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FIXING STRUCTURE AND J-SHAPED FIXING METHOD FOR BUILDING WALL MATERIAL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20/24032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fixing structure for a building wall material, comprising a first anchoring unit and a second anchoring unit. The first anchoring unit comprises a first locking section, an abutting section, and a first anchoring section; the first anchoring section and the abutting section have an angle of less than 90°, and the first anchoring section is us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a first groove of the building wall material; a second anchoring unit comprises a second locking section and a second anchoring section; the second locking section is used for being mechan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locking section; the second anchoring section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locking section and is us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a second groove of the building wall material or abutting against a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building wall material. In this way,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building wall material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further provides a fixing method for a building wall material.

Inventors:
CHEN HUNG-M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IB2020/054600
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03, 2020
Filing Date:
May 15, 202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EN HUNG M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4F13/21; E04F13/2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291040A2013-09-11
CN107893518A2018-04-10
CN202176078U2012-03-28
CN103498540A2014-01-08
CN106884491A2017-06-23
JP2003253848A2003-09-1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UNITALEN ATTORNEYS AT LAW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建筑墙材用的固定结构, 包括:

第一锚固单元, 所述第一锚固单元包括第一锁固段、 抵靠段及第一锚固段, 所述抵靠 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锁固段与所述第一锚固段之间, 所述第一锁固段是朝远离所述建筑墙材 的方向延伸, 所述抵靠段用于托抵所述建筑墙材的固定面, 所述第一锚固段与所述抵靠段 之间具有一不超过 90°的夹角, 且所述第一锚固段用以嵌设于所述建筑墙材的第一沟槽; 以 及

第二锚固单元, 所述第二锚固单元包括第二锁固段及第二锚固段, 所述第二锁固段用 于与所述第一锁固段形成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锚固段连接于所述第二锁固段, 且所述第二 锚固段用以嵌设于所述建筑墙材的第二沟槽或抵靠于所述建筑墙材的周缘面。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固定结构, 还包括固定单元, 所述第一、 第二锁固段至少其中 一者还用于与所述固定单元形成机械连接, 且所述固定单元用以固定于建筑墙面。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锚固段垂直于所述抵靠段。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锚固单元还包括勾部, 所述勾部连接 于所述第二锚固段远离所述第二锁固段的一端, 所述勾部朝所述第一锚固段延伸, 且所述 勾部用以嵌设于所述建筑墙材周缘面上的第三沟槽。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固定结构, 还包括插销, 所述插销用以插设于所述建筑墙材周 缘面上的插孔内, 所述第二锚固段具有用以让该插销穿设的镂空部。

6、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固定结构, 还包括第一马车螺栓组及第二马车螺栓组, 所述第 第二锁固段通过所述第一马车螺栓组形成机械连接, 所述固定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马车 螺栓组而与所述第一、 第二锁固段至少其中一者形成机械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 第二锁固段互不平行但在一支点上 相抵, 所述第一马车螺栓组锁固于所述支点与所述建筑墙材之间的位置。

8、 一种建筑墙材用的固定结构, 包括:

第一锚固单元, 所述第一锚固单元包括第一锁固段、 抵靠段及第一锚固段, 所述抵靠 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锁固段与所述第一锚固段之间, 所述第一锁固段是朝远离该建筑墙材的 方向延伸, 所述抵靠段具有穿孔, 所述抵靠段用于托抵所述建筑墙材的固定面, 所述第一 猫固段与所述抵靠段之间具有一不超过 90。的夹角,且所述第一锚固段用以嵌设于所述建筑 墙材的第一沟槽; 以及 第二锚固单元, 所述第二锚固单元包括螺栓及第二锚固段, 所述第二锚固段具有大径 段, 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穿孔, 且所述螺栓用于与所述第二锚固段螺合并与所述大径段机 械连接, 所述第二锚固单元与所述抵靠段形成机械连接, 且所述第二锚固段用以嵌设于所 述建筑墙材的内扩孔, 所述大径段的轮廓大于所述内扩孔的最小横截面。

9、 一种建筑墙材的 J形固定工法, 应用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固定结构, 所述 建筑墙材包括装饰面、 所述固定面及多个连接于所述装饰面与所述固定面之间的周缘面, 所述 J形固定工法包括:

在所述固定面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沟槽;

使所述第一锚固段嵌设于所述第一沟槽内, 使所述第二锚固段抵靠于所述周缘面的其 中一个, 并使所述第一、 第二锁固段形成机械连接;

使所述第一、 第二锁固段至少其中一者与所述固定单元形成机械连接; 以及 将所述固定单元固定于所述建筑墙面上。

10、 一种建筑墙材的 J形固定工法, 应用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固定结构, 所 述建筑墙材包括装饰面、所述固定面及多个连接于所述装饰面与所述固定面之间的周缘面, 所述 J形固定工法包括:

在所述固定面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沟槽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沟槽;

使所述第一锚固段嵌设于所述第一沟槽内,使所述第二锚固段嵌设于所述第二沟槽内, 并使所述第一、 第二锁固段形成机械连接;

使所述第一、 第二锁固段至少其中一者与所述固定单元形成机械连接; 以及 将所述固定单元固定于所述建筑墙面上。

Description:
建筑墙材用的固定结构及 J形固定工法

本申请要求于 2019年 5月 29 日提交台湾智慧财产局、 申请号为 108118566、 发明名 称为“建筑墙材用的固定结构及 J 形固定工法”的台湾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 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建筑墙材干挂技术, 特别是该干挂技术所涉及的固定结构及固定工 法。 背景技术

石材、 较厚的磁砖等建筑墙材可采用干挂技术固定于 建筑墙面, 目前常见的干挂技术 例如可见于 CN 102733521A发明专利, 其公开了一种石材幕墙金属挂件, 包括水平翼及垂 直翼, 两者均设有孔或槽, 其中, 石材幕墙背面钻孔并安装一背栓, 背栓上的螺杆与垂直 翼上的孔连接, 并通过水平翼连接固定于建筑墙面上。

换言之, 现有干挂技术中, 金属挂件仅仅通过背栓而与建筑墙材 (即石材幕墙) 单点 固定, 这种固定方式在静态时虽能提供足够的支撑性 , 但在地震时的动态晃动过程中, 应 力会集中在建筑墙材与背栓的交界面, 而由于交界面的面积不大, 因此在剧烈晃动之下, 高度集中的应力容易造成建筑墙材在该交界面 处崩裂, 进而发生建筑墙材脱落的情况, 不 但造成财物损失, 也会危害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固定强 度的固定结构及固定工法。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墙材用的固定结构, 其包括第一锚固 单元及第二锚固单元, 第一锚固单元包括第一锁固段、 抵靠段及第一锚固段, 抵靠段连接 于第一锁固段与第一锚固段之间, 第一锁固段是朝远离建筑墙材的方向延伸, 第一锚固段 与抵靠段之间具有不超过 90。的夹角, 且第一锚固段用以嵌设于建筑墙材的第一沟槽 ; 第二 猫固单元包括第二锁固段及第二锚固段, 第二锁固段用于与第一锁固段形成机械连接, 第 二锚固段连接于第二锁固段, 且第二锚固段用以嵌设于建筑墙材的第二沟槽 或抵靠于建筑 墙材的周缘面。 在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中, 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单元, 第一、 第二锁固段至 少其中一者用于与固定单元形成机械连接, 且固定单元用以固定于建筑墙面。

在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中, 第二锚固段垂直于抵靠段。

在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中, 第二锚固单元还包括勾部, 勾部连接于第二锚固 段远离第二锁固段的一端, 勾部朝第一锚固段延伸, 且勾部用以嵌设于建筑墙材周缘面上 的第三沟槽。

在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中, 还包括插销用以插设于建筑墙材周缘面上的插 孔 内, 第二锚固段具有用以让插销穿设的镂空部, 且插销用于被夹设于勾部与建筑墙材之间。

在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中, 还包括马车螺栓组及第二马车螺栓组, 第一、 第 二锁固段是通过马车螺栓组形成机械连接, 固定单元是通过第二马车螺栓组而与第一、 第 二锁固段至少其中一者形成机械连接。

在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中, 第一、 第二锁固段互不平行但在一支点上相抵, 马车螺栓组锁固于支点与建筑墙材之间的位置 。

在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例中, 第一锚固段与抵靠段之间的夹角介于 45°至 80°。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墙材的 J形固定工法, 采用前述固 定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建筑墙材包括装饰面、 固定面及多个连接于装饰面与固定面之间的 周缘面, 该 J形固定工法包括:

在固定面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沟槽;

使第一锚固段嵌设于第一沟槽内, 使第二锚固段抵靠于所述周缘面的其中一个, 并使 第一、 第二锁固段形成机械连接;

使第一、 第二锁固段至少其中一者与固定单元形成机械 连接; 以及

将固定单元固定于建筑墙面上。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墙材的 J形固定工法, 采用前述固 定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建筑墙材包括装饰面、 固定面及多个连接于装饰面与固定面之间的 周缘面, 该 J形固定工法包括:

在固定面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沟槽及至少一 个所述第二沟槽;

使第一锚固段嵌设于第一沟槽内, 使第二锚固段嵌设于第二沟槽, 并使第一、 第二锁 固段形成机械连接;

使第一、 第二锁固段至少其中一者与固定单元形成机械 连接; 以及

将固定单元固定于建筑墙面上。 通过上述新式干挂技术, 建筑墙材可以稳固地固定于固定结构上, 且由于第一、 第二 猫固段可在两个位置对建筑墙材提供抓持力道 , 因此即便在动态震动的环境下, 建筑墙材 所受的应力不会仅集中在单一个位置, 而可分散在第一、 第二锚固段之间的整体結构面上, 如此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建筑墙材的抗震能力 , 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 2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 3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 图。

图 4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图。

图 5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 6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图。

图 7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 8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 图。

图 9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图。

图 10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图。

图 11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 图。

图 12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图。

图 13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 图。

图 14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图。

图 15A、 图 15B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八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面图。

图 16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第九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 图。

图 17、 图 18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 19A、 图 19B、 图 19C图为本发明 J形固定工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 图 20A、 图 20B、 图 20C为本发明 J形固定工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建筑墙材 1A 第一沟槽

1B 第二沟槽 1C 第三沟槽

3 装饰面 4 固定面

5 周缘面 6 插孔

7 内扩孔 8 扩孔固定锚栓

10 第一锚固单元 11 第一锁固段

111 第一长槽 12 抵靠段

121 穿孔 13 第一锚固段

14 垂直段

20 第二锚固单元

21 第二锁固段 211 第二长槽

22 第二锚固段 221 镂空部

23 勾部 24 螺栓

25 第二锚固段 251 扩孔环

30 固定单元 31 水平段

311 第三长槽 32 垂直段

321 长槽 35 延伸件

40 马车螺栓组 41 马车螺栓

411 螺栓头 412 方颈段

413 螺杆 42 螺帽

50 第二马车螺栓组 60 插销

70 马车螺栓组 71 螺帽

P 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特征及功效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 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 1 至图 4, 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锚固 单元 10、 第二锚固单元 20、 固定单元 30、 马车螺栓组 40及第二马车螺栓组 50。 本发明的 固定结构是用以将建筑墙材 1 固定于建筑墙面, 所述建筑墙材例如是石板、 人造石板、 磁 砖、 复合板或其他类似墙材, 并且适用于干桂技术, 建筑墙材 1 具有装饰面 3、 固定面 4 及多个连接于装饰面 3与固定面 4的周缘面 5。

第一锚固单元 10包括第一锁固段 11、 抵靠段 12及第一锚固段 13 , 抵靠段 12连接于 第一锁固段 11与第一锚固段 13之间, 第一锁固段 11是朝远离建筑墙材 1的方向延伸, 且 第一锁固段 11具有第一长槽 111。第一锚固段 13用以嵌设于建筑墙材固定面 4的第一沟槽 1A, 且第一锚固段 13与抵靠段 12之间的夹角不超过 90°,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前述夹 角介于 45。至 80。, 例如 60。, 藉此更稳固地固定建筑墙材 1。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锚 固段 13嵌设于第一沟槽 1A后, 两者间的缝隙还填有塑钢土, 以进一步提高两者的结合强 度。

第二锚固单元 20包括第二锁固段 21及第二锚固段 22, 第二锁固段 21具有第二长槽 211 , 且第二锁固段 21是通过马车螺栓组 40与第一锁固段 11形成机械连接。 马车螺栓组 40包括马车螺栓 41及螺帽 42, 马车螺栓 41具有螺栓头 411、 方颈段 412及螺杆 413, 螺 帽 42与螺杆 413螺设, 且螺帽 42与第一、 第二锁固段 11、 21之间具有垫片, 方颈段 412 位于第一、 第二长槽 111、 211中, 可防止马车螺栓组 40转动。 第二锚固段 22连接于第二 锁固段 21的一端, 且本实施例中, 第二锚固段 22用以嵌设于建筑墙材固定面 4的第二沟 槽 1B, 且第二锚固段 22垂直于抵靠段 12。 因此, 第一、 第二锚固段 13、 22可在两个方向 上夹抵建筑墙材 1 , 抵靠段 12可托抵建筑墙材的固定面 4, 三者对建筑墙材 1形成稳固的 夹持, 其侧视轮廓近似于“J” 字形。 本实施例中, 第一、 第二锁固段形成锁固连接, 在其 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 第二锁固段可以是焊固连接、 同时锁固及焊固连接、 或先锁 固后再焊固并退出锁固的方式连接。

固定单元 30具有水平段 31及垂直段 32, 水平段 31具有第三长槽 311, 固定单元 30 通过第二马车螺栓组 50与第一、 第二锁固段 11、 21形成机械连接, 第二马车螺栓组 50与 马车螺栓组 40相似, 同样具有马车螺栓及螺帽。 垂直段 32也具有长槽 321, 可通过扩孔 固定锚栓 8或自攻螺丝固定于建筑墙面。

如图 4所示, 本发明的固定结构通过两个锚固单元, 可对建筑墙材形成双向夹持, 即 便在动态晃动的环境中, 应力也能在两个锚固单元之间的应力区分散, 也就是应力并不会 高度集中于特定点, 这使得本发明的固定结构不但施工简单、 成本较低, 还能够承受更大 的晃动程度, 大幅提升抗震性能与安全性能。

请参考图 5和图 6, 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处在于, 第二锚固段 22与第二锁固段 21之间夹有一钝角, 也就是第一、 第二锚固段 13、 22两者相向夹持住建筑墙材 1, 对建筑墙材 1形成稳固的夹持。

请参考图 7至图 9, 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結构的第三实施例, 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处在于, 第二锚固段 22是抵靠于建筑墙材的顶部周缘面 5, 且第二锚固单元 20还包 括勾部 23, 勾部 23连接于第二锚固段 22远离第二锁固段 21的一端, 勾部 23朝第一锚固 段 13延伸, 且勾部 23可嵌设于建筑墙材周缘面 5上的第三沟槽 1C。 借此, 能更牢固地固 定建筑墙材 1。 除此之外, 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 30的垂直段 32的长槽 321在垂直方向上 成开放状, 因此可以将固定单元 30在垂直方向上安挂于扩孔固定锚栓 8上, 方便施工。

请参考图 10和图 11,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其 第三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处在于, 其还包括插销 60, 插销 60可插设于建筑墙材周缘面 5上的插孔 6 内, 第二 锚固段 22则具有可让插销 60穿设的镂空部 221, 且插销 60可被夹设于勾部 23与建筑墙 材 1之间。 除此之外, 插销 60顶端外露于周缘面 5上的部分也可供位于上方的另一建筑墙 材 (未示出) 底部插接定位。

请参考图 12, 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五实施例, 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 处在于, 第一、 第二锁固段 11、 21互不平行但在一支点 P上相抵, 且马车螺栓组 40是锁 固于支点 P与建筑墙材 1之间的位置,这使得第一、第二锚固单元 10、 20形成一杠杆系统, 马车螺栓组 40用以对该杠杆系统施力, 施加的力量可由螺帽 42螺锁的深度调整, 这样的 杠杆系统能够大幅提高第一、 第二锚固段相向夹持的力道, 提供极为稳固的夹持性能。

请参考图 13, 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六实施例, 其与第三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 处在于, 固定单元 30的垂直段 32是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于建筑墙面。

请参考图 14, 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七实施例, 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 处在于, 固定单元 30还包括延伸件 35, 延伸件 35与垂直段 32形成机械连接, 且延伸件 35可被固定于建筑墙面, 其中, 垂直段 32的高度延伸至高于建筑墙材 1顶部的周缘面 5 , 让施工者可通过建筑墙材 1顶部的缝隙装卸马车螺栓组 70的螺帽 71, 使得建筑墙材 1可 被拆卸替换, 便于检视, 也更容易施作安装。

请参考图 15A、 15B,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八实施例,其 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处在于, 抵靠段 12具有穿孔 121, 第二锚固单元 20包括螺栓 24及第二锚固段 25 , 螺 栓 24穿设于穿孔 121, 第二锚固段 25具有大径段,且本实施例中, 该大径段为扩孔环 251, 且螺栓 24用以与第二锚固段 25螺合并用以由内而外地撑开扩孔环 251, 此时第二锚固单 元 20可与抵靠段 12形成机械连接, 且第二锚固段 25可嵌设于建筑墙材 1的内扩孔 7, 内 扩孔 7较深处的直径大于开口处的直径, 且大径段的轮廓大于该开口处 (即内扩孔 7横截 面最小的位置) 的横截面。 借此, 第一、 第二锚固段同样可在两个位置对建筑墙材提供 抓 持力道。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二锚固段的大径段与该螺栓直接螺合或一体 成形, 内扩孔具有垂直该穿孔轴向的开窗, 第二锚固段经由该开窗从侧向滑设于内扩孔内 。

请参考图 16, 示出了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第九实施例, 其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似, 差异 处在于, 第一锁固段的一端直接形成有垂直段 14, 可供直接固定于建筑墙面上。

请参考图 17、 18, 建筑墙材的固定面 4可依需求在不同的位置装设不限数量的固定 构。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固定結构也可搭配其他形式的固定结 构使用。

接下来通过若干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建筑墙材的 J形固定工法。

首先, 请参考图 19A, 在固定面 4分别形成第一沟槽 1A及第二沟槽 1B ; 其中, 第一、 第二沟槽的数量可视固定结构安装的数量而调 整;

接着, 如图 19B所示, 将第一锚固段 13嵌设于第一沟槽 1A 内, 再将第二锚固段 22 嵌设于第二沟槽 1B内,然后利用马车螺栓组 40使第一、第二锁固段 11、 21形成机械连接; 再接着, 如图 19C所示, 利用第二马车螺栓组 50将第一、 第二锁固段 11、 21与固定 单元 30的水平段 31形成机械连接;

最后, 如图 4所示, 利用扩孔固定锚栓 8将固定单元 30固定于建筑墙面上, 完成建筑 墙材的干挂作业。

请另参考图 20A,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施工时先在 定面 4形成第一沟槽 1A, 然后在顶部的周缘面 5形成第三沟槽 1C ;

接着, 如图 20B所示, 将第一锚固段 12嵌设于第一沟槽 1A内, 将第二锚固段 13抵 靠于顶部的周缘面 5,并且将勾部 23嵌设于第三沟槽 1C内,再利用马车螺栓组 40使第一、 第二锁固段 11、 21形成机械连接;

接着, 如图 20C所示, 利用第二马车螺栓组 50将第一、 第二锁固段 11、 21与固定单 元 30的水平段 31形成机械连接;

最后, 利用扩孔固定锚栓 8将固定单元固定于建筑墙面上, 完成建筑墙材的干挂作业。 借由上述新式干挂技术, 建筑墙材可以稳固地固定于固定结构上, 且由于第一、 第二 猫固段可在两个位置对建筑墙材提供抓持力道 , 因此即便在动态震动的环境下, 建筑墙材 所受的应力不会仅集中在单一个位置, 而可分散在第一、 第二锚固段之间的整体结构面上, 如此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建筑墙材的抗震能力 , 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 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然 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米人员, 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 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 技术 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 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 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申请的技木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 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 化及修饰, 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