光亮不能调节, 这样, 无论在任何亮度环境下, 打开 手电筒都只有一种光强, 手电筒的光强无法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进行 调节, 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一种可根据环境 光亮进行亮度调节的节能型手电筒应运而生, 这种可调光的手电筒是根据所需 的亮度人为的预先设置好多个不同的亮度阀值 , 调节时只可以在设置好的亮度 之间切换, 而不能根据所处环境的亮度实时精准地进行亮 度调节, 因此, 在使 用过程中不够节能, 且使用的精度也不够高。

因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可自动调节光强的手 电筒来解决上述现有 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光 强的手电筒, 其在使用中更 节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包括筒头、 筒体、 尾盖、 电源及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 前端, 所述筒头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前端并罩设于所述 发光组件的外部, 所述电 源内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发光组件电性连 接, 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筒体的 后端, 其还包括光控调光装置, 所述光控调光装置包括电路板、 光敏元件及环 状的安装体, 所述安装体连接于所述筒体上, 所述电路板内置于所述筒体内并 与所述发光组件及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光敏元件嵌设于所述安装体上, 且 所述光敏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光敏元件根据接收到的光的强弱来 控制所述发光组件的明暗。

较佳地, 所述光敏元件包括多个, 所述光敏元件沿所述安装体的径向均匀 安装, 多个光敏元件均勾安装于安装体的径向上, 所有光敏元件从各个角度感 光, 且当所有光敏元件所得到的光强的总和达到预 设阀值时, 光敏元件可控制 手电筒的发光组件明暗变化, 使手电筒具有艮好的使用精度。

较佳地, 所述光敏元件为光敏电阻, 釆用光敏电阻设计原理简单, 且生产 成本低。

较佳地, 所述光控调光装置还包括透明外壳, 所述透明外壳罩设于所述光 敏元件外, 透明外壳一方面并不影响光敏元件接收外界光 强, 另一方面对光敏 元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较佳地, 所述自动调光式手电筒还包括一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及 连接件, 所述架体包括固定座、 支撑座及至少三个支撑脚, 所述支撑脚安装于 所述支撑座的下端, 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 接座及抱合机构, 所述抱合机构包括均呈中空结构的套筒及紧固 筒, 所述套筒 的右端的一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通 槽, 相邻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锁 紧片, 所述紧固筒的左端呈螺纹啮合的套于所述套筒 的右端外, 所述紧固筒的 右端筒径沿所述套筒穿入所述紧固筒的方向逐 步减小形成雉形内壁, 所述雉形 内壁对逐步穿入其内的锁紧片进行挤压收缩, 所述套筒的左端凸伸出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枢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所述连接座活动地插接于所述固定座内。

较佳地, 所述连接座包括底座及两连接块, 两所述连接块相对设置且下端 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两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片插入并转 动的旋转 槽, 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旋转槽内并枢接于所述 连接轴上, 因此, 连接片绕连接轴转动从而使得套筒相对连接座 转动, 进而调 整安装于套筒上的手电筒相对于连接座的角度 。

较佳地, 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连接 孔, 沿所述连接孔 的径向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槽, 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呈 弹 性的定位凸, 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孔, 而所述定位凸 ·ί氏触于所述定位槽内, 连接片绕连接轴转动而使套筒调节位置后, 定位凸抵触于不同的定位槽内从而 对套筒定位。

较佳地, 所述定位凸包括凸块及弹簧, 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弹簧 的收容槽, 所述收容槽与所述旋转槽连通, 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所 述凸块的一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弹簧 ·ί氏触, 所述凸块的另一端伸入所 述收容槽内并抵触于所述定位槽内。

较佳地, 所述支撑座包括上盖、 座体及与所述支撑脚相对应的转轴, 所述 座体内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转动槽, 所述座体贯穿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槽 连通的转动孔, 所述转轴枢接于所述转动槽内, 所述转轴具有朝所述转动孔内 延伸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摆动的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与所述支 撑脚连接, 所述 上盖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与转动槽内的转轴接 触, 所述固定座呈中空结构且固 定于所述上盖上, 所述连接座插接于所述固定座的中空结构内。

较佳地, 所述固定座及支撑座均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排 水孔, 所述排水孔 与所述固定座的中空结构连通, 遇水时, 固定座内的积水通过排水孔排除, 从 而防止积水进入固定座上的器件内对器件造成 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其具有光控调光 装置, 所述光控调光装置包括电路板、 光敏元件及环状的安装体, 所述安装体 连接于所述筒体上, 所述电路板内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发光组 件及所述电 源电性连接, 所述光敏元件嵌设于所述安装体上, 所述光敏元件与所述电路板 装体外, 突显于所述安装体外的光敏元件便可直接与外 界接触, 从而可直接接 收外界环境光的强度, 因此, 在手电筒使用过程中, 启动光控调光装置后, 所 述光敏元件根据环境光的强弱变化, 可自动控制手电筒的发光组件明暗变化, 即当环境光强时可控制手电筒的光变暗, 当环境光弱时可控制手电筒的光变亮, 以达到实时地调节手电筒光明暗的目的, 使手电筒具有艮好的使用精度, 且更 节能。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的结构示意 。

图 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的支撑架的 构示意图。

图 3是图 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 4是图 3的分解示意图。

图 5是图 4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 6是图 2中架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 7是图 6中 A部分的放大图。

图 8是图 2中架体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 9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的使用状态 意图。

图 10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的另一状态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 的元件。

如图 1所示, 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1包括筒头 11、 筒体 12及尾盖 13 , 在筒头 11的前端安装有发光组件, 所述筒头 11连接于所述筒体 12的前端 并罩设于所述发光组件的外部, 在筒体 12内设置有电池, 所述电池与所述发光 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后盖 13活动连接于所述筒体 12的后端, 在筒体 12上还设 置有开关 121 , 开关 121用于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发光组件的通断; 在所述手电 筒 1的筒头 11与筒体 12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有光控调光装置 2,所述光控调光 装置 2包括电路板(图未示)、 透明外壳 21、 安装体 22及多个光敏元件 23 , 所 述安装体 22呈雉形环状结构, 安装体 22上开设有与所述光敏元件 23相对应的 安装孔 22a, 所述光敏元件 23对应嵌设于所述安装孔 22a内并突显于所述安装 体 22外, 所述光敏元件 23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光敏元件 23通过所述 安装孔 22a嵌设于所述安装体 22上使得所述光敏元件 23突显于所述安装体 22 外, 突显于所述安装体 22外的光敏元件 23便可直接与外界接触, 从而可直接 接收外界环境光的强度; 较佳地, 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1还包括透明 外壳 21 , 所述透明外壳 21的形状与安装体 22的形状相对应, 其安装于安装体 22外并将所述光敏元件 23罩于其内, 且透明外壳 21与筒头 11及筒体 12均形 成密封连接, 透明外壳 21—方面并不影响光敏元件 23接收外界光强, 另一方 面还对光敏元件 23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且雉形结构使得光敏元件 23更容易 感光; 另外, 所述电池及发光组件也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 连接, 这样, 所述 光敏元件 23根据接收到的光的强弱即可自动控制所述发 组件的明暗; 在本实 施例中, 光敏元件 23优选为光敏电阻, 釆用光敏电阻使得设计原理简单, 且生 产成本低, 而多个光敏电阻均匀地安装于安装体 22的径向上, 所有光敏电阻从 各个角度感光, 且当所有光敏电阻所得到的光强值的总和达到 预设阀值时才启 动光控调光装置 2, 使手电筒 1具有艮好的使用精度。

可以理解地, 光敏元件 23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多个设计, 也可以仅设计 一个, 使用中可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调整光敏元件 23的方向亦可达到自动调节 手电筒 1的出射光的强弱, 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如图 2所示, 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1的优先实施例中, 其还包括 一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件 3及架体 4, 所述连接件 3包括连接座 31及 抱合机构, 所述抱合机构包括均中空结构的套筒 32及紧固筒 33; 所述架体 4包 括固定座 41、 支撑座 42、 三个支撑脚 43及防滑脚 44, 所述固定座 41呈中空结 构且固定于所述支撑座 42上, 所述支撑脚 4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座 42连接, 防 滑脚 44套接并固定于所述支撑脚 44的下端, 以防止所述支撑脚 44与支撑面打 滑, 使支撑架更加稳定, 使用中, 连接座 31插接于架体 4上, 所述抱合机构用 于固定手电筒 1 , 这样, 可将手电筒 1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 从而为人们提供一 固定的光源。 优选地, 所述手电筒 1呈密封结构, 使用呈密封结构的手电筒 1使得在雨 雪等潮湿天气时仍然能在户外使用, 增强了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器的实用 性和可靠性; 且在手电筒 1内还可以设置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手电筒 1 的光源发出闪烁光, 闪烁光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而使手电筒 1可用于向外 界发出预警信号。

如图 3、 图 4所示, 所述套筒 32套筒的右端的一周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通 槽, 相邻的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锁紧片 321 , 在套筒 32上邻近锁紧片 321的位 置处还设置有螺纹 322, 紧固筒 33的左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套筒 32上的螺 纹 322配合的内螺纹 331 , 所述紧固筒 33的左端套于所述套筒 32的右端外, 且 两者之间呈螺纹啮合连接, 紧固筒 33的右端筒径沿所述套筒 32穿入紧固筒 33 内的方向逐步减小而形成雉形内壁, 紧固筒 33的雉形内壁对逐步穿入其内的锁 紧片 321进行挤压收缩; 在套筒 32的左端还凸伸出连接片 323 , 连接片 323与 套筒 32的轴向相垂直, 在连接片 323的端部开设有圓形的连接孔 324, 在连接 片 323的两侧面上还开设置有若干定位槽 325, 所述定位槽 325沿连接孔 324的 径向设置。

如图 4、 图 5所示, 所述连接座 31包括底座 31 1及两连接块 312、 313 , 连 接块 312与连接块 313相对设置且下端均安装于所述底座 31 1上, 在本实施例 中, 两连接块 312、 313的下端均与所述底座 31 1呈螺纹啮合连接, 且在底座 31 1 内设置有磁体 31 1a, 这样连接件 3便可直接吸附于金属物体 (例如汽车 )上而 对手电筒进行固定, 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支撑件, 使用更方便; 连接块 312与连 接块 313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片 323插入并转动的旋转槽 316,在旋转槽 316内 还设置有连接轴 314,旋转槽 316内还设置有与上述定位槽 325相对应的呈弹性 的定位凸 314, 所述定位凸 315设置于所述连接块 312、 313上并凸伸到旋转槽 316内, 在本实施例中, 定位凸 315分别设置于连接轴 314的上、 下两端, 且两 连接块 312、 313上的定位凸 315对称设置, 当然, 定位凸 315还可以是其他的 设置方式, 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所述定位凸 315包括凸块 315a 及弹簧 315b, 在连接块 312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弹簧 315b的收容槽 312a, 收容槽 312a与旋转槽 316连通, 弹簧 315b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312a内, 凸块 315a的一 端伸入收容槽 312a内并与弹簧 312a相抵触, 凸块 315a另一端伸入收容槽 316 内; 相应地, 连接块 313上也开设有收容所述弹簧 315b的收容槽 313a, 收容槽 313a与旋转槽 316连通, 弹簧 315b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313a内, 凸块 315a的一 端伸入收容槽 313a内并与弹簧 312a相抵触, 凸块 315a另一端伸入收容槽 316 内, 安装后, 连接片 323上的连接孔 324穿设于连接轴 314上从而使两者枢接, 而定位凸 315活动地抵触于连接片 323上的定位槽 325内, 从而对紧固筒 32进 行定位, 因此, 连接片 323绕连接轴 314转动而使套筒 32相对连接座 31转动, 从而对安装于套筒 32上的手电筒的位置进行调整。

如图 6-图 8所示, 所述支撑座 42包括上盖 421、 座体 422及三个与所述支 撑脚相对应的转轴 423 ,座体 422内开设有三个与所述转轴 423相对应的转动槽 422a, 三转动槽 422a组成三角形状, 座体 422上还贯穿地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槽 422a相连通的转动孔 422b; 所述转轴 423呈 T形结构, 且具有呈横向的转动部 423a及呈纵向的连接部 423b,所述连接部 423b上开设有螺纹,所述转动部 423a 容置于所述转动槽 422a中, 且连接部 423b延伸入所述转动孔 422b内, 所述连 接部 423b能摆动的穿过所述转动孔 422b并与所述支撑脚 44螺纹连接, 通过螺 纹连接使所述支撑脚 44连接的结构简单, 装拆非常方便。

优选地, 转动孔 422b呈腰形孔结构且孔径从上至下逐渐扩大, 即所述转动 孔 422b的一侧壁边竖直, 另一侧壁边倾斜, 由于转轴 423的连接部 423b穿过 所述转动孔 422b而与支撑脚 43连接,因此当支撑脚 43随所述转轴 423转动时, 所述转动孔 422b的腰形孔结构刚好适应所述支撑脚 43的展开或者收折角度, 使所述支撑脚 43与所述支撑座 42配合得更紧凑, 从而使整个支撑架支撑得更 稳定。

结合图 7、 图 8所示, 所述上盖 421安装于所述座体 422的上方, 上盖 421 上开设有三个固定孔 421a, 所述固定孔 421a均勾分布, 所述固定座 41的下底 面延伸出与所述固定孔 421a对应的固定柱 411 , 所述固定柱 411插接并固定于 所述固定孔 421a内, 利用固定孔 421a与固定柱 411的这种插接连接方式, 不但 结构简单, 而且使得安装及拆卸快捷, 使用方便。

优选地, 支撑座 42的上盖 421上开设有排水孔 421b, 座体 422上开设有与 所述排水孔 421b相贯通的排水孔 422c; 而固定座 41上也贯穿开设有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固定座 41 的中空结构连通; 当遇到下雨天时, 固定座 41 内 的积水能及时的依次通过固定座 41的排水孔、 支撑座 42的排水孔 421b、 422c 被排出, 从而防止积水进入固定座 41上的器件内而对器件造成损坏。

结合图 1、 图 9、 图 10所示, 对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1的工作原 理及使用实施例进行说明。

单独使用手电筒 1时, 通过开关 121打开手电筒 1即可使用, 在使用过程 中, 当周围环境光线变化时, 光敏电阻 23可根据接收到的光强不同而控制手电 筒 1的光强弱变化, 例如, 当周围光线由强变弱时, 会引起光敏电阻 23的阻值 增加, 导致加在发光组件的照明灯两端的电压增加, 从而使加在发光组件照明 灯两端的电流增大, 使得灯光变亮; 反之, 当周围光线由弱变强时, 会引起光 敏电阻 23的阻值下降, 导致加在发光组件的照明灯两端的电压减小, 从而使加 在发光组件照明灯两端的电流减小, 使得灯光变暗, 实现对照明灯亮度的自动 控制, 使手电筒 1更节能。

另外, 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1还可配合支撑架来使用, 即当需要 将手电筒 1进行固定照明时可选择与支撑架配合使用; 使用时, 首先将手电筒 1 安装于连接件 3上, 即将手电筒 1穿设于套筒 32上, 在将紧固筒 33拧紧到套 筒 32上使其压紧锁紧片 321 , 从而将手电筒 1固定于连接件 3上; 然后, 推动 所述支撑脚 44, 所述支撑脚 44带动所述转轴 423的连接部 423b摆动, 所述连 接部 423b摆动带动转动部 423a在所述转动槽 422a中转动, 最后所述支撑脚 44 从所述转动孔 422b侧壁竖直的一端摆动到侧壁倾斜的一端, 所述转动孔 422b 的倾斜的侧壁限制及 ·ί氏触所述支撑脚 44, 此时所述支撑脚 44打开; 再将所述固 定座 41下底面的固定柱 411插接在所述固定孔 421a中, 从而使所述固定座 41 与所述支撑座 42固定; 接着, 将连接件 3的连接座 31插接于固定座 41的中空 结构内, 即可将手电筒 1固定并用于提供一固定的光源; 另外, 由于套筒 32上 的连接片 323枢接于连接座 31上, 因此, 可转动套筒 32以调整手电筒 1相对 架体 4的角度, 使手电筒 1的出射光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 方便照明或报 而在一些突发的紧急情况下, 还可以在手电筒 1的头部安装一灯罩 5以达 到警示的作用, 例如在手电筒 1的头部紧密配合地罩上一红色的灯罩 5 , 打开所 述手电筒 1的开关后, 所述手电筒 1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所述灯罩 5上, 所述灯 罩 5可以为红色, 从而向外界发出报警信号, 方便实用。

收折所述支撑架时, 将所述连接件 3从架体 4上拆卸下来, 再将灯罩 5从 手电筒 1的头部拆除, 并将手电筒 1从连接件 3上拆卸下来, 再将所述支撑脚 44从所述转动孔 422b侧壁倾斜的一端摆动到侧壁竖直的一端, 使支撑脚 44收 折, 这样以便存放或携带。

由于本实用新型自动调光式手电筒 1 , 其具有光控调光装置 2, 所述光控 调光装置 2包括电路板、 安装体 22及光敏元件 23 , 所述安装体 22连接于所述 筒体 12上, 所述电路板内置于所述筒体 12内并与所述发光组件及所述电源电 性连接, 所述光敏元件 23嵌设于所述安装体 22上, 且所述光敏元件 23与所述 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光敏元件 23通过所述安装孔 22a嵌设于所述安装体 22 上使得所述光敏元件 23突显于所述安装体 22外, 突显于所述安装体 22外的光 敏元件 23便可直接与外界接触, 从而可直接接收外界环境光的强度, 因此, 在 手电筒使用过程中, 启动光控调光装置 2后, 所述光敏元件 23根据环境光的强 弱变化, 可自动控制手电筒 1的发光组件明暗变化, 即当环境光强时可控制手 电筒 1的光变暗, 当环境光弱时可控制手电筒 1的光变亮, 以达到实时调节手 电筒 1的光明暗变化的目的, 使手电筒 1具有艮好的使用精度, 且更节能。

本实用新型手电筒 1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所熟知, 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 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 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 化, 仍属 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