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BELT ADJUSTMENT AND FIXATION HOOK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6/11274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belt adjustment and fixation hook (1), comprising a body (10), a hook portion (11), a limiting convex portion (12) and a belt installation frame portion (13); the body (10) has a first main surface (101) and a second main surface (102) opposite thereto; the body (10)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103) thereon passing from the first main surface (101) to the second main surface (102); the hook portion (11) is connected to the body (10), and bends toward one side where the first main surface (101) is located to form a hook; the limiting convex portion (12) is connected to the body (10), and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103) and extrudes beyond the first main surface (101) to limit a support rod (2); the limiting convex portion (12) can be shifted when the support rod (2) is fit into the hook portion (11), and can be elastically restored after detaching the support rod (2); and the belt installation frame portion (13) is connected to the body (10) to further connect to a belt (3). The belt adjustment and fixation hook (1) fits the support rods (2) having different diameters, has many applications, and can secure the support rod (2) from various directions and angles; in addition, the belt adjustment and fixation hook (1) is convenient to detach and replace the belt (3), thus improving user experiences and reducing costs.

More Like This:
Inventors:
CHAN YICK FA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94927
Publication Date:
July 21, 2016
Filing Date:
November 18, 2015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DURAFLEX HONG KONG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4H15/32
Foreign References:
CN202299600U2012-07-04
CN201261961Y2009-06-24
CN103263208A2013-08-28
KR200402531Y12005-12-01
US6279208B12001-08-28
FR2823542A12002-10-18
CN204445257U2015-07-08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246495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STANDARD PATENT & TRADEMARK AGENT LTD. (CN)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主体 (10) , 具有第一主面 (101) 和作为所述第一主面 (101) 的相 反面的第二主面 (102) ,所述主体 (10) 上形成有由所述第一主面 ( 101) 贯穿至所述第二主面 (102) 的第一通孔 (103) ;

钩部 (11) , 与所述主体 (10) 连接, 且朝向所述第一主面 (101) 所在的一侧弯曲形成钩状;

限位凸部 (12) , 与所述主体 (10) 连接, 所述限位凸部 (11) 位于 所述第一通孔 (103) 内并突出于所述第一主面 (101) , 以对支撑杆 (2) 进行限位; 所述限位凸部 (12) 在所述支撑杆 (2) 卡入所述钩 部 (11) 吋可偏移, 并在卸去所述支撑杆 (2) 后可弹性复位; 织带安装框部 (13) , 与所述主体 (10) 连接, 用于与织带 (3) 相 连。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部

(12) 包括弹片 (121) , 所述弹片 (121) 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 ( 123) , 所述第一凸起 (123) 呈球面状向外凸出, 使所述限位凸部 ( 12) 突出于所述第一主面 (101) 。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部

(12) 上设置有连接杆 (122) , 所述限位凸部 (12) 通过所述连接 杆 (122) 与所述主体 (10) 可偏移且可复位地连接; 当所述支撑杆 (2) 卡入所述钩部 (11) 后, 所述限位凸部 (12) 与所述钩部 (11 ) 配合以夹紧所述支撑杆 (2) 。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 (11

) 具有内侧主面 (111) 和作为所述内侧主面 (111) 的相反面的外侧 主面 (112) , 所述内侧主面 (111) 与所述第一主面 (101) 相连续 所述内侧主面 (111) 在与所述限位凸部 (12) 相对的区域设置有第 二凸起 (113) , 所述第二凸起 (113) 与所述钩部 (11) 的钩部自由 端 (114) 平滑连接, 使所述内侧主面 (111) 在所述钩部自由端 (11 4) 形成第一导向斜面 (115) , 以便于所述支撑杆 (2) 卡入所述钩 部 (11) 。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 (11

) 具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内侧主面 (111) 和所述外侧主面 (112) 的 第二通孔 (116) , 所述第二通孔 (116) 从所述钩部 (11) 的钩部基 端 (118) 向所述钩部 (11) 的钩部自由端 (114) 延伸。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织带安装 框部 (13) 包括:

活动杆 (131) , 其一端与所述主体 (10) 连接, 其另一端为可绕所 述活动杆 (131) 与所述主体 (10) 的连接点转动的活动杆自由端 (1 33) ;

卡接钩 (132) , 其一端与所述主体 (10) 连接, 其另一端弯曲形成 卡接钩幵口 (134) , 用于卡入所述活动杆自由端 (133) 以对所述活 动杆 (131) 限位。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杆 (1

31) 被预先挠制成型, 使所述活动杆自由端 (133) 偏离所述卡接钩 幵口 (134) , 且使所述活动杆自由端 (133) 位于所述卡接钩 (132 ) 的与所述卡接钩幵口 (134) 朝向相反的一侧。

[权利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杆 (1

31) 在靠近所述主体 (10) 的一侧幵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135) 。

[权利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杆自 由端 (133) 在远离所述主体 (10) 的一侧幵设有固定幵口 (136) , 用于当所述活动杆 (131) 与所述卡接钩 (132) 卡合吋, 使所述固定 幵口 (136) 卡在所述卡接钩 (132) 上, 以实现所述卡接钩 (132) 对所述活动杆 (131) 的限位。

[权利要求 10]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 (10

) 在与所述卡接钩幵口 (134) 相对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105 以便于所述活动杆自由端 (133) 滑入所述卡接钩幵口 (134) 内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一种织带调整固定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织带调整固定钩, 用于将帐篷类 产品或背包上的的织带与杆体或与饮水管相连 接。

背景技术

[0002] 织带调整固定钩目前多用于类似帐篷、 固定背包上的引水管等需要连接布料与 支撑杆的领域, 以使用在帐篷上为例, 织带调整固定钩也常被称为帐篷钩, 具 有用于钩住支撑杆的钩部, 但现有的织带调整固定钩只与固定直径的支撑 杆配 合使用, 即只能与直径与该织带调整固定钩的钩部尺寸 相同的支撑杆配合使用 , 因为当支撑杆直径较大吋, 支撑杆将无法卡入织带调整固定钩内; 当支撑杆 直径尺寸较小吋, 支撑杆容易在钩部内晃动甚至是滑出织带调整 固定钩, 因而 导致连接不稳定。 此外, 现有的织带调整固定钩中, 支撑杆只能从单方向或特 定角度卡入钩部, 因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0003] 织带调整固定钩还具有用于与帐篷等产品的织 带连接的织带安装框部, 织带穿 过织带安装框部后直接车缝固定, 从而使帐篷等产品与织带调整固定钩固定连 接。

[0004] 但在现有技术中, 该织带安装框部不具有幵启和关闭的结构, 以帐篷为例, 当 织带调整固定钩出现损坏而需要更换吋, 只能对帐篷织带拆线以使其与损坏的 织带调整固定钩分离, 然后将帐篷织带重新车缝固定在新的帐蓬钩上 , 操作十 分复杂。 此外, 目前用于与织带调整固定钩连接的帐篷织带常 车缝固定在防水 帐篷布料的下方, 在更换织带调整固定钩吋的拆线和重新车缝的 过程中, 容易 破坏帐篷的防水密封性, 导致帐篷漏水。 因而, 当织带调整固定钩出现损坏吋 , 容易导致帐篷整体不能继续使用, 从而造成浪费的现象。

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 术中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织带 调整固定钩, 可同時适配不同直径的支撑杆,适用性更广, 且能从多方向和多角 度的钩住支撑杆, 此外, 还便于拆卸和更换织带调整固定钩, 提高用户体验,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 提供了一种织带调整固定钩

, 包括: 主体, 具有第一主面和作为所述第一主面的相反面的 第二主面,所述主 体上形成有由所述第一主面贯穿至所述第二主 面的第一通孔; 钩部, 与所述主 体连接, 且朝向所述第一主面所在的一侧弯曲形成钩状 ; 限位凸部, 与所述主 体连接, 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突出于所 述第一主面, 以对支撑 杆进行限位; 所述限位凸部在所述支撑杆卡入所述钩部吋可 偏移, 并在卸去所 述支撑杆后可弹性复位; 织带安装框部, 与所述主体连接, 用于与织带相连。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限位凸部包括弹片, 所述弹片的表面设置 有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呈球面状向外凸出, 使所述限位凸部突出于所述第 一主面。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限位凸部上设置有连接杆, 所述限位凸部 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体可偏移且可复位地 连接; 当所述支撑杆卡入所述钩 部后, 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钩部配合以夹紧所述支撑 杆。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钩部具有内侧主面和作为所述内侧主面的 相反面的外侧主面, 所述内侧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连续; 所述内侧主面在与 所述限位凸部相对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钩部的钩部自 由端平滑连接, 使所述内侧主面在所述钩部自由端形成第一导 向斜面, 以便于 所述支撑杆卡入所述钩部。

[0010] 优选的, 所述钩部具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内侧主面和所 述外侧主面的第二通孔

, 所述第二通孔从所述钩部的钩部基端向所述钩 部的钩部自由端延伸。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织带安装框部包括: 活动杆, 其一端与所 述主体连接, 其另一端为可绕所述活动杆与所述主体的连接 点转动的活动杆自 由端; 卡接钩, 其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 其另一端弯曲形成卡接钩幵口, 用于 卡入所述活动杆自由端以对所述活动杆限位。 [0012] 优选的, 所述活动杆被预先挠制成型, 使所述活动杆自由端偏离所述卡接钩幵 口, 且使所述活动杆自由端位于所述卡接钩的与所 述卡接钩幵口朝向相反的一

[0013]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活动杆在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幵设有至少 一个缺口。

[0014]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活动杆自由端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幵设 有固定幵口, 用 于当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卡接钩卡合吋, 使所述固定幵口卡在所述卡接钩上, 以 实现所述卡接钩对所述活动杆的限位。

[0015] 优选的, 所述主体在与所述卡接钩幵口相对的区域设置 第二导向斜面, 以便于 所述活动杆自由端滑入所述卡接钩幵口内。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6]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 限位凸部在织带调整固定钩与支撑杆卡合的过 程中, 可相对于主体弹性 偏移, 故可适配不同直径的支撑杆使用。 此外, 限位凸部突出于主体的第一主 面, 故能有效防止支撑杆滑出钩部。

[0018] (2) 弹片上设置有球面状的第一凸起, 起到导向作用, 可引导从不同角度和 不同方向插入的支撑杆都能沿着球面凸起结构 顺利的滑入钩部; 同吋, 球面凸 起结构确保其能对不同直径尺寸的支撑杆可靠 限位。

[0019] (3) 弹片通过底部的连接杆与主体相连, 能提高限位凸起的弹性性能, 提高 织带调整固定钩的适配范围, 当支撑杆卡入钩部后, 限位凸部与钩部配合以夹 紧支撑杆。

[0020] (4) 第二通孔的幵设, 可以减轻整个织带调整固定钩的重量, 并增加钩部自 由端的弹性, 从而增强织带调整固定钩对不同直径尺寸的支 撑杆的适配能力。

[0021] (5) 设计第二凸起以用于与第一凸起配合, 进一步实现对支撑杆的可靠限位 , 防止支撑杆滑出钩部。

[0022] (6) 第一导向斜面的设计起到导向的作用, 方便引导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 插入的支撑杆滑入钩部。

[0023] (7) 织带安装框部通过活动杆与卡接钩的卡合和分 离来实现幵启和关闭状态 间的切换, 从而便于使用者拆卸或更换织带调整固定钩, 提高用户体验, 延长 帐篷主体的使用寿命,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0024] (8) 缺口可以增加活动杆的弹性, 使活动杆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产生弹性形 变, 因而更容易的被压入卡接钩内, 减少关闭织带安装框部所需的压力, 提高 用户体验。 同吋, 缺口可有效防止活动杆在受到织带的拉力吋出 现变形, 保持 拉力的稳定。 此外, 缺口在活动杆的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有利于增大摩擦力, 防止织带滑移。

[0025] (9) 活动杆被预先挠制成型, 当活动杆自由端卡入卡接钩内吋, 活动杆内将 产生弹性回复力, 使活动杆自由端朝远离卡接钩幵口的方向压紧 卡接钩, 从而 防止活动杆从卡接钩中滑出。

[0026] (10) 活动杆自由端上幵设有固定幵口, 以进一步确保卡接钩与活动杆可靠卡 合。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7]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 步说明, 附图中:

[0028] 图 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织带调整固 钩的立体图;

[0029] 图 2是图 1中织带调整固定钩的另一立体图;

[0030] 图 3是图 1中织带调整固定钩的主视图;

[0031 ] 图 4是图 3中的织带调整固定钩沿 A- A向的截面图;

[0032] 图 5是图 1中织带调整固定钩的左视图;

[0033] 图 6是图 1中织带调整固定钩的使用状态图;

[0034] 图 7是图 6中使用状态的织带调整固定钩沿 A-A向的截面图;

[0035] 图 8是图 1中织带调整固定钩在织带安装框部处于幵启 态吋的主视图;

[0036] 图 9是图 1中织带调整固定钩在织带安装框部处于幵启 态吋的后视图;

[0037] 图 10是图 1中织带调整固定钩在织带安装框部处于关闭 态吋的右视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3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和 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 以如图 3所示的从正面观察该织带调整固 定钩的状态作为前提来定义涉及上下左右的表 示方向的用语。 也就是说, 从正 面观察图 3吋的上下方向与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一致 从正面观察图 3吋的左 右方向与本说明书中的左右方向一致。 此外, 其他常用于表示方向的用语, 比 如顶部、 底部、 横向、 纵向、 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等表述, 均以图 3为参照。

[0040] 图 1至图 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其中, 图 1和图 2分别从不 同角度示出了当织带调整固定钩 1的织带安装框部 13处于幵启和关闭状态吋的立 体示意图, 该织带调整固定钩 1优选为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可以 理解的是, 织带调整固定钩的材料并不仅限于塑胶或树脂 材料, 还可以采用金 属材料、 树脂与金属的复合材料或除此之外的其他常用 材料。

[0041] 如图 1至图 3所示, 织带调整固定钩包括主体 10、 钩部 11、 限位凸部 12和织带安 装框部 13。

[0042] 该织带调整固定钩具有以主体 10为基准的第一主面 101和作为第一主面 101的相 反面的第二主面 102, 并由此限定主体 10的厚度。 同吋, 该织带调整固定钩还具 有以钩部 11为基准的内侧主面 111和作为内侧主面 111的相反面的外侧主面 112,并 由此限定钩部 11的厚度。

[0043] 由图 1和图 2可以清楚的看到, 第一主面 101与内侧主面 111相连续, 第二主面 10 2与外侧主面 112相连续。 主体 10的第一主面 101和第二主面 102由左右侧的主体 侧面 104相连接; 钩部 11的内侧主面 111和外侧主面 112由左右侧的钩部侧面 117 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 第一主面 101、 第二主面 102、 主体侧面 104、 内侧主面 111、 外侧主面 112以及钩部侧面 117的具体表面形状是任意的, 可以采用平坦面 、 曲面、 粗糙面和凹凸面等的任意一种, 在此不受本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0044] 在本实施例中, 主体 10上形成有第一通孔 103, 用于容纳限位凸部 12并供限位 凸部 12往复移动, 且第一通孔 103由第一主面 101贯穿至第二主面 102。

[0045] 钩部 11由主体 1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 且钩部 11向第一主面 101所在的一侧弯 曲形成 J字形的钩状, 用于通过钩住支撑杆 2 (如图 6和图 7所示) 来实现织带调整 固定钩 1与支撑杆 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46] 钩部 11包括与主体 10相连的钩部基端 118和远离钩部基端 118的钩部自由端 114 。 钩部自由端 114悬空并与主体 10之间形成朝下的第一幵口 119, 供支撑杆 2滑入 钩部 11内以钩住支撑杆 2。 钩部自由端 114在外力作用下, 可根据自身的弹性形 变能力绕钩部基端 118适当转动, 以调整第一幵口 119的大小, 从而适配不同直 径尺寸的支撑杆 2。

[0047] 钩部 11上还幵设有至少一个由内侧主面 111贯穿至外侧主面 112的第二通孔 116 , 第二通孔 116从钩部基端 118向钩部自由端 114延伸。 第二通孔 116的设置可以 减轻整个织带调整固定钩 1的重量, 并增加钩部 11的弹性, 从而增强该织带调整 固定钩 1对不同直径尺寸的支撑杆 2的适应能力。 优选的, 第二通孔 116与第一通 孔 103相连通, 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减重和增加钩部 11弹性的目的。

[0048] 结合图 4、 图 5、 图 7和图 9, 限位凸部 12位于第一通孔 103内并突出于第一主面 1 01, 以对支撑杆 2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 限位凸部 12包括弹片 121和连接杆 1 22。

[0049] 弹片 121用于与支撑杆 2抵接以限位, 其具有与第一通孔 103相适配的形状, 且 其边缘与第一通孔 103的侧壁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以确保弹片 121在外力作用 下能在第一通孔 103内自由偏移; 使得在支撑杆 2卡入钩部 11后, 弹片 121在自身 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 与钩部 11配合以夹紧支撑杆 2。 在本实施例中, 结合图 9 可以看到, 弹片 121为圆形的片状结构, 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弹片 121 还可以是方形、 不规则形等其他形状。

[0050] 弹片 121上位于第一主面 101所在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 123, 且该第一凸 起 123呈球面状向外凸出, 从而使限位凸部 12突出于第一主面 101。 可以理解的 是, 第一凸起 123并不仅限于球面状凸起, 还可以是其他常见形状的凸起结构, 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0051] 球面状的第一凸起 123具有导向作用, 用于引导从不同角度插向第一幵口 119的 支撑杆 2都能沿这一球面凸起结构顺利滑入钩部 11 ; 同吋, 常用支撑杆 2的横截 面多为圆形, 球面状的第一凸起 123能与不同直径尺寸的支撑杆 2的外周面保持 接触, 从而确保能对支撑杆 2进行可靠限位。 [0052] 优选的, 结合图 4和图 5, 钩部 11的内侧主面 111在与限位凸部 12相对的区域设 置有第二凸起 113,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凸起 113与第一凸起 123相对, 以用于在 第一幵口 119处形成一处限位组合结构, 夹紧支撑杆 2并防止支撑杆 2滑出。

[0053] 以没有外力作用吋, 第一凸起 123和第二凸起 113之间水平间距最小的位置作为 基准, 将钩部 11所围成的空间分为两部分, 位于上方的部分称为容纳空间 14, 位于下方的部分称为导向空间 15。

[0054] 进一步优选的, 第二凸起 113与钩部自由端 114平滑连接, 使内侧主面 111在钩 部自由端 114形成第一导向斜面 115, 该第一导向斜面 115从上而下逐渐向远离主 体 10的方向倾斜, 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更加方便支撑杆 2滑入钩部 11。

[0055] 结合图 6和图 7, 在支撑杆 2从第一幵口 119卡入钩部 11吋, 支撑杆 2沿第一凸起 1 23的球面和第一导向斜面 115逐渐从导向空间 15滑向容纳空间 14, 弹片 121在支 撑杆 2的压力作用下沿远离钩部自由端 114的方向向远离第二凸起 113的后侧弹性 偏移, 钩部自由端 114也在支撑杆 2的压力作用下沿远离主体 10的前侧适当弹性 偏移; 同吋, 在限位凸部 12和钩部 11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 使弹片 121上 的第一凸起 123和钩部自由端 114的第二凸起 113都抵紧支撑杆 2。

[0056] 当支撑杆 2大部分滑入容纳空间 14后, 限位凸部 12向后侧偏移, 在自身的弹性 回复力的作用下仍然抵紧在支撑杆 2上, 并对支撑杆 2施加一个朝上的分力, 推 动支撑杆 2继续滑入容纳空间 14内。

[0057] 当支撑杆 2卡入钩部 11后, 如图 7所示, 限位凸部 12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 下继续抵紧在支撑杆 2上, 并持续的对支撑杆 2施加一个朝上的分力, 以防止支 撑杆 2向下移动沿第一幵口 119滑出。 同吋, 限位凸部 12还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 的作用下, 使支撑杆 2与内侧主面 111抵紧, 从而减少支撑杆 2在容纳空间 14内的 晃动。 此外, 第一凸起 123和第二凸起 113在两者间距最小的位置所形成的限位 组合结构, 可进一步的防止支撑杆 2滑出。

[0058] 当将所述支撑杆 2与钩部 11拆离后, 限位凸部 12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 弹性复位至图 4和图 5中所示的状态。

[0059] 连接杆 122由弹片 121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至与第一通孔 103的侧壁面相连, 使 限位凸部 12与主体 10可偏移且可复位的连接。 [0060] 结合图 8和图 9, 在本实施例中, 弹片 121通过位于底部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接杆 1 22与主体 10相连, 这两个连接杆 122对称设置, 使弹片 121能以两个连接杆 122与 主体 10的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作为转动轴, 从而绕该转动轴进行往复转动。

[0061] 从理论上来说, 连接杆 122的数量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还可以仅通过设置 在弹片 121正下方的一个连接杆 122与主体 10相连 (图中未示出) , 但这样设计 , 使得弹片 121不仅能绕该连接杆 122与主体 10的连接点沿靠近或远离钩部自由 端 114的前后方向往复运动, 还会因为受力的不均绕竖直方向偏转。 当弹片 121 绕竖直方向偏转吋, 并同吋作前后往复运动吋, 会导致对支撑杆 2的限位作用减 弱, 不能可靠限位; 而且, 多角度的偏转容易导致连接杆 122处的应力过于集中 而大大减少其使用寿命。

[0062] 可以理解的是, 连接杆 122只能分布在弹片 121的下半部分的边缘, 使弹片 121 的上半部分为自由端, 以确保限位凸起 12能沿前述前后方向往复运动。 若弹片 1 21的上半部分通过连接杆 122与主体 10相连, 限位凸起 12将失去弹性偏移的能力

[0063] 在本实施例中, 弹片 121的底部通过间隔设置的连接杆 122与主体 10相连, 而不 是沿其整个底部边缘与主体 10相连, 是通过镂空设计来进一步增强限位凸起 12 沿前后方向偏移的弹性, 以适应更大尺寸范围的支撑杆 2。

[0064] 如图 6和图 7所示, 织带安装框部 13用于与帐篷织带 3相连。

[0065] 在本实施例中, 结合图 8和图 9, 织带安装框部 13包括活动杆 131和卡接钩 132, 通过活动杆 131与卡接钩 132的卡合和分离, 实现织带安装框部 13的幵启和关闭

[0066] 活动杆 131的一端与主体 10的端部相连, 且其另一端为可绕活动杆 131与主体 10 的连接点转动的活动杆自由端 133。

[0067] 卡接钩 132位于主体 10上设置有活动杆 131的端部, 且以图 3为基准, 卡接钩 132 位于主体 10端面的右侧, 活动杆 13与主体 10的连接点位于主体 10端面的左侧。

[0068] 卡接钩 132的一端与主体 10的端部一体成型连接, 其另一端先沿远离主体 10的 下方延伸, 然后反向朝上弯曲形成 J字形的钩状结构。 该卡接钩 132具有朝向主体

10的卡接钩幵口 134 (参见图 10) , 用于卡入活动杆自由端 133以对活动杆 131进 行限位。

[0069] 当所述活动杆自由端 133与卡接钩 132分离吋, 织带安装框部 13幵启, 此吋可以 将帐篷织带 3方便的从活动杆 131上取出或安装帐篷织带 3; 当活动杆自由端 133 通过卡接钩幵口 134与卡接钩 132卡合吋, 织带安装框部 13关闭, 帐篷织带 3与织 带调整固定钩固定。

[0070] 在本实施例中, 活动杆 131在靠近主体 10的上部幵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135, 用于 增加活动杆 131的弹性, 使其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产生弹性形变, 从而使活动杆 自由端 133更容易的被压入卡接钩 132内, 减少关闭织带安装框部 13所需的压力

, 提高用户体验。

[0071] 如图 6所示, 该缺口 135为带有幵口的圆形通孔, 圆形通孔贯穿活动杆 131的前 后两个端面, 且圆形通孔的上部幵设有向上延伸至活动杆 131的上表面的幵口。

[0072] 缺口 135均匀且间隔的分布在活动杆 131上靠近主体 10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设置 了五个缺口, 但并不限于五个, 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来确定 135的个数, 以 关闭织带安装框部 13所需的压力适宜为设计标准。

[0073] 优选的, 活动杆 131被预先挠制成使活动杆自由端 133位于远离卡接钩 132的位 置。 即在不受外力作用吋, 活动杆自由端 133将自动复位至如图 8所示的卡接钩 1

32的下方。 这样设计, 可以使得当活动杆自由端 133卡入卡接钩 132内吋, 活动 杆 131内将产生弹性回复力, 使活动杆自由端 133向下压紧卡接钩 132, 从而防止 活动杆自由端 133从朝上设置的卡接钩幵口 134中滑出。

[0074] 如图 8所示, 活动杆自由端 133在远离主体 10的一侧幵设有固定幵口 136, 用于 当活动杆自由端 133位于卡接钩幵口 134内吋, 使固定幵口 136卡在卡接钩 132的 底部, 以实现卡接钩 132对活动杆 131的限位。

[0075] 优选的, 如图 8所示, 卡接钩幵口 134所正对的主体 10上幵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10

5, 以便于活动杆自由端 133在第二导向斜面 105的导向作用下顺利的滑入卡接钩 幵口 134内。

[0076] 在本实施例中, 卡接钩 132的尺寸与活动杆自由端 133的尺寸接近, 使活动杆 13 1凭自身的塑胶弹性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在卡 钩 132内。 当卡接钩 132在与活动 杆自由端 133卡合固定后, 卡接钩 132与活动杆 131之间不再有空隙供活动杆 131 移动, 从而使活动杆 131稳定可靠的与卡接钩 132扣合并能有效防止活动杆 131滑 出。

[0077] 结合图 3和图 10所示的织带安装框部 13处于关闭状态吋的示意图以及图 8和图 9 所示的织带安装框部 13处于幵启状态吋的示意图, 可以概述帐篷织带 3的安装过 程如下:

[0078] 可以先将帐篷织带 3与帐篷主体车缝好, 然后将帐篷织带 3套在活动杆 131上, 最后再将活动杆自由端 133从卡接钩幵口 134压入卡接钩 132内, 即可完成织带 3 的安装。

[0079] 在压合过程中, 第二导向斜面 105的导向作用使得当活动杆自由端 133从多个角 度靠近卡接钩 132吋, 都可以顺利进入卡接钩 132内。

[0080] 当活动杆 131与卡接钩 132卡合吋, 活动杆 131呈水平直线, 活动杆 131上的多个 缺口 135均处于压紧状态, 缺口 135中延伸至活动杆 131上表面的幵口均闭合, 可 有效防止活动杆 131在受到织带 3的拉力吋出现变形, 保持拉力的稳定; 且缺口 1 35的幵口在活动杆 131的上表面上形成凹凸结构, 有利于增大摩擦力, 防止织带 3滑移。

[0081] 同吋, 活动杆 131因预先挠制成如图 8所示的形状, 使得活动杆 131在受压卡入 卡接钩 132内吋产生弹性回复力, 使活动杆自由端 133向下压紧卡接钩 132, 从而 有效防止活动杆自由端 133从朝上设置的卡接钩幵口 134中滑出。 此外, 活动杆 1 3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在卡接钩 132内, 可进一步防止活动杆自由端 133从卡接 钩幵口 134中滑出。

[0082] 当织带调整固定钩 1因受损而需要更换或其他需要拆离织带调整 定钩 1与织带 3吋, 要先将卡接钩 132内的活动杆 131从卡接钩幵口 134中推出, 活动杆 131将在 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图 8所示的状态。 然后, 将套在活动杆 131上的织 带 3从活动杆自由端 133取下, 即可方便的分离织带调整固定钩 1与织带 3。

[0083] 实施本实用新型中的织带调整固定钩,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84] (1) 限位凸部 12在织带调整固定钩 1与支撑杆 2卡合的过程中, 可相对于主体 1 0弹性偏移, 故可适配不同直径的支撑杆 2使用。 在卡合的过程中, 限位凸部 12 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 还能推动支撑杆 2进入钩部 11内, 使得卡合的过程 更加省力。 此外, 限位凸部 12突出于主体 10的第一主面 101, 故能有效防止支撑 杆 2滑出钩部 11。

[0085] (2) 弹片 121上设置有球面状的第一凸起 123, 起到导向作用, 可引导从不同 角度和不同方向插入的支撑杆 2都能沿着球面凸起结构顺利的滑入钩部 11 ; 同吋 , 球面凸起结构确保其能对不同直径尺寸的支撑 杆 2可靠限位。

[0086] (3) 弹片 121通过位于其底部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接杆 122与主体 10相连, 以实 现限位凸起 12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 这一连接结构不仅能提高限位凸起 12的弹 性性能, 还能避免应力的过分集中, 从而延长织带调整固定钩的使用寿命。

[0087] (4) 第二通孔 116的幵设, 可以减轻整个织带调整固定钩 1的重量, 并增加钩 部自由端的弹性, 从而增强织带调整固定钩 1对不同直径尺寸的支撑杆 2的适配 能力。

[0088] (5) 钩部 11在与限位凸部 12相对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凸起 113, 以用于与第一凸 起 123配合, 进一步实现对支撑杆 2的可靠限位, 防止支撑杆 2滑出钩部 11。

[0089] (6) 第一导向斜面 115的设计起到导向的作用, 方便引导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 向插入的支撑杆 2滑入钩部 11。

[0090] (7) 织带安装框部 13通过活动杆 131与卡接钩 132的卡合和分离来实现幵启和 关闭状态间的切换, 从而便于使用者拆卸或更换织带调整固定钩, 提高用户体 验, 延长帐篷主体的使用寿命,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0091] (8) 缺口 135可以增加活动杆 131的弹性, 使活动杆 131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产 生弹性形变, 因而更容易的被压入卡接钩 132内, 减少关闭织带安装框部 13所需 的压力, 提高用户体验。 同吋, 缺口 135可有效防止活动杆 131在受到织带 3的拉 力吋出现变形, 保持拉力的稳定。 此外, 缺口 135在活动杆 131的表面形成凹凸 结构, 有利于增大摩擦力, 防止织带 3滑移。

[0092] (9) 活动杆 131被预先挠制成型, 当活动杆自由端 133卡入卡接钩 132内吋, 活 动杆 131内将产生弹性回复力, 使活动杆自由端 133朝远离卡接钩幵口 134的方向 压紧卡接钩 132, 从而防止活动杆 131从卡接钩 132中滑出。

[0093] (10) 第二导向斜面 105起到导向作用, 可便于活动杆自由端 133顺利的滑入卡 接钩幵口 134内。 [0094] (11) 卡接钩 132与活动杆自由端 133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合, 确保活动杆 131 稳定可靠的与卡接钩 132扣合并能有效防止活动杆 131滑出。

[0095] (12) 活动杆自由端 133上幵设有固定幵口 136, 以进一步确保卡接钩 132与活 动杆 131可靠卡合。

[009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 述,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限制性的 ,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 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 还可做出很多形式, 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