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BREATHING DEVICE FOR BIONIC ROBO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8/170632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breathing device for a bionic robot, comprising a motor (1), a cylinder fixing member (2), a rotor (3), a rotor fixing bracket (4), blades (5), a damping block (6), an air chamber (7), a left air chamber (71), a right air chamber (72), an air outlet (73), an air inlet (74), a filter (8), a film bracket (9), an inward absorption film (91), an outward absorption film (92), a sealing ring (10), a film bracket fixing plate (11), a cylinder (12), a piston rod (13), a piston (14), and an eccentric disk (15); the rotor (3) passes through the motor (1), and both ends of the rotor (3) are clamped by the rotor fixing bracket (4); the blades (5) are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rotor (3), and the eccentric disk (15)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or (3); the cylinder fixing member (2)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motor (1), and the cylinder (12) passes through the cylinder fixing member (2); the piston (14) is inserted in the cylinder (12), the piston rod (13) is fixed on the piston (14), and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13) is fixed at the eccentric point of the eccentric disk (15).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air outlet (73), when the piston (14) reciprocates, to simulate normal human breathing, ensuring that a robot can function as normal during transport.

Inventors:
XIAO LIF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077182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27, 2018
Filing Date:
March 18,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HENZHEN FANGPENG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04B1/14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9061443A12009-05-14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189226U2013-09-11
CN205638858U2016-10-12
CN203670133U2014-06-25
CN104464475A2015-03-25
US20060034711A12006-02-16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 其主要构造有: 电机 (1) 、 缸体 固定件 (2) 、 转子 (3) 、 转子固定架 (4) 、 扇叶 (5) 、 减震块 ( 6) 、 气室 (7) 、 左气室 (71) 、 右气室 (72) 、 出气口 (73) 、 进 气口 (74) 、 滤芯 (8) 、 薄膜架 (9) 、 内吸膜 (91) 、 外吸膜 (92 ) 、 密封环 (10) 、 膜架固定片 (11) 、 气缸 (12) 、 活塞杆 (13) 、 活塞 (14) 、 偏心盘 (15) , 其特征在于: 电机 (1) 内贯通有转 子 (3) , 所述的转子 (3) 两端均被转子固定架 (4) 所夹持。 所述 的转子 (3) —端固定有扇叶 (5) , 另一端固定有偏心盘 (15) ; 所 述的电机 (1) 一侧固定有缸体固定件 (2) , 缸体固定件 (2) 内贯 通有气缸 (12) ; 所述的气缸 (12) 其内插有活塞 (14) , 活塞 (14 ) 上固定有活塞杆 (13) , 所述的活塞杆 (13) 末端固定于偏心盘 ( 15) 的偏心点位置上。 所述的气缸 (12) 底部被气室 (7) 所密封, 其中气缸 (12) 与气室 (7) 密封处设有薄膜架 (9) , 薄膜架 (9) 的左侧设有内吸膜 (91) , 右侧设有外吸膜 (92) , 并且薄膜架 (9 ) 被膜架固定片 (11) 所抵触。 所述的气室 (7) 分为左气室 (71) 、 右气室 (72) , 所述的左气室 (71) —端设有出气口 (73) , 所述 的右气室 (72) 侧面进气口 (74) , 进气口 (74) 外罩有滤芯 (8) 。 所述的电机 (1) 外四角位置设有减震块 (6) 。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气口 (73) 与左气室 (71) 通过密封环 (10) 相密封。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气口 (73) 与机械人输气管贯通。

Description:
发明名称: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仿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人们研究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工作原理, 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和工具, 创造出适用于生产, 学习和生活的先 进技术。 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 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 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技术。 仿生学一词是 1960年由美国斯蒂尔根据拉丁 文" bios (生命方式的意思) "和字尾" nlc ('具有 ......的性质 '的意思) "构成的。 这个词语大约从 1961年才幵始使用。 某些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 的机械都优越得多, 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 功能的一门 学科。 例如关于信息接受 (感觉功能) 、 信息传递 (神经功能) 、 自动控制系 统等, 这种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在机械设计方面给了 很大启发。 可举出的仿生 学例子, 如将海豚的体形或皮肤结构 (游泳吋能使身体表面不产生紊流) 应用 到潜艇设计原理上。 又比如, 苍蝇是细菌的传播者, 一般归类为害虫, 可是苍 蝇的楫翅是天然导航仪。 而且, 它的眼睛是一种"复眼", 由 3000多只小眼组成, 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 "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 它的用途很多 。 "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 组合而成的, 用它作镜头可以 制成"蝇眼照相机", 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 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 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 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 仿生学也被 认为是与控制论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 而控制论主要是将生命现象和机械原 理加以比较, 进行研究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技术问题

[0003] 提供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4] 本发明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 术方案: 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 供氧装置, 其主要构造有: 电机、 缸体固定件、 转子、 转子固定架、 扇叶、 减 震块、 气室、 左气室、 右气室、 出气口、 进气口、 滤芯、 薄膜架、 内吸膜、 夕卜 吸膜、 密封环、 膜架固定片、 气缸、 活塞杆、 活塞、 偏心盘, 所述的电机内贯 通有转子, 所述的转子两端均被转子固定架所夹持。 所述的转子一端固定有扇 叶, 另一端固定有偏心盘; 所述的电机一侧固定有缸体固定件, 缸体固定件内 贯通有气缸; 所述的气缸其内插有活塞, 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 所述的活塞杆 末端固定于偏心盘的偏心点位置上。 所述的气缸底部被气室所密封, 其中气缸 与气室密封处设有薄膜架, 薄膜架的左侧设有内吸膜, 右侧设有外吸膜, 并且 薄膜架被膜架固定片所抵触。 所述的气室分为左气室、 右气室, 所述的左气室 一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的右气室侧面进气口, 进气口外罩有滤芯。 所述的电机 外四角位置设有减震块。 进一步地, 所述的出气口与左气室通过密封环相密封 。 进一步地, 所述的出气口与机械人的输气管贯通。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05] 采用气缸其内插有活塞, 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 所述的活塞杆末端固定于偏心 盘的偏心点位置上的技术手段, 实现了当活塞反复运动吋, 其出气口能够模拟 人正常的呼吸, 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机械人维持正常的功能。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06] 图 1为本发明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整 结构图。 图 2为本发明一种仿 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核心件爆炸结构图。 图 3为本发明一种仿生机械人的呼 吸供氧装置整体爆炸结构图。 图中 1-电机, 2-缸体固定件, 3-转子, 4-转子固定 架, 5-扇叶, 6-减震块, 7-气室, 71-左气室, 72-右气室, 73-出气口, 74-进气口 , 8-滤芯, 9-薄膜架, 91-内吸膜, 92-外吸膜, 10-密封环, 11-膜架固定片, 12- 气缸, 13-活塞杆, 14-活塞, 15-偏心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1-3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 实施例: 一种 仿生机械人的呼吸供氧装置, 其主要构造有: 电机 1、 缸体固定件 2、 转子 3、 转 子固定架 4、 扇叶 5、 减震块 6、 气室 7、 左气室 71、 右气室 72、 出气口 73、 进气 口 74、 滤芯 8、 薄膜架 9、 内吸膜 91、 外吸膜 92、 密封环 10、 膜架固定片 11、 气 缸 12、 活塞杆 13、 活塞 14、 偏心盘 15, 所述的电机 1内贯通有转子 3, 所述的转 子 3两端均被转子固定架 4所夹持。 所述的转子 3—端固定有扇叶 5, 另一端固定 有偏心盘 15; 所述的电机 1一侧固定有缸体固定件 2, 缸体固定件 2内贯通有气缸 12; 所述的气缸 12其内插有活塞 14, 活塞 14上固定有活塞杆 13, 所述的活塞杆 1 3末端固定于偏心盘 15的偏心点位置上。 所述的气缸 12底部被气室 7所密封, 其 中气缸 12与气室 7密封处设有薄膜架 9, 薄膜架 9的左侧设有内吸膜 91, 右侧设有 外吸膜 92, 并且薄膜架 9被膜架固定片 11所抵触。 所述的气室 7分为左气室 71、 右气室 72, 所述的左气室 71—端设有出气口 73, 所述的右气室 72侧面进气口 74 , 进气口 74外罩有滤芯 8。 所述的电机 1外四角位置设有减震块 6。 所述的出气口 73与左气室 71通过密封环 10相密封。 所述的出气口 73与机械人的输气管贯通。 本发明实施过程: 电机 1驱动转子 3进行转动, 在转子 3两端设有的转子固定架 4 是稳定转子 3运转顺利的保障。 转子 3—端设有的扇叶 5有两个作用: 其一是为了 给电机 1散热, 其二是给滤芯 8提供流通的新鲜空气。 转子 3另一端与偏心盘 15固 定, 当转子 3转动吋偏心盘 15就作偏心转动, 由于偏心盘 15与活塞杆 13末端固定 , 因此活塞杆 13能够进行往复的运动, 此往复的运动带动了活塞 14在气缸 12内 的运动。 当气缸 12内的活塞 14向外拉吋, 其设置于薄膜架 9内的内吸膜 91被吸附 关闭通气, 与此同吋外吸膜 92被打幵, 因此此吋气室 7内的左气室 71、 右气室 72 的实际情况是: 左气室 71被封闭, 右气室 72被打幵, 在被打幵的右气室 72侧边 设有的进气口 74幵始进气。 当气缸 12内的活塞 14向内推吋, 其设置于薄膜架 9内 的内吸膜 91被关闭通气, 与此同吋外吸膜 92被吸附关闭, 因此此吋气室 7内的左 气室 71、 右气室 72的实际情况是: 左气室 71被打幵, 右气室 72被封闭, 因此左 气室 71的出气口 73有气体输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 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 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 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 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 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 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