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RIGHT SPOT PHENOMEN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19302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backlight module, 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by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The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 light guide plate (302), an optical film (303) pasted on a light output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2) and a point light source strip (301) located besides the light input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2). Several point light sources facing the light input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2) are provided on the point light source strip (301). Multiple cutting grooves (303a) are provided on an edge of the optical film (303) corresponding to the light input surface of the guide plate (302).

Inventors:
HUA GUANGSHENG (CN)
BU ZHANCHANG (CN)
DENG Y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5190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06, 2014
Filing Date:
November 23,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N)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 CO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1V8/00; G02F1/13357; F21V5/00; F21Y101/0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565921A2012-07-11
CN202419364U2012-09-05
US20050013127A12005-01-20
CN101900277A2010-12-01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881656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IU, SHEN & ASSOCIATES (CN)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包括导光板、贴附在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一侧的 光学膜片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入光面一侧的点状光源条形组件, 所述点状光 源条形组件上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点状光源, 其中, 所述光 学膜片与所述导光板入光面对应一侧的边缘设有若干切割凹槽。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中, 所述点状光源为 LED, 所述 点状光源条形组件为 LED灯条。

3、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中, 所述若干切割凹槽的位置 分别与所述若干点状光源相对应。

4、 如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中, 所述切割凹槽的形状为 椭圓形、 圓形、 抛物线的一部分。

5、 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光学膜片的切割凹槽位于 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以外。

7、 一种背光模组的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贴附在 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一侧的光学膜片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入光面一侧的点状光 源条形组件, 所述点状光源条形组件上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 点状光源,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 对所述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模拟, 模拟出亮斑现象;

S3: 根据所述模拟结果对所述光学膜片与导光板入光面对应一侧的边缘 进行切割, 形成若干切割 槽。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在所述步骤 S1和 S3之间 还包括对需要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上形成的切割凹槽形状进行优化的 步骤 S2。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S2包括: S21 : 根据所述模拟出的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对所述背光模组的光学膜 片进行模拟切割得到模拟切割凹槽, 再对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模拟, 模拟出亮 斑现象;

S22: 如果模拟出的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还未达到预定的期望, 则调整 所述光学膜片上模拟切割凹槽的形状和大小, 并回到步骤 S21 ; 如果得到的 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达到预定的期望, 则将所述得到的模拟切割 IHJ槽作为需 要在光学膜片上形成的切割凹槽, 并转到步骤 S3。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 显示装置及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显示装置及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侧光式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 如图 1所示。 该背光模组 包括导光板 102、设于导光板 102出光面 102b—侧的光学膜片 103以及设于 所述导光板 102入光面 102a—侧的发光二极管( LED )灯条 101。 所述 LED 灯条 101上朝向所述导光板 10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 LED 101a,所述若干 LED 101a发出的光经所述导光板 102的入光面 102a进入导光板 102之后被导向 至所述光学膜片 103。 由于所述若干 LED 101a—般沿 LED灯条 101的长度 方向间隔分布,因此在所述导光板 102靠近入光面 102a的边缘容易出现明暗 不均的亮斑(hotspot )现象。 当将这样的背光模组应用在显示装置上时, 亮 斑现象会从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一直延伸到 显示区域, 进而影响到显示区 域的显示效果。如果发生 hotspot现象一般会需要调整导光板的网点设计 需 要返回导光板供应商进行调整, 调整周期较长, 并且调整后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 显示装置及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以 快速有效地消减所述亮斑现象。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 包括导光板、 贴附在所 述导光板出光面一侧的光学膜片以及位于所述 导光板入光面一侧的点状光源 条形组件, 所述点状光源条形组件上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 导光板入光面的点 状光源, 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导光板入光面对应一侧的 边缘设有若干切割凹 槽。

该背光模组之中, 例如, 所述点状光源可以为 LED, 所述点状光源条形 组件为 LED灯条。

该背光模组之中, 例如, 所述若干切割凹槽的位置可以分别与所述若干 点状光源相对应。

该背光模组之中, 例如, 所述切割凹槽的形状可以为椭圓形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该显示装置之中, 例如, 所述光学膜片的切割凹槽可以位于所述显示装 置的显示区域以外。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亮 斑现象消减方法, 该背光 模组包括导光板、 贴附在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一侧的光学膜片以及 位于所述导 光板入光面一侧的点状光源条形组件, 所述点状光源条形组件上设置有若干 朝向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点状光源,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 对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模拟, 模拟出亮斑现象;

S3: 根据所述模拟结果对所述光学膜片与导光板入 光面对应一侧的边缘 进行切割, 形成若干切割 槽。

该方法之中, 例如, 在所述步骤 S1和 S3之间还可以包括对需要在所述 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上形成的切割凹槽形状进 行优化的步骤 S2。

该方法之中, 例如, 所述步骤 S2可以包括:

S21 : 根据所述模拟出的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对所述 背光模组的光学膜 片进行模拟切割得到模拟切割凹槽, 再对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模拟, 模拟出亮 斑现象;

S22: 如果模拟出的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还未达到预 定的期望, 则调整 所述光学膜片上模拟切割凹槽的形状和大小, 并回到步骤 S21 ; 如果得到的 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达到预定的期望, 则将所述得到的模拟切割 IHJ槽作为需 要在光学膜片上形成的切割凹槽, 并转到步骤 S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 通过在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组上设置切割 凹槽, 使入光均匀, 以有效并迅速地消减背光模组的亮斑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 通过使用了上述的背光模组, 使得显示 装置不易产生亮斑现象或亮斑现象的程度较轻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通过对背光模组进行模拟来发 现亮斑现象程度, 进而通过对光学膜组进行切割形成切割凹槽的 方法来消减 或消除所述亮斑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 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 1为传统的侧光式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的结构示 图;

图 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 ;

图 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 ;

图 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光学膜片进行一种模 切割后对光学模组进 行光学模拟的结果示意图;

图 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光学膜片进行另一种 拟切割后对光学膜组 进行光学模拟的结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 : LED灯条; 101a: LED; 102: 导光板; 102a: 入光面; 102b: 出 光面; 103: 光学膜片;

201 : LED灯条; 201a: LED; 202: 导光板; 202a: 入光面; 202b: 出 光面; 203: 光学膜片; 203a切割凹槽;

301 : LED灯条; 302: 导光板; 303: 光学膜片; 303a切割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所描 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 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 明所属领 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 利要求书中使用的 "第一" 、 "第二" 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 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 部分。同样, "一个 "或者 "一" 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 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包括" 或者 "包 含" 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 "包括" 或者 "包含" 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 盖出现在 "包括" 或者 "包含" 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 并不排 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连接" 或者 "相连" 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 的或者机械的连接, 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 、 "下" 、 "左" 、 "右" 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当被描述对 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 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一

如图 2所示,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为侧光式背 光模组, 包括导光板 202、 贴附在所述导光板 202出光面 202b—侧的光学膜 片 203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 202入光面 202a—侧的 LED灯条 201。所述 LED 灯条 201上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导光板 202入光面 202a的 LED 201a; 所述 光学膜片 203与所述导光板 202入光面 202a对应一侧的边缘设有若干切割凹 槽 203a。

LED201a为点状光源的一个示例; LED灯条 201则为点状光源条状组件 的一个示例。

光学膜片 203的示例为扩散膜或亮度增强膜。 导光板例如由树脂材料制 备, 可以平板形状或者楔形板。在实施例中, 在与导光板的出光面 202b相对 的一侧, 还可以设置反射板或形成反射结构。

例如, 所述若干切割凹槽 203a的位置可以分别与所述若干 LED 201a相 对应, 例如——对应。 所述切割凹槽 203a的横向尺寸(即沿着导光板的入光 面的尺寸)例如与 LED的大小相当或略小, 纵向尺寸(即垂直于导光板的入 光面的高度)例如为横向尺寸的 1/5 1/2, 如图 2所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 LED灯条 301、导光板 302的结构与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 3所示,所述光学膜片 303上切割凹槽 303a的形状为椭 圓形的一部分。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根据改善亮斑现象的需要, 所述切割凹槽还可以为其它规则(如圓形的一 部分、抛物线的全部或部分等) 或不规则的形状。 当然, 为了方便加工, 所述切割凹槽以规则形状为佳; 在 一个示例中, 该切割凹槽的形状为平滑的曲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背光模 组。 该显示装置例如为液晶显示装置。

例如, 所述光学膜片的切割凹槽位于所述显示装置的 显示区域以外, 例 如, 被显示装置的外框所遮挡, 从而不影响显示。 切割凹槽可以减轻在显示 区域中显现的亮斑, 但是不会影响显示区域的显示。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背光模组的亮斑现象消减 方法。 该背光模组例如为 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背光模组。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 对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模拟, 模拟出亮斑现象;

S3: 根据所述模拟结果对所述光学膜片与导光板入 光面对应一侧的边缘 进行切割, 形成若干切割凹槽。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亮斑现象消减方法。 本实施例的方法在实施例四的 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包括以下步骤:

S1 : 对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模拟, 模拟出亮斑现象;

S2: 对需要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上形成的切 割凹槽形状进行优 化;

S3: 根据所述模拟结果对所述光学膜片与导光板入 光面对应一侧的边缘 进行切割, 形成若干切割 槽。

本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 S2的一个示例包括:

S21 : 根据所述模拟出的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对所述 背光模组的光学膜 片进行模拟切割得到模拟切割凹槽, 再对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模拟, 模拟出亮 斑现象;

S22: 如果模拟出的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还未达到预 定的期望, 则调整 所述光学膜片上模拟切割凹槽的形状和大小, 并回到步骤 S21 ; 如果得到的 亮斑现象的轻重程度达到预定的期望, 则将所述得到的模拟切割 IHJ槽作为需 要在光学膜片上形成的切割凹槽, 并转到步骤 S3。

图 4和图 5为对背光模组进行两次光学模拟得到的亮斑 象显示结果。 图 4中对应的第一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上切割凹 为长半轴长 20mm, 短半 轴长 8mm的半椭圓形; 图 5对应的第二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上切割凹槽 长半轴长 20mm, 短半轴长 10mm的半椭圓形。 表一为在切割前后, 上述两 个背光模组中的亮斑现象发生位置的三个测试 点(点 1、 点 2和点 3 ) 、 以及 非亮斑现象发生位置的测试点 (点 4 ) 的亮度模拟值。

表一: 切割前后四个测试点 (点 1、 点 2、 点 3和点 4 ) 的亮度模拟值

由表一可以看出, 切割前背光模组亮斑现象发生位置的测试点 (点 1、 点 2和点 3 )亮度较高, 而切割后亮斑现象发生位置测试点的亮度明显 降低, 更接近非亮斑现象发生位置测试点 (点 4 ) 的亮度, 使得亮斑现象被有效消 减。

由图 4和图 5以及表一可以看出, 切割凹槽形状的不同对亮斑现象的影 响也较大。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 选择合适形状的切割凹槽对背光模组的光 学膜片进行切割, 可以更加有效的消减亮斑现象的发生程度。

当然, 由于只要在光学膜片上形成所述切割凹槽即可 消减所述亮斑现象 的发生程度, 因此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如实施例四, 也省略步骤 S2, 不对切割凹槽的形状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根据经验人工选择合适的切割凹槽 来对所述光学膜片进行切割。

经过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 消减背光模组的亮斑现象, 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 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