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CONCRETE SLAB STRUCTURAL MEMBER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POURING SAM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6901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concrete slab structural member comprises a frame of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s and concrete enclosing the same, in which the main surfaces of two longitudinal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s (51, 52, 91, 92) included in each longitudinal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 keel are parallel to the main surface of the concrete slab, the two longitudinal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s (51, 52, 91, 92) are spaced apart and opposite each other along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surface of the concrete slab, so that a space (200) for the concrete to flow through when it is poured is left between the two longitudinal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s. Also provided is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a concrete slab structural member. The structural member has avoided or reduced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problem of the flowing of concrete being hindered when it is poured, due to the placement of the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s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crete slab, which exists in the concrete structural member with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s in the prior art, and the problem of cold bridges that is created by the perpendicularly placed cold bend thin wall steel profiles in the concrete formed after pouring the same.

Inventors:
YIN YIQING (CN)
XU ZHENGLIN (CN)
CAI ZHIH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82967
Publication Date:
May 31, 2012
Filing Date:
November 25,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OWENS CORNING INTELLECTUAL CAP (US)
YIN YIQING (CN)
XU ZHENGLIN (CN)
CAI ZHIHO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4B5/32; E04C2/28; E04G11/06; E04G11/08; E04G17/065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492936A2009-07-29
CN1632251A2005-06-29
CN101851986A2010-10-06
CN201148667Y2008-11-12
US20030233801A12003-12-25
CN201981699U2011-09-2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CPIT PATENT AND TRADEMARK LAW OFFICE (CN)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包括:

冷弯薄壁型钢框架;

混凝土, 其包裹着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

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包括多个沿着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的主平面的横向伸展方向间隔开的互相平行排列的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 (5, 9);

其特征在于: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包括两根纵向冷弯 薄壁型钢( 51, 52, 91, 92),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的主平面与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平行,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 钢沿着与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置并 间隔开, 以致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在浇注混凝土 时供所述混凝土流过的空间 ( 200),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之间留有的空间里充满混凝土。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通过沿着所述冷弯薄壁型钢的纵 向间隔开的连接钢板(61, 62) 固定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5) 包括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52)上带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贯穿的多个在浇注混凝土时供 混凝土流过的龙骨卷边冲孔( 191, 192), 所述连接钢板(61, 62) 上带有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的卷边冲孔( 193, 194)。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还包括:

横向连接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其包括横向冷弯薄壁型钢(81,

82 );

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其包括斜向冷弯薄壁型钢(31,

32);

多个平行排列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通过所述横向连接冷 弯薄壁型钢龙骨而连接, 所述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与所述 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连接,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所述 横向连接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和所述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连 接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刚性结构。

5. 如权利要求 1 - 4之一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为混凝土墙板结构构件, 所述纵向 冷弯薄壁型钢 (51, 52) 为沿着竖向伸展放置的竖向冷弯薄壁型 钢。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处在底部的起始平台 ( 113), 所述起始平台上固定有起 始套管(4), 所述起始套管(4)具有向上突出的起始竖向冷弯薄 壁型钢龙骨(41, 42),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51, 52)与所述 起始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42) 固定连接起来。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墙板结构构件为现浇混凝土墙板构件, 其还包括外侧 混凝土模板 ( 131 )和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 板( 131 )处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一侧, 所述内侧混凝土模 板( 132)处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另一侧, 所述外侧混凝土 模板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都与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固定连 接,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 薄壁型钢 (51 , 52 )之间都留有间隔, 所述混凝土处在所述外侧 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并将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 架覆盖起来。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在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上的龙骨卷边冲孔( 191 , 192 )彼此正 对, 所述龙骨卷边冲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 平面垂直;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还包括拉接栓( 111 )、 外侧拉紧栓 ( 161 )、 内侧拉紧栓( 162 )、 外侧拉紧套管( 171 )和内侧拉紧套 管( 172 ),在一部分龙骨卷边冲孔( 191, 192 )中贯穿拉接栓( 111 ), 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 171 )处在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 与每 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包括的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中的处 在外侧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51 )之间,所述内侧拉紧套管( 172 ) 处在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 )与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 包括的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中的处在内侧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 52 )之间;

所述拉接栓( 111 )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龙骨卷边冲孔与所述 外侧拉紧套管和内侧拉紧套管连接, 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穿过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 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 171 )连接, 以将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固定连 接, 所述内侧拉紧栓( 162 ) 穿过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 ) 与 所述内侧拉紧套管( 171 )连接, 以将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 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固定连接。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 与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之间设 有对外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外侧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 121 ) 和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1 ), 在所述内侧拉紧栓( 162 )与 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 )之间设有对内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 的内侧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 122 ) 和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 142 ), 所述外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外侧垫片 ( 151 )、 外侧混凝土 模板横向龙骨、 外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和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与外侧拉紧套管( 171 )连接, 所述内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内侧垫片

( 152 )、 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内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和 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内侧拉紧套管 ( 172 )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接栓( 111 )、 外侧拉紧栓( 161 ) 与外侧拉紧套管 ( 171 ) 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拉接栓( 111 )、 内侧拉紧栓( 162 )与内侧 拉紧套管( 172 )之间为螺纹连接,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 包括的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都为 C形型钢,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 板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都为模数化混凝土模板。

11. 如权利要求 1 - 4之一所述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其特征 在于: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为混凝土楼板结构构件或屋面板结 构构件。

12. 一种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 步骤:

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 其中, 沿着所述混凝土板的主平 面的横向伸展方向间隔开并互相平行排列地布置多个纵向冷弯薄 壁型钢龙骨(5, 9), 每个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5, 9) 包括两 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52, 91, 92), 将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 钢的主平面设置成与所述混凝土板的主平面平行, 使所述两根纵 向冷弯薄壁型钢沿着与所述混凝土板的主平面垂直的方向彼此对 置并间隔开, 以致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在浇注混 凝土时供所述混凝土流过的空间 ( 200 ),

安装模板的步骤, 其中, 包括: 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 一侧, 安装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 202)将其与薄壁型钢框架固 定连接;

浇注混凝土的步骤, 其中, 使所述混凝土顺畅流过所述空间

( 200 )。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中包括将所述两根纵向冷弯 薄壁型钢连接起来的步骤, 其中, 在沿着所述冷弯薄壁型钢的纵 向间隔开的位置处, 用连接钢板(61, 62)将所述两根竖向冷弯 薄壁型钢固定连接。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5, 9) 包括的纵向冷弯 薄壁型钢 ( 51, 52, 91, 92)上带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贯穿 的多个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的龙骨卷边冲孔( 191, 192), 所述连接钢板(61, 62)上带有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的 卷边冲孔( 193, 194), 在浇注混凝土的步驟中, 所述混凝土从所 述龙骨卷边冲孔( 191, 192)和所述连接钢板上的卷边冲孔流过。

15.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板为混凝土墙板,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为 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所述安装模板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冷弯薄 壁型钢框架的另一侧, 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 ), 将其与薄壁 型钢框架固定连接; 在所述浇注混凝土的步骤中, 向所述外侧混 凝土模板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浇注混凝土。

16.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中包括:

用包括横向冷弯薄壁型钢 (81 , 82 ) 的横向连接冷弯薄壁型 钢龙骨将多个平行排列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连接起来, 把包 括斜向冷弯薄壁型钢 (31, 32 ) 的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与 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连接起来, 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刚性结 构。

17.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中包括: 准备在底部的起始 平台 ( 113 ), 在所述起始平台上固定包括起始板( 112 )和起始竖 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42 ) 的起始套管 (4 ), 将所述纵向冷 弯薄壁型钢 (51 , 52 ) 与所述起始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 42 ) 固定连接起来。

18.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安装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时, 使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与所述处在外侧的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之间留有间隔, 在安 装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时, 使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处在内 侧的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2 )之间留有间隔, 在浇注混凝土时, 使所述混凝土充满在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之间的空间并将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覆盖起来。

19.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板为混凝土墙板,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为 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所述安装模板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冷弯薄 壁型钢框架的另一侧, 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 ), 将其与薄壁 型钢框架固定连接; 在所述浇注混凝土的步骤中, 向所述外侧混 凝土模板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浇注混凝土; 在安装薄壁型 钢框架的步骤中, 使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上的龙骨卷边冲孔 ( 191 , 192 )彼此正对, 使所述龙骨卷边冲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 混凝土板的主平面垂直, 在一部分龙骨卷边冲孔( 191 , 192 ) 中 贯穿拉接栓 ( 111 ), 使所述拉接栓 ( 111 )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龙 骨卷边冲孔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和内侧拉紧套管连接,

在安装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时, 将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 穿过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 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 171 )连 接, 以将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固定 连接, 在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131 )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内侧 拉紧栓( 162 ) 穿过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 ) 与所述内侧拉紧 套管( 171 )连接, 以将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固定连接。

20. 如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还包括在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与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之间设置对外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外侧竖向混凝土模 板龙骨( 121 )和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1 ), 在所述内侧拉 紧栓( 162 ) 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 )之间设置对内侧混凝 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内侧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122 )和内侧混凝土 模板横向龙骨 ( 142 );

在将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穿过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 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171 )连接时, 将所述外侧拉紧栓依次穿过 外侧垫片 ( 151 )、 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外侧混凝土模板竖 向龙骨和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外侧拉紧套管( 171 )连接, 在将 所述内侧拉紧栓( 162 ) 穿过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 ) 与所述 内侧拉紧套管( 171 )连接时, 将所述内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内侧垫 片 ( 152 )、 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内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 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内侧拉紧套管 ( 172 )连接。

21. 如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拉接栓( 111 )、 外侧拉紧栓( 161 )与外侧拉紧套管

( 171 )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拉接栓( 111 )、 内侧拉紧栓( 162 ) 与内侧拉紧套管( 172 )之间为螺纹连接,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龙骨所包括的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都为 C形型钢。

22. 如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安装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内侧混凝土模板将其与薄壁型钢 框架固定连接时利用外侧拉紧套管、 内侧拉紧套管、 拉接栓、 外 侧拉紧拴和内侧拉紧栓, 在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内侧混凝土模板之 间形成沿着墙体的伸展方向等宽的空腔, 采用模数化混凝土模板 做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23. 如权利要求 12 - 14和 16之一所述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 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为混凝土楼板结构 构件或屋面板结构构件。

Description:
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以及其浇注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构件及施工方法领域, 特别是, 涉及混 凝土板结构构件和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用冷弯薄壁型钢做骨架的混凝 土板结构构 件。 根据现有技术, 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包括多个沿着横向间隔开 并平行排列的多个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冷弯薄壁型钢的主平面与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垂直布置。 这样, 相邻的每两个 冷弯薄壁型钢之间形成一个隔腔, 这造成了一些问题。 例如: 1 ) 在外侧混凝土模板和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浇注 混凝土时, 混凝土 的流动受到冷弯薄壁型钢的阻碍, 混凝土浇注效率低, 浇注后的 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质性受影响; 2 )冷弯薄壁型钢的主平面垂直 于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 使得冷弯薄壁型钢沿着从室内到 室外的方向伸展从而在室内外之间形成冷桥, 影响墙板的隔热效 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冷弯薄 壁型钢与混凝 土结合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其可以避免或尽可能地减弱现有技 术中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由于冷弯 薄壁型钢的主平面 与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垂直布置而 存在的浇注混凝土 时其流动受到阻碍的问题。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解决浇注成形后的混凝土板中垂直布置的冷弯 薄壁型钢所产生的 冷桥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基本方案

一种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包括: 冷弯薄壁型钢框架; 混凝土, 其包裹着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 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包括多 个沿着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的横向 伸展方向间隔开的 互相平行排列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5, 9 ); 其中, 每个纵向 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包括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 51 , 52, 91 , 92 ),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的主平面与所述混凝土 板结构构件的主平 面平行,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沿着与所述混凝土 板结构构 件的主平面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置并间隔开, 以致所述两根纵向冷 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所述混 凝土流过的空间 ( 200 ),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的空间里 充满混凝 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中,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 骨包括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所述纵向冷弯 薄壁型钢的主平面、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互相平行,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 壁型钢沿着与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 垂直的方向彼此对 置并间隔开, 以致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空间 , 从 而在浇注混凝土时所述混凝土能容易地从所述 两根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之间留有的空间流过。 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弯薄壁型钢 的主平面与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垂 直而造成的问题。 1 )对于背景技术提到的第 1 )个问题, 由于本发明的冷弯薄壁型 钢在平行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主平面的方向伸 展, 不会对浇注的 混凝土沿着混凝土板的横向伸展方向、 沿着混凝土模板的流动造 成像现有技术那么大的阻碍, 使得混凝土可以顺着薄壁型钢的主 平面的方向顺畅地流动。 这可以提高浇注效率, 并提高浇注到内 侧和外侧混凝土模板之间的空间内之后混凝土 的密实性和均质 性; 对于上面提到的背景技术中的第 2 ) 个问题, 本发明的冷弯 薄壁型钢在平行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主平面的 方向 (与从室内到 室外的方向垂直)伸展, 避免了在室内外之间形成冷桥。 本发明 的另一方面的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凝 土板 -例如墙板或 屋面板-浇注成形后的混凝土板中由于冷弯薄 型钢与所述混凝 土板的主平面垂直所产生的冷桥问题。 同时,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 , 本发 明的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还有另外的优点 。 作为混凝土板其 受力破坏主要从板的两个外侧主表面附近发生 , 而在沿着与板的 主平面垂直方向上的板的中部处, 实际上是可以不配筋。 而在现 有技术的结构中, 冷弯薄壁型钢垂直于混凝土板的主平面布置, 这样在板的所述中部处的那部分冷弯薄壁型钢 的承受荷载的作用 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造成了钢材的浪费。 而本发明中, 每个纵向 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包括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 所述纵向冷弯薄 壁型钢的主平面、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互相平行, 所 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沿着与所述混凝土板 结构构件的主平面 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置并间隔开, 以致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之间留有空间。 这样在混凝土板的所述中部处实际上没有配筋 , 钢材大部分集中在板最需要配筋的两个表面附 近, 使得钢材的利 用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具 有节约钢材的效果。 另外, 在本发明中,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包括的两 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的主平面与所述混凝土板 结构构件的主平面 互相平行,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沿着与所述混凝土 板结构 构件的主平面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置并间隔开, 这形成了更稳定的 自支撑, 可以减少或者取消混凝土模板的附加支撑。 另外, 当将模数化的混凝土模板与冷弯薄壁型钢框架 结构产 品结合时, 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工业化体系。 这个体系既涉及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又涉及建筑施工, 应用范围广泛。 该体系 优势很多, 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当将模数化的混凝土模板与本发明的冷弯 壁型钢框架结 构结合起来, 以冷弯薄壁型钢代替螺紋钢时, 在总用钢量不增加 的情况下, 大大提高临时结构的稳定性、 尺寸的精确性, 使施工 过程更方便、 快捷、 可靠, 还有效减少临时性支撑的使用。

2. 由于建造方式的转变, 现场施工的作业量(取消了现有的 钢筋绑扎工作, 简化了混凝土模板支撑工作或取消混凝土模板 支 撑)大大减少, 从而节省劳动力, 降低劳动强度, 缩短施工工期。 据推算采用本发明的薄壁型钢框架混凝土结构 与模数化混凝土模 板的组合形成的新式的建筑工业化的装配技术 , 可节省劳动力 35% -50% , 缩短工期 40%以上。

3.当在本发明的薄壁型钢框架混凝土结构中 用永久混凝土 模板时, 节约工时, 缩短工期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 4. 本发明的薄壁型钢框架混凝土结构的板成形后 ,可以形成 型钢劲性混凝土结构。 型钢劲性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公认的抗震、 耐久、 防火性能最优异的结构形式之一。 其抗震性能远好于砌体 结构, 耐火性能和耐久性能远好于钢结构, 抗震性能和结构延性 也好于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一基本方案的优选方案以及 其他的基本方 案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基本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地, 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通过沿着所述 冷弯 薄壁型钢的纵向间隔开的连接钢板(61 , 62 ) 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5 )包括的纵向 冷弯薄壁型钢 (51 , 52 )上带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贯穿的多 个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的龙骨卷边冲 孔( 191, 192 ), 所 述连接钢板(61 , 62 )上带有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的卷 边冲孔( 193, 194 )。 优选地, 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还包括: 横向连接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 其包括横向冷弯薄壁型钢(81 , 82 ); 斜向支撑冷弯薄 壁型钢龙骨, 其包括斜向冷弯薄壁型钢(31, 32 ); 多个平行排列 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通过所述横向连接冷 弯薄壁型钢龙骨而 连接, 所述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与所述纵向冷 弯薄壁型钢 龙骨连接,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所述横向连接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和所述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连 接以形成一个稳定 的整体刚性结构。 优选地,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为混凝土墙板结构构件 , 所 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为沿着竖向伸展放置 的竖向冷弯薄壁型 钢龙骨。 更优选地, 处在底部的起始平台 ( 113), 所述起始平台 上固定有起始套管(4), 所述起始套管(4)具有向上突出的起始 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42),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52)与所述起始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41, 42) 固定连接起来。 或者, 优选地,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为混凝土楼板结构构 件或屋面板结构构件。 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 所述混凝土墙板结构构件为现浇混 凝土墙板构件, 其还包括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 )和内侧混凝土模 板( 132),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处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 架的一侧, 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处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 架的另一侧,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都 与所 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和所述内侧 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51, 52 )之间都留有间隔, 所述混凝土处在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内 侧混凝土模板之间 并将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覆盖起来。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 在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上的龙骨卷 边冲孔( 191, 192)彼此正对, 所述龙骨卷边冲孔的贯穿方向与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垂直;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还 包括拉接栓( 111 )、 外侧拉紧栓( 161 )、 内侧拉紧栓( 162)、 外 侧拉紧套管( 171 )和内侧拉紧套管( 172), 在一部分龙骨卷边冲 孔( 191, 192) 中贯穿拉接栓( 111), 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 171) 处在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 )与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 包括的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中的处在外侧的 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之间, 所述内侧拉紧套管( 172)处在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与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包括的两 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中的处在内侧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2)之间; 所述拉接栓 ( 111 )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龙骨卷边冲孔与所述外 拉紧套管和 内侧拉紧套管连接, 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穿过所述外侧混凝土 模板 ( 131 )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 171 )连接, 以将所述外侧混 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固定连 接, 所述内侧拉紧 栓( 162) 穿过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 与所述内侧拉紧套管

( 171)连接, 以将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 龙骨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 在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与所述外 侧混凝土模板( 131 )之间设有对外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外侧 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 121 )和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 141 ), 在所述内侧拉紧栓( 162) 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之间设 有对内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内侧竖向混凝 土模板龙骨 ( 122) 和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 142), 所述外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外 侧垫片 ( 151)、 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外侧混凝土模板竖向 龙骨和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外侧拉紧套管( 171 )连接, 所述内 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内侧垫片 ( 152)、 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内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 板与内侧拉紧套管

( 172)连接。 更优选的方案是: 所述拉接栓 ( 111 )、 外侧拉紧栓( 161 )与 外侧拉紧套管( 171 )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拉接栓( 111 )、 内侧 拉紧栓( 162 ) 与内侧拉紧套管 ( 172 )之间为螺纹连接, 每个纵 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包括的两根纵向冷弯薄 壁型钢都为 C形型 钢, 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都 为模数化混凝 土模板。 第二基本方案及其优选方案 第二基本方案涉及一种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 法, 其特征在 于: 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 其中, 沿着所述 混凝土板的主平面的横向伸展方向间隔开并互 相平行排列地布置 多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5, 9 ), 每个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 5, 9 ) 包括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 52, 91 , 92 ), 将所述 纵向冷弯薄壁型钢的主平面设置成与所述混凝 土板的主平面平 行, 使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沿着与所述混凝 土板的主平面 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置并间隔开, 以致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之间留有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所述混凝土流过的 空间 ( 200 ); 安装 模板的步骤, 其中, 包括: 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一侧, 安 装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 202 )将其与薄壁型钢框架固定连接; 浇注混凝土的步骤, 其中, 使所述混凝土顺畅流过所述空间 ( 200 )。。 根据以第二基本方案为基础的第一优选的方案 , 在安装薄壁 型钢框架的步骤中包括将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 壁型钢连接起来的 步骤, 其中, 在沿着所述冷弯薄壁型钢的纵向间隔开的位置 处, 用连接钢板(61, 62 )将所述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固定连接。 在上述优选方案的基础上的第二优选方案中, 每个纵向冷弯 薄壁型钢龙骨 (5, 9) 包括的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52, 91, 92 )上带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贯穿的多个在 注混凝土时供 混凝土流过的龙骨卷边冲孔( 191, 192), 所述连接钢板(61, 62) 上带有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的卷边冲 孔( 193, 194), 在 浇注混凝土的步骤中,所述混凝土从所述龙骨 卷边冲孔( 191, 192) 和所述连接钢板上的卷边冲孔流过。 在以第二基本方案为基础的第三优选方案的浇 注混凝土板的 施工方法中, 所述混凝土板为混凝土墙板,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 钢为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所述安装模板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冷 弯薄壁型钢框架的另一侧, 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 将其与 薄壁型钢框架固定连接; 在所述浇注混凝土的步驟中, 向所述外 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浇注 混凝土。 在以第二基本方案为基础的第四优选方案中, 在安装薄壁型 钢框架的步骤中包括: 用包括横向冷弯薄壁型钢 (81, 82) 的横 向连接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将多个平行排列的纵 向冷弯薄壁型钢龙 骨连接起来, 把包括斜向冷弯薄壁型钢 (31, 32) 的斜向支撑冷 弯薄壁型钢龙骨与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连接 起来, 以形成一个 稳定的整体刚性结构。 在以第三优选方案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为基础的第五 优选方案中, 在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中包括: 准备在底部的 起始平台 ( 113), 在所述起始平台上固定包括起始板( 112)和起 始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42) 的起始套管 (4), 将所述纵 向冷弯薄壁型钢(51, 52)与所述起始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41, 42 ) 固定连接起来。 在以第三优选方案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为基础的第六 优选方案中, 在安装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时, 使所述外侧混凝土 模板与所述处在外侧的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之间留有间隔, 在安装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时, 使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处 在内侧的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2 )之间留有间隔, 在浇注混凝土 时, 使所述混凝土充满在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 述内侧混凝土 模板之间的空间并将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覆 盖起来。 在以第二优选方案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为基础的第七 优选方案中, 所述混凝土板为混凝土墙板, 所述纵向冷弯薄壁型 钢为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所述安装模板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冷 弯薄壁型钢框架的另一侧, 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 ), 将其与 薄壁型钢框架固定连接; 在所述浇注混凝土的步驟中, 向所述外 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浇注 混凝土; 在安装薄 壁型钢框架的步骤中, 使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上的龙骨卷边冲 孔( 191, 192 )彼此正对, 使所述龙骨卷边冲孔的贯穿方向与所 述混凝土墙体的主平面垂直, 在一部分龙骨卷边冲孔( 191, 192 ) 中贯穿拉接栓 ( 111 ), 使所述拉接栓 ( 111 )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 龙骨卷边冲孔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和内侧拉紧 套管连接; 在安装 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 穿过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 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 171 )连 接, 以将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固定 连接, 在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131 )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内侧 拉紧栓( 162 ) 穿过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 ) 与所述内侧拉紧 套管( 171 )连接, 以将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固定连接。 根据在上面的优选方案的基础上的第八优选 方案, 还包括在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与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 131 )之间设置对外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外侧 向混凝土模 板龙骨( 121 )和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1 ), 在所述内侧拉 紧栓( 162) 与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 132)之间设置对内侧混凝 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内侧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122)和内侧混凝土 模板横向龙骨( 142); 在将所述外侧拉紧栓( 161 )穿过所述外侧 混凝土模板 ( 131 )与所述外侧拉紧套管 ( 171 )连接时, 将所述 外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外侧垫片( 151)、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外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和所述外侧混凝土模 板与外侧拉紧套管

( 171)连接, 在将所述内侧拉紧栓( 162) 穿过所述内侧混凝土 模板 ( 132) 与所述内侧拉紧套管 ( 171)连接时, 将所述内侧拉 紧栓依次穿过内侧垫片 ( 152)、 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内侧 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与 内侧拉紧套管

( 172)连接。 作为在第七优选方案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的基础上的第 九优选方案, 所述拉接栓( 111 )、 外侧拉紧栓( 161 )与外侧拉紧 套管( 171 )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拉接栓( 111 )、内侧拉紧栓( 162) 与内侧拉紧套管( 172)之间为螺纹连接,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龙骨所包括的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都为 C形型钢。 再有一个优选方案是在第八优选方案浇注混凝 土板的施工方 法的基础上的第十优选方案, 其中: 安装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内侧 混凝土模板将其与薄壁型钢框架固定连接时利 用外侧拉紧套管、 内侧拉紧套管、 拉接栓、 外侧拉紧拴和内侧拉紧栓, 在外侧混凝 土模板与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形成沿着墙体的 伸展方向等宽的空 腔, 采用模数化混凝土模板做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 和所述内侧混 凝土模板。 下面是在第二基本方案以及以其为基础的第一 、 第二和第四 优选方案的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的基础上 的第十一优选方 案。 在该优选方案中, 所述混凝土板结构构件为混凝土楼板结构 构件或屋面板结构构件。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一个优选实 方式的横 断面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该优选实施 式的立体 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该优选实施 式的立体 结构示意图, 该图从结构构件的内侧示意显示了结构;

图 4为本发明的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该优选实施 式的立体 结构示意图, 该图中从结构构件的外侧示意显示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中,相同的部件具 有相同的名称, 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相对应的部件具有相对应的名称, 采用 了相对应的附图标记。 本发明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图 1 - 4。这些图中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 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混凝土板结构构件。 这些图中对该混凝土板 结构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墙板结构构件进行 了详细的图示, 同 时, 对楼板或屋面板结构构件也进行了适当的图示 。 可以理解,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看过说明书之后可以理解, 楼板或屋面板结构 构件的结构与墙板非常相似, 只是比墙板省去了在冷弯薄壁型钢 框架一侧的混凝土模板, 即在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上侧无需混凝 土模板, 而对于处在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另一侧的混凝 土模板, 即在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下侧 (或外侧) 的混凝土模板, 根据需 要可以提供混凝土模板竖向支撑。 图 1 - 4所示的混凝土墙板结构构件为处在施工现场 状态。 该墙板结构构件包括作为配筋的冷弯薄壁型钢 框架、 混凝土模板 和混凝土模板龙骨。 为了清楚显示结构起见, 图中没有显示包裹 着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混凝土 (或理解成未浇注混凝土时的 状态)。 如图所示, 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包括多个沿着混凝土墙板结 构 构件的主平面 (即图 1 中通过混凝土墙板并与纸面垂直并与图 1 中的起始平台 113的上表面垂直的平面) 的横向伸展方向 (即图 1 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 间隔开的互相平行排列的纵向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 5。 每个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包括两根竖向冷弯 薄壁 型钢 51 , 52。 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1或 52的主平面(即图 1中通 过所述冷弯薄壁型钢 51或 52的中心、 与纸面垂直并与图 1中的 起始平台 113的上表面垂直的平面) 与所述混凝土墙板结构构件 的主平面平行。 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 52沿着与混凝土墙板 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垂直的方向 (即图 1中与纸面平行的水平的方 向, 在图 2中为图 2中所示的倾斜的轴线的方向)彼此对置并间 隔开, 以致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在浇注混 凝土时供所 述混凝土流过的空间 200, 在混凝土墙板浇注成形之后, 两根纵 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的空间里充满混凝土 。

在沿着冷弯薄壁型钢的纵向间隔开的位置处, 图 2中为上下 两个位置处, 两根纵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例如通过焊接或螺 栓连 接而连接有连接钢板 61, 62, 以将两根竖向冷弯薄壁型钢固定连 接起来。 每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 52上带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贯 穿的多个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的龙骨 卷边冲孔 191 , 192, 所述连接钢板 61 , 62上带有在浇注混凝土时供混凝土流过 的卷边冲孔 193 , 194。卷边冲孔的作用,一个是便于混凝土流过 , 提高混凝土的浇注效率, 另一个是可以提高型钢部件的刚度、 强 度和稳定性。 如图 1、 3和 4所示, 多个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与多个沿着 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的纵向分布的横向连接 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例如通过自攻螺钉 118或螺丝)连接起来, 并与斜向支撑冷弯 薄壁型钢龙骨 (例如通过自攻螺钉 118或螺丝)连接, 从而形成 一个稳定的整体刚性结构整体。 每个横向连接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包括横向冷弯薄壁型钢 81 , 82。 每个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包括斜向冷弯薄壁型钢 31 , 32。 如图 1所示, 该混凝土墙板构件包括处在底部作为基座的起 始平台 113。起始平台 113上固定有起始套管 4, 起始套管 4的起 始板 112借助于膨胀螺栓 91固定在起始平台 113上。 起始套管 4 具有向上突出的起始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 42。 竖向冷弯薄 壁型钢 51 , 52套在起始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 42并(例如 用螺栓或焊接) 固定连接起来。 如图 1、 3和 4所示, 混凝土墙板结构构件在施工现场时还包 括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和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 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处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一侧, 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处 在所述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的另一侧。 当然, 可以理解, 在浇注混 凝土而成形之后, 如果使用的是普通可拆卸混凝土模板, 将要把 混凝土模板拆除, 最终硬化成形的墙板不带混凝土模板; 如果使 用永久混凝土模板, 永久混凝土模板将成为最终成形的墙板的一 部分。 如图 1和 2所清楚显示的, 在两根竖向冷弯薄壁型钢上的龙 骨卷边冲孔 191 , 192彼此正对,龙骨卷边冲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 混凝土板结构构件的主平面垂直。 在一部分(根据拉接点数量的 需要而定)龙骨卷边冲孔 191 , 192中贯穿拉接栓 111。 外侧拉紧 套管 171处在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与处在外侧的竖向冷弯薄壁型 钢 51之间。内侧拉紧套管 172处在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与处在内 侧的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2之间。两个拉紧套管 171和 172螺纹连 接在拉接栓 111的两端上。 在外侧拉紧栓 161与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 之间设有对外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外侧竖 向混凝土模板 龙骨 121和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1 , 在内侧拉紧栓 162与 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之间设有对内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内侧 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122和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2。 外侧 拉紧栓 161依次穿过外侧垫片 151、外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1、 外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 121和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与外侧拉紧 套管 171螺纹连接, 以将外侧混凝土模板与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 骨固定连接, 并使其受到足够的支撑成为稳定的结构。 内侧拉紧 栓 162依次穿过内侧垫片 152、 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2、 内 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 122和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与内侧拉紧套 管 172螺纹连接, 以将内侧混凝土模板与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固定连接, 并使其受到足够的支撑成为稳定的结构。 如图 1和 2所示, 每个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所包括的两根 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都为槽 C形型钢, 以两个型钢的槽互相相对的 方式对置。 可以理解, 外侧混凝土模板和内侧混凝土模板都可以 为模数化混凝土模板。 在外侧混凝土模板及内侧混凝土模板与竖向冷 弯薄壁型钢 51 , 52之间都留有间隔, 浇注混凝土之后, 混凝土处在外侧混凝 土模板与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并将所述冷弯薄 壁型钢框架覆盖起 来。 下面对利用本发明的各种施工方法的优选实施 方式进行说 明。 以本发明的薄壁型钢框架代替钢筋的方案 -本发明混凝土板 结构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案 下面结合图 1 - 4来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 如图所示, 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方式的浇注混凝土墙体的 施 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 其中, 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主 平面的横向伸展方向间隔开并互相平行排列地 布置多个竖向冷弯 薄壁型钢龙骨 5 , 每个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5 包括两根竖向冷 弯薄壁型钢 51, 52, 将所述竖向冷弯薄壁型钢的主平面设置成与 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主平面平行, 使所述两根竖向冷弯薄壁型钢沿 着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主平面垂直的方向彼此 对置并间隔开, 以 致所述两根竖向冷弯薄壁型钢之间留有在浇注 混凝土时供所述混 凝土流过的空间 200;

安装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的步骤, 其中, 在所述冷弯薄壁型 钢框架的一侧, 安装外侧混凝土模板将其与薄壁型钢框架固定 连 接;

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的步骤, 其中, 在所述冷弯薄壁型 钢框架的另一侧, 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将其与薄壁型钢框架固定 连接;

浇注混凝土的步骤, 其中, 向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内 侧混凝土模板之间浇注混凝土, 使所述混凝土顺畅流过所述空间

200. 在安装薄壁型钢框架的步骤中包括: 准备在底部的起始平台 113 ,在所述起始平台上固定包括起始板 112和起始竖向冷弯薄壁 型钢龙骨 41 , 42的起始套管 4, 将所述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52 与所述起始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 42固定连接起来; 将所述 两根竖向冷弯薄壁型钢连接起来的步骤, 其中, 使两根竖向冷弯 薄壁型钢上的龙骨卷边冲孔 191 , 192彼此正对,使所述龙骨卷边 冲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主平面垂 直, 在沿着所述冷 弯薄壁型钢的竖向间隔开的位置处,用连接钢 板 61 , 62将所述两 根竖向冷弯薄壁型钢固定连接; 用包括横向冷弯薄壁型钢 81, 82 的横向连接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将多个平行排列 的竖向冷弯薄壁型 钢龙骨连接起来,把包括斜向冷弯薄壁型钢 31 , 32的斜向支撑冷 弯薄壁型钢龙骨与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连接 起来, 以形成一个 稳定的整体刚性结构; 在一部分龙骨卷边冲孔 191 , 192中贯穿拉 接栓 111,使拉接栓 11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龙骨卷边冲孔与所述 外侧拉紧套管和内侧拉紧套管螺纹连接。 在安装所述外侧混凝土模板时, 使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处在外 侧的竖向冷弯薄壁型钢 51之间留有间隔,在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 时,使内侧混凝土模板与处在内侧的竖向冷弯 薄壁型钢 52之间留 有间隔, 在浇注混凝土时, 使混凝土充满在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内 侧混凝土模板之间的空间并将冷弯薄壁型钢框 架覆盖起来。 在外侧拉紧栓 161与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之间设置对外侧混 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外侧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121和外侧混凝土 模板横向龙骨 141, 在内侧拉紧栓 162与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之 间设置对内侧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的内侧竖向 混凝土模板龙骨 122和内侧混凝土模板横向龙骨 142。 在将外侧拉紧栓 161穿过外侧混凝土模板 131与外侧拉紧套 管 171连接时, 将外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外侧垫片 151、 外侧混凝 土模板横向龙骨、 外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和外侧混凝土模板与 外侧拉紧套管 171螺纹连接, 以将外侧混凝土模板与所述竖向冷 弯薄壁型钢龙骨固定连接。 在将内侧拉紧栓 162穿过内侧混凝土模板 132与内侧拉紧套 管 171连接时, 将内侧拉紧栓依次穿过内侧垫片 152、 内侧混凝 土模板横向龙骨、 内侧混凝土模板竖向龙骨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 板与内侧拉紧套管 172螺纹连接, 以将内侧混凝土模板与竖向冷 弯薄壁型钢龙骨固定连接。 安装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内侧混凝土模板将其与 薄壁型钢框架 固定连接时利用外侧拉紧套管、 内侧拉紧套管、 拉接栓、 外侧拉 紧拴和内侧拉紧栓, 在外侧混凝土模板与内侧混凝土模板之间形 成沿着墙体的伸展方向等宽的空腔, 采用模数化混凝土模板做所 述外侧混凝土模板和所述内侧混凝土模板。 在浇注混凝土的步骤中, 混凝土从空间 200流过并从龙骨卷 边冲孔 191, 192和所述连接钢板上的卷边冲孔流过, 流动阻碍很 小, 流动很顺畅, 浇注效率较高, 节约工时和能耗, 成形后的混 凝土的均质性和密实性都更好。 另外, 如图 1和 2所示, 沿着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的长度 (或高度) 方向, 各段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之间可以通过纵向 型钢连接龙骨 7所包括的纵向连接薄壁型钢 71 , 72固定连接起来, 以便在纵向 (或竖向)上的型钢龙骨的长度(或高度)可 以到达 工程上所需要的长度(或高度)。 另外, 根据图 1、 3和 4中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本发明提出的薄壁型钢框架结构和板的施工方 法同样可以用于楼 板的浇注。 只不过浇注楼板时在框架上侧不设置混凝土模 板, 而 将普通可拆卸混凝土模板固定连接在薄壁型钢 框架的下面 (外 侧), 然后从上面浇注混凝土即可。 当将本发明的薄壁型钢框架结 构应用在建筑物屋顶楼板时, 其减小或消除冷桥的效果同样可以 得到体现。 对于上面所述的以本发明的薄壁型钢框架代替 钢筋的具体实 施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程实践的需要, 采用具体的 工作流程, 进行各种变化和调整。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具体工程实 践中可以采用的流程如下: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或手工设计将薄 型钢框架结构 布置图设计出来, 准确标注各薄壁型钢构件的位置;

2.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或手工设计将混 土模板的布置 图设计出来, 准确标注标准混凝土模板与非标混凝土模板的 位置 并确定拉紧栓的孔位;

3.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起始平台的施工或把 础当作起始平 台, 要求尺寸准确, 整个周圏须保持在同一标高上, 根据设计要 求开始连续固定起始套管;

4. 进行竖向龙骨的施工,将竖向龙骨套入起始龙 骨并进行螺 栓连接, 再将横向型钢龙骨栓接在竖向龙骨上, 使其成为稳定的 结构;

5. 固定、 安装内侧混凝土模板与外侧混凝土模板;

6. 对于模数化的混凝土模板一层一层安装,模数 化内侧混凝 土模板与外侧混凝土模板通过拉接栓、 拉紧套管、 拉紧栓形成可 靠等宽空腔; 7. 重复 5、 6步骤至楼板处, 模数化内侧混凝土模板与楼板 的底混凝土模板(可选用可拆卸的模数化混凝 土模板)处相交, 并做好可靠支撑, 模数化外侧混凝土模板继续向上安装一至二块 并与升上去的竖向龙骨进行连接;

8. 薄壁型钢框架与混凝土模板 (包括外侧混凝土模板和内侧 混凝土模板)施工交叉进行, 通常竖向龙骨出楼面 90公分, 并作 为临时护栏, 待楼板薄壁型钢安装完成后进行下层墙体和楼 面的 混凝土浇注, 注意兜圏浇注, 一次约 0.5米高;

9. 重复步骤 5~8至屋顶。 在本申请的文件中, 所有的 "包括…"都既有"包括… "又有 "由…构成"的意思。 本申请的说明书中对各种结构构件和方法的说 明, 以对与本 发明相关的方面进行说明为主,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工程 设计、 施工的需要, 可以对说明书中公开的各种方法所包括的步 骤进行补充、 修改或增删,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 这 些补充、 修改或增删后的方法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 例如, 优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 板进行浇注的施工 方法。 但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同样 可以在建材厂中应用, 以对混凝土板(包括墙板、楼板和屋面板) 进行预制。 部件和附图标记清单 起始平台 113

膨胀螺栓 91

起始套管 4

起始板 112

起始竖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41, 42 纵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5, 9 纵向冷弯薄壁型钢 51, 52, 91, 92 连接钢板 61, 62

纵向型钢连接龙骨 7

纵向连接薄壁型钢 71, 72

横向钢龙骨 8

横向薄壁型钢 81, 82

水平型钢龙骨 9

水平薄壁型钢 91, 92

斜向支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 31, 32 卷边冲孔 191, 192, 193, 194 空间 200

竖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121, 122 横向混凝土模板龙骨 141, 142 混凝土模板 131, 132 拉紧栓 161, 162

拉接栓 111

垫片 151, 152

拉紧套管 171, 172 自攻螺钉 118 自供螺栓 115 支撑角钢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