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AVITY FILTER, TAPPED LINE,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COUPLING DELAY OF CAVITY FILT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10600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avity filter, a tapped line, and a method for regulating a coupling delay of the cavity filter. The cavity filter comprises a cavity and a cover plate. The cover plate covers and seals a resonant cavity formed by the cavity, a resonant column is disposed inside the resonant cavity, a signal transceiver end is disposed on a cavity wall of the resonant cavity, a tapped line is disposed between the resonant column and the signal transceiver end, and the tapped line transmits an electric signal between the resonant column and the signal transceiver end. The tapped lin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wound inductor, a regulating screw that can enter the wire wound inductor through an opening thereof is disposed on the cover plate or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and the depth by which the regulating screw enters the wire wound inductor through the opening can be regulat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 wire wound inductor is disposed on a tapped line, and the length by which a regulating screw is inserted into the wire wound inductor is regulated, so as to regulate a coupling delay of a cavity filter.

More Like This:
Inventors:
LI XIANXIANG (CN)
CHEN WEI (CN)
XU XIAOLI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2708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29, 2015
Filing Date:
July 22,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P1/207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834334A2010-09-15
CN1667868A2005-09-14
CN201417810Y2010-03-03
CN203386873U2014-01-08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HINA WISP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P. (CN)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腔体滤波器, 包括腔体、 盖板, 所述盖板封盖所述腔体形成的谐振 腔, 所述谐振腔内设有谐振柱, 所述谐振腔的腔壁上设有信号收发端, 所述谐 振柱与所述信号收发端之间设置抽头线, 所述抽头线在所述谐振柱与所述信号 收发端之间传递电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头线设置有绕线电感, 所述盖板或者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伸入所述 绕线电感开口内的调节螺杆, 所述调节螺杆伸入所述绕线电感开口内的深度可 调。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电感与所述 抽头线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电感的线圈 匝数为一匝或一匝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电感的横截 面呈圓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任意一项所述的腔体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 板或者腔体底部设有螺纹孔, 所述调节螺杆与盖板或者腔体底部的螺纹连接。

6、 一种抽头线, 用于腔体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头线上设有绕线电 感。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抽头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电感与所述抽头 线一体成型。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抽头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电感的横截面呈 圓形。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抽头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电感的线圈匝数 为一匝或一匝以上。

10、 一种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整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滤波器 包括腔体、 盖板, 所述盖板封盖所述腔体形成的谐振腔, 所述谐振腔内设有谐 振柱, 所述谐振腔的腔壁上设有信号收发端, 所述谐振柱与所述信号收发端之 间设置抽头线, 所述抽头线在所述谐振柱与所述信号收发端之间传递电信号, 所述抽头线设置有绕线电感, 所述盖板或者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绕线 电感开口内的调节螺杆;

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杆伸入所述绕线电感开口内的深度, 实现对所述腔体 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节。

Description:
腔体滤波器、 抽头线以及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腔体滤波器的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 抽头线 以及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腔体滤波器经过谐振腔处理完毕的信号 是通过抽头线传递到信号收 发端的。 如图 1所示, 图 1是现有技术 1 的腔体滤波器剖面图, 其中, 抽头线 140是一根镀银铜线, 其一端与谐振腔内 110的谐振柱 130焊接, 另一端与信号 收发端 120的焊接, 在谐振柱 130和信号收发端 120之间传递信号。 这样的抽 头线一旦装配完成, 抽头线的时延强弱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由于加工和装配的 误差, 很难保证每台产品抽头线强弱的一致性, 如果调试产品时发现抽头的时 延强弱不合适, 就需要拆开腔体进行维修, 通过改变抽头线的长短和弯折的形 状才能改变抽头的时延强弱, 这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为了能在调试产品时不需要拆开盖板就能调节 抽头线的时延强弱, 如图 2 所示, 图 2是现有技术 2的腔体滤波器剖面图, 现有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 案, 抽头线 240—端与谐振腔内 210的谐振柱 230焊接, 另一端与信号收发端 220焊接。在腔体滤波器的盖板 260与抽头线 240相对处设置一颗调节螺杆 250, 通过控制调节螺杆 250进入腔体的深度, 扰动抽头线 140附近的电磁场, 可以 实现抽头强弱的调节。 请参阅图 3 , 图 3现有技术中腔体滤波器的抽头线形式对 应的端口时延波形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 由于螺杆 250 离抽头线较远, 而且电 磁场集中在抽头线 240的表面及其艮近的空间, 所以这种方式对抽头线 240时 延强弱的调节很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 抽头线以及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 节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腔体滤波器时延无法调节 或者调节幅度小的技术 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体滤波器, 包括腔体、 盖板, 所述盖板封盖所述腔体形成的谐振腔, 所述谐振腔内设有谐振柱, 所述谐振腔 的腔壁上设有信号收发端, 所述谐振柱与所述信号收发端之间设置抽头线 , 所 述抽头线在所述谐振柱与所述信号收发端之间 传递电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抽头线设置有绕线电感, 所述盖板或者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绕 线电感 开口内的调节螺杆, 所述调节螺杆伸入所述绕线电感开口内的深度 可调。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 所述绕线电感与所述抽头线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 所述绕线电感的线圈匝数为一匝或一匝以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 所述绕线电感的横截面呈圓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 所述盖板或者腔体底部设有螺纹孔, 所述调节 螺杆与盖板或者腔体底部的螺纹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腔体滤波器的抽头线, 所述抽头 线上设有绕线电感。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 所述绕线电感与所述抽头线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 所述绕线电感的横截面呈圓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 所述绕线电感的线圈匝数为一匝或一匝以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整 方法, 所 述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 盖板, 所述盖板封盖所述腔体形成的谐振腔, 所述谐 振腔内设有谐振柱, 所述谐振腔的腔壁上设有信号收发端, 所述谐振柱与所述 信号收发端之间设置抽头线, 所述抽头线在所述谐振柱与所述信号收发端之 间 传递电信号, 所述抽头线设置有绕线电感, 所述盖板或者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 伸入所述绕线电感开口内的调节螺杆;

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杆伸入所述绕线电感开口 内的深度, 实现对所述腔体 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节。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腔体滤波器由于在抽头线上设有 绕线电感, 抽头线的磁场集中在绕线电感开口周围的一个 较大的空间内, 因此调节螺杆伸 入通过调节伸入绕线电感开口内的深度可以较 大地扰动抽头线的磁场, 进而大 幅度改变抽头线的时延强弱。 特别是在高频信号通过绕线电感时, 绕线电感周 围的电磁场非常强, 这种情况下调节螺杆对抽头强弱的调谐范围非 常大。 通过 对抽头时延强弱的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还降低了腔体滤波器的维修率: 由于腔 体滤波器的装配公差, 抽头线时延强弱通常会不一致, 传统的方法需要打开腔 体滤波器重新装配抽头线, 而本申请只需要调节调节螺杆伸入绕线电感开 口的 深度即可完成对腔体滤波器的时延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现有技术 1的腔体滤波器剖面图;

图 2是现有技术 2的腔体滤波器剖面图;

图 3现有技术中腔体滤波器的抽头线形式对应的 口时延波形图; 图 4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腔体滤波器结构剖 图; 以及

图 5 是图 4 实施例中腔体滤波器的抽头线形式在调节螺杆 进入绕线电感 10mm时对应的端口时延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特别指出的是,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同样的, 以下 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 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 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 4 , 图 4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腔体滤波器结构剖 图, 该腔体 滤波器, 包括腔体 310、 盖板 320, 所述盖板 320封盖所述腔体 310形成的谐振 腔 330, 所述谐振腔内 330设有谐振柱 340, 所述谐振腔 340腔壁上设有信号收 发端 350, 所述谐振柱 340与信号收发端 350之间设置抽头线 360, 所述抽头线 360在谐振柱 340与信号收发端 350之间传递电信号,所述抽头线 360上设置有 绕线电感 370,所述盖板 320或者腔体 310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绕线电感 370开口 内的调节螺杆 380, 所述调节螺杆 380伸入绕线电感 370开口内深度可调。

所述抽头线 360和所述绕线电感 370可以分开制造, 再通过焊接或者铆接 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但优选的, 所述抽头线 360与所述绕线电感 370—体成型。

所述绕线电感 370的线圈匝数可以为 1匝或 1匝以上, 优选地为 2到 6匝。 绕线电感 370的匝数不能过少, 这样的绕线电感 370产生的电感不够强, 会降 低对抽头线 360时延强弱的调节范围。 绕线电感 370的匝数也不能过大, 因为 绕线电感 370设置在抽头线 360上, 也就是说绕线电感 370是抽头线 360的一 部分, 而抽头线 360的长度是有限制的, 最好为四分之一波长。

所述绕线电感 370 的横截面可以呈正方形状或者其它形状, 但优选的, 所 述绕线电感 370的横截面呈圓形, 所述绕线电感 370的纵截面可以呈两端小中 间大的腰鼓型、 两端大中间小的曲颈花瓶状、 圓锥形或者其它形状, 但优选的, 所述绕线电感 370的纵截面呈矩形, 即整个绕线电感 370呈直螺旋状, 因为这 种形状的绕线电感 370更易于制造。

优选的, 所述抽头线 360的两端设有引脚, 所述抽头线 360通过引脚焊接 在所述谐振柱 340和信号收发端 350。

优选的, 所述盖板 320或者腔体 310底部上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杆 380与 盖板 320或者腔体 310底部螺纹连接。

另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腔体滤波器的抽头线, 该抽头线上设有绕线 电感。

优选的, 所述绕线电感与所述抽头线一体成型。 所述绕线电感的线圈匝数 可以为 1匝或 1匝以上, 优选地, 所述绕线电感的匝数为 2到 6匝, 且所述绕 线电感的横截面呈圆形。

采用本实施例的腔体滤波器, 由于在抽头线 360上设有一个绕线电感 370, 这样抽头线 360的磁场集中在绕线电感 370的内孔周围的一个较大的空间内, 因此调节螺杆 380伸入通过调节伸入绕线电感 370开口内的深度可以较大地扰 动抽头线 360的磁场, 进而大幅度改变抽头线 360的时延强弱。 通过对抽头线 时延强弱的调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降低了腔体滤波器的维 修率: 由于腔 体滤波器的装配公差, 抽头线 360 时延强弱通常会不一致, 传统的方法需要打 开腔体滤波器重新装配抽头线 360,而现在只需要调节调节螺杆 380伸入绕线电 感 370开口的深度即可完成对腔体滤波器的时延调 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 的调整方法, 其中, 腔体滤 波器的结构形式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 此处不再赘述。

腔体滤波器主要需要调试的技术指标包括差损 、 抑制、 回损、 群时延等, 而调节这些指标主要通过调节每个腔的谐振频 率、 腔与腔之间的耦合量、 交叉 耦合的耦合量以及输入输出的耦合量大小。 谐振频率和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通 过调节螺杆和两腔之间的耦合螺杆来调节, 但输入输出耦合通常被忽视。 腔体 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直接反映滤波器的实际 带宽, 射频设计时通常用两个指 标衡量输入输出耦合量大小, 即有载 Q值(Qe )和端口群时延 Td。 两者之间可 以根据以下公式相互转换 Qe=(Wo*Td)/4。

目前常规的输入输出耦合相对来说可以通过夹 具的控制来保证达到相对稳 定的值, 由于现在滤波器要求越来越高, 导致指标余量很小, 结构复杂, 这样 必然对输入输出的耦合量控制要求更高。 常规的方法批量生产时很难保证输入 输出耦合的一致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 整方法, 通过调节该调节螺 杆伸入绕线电感开口内的深度, 实现对腔体滤波器耦合时延的调节。 具体参数 如下表: 在本实施例中,谐振腔外径 35mm,高 25mm,谐振柱高 16.5mm,外径 10mm, 内径 8mm, 绕线电感外径 12mm, 螺旋线直径 lmm, 线圈匝数为 1.5。 调节螺杆 直径 5mm , 可调范围为 0-19mm。 在其他实施例中, 可以增加线圈匝数或者加 大调节螺杆直径, 有载 Q值可调范围也随之变大。 附表为本实施例中的调节螺 杆进入不同深度抽头线时的有载 Q值(即端口群时延变化值)。

请参阅图 5 ,图 5是图 4实施例中腔体滤波器的抽头线形式在调节螺 进入 绕线电感 10mm时对应的端口时延波形图, 艮显然, 经过调节螺杆的调节, 时 延(波形图中的纵轴) 变小; 另外, 从该附表中可以看出, 随着调节螺杆进入 绕线电感长度的增加, 滤波器的有载 Q值(即端口群时延变化值)越小。

在实际生产时调谐机构的调节螺杆再深入绕线 电感还能达到更小的端口时 延, 实际验证可调范围能满足带宽在几兆到几百兆 的滤波器应用。 也能够更大 程度地降低加工精度和装配公差的要求。 在很大范围内都能调节到所需要的输 入输出 Qe值。 经过实际生产应用验证有 4艮好的效杲, 可以广泛地推广到^艮多复 杂结构和功能以及高精度指标要求的滤波器生 产中, 并且对可调带宽滤波器也 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 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 置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 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