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RIVE CIRCUIT OF ELECTRIC CURTAIN BODY AND ELECTRIC CURTAIN BODY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5391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rive circuit of an electric curtain body and an electric curtain body. The drive circuit of the electric curtain body comprises a motor, a switching module used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ng state of the motor, and a power supplying module coupled with the switching module and providing electric energy for rotation of the motor. The switching module directly couples a positive pole or a negative pole of the power supplying module to any input end of the motor. Because the switching module and the power supplying module are used, the power supplying module directly provides a working power supply for the motor, and the switching module can switch the positive pole or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power supplying module to any input end of the motor, that is, can control reversal of polarities at two ends of the motor; in this way, control of forward and backward rotation of the motor is achieved, and an objective of controlling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curtain body is achieved. When the curtain body is moved to a preset location, the switching module is controlled to couple electrodes at two ends of the motor to the positive pole of the power supplying module; in this way, stalling of the motor is achieved and the curtain body is maintained stationary at the preset location.

Inventors:
WANG JINYOU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1721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02, 2014
Filing Date:
August 19,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WANG JINYOU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2P1/22; E06B9/6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663458A2010-03-03
CN2274009Y1998-02-11
CN2418787Y2001-02-14
US4963809A1990-10-16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BAIRUI PATENT&TRADEMARK OFFICE (CN)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包括电机, 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状态的切换模 块, 与切换模块耦合、 为电机转动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 所述切换模块将供电 模块的正极或负极直接耦合到所述电极的任意一个输入端。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 一继电器、 整流模块, 以及耦合到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 所述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通过整流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圏绕组 的正极,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同时耦合到第一电源端和电机的第一输入 端; 其公共触点耦合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 其常开触点耦合到第二电源端。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 三档双复位开关, 所述三档双复位开关包括与第一电源端耦合的第一电极; 与 第二电源端耦合的第二电极、 与供电模块正极耦合的第三电极、 与供电模块负 极耦合的第四电极、 与第三电极短接的第五电极、 与第四电极短接的第六电极;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一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 电连接 ;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二档中第一电极和第六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 第五电极电连接;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三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 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 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 三档双复位开关, 所述三档双复位开关包括与第一电源端耦合的第一电极; 与 第二电源端耦合的第二电极、 与供电模块正极耦合的第三电极、 与供电模块负 极耦合的第四电极、 与第三电极短接的第五电极、 与第四电极短接的第六电极;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一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 电连接 ;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二档中第一电极和第六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 第五电极电连接;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三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 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线圏绕组两端并 联有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耦合线圏绕组的负极; 负极耦合到线 圏绕组的正极。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 三档双复位开关, 所述三档双复位开关包括与第一电源端耦合的第一电极; 与 第二电源端耦合的第二电极、 与供电模块正极耦合的第三电极、 与供电模块负 极耦合的第四电极、 与第三电极短接的第五电极、 与第四电极短接的第六电极;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一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 电连接 ;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二档中第一电极和第六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 第五电极电连接;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三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 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8、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切 换开关、 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线圏绕组的 正极耦合到供电模块, 负极通过切换模块跟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耦合;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公共触点耦合到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 公共触点耦合到所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 触点耦合到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 常闭触点耦合到接地端。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 并联在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二二极管、 并联在所述第二继电器线 圏绕组两端的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耦合到所述供 电模块, 正极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耦合到接地端。

10、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 括第一二极管、 第一电容、 并联在供电模块的正、 负极之间的第一瞬变电压抑 制二极管、 以及并联在电机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第二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第一 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耦合到供电模块的正极和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 点, 其负极分别耦合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线圏绕组的正极; 所述第一电 容串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接地端之间。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 括并联在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二二极管、 并联在所述第二继电器 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耦合到所述 供电模块, 正极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耦合到接地端。

1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中,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 蓄电池和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13、 一种电动帘体, 包括帘体, 与帘体联动的转轴, 驱动转轴运动的电动 帘体的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机, 用于控制 电机运行状态的切换模块, 与切换模块耦合、 为电机转动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 所述切换模块将供电模块的正极或负极直接耦合到所述电极的任意一个输入 端; 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耦合。

14、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电动帘体,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 整流模块, 以及耦合到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 所述第一电 源端和第二电源端通过整流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圏绕组的正极, 所 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同时耦合到第一电源端和电机的第一输入端; 其公共 触点耦合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 其常开触点耦合到第二电源端;

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所述线圏绕组两端并联有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耦合线圏绕 组的负极; 负极耦合到线圏绕组的正极;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三档双复位开关, 所述三档双复位开关包括与第一电 源端耦合的第一电极; 与第二电源端耦合的第二电极、 与供电模块正极耦合的 第三电极、 与供电模块负极耦合的第四电极、 与第三电极短接的第五电极、 与 第四电极短接的第六电极;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一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 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电连接 ;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二档中第一电极和第 六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三档中第一 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和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15、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电动帘体, 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切换开关、 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线圏绕组的正极耦合 到供电模块, 负极通过切换模块跟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耦合; 所述第 一继电器的公共触点耦合到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公共触 点耦合到所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 合到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 常闭触点耦合到接地端;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第一电容、 并联在供电模块的正、 负极 之间的第一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以及并联在电机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第二瞬变 电压抑制二极管, 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耦合到供电模块的正极和第一继电器 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其负极分别耦合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线圏绕 组的正极; 所述第一电容串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接地端之间;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并联在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二二极管、 并联在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 极管的负极耦合到所述供电模块, 正极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耦合到接地端;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和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和电动帘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 更具体的说, 涉及一种电动帘体的驱动电 路和电动帘体。

【背景技术】

电动窗帘、 电动门帘等电动帘体由于其便利性, 慢慢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特别是对于办公楼、 会议室这类窗帘较多的建筑, 使用电动帘体是更佳的选择。

电动帘体一般通过开关或遥控装置进行控制, 使用遥控装置控制的电动帘 体, 通过两个按键来控制电动帘体的行程, 两个按键分别控制电动帘体上下运 动。 当需要将电动帘体向上拉时, 按住向上键, 帘体会连续往上卷起, 只有按 停止键的时候电机才会停止转动; 同样的, 帘体下拉时按向下键, 到达想要位 置的时候同样需要按停止键电机才能停止转动 。

现有的电动帘体必须带限位功能, 这就需要增加控制电路来存储帘体的行 程范围, 并实时判断电机转动是否超出帘体行程, 控制电路需要选用控制芯片 和存储芯片等较为昂贵的器件, 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 成本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和电动帘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

一种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包括电机, 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状态的切换模块, 与切换模块耦合、 为电机转动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 所述切换模块将供电模块 的正极或负极直接耦合到所述电极的任意一个 输入端。

进一步的,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 整流模块, 以及耦合到所述供 电模块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 所述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通过整流模 块连接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圏绕组的正极,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同时 耦合到第一电源端和电机的第一输入端; 其公共触点耦合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 其常开触点耦合到第二电源端。 此为一种采用单继电器的切换模块电路, 无论 是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哪一端为正极, 最终整流模块出来的都是高电平电 压, 高电平电压直接驱动第一继电器动作, 公共触点切换到常开触点。 此时, 当第一电源端为正极, 第二电源端为负极的时候, 正极电压耦合到电机的第一 输入端, 负极电压通过常闭触点耦合到电机的第二输入 端, 电机转动 (定义该 运行方向为正向); 反正, 当第一电源端为负极, 第二电源端为正极的时候, 负 极电压耦合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 正极电压通过常闭触点耦合到电机的第二输 入端, 电机反向转动; 当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同时为正极的时候 , 电机两 端的电压同时为正, 此时电机堵转, 帘体保持静止状态。 该技术方案只需要一 个继电器就能实现模式切换, 电路筒单, 器件也较少, 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 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并联 有瞬变电压抑制 二极管。 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可以抑制电流突变, 防止突然增大的电流损坏电 机。

进一步的, 所述线圏绕组两端并联有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耦合线圏绕组的负极; 负极耦合到线圏绕组的正极。 第一二极管起到稳压效果, 可以防止电压过大损坏线圏绕组。

进一步的,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三档双复位开关, 所述三档双复位开关包 括与第一电源端耦合的第一电极; 与第二电源端耦合的第二电极、 与供电模块 正极耦合的第三电极、 与供电模块负极耦合的第四电极、 与第三电极短接的第 五电极、 与第四电极短接的第六电极;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一档中第一电极和 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电连接 ;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二档中第 一电极和第六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三档双复位开关的第 三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此为一种采 用三档双复位开关控制电机正 /反转的控制方案。 进一步的,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切换开关、 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 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线圏绕组的正极耦合 到供电模块, 负极通过切换模块 跟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耦合;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公共触点耦合到所述 电机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公共触点耦合到所述电机的 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耦合 到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 常闭触 点耦合到接地端。 此为一种采用双继电器的切换模块电路, 第一继电器和第二 继电器线圏绕组的正极耦合到供电模块, 只要供电模块得电, 两个继电器的线 圏绕组的正极得电。 此时, 如果切换模块将第一继电器的负极连接到接地 端, 那么第一继电器动作, 电机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继电器的公共触点 连接到其 常开触点, 进而连接到供电模块的正极; 由于第二继电器没有动作, 因此电机 的第二输入端通过常闭触点接地, 此时由于电机的第一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二 输入端的电压, 电机开始转动(定义该转动方向为正向), 反正, 如果切换模块 将第二继电器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端, 那么第二继电器动作, 电机的第二输入端 通过第二继电器的公共触点连接到其常开触点 , 进而连接到供电模块的正极; 由于第一继电器没有动作, 因此电机的第一输入端通过常闭触点接地, 此时由 于电机的第二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一输入端的 电压, 电机反向转动; 如果切换 模块同时将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负极接 地, 那么电机的两个输入端都为 正极, 电机堵转, 帘体保持静止状态。 该技术方案用两个继电器来分别控制电 机的正反转, 两个继电器之间相互独立, 一个损坏不影响另一个的正常运行, 有利于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第一电容、 并联在供电模块 的正、 负极之间的第一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以及并联在电机两个输入端之间 的第二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耦合到供电模块的正极 和 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其负极分别耦合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 电器线圏绕组的正极; 所述第一电容串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 接地端之 间。 第一电容可以滤波, 第一二极管防止电压反向, 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可以 防止电流突变, 保护电机。

进一步的,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并联在所述第一继电器线 圏绕组两端的第 二二极管、 并联在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三二 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 管和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耦合到所述供电模块, 正极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耦合到接 地端。 第二和第三二极管起到稳压效果, 可以防止电压过大损坏线圏绕组。

进一步的,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和给所述蓄电池充电 的充电接口。 蓄 电池能提供可以移动的、 稳定的直流电源, 使用便利。

一种电动帘体, 包括帘体, 与帘体联动的转轴, 驱动转轴运动的如本发明 所述的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机耦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切换模块和供电模块, 供电模块为电机直接提供工 作电源, 而切换模块可以将供电模块的正极或负极切换 到电机的任意一个输入 端, 即可以控制电机两端极性的反转, 这样就实现了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达到 控制帘体收、 放控制的目的, 当帘体运行到预定的位置时, 再控制切换模块将 电机两端的电机都耦合到供电模块的正极, 这样就能实现电机堵转, 让帘体在 预定位置保持静止不动。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切换模块电路示意 ;

图 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切换模块的控制电路 意图;

图 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 意图。

其中: 10、 蓄电池; 20、 三档双复位开关; 30、 充电接口; 40、 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帘体, 包括帘体, 与帘体联动的转轴, 驱动转轴运 动的驱动电路。 该驱动电路包括电机, 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状态的切换模块, 与 切换模块耦合、 为电机转动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 所述切换模块将供电模块的 正极或负极直接耦合到所述电极的任意一个输 入端, 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电路 的电机 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切换模块和供电模块, 供电模块为电机直接提供工作 电源, 而切换模块可以将供电模块的正极或负极切换 到电机的任意一个输入端, 即可以控制电机两端极性的反转, 这样就实现了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达到控制 帘体收、 放控制的目的, 当帘体运行到预定的位置时, 再控制切换模块将电机 两端的电机都耦合到供电模块的正极, 这样就能实现电机堵转, 让帘体在预定 位置保持静止不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 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 1、 2所示, 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帘体, 包括帘体, 与帘体联动 的转轴, 驱动转轴运动的驱动电路。 该驱动电路包括电机 M, 用于控制电机 M 运行状态的切换模块, 与切换模块耦合、 为电机 M转动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 所述切换模块将供电模块的正极或负极直接耦 合到所述电极的任意一个输入 端, 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机 M耦合。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 JK1、整流模块 DW1 , 以及耦合到所述供电模 块的第一电源端 DC1和第二电源端 DC2, 所述第一电源端 DC1和第二电源端 DC2通过整流模块 DW1连接到所述第一继电器 JK1的线圏绕组的正极,所述第 一继电器 JK1的常闭触点同时耦合到第一电源端 DC1和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 A; 其公共触点耦合到电机 M的第二输入端 B, 其常开触点耦合到第二电源端 DC2。

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 A和第二输入端 B之间并联有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TVS1。 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TVSl可以抑制电流突变, 防止突然增大的电流损 坏电机 M。 所述线圏绕组两端并联有第一二极管 D1; 所述第一二极管 D1的正 极耦合线圏绕组的负极; 负极耦合到线圏绕组的正极。 第一二极管 D1起到稳压 效果, 可以防止电压过大损坏线圏绕组。 切换模块还包括三档双复位开关 20, 所述三档双复位开关 20包括与第一电 源端 DC1耦合的第一电极; 与第二电源端 DC2耦合的第二电极、 与供电模块正 极耦合的第三电极、 与供电模块负极耦合的第四电极、 与第三电极短接的第五 电极、 与第四电极短接的第六电极; 三档双复位开关 20的第一档中第一电极和 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电连接 ; 三档双复位开关 20 的第二档 中第一电极和第六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三档双复位开关 20的第三档中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电连接。 当然, 除了三档双复位开关 20以外,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切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模块可以包括蓄电池 10和给所述蓄电池 10充电的充电接 口 30。 蓄电池 10能提供可以移动的、 稳定的直流电源, 使用便利。

此为一种采用单继电器的切换模块电路,无论 是第一电源端 DC1和第二电源 端 DC2哪一端为正极, 最终整流模块 DW1 出来的都是高电平电压, 高电平电 压直接驱动第一继电器 JK1动作, 公共触点切换到常开触点。 此时分三种情况:

1 )当第一电源端 DC1为正极, 第二电源端 DC2为负极的时候(即对应三档 双复位开关 20的第一档), 正极电压耦合到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 A , 负极电压 通过常闭触点耦合到电机 M的第二输入端 B , 电机 M转动(定义该运行方向为 正向)。

2 )当第一电源端 DC1为负极, 第二电源端 DC2为正极的时候(即对应三档 双复位开关 20的第二档 ), 负极电压耦合到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 A ,正极电压 通过常闭触点耦合到电机 M的第二输入端 B , 电机 M反向转动 .

3 )当第一电源端 DC1和第二电源端 DC2同时为正极的时候(即对应三档双 复位开关 20的第三档), 电机 M两端的电压同时为正, 此时电机 M堵转, 帘体 保持静止状态。

本实施方式只需要一个继电器就能实现模式切 换, 电路筒单, 器件也较少, 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帘体, 包括帘体, 与帘体联动的转 轴, 驱动转轴运动的驱动电路。 该驱动电路包括电机 M, 用于控制电机 M运行 状态的切换模块, 与切换模块耦合、 为电机 M转动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 所述 切换模块将供电模块的正极或负极直接耦合到 所述电极的任意一个输入端, 所 述转轴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机 M耦合。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切换开关 40、 第一继电器 JK1和第二继电器 JK2, 所述第 一继电器 JK1和第二继电器 JK2线圏绕组的正极耦合到供电模块, 负极通过切 换模块跟电动帘体的驱动电路的接地端耦合; 所述第一继电器 JK1 的公共触点 耦合到所述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 JK2的公共触点耦合到所述 电机 M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继电器 JK1和第二继电器 JK2的常开触点耦合 到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 DC+, 常闭触点耦合到接地端。 切换开关 40可以选择实 施例一所述的三档双复位开关, 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切换开关。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Dl、 第一电容 CL1、 并联在供电模块的正、 负极之间的第一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TVS 1、 以及并联在电机两个输入端之间的 第二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TVS2, 第一二极管 D1的正极分别耦合到供电模块的 正极和第一继电器 JK1和第二继电器 JK2的常开触点, 其负极分别耦合到第一 继电器 JK1和第二继电器 JK2线圏绕组的正极; 所述第一电容 CL1串接在所述 第一二极管 D1的负极和接地端之间。 第一电容 CL1可以滤波, 第一二极管 D1 防止电压反向, 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可以防止电流突变, 保护电机^1。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并联在所述第一继电器 JK1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二二极管 D2、并联在所述第二继电器 JK2线圏绕组两端的第三二极管 D3, 所述第二二极 管 D2和第三二极管 D3的负极耦合到所述供电模块,正极通过所述 换开关 40 耦合到接地端。 第二和第三二极管起到稳压效果, 可以防止电压过大损坏线圏 绕组。

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模块可以包括蓄电池 10和给所述蓄电池 10充电的充电接 口。 蓄电池 10能提供可以移动的、 稳定的直流电源, 使用便利。 本实施方式采用双继电器的切换模块电路, 第一继电器 JK1 和第二继电器 JK2线圏绕组的正极耦合到供电模块, 只要供电模块得电, 两个继电器的线圏绕 组的正极得电。 此时分三种情况:

1 )如果切换模块将第一继电器 JK1 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端, 那么第一继电器 JK1动作, 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继电器 JK1的公共触点连接到其常开 触点, 进而连接到供电模块的正极; 由于第二继电器 JK2没有动作, 因此电机 M的第二输入端通过常闭触点接地, 此时由于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的电压大于 第二输入端的电压, 电机 M开始转动 (定义该转动方向为正向)。

2 )如果切换模块将第二继电器 JK2的负极连接到接地端, 那么第二继电器 JK2动作, 电机 M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继电器 JK2的公共触点连接到其常开 触点, 进而连接到供电模块的正极; 由于第一继电器 JK1 没有动作, 因此电机 M的第一输入端通过常闭触点接地, 此时由于电机 M的第二输入端的电压大于 第一输入端的电压, 电机 M反向转动.

3 )如果切换模块同时将第一继电器 JK1和第二继电器 JK2的负极接地, 那 么电机 M的两个输入端都为正极, 电机 M堵转, 帘体保持静止状态。 该技术方 案用两个继电器来分别控制电机 M的正反转, 两个继电器之间相互独立, 一个 损坏不影响另一个的正常运行, 有利于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 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 说明。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 干筒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