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N VIRTUAL MULTI-ANTENNA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90822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n a virtual multi-antenna system. The method comprises: N terminals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and/or a down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from one base station or multiple base stations, where the N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and one terminal in the N terminals receiving the downlink data and/or down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of the base station and forwarding the downlink data and/or down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o M terminals, where the M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 first forwarding unit of the apparatus is configured to forward, after one terminal in the N terminals receives the downlink data and/or down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downlink data and/or down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o M terminals, where the M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Inventors:
LI RUYUE (CN)
XU JIN (CN)
XU JUN (CN)
HU LIUJ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5537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04, 2014
Filing Date:
April 16,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ZTE CORP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L1/00; H04B7/0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047423A2007-10-03
CN101931936A2010-12-29
CN102511184A2012-06-20
CN102882566A2013-01-16
US20100303034A12010-12-0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HINA P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CN)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该方法包括: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 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 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 终端中的 M个终端, 所述 M为不大于 N的正整数。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包 括所述全部 N个终端中的一个或者 L个终端中的一个, 所述 L个终端为所 述 N个终端的子集, L小于等于 N且大于等于 1。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 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中的另一个终端。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 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之外的另一个终端。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 端具体为: 未连接到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集中处理设备。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 述 M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L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 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 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 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和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 端的数据, 并将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中的其他终端。

9、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 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将 N个终端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所述 N 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 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 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 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 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11、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 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 解调参考信号后, 对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进行网络编码获得网络编码数据 后再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网络编码数据后解网络编码得到所述 基站的下行数据, 并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 送给自己的数据。

12、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该方法包括: 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 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终 端将来自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备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转发 给其他 M个终端。

14、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 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第一转发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的下 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 的正整数。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 为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 M个终端, 所述 M为不大于 N的正整数。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 包括所述全部 N个终端中的一个或者 L个终端中的一个, 所述 L个终端为 所述 N个终端的子集, L小于等于 N且大于等于 1。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 为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 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另一个终端。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 为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 给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端。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 终端具体为: 未连接到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集中处理设备。

20、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 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 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转发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 还配置 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备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将来自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备 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其他 M个终端。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 置为 M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L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 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L个终端 为 N个终端的子集,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23、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 置为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 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 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和 N个 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 并将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转发 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24、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 置为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 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再将 N个终端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对各部分 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大 于等于 2的正整数。

25、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 置为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 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 一个终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 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 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26、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 置为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 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对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进行网络编码获得网络编 码数据后再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根据接收到 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网络编码数据后解网络编码得 到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 并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 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27、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 该系统包括:

第一转发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第二接收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备 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数据传输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多天线系统 的数据传输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中, 基站侧, 例如演进的节点 B ( eNB, eNode B )使 用多根天线发送数据时, 可以采取空间复用的方式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 即在发送端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在不同的天线 位置发射不同的数据, 接收 端, 例如用户设备(UE, User Equipment )也使用多根天线接收数据。 在单 用户的情况下将所有天线的资源都分配给同一 用户, 此用户在一个传输间 隔内独自占有分配给基站侧分配的物理资源, 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单用户多 入多出 ( SU-MIMO, Single 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 在多用 户的情况下将不同天线的空间资源分配给不同 用户, 一个用户和至少一个 其它用户在一个传输间隔内共享基站侧分配的 物理资源, 共享方式可以是 空分多址方式或者空分复用方式, 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多用户多入多出 ( MU-MIMO, Multiple 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 其中基站侧 分配的物理资源是指时频资源。

在长期演进系统(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中, 反映下行物理信道 状态的信息 (CS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有三种形式: 信道质量指示 ( CQI, Channels quality indication )、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 秩指示 ( RI , Rank Indicator )。

CQI为衡量下行信道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 在现有技术中 CQI用 0 ~ 15的整数值来表示, 分别代表了不同的 CQI等级, 不同 CQI对应着各自的 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 (MCS ), 共分 16种情况, 可以采用 4比特信息来表 示。

PMI是指仅在闭环空间复用这种发射模式下, 根据测得的信道质量告 诉 eNB应使用什么样的预编码矩阵来给发给该 UE 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信道进行预编码。 PMI的反 馈粒度可以是整个带宽反馈一个 PMI, 也可以根据子带(subband ) 来反馈 PML

RI用于描述空间独立信道的个数, 对应信道响应矩阵的秩。 在开环空 间复用和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下, 需要 UE反馈 RI信息, 其他模式下不需要 反馈 RI信息。信道矩阵的秩和层数对应, 因此 UE向基站反馈 RI信息即是 反馈下行传输的层数。

传输层是 LTE和 LTE-A中多天线 "层" 的概念, 表示空间复用中有效 独立信道的个数。 传输层的总数就是空间信道的秩(Rank )。 在 SU-MIMO 模式下, 所有天线的资源都分配给同一用户, 传输 MIMO数据所用的层数 就等于 eNB在传输 MIMO数据所用的秩; 在 MU-MIMO模式下, 对应一 个用户传输所用的层数少于 eNB传输 MIMO数据的总层数, 如果要进行 SU-MIMO模式与 MU-MIMO的切换, eNB需要在不同传输模式下通知 UE 不同的控制数据。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 基站侧可以采用多根发射和接收天线, 而在用 户侧,由于终端的体积、 成本等因素的限制, 终端上配置的天线数一般不会 很多, MIMO技术的优势无法得以充分地发挥。

目前提出的一种上行虚拟 MIMO的方法, 是将多个用户联合起来在同 一时频资源中形成虚拟的 MIMO信道,联合向具有多天线的基站发送数据 当用户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时, 不同用户到达基站的信道可以认为是不相关 的, 因此克服了体积和成本的因素。 虚拟 MIMO分为协作虚拟 MIMO和非协作虚拟 MIMO两类。 协作虚 拟 MIMO的主要思想是用户之间的数据可以相互分 , 并通过共享各自的 天线构成虚拟的多天线系统, 现有的上行协作虚拟 MIMO技术主要实现了 MIMO的分集功能;非协作虚拟 MIMO指的是用户间的数据不能相互分享, 而是各自向基站发送独立的数据流, 基站根据用户的信道情况, 选择几个 用户进行配对, 配对用户在相同的时频上向基站发送数据, 基站通过多天 线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这有点类似于下行的 MU-MIMO, 非协作的虚拟 MIMO主要实现了 MIMO的复用功能。

现阶段虚拟 MIMO技术通常被建议应用于移动终端向基站发 数据的 上行链路, 且多采用非协作的方式。

设备到设备 ( D2D, device to device )通讯是一种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 技术, 其主要特征为: 处于网络覆盖下并且位于近距离的多个设备中 某个 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找到其他设备, 并且实现设备之间的直连和通信。 D2D通信在小区网络的控制下与小区用户共享资 源, 因此频谱的利用率将 得到提升。 此外, 它还能带来的好处包括: 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 减少移 动终端的电池功耗、 增加比特速率、 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故障的鲁棒性等, 还能支持新型的小范围点对点数据服务。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 )的核心思想是网络中的中间节点对各条信 道上收到的信息进行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处理, 这些处理技术可能为多元域 网络编码、 嵌套卷积网络编码、 分布式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 网络编码等。 其中多元域网络编码的原理是中间节点 对收到的多个信息通过乘以伽罗华域上的编码 矩阵, 生成多元域上的信息 线性组合; 多元域网络编码节省了传输资源, 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嵌套卷积网络编码的原理是各源节点采用相互 独立的卷积码编码矩阵编码 后, 将信息发送给中间节点和其他目的节点, 中间节点将接收到的各信源 发来的信息进行网络编码处理后再传输给目的 节点, 目的节点通过速率兼 容删余卷积(RCPC, 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 算法译码; 嵌套卷积网络编码能极大的节省传输时隙, 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分布式 LDPC网络编码的原理是中间节点收到不同的源 点发来的信息,将这些信 息组合形成信息位, 中间节点将信息位进行 LDPC编码, 生成校验信息, 并将该校验信息发送给目的节点; 分布式 LDPC 网络编码能提高数据传输 的可靠性。

下行虚拟 MIMO 可以将多个用户的接收天线共享, 形成一个虚拟的 SU-MIMO接收机, 由于 SU-MIMO的层间干扰较低, 相对于 MU-MIMO 可以获得更佳的链路性能以及更大的下行吞吐 量, 这对改善用户比较密集 的热点地区的通信状况有非常大的好处。 但是, 下行虚拟 MIMO从本质上 讲也是一种协作虚拟 MIMO, 终端之间需要共享从基站接收到的信息, 并 进行联合解调和译码。 由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并不支持用户间 的数 据分享, 用户之间的数据交互必须经过两个过程: 一, 各用户分别将数据 通过上行信道发送给基站; 二, 基站在下行信道中将数据转发给用户。 这 样的交互过程无法实现用户间天线数据的有效 分享, 因此现有的下行虚拟 MIMO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 。

针对现有移动通信网络无法有效支持下行虚拟 MIMO 技术的上述问 题, 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 统的数据传 输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能实现用户间的天线共享, 改善网络拥塞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该方法包括: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的下 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 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 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 M个终端, 所述 M为 不大于 N的正整数。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包括所述全部 N个终端中的一个或 者 L个终端中的一个,所述 L个终端为所述 N个终端的子集, L小于等于 N 且大于等于 1。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 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另一个终端。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 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端。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端具体为: 未连接到当前移动通 信网络的集中处理设备。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M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L个终端发 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 给自己的数据。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 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 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 /或译码从中得到 基站要发送给自己和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 并将给所述 N个终端 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 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将 N个终 端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所述 N个 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 给自己的数据。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 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转发给所述 N 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 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 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 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 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对所述基站的下 行数据进行网络编码获得网络编码数据后再转 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 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 述网络编码数据后解网络编码得到所述基站的 下行数据, 并对各部分的数 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该方法包括:

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 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终端将来自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备 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其他 M个终端。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 , 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第一转发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的下 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 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一转发单元在执行 处理时, 采用中央处理 器(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 )或可编程 i£辑阵列 (FPGA, Field -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 实现。

其中,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为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 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 M个终 端, 所述 M为不大于 N的正整数。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包括所述全部 N个终端中的一个或 者 L个终端中的一个,所述 L个终端为所述 N个终端的子集, L小于等于 N 且大于等于 1。

其中,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为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 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另一个终端。

其中,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为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 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 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 端。

其中,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端具体为: 未连接到当前移动通 信网络的集中处理设备。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 , 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 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转发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 据和 /或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 还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其他终端或 集中处理设备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将来自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 备 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其他 M个终端。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M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L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 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 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L个终端为 N个终端的子集, 所述 N为大于 等于 2的正整数。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 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 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和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 并将给所 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 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将 N个终端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 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 和 /或译码从中得 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 收到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转 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 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 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 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 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其中,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 收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对所述基 站的下行数据进行网络编码获得网络编码数据 后再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 来的所述网络编码数据后解网络编码得到所述 基站的下行数据, 并对各部 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 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和解码单元在执行处理时, 采 用中央处理器(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 )或可编程還辑阵列(FPGA, Field -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 实现。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 该系统包括:

第一转发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第二接收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其他终端或集中处 理设备 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在执行处理时, 采用中央处理 器(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 )或可编程 i£辑阵列 (FPGA, Field -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 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是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N个终 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 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在终端间交互数据, 因此, 能实现 用户间的天线共享, 改善网络拥塞情况。 附图说明

图 1为现有同构网下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方法原理的实现流程图;

图 3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一〜四的数据传 网络架构图; 图 4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一终端之间的数 传输示意图; 图 5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二终端之间的数 传输示意图; 图 6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三终端之间的数 传输示意图; 图 8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五〜七的数据传 网络架构图; 意图;

图 10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六终端与中间节 之间的数据传输示 意图;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移动通信网络无法有效支持下行虚拟 MIMO技术的问题, 本 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虚拟多天线系统的信令传 输方案, 以便有效地充分利 用下行虚拟 MIMO技术, 能实现用户间的天线共享, 提高热点地区的数据 吞吐量, 改善网络拥塞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 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 输方法, 如图 2所示, 其方法原理流程包括:

步骤 101、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行数据和 /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这里, N是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步骤 102、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的下 数据和 /或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这里, M是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优选地, 所述 M个终端为分布、 N个内的情况下, 所述的 N个终端中 的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的 N个 终端中的 M个终端, 其中 M是不大于 N的正整数。

优选地,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包括所述全部 N个终端中的一个 或者 L个终端中的一个, 其中所述 L个终端是所述 N个终端的子集。 L小 于等于 N且大于等于 1。

优选地, 所述 M个终端为集中、 在线, N个内的情况下, 所述的 N个 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 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的 N 个终端中的其他一个终端。

优选地, 所述 M个终端为集中、 离线、 N个之外的一个的情况下, 所 述的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所述的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

优选地,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还可以是未连接 所述移 动通信网络的集中处理设备。 所述集中处理设备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 和基站通信能力的移动或固定台设备 , 也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式数据 处理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中继、 无线接入点, 小基站, 或家庭基站等形式 的设备。 优选地,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对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数 据进行网络编码后再发送给所述 N个终端。

上述都是交互过程, 在交互过程后还有以下的解码过程: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M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L个终端 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 给自己的数据。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 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 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 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和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 并将给所述 N个终 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 N个终端 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将 N个 终端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所述 N 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 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 送给自己的数据。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 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 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 /或译码从中得到 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对所述基站的 下行数据进行网络编码获得网络编码数据后再 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 所述网络编码数据后解网络编码得到所述基站 的下行数据, 并对各部分的 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 输方法, 该方法包括: 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 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优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终端将来自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 备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其他 M个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 输装置, 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第一转发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为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 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 M个终 端, 所述 M为不大于 N的正整数。

优选地,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包括所述全部 N个终端中的一个 或者 L个终端中的一个, 所述 L个终端为所述 N个终端的子集, L小于等 于 N且大于等于 1。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为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 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 述 N 个终端中的另一个终 端。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 还配置为所述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 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所 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 端。

优选地,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另一个终端具体为: 未连接到当前移动 通信网络的集中处理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 输装置 , 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 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转发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优选地,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 还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其他终端 或集中处理设备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将来自其他终端或集中处理设 备 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其他 M个终端。

一种下行虚拟多天线系统, 该系统包括:

第一转发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所述 M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整数; 第二接收单元, 配置为一个终端接收来自于其他终端或集中处 理设备 的下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参考信号。

优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M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 到 L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 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 /或译码从中得到 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L个终端为 N个终端的子集, 所述 N为大 于等于 2的正整数。

优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 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 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和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 并将 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的数据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优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 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 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后,再将 N个终端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 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 和 /或译码从中 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优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再 转发给所述 N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 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 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 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优选地, 该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 配置为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端, 接收到 N个终端发来的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 对所述 基站的下行数据进行网络编码获得网络编码数 据后再转发给所述 N 个终 端;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一个终 端发来的所述网络编码数据后解网络编码得到 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 并对 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所述 N为大于等于 2的正整数。

以下举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 1所示, 基站要向小区内的终端 A, B、 C、 D发送下行数据, 如 果采用现有的下行传输方式, 基站需要给 A, B, C和 D分配不同的信道资 源。 如果想要提高传输的效率, 基站可以采用 SU-MIMO 的方式, 即基站 可以在多个层上对单个终端发送数据, 各终端分别在各自的时频资源上接 收下行数据。 基站也可以采用 MU-MIMO的方式, 即基站给多个终端分配 相同的时频资源, 而对与不同的终端, 基站采用了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或 矩阵), 使得其等效信道相互正交。 不论采用 SU-MIMO还是 MU-MIMO, 各终端之间均不需要交互数据。

而本发明所采用的下行虚拟 MIMO的数据传输方案, 与上述现有的两 种方案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具体阐述。 其中, 图 3 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 施例一〜四的数据传输网络架构图, 图 8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五〜七 的数据传输网络架构图。

实施例一: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 其中, N是大于等于 2的整数;

所述的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 /或解调参考信 号后转发给所述的 N个终端中的 M个终端,其中 M是不大于 N的正整数。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包括所述全部 N个终端中的一个。

如图 3所示, 在下行虚拟 MIMO中, 终端 A, B, C, D联合接收基站 发来的数据, 即终端 A, B, C, D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终端共同接收来 自基站的下行数据,基站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 向 A, B, C, D下发数据 Data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其中 Data由 data A , data B> datac, data D 4部分 组成, 分别表示基站要发给终端 A, B, C, D的数据。

如图 4所示, A, B, C, D分别将各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数据发送给 其他终端, 例如终端 A将数据 Data A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发送给终 端 B, C, D, 其中 Data A 表示终端 A在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 DMRS A 是终 端 A接收到的解调参考信号信号, Data A 和 DMRS A 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也 可以是经过采样量化后的数字信号。 同理, 终端 B将 Data B 和 /或 DMRS B 发送给终端 A, C, D, 终端 C将 Data G 和 /或 DMRS G 发送给终端 A, B, D, 终端 D将 Data D 和 /或 DMRS D 发送给终端 A, B, C。

A, B, C, D各终端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发来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后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 (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例如, 终端 A接收到数据 Data 6 , Data c 、 Data D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 DMRS C 和 DMRS D 以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 Data A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对这 4部分数据进 行联合解调和译码, 得到基站要发给终端 A的数据 data A ; 同理终端 B, C, D分别对 Data A 、 Data 6 , Data G 、 Data D 联合解调和译码后得到各自需要的数 据 data B> data c 和 data D

采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与 SU-MIMO相比, 由于终端 A, B, C, D 形成的虚拟接收终端具有更多的接收天线, 因此能获得更高的分集或复 用增益。 例如 A, B, C, D各自只有一根接收天线, 如果采用 SU-MIMO, 基站对各终端最多只能采用 1层传输, 而 A, B, C, D形成的虚拟接收终 端有 4根天线, 最多可以采用 4层传输, 复用增益明显提升。与 MU-MIMO 相比, 由于 MU-MIMO需要各用户之间的等效信道必须严格正 才能保证 用户之间没有干扰, 实际中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因此 MU-MIMO的性能 会大打折扣, 而采用本发明的下行虚拟 MIMO, 不存在用户间干扰, 性能 比 MU-MIMO要好。

实施例二: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 其中, N是大于等于 2的整数;

所述的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 /或解调参考信 号后转发给所述的 N个终端中的 M个终端,其中 M是不大于 N的正整数。

所述 N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包括 L个终端中的一个, 其中所述 L个终 端是所述 N个终端的子集。

如图 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终端 A需要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 而终端 B, C, D不需要接收基站的数据, 此时, 可以通过下行虚拟 MIMO 技术让终端 B, C, D辅助终端 A接收数据。 具体过程如下:

在下行虚拟 MIMO中, 终端 A, B, C, D联合接收基站发来的数据和 解调参考信号, 即终端 A, B, C, D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终端共同接收 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 基站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向 A, B, C, D下发数据 Data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其中数据 Data仅包含 data A 组成, data A 表示基站要发给终端 A的数据。

B, C, D分别将各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发送给 终端 A,例如终端 B将数据 Data 6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发送给终端 A, 其中 Data B 表示终端 B在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 DMRS B 是终端 B接收到的 解调参考信号, Data B 和 DMRS B 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也可以是经过采样量 化后的数字信号。 同理, 终端 C将 Data G 和 /或 DMRS G 发送给终端 A, 终端 D将 Data D 和 /或 DMRS D 发送给终端 A, 如图 5所示。

终端 A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发来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后结合自己已 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或)译码从中 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例如, 终端 A接收到 Data B 、 Data c 、 Data D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 DMRS C 和 DMRS D 以后,结合自己已有的 Data A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对这 4部分数据进行联合解调和译码,得到基 站要发给终端 A的数据 data A

采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与 SU-MIMO相比, 由于终端 A, B, C, D形成的虚拟接收终端具有更多的接收天线, 因此相比终端 A单独接收基 站的下行数据, 采用虚拟 MIMO能获得更高的传输增益。 例如 A, 只有一 根接收天线, 如果采用 SU-MIMO, 基站对终端 A最多只能采用 1层传输, 而 A, B, C, D形成的虚拟接收终端有 4根天线, 最多可以采用 4层传输, 复用增益明显提升。 此外, 由于形成的虚拟接收终端具有多根天线, 此时 还可以采用接收分集技术, 提高基站到终端 A的链路传输质量, 从而提高 吞吐量。 与 MU-MIMO相比, 由于 MU-MIMO需要用户配对, 如果只有终 端 A有下行数据, B, C, D没有下行数据, 此时无法使用 MU-MIMO。 采 用虚拟 MIMO能够使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 B, C, D协助其他终端 (本实施 例中的终端 A)进行数据传输, 有效提高了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实施例三:

N 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下 行数据和下行解调参 考信号, 其中, N是大于等于 2的整数;

所述的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调参考信号后 转发给所述的 N个终端中的其他一个终端。

如图 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终端 A, B, C, D都需要接收来自基站 的下行数据, 在下行虚拟 MIMO中, 终端 A, B, C, D联合接收基站发来 的数据, 即终端 A, B, C, D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终端共同接收来自基 站的下行数据, 基站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向 A, B, C, D下发数据 Data和 解调参考信号 DMRS, 其中 Data由 data A , data B> data c , data D 4部分组成, 分别表示基站要发给终端 A, B, C, D的数据。

各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如图 6所示:

B, C, D分别将各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数据和解调参 信号发送给终 端 A, 例如终端 B将数据 Data B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发送给终端 A, 其 中 Data B 表示终端 B在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 DMRS B 是终端 B接收到的解 调参考信号 , Data B 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也可以是经过采样量 化后的数字信 号。 同理, 终端 C将 Data c 和 DMRS C 发送给终端 A, 终端 D将 Data D 和 DMRS D 发送给终端 A。 终端 A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发来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 后结合自己已有 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或)译码从中得 到 基站要发送给自己和其他终端的数据, 并将数据转发给其他的终端。 例如, 终端 A接收到 Data B 、 Data c 、 Data D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 DMRS C 和 DMRS D 以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 Data A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对这 4部分 数据进行联合解调和译码,得到基站要发给终 端 A, B, C, D的数据 data A , dataB, datac, 和 dataD。

终端 A再将 data B , data c , 和 data D 分别发送给终端 B, C和 D。

采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与 SU-MIMO相比, 由于终端 A, B, C, D 形成的虚拟接收终端具有更多的接收天线, 因此能获得更高的分集或复 用增益。 例如 A, B, C, D各自只有一根接收天线, 如果采用 SU-MIMO, 基站对各终端最多只能采用 1层传输, 而 A, B, C, D形成的虚拟接收终 端有 4根天线, 最多可以采用 4层传输, 复用增益明显提升。与 MU-MIMO 相比, 由于 MU-MIMO需要各用户之间的等效信道必须严格正 才能保证 用户之间没有干扰, 实际中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因此 MU-MIMO的性能 会大打折扣, 而采用本发明的下行虚拟 MIMO, 不存在用户间干扰, 性能 比 MU-MIMO要好。 而采用 A对所有终端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可以提高终 端之间数据交互的效率。

实施例四:

N 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下 行数据和下行解调参 考信号, 其中, N是大于等于 2的整数;

所述的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调参考信号后 转发给所述的 N个终端中的其他一个终端。

如图 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终端 A, B, C, D都需要接收来自基站 的下行数据, 在下行虚拟 MIMO中, 终端 A, B, C, D联合接收基站发来 的数据, 即终端 A, B, C, D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终端共同接收来自基 站的下行数据, 基站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向 A, B, C, D下发数据 Data和 解调参考信号 DMRS, 其中 Data由 data A , data B> data c , data D 4部分组成, 分别表示基站要发给终端 A, B, C, D的数据。

各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如图 7所示:

B, C, D分别将各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数据和解调参 信号发送给终 端 A, 例如终端 B将数据 Data B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发送给终端 A, 其 中 Data B 表示终端 B在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 DMRS B 是终端 B接收到的解 调参考信号, Data B 和 DMRS B 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也可以是经过采样量 化 后的数字信号。 同理, 终端 C将 Data G 和 DMRS G 发送给终端 A, 终端 D将 Data D 和 DMRS D 发送给终端 A。

终端 A将接收到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以及自身的 据和解调参考信 号在其他终端之间转发。 例如终端 A将数据 Data A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发送给终端 B, C, D。 同理, 终端 A将 Data B 和 DMRS B 发送给终端 C, D, 终端 A将 Data G 和 DMRS G 发送给终端 B, D, 终端 A将 Data D 和 DMRS D 发送给终端 B, Co

各终端在接收到终端 A转发的其他终端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结 自己已有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或)译码 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例如,终 端 B接收到数据 Data A 、 Data c 、 Data D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 DMRS C 和 DMRS D 以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 数据 Data B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对这 4部分数据进行联合解调和译码, 得到基站要发给终端 A的数据 data A ; 同理终端 A, C, D分别对 Data A 、 Data 6 , Data G 、 Data D 联合解调和译码后得到各自需要的数据 data A , data c 和 data D

采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与 SU-MIMO相比, 由于终端 A, B, C, D 形成的虚拟接收终端具有更多的接收天线, 因此能获得更高的分集或复 用增益。 例如 A, B, C, D各自只有一根接收天线, 如果采用 SU-MIMO, 基站对各终端最多只能采用 1层传输, 而 A, B, C, D形成的虚拟接收终 端有 4根天线, 最多可以采用 4层传输, 复用增益明显提升。与 MU-MIMO 相比, 由于 MU-MIMO需要各用户之间的等效信道必须严格正 才能保证 用户之间没有干扰, 实际中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因此 MU-MIMO的性能 会大打折扣, 而采用本发明的下行虚拟 MIMO, 不存在用户间干扰, 性能 比 MU-MIMO要好。 而采用 A对所有终端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可以提高终 端之间数据交互的效率。

实施例五: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 其中, N是大于等于 2的整数;

所述的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后转发给所述的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还可以是未连接 所述移动通信网 络的集中处理器。

如图 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终端 A, B, C, D都需要接收来自基站 的下行数据, 终端 E不需要接收数据, 终端 A, B, C, D联合接收基站发 来的数据, 即终端 A, B, C, D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终端共同接收来自 基站的下行数据, 基站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向 A, B, C, D下发数据 Data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数据 Data由 data A , data B> data c , data D 4部分组成, 分别表示基站要发给终端 A, B, C, D的数据。

各终端和中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如图 9所示:

A, B, C, D分别将各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发 送给终端 E,例如终端 A将数据 Data A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发送给终 端 E, 其中 Data A 表示终端 A在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 DMRS A 是终端 A接 收到的解调参考信号, Data A 和 DMRS A 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也可以是经过 采样量化后的数字信号。同理,终端 B将 Data B 和 /或 DMRS B 发送给终端 E, 终端 C将 Data G 和 /或 DMRS G 发送给终端 E, 终端 D将 Data D 和 /或 DMRS D 发送给终端 E。

终端 E将接收到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在终端之间转发。 例如终端 E将数据 Data A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发送给终端 B, C, D。 同理, 终端 E将 Data B 和 /或 DMRS B 发送给终端 A, C, D, 终端 E将 Data G 和 /或 DMRS G 发送给终端 A, B, D,终端 E将 Data D 和 /或 DMRS D 发送给终端 A, B, C。

A, B, C, D各终端在接收到终端 E发来的其他终端的数据和 /或解调 参考信号后结合自己已有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 解调和(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发送给自己 的数据。 例如, 终端 A接收 终端 E发来的数据 Data 6 , Data c , Data D 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DMRS B 、 DMRS C 和 DMRS D 以后, 结合自己已有的 Data A 和 /或 DMRS A , 对这 4部分数据进 行联合解调和译码, 得到基站要发给终端 A的数据 data A ; 同理终端 B, C, D分别对 Data A 、 Data 6 , Data G 、 Data D 联合解调和译码后得到各自需要的数 据 data B> data c 和 data D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终端 E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和基站通信能力 的移动或固定台设备, 也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式数据处理设备, 包括 但不限于中继、 无线接入点, 小基站, 或家庭基站等形式的设备。

采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与 SU-MIMO相比, 由于终端 A, B, C, D 形成的虚拟接收终端具有更多的接收天线, 因此能获得更高的分集或复 用增益。 例如 A, B, C, D各自只有一根接收天线, 如果采用 SU-MIMO, 基站对各终端最多只能采用 1层传输, 而 A, B, C, D形成的虚拟接收终 端有 4根天线, 最多可以采用 4层传输, 复用增益明显提升。与 MU-MIMO 相比, 由于 MU-MIMO需要各用户之间的等效信道必须严格正 才能保证 用户之间没有干扰, 实际中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因此 MU-MIMO的性能 会大打折扣, 而采用本发明的下行虚拟 MIMO, 不存在用户间干扰, 性能 比 MU-MIMO要好。 且利用终端 E转发数据能有效提升 A, B, C, D间交 互数据的效率。

实施例六:

N 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下 行数据和下行解调参 考信号, 其中, N是大于等于 2的整数;

所述的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调参考信号后 转发给所述的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

如图 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终端 A, B, C, D都需要接收来自基站 的下行数据, 终端 E不需要接收数据, 终端 A, B, C, D联合接收基站发 来的数据, 即终端 A, B, C, D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终端共同接收来自 基站的下行数据, 基站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向 A, B, C, D下发数据 Data 和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数据 Data由 data A , data B> data c , data D 4部分组成, 分别表示基站要发给终端 A, B, C, D的数据。

各终端和中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如图 10所示:

A, B, C, D分别将各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发 送给终端 E, 例如终端 A将数据 Data A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发送给终端 E, 其中 Data A 表示终端 A在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 DMRS A 是终端 A接收 到的解调参考信号, Data A 和 DMRS A 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也可以是经过采 样量化后的数字信号。 同理, 终端 B将 Data B 和 DMRS B 发送给终端 E, 终 端 C将 Data G 和 DMRS G 发送给终端 E, 终端 D将 Data D 和 DMRS D 发送给 终端 E。 终端 E将接收到终端 A, B, C, D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后对各部分 的数据联合解调和(或)译码从中得到基站要 发送给各终端的数据。 例如, 终端 E接收到数据 Data A 、 Data 6 , Data c 、 Data D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 DMRS B 、 DMRS C 和 DMRS D 以后, 对这 4部分数据进行联合解调和译码, 得到基站要发给终端 A, B, C, D的数据 data A , data B , data c 和 data D

终端 E将数据 data A , data B> datac和 data D 分别发送给终端 A, B, C和 D。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终端 E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和基站通信能力 的移动或固定台设备, 也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式数据处理设备, 包括 但不限于中继、 无线接入点, 小基站, 或家庭基站等形式的设备。

采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前述实施例中下行虚 拟 MIMO共同的有益效果外, 由于 data A , data B> data c 和 data D 的数据量通 常小于 Data A 、 Data 6 , Data c 、 Data D , 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进一步 提升 A, B, C, D之间通过终端 E交换数据的效率。

实施例七:

N个终端接收来自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的 行数据和 /或下行解调 参考信号, 其中, N是大于等于 2的整数;

所述的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 后转发给所述的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还可以是未连接 所述移动通信网 络的集中处理器。

所述 N个终端之外的其他一个终端对所述 N个终端发来的数据进行网 络编码后再发送给所述 N个终端。

如图 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终端 A, B, C, D都需要接收来自基站 的下行数据, 终端 E不需要接收数据, 终端 A, B, C, D联合接收基站发 来的数据, 即终端 A, B, C, D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终端共同接收来自 基站的下行数据, 基站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向 A, B, C, D下发数据 Data 和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数据 Data由 data A , data B> data c , data D 4部分组成, 分别表示基站要发给终端 A, B, C, D的数据。

各终端和中间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如图 11所示:

A, B, C, D分别将各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数据和 /或解调参考信号发 送给终端 E, 例如终端 A将数据 Data A 和解调参考信号 DMRS A 发送给终端 E, 其中 Data A 表示终端 A在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 DMRS A 是终端 A接收 到的解调参考信号, Data A 和 DMRS A 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也可以是经过采 样量化后的数字信号。 同理, 终端 B将 Data B 和 DMRS B 发送给终端 E, 终 端 C将 Data G 和 DMRS G 发送给终端 E, 终端 D将 Data D 和 DMRS D 发送给 终端 E。

终端 E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 并将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 终端 A, B, C, D。 例如终端 E将数据 Data A 、 Data 6 , Data c 、 Data D 进行多 元域网络编码发送给终端 A, B, C, Do 多元域网络编码的方法如下: 终端 E将接收到 Data A 、 Data 6 , Data c 、 Data D , 乘以多元域编码矩阵, 生成不同的网络编码数据集合。 例如终端 E 将数据乘以如下的伽罗华域 GF(2 4 )上的网络编码矩阵:

终端 E获得多组网络编码数据 ,分别为: 3^ + 14i 2 + i 3 + 6i 4 , Mi, + 3i 2 + 6i 3 + i 4 , ϊ χ + 6i 2 + 3i 3 + \4i 4 , 6 j + i 2 + \4i 3 + 3i 4 , 11 j + 5i 2 + 2i 3 + 8i 4 , 5 j + 1 \i 2 + 8i 3 + 2i 4 , 2¾ + & · 2 + 11¾ + 5i 4 , + 2i 2 + 5i + l li 4 ,其中 !, i 2 , i 3 , i 4 分另 1 J表示 Data A 、 Data 6 、 Data c 、 Data D 的数据比特序列。终端 E根据各终端的信道情况给发送全部或者部分 网络编码数据, 终端 E可以采用组播的方式在相同的信道上向 A, B, C, D发送网络编码的数据。

终端 A, B, C, D接收终端 E发来的网络编码数据, 每个终端只要正 确接收到任意三组广播信息就可以完成网络编 码数据的解码。 如: 终端 A 分另 1 J正确接 >\ ^网络编码数据为 3i, +I4i 2 + i 3 + 6i 4 , 14¾ + 3i 2 + 6i 3 + i 4 , i, + 6i 2 +3i 3 +\4i 4 , 终端 A已知自己发送的数据 DataA), 因此终端 1可以通 过三个网络编码数据解出终端 B, C, D的数据 2 ( Data 6 ), i 3 ( Data c ), i 4 ( Data D )。 其它终端的处理情形类似。

A, B, C, D各终端对各部分的数据联合解调和(或)译 从中得到 基站要发送给自己的数据。 例如, 终端 A对 Data A , Data 6 , Data c 、 Data D , 这 4部分数据进行联合解调和译码, 得到基站要发给终端 A的数据 data A ; 同理终端 B, C, D分别对 Data A 、 Data 6 , Data c 、 Data D 联合解调和译码后 得到各自需要的数据 data B> data c 和 data D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终端 E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和基站通信能力 的移动或固定台设备, 也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式数据处理设备, 包括 但不限于中继、 无线接入点, 小基站, 或家庭基站等形式的设备。 另外, 本实施例只列举了在终端转发数据的过程中采 用多元域网络编码的方法, 事实上采用其他的网络编码方法也能达到本与 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这里不 再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实施例五的有益效果 外, 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前述实施例中下行虚拟 MIMO共同的有益效果外, 由于在集中处理器(终端 E )处采用了网络编码技术,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终 端 A, B, C, D之间交互数据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实施例中都是采用了 A, B, C, D四个终端构成 了虚拟接收终端, 但是本发明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约束, 任何数量的终端 都可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案, 因此也应被视为基于本发明精神及实质的 实施例。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工业实用性

釆用本发明实施例, N个终端中一个终端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和 /或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后转发给 M个终端, 在终端间交互数据, 因此, 能实现 用户间的天线共享, 改善网络拥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