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AUTOMATIC VENDING MACHINE MERCHANDISE DISPENSING MECHANIS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210289
Kind Code:
A1
Abstract:
An automatic vending machine merchandise dispensing mechanism, for use in being mounted within an automatic vending machine provided therein with multiple rows of shelves, comprising: a merchandise dispensing plate (101 and 201), a transmission rod (102 and 202), a transmission motor (103 and 203), and a moving rod (104 and 204). The transmission motor (103 and 203) comprises: a transmitting end (1031 and 2031) and a fixed end (1032 and 2032). The transmitting end (1031 and 2031) is piston connected to the fixed end (1032 and 2032). The transmitting end (1031 and 2031) is connected to the moving rod (104 and 204). One extremity of the transmitting rod (102 and 202)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transmitting end (1031 and 2031). The merchandise dispensing plate (101 and 201) is shovel-shaped. The other extremity of the transmitting rod (102 and 202)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a lateral surface of the merchandise dispensing plate (101 and 201). The merchandise dispensing mechanism prevents merchandise from falling off the shelves of the automatic vending machine, thus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merchandise, and allowing multiple objects to be outputted at the same time.

Inventors:
DENG LAIM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87234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22, 2018
Filing Date:
May 17, 2018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BEIJING HUAQIN INC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7F11/0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7198969U2018-04-06
CN2507082Y2002-08-21
CN102915597A2013-02-06
CN201741204U2011-02-09
JP2003317140A2003-11-07
JP2002175564A2002-06-2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UNLAND LAW FIRM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一种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出货板、 传动杆、 传动电机及移动杆; 所述传动电机, 包括: 传动端与固定端;

所述传动端与固定端活塞连接;

所述传动端与所述移动杆连接;

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端转动连接;

所述出货板为铲状;

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出货板的一侧面转动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货机构, 还包括: 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

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传动端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出货板的一侧面转动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货机构, 还包括: 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截面为 "L"形;

所述安装板的一个面中开有两个通孔;

所述安装板中的开有的两个通孔用于将所述出货机构固定在自动售货机上;

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个面与所述传动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4、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货机构, 还包 括: 轴承板;

所述轴承板中心位置开有轴承通孔;

所述轴承通孔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 在所述轴承通孔的两侧开有螺栓孔; 所述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轴承的位置固定。

Description:
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 尤其涉及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日常行为正在被电子、 机械设备 等替代, 如: 自动售货机。 人们在购买所需物品时, 不需在去商店、 超市通过与售货员面 对面的交流, 可以直接在自动售货机上, 选择所需的物品, 通过刷卡、 投币、 转账等方式, 即可获得所需的物品, 减少了售货时, 所需的人力, 也提高了售货时的效率, 并且还可以 方便用户获得所需的物品。

目前, 现有的自动售货机是在面向出货口位置设有展 示窗, 只在自动售货机内设有一 排货柜放置物品,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按键选择展示窗中的物 品, 选中的物品前的挡板 放下后, 物品自然滑落, 掉出出货口。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 题: 用户在自动售货机上选择所需要的 商品后, 商品从自动售货机上放置位置下落掉入出货口 , 这种出货口无法应用于内设多排 货柜的自动售货机, 而且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的出货口由于盖板松动 或脱动等问题, 当有商 品落下时有可能掉出自动售货机, 从而影响到商品的完整性, 不利于用户自动购买商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用于安装 于多内设多排的自动售货机, 实现了商品避免从自动售货机货架上掉落, 从而保持商品的 完整性, 并且可以同时输出多个物品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出货 机构, 包括: 出货板、 传动杆、 传动电 机及移动杆; 所述传动电机, 包括: 传动端与固定端;

所述传动端与固定端活塞连接;

所述传动端与所述移动杆连接;

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端转动连接;

所述出货板为铲状;

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出货板的一侧面转动连 接。

传动电机通过传动杆与出货板相连接, 使出货板根据传动电机的运动进行翻转。 实现 了当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出自动售货机, 从而保持商品的完整性。

所述出货机构, 还包括: 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

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传 动端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出货 板的一侧面转动连接。

在出货机构中传动杆通过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 分别与传动端及出货板连接, 使电机通 过传动杆将出货板翻转, 从而实现了当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出自动售 货机, 从而保持商 品的完整性。

所述出货机构, 还包括: 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截面为 "L"形;

所述安装板的一个面中开有两个通孔;

所述安装板中的开有的两个通孔用于将所述出 货机构固定在自动售货机上;

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个面与所述传动电机的固定 端固定连接。

通过安装板将出货机构固定在自动售货机上, 并且在安装板上固定传动电机的固定端, 而且由于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板只有通过传动电 机才能进行翻转, 从而使自动售货机的出货 板不会固定商品下落而开启, 从而进一步地实现了当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 出自动售货机, 从而保持商品的完整性。 所述出货机构, 还包括: 轴承板;

所述轴承板中心位置开有轴承通孔;

所述轴承通孔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

在所述轴承通孔的两侧开有螺栓孔;

所述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轴承的位 置固定。

通过轴承板将第二轴承的位置固定, 所以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板只有通过传动电机才 能 进行翻转, 从而使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板不会固定商品下落 而开启, 从而进一步地实现了当 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出自动售货机, 从而保持商品的完整性。

应当理解的是, 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 和解释性的, 并不能限 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 一部分, 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例, 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 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售货机 货机构的结构图。

图 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售货机 货机构的结构图。

图 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售货机 货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 时, 除非另有表示, 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 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相反, 它们仅是与如所 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 例子。

如图 1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出货 机构, 包括: 出货板 101、 传动杆 102、 传动电机 103及移动杆 104;

传动电机 103, 包括: 传动端 1031与固定端 1032;

传动端 1031与固定端 1032活塞连接;

传动端 1031与移动杆 104连接;

传动杆 102的一端与传动端 1031转动连接;

出货板 101为铲状;

传动杆 1031的另一端与出货板 101的一侧面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售货机出货机构 中, 传动电机通过传动杆与出货板相连 接, 使出货板根据传动电机的运动进行翻转。 实现了当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出自动售货 机, 从而保持商品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 出货机构, 还包括: 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

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传动端转动连接 ;

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出货板的一侧 面转动连接。

在出货机构中传动杆通过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 分别与传动端及出货板连接, 使电机通 过传动杆将出货板翻转, 从而实现了当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出自动售 货机, 从而保持商 品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 出货机构, 还包括: 安装板

安装板的截面为 "L"形;

安装板的一个面中开有两个通孔;

安装板中的开有的两个通孔用于将出货机构固 定在自动售货机上;

安装板的另一个面与传动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连 接。

通过安装板将出货机构固定在自动售货机上, 并且在安装板上固定传动电机的固定端, 而且由于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板只有通过传动电 机才能进行翻转, 从而使自动售货机的出货 板不会固定商品下落而开启, 从而进一步地实现了当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 出自动售货机, 从而保持商品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 出货机构, 还包括: 轴承板;

轴承板中心位置开有轴承通孔;

轴承通孔与第二轴承配合;

在轴承通孔的两侧开有螺栓孔;

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第二轴承的位置固定。

通过轴承板将第二轴承的位置固定, 所以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板只有通过传动电机才 能 进行翻转, 从而使自动售货机的出货板不会固定商品下落 而开启, 从而进一步地实现了当 有商品落下时不可能掉出自动售货机, 从而保持商品的完整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解释鞋盒的结构。

如图 2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出货 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出货板 201、 传动杆 202、 传动电机 203、 移动杆 204、 第一轴承 205、 第二轴承 206、 安装 板 207及轴承板 208 ;

传动电机 203, 包括: 传动端 2031与固定端 2032 ;

传动端 2031与固定端 2032活塞连接;

传动端 2031与移动杆 204连接;

传动杆 202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 205与传动端 2031转动连接;

出货板 201为铲状;

传动杆 2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 206与出货板 201的一侧面转动连接。

安装板 207的截面为 " L"形;

安装板 207的一个面中开有两个通孔;

安装板 207中的开有的两个通孔用于将出货机构固定在 自动售货机上; 安装板 207的另一个面与传动电机 203的固定端 2032固定连接。

轴承板 208中心位置开有轴承通孔;

轴承通孔与第二轴承 206配合;

在轴承通孔的两侧开有螺栓孔;

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第二轴承 206的位置固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 的实用新型后, 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 的其它实施方案。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 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 型、 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 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 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真 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 中示出的精确结构, 并 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制。




 
Previous Patent: DATA ISSU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Next Patent: GUIDE R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