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2705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rises an operation device and a matrix display device. The matrix display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display panel and a control unit. The control unit receives a data stream and transmits at least a part of the data stream to an electrode of the display panel. When the operation device is operated on a display surface of the matrix display device, at least a part of the data stream is coupled to the operation device from the matrix display device. Therefore, the matrix display device can transmit data or a data stream, i.e. a file, etc. to the operation device in a wireless manner. Th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lose-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o transmit data or a file to another electronic device through a display device, so as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of.

Inventors:
TSAI HSIUNG-KU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1655
Publication Date:
September 06, 2013
Filing Date:
February 27,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TSAI HSIUNG-KUA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B5/00; H04M1/7241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263577A2011-11-30
CN101895724A2010-11-24
US6441721B12002-08-27
JP2008090724A2008-04-17
Attorney, Agent or Firm:
JEEKAI & PARTNERS (CN)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操作装置; 以及

一矩阵显示装置, 具有一显示面板以及一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一 数据流, 并将所述资料流的至少一部分传送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电极,

其中, 当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面上操作时, 至少部 分所述资料流从所述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所述操作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 括一矩阵基板, 所述矩阵基板具有一基板以及一像素矩阵, 所述像素矩阵设置 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为一独立 电极, 或为所述像素矩阵的多个行电极或多个列电极的至少其中之一。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操作装置在 所述显示面上操作时, 部分所述资料流从所述独立电极、 所述行电极或所述列 电极传送至所述操作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部分所述资料流从 所述矩阵显示装置通过电磁效应耦合至所述操作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 述数据流进行分流, 并包括多个子数据流, 所述操作装置接收所述子资料流, 并将所述子数据流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一子数据流具有一 第一位及一第二位, 所述行电极具有一第一行电极及至少一个第二行电极, 所 述列电极具有一第一列电极及至少一个第二列电极, 所述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 间将所述第一位传送至所述独立电极、 或所述第一行电极或所述第一列电极, 以及于一第二时间将所述第二位传送至所述独立电极、 或所述第二行电极或所 述第二行电极。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一子数据流具有至 少一个位, 所述控制单元于一时间将所述位分别传送至所述独立电极、 或所述 行电极、 或所述列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一子数据流具有一 第一位及一第二位, 所述行电极或所述列电极分别具有一第一群组及至少一个 第二群组, 所述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间将所述第一位及于一第二时间将所述第 二位分别对应传送至所述第一群组及所述第二群组。 10、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部分所述资料流 包括所述数据流的起始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分所述资料流 包括所述数据流结束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部分所述资料流 与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数据在不同时间于电极上传送。

1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结束传送至所述操作装置后, 所述矩阵显示装置至少显示一完整或部分图框画 面。

1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数据流开 始传送前, 所述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准备将所述资料 流传送至所述操作装置的讯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资料流传 送结束后, 所述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所述资料流传送 结果的讯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资料流传 送结束前, 所述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标示用于传送数 据的电极区域。

1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资料流的 至少其中之一包括识别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数据流的 讯号为无直流成分的交流讯号。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特别是关于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数据传 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 触屏面板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消费性电 子商品上, 例如智 能型手机、 数字相机、 数字音乐播放器 (MP3 )、 个人数字助理器 (PDA)、 卫星 导航器(GPS)、掌上型计算机(hand-held PC),甚至崭新的超级行动计算机(Ultra Mobile PC, UMPC) 等, 上述的触控面板皆结合于一显示屏幕而成为一 触摸显示 装置。

另一方面, 为增加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层面, 一些业者也开始在这些电 子装置的产品中加入近场通讯 (或近距离无线通讯) 的功能。 其中, 近场通讯 (或近距离无线通讯) 可提供一个不经实际电路连接而可将例如指令 、 音乐、 图片、 名片、 数据或档案等等的讯息由一电子装置传输至另 一电子装置的传输 途径, 除了使电子装置具有传输上的便利性外, 也可提高电子装置的应用层面, 例如可取代大量使用 IC卡的场合, 例如门禁管制、车票、 门票、或信用卡付费, 或接收广告讯息的场合, 例如在机场的广告屏幕接收当地旅馆信息, 自卖场屏 幕接收优惠券等等。

因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通过一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输 至另一个电子装置, 故例如可结合近场通讯的应用而扩大显示装置 的应用层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架构于显示装置上的 数据传输系统, 此系统利用 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送至另一个电子装置 , 故可以使用于诸多无线通讯场 合, 例如近距离无线通讯等, 进而扩大显示装置的应用层面。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以及一矩阵 显示装置。 矩阵显示装置具 有一显示面板及一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接收一数据流, 并将数据流的至少一个 部分传送至显示面板的一电极, 当操作装置在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面上操作 时, 至少部分数据流从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操作装 置。 在一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包括一矩阵基板, 矩阵基板具有一基板以及一像 素矩阵, 像素矩阵设置于基板的一侧, 显示面位于基板的另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 电极为一独立电极, 或为像素矩阵的多个行电极或多个列 电极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 当操作装置在显示面上操作时, 部分资料流从独立电极、 行电极或列电极传送至操作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 部分的数据流从矩阵显示装置通过电磁效应传 送至操作装 置。

在一实施例中, 控制单元将数据流进行分流, 并包括多个子数据流, 操作 装置接收所述子资料流, 并将所述子数据流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 一子数据流具有一第一位及一第二位, 所述行电极具有一 第一行电极及至少一个第二行电极, 所述列电极具有一第一列电极及至少一个 第二列电极, 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间将第一位传送至独立电 极、 或第一行电极 或第一列电极, 以及于一第二时间将第二位传送至独立电极、 或第二行电极或 第二行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 一子数据流具有至少一个位, 控制单元于一时间将位传送 至独立电极、 或所述行电极、 或所述列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 一子数据流具有一第一位及一第二位, 所述行电极或所述 列电极分别具有一第一群组及至少一个第二群 组, 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间将第 一位及于一第二时间将第二位分别对应传送至 第一群组及第二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 部分的资料流包括传送的起始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 部分的资料流包括传送结束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 部分的资料流传送与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数 据传送时间 分开, 亦即于显示数据传送结束后或于显示数据传送 开始前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 部分资料流结束传送后, 矩阵显示装置至少显示一完整或 部分图框画面。

在一实施例中, 于部分数据流开始传送前, 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 少一个图框含有准备将资料流传送的讯息。

在一实施例中, 于数据流传送结束后, 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 个图框含有数据流传送结果的讯息。

在一实施例中, 于数据流传送结束前, 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 个图框含有标示用于传送数据的电极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传送的子资料流的至少其中的一包括识别 所述矩阵显 示装置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 通过所述子数据流所产生, 加诸于电极的讯号为无直流成 分的交流讯号。

因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及一 矩阵显示装置, 矩阵显示装 置具有控制单元以接收数据流, 而控制单元将资料流的至少一个部分传送至一 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电极, 且当操作装置在矩阵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操作 时, 至少部分资料流可从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操作 装置。 借此, 可使矩阵显示装置 将数据或档案等数据流通过无线方式传送至操 作装置。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 可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应用结合, 通过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送至另一电子 装置, 以扩大应用层面。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 能方块示意图; 图 2A及图 2B分别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矩阵显示装置的 视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示意图

图 4为图 3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其中二个行电极与二个 电极的讯号示意 图;

图 5为本发明的矩阵显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以及

图 6A至图 6D分别为子数据流与列电极的传送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数据传输系统

11: 操作装置

12: 矩阵显示装置

121 显示面

122 矩阵基板

123 基板

124 矩阵

125 保护玻璃

126 控制单元

127 显示面板

128 模式触发组件

CF: 彩色滤光片基板 列电极

DS : 数据讯号

E : 电极

E U 〜EMN : 像素电极

ESK: 子资料流

〜ϋ Ν/4 : 群组

Si SM : 行电极

SS、 SSi SSM : 扫描讯号

T U 〜TMN : 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 说明依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 其 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 1所示, 其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1 的功能方 块示意图。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 1包括一操作装置 1 1以及一矩阵显示装置 12,互相 耦接, 并例如可通过电容或电感耦合的方式而耦接, 借此可传送数据或档案, 故为不接触的数据或档案的传输, 亦可称为无线方式的数据或档案的传输。 在 本实施例中,操作装置 1 1可例如为一接收装置(例如卡片阅读机、门 系统等)、 或一芯片卡、 或另一电子装置。 操作装置 1 1内可具有处理控制系统、 储存系统 或传送系统等等功能性子系统。 于此, 「系统」 可通过硬件、 软件、 或韧体、 或 其组合所构成。

另外, 请参照图 2A所示, 其为矩阵显示装置 12靠近显示面 121的侧视示 意图。 矩阵显示装置 12包括一距阵基板 122及一显示面 121。 距阵基板 122包 括一基板 123及电极 E , 电极 E设置于基板 123的一侧, 而显示面 121则位于基 板 123的另一侧。 距阵基板 122可为一般已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彩色滤光片 基 板, 电极 E可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共同电极 (common electrode ) 及至少一 个传送数据用的独立电极。

另外, 图 2B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 其中, 距阵基板 122包括基板 123及 矩阵 124, 且矩阵 124可包括多个电极 (图未显示)。 跟一般已知液晶显示装置 中的矩阵基板比较起来, 本实施例的矩阵显示装置 12 为反置, 也就是跟图 2B 的彩色滤光片基板 CF相比, 矩阵基板 122的基板 123为较靠近使用者的显示面 121, 以利讯号的耦合。 在后续的说明中将以此矩阵基板 122为主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 显示面 121指使用者观看矩阵显示装置 12的显示影像时, 矩阵显示装置 12最靠近使用者的一表面。 于此, 矩阵显示装置 12还可包括一 保护玻璃 125设置于基板 123相对于矩阵 124的一侧, 而显示面 121即为保护 玻璃 125靠近使用者的一表面。 另外, 基板 123上靠近保护玻璃 125的一侧还 可包括其它构件, 例如光学膜或铁框等等。 若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 显示 装置则还可包括一彩色滤光片基板 CF,彩色滤光片基板 CF邻设于主动矩阵基板 122具有矩阵 124的一侧, 并与主动矩阵基板 122相对设置。 另外, 若显示装置 为一电子纸时,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一电泳性材料 (图未显示) 邻设于主动矩阵 基板 122具有矩阵 124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 矩阵基板 122 指具有像素矩阵, 例如可为液晶显示面板、 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 发光二极管面板、 电泳显示面板或 MEMS显示面板等的矩 阵基板。 其中, 矩阵 124可包括多个行电极、 多个列电极、 以及多个像素电极, 所述行电极与所述列电极交错设置。另外,矩 阵 124可为一主动式矩阵(active matrix ) 或为一被动式矩阵 (passive matrix)。 于此, 矩阵 124以主动式矩阵 为例, 其还可包括多个晶体管, 且所述晶体管分别与所述行电极、 所述列电极、 以及所述像素电极电性连接。

另外, 请再参照图 1所示, 矩阵显示装置 12还可包括一控制单元 126及一 显示面板 127, 控制单元 126可接收并处理一数据流 (data stream) , 且可将数 据流的至少一个部分传送至显示面板 127的一电极。 其中, 显示面板 127可包 括上述的矩阵基板 122。 另外, 数据流可为一数字数据串流或数字档案串流, 并 可为触控信息、 指令信息、 识别信息、 交易信息、 广告信息、 优惠信息、 档案 信息或其它信息。 而显示面板 127 的电极可为一独立电极 (可为一条或多条电 极), 且独立于像素矩阵外, 或为像素矩阵的多个行电极或多个列电极的至 少其 中之一。 另外, 控制单元 126可将数据流分流并处理成至少一个子资料流 , 并 分别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 12的显示面板 127的电极, 而操作装置 11可接收所 述子资料流。 其中, 资料流的处理可包括串-并转换 (series-to-paral lel conversion), 加码、 加密、 加入档头 (包括有数据大小、 检查码、 序号、 追踪 数据)、 传送起始标记、 及或结束标记等。 与一般通讯传输模式不同在于, 可以 利用不同电极同时作为传输的发射源 (多通讯管道), 以进行传输。 这些通讯管 道间可以利用空间隔离或调变技术等以减少彼 此间干扰。 注意资料流的串 -并转 换方式可以是依序(例如将资料流的第一至第 N位分割给第一子数据流、第 N+1 至第 M位分给第二子数据流、 …等)、 交错 (例如第一位分给第一子数据流, 第 二位分给第二子数据流, …, 第 N位分给最后一子数据流, 第 N+1位分给第一 子数据流, …以此类推)、 或是两者的组合。

请再参照图 1及图 2B所示, 当使用者利用操作装置 11在矩阵显示装置 12 的显示面 121上操作时, 部分的数据流可从矩阵显示装置 12的矩阵基板 122通 过电磁效应耦合 (例如电容或电感耦合) 至操作装置 11。 于此, 耦合以无线方 式将数字信息 (即 0或 1 ) 自矩阵显示装置 12传输至操作装置 11。 而操作装置 11接收自显示面 121上传送的数据流时,操作装置 11通过所接收到的资料流进 行反向处理以得到传送的信息。 其中, 接收数据的方式通过操作装置 11靠近或 接触矩阵显示装置 12的显示面 121, 以将讯号通过电磁作用耦合至操作装置。

另外, 若利用的是像素矩阵中的行电极或列电极来传 送部分的资料流, 则 可与矩阵显示装置 12的显示数据传送分开于不同时间传送, 例如于一显示数据 传送结束后或于一显示数据传送开始前传送至 操作装置 11。 注意于此显示数据 与部分数据流仅为代表有两种不同目的的资料 在电极上传送, 并不限制显示数 据耦合至操作装置或是显示部分数据流。 换言之, 矩阵显示装置 12可于一个图 框 (frame ) 画面结束后, 并于下一图框画面开始前, 或于显示一个图框画面的 期间, 将子数据流开始传送至操作装置 11。 需注意的是, 若是利用于像素矩阵 外的独立电极来进行数据流的传送时, 则可不用与图框画面传送的时间配合。

此外, 当完成数据流传送至操作装置 11后, 矩阵显示装置 12可至少显示 一完整或部分的图框画面。 换言之, 数据流传送结束的时间点可以位于一图框 画面结束后, 并于下一图框画面开始显示前, 或于一图框画面的期间, 于此, 并不加以限制。 另外, 于数据流开始耦合前, 矩阵显示装置 12可以用至少一个 图框画面显示数据流准备传送至操作装置 11 ; 另外, 于数据流结束传送后, 矩 阵显示装置 12也可以用至少一个图框画面显示数据流结束 送。 换言之, 在矩 阵显示装置 12开始传输第一个资料流前及最后一个数据流 束传输后, 矩阵显 示装置 12均可显示提示画面, 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另外,在数据流的传输期 间, 矩阵显示装置 12还可以在显示画面中标示出用于传输的电极 域范围, 以方便 操作装置 11进行讯号的耦合。

以下, 以液晶显示装置的薄膜晶体管基板 (TFT substrate ) 作为矩阵基板 122来说明子资料流是如何从矩阵显示装置 12的行电极或列电极耦合至操作装 置 11。

请同时参照图 2B及图 3所示, 其中, 图 3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薄膜晶体管 基板的示意图。

矩阵 124可包括多个行电极 Si 以及多个像素电极 EU EMN, 所述行电极 Si SM与所述列电极 Di Dw交错设置, 且实质上相互垂直或 夹一角度。 另外, 矩阵 124还可包括多个晶体管 T U 〜T MN , 所述晶体管 TU TMN 分别与所述行电极 Si S^所述列电极 Di D^ 以及所述像素电极 E U 〜E MN 电性连 接。 于此, 行电极 Si SM以扫描线为例, 列电极 ^〜 以数据线为例, 当然也可 以是行电极 Si SM为数据线, 列电极 〜 为扫描线。 另外, 基板 123上还可设 置驱动模块, 其中包括数据驱动电路、 扫描驱动电路、 时序控制电路 (图未显 示) 以及珈玛校正电路 (图未显示), 通过驱动模块的驱动可使液晶显示面板显 示影像。 由于驱动模块对于影像的驱动为已知技术, 在此不再说明。 另外, 此 态样的矩阵基板仅为举例说明, 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重点在于, 利用行电极 Si SM及 /或列电极 Di Dw的至少其中之一自矩阵基板 122传送子数 据流至操作装置 1 1。

在本实施例中, 列电极 〜 除了可传送一般图框画面的显示数据讯号外, 在此还可用以传送子数据流。 例如, 在显示讯号上直接迭加一高于显示讯号频 率的子数据流或在其传送显示数据讯号的空档 时间,例如所有行电极 Si SM扫描 完后在接续下一次扫描前的时间 (图框画面与图框画面之间的空档时间); 或是 在一条行电极扫描完成且在下一条开始扫描前 ; 或是在每一条行电极扫描时间 内借缩短显示数据并在传送显示数据讯号前等 。 在此, 子数据流可由扩展时序 控制 (T-con) 电路的功能以及数据或扫描驱动电路来提供, 以简化电路设计。

请参照图 4所示, 其为图 3中的相邻二个行电极与相邻二个列电极的讯 示意图。 在此以每一列晶体管被开启进行显示数据显入 时同时可进行资料流传 送为例说明, 要注意的是, 晶体管被开启与否并非必要, 还可在晶体管关闭状 态下进行数据流传送, 此时各子数据流可分别传送于列电极或行电极 上。 行电 极 Si SM分别传送扫描讯号 SS依序使每一列的晶体管开启, 而在每一列晶体管 被开启的时间中, 各列电极 〜¾分别传送子数据流 ES与显示数据讯号 DS。在 本实施例中, 如图 4所示, 在行电极 S M — *送其扫描讯号 SSH时, 全部的列电极 Di Dw传送子数据流 ES M 1 ; 在行电极 S M 传送其扫描讯号 SS M 时,全部的列电极 Di〜 D N 传送子数据流 ES M 。 在图 4中, 此子资料流 ES M 是以与显示数据讯号 DS 不同电压位准方式标示, 实施时还可以相同的位准标示。 如此, 列电极 Di Dw 随着行电极 Si SM传送扫描讯号 SSi SSM时, 可分别传送第一个数据流 55 1 至第 M个子数据流 ES M , 以将数据流 ES的至少一个部分耦合至操作装置 1 1。 需补充说明的是, 图 4中显示的子数据流 ES M 及 ESH虽显示为高准位的 1, 不过只是示意, 当然, 也可以使用低准位的 0。 另外, 为了避免产生讯号的极性 问题, 所述子数据流的讯号本身可采用无直流成分的 交流讯号。 再者, 子资料 流 ES M 及 ESH可分别包括一个位的数据或是多个位的数据 , 于此并不加以限制。 除了如图 4 中所有的列电极于同一图框时间中均传送相同 子数据流的态样外, 各列电极0 1 〜¾也可以分别传送不同的子数据流 ES^ESM,亦可以数条列电极为 一组来传送同一个子数据流, 例如列电极 〜 都传送第一子数据流 ES 而列 电极 D 4 〜D 6 都传送第二子数据流 ES 2; 同样的原则亦可适用于行电极所传送的子 资料流。 此外, 为了确保数据流传送的正确性, 也可于不同的时间重复传送子 资料流, 也就是, 如果发现异常时可以再次进行相同子数据流的 传送, 以确保 操作装置 11接收数据的正确性。 当然, 列电极 〜¾与行电极 Si SM亦可另外 传送较复杂的子数据流, 将于下面加以详述。

此外, 上述的调变方式为振幅调变 (Amplitude Modulation) 技术, 即是 以振幅的高低来表示数字讯号的 1或 0, 不过, 也可使用频率调变 (Frequency Modulation)技术来表示数字讯号的 1或 0, 例如可定义单位时间内有 5个上下 振幅的变化是为 1, 其余则为 0; 或者使用相移调变 (Phase Shift Modulation) 技术, 例如定义一个高准位加上一个低准位为 0, 而一个低准位加上一个高准位 则为 1。 于此, 其调变方式并不加以限制。 另外, 为避免邻近电极之间的干扰, 不同电极间可以采用分时、 分频、 分码等技术。

当使用者拿着操作装置 11于矩阵显示装置 12的显示面 121上操作时 (例 如碰触到显示面或靠近显示面 121), 子数据流可从矩阵基板 122的显示面 121 通过电容耦合至操作装置 11。 由于本实施例以列电极 Di Dw传送子数据流 ES为 例, 因此各列电极 〜 作为电容耦合的其中一个电极, 而操作装置 11上具有 电容耦合的另一个电极。在操作装置 11通过电容耦合接收到所有的子数据流 ES 后, 操作装置 11可将接收的子数据流 ES组合, 以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例如为 一文本文件、 图片档案或一视听档案等等。 例如, 当操作装置 11为一门禁控制 单元时, 即可通过矩阵显示装置 12的显示面 121靠近操作装置 11操作时, 使 操作装置 11接收由矩阵显示装置 12传送的开门或锁门的信息, 借此可解除门 禁或上锁; 当矩阵显示装置 12 为一公众显示广告牌 (public display), 操作 装置 11为一手机或其它个人装置时, 通过将操作装置 11靠近矩阵显示装置 12 的显示面 121,可将如广告信息、优惠信息、地理信息等 等传送至个人装置带走。

另外, 请参照图 5所示, 其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 1的矩阵显示装置 12 的外观示意图。

矩阵显示装置 12还可包括一模式触发组件 128,一使用者或操作装置 11可 触发此模式触发组件 128, 以启动矩阵显示装置 12进入一工作模式而开始发送 数据流。 以矩阵显示装置 12为一个人的触摸显示装置为例, 当使用者需要发送 资料流时, 才触发模式触发组件 128, 以启动矩阵显示装置 12进入工作模式而 开始发送数据流。 此时行电极或列电极可关闭全部或部分矩阵显 示装置 12的触 控及显示功能, 如此可以防止触动屏幕造成误动作, 同时亦可节省电力。 注意 此模式触发组件 128 的工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态样, 如单次触发后经一段时间即 恢复先前的工作模式、 每次触发即改变工作模式、 持续触发下才维持工作模式 等方式。 模式触发组件 128不限定要在显示区外, 也可以与显示面板或触控面 板整合, 例如可为一机械开关、 一触摸开关、 一图示 (icon) 等。

以下, 请参照图 6A至图 6D所示, 以分别说明控制单元 126 (图 6A至图 6D 未显示) 将子数据流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 12列电极的多个态样, 当然, 子数据 流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 12的行电极或独立电极或其组合的方式也可相 , 于此 不再赘述。其中, 图 6A至图 6D分别为子数据流与列电极 Di D^传送关系示意 图。

控制单元 126可将一数据流分流成多个子数据流, 且当矩阵显示装置 12将 全部的子资料流均耦合至操作装置 11时, 操作装置 11可接收所述子资料流, 并将所述子数据流组合成原始传送的数据流。 当然, 操作装置 11也可只接收部 分的数据流, 所述部分的数据流可包至少一个子数据流、 或是子数据流的一部 分、 或多个子数据流。 其中, 各子数据流可分别具有一个位或多个位的数据 。 另外, 控制单元 126 除了将数据流分流处理成至少一个子数据流的 信息外, 亦 可包括传送的起始信息或结束信息, 以供操作装置 11确认传送的开始与结束。 操作装置 11接收所述子数据流加上起始与结束传送的信 后, 将结果处理成数 据流。此外, 子资料流也可包括矩阵显示装置 12的识别信息, 例如厂牌、 型号、 序号等信息, 以供操作装置 11接收后的识别应用。

如图 6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 126将数据流区分为多个子数据流, 且每一子数据流具有至少一个位的数据。 于此, 以每一子数据流只有一个位的 数据为例。 当然, 于其它的实施例中, 每一子数据流也可具有多个位。 另外, 于一时间 (例如可为一行电极扫描时间、 或于一图框时间内、 或为一图框时间 与另一图框时间之间), 控制单元 126将子数据流 (例如第一子数据流 ESJ 的 位数据分别传送至所有的列电极 Di D^ 另外, 如图 6B所示, 于另一时间时, 控制单元 126可将另一子数据流 (例 如第二子数据流 ES 2 )的位数据分别传送所有列电极 〜 , 以此类推。 换言之, 控制单元 126可于一个时间内传送一个子数据流至所有的 列电极 Di Dw,并于另 一个时间内传送另一个子数据流至所有的列电 极 Di Dw。当所有的子数据流分别 通过矩阵显示装置 12的列电极0 1 〜 传送,且全部传送至操作装置 11后,操作 装置 11再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数据。 由于控制单元 126将子数据流的位数据分别 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 12的所有列电极 Di Dw , 因此, 不论操作装置 1 1于矩阵显 示装置 12的显示面 121的哪个位置操作, 操作装置 11均可接收到子数据流的 位数据而较不会发生遗漏的现象。

以上的态样是在电极与操作装置 1 1 间建构一单一的传送通道 (single transmission channel ) , 亦即单一发射源, 在同一时间仅有一数据被传送。 另 外亦可有多传送信道的模式, 如图 6C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控制单元 126可将 数据流分流成多个子数据流 ESi ESK,而所述子数据流 ESi ESK分别具有多个位 数据, 每一子数据流 (例如第一子数据流 ESJ 有 N个位分别对应传送至列电极 ^〜 。 控制单元 126负责将第一子数据流 ES 第一位传递至列电极 第二 位传递至列电极 D 2 , 最后将第一子数据流 ESi的第 N位传递至列电极 D N , 再通过 这些列电极 〜 在一段时间内传送至操作装置 1 1, 然后再重复此数据递送步 骤。 注意, 数据除直接传递至电极外亦可将数据递送至一 缓冲器 (buffer ) , 然 后在同一时间传至电极上。 在多传送信道的模式下, 除上述将各子资料流依序 (第一子数据流 ES 送结束后再传第二子数据流 ES 2 , …, 以此类推) 传至各 电极外, 与电极间亦可有不同的搭配组合, 例如将第一子数据流 ESi固定由列电 极0 1 传送、 第二子数据流 ES 2 固定由列电极 D 2 传送等。 于此, 是以列电极 〜 代表所有列电极中的单一电极为例说明,各0 1 〜 亦可分别代表多个列电极,或 是各自代表由多个电极所组成的一电极群组 (例如列电极 可表示为 1、 3、 7 电极的组合等, 将在后序详述), 而这些电极均位在操作装置 1 1 的可接收范围 内。

此外如前述, 子数据流的位数也可以依适当位数目而被分流 成多个子资料 流, 并将所述列电极区分为多个群组, 以分别将子数据流内的位数据分别传送 至所述群组。 例如可将数据流分流成小于列电极数目的子资 料流, 并将某一数 目的列电极区分为同一群组, 以分别将子数据流内的位数据分别传送至所述 列 电极的群组, 借此传送至操作装置 1 1。

如图 6D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每一子数据流 ESi ES K分别具有二个位的数 据 (即第一位及第二位), 而所述列电极 〜 中, 每 4条列电极可组成一个群 组(例如列电极 为第一群组 列电极 D 5 〜D 6 为第二群组 G 2 , 当然, 也 可不同数量的列电极组成一群组), 且控制单元 126于第一时间时将第一子数据 流 ESi的第一位,及于第二时间时将第二位分别对 应传送至第一群组 ^的列电极 ^〜 及第二群组 G 2 的列电极 D 5 〜D 8 , 并将第二子资料流 ES 2 (图未显示)的第一 位及第二位于不同时间时分别对应传送至第三 群组 G 3 及第四群组 G 4 (图未显示), 以此类推。

再者, 为提高子数据流传送至操作装置 11的正确性, 可于不同的时间分别 重复传送子数据流 ESi ESK的位数据至对应的第一群组 至第 N/4群组 G N/4 ,借 此可比对不同时间的传送结果, 以确保数据传送的正确性。 而操作装置 11可依 传送的规则将接收到的子数据流 ESi ESK予以重新组合, 以还原成数据。 此外, 上述的时间可为一个扫描时间内, 或为一个图框时间 (frame t ime ) 内, 或是 相邻两个图框时间之间。

综上所述, 因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及一 矩阵显示装置, 矩阵显示装置具有控制单元以接收数据流, 而控制单元将资料流的至少一个部 分传送至一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电极, 且当操作装置在矩阵显示装置的显示面 上操作时, 至少部分资料流可从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操作 装置。 借此, 可使矩 阵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等数据流通过无线方 式传送至操作装置。 本发明的数 据传输系统可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应用结合, 通过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送 至另一电子装置, 以扩大应用层面。

以上所述仅是举例性, 而非限制性。 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 而 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 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