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124025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based on a layered codebook.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generating a layered codebook; respectively configuring the generated layered codebook to a transmitting end and a receiving end; and feeding back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rom the receiving end to the transmitting end based on the layered codebook. The step of generating a layered codebook furth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i) separating each layer of the codewords in the layered codebook to be generated into multiple segments based on a basic codebook; ii) generating each layer of the codewords in the first segment, wherein each layer of the codewords is selected from the basic codebook; and iii) generating each layer of the codewords in other segments, wherein each layer of the codewords is selected from the pre-provided training sample matrix. And the step of feeding back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rom the receiving end to the transmitting end based on the layered codebook also includes that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bit of the feedback bits are used to denote the signaling of tree-searching for the layered codebook.

Inventors:
YANG HONGWEI (CN)
LV D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1597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3, 2011
Filing Date:
April 07,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N)
ALCATEL LUCENT (FR)
YANG HONGWEI (CN)
LV DI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L1/1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686079A2010-03-31
CN101534268A2009-09-16
CN101394256A2009-03-25
CN101689903A2010-03-31
US20080249783A12008-10-09
Other References:
F.BOCCARDI; H.HUANG; A. ALEXIOU, A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HIERARCHICAL FEEDBACK, 29 May 2007 (2007-05-29)
M.TRIVELLAT; F.BOCCARDI; H.HUANG: "On transceiver design and channel quantization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26, no. 8, October 2008 (2008-10-01), XP011236225, DOI: doi:10.1109/JSAC.2008.081015
M.TRIVELLATO; F.BOCCARDI; H.HUANG: "On transceiver generation and channel quantization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26, no. 8, October 2008 (2008-10-01), XP011236225, DOI: doi:10.1109/JSAC.2008.081015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557723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KING & WOOD PRC LAWYERS (CN)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利用分层码本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步骤:

生成分层码本;

将生成的分层码本分别配置到发射端和接收端; 以及

基于所述分层码本将信道状态信息从所述接收端反馈给所述发 射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分层码本的步骤进 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i )根据基本码本将待生成分层码本中的各层码字分为多个段, ; ii ) 生成第一段的各层码字,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所述基本码本; 以及

iii ) 生成其他段的各层码字,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预先提供的训练 样本矩阵。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步骤 i ) 与步骤 Π ) 之间还包括步骤: 针对所分的每段, 预定义适用于该段的码本生成约 束。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第一段的码本生成约束 包括与基本码本的兼容性或继承良好码本属性。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其他段的码本生成约束 包括优化系统性能。

6.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特定性能度量从所述基 本码本或所述训练样本中选择用于各层的码字。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性能度量包括以下 项之一: 容量最大化、 最小均方误差、 最小距离、 最大信噪比、 最大 信号干扰噪声比、 最大信干比。

8.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中利用 LBG算法从所述基本 码本或所述训练样本中选择用于各层的码字。

9. 根据权利要求 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本码本是 LTE R8码本。

1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基于所述分层码本将信道 状悉信息从所述接收端反馈给所述发射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 骤:

将反馈比特的第 1和第 2个比特用于表示对所述分层码本进行树 搜索的信令。

1 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分层码本将 信道状态信息从所述接收端反馈给所述发射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 下步骤:

将当前反馈时间间隔 n的矢量与前一时间间隔 n-1的矢量的二进 制字进行比较;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反馈比特。

12. —种利用分层码本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系统, 所述系统 包括:

用于生成分层码本的装置;

用于将生成的分层码本分别配置到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装置; 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分层码本将信道状态信息从所述接收端反馈给所 述发射端的装置。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生成分层码本的 装置进一步包括:

i ) 用于根据基本码本将待生成分层码本中的各层码字分为多个 段的装置, ;

ii ) 用于生成第一段的各层码字的装置,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所述 基本码本; 以及

Hi ) 用于生成其他段的各层码字的装置,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预先 提供的训练样本矩阵。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系统, 还包括用于针对所分的每段, 预定义适用于谅段的码本生成约束的装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系统,其中针对第一段的码本生成约 束包括与基本码本的兼容性或继承良好码本属性。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系统,其中针对其他段的码本生成约 束包括优化系统性能。

17.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生成第一段的各 层码字的装置和所述用于生成其他段的各层码字的装置基于特定性 能度量从所述基本码本或所述训练样本中选择用于各层的码字。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特定性能度量包括以 下项之一: 容量最大化、 最小均方误差、 最小距离、 最大信噪比、 最 大信号干扰噪声比、 最大信干比。

19.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生成第一段的各 层码字的装置和所述用于生成其他段的各层码字的装置利用 LBG算 法从所述基本码本或所述训练样本中选择用于各层的码字。

20. 根据权利要求 13- 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中所述基本码 本是 LTE R8码本。

21.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基于所述分层码 本将信道状态信息从所述接收端反馈给所述发射端的装置进一步包 括:

用于将反馈比特的第 1和第 2个比特用于表示对所述分层码本进 行树搜索的信令的装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基于所述分层码 本将信道状态信息从所述接收端反馈给所述发射端的装置进一步包 括:

用于将当前反馈时间间隔 n的矢量与前一时间间隔 η- 1的矢量的 二进制字进行比较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反馈比特的装置。

23. —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 用介盾, 其中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运行于计算装置上时使得所述计算 装置实现权利要求 1-1 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24. 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2-22中任一项所述的利 用分层码本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系统。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MIMO (多入多出)技术中信道反馈的改进, 尤其涉 及用于 MIMO技术中信道反馈的码本生成方法及相关 PMI (预编码 矩阵指示) 反馈信令机制的改进。 背景技术

MIMO是当今无线系统中一种公知的重要技术, 其通过在发射端 和接收端设置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来创建多个 空间信道, 从而可以提 高上下行信道的容量, 进一步改善无线信号的传输。 对于 MIMO技 术来说, 需要在发射端获得信道状态信息以便实现空间 复用。 其中在 FDD (频分复用) 的情况下, 基站 (eNB ) 获取此类信道状态信息必 须依赖于来自用户终端 (UE ) 侧的反馈。 已经认识到, 应当改进来 自用户终端侧的信道的量化和反馈的精确性, 以增强 LTE-A的下行 链路 MIMO技术。

F.Boccardi, H.Huang, A.Alexiou在 2007年 5月 29日提交的文献 "A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Hierarchical Feedback" 中描述的分层反馈 ( hierachical feedback ) 是一种颇有前景的候选方案。 铱分层反馈方 法的基本思想是, 如杲信道足够緩慢地变化, 则移动信道方向指示 ( CDI ) 反馈可以在多个反馈时间间隔上累积, 以便利用累积的比特 索引一个较大的码本。 通常, 较大的码本意味着更精确地描述 MIMO 信道状态, 这对于基站侧进行更优化的预编码从而提高诸 如资源利用 率、 数据吞吐量之类的系统性能来说无疑是更有帮 助的。

基于这种分层反馈方案, 首先需要生成能够准确地刻画用户终端 所经历的信道的分层码本,其次需要利用基于 谅分层码本的 PMI反馈 信令进行如 CDI之类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

I 在 M.Trivellato, F.Boccardi和 H.Huang的论文 "On transceiver design and channel quantization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26, no.8, 2008年 10月 ) 中已经提出了一种分 层码本生成方法, 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读文献的全部内容。 分层 码本生成的二进制过程可以利用分层二叉树表 示, 在第 i层上 i亥码本 的码字具有 个元素。生成的过程即将码字安排到分层码字 树的结构 中。 可以理解, 针对上述的分层反馈, 通过在多个时间间隔上累积反 馈比特, 给定时间间隔上的反馈所索引的码字通常是前 一时间间隔上 的反馈所索引的码字的关联节点。

根据该参考文献, 给定发射天线数目 M, 分层码本树的最大比特 数目 B 最大,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谅码本中的码字生成在如 图 1所示 的分层树结构中:

1) 在第 L = log 2 M层, 该层中的码字总数 M为 2 L , 包括从 DFT (离散傅立叶变换) 码本得出的 M个正交单位模矢量, 其中 M是发 送天线数;

2) 计算相对于每个码字的划分区域, 并获得训练样本的 L个子 集;

3) 对于第 L + l、 L+2,〜 ,B 层, 使用例如 LBG算法计算最优 码本, 每个子集具有 2个矢量, 并将每个子集进一步分为两个子集。

图 1示出了一个表示分层码本的码字安排的分层 (二叉树)结 构。图中每条虚线代表一层,实线与虛线相交 的点代表该层上的码字。 可以看到, 第一层上有两个码字, 第二层上有四个码字, 第三层上有 八个码字, 第 L层上具有 2 L 个码字, 依此类推。 从图中的二叉树, 可以直观地看到分层码本空间的层次划分。

然而,上述这种全新生成的分层码本将很难为 如 LTE R10这样的 标准所接受。 一方面, 这种分层码本没有继承良好的码本属性, 诸如 恒定的模、 酉矩阵特性、 嵌套结构、 有限的符号等, 而从很多公司的 角度来看这些属性都是非常期望的 (参见 3GPP Tdoc 1 -101674, " Views on Codebook Design for Downlink 8Tx MIMO " , NTT Docomo ) 。 另一方面, LTE RI O将在 2010年底完成, 剩下的时间对 于以充分的努力来定义这样一种新的码本来说 十分困难 (定义 LTE R8码本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 。

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提出改进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案, 包括改 进的分层码本生成方法, 使得所生成出来的码本不仅仅继承了良好的 现有码本属性, 并且还具有分层码本的益处以便改善信道反馈 精确 性; 相应地, 还包括改进的反馈信令机制以提供该码本的后 续应用, 获得为 LTE R10所支持的分层反馈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分层码本 进行信道状态信 息反馈的方法。 谅方法包括步骤:

生成分层码本;

将生成的分层码本分别配置到发射端和接收端 ; 以及

基于谅分层码本将信道状态信息从该接收端反 馈给该发射端。 优选地, 上述方法中该生成分层码本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下步 骤:

i ) 根据基本码本将待生成分层码本中的各层码字 分为多个段, ; ii ) 生成第一段的各层码字,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读基本码本; 以 及

iii ) 生成其他段的各层码字,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预先提供的训练 样本矩阵。

优选地, 上述方法中基于谅分层码本将信道状态信息从 钹接收端 反馈给谅发射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反馈比特的第 1和第 2个比特用于表示对兹分层码本进行树搜 索的信令。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分层码本 进行信道状态信 息反馈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 用于生成分层码本的装置;

用于将生成的分层码本分别配置到发射端和接 收端的装置; 以及 用于基于谅分层码本将信道状态信息从该接收 端反馈给谅发射 端的装置。

优选地, 上述系统中该用于生成分层码本的装置进一步 包括: i ) 用于根据基本码本将待生成分层码本中的各层 码字分为多个 段的装置, ;

ii ) 用于生成第一段的各层码字的装置,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铉基 本码本; 以及

iii ) 用于生成其他段的各层码字的装置, 其中各层码字选自预先 提供的训练样本矩阵。

优选地, 上述系统中该用于基于该分层码本将信道状态 信息从该 接收端反馈给该发射端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反馈比特的第 1和第 2个比特用于表示对该分层码本进行 树搜索的信令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 品。 该计算机程序 产品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用介 质, 其中该计算机程序 指令当运行于计算装置上时使得所述计算装置 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 的利用分层码本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系统 。

利用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不但利用了分层码本的改 进反馈精确性的益处, 而且可以使分层码本与现有的 LTE R8码本兼 容, 继承良好的码本属性, 此外, 还通过改进的反馈信令实现利用有 限的反馈比特来索引较大码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考虑下面的详细描述, 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 的特征和优点, 其中:

图 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分层码本生成方法的二叉 结构表示; ψ i, i&

用二叉树来表示的二进制构建过程;

图 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段分层码本生成方法 流程图; 图 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 的流程图; 以 及

图 5示出了其中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 馈方法的 MIMO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附图和后续描述涉及的是仅作为例证的本 发明的优选实施 方式。 应读指出的是, 从后续论述中很容易即可将这里公开的结构和 方法的替换实施方式认定成可行的替换方式, 并且这些替换方式是可 以在不脱离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使 用的。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 其示例则是在附图中示 出的。 应该指出的是, 只要可行, 则可以在附图中使用相似或相同的 参考数字, 并且这些参考数字可以指示相似或相同的功能 。 这些附图 人员很容易从后续描述中认识到, 在不脱离这里描述的发明原理的情 况下, 这里描述的结构和方法的备选实施例同样是可 以使用的。

本发明提出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从码本生 成和信令反馈两 个方面作出了改进。

在本发明的分段分层码本生成方法中, 分别针对单独的段预定义 码本生成约束。 具体而言, 分层码字树中码字的第一段被生成为满足 某些生成约束, 例如良好的码本属性: 恒定的模、 ^矩阵特性、 嵌套 结构和有限符号等; 而分层码字树中码字的其他段生成为给出其他 的 生成约束, 例如最优的性能增益。 可以理解, 相应地, 在多个反馈时 间间隔使用的 PMI反馈方法应当被精心地设计以便充分利用各 阶段 中的不同码本属性。 分段分层码本生成

现在针对 LTE RIO 4Tx (即, 4个发射天线) Rank 1 (秩 1 ) 的 码本描述本发明的分段分层码本生成的一个具 体实施方式。 从该实施 方式可以明确地了解到, 分段分层码本不仅仅具有良好的码本属性和 反馈精确性, 还具有与 LTER8码本的良好后向兼容性。

在本例中, 假设发射天线数目 M = 4, 分层码本树的最大比特数 目 B = 12。 通过下述步骤来分段地生成分层码本。

( 1 ) 预定义分段的码本生成约束

在本例中, 预定义两个段的生成约束。 其中, 第一段的目标是良 好的码本属性和后向兼容性, 第二段的目标是性能增益的优化。 应当 理解, 根据具体的性能需求, 也可以将待生成码本分成更多的段, 而 针对不同的段预定义不同的码本生成约束。

如图 2所示, 在本例中, 码本生成分为两个段, 其中第 1-4层为 第一段, 第 5-12层为第二段。

(2)第一段包括生成与 LTE R8码本相应的 4层码字。可以理解, 也可以直接扩展到更多的层。 用 来标记在第 i层中的第 j个码字, 其中 i= l,..., 12, j= l,...2i。 为了获得良好的码本属性和对 LTE R8 码本的后向兼容性, 这一段的码本生成将基于 LTER8码本(参考 3GPP TS36.211 ) , 例如表 1 中的码本 {u k , k= l,..., 16} 。 当然, 可以理解, 还有可能基于其他的码本来获得不同的码本属 性。

表 1 4Tx和秩 1的 LTE R8码本 a)在第 i= 1层, 基于某种性能度量从表 1 中的码本 {u k } 中 选择一个码字对 {v 2 }作为第一层中的两个码字。 该性能度量例 如是容量最大化、 最小均方误差(MMSE)、 最小距离、 最大信噪比、 最大信号干扰噪声比、 最大信干比等。 当然, 可以使用 LBG算法进 行这种选择。 LBG算法是指通过训练矢量集和一定的迭代算法 来逼近 最优码本的一种算法。 应当注意, 如果使用 LBG算法, 应当预先给 出一定数目的信道矩阵训练样本。

b) 相对于在步骤 a)中选出的每个码字计算训练样本的划分 区域, 并获得训练样本的 2个子集。

c) 对于第一段中的其他层即第 i = 2, 3或者 4层,使用 LBG 算法继续从基本码本 { 1^}中选择最优码字对{ , +1 , = 2,...,4, ' = 1,3,...,2'-1}, 每个子集两个矢量, 并且将每个子集进一步分为两个子集。

在这一段的生成中, 由于码字都是从 LTER8的码本中选出, 相 十于前面述及的 M.Trivellato, F.Boccardi和 H.Huang的论文 "On transceiver design and channel quantization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26, no.8, 2008年 10月 ) 中的分层码本来说, 所得到的码本可能并非是最优的, 原因是码字并非仅仅根据所要追求 的性能目标而任意选择的, 其选择的范围被限定为了一个基本码本即 LTE R8的码本。 但是, 这样做的结果是所得到的码本能够与 LTE R8 码本兼容, 从而具有诸如恒定的模、 酉矩阵特性、 嵌套结构、 有限符 号之类的良好码本属性。

( 3 ) 第二段包括生成剩余的层, 例如第 i = 5, ..., 12层。 在这一 段不是应用如良好的码本属性如恒定的模、 酉矩阵特性、 有限符号等 的码本生成约束, 而是需要最大限度地优化系统的性能增益。 为此, 不再基于基本码本如 LTE R8码本, 而是在更大的码本空间中选择最 优码字。

d ) 在第 i = 5层中, 计算相对于该层中的每个码字的划分区 域, 并且获得训练样本的 2 5 个子集。

e )对于第 i = 6, ..., 12层, 使用 LBG算法基于与第一段中的 性能度量相同或者不同的性能度量(例如, 容量最大化、 最小均方误 差、 最小距离、 最大信噪比、 最大信号干扰噪声比、 最大信干比等) 来计算最优码本, 每个子集两个矢量, 并将每个子集进一步分为两个 子集。

根据第二段的生成, 至少部分地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分层码本生 成方法生成码本的其他层, 从而得到的码本同时具有了分层码本的增 强反馈精确度的优势。 至此, 根据本发明的分段分层码本生成方法取 得了分层码本的优势和与 LTE R8码本的兼容之间的最佳折中, 在现 阶段来说这样的生成方案无疑是更切合实际和 更优选的。

前面描述了,具有树结构的码本生成可以用于 时间相关的 MIMO 信道以大量减少反馈开销。 也即, 利用分层树结构来生成码本, 针对 具有低速移动的终端的系统可以以给定数量的 反馈比特改进系统吞 吐量。 在进行预编码时, 发射端通过来自接收端的索引预定义码本中 包含的一组预编码矢量的有限(有限带宽)反 馈比特来获得信道状态 反馈。

PMI反馈

本发明还提供了灵活的反馈信令生成来充分地 利用冗余信令比 特来进行 PMI数据传输。这种修改不仅仅由于改善了信令 比特数目的 分配和信令的格式而改善了分层反馈的性能, 而且充分地利用了第一 部分中介绍的分段分层码本结构中的不同码本 属性。

假定在反馈的时间间隔 n-1 中, 基站和用户终端共享经量化的重 构的矢量 - 1) , 用可变长度" 的二进制字来表示。 在时间间隔 n 中, 用户终端使用线性或树搜索来选择 B 最 个比特的最好码字 用 于当前信道矩阵。 将 ") 和 的二进制表示的前 — 个比特进 行比较。 比较结果有三种情况, 分别对应于两个序列之间匹配(向下 情况) 、 部分匹配 (向上情况 1 ) 和不匹配 (向上情况 2 ) 。

反馈比特的格式如下定义: 设^")是用户终端在时间间隔 n反馈 回来的 B比特的二进制字。第 1或第 2个比特 或 f » )用于信令, 并且在表 2中定义了信令格式。如表中所示, 只有当 ""^l时, 才 表示信令, 否则其是索引码字的数据。

表 2 信令格式

对应于上述的三种情况, 通过如下步骤来确定后面的比特: 1. 向下情况: "ΐ亥情况当与 相关联的 ' ( "一 1 ) ΜΙΒ比特等于与 1〕相关联的 Α·(" -ΐ) ΜΙΒ比特时发生。 在此情况下, 通过反馈回 Β 最大比特码字的另外 B-1个比特来提炼信道状悉信息。这些额外的比 特 是通过在量化树中向下进行 B- 1层而获得的。这通过反馈回在与 相 关联的码字的位置 + U^U "上的比特来执行。 而且, L x (n) = LXn - \) + B - l

2. 向上情况 1 : 该情况当与 相关联的 W"— 1 )— ( 5 2 ) MIB比 特等于与 相关联的 4 1) _ (S 2) MIB比特时发生。 在此情况下, 利用 B-2比特来更新前一反馈。 如果信道在时间间隔 n-1和 n之间高 度相关, 这将是很有益处的。 该额外的比特是通过在量化树中向上进 行 B-2层而获得的。 这通过反馈回在与 相关联的码字的位置

-i) - (i? - 2 ) + i'''.,4("- 1)上的比特来执行。 而且, 根据表 2 , 将附加额 外的 2比特 [1 0]作为信令。

3. 向上情况 2: 谅情况当与 相关联的^("— 1 2 ) ΜΙΒ比 特不等于与 相关联的 1) - ΜΙΒ比特时发生。 在此情况 下, 利用 Β- 2比特来代替前一反馈。 读额外的比特是通过在量化树中 向下进行 Β-2层而获得的。 这通过反馈回在与 相关联的码字的位 置 1,„.,(3 - 2 )上的比特来执行。 而且, 根据表 2 , 将附加额外的 2比特 [1

1]作为信令。

进一步地, 在反馈中第一个比特等于 1 , 即对二叉树进行向上搜 索的情况下, 利用第二个比特表示两种情况, 一种对应于以 Β-2个比 特来更新前一反馈, 即反馈回在与 相关联的码字的位置

^(" )— ^— 2 ) ,…, ^— )上的比特的情况, 另一种则对应于以 B-2个 比特来代替前一反馈,即反馈回在与 相关联的码字的位置 '^- 2 ) 上的比特的情况。

如前所述, 反馈比特的第 1和第 2个比特用于在分层码本的二叉 树上如何搜索最好码字的信令表示。 在前后时隙高度相关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这两个信令比特来表示前后反馈的比 特序列之间的匹配关 系。 例如, 以一个六层的二叉树, 每时间间隔反馈 3个比特为例。 从 当前第四层的码字 0001开始, 其上一层或若干层的所有码字和下一 层的该码字 0001的后代码字均为下一时间间隔的候选码字 如杲 0000是最好的码字, 则利用反馈 100来表示, 其中, 第一个比特表示 在二叉树上进行向上搜索, 第二个比特表示反馈的比特用于更新前一 时间间隔的码字, 第三个比特用于更新前一时间间隔码字的最后 一 位,表示 0001 同层的码字;如果 0010是最好的码字,则利用反馈 1 10 来表示, 其中, 第一个比特表示在二叉树上进行向上搜索, 第二个比 特表示反馈的比特用于替换前一时间间隔的码 字, 第三个比特用于替 换前一时刻码字; 如果 0001 10是最好的码字, 则利用反馈 010来表 示, 其中, 第一个比特表示在二叉树上进行向下搜索, 第二和第三个 比特 10表示在读下一层中的候选码字中的选定码字

图 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段分层码本生成方法 流程图。 在步 驟 S301 , 生成过程开始。

在步驟 S302, 将码本生成分为多个段, 并为每个段预定义码本 生成约束。 例如, 对于第一段, 需要满足的生成约束是, 继承良好的 码本属性以及与基本码本的后向兼容。 对于第二段, 需要满足的生成 约束是, 具有优化的性能增益。 优选地, 该基本码本为 LTE R8码本。

在步骤 S303 , 生成第一段的码本码字。 如上所述, 假设发射天 线数目为 4, 且反馈比特的最大数目为 12, 第一段需要生成第 4层 的码本码字。 其中, 每一层的最优码字从基本码本 LTE R8 4TX码本 { u k } 中选出, 以确保与 LTE R8码本的后向兼容性。

在步骤 S304, 生成第二段的码本码字。 如上所述, 生成其余的 第 5-12层, 其中, 每一层的最优码字基于预先给定的全部训练样 本 的矩阵选出。

作为一个示例, 在步骤 S303和步骤 S304中, 可以基于特定的性 能度量从基本码本或训练样本中选择用于各层 的码字。 优选地, 特定 性能度量包括但不限于: 容量最大化、 最小均方误差、 最小距离、 最 大信噪比、 最大信号干扰噪声比、 最大信干比等。

作为又一个示例, 在步骤 S303和步 S304中, 可以利用 LBG 算法从基本码本或训练样本中选择用于各层的 码字。

在步骤 S305, 码本生成完成。

现在参考图 4,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 400 的流程图。

在步骤 S401 中,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过程开始。

在步骤 S402中, 根据图 3所示的分段分层码本生成方法生成与 LTE R8兼容的 LTE R10分层码本。 如上所述, 该分层码本继承了良 好的码本属性, 并且能够提供优化的系统性能增益。

在步骤 S403中, 将所生成的 LTE R10分层码本分别配置到发射 端如基站和接收端如用户终端。

如上所述, 有限的上行带宽仅允许每个时间间隔返回少量 的反馈 比特。 典型地, 反馈比特用于索引码本(发射机和所有接收机 都知道 的) 中的一组矢量 (即, 码字) 。 例如, B个比特可以用于索引具有 2B个矢量的码本。 对于具有 M个天线的发射机, 码本中的每个码字 是一个 M维的矢量, 其可以刻画的 MIMO信道。 一个良好的码本将 包含有效覆盖经历的信道的码字组合。 而波束赋形函数就从这些矢量 中导出, 例如, 作为这些矢量的某种线性组合。 码本生成是针对各种 大量的信道环境离线生成的。 通过将离线生成的码本配置到基站和用 户终端, 可以使基站和用户终端以有限的反馈比特来索 引同一码本, 共享信道状态信息。 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码本共享方法将所 生 成的码本配置给基站和用户终端, 实现分层码本的初始配置。

在步骤 S404中, 基于所配置的码本以上述的反馈信令机制从接 收端如用户终端向发射端如基站传送索引谅码 本中特定码字的反馈 比特。 如上所述, 有限的上行带宽仅允许每个时间间隔返回少量 的反 馈比特。 典型地, 反馈比特用于索引码本(发射机和所有接收机 都知 道的) 中的一组矢量 (即, 码字) 。 例如, B个比特可以用于索引具 有 2B个矢量的码本。 对于具有 M个天线的发射机, 码本中的每个码 字是一个 M维的矢量, 其可以刻画用户终端的 MIMO信道。 一个良 好生成的码本将包含有效覆盖用户终端经历的 信道的码字组合。 而波 束赋形函数就从这些矢量中导出, 例如, 作为这些矢量的某种线性组 合。 当用户终端将与当前信道状态相对应的 PMI数据反馈给基站,基 站即可利用该数据进行后续的预编码以及下行 数据发送。 步骤 403的 具体实现可以基于上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改 进的 PMI反馈信令机 制进行。

在步骤 S405中,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过程结束。

图 5示出了其中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信道状态反馈 法的 MIMO 通信系统 500的示意图。 该通信系统 500包括多个基站 501和多个用 户终端 502, 为了筒便起见, 图中仅示出了一个基站和一个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 基站 501和用户终端 502均可用于生成分层码 本, 并将生成的码本传送给通信的对方。 当发收双方同时持有同一码 本之后, 用户终端 502利用上行链路上的反馈向基站 501传送 PMI 数据, 即对码本中特定码字的索引。 基站 501在接收到相关信道状态 信息反馈后, 基于 ΐ玄反馈进行信道重建。

根据通过本发明这种新颖有效的方法来改进分 层码本。 分段的码 本生成具有每段不同的码本生成约束, 得到的分层码本可以获得良好 码本属性和性能之间的良好折中。 这种码本属性通常对于降低用户终 端和基站的 PMI/CDI计算复杂度、 鲁棒干扰测量、 功率放大器的有 效利用以及秩自适应等来说非常重要。另外, LTE R8码本是 LTE R10 的强制特征, 而本发明的分段分层码本提供了良好的后向兼 容性, 以 便在其基础上得到的分层反馈能够更容易和实 际地得到 LTE R10的 支持。

本发明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

( 1 )在分层码本的第一段具有良好的码本属性, 例如恒定的模、 有限符号、 酉矩阵特性、 嵌套结构等。

( 2 )第一段的生成确保了与 LTE R8码本的后向兼容性。这是因 为 LTE R8码本是 R10码本生成的基础, 并且本发明方法为分层码本 提供了灵活但有效的后向兼容性。

( 3 ) 改进的信令机制可在某些情况 (如前后时隙之间的高度相 关) 下改进 ΡΜΙ反馈方法。

3GPP LTE-A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改进 DL MU-MIMO(下行链 路多用户终端多入多出)的反馈精确性。 分层反馈方法是针对这一主 题的优选候选方案。 考虑到本发明方法的高效性, 其将非常适用于未 来的 LTE - A无线系統。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说明中利用基 站 到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场景作为示例进行了说 明。 但是应该理解的 路场景。 也就是说,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从接收端向发射端反馈 信 道状态信息的场景, 其中发射端可以是基站、 中继站、 用户终端; 接 收端可以是基站、 中继站、 用户终端。

通过阅读此公开内容, 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本发明的包括 改进的分段分层码本生成方法以及相关的 PMI反馈方法的信道状态 信息反馈方案。 虽然在这里例证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 式和应 用, 但是应该理解,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里公开的精确步骤和功能 , 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在没有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发明 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 对在这里公开的本发明的方法步驟和功能装置 可以进行的各种修改、 变更和改变都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