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RESOURCE SCHEDULING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135157
Kind Code:
A1
Abstract: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a resource scheduling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Th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apparatus comprises: a determining module, used for determining a feedback granularity of a CQI according to system bandwidth, a CQI feedback mode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set by a network device; and a feedback module, used for feeding back the CQI to the network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granularity of the CQI. Th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the resource scheduling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the apparatuses provided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used for reducing system overhead.

Inventors:
WU QIANG (CN)
SUN WEIJUN (CN)
ZHANG LEIMING (CN)
LIU JIANGHUA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3290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17, 2015
Filing Date:
March 12,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28/18; H04B7/0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468923A2012-05-23
CN102468924A2012-05-23
CN103560816A2014-02-05
CN101754463A2010-06-23
CN101552649A2009-10-07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119009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EADER PATENT & TRADEMARK FIRM (CN)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 要 求 书

1、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系统带宽、 信道质量指示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 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 CQI。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 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信道状态 信息-参考信号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 于,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 线端口数量且每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 反馈粒度越大。

5、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对应的频率宽度的大小。

6、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 所述 CQI 的反馈粒度为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所 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信道状态 信息-参考信号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 6〜8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 于,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 线端口数量且每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 反馈粒度越大。

10、根据权利要求 6〜9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对应的频率宽度的大小。

11、 一种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 式;

发送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资源调度信 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发送模块, 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 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否则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2(A (A +1) 12)],所述非连续资源调 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Λ^ / ^, 其中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 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并为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生成模块, 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生成扩展 的多用户多入多出 ΜΙΜΟ配对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对信 息。

16、根据权利要求 11〜15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设置的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CSI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17、 一种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 式; 接收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 度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 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否则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2(A (A +1) 12)],所述非连续资源调 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Λ^ / ^,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 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并为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 19或 20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 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扩展的多用户多入多出 ΜΙΜΟ配对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 17〜21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23、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户设备 UE根据系统带宽、 信道质量指示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 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所述 UE根据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 CQI。

24、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 的反馈粒度之 前, 还包括 Γ

所述 UE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 23或 2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设 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 23〜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同样的系 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每 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27、 根据权利要求 23〜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QI 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对应的频率宽度的大小。

28、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 UE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 所述 CQI的反馈 粒度为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的。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 UE 反馈的 CQI之前, 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 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30、 根据权利要求 28或 2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设 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 28〜3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同样的系 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每 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32、 根据权利要求 28〜31 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QI 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对应的频率宽度的大小。

33、 一种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资源调度信息。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 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之前, 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35、 根据权利要求 33或 3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调度方 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判断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 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36、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2 (NRDBL(A + 1) 1 2)],所述非连续资源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 特数为「N /^, 其中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 小确定并为整数。

37、 根据权利要求 35或 3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网络设备 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生成扩展的多用户多入多出 ΜΙΜΟ配对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对信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 33〜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 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资源调度方式。

39、 一种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户设备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 UE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

40、 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根据网络设备 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之前, 还包括:

所述 UE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

41、 根据权利要求 39或 4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调度方 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 括:

若所述 UE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 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所述 UE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2 (NRDB (A + 1) 1 2)],所述非连续资源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 特数为「A / ^,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P根据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 小确定并为整数。

43、 根据权利要求 41或 4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 UE确定 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 UE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扩展的多用户多入多出 MIMO配对信 息。

44、 根据权利要求 39〜4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根 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所述 UE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CSI天线端口数量 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Description:
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 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 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 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入多出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天线技术是无线通信 中的关键技术, 通过发射波束赋形(Beamforming, BF) /预编码和接收合并, MIMO无线系统可以得到分集和阵列增益。 发射波束赋形或预编码需要使用 预编码矩阵, 为了获得最优的预编码矩阵, 发射端需要完全知道信道状态信 息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这就需要接收端对瞬时 CSI进行量化 并反馈给发射端, 这种 MIMO系统称为闭环 MIMO系统。

对于闭环 MIMO系统而言, 接收端向发射端反馈的 CSI包括信道质量指 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预编码矩阵指示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 秩指示 (Rank Indicator, RI) 等信息。 接收端在物理上行 控制信道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或无理上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 PUSCH) 上反馈 CQI时, 有各种的反馈模 式, 对于一种反馈模式来说, 对给定的系统带宽, 子带的 CQI对反馈粒度是 固定的。

但当 MIMO系统的天线端口数量较多时, 例如大规模 MIMO (Massive MIMO) , 天线数量越多, 经过预编码后, 信道质量的频率选择性越小, 当 天线数量很多时, 信道质量在频率上呈现出接近平坦的特性。 而现有的固定 反馈粒度的 CQI反馈方式, 没有利用上述特性, 从而增加系统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 、 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 和装置, 用于节约系统开销。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 CQI。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 还 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 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 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每 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 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对应的频率 宽度的大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 UE反馈的 CQI,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为所述 UE 根据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 信息确定 的。

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 还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所 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 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每 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 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对应的频率宽度 的大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方 式;

发送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息。

在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 送模块, 还用于向所述 UE 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 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大于 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否则 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结合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 2 (N R D B L (N R D B L +D/2)],所述非连续资源 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N R D B L / /^,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P根据下 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并为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 所述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还包括:

生成模块, 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 式, 生成扩展 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 息。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设置的测量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方 式;

接收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 发送的资源调 度信息。

在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还 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 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 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大于 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否则 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 2 (N R D B L (N R D B L +D/2)],所述非连续资源 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Λ^ / Ρ 其中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 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并为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 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对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设 备设置的测量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 包括: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确 定 CQI的反馈粒度;

所述 UE根据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 CQI。

在第五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 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 CQI的反馈粒度之前, 还包 括:

所述 UE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 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每 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 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对应的频率 宽度的大小。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接收方法, 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 UE反馈的 CQI,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为所述 UE根据系 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 量信息确定的。

在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 络设备接收 UE反馈的 CQI 之前, 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 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 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每 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 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对应的频率宽度 的大小。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 包括:

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 源调度方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息。 在第七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之前, 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 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判断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 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 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 式。

结合第七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 2 (N R D B L (N R D B L +D/ 2)],所述非连续资源 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N R D B L / ^, 其中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 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并为整数。 结合第七方面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 若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生成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对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对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七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测量 CSI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 式。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 包括: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源调度方式;

所述 UE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 的资源调度信息。 在第八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 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之前, 还包括:

所述 UE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 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源调度方式, 包 括:

若所述 UE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 设阈值则确定 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所述 UE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结合第八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 2 (N R D B L (N R D B L + 1) / 2)],所述非连续资源 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N R D B L / ^,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P根据下 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并为整数。 结合第八方面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 若所述 UE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 UE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至第八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 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所述 UE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测量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 调度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资源 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通过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并使用确定的 CQI反馈粒度向网络设备反馈 CQI, 从而使 CQI的反馈粒度与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 相关, 在网络设备设置的天 线端口数量增加的情况下, 可以减少反馈 CQI所需的比特数, 从而减少系统 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 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 实施例一的结构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 实施例二的;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 实施例一的;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 实施例二的;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 实施例一的;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 实施例二的;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 实施例一的;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 实施例二的; 图 9为本发明 : 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实施例 一的流程图; 图 10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实施例二 流程图: 图 11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信道质: :指示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 12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信道质: :指示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 13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一 的流程图: 图 14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二 的流程图: 图 15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三 的流程图: 图 16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一 的流程图: 图 17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二 的流程图: 图 18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三 的流程图: 图 19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 UE实施例一的结构 ^

图 20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 UE实施例二的结构 ^

图 21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 ί

图 22为本发明: ;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二的 ί 图 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三的 构示意图;

图 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UE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利用 BF或预编码的典型 MIMO系统通常可以表示为: y = HVs + n , 其 中 y 表示接收信号矢量, H表示信道矩阵, V表示预编码矩阵, s 表示发射的 符号矢量, n表示测量噪声。 从上式可知, 发射端若要实现最优的传输, 需 要得到最优的预编码矩阵。 而最优预编码通常需要发射端完全已知 CSI才能 得出。

在目前的闭环 MIMO系统中, 常用的 CSI 反馈方法为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UE) 对瞬时 CSI进行量化并反馈给节点 B (NodeB ) , 这里的 NodeB包括任一种形式的基站 (Base Station, BS ) 。 UE需要反馈给 NodeB 的 CSI包括 RI、 PMI、 CQI等信息, 其中 RI和 PMI分别指示使用的层数和 预编码矩阵。 当 RI 2 时, NodeB 发送数据时, 使用两个信道编码的码字 (Codeword) 进行发送。 同样, 当 UE反馈 RI 2的 CQI时, 需要反馈两个 码字的 CQI。当 UE在 PUCCH或 PUSCH上反馈 CQI时,有各种的反馈模式, 例如 PUCCH反馈模式 1-1、 PUCCH反馈模式 2-1。

对于一种反馈模式来说, 对于给定的系统带宽, 子带的 CQI的反馈粒度 是固定的。 CQI 的反馈粒度表示反馈的 CQI 所代表的子带的大小。 例如 PUCCH反馈模式 2-1, 子带的 CQI反馈粒度如表 1所示。

表 1 PUSCH反馈模式 3-1下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的关系

27-63 6

64-110 8

在表 1中,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都是以资源块 Resource Block, RB ) 为单位。 当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不是整除的关系时, 最后一个子带的大小为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天线端口数量越来越多, 比如在 Massive

MIMO的情况下, 信道的特性会发生变化。 当天线端口数量增加时, 需要表 示的码本就会变多, 经过预编码后, 信道质量的频率选择性越小, 当天线数 量很多时, 信道质量在频率上呈现出接近平坦的特性, 同样比特的 CQI表示 较多子带时性能基本一致。但现有的 CQI反馈模式下, 反馈的 CQI表示的子 带大小相对于系统带宽是固定的, 这样在天线端口数量较多的情况下, 子带 CQI所反馈的比特数没有利用天线端口与信道质 量的上述特性, 从而增加系 统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 和装置, 应用于 MIMO无 线通信系统, 根据 MIMO系统的天线端口数量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从而减 少反馈 CQI所需的比特数。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 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 11, 用于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 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具体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位于 UE侧, 可以设置 于 UE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用于向 网络中的网络设备 反馈 CQI, 其中网络设备为网络中的接入设备, 例如各种类型的基站、 演进 型节点 B (Evolved Node B, eNodeB ) 等。

现有的 CQI反馈方法中, 确定模块 11根据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确 定 CQI反馈粒度, CQI的反馈粒度表示 CQI所反馈的信息的内容大小, 例如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UE反馈的 CQI所代表的子带的大小, 即 CQI对应的频 率宽度的大小。不同的 CQI反馈模式下, 相应的系统带宽对应的 CQI的子带 大小是确定的, 因此 UE 的反馈粒度也是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 11在根据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根据 UE所接入的网 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例如, 如表 2和表 3 所示, 当 UE所接入的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小于^ 时, 下行系统带 宽和 CQI的子带大小的关系如表 2所示, 当 UE所接入的网络设备设置的天 线端口数量大于等于 时, 下行系统带宽和 CQI 的子带大小的关系如表 3 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 表 2和表 3所示的对应关系中, CQI的反馈模式相同。

表 2 天线端口数量小于 时下行系统带宽和 CQI的子带大小的关系

在表 2和表 3中, 下行系统带宽和 CQI的子带大小都是以 RB为单位。 从表 2和表 3中可以看出, 在确定的 CQI反馈模式下, 下行系统带宽相同的 情况下,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较大则 相应地 CQI的子带大小也较大。 依据上述设置, 确定模块 11可以在确定下行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的基 础上, 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不 同的 CQI的子带大小, 天线端口数量越多, 贝 ij CQI的子带大小越大, 该 CQI的子带大小即为 UE确 定的 CQI反馈粒度。

进一步地,表 2和表 3所示的情况仅示出了天线端口数量小于 和大于 等于 的两种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不限于 此。还可 以将天线端口数量分为两个以上的范围区间, 例如天线端口数量小于 Ni、 大 于等于 小于 N 2 、 大于等于 Nj 三种情况等。 当天线端口数量位于不同的 范围区间时, 相同的 CQI反馈模式和系统带宽下对应不同的 CQI反馈粒度。 总之,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 端口数量且每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度 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 馈粒度越大。

反馈模块 12, 用于根据所述 CQI 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

CQI。

具体地, 当确定模块 11确定了 CQI反馈粒度后, 反馈模块 12根据该反 馈粒度向 UE接入的网络设备反馈该 CQI, 由于确定模块 11确定的 CQI反馈 粒度不仅根据 CQI反馈模式和系统带宽确定, 还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 因此 CQI的反馈粒度充分考虑到了 MIMO系统的特点, 当 MIMO系统的天线端口数量较多时, 例如 Massive MIMO中的大规模天线端 口数量,当天线端口数量增多时,增加 CQI的所反馈的子带大小,即增加 CQI 的反馈粒度, 从而减少 UE反馈 CQI所使用的比特数, 节约系统开销。

另外, 通过本实施例节约的反馈 CQI所使用的比特数可以进一步地用来 发送或反馈另外的信息, 从而可以使现有的 MIMO系统在不增加额外开销的 情况下, 反馈更加丰富的信道参考信号信息。

本实施例, 通过根据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并使用确定的 CQI反馈粒度向网络设备反 馈 CQI, 从而使 CQI的反馈粒度与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 相关, 在网 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可 以减少反馈 CQI所需的比特数, 从而减少系统开销。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 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2所示,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在图 1的基础上, 还包 括:

获取模块 21, 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 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

具体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装置中还包 括获取模块 21, 获取模块 21用于获取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 量信息。 由于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均是在网络设备侧设置的, 因此获取模块 21 是获取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带 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获取模块 21可以获 取网络设备直接发送的上述各项信息,另外获 取模块 21还可以从网络设备发 送的各种信令或信息中间接获取上述各项信息 。

图 1和图 2所示实施例中, 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可以是网 络设备主动或被动设置的任一种天线端口的数 量信息, 只要该天线端口的数 量信息能够被获取模块 21获取到即可。例如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量信 息, 包括: 网络设备设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CSI-RS )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 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 31, 用于接收 UE反馈的 CQI,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为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确定 的。

具体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位于网 络设备侧, 可以 设置于网络设备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用于接 收 UE反 馈的 CQI,其中网络设备为网络中的接入设备,例如 种类型的基站、 eNodeB 等。

现有的 CQI反馈方法中, UE根据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确定 CQI反 馈粒度, CQI的反馈粒度表示 CQI所反馈的信息的内容大小, 例如 CQI的反 馈粒度包括 UE反馈的 CQI所代表的子带的大小, 即 CQI对应的频率宽度的 大小。不同的 CQI反馈模式下, 相应的系统带宽对应的 CQI的子带大小是确 定的, 因此 UE 的反馈粒度也是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 31 接收 UE反馈的 CQI,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为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 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的 。也就是说, 接收模块 31接收 到的 UE反馈的 CQI的反馈粒度是 UE根据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的基础 上, 进一步地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确定的。 网络设备设置 的不同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 CQI反馈粒度如表 2和表 3所示, 从表 2和表 3 中可以看出, 在确定的 CQI反馈模式下, 下行系统带宽相同的情况下, 网络 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较大则相应地 CQI的子带大小也较大,也即 CQI反 馈粒度较大。

进一步地,表 2和表 3所示的情况仅示出了天线端口数量小于 和大于 等于 的两种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不限于 此。还可 以将天线端口数量分为两个以上的范围区间, 例如天线端口数量小于 Ni、 大 于等于 小于 N 2 、 大于等于 N 三种情况等。 当天线端口数量位于不同的 范围区间时, 相同的 CQI反馈模式和系统带宽下对应不同的 CQI反馈粒度。 总之,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模式下, 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 端口数量且每种天线端口数量对应的反馈粒度 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 馈粒度越大。

由于接收模块 31接收到的 CQI的反馈粒度不仅根据 CQI反馈模式和系 统带宽确定, 还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 因此 CQI的反 馈粒度充分考虑到了 MIMO系统的特点,当 MIMO系统的天线端口数量较多 时, 例如 Massive MIMO中的大规模天线端口数量, 当天线端口数量增多时, 增加 CQI的所反馈的子带大小, 即增加 CQI的反馈粒度, 从而减少 UE反馈 CQI所使用的比特数, 节约系统开销。

另外, 通过本实施例节约的反馈 CQI所使用的比特数可以进一步地用来 发送或反馈另外的信息, 从而可以使现有的 MIMO系统在不增加额外开销的 情况下, 反馈更加丰富的信道参考信号信息。

本实施例, 通过根据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并使用确定的 CQI反馈粒度向网络设备反 馈 CQI, 从而使 CQI的反馈粒度与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 相关, 在网 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可 以减少反馈 CQI所需的比特数, 从而减少系统开销。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 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4所示,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在图 3的基础上, 还包 括:

发送模块 41, 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具体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装置中还包 括发送模块 41, 发送模块 41用于向 UE发送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 端口数量信息。 由于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 量信息均是在网络设备侧设置的, 因此发送模块 41需要向 UE发送上述各信 息, UE才能够根据上述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从而向网络设备反馈相 应的 CQI。发送模块 41可以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各项信息, 另外发送模 块 41还可以通过各种信令或信息间接地向 UE发送上述各项信息。

图 3和图 4所示实施例中, 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可以是网 络设备主动或被动设置的任一种天线端口的数 量信息, 只要该天线端口的数 量信息能够通过发送模块 41发送到 UE即可。例如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包括: 网络设备设置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图 1至图 4所示实施例示出了 UE向网络设备反馈 CQI时, 可以通过网 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调整 CQI的反馈粒度,从而解决 UE反馈 CQI 所使用的比特数。 而在网络设备侧, 网络设备需要向 UE发送包括载波指示、 资源调度、 功率控制、 传输模式等各种信息, 而各种信息据需要占用一定的 比特, 上述各种信息所使用的比特占用了很大一部分 系统开销。

对于闭环 MIMO 系统的下行资源调度, 例如基于解调参考信号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 解调的 MIMO模式 TM9, 使用类 型 0 (Type O) 或类型 1 (Type 1 ) 的资源分配方式指示 RB的分配, 其中类 型 0使用资源块组 (Resource Block Group, RBG) 的资源分配方式; 类型 1 使用比特位图 (Bitmap) 的资源分配方式。 类型 0和类型 1的资源分配方式 是采用离散的方式进行 RB 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因此可以称为非连续资源调 度方法。 但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 的上行传输中, 存在一 种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上行传输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主要目的是降低功 率的峰均比。 连续资源调度方式与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相比 可以降低控制信 令的比特数。

但经研究发现, 当 MIMO系统的天线端口大于一定数量时, 各信道的频 率选择特性将趋于平稳, 此时若应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进行下行资源调 度, 可以达到与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相同的性能。 因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调 度信息发送装置, 基于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所 使用的资源 调度方式, 从而节约资源调度所使用的控制信令的比特数 。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 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5所示,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方法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 51,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 方式。

具体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位于网 络设备侧, 可以 设置于网络设备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向 UE发送 资源调度的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为网络中的接入设备, 例如各种类型的基站、 eNodeB等。

现有的 MIMO系统中下行资源调度采用非连续的资源分 方式, 即通过 RGB或 Bitmap的方式确定下行 RB的分配, 这种方式考虑到信道的特性,一 般能够为各信道分配较优的资源。 但当 MIMO 系统的天线端口增多, 例如 Massive MIMO系统中, 由于天线端口增多独立信道也随之增多,信道 的频率 选择特性将趋于平稳, 此时若使用连续资源分配方式分配下行 RB 资源, 信 道性能与使用非连续资源分配方式基本一致。

但对于非连续的资源分配方式而言, 资源调度所使用的比特数为 「Λ^/Ρ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 并为整数, 「A / ^表示 N /p上取整。 P的取值与下行系统带宽的关系如表

4所示。

表 4 P与下行系统带宽的关系

而若采用连续资源分配方式, 则资源调度所使用的比特数为 [log 2 (N R D B L (N R D B L +l)/2)] ,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log 2 (N R D B L (A +l)/2) 表示 + l)/2)上取整。 将连续资源分配方式与连续资源分配方式进行 比 较可知, 采用连续资源分配方式时资源调度所使用的比 特数将小于采用非连 续资源分配方式时资源调度所使用的比特数。 表 5示出不同下行系统带宽下 连续资源调度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所需使用的比 特数。

表 5 不同下行系统带宽下连续资源调度和非连续资 源调度所需使用的比特数 下行系统带宽 连续资源调度 非连续资源调度

6 5 6

15 7 8

25 9 13

50 11 17

75 12 19

100 13 25

在表 4和表 5中, 下行系统带宽以 RB为单位, 连续资源调度和非连续 资源调度列中示出所需使用的比特数。 从表 5中可以看出, 当下行系统带宽 越大时, 连续资源调度将比非连续资源调度节约更多的 比特数。

因此,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中, 包括确定模块 51, 确定模块 51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定资源调度方式。 也就是说,确定模块 51根据网络设备所设置的不同天线端口数量确 使用不 同的资源调度方式。 从而在天线端口数量变化时, 在保证资源调度的性能的 基础上, 节约资源调度所使用的比特数。

进一步地, 上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和非 连续资源调度 方式; 确定模块 51,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大于 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否则 确定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在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中预设有天线端口数 量的阈值,确定模块 51对网络 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进行判断, 若大于预设阈值则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 式, 否则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发送模块 52, 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息。 具体地, 当确定模块 51确定了资源调度方式后, 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 中的发送模块 52根据该资源调度方式向 UE发送根据该资源调度方式生成的 资源调度信息。 该资源调度信息以信令的方式发送至 UE, 使 UE根据接收的 资源调度信息在相应的资源上接收下行资源。

本实施例, 通过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方 式, 并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息, 在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较多时, 节约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 从而节约了系统开销。

进一步地, 由于 UE在接收资源调度信息时, 需要获知发送该资源调度 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才能够在相应的比特上 接收该资源调度信息, 因此 UE 也需要得知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 因此, 发送模块 52, 还用于 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UE中也预设有天线 端口数量的阈值, 当 UE获取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信息 , 就 可以得知需要接收的资源调度信息所使用的比 特数, 从而可以在相应的比特 上接收该资源调度信息。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 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6所示,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方法装置在图 5的基础上, 还包 括:

生成模块 61, 用于若确定模块 51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生成扩 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

具体地, 在图 5所示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 51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若确定模块 51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则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将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 进一步地, 可 以使用从资源调度信息中节约的比特数向 UE发送另一些更多的信息。 因此 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 61, 当确定模块 51 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生成模块 61生成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 息。

在目前的 LTE标准中,最多支持 4层的多用户 MIMCXMulti User MIMO, MU-MIMO ),在 MU-MIMO中,一个用户最多传送两层的数据。当 用 massive MIMO时, MU-MIMO将成为一个主要的场景, 一个用户传输的数据层数将 增加。 这样, 省出的比特可以用于指示额外的多用户 MIMO的配对信息, 即 可以生成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表示 信息更加丰富的多用户 MIMO分配信息,相较于现有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 息, 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包括更多的信息。 比如, 在 Format 2C格 式中, 天线端口、 扰码标识和层数的 3个比特的含义如表 6所示。

表 6 天线端口、 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对照表

值 信息 值 信息

0 1 layer, port7 , n SCID =0 0 2 layers , port7-8, n SCID =0

1 1 layer, port7 , n SCID =l 1 2 layers , port7-8, n SCID =l

2 1 layer, port8 , n SCID =0 2 3 layers , port7-9

3 1 layer, port8 , n SCID =l 3 4 layers , port7-10

4 2 layers , port7-8 4 5 layers, port7- 11

5 3 layers , port7-9 5 6 layers , port7-12

6 4 layers , port7-10 6 7 layers , port7-13

7 Reserved 7 8 layers , port7-14

表 6中 One Codeword表示使用一个码字, Two Codeword表示使用两个 石马字, Codeword 0 enabled表不石马字 0可用, Codeword 1 disabled表不石马字 1 不可用, Codeword 1 enabled表示码字 1可用。 值 0-7表示 3个比特所能表示 的 8个值。 layer为层信息, 表示数据的层数; port为端口信息, 表示所使用 的天线端口编号; n SCID 为扰码标识。 Reserved为预留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将表 6所示的天线端口、 扰码标识和层数的 3个比 展为 4个比特, 生成扩展的天线端口、 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 如表 7所 表 7 扩展的天线端口、 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对照表

One Codeword Two Codeword

Codeword 0 enabled Codeword 0 enabled

Codeword 1 disabled Codeword 1 enabled

值 信息 值 信息

0 1 layer, port7, n SCID =0 0 2 layers , port7-8 , n SCID =0

1 1 layer, port7, n SCID =l 1 2 layers , port7-8 , n SCID =l

2 1 layer, port8, n SCID =0 2 3 layers , port7-9

3 1 layer, port8, n SCID =l 3 4 layers , port7-10

4 2 layers , port7-8 4 5 layers , port7-l l

5 3 layers , port7-9 5 6 layers , port7-12

6 4 layers , port7-10 6 7 layers , port7-13

7 Reserved 7 8 layers , port7-14 8 1 layer, port9, n SCID =0 8 2 layers, port9- 10, n SCID =0

9 1 layer, portlO, n saD =0 9 2 layers, portl 1、 13, n saD =0

10 1 layer, portl 1 , n SCID =0 10 2 layers , portl 2、 14, n saD =0

11 1 layer, portl 2, n saD =0 11 2 layers, port9- 10, n SCID = 1

12 1 layer, portl 3 , n SCID =0 12 2 layers, port 11、 13, n SCID = 1

13 1 layer, portl4, n SCID =0 13 2 layers , portl 2、 14, n SCID =l

14 14

15 15

另外, 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不仅可以包括如表 7所示的天线端 口、 扰码标识和层数指示对照表, 还可以包括多用户配对信息, 如表 8所示。

表 8 多用户配对信息表

表 8中用 3个比特示出了多用户的配对信息, 其中包括层信息和端口信 息的配对关系。

表 7和表 8仅示出扩展的多用户 MIMO匹配信息的两种情况, 在本实施 例中, 扩展的多用户 MIMO匹配信息不以此为限, 只要是能够表示更多的多 用户 MIMO的相关信息就可以成为是扩展的多用户 MIMO匹配信息。

发送模块 52,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 具体地, 本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 52, 还用于向 UE 发送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 发送模块 52可以使用当确定模块 51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 度方式时, 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节约的比特发送扩展的多 用户 MIMO配对信 息。 从而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开销的前提下, 向 UE发送更多的多用户 MIMO 配对信息。

进一步地, 图 5和图 6所示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 51可以根据网络设备主 动或被动设置的任一种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资源调度方式, 例如确定模块 51可以根据设置的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 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7所示,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 71,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 方式。

具体地, 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位于 UE侧, 可以设置于 UE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 于向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反馈 CQI, 其中网络设备为网络中的接入设备, 例如各种类型的基站、 eNodeB等。

根据图 5所示实施例可知, 网络设备侧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装置需要根 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 调度方式, 并根据该资源调度 方式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息。而 UE为了从相应的比特中获取该资源调度信 息, 同样需要确定网络设备所使用的资源调度方式 。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 资 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中包括确定模块 71, 确定模块 71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确定模 块 71确定资源调度信息的方法 与图 5中的确定模块 51相同。

接收模块 72, 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 发送的资源 调度信息。

具体地, 当确定模块 71确定了资源调度方式后, 接收模块 71即可根据 该资源调度方式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 信息。 从而使 UE根据该资源 调度信息在相应的资源上接收数据。

本实施例, 通过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方 式, 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资源调度信息, 在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较 多时, 节约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 从而节约了系统开销。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 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 图, 如图 8所示,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在图 7的基础上, 还包 括:

获取模块 81, 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 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

具体地, 由于确定模块 71需要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定资源调度方式, 因此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首先需要获取网络 设备设置的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中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 所述网络 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 信息。

进一步地, 图 7和图 8所示实施例中, 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 方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确定模块 71,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 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 续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确定使 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在资源调度信息接收装置中预设有天线端口数 量的 阈值, 确定模块 71对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进行判断, 若大于预设阈 值则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上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为「log 2 (N R D B L(A +D/2)],非连续资 源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 / ^ ,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P根据 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并为整数。

进一步地, 图 7和图 8所示实施例中, 若确定模块 71确定使用连续资源 调度方式,接收模块 72,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扩展的多 户 MIMO 配对信息。 具体地, 由于在图 7和图 8所示实施例中, 若确定模块 71确定使 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则接收模块 72接收到的资源调度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 将减少,所以接收模块 72就可以使用节约的比特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 展的 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表示信息更加丰富的 多用户 MIMO分配信息,相较于现有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扩展的多用 户 MIMO配对信息包括更多的信息。 如表 6至表 8所示, 节约的比特可以接 收额外的信息。

进一步地, 图 7和图 8所示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 71可以根据网络设备主 动或被动设置的任一种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资源调度方式, 例如确定模块 71可以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测量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 式。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 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如图 9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901 ,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步骤 S902, 所述 UE根据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

CQI。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应用于图 1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 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如图 10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001 ,所述 UE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所 CQI 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 信息。

步骤 S1002,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步骤 S1003, 所述 UE根据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 述 CQI。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应用于图 2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在图 9和图 10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 在图 9和图 10所示实施例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 馈模式下, 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 每种天线端口数量 对应的反馈粒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进一步地,在图 9和图 10所示实施例中,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 对应的频率宽度的大小。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方 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如图 11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101 , 网络设备接收 UE反馈的 CQI,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为所 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 量信 息确定的。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方法应用于图 3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方 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如图 12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201 , 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 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步骤 S1202,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 UE反馈的 CQI,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 为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 量信息确定的。

本实施例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方法应用于图 4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在图 11和图 12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 口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 在图 11和图 12所示实施例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 馈模式下, 若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两种天线端口数量且 每种天线端口数量 对应的反馈粒度不同, 则天线端口数量越多反馈粒度越大。

进一步地,在图 11和图 1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 对应的频率宽度的大小。

图 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 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如图 13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301 , 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 源调度方式。 步骤 S1302,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 息。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应用于图 5所示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 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如图 14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401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步骤 S1402, 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 源调度方式。 步骤 S1403,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 息。

进一步地, 图 13和图 14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 源调度方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 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判断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大 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使用非连 续资源调度方式。

进一步地, 图 13和图 14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 的比特数为「log 2 (N R D B (A +D/ 2)],所述非连续资源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 为 「Λ^ / ^,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 并为整数。

图 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 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如图 15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501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步骤 S1502, 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 源调度方式。 步骤 S1503 , 若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网络设 备生成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对信息。

步骤 S1504,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 UE发送资源调度信 息。

步骤 S1505,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 UE发送所述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 对信息。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应用于图 6所示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图 13至图 15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天线 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设置的测量 CSI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图 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 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如图 16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601 ,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源调度方 式。

步骤 S1602,所述 UE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 的资 源调度信息。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应用于图 7所示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 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如图 17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701 ,所述 UE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天线 端口数量信息。

步骤 S1702,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源调度方 式。

步骤 S1703,所述 UE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 的资 源调度信息。

进一步地, 图 16和图 17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 源调度方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若所述 UE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 线端口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资源 调度方式; 否则所述 UE确定 使用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进一步地, 图 16和图 17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 的比特数为「log 2 (N R D B L(A +D/2)],所述非连续资源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 数为 「Λ^ / Ρ 其中 N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 并为整数。 图 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 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如图 18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S1801 ,所述 UE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天线 端口数量信息。

步骤 S1802,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源调度方 式。

步骤 S1803,所述 UE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 的资 源调度信息。 步骤 S1804, 若所述 UE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所述 UE接收所述 网络设备发送的扩展的多用户 MIMO配对信息。

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应用于图 8所示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 装置,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图 16至图 18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 UE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包括: 所述 UE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设 置的测量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图 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UE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9所示, 本实施例的 UE包括: 处理器 191、 发送器 192。 可选的, 该 UE还可以包括 存储器 193。 其中, 处理器 191、 发送器 192和存储器 193可以通过系统总线 或其他方式相连, 图 19中以系统总线相连为例; 系统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结 构 (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 ISA) 总线、 夕卜咅 β设备互联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PCI) 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 (Extended 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 EISA) 总线等。 所述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 数 据总线、 控制总线等。 为便于表示, 图 19中仅用一条线表示, 但并不表示仅 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 191, 用于根据系统带宽、 CQI 反馈模式和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 端口数量信息确定 CQI的反馈粒度。

发送器 192, 用于根据所述 CQI 的反馈粒度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 CQI。

存储器 193, 用于存储处理器 191 处理的信息, 并将存储的数据由发送 器 192发送出去。

本实施例的 UE用于实现图 9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 其实现原 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UE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20所示, 本实施例的 UE在图 19的基础上, 还包括:

接收器 194, 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 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 息。

进一步地, 图 19和图 20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 图 19和图 20所示实施例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 模式下,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随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的增加而 增加。

进一步地, 图 19和图 20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 反馈的子带大小。

图 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 构示意图, 如图 21 所示,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 211。 可选的, 该网络设备还可以 包括处理器 212和存储器 213。 其中, 接收器 211、 处理器 212和存储器 213 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或其他方式相连, 图 21中以系统总线相连为例; 系统总线 可以是 ISA总线、 PCI总线或 EISA总线等。所述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等。 为便于表示, 图 21中仅用一条线表示, 但并不表示 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接收器 211,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 所述 CQI 的反馈粒度为所述 UE根据系统带宽、 CQI反馈模式和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 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的。

处理器 212, 用于处理接收器 211接收到的信息。

存储器 213, 用于存储接收器 211接收到的信息, 并存储处理器 212处 理完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图 11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接收方法,其实 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图 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二的 构示意图, 如图 22 所示,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图 21的基础上, 还包括:

发送器 214, 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系统带宽、 所述 CQI反馈模式和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 图 21和图 22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信息, 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 CSI-RS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 图 21和图 22所示实施例中, 在同样的系统带宽和 CQI反馈 模式下,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随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 数量的增加而 增加。

进一步地, 图 21和图 22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 CQI的反馈粒度包括 CQI 反馈的子带大小。

图 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三的 构示意图, 如图 23 所示,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 231、 发送器 232。 可选的, 该网络 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233。 其中, 处理器 231、 发送器 232和存储器 233可 以通过系统总线或其他方式相连, 图 23中以系统总线相连为例; 系统总线可 以是 ISA总线、 PCI总线或 EISA总线等。 所述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等。 为便于表示, 图 23中仅用一条线表示, 但并不表示 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 231,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 方式。

发送器 232,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资源调度信 息。

存储器 233, 用于存储处理器 231 处理完的数据, 并将存储的数据由发 送器 232发送出去。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图 13所示的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其实 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发送器 232,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 端口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 图 23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 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处理器 231,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 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确定使用 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进一步地, 图 23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 为「log 2 (A (A + l) / 2) , 所述非连续资源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 「Λ^ / ^, 其中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 并为整数。

进一步地, 图 23所示实施例中, 处理器 231, 用于若确定使用连续资源 调度方式, 生成扩展的多用户多入多出 ΜΙΜΟ配对信息; 发送器 232, 还用 于向所述 UE发送所述扩展的 ΜΙΜΟ配对信息。

进一步地, 图 23所示实施例中, 处理器 231, 具体用于根据设置的测量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图 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UE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24所示, 本实施例的 UE包括: 处理器 241、 接收器 242。 可选的, 该网络设备还可以 包括存储器 243。 其中, 处理器 241、 接收器 242和存储器 243可以通过系统 总线或其他方式相连, 图 24中以系统总线相连为例; 系统总线可以是 ISA总 线、 PCI总线或 EISA总线等。 所述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等。 为便于表示, 图 24中仅用一条线表示, 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 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 241, 用于根据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 定资源调度 方式;

接收器 242, 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 发送的资源 调度信息。

存储器 243, 用于存储处理器 241处理完的数据, 并存储接收器 242接 收到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图 16所示的资源调度信息接收方法,其实 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 图 24所示实施例中, 接收器 242, 还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 发送的所述网络设备设置的天线端口数量信息 。

进一步地, 图 24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资源调度方式包括连续资源调度方 式和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处理器 241, 具体用于若判断所述网络设备设置 的天线端口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使用连续 资源调度方式; 否则确定使用 非连续资源调度方式。

进一步地, 图 24所示实施例中, 所述连续资源调度方式所使用的比特数 为「lo g2 (A (A +l) / 2) , 所述非连续资源调度方法所使用的比特数为 「Λ^ / ^, 其中 表示下行系统带宽, Ρ根据下行系统带宽和子带大小确定 并为整数。

进一步地, 图 24所示实施例中, 若处理器 241确定使用连续资源调度方 式, 接收器 242, 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扩展的多用户 ΜΙΜΟ配对 信息。

进一步地, 图 24所示实施例中, 处理器 241,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设 备设置的测量 CSI天线端口数量信息确定资源调度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 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 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 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 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 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