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ATALYST COMPONEN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AND CATALYST COMPRISING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3103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catalyst componen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and a catalyst comprising same are provided. The catalyst component comprises magnesium, titanium, halogen and electron donor, wherein the electron donor is selected from at least one of diol ester compounds. The activity and stereospecificity of the catalyst are improved greatly when the diol ester contains a certain amount of isomer which has the Fischer Projection of (II), and especially the isotactic index of the obtained polymer is improved greatly when a polymer of high melt index is produced.

Inventors:
GAO MINGZHI (CN)
LI CHANGXIU (CN)
LIU HAITAO (CN)
ZHANG XIAOFAN (CN)
CHEN JIANHUA (CN)
MA JING (CN)
CAI XIAOXIA (CN)
LI XIANZHONG (CN)
MA JIX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00709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27, 2011
Filing Date:
April 22,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N)
BEIJING RES INST CHEM IND (CN)
GAO MINGZHI (CN)
LI CHANGXIU (CN)
LIU HAITAO (CN)
ZHANG XIAOFAN (CN)
CHEN JIANHUA (CN)
MA JING (CN)
CAI XIAOXIA (CN)
LI XIANZHONG (CN)
MA JIX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8F4/643; C08F10/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453298A2003-11-05
CN1580034A2005-02-16
CN101565475A2009-10-28
CN101560272A2009-10-21
EP1970388A12008-09-17
CN1453298A2003-11-05
CN1580034A2005-02-16
CN1506384A2004-06-23
CN85100997A1987-01-10
CN1091748A1994-09-07
US4540697A1985-09-10
Other References:
YANG FENGKE; LL MING; LI FENGQI, SYSTEM ORGANIC CHEMISTRY, pages 40 - 44
CHEMISTRY LETTERS, 1979, pages 1049 - 1050
BULL. CHEM. SOC. JPN., 1980, pages 3367 - 3368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562189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YUHO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IRM (CN)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包含镁、 钛、 卤素和给电子体, 该给电子体选自 下述通式 ( I ) 二醇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在所述二醇酯化合物 ( I ) 中, 其 Fischer 投影式

( I ) ( II ) 通式 ( I ) 中, !^和 R2相同或不相同, 是 C3-C2o环烷基、 C6-C2o芳基、 或 C7-C2o垸芳 基或芳烷基, 且所述的环烷基、 芳基、 烷芳基或芳烷基中碳上的氢可任选地被卤原子取代, 但 和 R2不能同时是 C3-C2o环烷基;

R3和 相同或不同, 是氢、 卤原子、 CrC1Q直链垸基、 C3-d。支链烷基、 C3-C1Q环烷基、 C6-C1()芳基、 或 C7-C1Q垸芳基或芳烷基, R3、 R4任选地键接成环;

R5和 相同或不同, 是卤原子、 C C1()直链烷基、 C3-C1()支链的垸基、 C3-C1Q环垸基、 C6-C1C)芳基、 或 C7-C1Q垸芳基或芳烷基, 且所述的垸基、 芳基、 烷芳基或芳烷基碳上的氢可 任选地被卤原子取代;

通式 (Π ) 中, 〜 的定义同通式 ( I ) 。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中所述的通式( I ) 的二 醇酯化合物中, Fischer投影式为 (Π ) 的含量大于或等于 51 wt%。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中所述的通式( I ) 的二 醇酯化合物中, Fischer投影式为 (Π ) 的含量大于或等于 60 wt%。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中所述的通式( I ) 的二 醇酯化合物中, Fischer投影式为 (Π ) 的含量大于或等于 80 wt%。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特征在于, 和 基团 各选自 C6-C20芳基或 C7-C20芳垸基或 C7-C20烷芳基, 所述基团上的氢原子任选地被卤原 子取代。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特征在于, 和1 2基团 各选自苯基、 C1-C5垸基苯基、 卤代的苯基、 卤代的 C1-C5垸基苯基、 茚基、 苄基、 或苯乙 基。

7、 根据权利要求 5或 6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特征在于 和 '基 团相同。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特征在于, R3和 选自 氢、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氯原子或溴原子。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特征在于, 和 选自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或所述垸基上的氢被卤代。

1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特征在于, 符合所述通 式 (Π ) 结构的化合物选自下述化合物:

meso-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甲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乙基 -2,4-戊二 醇二苯甲酸酯、 meso-3-丙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丁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3-二甲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 meso-3-氯 -2,4- 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 3-溴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酉旨、 meso-2,4-戊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对乙基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 对丁基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对氯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 甲基 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4-二甲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乙基 -3,5-庚二 醇二苯甲酸酯、 meso-4-丙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丁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 氯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溴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对甲 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对乙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对丁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 对氯苯甲酸酯、 (2S,4R)-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 酯、 (2S,4R)-3-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 3-丁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3-二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氯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S,5R)-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3S,5R)-4-甲基 -3,5- 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S,5R)-4,4-二甲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S,5R)-4-乙基 -3,5- 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3S,5R)-4-丙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3S,5R)-4-丁基 -3,5-庚二 醇苯甲酸肉桂酸酯、(3S,5R)-4-氯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2S,4R)-6-甲基 -2,4-庚二醇二苯 甲酸酯、 (2S,4R)-6-甲基 -2,4-庚二醇二对丁基苯甲酸酯、 (2R,4S)-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丁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3-二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氯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3R,5S)-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甲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4- 二甲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乙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 丙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丁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氯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6-甲基 -2, 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2R,4S)-6-甲基 -2,4-庚二 醇二对丁基苯甲酸酯。

11、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给电 子体二醇酯化合物记为 a, 催化剂组分中还包括给电子体 b, 其中 b为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化合 物或通式 (III) 所示的二醚类化合物, a和 b的摩尔比为 1 : 0.01〜1: 100;

(III)

在通式(III) 中 R1和 R2相同或不同, 选自直链或支链的 - o烷基、 C3-C2()的环烷基; R3-R8相同或不同, 选自氢、 卤原子、 直链或支链的 CrC2()烷基、 C3-C2c的环烷基、 C6-C20芳 基或 C7-C2Q芳垸基, R3-R8的基团间任选地键接成环。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其中 a和 b的摩尔比为 1 : 0.02—1: 5。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2之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由钛 化合物、 镁化合物、 和所定义的二醇酯类化合物反应获得, 其中:

钛化合物为通式为 TiXn(OR)4.n, 式中 R为碳原子数为 1〜20的烃基,X为卤素, n=0〜4。 镁化合物选自二卤化镁、 垸氧基镁、 烷基镁、 二卤化镁的水合物或醇合物, 以及二卤化 镁分子式中其中一个卤原子被垸氧基或卤代垸氧基所置换的衍生物中的一种, 或它们的混合 物。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所采用的镁化合物溶 解在含有机醇化合物的溶剂体系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有机醇化合物包括碳 原子数在 2〜8的一元醇。

16、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所采用的镁化合物为 二卤化镁的醇合物。

17、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 其所采用的镁化合物溶 解在含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溶剂体系中, 其中有机环氧化合物包括碳原子数在 2〜8的脂肪族烯烃、 二烯烃或卤代脂肪族烯烃或二烯烃的氧化物、 缩水甘油醚和内醚中的至 少一种; 有机磷化合物为正磷酸或亚磷酸的烃基酯或卤代烃基酯。

18、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包含下述组分:

( 1 ) 权利要求 1〜17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组分;

(2) 烷基铝化合物;

(3 ) 任选地, 外给电子体组分。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催化剂, 其中外给电子体组分通式为 RnSi(OR')4-n, 式中 0<n<3, R和 R'为同种或不同的烷基、 环垸基、 芳基、 卤代垸基、 胺基, R也可以为卤素或 氢原子。

20、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预聚合催化剂, 包含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固体催 化剂及其与烯烃进行预聚合所得的预聚物, 预聚倍数为 0.1〜1000g烯烃聚合物 /g固体催化剂 组分。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预聚合催化剂, 其中进行预聚合的烯烃为乙烯或丙烯。

22、 用于烯烃聚合的方法, 在权利要求 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组分、 权利要求 18或 19所述的催化剂或权利要求 20或 21所述的预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特殊结构的二醇酯化合物 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法, 以及含该固 体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在烯烃聚 合反应中的应用, 特别是在丙烯聚合反应中的 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以镁、 钛、 卤素和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 组分, 可用于烯烃 聚合反应,特别是在具有 3个碳或更多碳原子的 α- 烯烃聚合中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和较高立构 规整性的聚合物, 其中给电子体化合物是催化剂组分中必不可少 的成分之一, 并且随着内给 电子体化合物的发展导致了聚烯烃催化剂不断 地更新换代, 目前, 已经大量公开了多种给电 子体化合物, 例如多元羧酸、 一元羧酸酯或多元羧酸酯、 酸酐、 酮、 单醚或多醚、 醇、 胺等 及其衍生物。

中国专利 CN1453298A和 CN1580034A公开了一种 1,3-二元醇酯化合物, 在烯烃聚合 催化剂中通过使用这种 1,3-二醇酯化合物作为给电子体, 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催化剂, 在 用于丙烯聚合时, 有较高的聚合活性和立体定向性,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也较宽, 但催 化剂的活性和立体定向性还不太令人满意, 特别是生产高熔融指数聚合物时, 所得聚合物的 等规指数还不够高, 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所公开的 1,3-二元醇酯化合物来说, 当其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各不相同时, 与 这个碳原子相连接的四个基团有两种空间连接 方式,这两种方式如同左、右手,互为"镜 像", 是不能完全叠合在一起的, 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做"手性化合物", 现发明人出人 意料地发现, 以通式为 ( I ) 的具有多个构象异构体的二醇酯化合物作为内 给电子体制备催 化剂时, 只有当含有一定量以上的其 Fischer投影式为 (II ) 的异构体时, 催化剂的活性和立 体定向性才有满意的结果, 特别是在生产髙熔融指数聚合物时, 所得聚合物的等规指数有了 大幅度的提高。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 反应的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包含镁、 钕、 卤素和给电子体, 给电子体选自下述通式 ( I ) 二醇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所述 二醇酯化合物( I )中,其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 II )的结构在其中的含量大于或等于 35wt%;

( I ) ( II )

通式 ( I ) 中, 和 相同或不相同, 是 CrC 2() 环垸基、 C 6 -C 2Q 芳基、 或 C 7 -C 2 o烷芳 基或芳垸基, 且所述的垸基、 芳基、 垸芳基或芳垸基中碳上的氢可任选地被卤原子 取代, 但 Ri和 不能同时是 C 3 -C 2 o环烷基;

和 相同或不同, 是氢、 卤原子、 d-do直链垸基、 C 3 -C 1() 支链垸基、 C 3 -C 1( )环烷基、 C 6 -C 1Q 芳基、 或 C 7 -C 1Q 垸芳基或芳烷基, 、 任选地键接成环;

R 5 和 相同或不同, 是卤原子、 C do直链垸基、 C 3 -CH)支链的垸基、 C C 1Q 环烷基、 C 6 -C IQ 芳基、 或 C dQ烷芳基或芳烷基, 且所述的烷基、 芳基、 烷芳基或芳垸基碳上的氢可 任选地被卤原子取代;

通式 (Π ) 中, 〜 的定义同通式 ( I ) 。

对于具有手性碳原子,特别是两个以上手性碳 原子的化合物的合成,除非使用特殊方法, 一般其合成的化合物是几个构象异构体的混合 物, 包括左旋体、 右旋体, 对称化合物还有内 消旋体, 其中相同量的左旋体和右旋体混合后为外消旋 体。 不同的合成方法或不同的合成条 件, 所得构象异构体的含量是不同的, 不同的构象异构体与镁化合物和 /或钛化合物的反应结 合能力是有差异的, 因此, 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 即使使用同一种二元醇酯化合物, 并且 在使用量相同的情况下, 由于其中各构象异构体的含量不同, 最终催化剂的性能也将会有很 大的不同。

在本发明中, Fischer投影式和命名是根据杨丰科、李明、李 起编著的《系统有机化学》 第 40〜44页所述的规则确定。其原则为以十字交 表示分子三维骨架结构, 十字交叉点为手 性碳原子, 竖键伸向纸平面后方, 横键伸向纸平面前方; 纸平面上的 Fischer投影式不能随意 转动, 转动 90°构型变化, 转动 180°构型不变; 手性碳上的任意两个基团不能随意调换, 调 换一次构型转化, 调换两次构型保持不变。

由于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构象异构体与镁化合物 和 /或钛化合物的结合能力不同,且不同构 象异构体与钛和 /或镁化合物结合时原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出人意料地发现对于通式( I ) 这类二醇酯化合物, 在作为给电子体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时,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Π ) 结构的二醇酯与镁化合物和 /或钛化合物的结合能力及其与钛和 /或镁结合时原子间的距离是 最为适宜的, 所得催化剂的综合性能也是最好的, 因此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Π )结构的二 醇酯含量越高, 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越好, 会具有更高的活性和定向能力, 特别是生产高熔融 指数聚合物时, 所得聚合物的等规指数更高, 这样所得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特别是强度等将 有进一步的提高, 适合于生产一些对强度有更高要求的聚合物。 本发明通过用不同的合成方 法合成出左旋体、 右旋体和内消旋体 (meso表示内消旋体, 即 Fischer投影式 (Π ) 中 和 R 2 及 R 5 和 分别相同的情况), 在制备催化剂时按不同的比例加入上述化合物 , 使催化剂中 Fischer投影式为 (Π ) 的含量满足实验要求, 在以结构为( I )的二醇酯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烯 烃聚合催化剂组分时, 只有当其中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Π )结构的二醇酯含量大于或等于 35wt%时, 催化剂的活性及立体定向能力才比较高, 尤其在生产高熔融指数聚合物时, 以沸 腾庚垸抽提不溶物表示的等规指数有了明显提 高, 才可以用来生产高熔融指数、 高等规指数 和高强度的聚合物, 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及立体定向能力 , 本发明中 Fischer投影式 为通式( II )结构的二醇酯含量优选为大于或等于 51wt%, 进一步优选为大于或等于 60wt%。 更进一步优选为大于或等于 80wt%。

通式 ( I ) 和通式 (Π ) 中 和 R 2 基团优选自苯基、 卤代的苯基、 烷基苯基、 卤代的 垸基苯基、 茚基、 苄基、 和苯乙基; R 3 和 优选自氢、 氯、 溴、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和异丁基; 和 优选自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和异丁基。

进一步优选地, !^和 R 2 基团至少有一个选自苯基、 卤代的苯基、 d-C 5 垸基苯基和卤代 的 C C 5 垸基苯基。

更进一步优选地, 和 基团相同。

本发明所述二醇酯,其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 II )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可选自但不局限于: meso-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甲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乙基 -2,4-戊二醇二 苯甲酸酯、 meso-3-丙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丁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酉旨、 meso-3,3- 二甲基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 meso-3-氯 -2,4-戊二醇二 苯甲酸酯、 meso- 3-溴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 2,4-戊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 meso-2,4- 戊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对乙基苯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对丁基苯 甲酸酯、 meso-2,4-戊二醇二对氯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甲基 -3,5-庚 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4-二甲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乙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 酯、 meso-4-丙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丁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氯 -3,5- 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4-溴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 对乙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对丁基苯甲酸酯、 meso-3,5-庚二醇二对氯苯甲酸酯、 (2S,4R)-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 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2S,4R)-3-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2S,4R)-3-丁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3-二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3-氯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3S,5R)-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S,5R)-4-甲基 -3,5-庚二醇苯甲 酸肉桂酸酯、 (3S,5R)-4,4-二甲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S,5R)-4-乙基 -3,5-庚二醇苯甲 酸肉桂酸酯、(3S,5R)-4-丙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3S,5R)-4-丁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 桂酸酯、 (3S,5R)-4-氯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S,4R)-6-甲基 -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2S,4R)-6-甲基 -2,4-庚二醇二对丁基苯甲酸酯、(2R,4S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2R,4S)-3- 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2R,4S 3-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2R,4S)-3-丙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丁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3-二甲基 -2,4-戊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3-氯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3R,5S)-3,5-庚二醇苯甲酸 肉桂酸酯、 (3R,5S)-4-甲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4-二甲基 -3,5-庚二醇苯甲酸 肉桂酸酯、(3R,5S)-4-乙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3R,5S)-4-丙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 酸酯、 (3R,5S)-4-丁基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3R,5S)-4-氯 -3,5-庚二醇苯甲酸肉桂酸酯、 (2R,4S)-6-甲基 -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2R,4S)-6-甲基 -2,4-庚二醇二对丁基苯甲酸酯等。

本发明中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 分,将所述给电子体二醇酯化合物记为 a, 在催化剂组分中还包括给电子体 b, 其中

b为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化合物或通式 (ΙΠ) 所示的二醚类化合物, a和 b的摩尔比为 1 : 0.01〜1: 100; 进一步优选的 a和 b的摩尔比为 1 : 0.02〜1: 5;

在通式 (III) 中 R 1 和 R 2 相同或不同, 选自直链或支链的 C o烷基、 C 3 -C 2Q 的环烷基; R 3 -R 8 相同或不同, 选自氢、 卤原子、 直链或支链的 -C20垸基、 C 3 -C 20 的环垸基、 C 6 -C 20 芳 基和 C 7 -C 2Q 芳垸基, R 3 -R 8 的基团间任选地键接成环。

由于催化剂组分中有了一定量的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II )结构的二醇酯化合物, 催化 剂的活性, 聚合物的等规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的固体催化 剂组分, 优选是通过钛化合物、镁化合物、 和所定义的二醇酯类化合物的反应获得, 钛化合物通式为 TiX n (OR) 4-n , 式中 R为碳原子数 为 1〜20的烃基, X为卤素, n=0〜4, 例如 έ 四氯化钛、 四溴化钛、 四碘化钛、 四丁氧基钛、 四乙氧基钛、 一氯三乙氧基钛、 二氯二乙氧基钛、 三氯一乙氧基钛。

镁化合物选自二卤化镁、垸氧基镁、 垸基镁、 二卤化镁的水合物或醇合物, 以及二卤化 镁分子式中其中一个卤原子被烷氧基或卤代垸 氧基所置换的衍生物中的一种, 或它们的混合 物, 优选的镁化合物为二卤化镁及其醇合物和烷氧 基镁。

特别指出的是, 镁化合物优选地溶解在含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 机磷化合物的溶剂体系 中, 其中有机环氧化合物包括碳原子数在 2〜8的脂肪族烯烃、二烯烃或卤代脂肪族烯烃 二 烯烃的氧化物、 缩水甘油醚和内醚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化合物如: 环氧乙烷、 环氧丙垸、 环 氧丁烷、 丁二烯氧化物, 丁二烯双氧化物、 环氧氯丙垸、 甲基缩水甘油醚、 二缩水甘油醚、 四氢呋喃; 其中有机磷化合物包括正磷酸或亚磷酸的烃基 酯或卤代烃基酯, 具体如: 正磷酸 三甲酯、 正磷酸三乙酯、 正磷酸三丁酯、 正磷酸三苯酯、 亚磷酸三甲酯、 亚磷酸三乙酯、 亚 磷酸三丁酯、 亚憐酸三苯甲酯。

也可以将镁化合物溶解在含有机醇化合物的溶 剂体系中, 有机醇化合物为碳原子数在

2〜8的一元醇。

可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制备本发明的固体催化剂 组分, 下面只是列举了几个制备催化剂组 分的方法, 而不是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限 定于此。

方法一: 按照专利 CN1506384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 首先, 将镁化合物与有机 醇化合物按 2〜5摩尔比和惰性溶剂混合, 升温至 120〜150°C , 按镁 /酐摩尔比 5〜10、 镁 /硅 摩尔比 20〜50加入苯酐和一种有机硅化合物, 反应 1〜5小时得到醇合物。

然后按照钛 /镁摩尔比 20〜50 将冷至室温的醇合物加入到预冷至 -15〜- 40Ό的钛化合物 溶液中,升温至 90〜110°C,按照镁 /酯摩尔比 2〜10加入一种选自式( I )的二醇酯,在 100〜 130°C反应 1〜3小时, 过滤分离出固体颗粒。

再按照钛 /镁摩尔比 20〜50将固体颗粒加入到钛化合物溶液中, 搅拌并在 100〜130°C反 应 1.5〜3小时, 过滤分离出固体颗粒。

最后用 50〜80°C的惰性溶剂洗涤固体颗粒, 干燥后得到催化剂组分。

方法二: 按照专利 CN85100997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 首先, 将镁化合物溶解 于由有机环氧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和惰性稀释剂组成的溶剂体系中 , 形成均匀溶液后与钛 化合物混合, 在助析出剂存在下, 析出固体物; 此固体物采用选自通式 ( I ) 的二醇酯化合 物进行处理, 使其载附于固体物上, 必要时, 再用四卤化钛和惰性稀释剂对固体物进行处理 , 其中助析出剂为有机酸酐、 有机酸、 醚、 酮、 酯中的一种, 或它们的混合物。 具体如: 乙酸 酐、 邻苯二甲酸酐、 丁二酸酐、 顺丁烯二酸酐、 均苯四甲酸二酐、 醋酸、 丙酸、 丁酸、 丙烯 酸、 甲基丙烯酸、 丙酮、 甲乙酮、 二苯酮、 甲醚、 乙醚、 丙醚、 丁醚、 戊醚、 琥珀酸酯、 丙 二酸酯、 戊二酸酯、 2,4-戊二醇酯、 3,5-庚二醇酯等。

所述各组分以每摩尔卤化镁计, 有机环氧化合物为 0.2〜10摩尔, 有机磷化合物为 0.1〜 3摩尔, 助析出剂为 0〜1.0摩尔, 钛化合物为 0.5〜1·50摩尔, 通式 ( I ) 的二醇酯化合物为 0.02~0.5摩尔。

方法三: 按照专利 CN1091748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 氯化镁醇合物球体在白油 与硅油的分散剂体系中经高速搅拌分散, 形成乳化液, 卸入冷却液中迅速冷却定型, 形成氯 化镁醇合物微球。 冷却液为沸点较低的惰性烃类溶剂, 如石油醚、 戊烷、 己烷、 庚烷等。 所 得氯化镁醇合物微球经洗涤、 干燥为球形载体, 其醇与氯化镁的摩尔比为 2〜3, 以 2〜2.5为 好。 载体粒径为 10〜300微米, 以 30〜150微米最好。

用过量的四氯化钛低温处理上述球形载体, 逐步升温, 在处理过程中加入给电子体, 处 理后用惰性溶剂多次洗涤, 干燥后得到固体粉末状的球形催化剂。 四氯化钛与氯化镁的摩尔 比为 20〜200, 以 30〜60为好; 起始处理温度为 -30〜0°C, 以 -25〜- 20°C为佳; 最终处理温 度为 80〜136°C , 以 100〜130°C为佳。 所得球形催化剂具有如下特征: 钛含量(重量) 1.5〜3.0%, 酯含量 6.0〜20.0%, 氯含量 52〜60%, 镁含量 10〜20%, 惰性溶剂含量 1〜6%, 催化剂比表面积大于 250m 2 /g。

方法四:用 TiCl 4 或其芳烃溶液在 80〜130°C下对诸如二烷氧基镁或二芳氧基镁之 的镁 化合物进行卤化,用 TiCl 4 或其芳烃溶液进行的处理可以重复一次或 多次, 且在一次或多次这 样的处理中加入所述的二醇酯。

方法五: 按照专利 US4540679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组分。 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为 四价钛化合物) 和垸氧基镁化合物与给电子体以一定的比例在 惰性溶剂中进行反应, 其中过 渡金属元素与镁元素的摩尔比至少为 0.5:1 , 给电子体的用量最多为 1.0摩尔每克钛原子, 惰 性溶剂须方便去除, 并须脱水、.脱氧及脱除易使催化剂中毒的气 , 反应在 -10〜170°C进行, 反应时间为几分钟到几小时。

制备催化剂组分的方法还有如将镁化合物, 给电子体等在稀释剂中形成乳液, 加入钛化 合物使其固定得到球形固体, 再经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 合反应的催化剂, 包含下述组分的反应产 物- '

( 1 ) 一种上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

(2) 烷基铝化合物;

(3 ) 任选地, 外给电子体组分。

其中垸基铝化合物为通式为 AlR rt X 3 . n 的化合物,式中 R为氢、碳原子数为 1〜20的烃基, X为卤素, n为 l≤n≤3的数; 具体可选自三乙基铝、 三丙基铝、 三正丁基铝、 三异丁基铝、 三正辛基铝、 三异辛基铝、 一氢二乙基铝、 一氢二异丁基铝、 一氯二乙基铝、 一氯二异丁基 铝、 倍半乙基氯化铝、 二氯乙基铝, 优选三乙基铝、 三异丁基铝。

对于需要立构规整性很高的烯烃聚合物应用时 , 需加入 (3 ) 外给电子体化合物, 例如 通式为 R n Si(OR') 4 . n 的有机硅化合物, 式中 0≤n≤3 , R和 R'为同种或不同的烷基、 环垸基、 芳 基、 卤代垸基、 胺基, R也可以为卤素或氢原子。 例如: 三甲基甲氧基硅垸、 三甲基乙氧基 硅垸、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垸、 二苯基二乙氧基 硅垸、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垸、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 硅烷、 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 优选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作 为外给电子体的化合物, 还可以是醚类化合物, 如 1,3—二醚, 和 /或氨基硅烷类化合物等等 含有供电子基团的化合物。

其中组分(1 )、 组分(2)和组分(3 )之间的比例, 以钛:铝:硅之间的摩尔比计为 1 : 5〜 1000: 0〜500。

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以直接加入反应器中用于聚 合过程, 或者催化剂可以在加入第一个反 应之前参与预聚合, 在本发明中, 术语"预聚合 "指以较低转化程度聚合。 根据本发明, 所述 的预聚合催化剂包含上述的固体催化剂及其与 烯烃进行预聚合所得的预聚物, 预聚倍数为 0.1〜1000g烯烃聚合物 /g固体催化剂组分。

可以采用与前述烯烃相同的 α-烯烃来进行预聚合, 其中进行预聚合的烯烃优选为乙烯或 丙烯。 具体地说, 特别优选的是采用乙烯或丙烯与量最高为 20mol%的一种或多种 α-烯烃的 混合物进行预聚合。 优选地, 预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转化程度为约 0.2〜800g聚合物 /克固体 催化剂组分。

预聚合工序可以在 -40至 8(TC, 优选 -20〜50°C的温度下, 在液体中或气相中进行。 预聚 合步骤可以作为连续聚合工艺中的一部分在线 进行, 或在间歇操作中独立地进行。 为制备量 为 0.5〜20g/g催化剂组分的聚合物., 特别优选本发明催化剂与丙烯的间歇预聚合。 聚合压力 为 0.01〜薩 Pa。

本发明的催化剂也适用于生产聚乙烯和乙烯与 α-烯烃, 如丙烯、 丁烯、 戊烯、 己烯、 辛 烯、 4-甲基 -1-戊烯的共聚物。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通过使催化剂组分中含有 一定量的其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ΙΓ)结 构的二醇酯化合物, 使得催化剂的活性和定向能力, 特别是生产高熔融指数聚合物时, 以沸 腾庚烷抽提不溶物表示的等规指数有了显著地 提高, 同时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也很好, 所得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也较宽, 有利于聚合物不同牌号的幵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测试方法

1. 核磁共振的测定: 使用 Bruke dmx300核磁共振仪仪器测定 1H-NMR (300MHz, 溶剂 CDC1 3 , TMS为内标, 测定温度 300K:)。

2. 聚合物等规指数采用庚烷抽提法测定 (庚垸沸腾抽提 6小时): 2g干燥的聚合物样品, 放在抽提器中用沸腾庚垸抽提 6小时后, 将剩余物干燥至恒重所得的聚合物重量 (g) 与 2的比值即为等规指数。

3. 液相色谱为 Waters-600E高效液相色谱, C-18的柱子, 柱温为 30°C, 甲醇-水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紫外检测器, 在 229nm处观察。 一、 二醇酯化合物的合成

有旋光活性的二醇可参照文献 Chemistt Letters, 1979, 1049-1050合成, 再将其与相应的 酸或酰氯反应, 则可得到相应的具有旋光活性的二醇酯; 也可将二醇混合物在有机溶剂如乙 醚中通过降温结晶得到,再将其与相应的酸或 酰氯反应,参见文献 Bull. Chem. Soc. Jpn., 1980, (53), 3367-3368 0 另外, 也可将含有不同构象异构体的二醇酯溶在有机 溶剂如甲苯中, 再通 过降温, 缓慢结晶, 经过这样多次的重结晶, 可以得到很纯的内消旋体及左旋体和右旋体的 混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操作条件不同, 如合成时所用的溶剂、 反应温度、 还原剂、 碱等 不同可使原二醇酯中不同构象异构体间的比例 有较大差异。

1. 产品主要为 (2R,4R)-戊二醇二苯甲酸酯的制备(其他化合物 R构型也参照此法合成) 20g (R,R)-Ta (Ta 为酒石酸)【如果想得到主要为 (2S,4S)-戊二醇二苯甲酸酯的产品, 用 (S,S)-Ta代替 (R,R)-Ta; 其他化合物的 S构型也参照此法合成】和 200g NaBr溶于 2000ml去 离子水中, 用 NaOH溶液调节 pH=3.2 (溶液 A)。 在搅拌下往溶液中加入 16g Raney Ni, 并 将溶液在 100°C加热 1小时, 冷却后倒掉溶液, 剩余物用 200ml去离子水洗涤后得到产物。 得到的产物再在溶液 A 中重复处理 2 次, 最后用甲醇洗涤, 烘干, 得到催化剂 (R,R)-Ta-NaBr-Raney Ni。

在一个 100ml的高压不锈钢釜中加入 lOg(O.lmol)的 2,4-戊二酮、 0.2ml乙酸、 22ml经除 水处理的 THF和 0.065mol的 (R,R)-Ta-NaBr-Raney Ni催化剂, 通入氢气至压力为 9.3MPa, 将 混合物加热至 10(TC, 维持此温度直到容器里的氢气压力不再下降。 停止反应, 卸压后过滤 混合物, 除去滤液中的溶剂后得到粗品。减压蒸馏, 收集 130-132O/3kPa的产品, 收率 91%。

上述产品 0.05mol(5.1g)加入到 200mlTHF 中, 搅拌下加入 O.lmol吡啶, 然后逐滴加入 O.lmol苯甲酰氯, 加热回流 4小时。 冷却后混合物中加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溶解, 然后用乙酸 乙酯萃取。 除去有机层中的溶剂后, 用石油醚作洗脱剂进行柱层析, 得白色固体 13.5g, 收率 87%。

此产品用液相色谱分析, 主要有 2个峰, 一个停留时间为 10.122, 峰面积为 90%, 对应 的产品为 (2R,4R)-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另一个峰停留时间为 12.118, 峰面积为 10%, 对应的产 品为 meso-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2、 meso-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制备

(1)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混合物的合成 (见专利 CN1580034A)

10g 2,4-戊二酮和 30ml甲醇的混合物在 0〜10°C下滴加到 2.5g硼氢化钠、 O.lg氢氧化钠和 25ml水的混合溶液中。 加毕, 减压除去溶剂, 用 40ml乙酸乙酯连续萃取 15h。 除去溶剂, 柱 层析,得无色液体 2,4-戊二醇 9.4g,收率 90%。 I 谱图在 3400cm— 1 处有强的吸收峰,而在 1700 cm— 1 左右无吸收峰, 证明还原反应进行完全。

2,4-戊二醇 ( 3.1 g, 0.03 mol ) 中加入 30ml四氢呋喃和 7.1g (0.09 mol) 吡啶, 在搅拌 下加入 10.5g (0.075mol) 苯甲酰氯, 加热回流 4h。 冷却后加入 20ml饱和食盐水, 乙酸乙酯 萃取, 无水 Na 2 S0 4 干燥, 除去溶剂。 柱层析得无色液体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8.9 g, 收率 95%。

(2) 分离出混合物中的 meso-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将上述制备出的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异构体的混合物 20g溶于 20ml的甲苯中,并缓慢 降温, 溶液中缓慢析出白色的晶体, 分离出此晶体, 并在甲苯中进行多次重结晶。 得到的晶 体液相色谱显示停留时间为 12.108, 峰面积为 99.0%。

meso-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的 1H NMR(TMS, CDC1 3 , ppm): δ1.40~1.42(6Η, d, 甲基 H), 1.87-1.95 (1H, m, 亚甲基 H), 2.29-2.39 (1H, m, 亚甲基 H), 5.28-5.39 (2H, m, 酯基 的次甲基 H), 7.38~8.04(10H, m, 苯环 H)

(2R,4R) -戊二醇二苯甲酸酯和 (2S,4S ) -戊二醇二苯甲酸酯的 1H NMR(TMS, CDC1 3 , ppm): 6L40~1.42(6H, d, 甲基 H), 2.08-2.12 (2H, t, 亚甲基 H), 5.26-5.37 (2H, m, 酯基 的次甲基 H), δ7.35~7·99(匪, m, 苯环 H)

制备催化剂时加入的二醇酯是调节由上述方法 得到的各较为纯净的异构体的量而达到下 列实施例的要求。 其加入方法为化学上常规的加入法: 按一定比例称取各异构体 (如左旋、 右旋和内消旋的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混合后,将此混合 物加入以制备催化剂;分析所制备 催化剂中各异构体的含量; 如果催化剂中各异构体的含量不满足要求, 再视情况改变异构体 的加入比例, 但总量保持不变。 催化剂中给电子体含量的分析是用稀盐酸破坏 载体, 乙酸乙 酯萃取出给电子体, 然后用液相色谱分析。 .

二、 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 A

本制备方法与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的固体催化剂 组分制备方法一相应。 在氮气保护下, 将 4.8g无水氯化镁、 19.5g异辛醇和 19.5g癸垸溶剂加入到装有搅拌器的 500ml反应器中, 加热 至 130°C, 反应 1.5小时至氯化镁完全溶解, 加入 l .lg苯酐, 继续维持 130°C反应 1小时得到 醇合物; 将醇合物冷却至室温。

在氮气保护下, 将上述醇合物滴加到预冷至 -22 °C的 120ml四氯化钛溶液中, 缓慢升温至 100°C , 加入 lOmmol的二醇酯化合物, 升温至 11CTC维持 2小时, 混合物趁热过滤。 然后再 加 120毫升四氯化钛, 升温到 110°C反应 1 小时, 过滤, 用无水己垸洗涤固体颗粒 4次, 干 燥后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

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 B

本制备方法与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的固体催化剂 组分制备方法二相应。 在经过高纯氮气充 分置换的反应器中, 依次加入氯化镁 6.0g, 甲苯 119ml, 环氧氯丙垸 5ml, 磷酸三丁酯(TBP ) 15.6ml, 搅拌下升温至 50°C, 并维持 2.5小时, 固体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酐 1.7g, 温度继续维持 1小时; 将溶液冷却至 -25 以下, 1小时内滴加 70ml TiCl 4 。 缓慢升温至 80°C, 在升温过程中逐渐析出固体物。 加入二元醇酯化合物 6mmol, 维持温度 1小时, 过滤后, 加 入甲苯 80ml, 洗涤两次, 得到固体沉淀物。

然后加入甲苯 60ml, TiCl 4 40ml, 升温到 100°C, 处理 2小时, 排去滤液后, 再加入甲苯 60ml, TiCl 4 40ml, 升温到 100°C, 处理 2小时, 排去滤液; 加入甲苯 60 ml, 沸腾态洗涤三次, 再加入己垸 60ml,沸腾态洗涤两次,加入己垸 60ml,常温洗涤两次后,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

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 C

本制备方法与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的固体催化剂 组分制备方法三相应。在装有回流冷凝器、 机械搅拌器和温度计并经氮气充分置换后的 250ml反应器中, 加入无水乙醇 36.5ml, 无水氯 化镁 21.3g, 搅拌下升温, 氯化镁全部溶解后加入白油 75ml、 硅油 75ml, 维持 120°C—定时 间。 在另一容积为 500ml的带有高速搅拌器的反应瓶中, 预先加入 112.5ml白油和相同体积 的硅油, 预热到 120°C, 将前述混合物迅速压入到第二反应器中, 维持 120Ό以 3500rmp搅拌 3分钟,搅拌下将物料转移至预先加入 1600ml己垸并冷却至 -25°C的第三反应器中,直至物料 转移完毕, 最终温度不超过 0Ό。 抽滤, 用己烷洗涤, 真空干燥, 得到球形微粒氯化镁醇合 物 41g, 过筛后取 100-400目的载体, 分析测试载体的组成为 MgCl 2 *2.38C 2 H 5 OH。

取上述 MgCl 2 *2.38C 2 H 5 OH球形载体 7g缓慢加入到装有 150ml四氯化钛并预冷至 -20°C 的反应瓶中, 逐步升温至 40°C, 加入二元醇酯化合物 5mmol; 继续升温至 130°C维持 2小时 后, 抽滤。 再加入 120ml TiCl 4 , 逐步升温至 130°C, 维持 2小时, 用己垸 60ml洗涤多次至滤 液中不出现氯离子为止, 滤饼真空千燥, 得固体催化剂组分。 三、 丙烯聚合实验

将上述实施例的催化剂组分分别进行丙烯聚合 。 丙烯聚合程序为: 容积为 5L的不锈钢 反应釜, 经气体丙烯充分置换后, 加入 AlEt 3 2.5mmol, 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垸 (CHMMS ) O.l mmol, 再加入上述实施例的固体催化剂组分 8-10mg以及 1.2L氢气, 通入液体丙烯 2.3L, 升温至 70°C, 维持此温度 1小时; 降温, 泄压, 得到实施例 1-10和对比例 1-5的 PP粉料。

表 1 丙烯聚合结果

Fischer投影式

催化剂制 聚合活性 等规指数 实施例 给电子体 ( II )所占比例

备方法 (kgPP/gcat) %

(wt%)

1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A 35.0 35.1 98.1

2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A 51.0 39.5 98.8

3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A 95.1 42.3 98.9 对比例 1*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A 0 17.6 92.1 对比例 2*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A 0 17.0 91.9 对比例 3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A 20.5 26.3 97.0

4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B 98.9 59.6 98.6 对比例 4*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B 0 17.9 89.3

5 3,5-庚二醇二对甲基苯甲酸酯 B 96.9 60.5 98.8

4-乙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

6 B 96.5 61.8 97.9 酯

7 2,4-戊二醇二对氯苯甲酸酯 B 60.0 51.2 98.5

8 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 C 81.0 67.6 99.1

9 3,5-庚二醇二对丁基苯甲酸酯 A 82.4 45.2 98.6

6-甲基 -2,4-庚二醇二对丁基

10 A 78.6 42.9 97.8 苯甲酸酯

6-甲基 -2,4-庚二醇二对丁基

对比例 5 A 25.0 22.8 95.3 苯甲酸酯 注- *对比例 1, 2和 4制备催化剂时分别加入的是右旋体, 外消旋体和左旋体。 其他的对比例和实施例中 除了加入的 Fischer投影式 ( II )外, 其他的可为右旋体, 左旋体或其混合物。 从表 1中可以看到, 当 Fischer投影式为 (Π ) 的二醇酯的含量在 35-96.9wt%时, 催化剂 活性为 35.1-67.6kgPP/gcat,此时 PP的等规指数在 97.8-99.1%之间;而当 Fischer投影式为( II ) 的二醇酯的含量在 0-25.0wt%时, 催化剂活性为 17.0-26.3kgPP/gcat, 此时 PP 的等规指数在 89.3-97.0%之间。 由此可见, 只有当 Fischer投影式为 (Π ) 的二醇酯的含量超过 35wt%时, 催化剂才具有好的性能; 当超过 51wt%时, 催化剂的综合性能十分优良。 .

用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催化剂进行丙 烯聚合,只是氢气加入量由 1.2L改为 8.0L, 其他条件都同前, 其结果见表 2。 表 2 Fischer投影式( II )含量对高氢浓度下 PP等规指数的影响

从表 2中可以看到, Fischer投影式为 (II ) 的二醇酯的含量对催化剂在高氢浓度下所得 聚合物的等规指数影响比较大, 只有当其含量大于等于 35wt%时, 才能保证聚合物在高熔融 指数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等规指数 (等规指数在 95%以上)。

在催化剂组分的制备过程中, 也可以引入其他给电子体与这种 Fischer投影式 ( II )所占比 例大于等于 35wt%的二醇酯进行复配, 用来制备高活性的催化剂。 具体情况可参见如下实施 例。 实施例 11

实施例 11同实施例 4, 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 4中为"加入甲苯 60ml, TiCl 4 40ml, 升温到 100°C, 处理 2小时, 排去滤液后, 再加入甲苯 60ml, TiCl 4 40ml, 升温到 100°C, 处理 2小 时, 排去滤液", 而在本实施例中为"加入 0.2mmol 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甲苯 60ml, TiCl 4 40ml,升温到 110°C,处理 2小时"。在本实施例中接着再进行三次甲苯 60ml, TiCl 4 40ml, 11CTC处理 0.5小时。 所得催化剂含 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7.9%, 其中内消旋体占 97.9%, 含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9%, 催化剂活性为 68.6 kgPP/gcat, 聚合物等规指数为 98.8 %。 加氢 9.6L的条件下, 得到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为 59.6g/10min, 等规指数为 95.8%。 实施例 12

实施例 12 同实施例 6,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次加入甲苯 60ml, TiCl 4 40ml 时, 同时加入 0.4mmol的 2-异丙基 -2-异戊基 -1,3-二甲氧基丙垸。 所得催化剂含 4-乙基 -3,5-庚二醇二苯甲酸 酯 12.1 % , 其中内消旋体占 96.9%, 含 2-异丙基 -2-异戊基 -1,3-二甲氧基丙垸 2.8%, 催化剂 活性为 69.1kgPP/gcat, 聚合物等规指数为 98.9%。

加氢 9.6L的条件下, 得到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为 71.5g/10min, 等规指数为 95.5 %。 实施例 13

实施例 13同实施例 4, 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 4中为"加二醇酯化合物 6mmol", 而在本实 施例中为"加二醇酯化合物 3mmol和 9,9-二 (甲氧基甲基)芴 3mmol"。所得催化剂含 3,5-庚二醇 二苯甲酸酯 5.2%, 其中内消旋体占 98.9%, 含 9,9-二 (甲氧基甲基)芴 5.3 %, 催化剂活性为 75.9kgPP/gcat, 聚合物等规指数为 98.8%。

从上面的实施例可以看出, 当采用 Fischer投影式为通式 (Π ) 结构的二醇酯化合物与 其他内给电子体进行复配后, 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还进一步提高了催化所得聚 合物的等规指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可很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 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 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