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FREQUENCY MIX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THEREI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3609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frequency mixing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suppressing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therein, relating to mixing input signals and local oscillation signals, and utilizing a frequency mixing circuit that ha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easily implemented, an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The frequency mixing circuit includes a direct current bias circuit (1), which includes a direct current bias power supply (2) for reducing the local oscillator curr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inly applies to frequency mixing, and especially to mix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s and local oscillator signals to output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Inventors:
CAI HUA (CN)
SHUAI SONGLIN (CN)
HE JIA (CN)
ZHANG Y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2243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1, 2012
Filing Date:
March 13,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CAI HUA (CN)
SHUAI SONGLIN (CN)
HE JIA (CN)
ZHANG YO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3D7/18
Foreign References:
EP0528848B11994-01-19
CN201113924Y2008-09-10
CN101202533A2008-06-18
CN101345537A2009-01-14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685629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EADER PATENT & TRADEMARK FIRM (CN)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求 书

1、 一种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直流偏置电路, 所述直流偏置电路包 括用于减小本振电流的直流偏置电压源。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 电压值根据公式^ ^,^…,^^^ ^和^ 。^。2,…,^^^^)1〉。,计 dVb d2Vb

算得出, 其中, ^为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 ,..., 为非线性电阻上 电流与电压关系中电压值的系数, k为非零自然数, ^。为本振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中频电压源的电压值, fLo(a a2, ... , k, VLo , VIF ,ν 为本振电流值。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频电路还包括中 频输人端口、 本振输入端口、 射频输出端口, 所述直流偏置电路设置在所述中 频输入端口侧、 或者本振输入端口侧、 或者射频输出端口侧。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项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频电 路还包括: 90度电桥和正交混频器, 所述正交混频器包括第一混频单元电路、 第二混频单元电路和一个合路器;

输入信号经所述 90度电桥, 产生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 所述第一 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分别传送至正所述交混频器的第一混频单元电路 和第二混频单元电路, 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分别在所述第一 混频单元电路和第二混频单元电路内与本振信号混合后经合路器产生输出信 号。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混频单元电 路的中频输入端和第二混频单元电路的中频输入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直流偏置 电路。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频电路的中频 端口和本振端口设有电平控制电路, 所述电平控制电路用于使所述混频电路的 中频端口和本振端口的输入功率为常量。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偏置电路还包 括用于测量所述直流偏置电路偏置电流的电流计。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 电压值 (") = ^("-l) + M*(/- 其中, 为第 η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压 源的电压值, 为第 η-1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系数更 新步进, /为第 η时间段内测得的偏置电流值, 为偏置电流参考值。

9、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90度电桥和所 述第一混频单元电路之间、 所述 90度电桥和所述第二混频单元电路之间、 所述 第一混频单元电路和所述合路器之间、 所述第二混频单元电路和所述合路器之 间各设有一个电容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混频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频单元电 路和所述第二混频单元电路为具有相同电阻性的混频器。

11、 一种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法, 所述混频电路包括直流偏置电 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公式 d\fL0(al,a2,...,ak,VLo,V1F,Vb \ = 0和 t20(α α2,■·■,¾, ^0,Ff,Fj| > 0计算

^的值, 其中, ^为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 ,..., 为非线性电阻上 电流与电压关系中电压值的系数, k为非零自然数, ^。为本振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中频电压源的电压值, fLo(a a2,..., k, VLo , ¾ , I¾ )为本振电流值;

将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 Vb

12、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 Vb时偏置电流值 ; 获取当前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电流值 /;

计算 (") = ^("-1) ,), 其中, 为第 n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 压源的电压值, 为第 n-1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M为系数 更新步进, /为第 n时间段内测得的偏置电流值, 为偏置电流参考值;

将当前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 ^ )。

Description:
混频电路和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了 2011年 4月 2日提交的, 申请号为 201110083379.3 , 名称 为"混频电路和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 ,,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 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 尤其涉及一种混频电路和混 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频, 工程上也称变频, 是将信号的频率由一个数值变成另一个数值的 过程, 完成这种混频功能的电路称为混频电路或变频 电路, 亦称为混频器或 变频器。

混频电路已被广泛应用在通信工程和无线电技 术中, 一般来说, 每一无 线通信装置都具有发射机和接收机, 发射机用于将用户数据转换为射频信号 以进行数据传输, 接收机用于将所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用户数 据以进行数 据接收。

无论在发射机中还是在接收机中, 混频电路在发射 /接收射频信号时均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发射机中, 混频电路将输入信号(基带信号或中频信号) 与本地振荡信号混合以产生将要发射的射频信 号。 在接收机中, 混频电路将 天线所接收的射频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混合, 以产生基带信号或中频信号。

尤其在超外差接收机中, 混频电路应用比较多, 如 AM广播接收机将已调 幅信号 535KHZ— 1605KHZ 便成为 465KHZ 中频信号, 电视接收机将已调 48. 5M— 870M的图像信号要变成 38匪 Z的中频图像信号,移动通信中的一次中 频和二次中频等。

超外差结构是目前微波发射机的主要变频方式 , 如图 1 所示, 它将信息 或中频调制信号 IF同频率较高的本振信号 Lo混频, 将调制信号载波提升至 射频 RF。

信号载波频率由 变换到 ^,其关系可以为 = LO + flF或者

Λ^ =Λ。- 。 由于混频电路的非线性, 输出信号的频率成份可表示为 f^nU m" 其中, "、 为整数。

如果取 ^ = fto + fir为混频电路输出信号, 通常混频电路 RF 输出端口除 该信号外, 还包含杂散信号 。, 即产生本振泄漏。

为了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可以在混频电路中使用滤波器, 如图 2 所示, 利用滤波器的频率选择性使射频信号可以通过 , 而本振频率受到抑制。

釆用上述方案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滤波器需要具有较强的频率选 择性, 滤波器同系统的互联方式较复杂, 且滤波器性能受工艺能力影响较大, 可实现性差。 另外由于滤波器是具有频率选择性的元件, 频率选择特性与频 率宽范围覆盖是矛盾的, 所以这种方案无法满足混频电路宽带化应用的 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频电路和混频电路 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法, 釆用结构较简单、 较易实现的混频电路, 有效减小本振泄露。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频电路, 包括直流偏置电路, 所述直流偏置电路包括用于减小本 振电流的直流偏置电压源。

一种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法, 所述混频电路包括直流偏置电路, 包括以下步骤:

根 公式 1 L , α 2 , · · ·, α ^。, , ^ ) I = 0和 ^ ΐΛο , A, , | 0计 dV b d 2 V b

算 的值, 其中, 为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βι , β2 ,..., 为非线性电 阻上电流与电压关系中电压值的系数, k 为非零自然数, 。为本振电压源的 电压值, 为中频电压源的电压值, / £ 。( ¾7 , )为本振电流值; 将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 v 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频电路和混频电路中抑 制本振泄露的方法, 通过 在混频电路中设置一个比较简单、 比较容易实现的直流偏置电路, 在该直流 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发生变化时, 本振电流值也随之发生相应变 化, 当该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为某一特定值时 , 能够使本振电流值减小, 于是, 有效的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 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现有技术中超外差结构示意图;

图 2为通过滤波器实现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频电路的结构 ;

图 4为釆用场效应晶体管 FET实现混频的结构图;

图 5为釆用二极管实现混频的结构图;

图 6为图 3所示混频电路的原理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频电路的结 图;

图 8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频电路中抑制本 振泄露的方法的流程 图;

图 9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频电路中抑制 本振泄露的方法的流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频电路, 如图 3所示, 包括直流偏置电路 1 , 所述直流偏置电路 1包括用于减小本振电流的直流偏置电压源 2。

本实施例适用于图 4所示的釆用场效应晶体管 FET实现混频的方式, 和 图 5所示的釆用二极管实现混频的方式。

可以将场效应晶体管 FET等效为非线性电阻, 下面分析图 3所示混频电 路的原理。 首先。 可以根据已有方法将图 4、 图 5所示的结构等效为如图 6所 示的电路。

如图 6所示。 该混频电路包括本振电压源 3、 中频电压源 4、 直流偏置电 压源 5、 非线性电阻 6、 产生激励信号的源阻抗 Rs、 负载阻抗 Rl。

设非线性电阻 6上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关系:

I =∑a n V"

"_-ι , k<7 ( 1 ) , 其中, /为非线性电阻 6上的电流, V为 非线性电阻 6上的电压, α „为表示器件特性的系数。

环路总电压源 Va = 。 * cos WLot + VIF * cos wiFt + Vb ( 2 ) ,其中, Va 为环路总电压源的电压值, 包括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为本振电压源 3的 电压值, 为中频电压源 4的电压值, 为直流偏置电压源 5的直流电压值。

将式( 2 )带入式( 1 ) , 可得到本振电压源 3、 中频电压源 4和直流偏置 电压源 5产生的直流电流值。

直流偏置电压源 5产生的直流电流值为: , 其 中, 为直流偏置电压源 5产生的直流电流值, βι , ,..., 为式( 1 )中非线性 电阻 6上的电压系数。

本振电压源 3产生的电流为: 。=f L ' A 2,''',a k ,V L 。,V IF ,V 。

为直流偏置电源 5设置多个不同的电压值 V & ,可以测得每个电压值 对应 的 V L。、 V IF , 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 可以获取到非线性电阻 6表达式中的 系数 β "。

将获取到的非线性电阻 6 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中的系数 ""带 f i0 ( ai ,a 2 ,..., ak ,V i0 ,V IF ,V b ) , 根据 公 式 d\f Lo (a l ,a 2 ,...,a k ,V Lo ,V IF ,V b )\ = ) 和 > o计算出 ^的值, 计算得到的 V b 使| 。|的值最小。

I I d V b

Ι Λ 。Ι最小, 即本振电流最小, 设置外部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为上述计算 得 的 , 便可实现混频电路中对本振泄露的抑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频电路, 设置一个比较简单、 比较容易实现的直流偏 置电路, 在该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发生变化时, 本振电流值也随之发生 相应变化, 当该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为某一特定值时 , 能够使本振电流 值减小, 于是, 有效的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频电路也适用于将射 频信号和本振信号混合, 输出中频信号的情况。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该直流偏置电路 1 , 还可以设置在本振 信号侧, 或者射频信号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混频电路, 如图 7 所示, 该混频电路可以包括用于输入中频 ( I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信号的 中频输人端口 7、 用于输入本振(Lo, Local Osci llation)信号的本振输入端口 8、 用于输出射频 (RF, Radio Frequency )信号的射频输出端口 9。

在中频输入端口 7侧设置第一直流偏置电路 10、 第二直流偏置电路 11 , 所述第一直流偏置电路 10包括用于减小本振电流的直流偏置电压源 12 ,记为 Vbl ,所述第二直流偏置电路 11包括用于减小本振电流的直流偏置电压源 13 , 记为 Vb2。

由于设置了两个直流偏置电路, 因此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混频电路的本振 泄露问题。

所述混频电路还包括: 90度电桥 14和正交混频器 15 , 所述正交混频器 15包括第一混频单元电路 16、 第二混频单元电路 17和一个合路器 18。

输入信号经所述 90度电桥 14 , 产生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 所述 第一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分别传送至 正所述交混频器 15的第一混频 单元电路 16和第二混频单元电路 17 ,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 分别与本振信号混合后经合路器 18产生输出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混频电路适用于如图 4所示釆用场效应晶体管 FET实现混 频的方式, 也适用于如图 5所示釆用二极管实现混频的方式。

可以将场效应晶体管 FET等效为非线性电阻, 下面分析图 3所示混频电 路的原理, 如图 6所示。

设非线性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满足 以下关系:

I =∑a„V n

, k< 7 ( 1 ) , 其中, /为非线性电阻上的电流, V为 非线性电阻上的电压, ^为表示器件特性的系数。 环路总电压源 Va = VLO * cos WLot + VIF * cos wwt + Vb ( 2 ) , 其中, Va 为环路总电压 源的电压值, L。*COSK 为本振电压源的电压值, *coswrf为中频电压源的 电压值, 为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将式 (2 ) 带入式 (1 ) , 可得到本振电压源、 中频电压源和直流偏置电 压源产生的电流值。

直流偏置电压源产生的电流值为: , " 2 , ·.·, , , , 其中, Idc 为直流偏置电压源产生的电流值, βι , β2 ,..., 为式(1 ) 中非线性电阻上的电压 系数。

本振电压源产生的电流为: 。 =f L A 2,''',a k H V b )。 为偏置电源设置多个电压值 可以测得每个电压值 ^对应的 结合 常量 。、 V IF , 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 可以获取到非线性电阻表达式中的系数 „。 将获取到非线性电阻表达式中的系数""带入 ( "1,"2—,^^。,^,^)。

和 。 实 现对混频电路中本振泄露的抑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频电路, 设置一个比较简单、 比较容易实现的直流偏 置电路, 在该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发生 变化时, 本振电流值 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当该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为某一特定值时 , 能够 使本振电流值减小, 于是, 有效的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釆用上述实施方式实现的混频电路, 釆用正交相位对消技术实现镜像频 率的抑制, 可以实现单边带上变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 为了使所述混频电路的中频端口和本振端口 的输入功率为常量, 如图 7 所示, 还可以在所述混频电路的中频端口和本振 端口设有电平控制电路, 该电平控制电路的输出功率为常量。

上述方案能够使所述混频电路的中频端口和本 振端口的输入功率为常 量, 进而使 。值、 值为常量。

为了测量的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进, 如图 7 所示, 所述直流 偏置电路还可以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直流偏置电 路偏置电流的电流计。

温度漂移会造成器件内部结电压发生变化, 等效于在 Vb上再叠加一个额 外的随温度漂移的电压源, 将该电压源设为 Voffset , 如果在高低温环境下维 持常温的补偿电压, 则实际等效的偏置电压就为 Vb + Voff set , 会影响在温度 漂移情况下本振泄露抑制效果。

由于直流偏置电流 I、 直流偏置电压 Vb、 本振电流 I lo之间的关系保持 不变, 而 Vb为变量, 在 I恒定的情况下, 则本振电流才会稳定, 本振泄露的 抑制效果才能保持不变。

如图 7 所示, 该混频电路包含两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偏 置电路, 记 为第一直流偏置电路和第二直流偏置电路, 第一直流偏置电路中的偏置电压 源记为 Vbl, 第二直流偏置电路中的偏置电压源记为 Vb2 , 记录标准温度下第 一直流偏置电路和第二直流偏置电路的直流偏 置电流值 1 "。™。'、

即发生高低温变化时, 调节直流偏置电压 Vbl 12 一 ,温度 偏离标准温度, 、 Vb2 , 将高低 温情况下实测电流与标准温度下的直流偏置电 流的差值 , 即 11 与 n "。 的差 值, 12与 2 "。™。'的差值, 分别负反馈驱动直流偏置电压 Vbl和 Vb2 , 减小由 于高低温的变化对本振泄露抑制效果的影响。

设调节间隔时间步长为", u即系数更新步进, 可以根据需要预先设置, 直流偏置电流的误差为 er r , 则直流偏置电流的误差表达式可以为: error = I - I normal ( 4 ) 直流偏置电压的反馈迭代公式为: » = _ l) + " * em^ ( 5 ) 即: ^(") = ^("-1) 其中, 为第 n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 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第 n-1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u为 系数更新步进, /为第 η时间段内测得的偏置电流值, 为偏置电流参考值。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还可以在 90度电桥和第一混频单 元电路之间、 90度电桥和第二混频单元电路之间、 第一混频单元电路和合路 器之间、 第二混频单元电路和合路器之间各设有一个电 容器。

利用电容器能够阻隔直流电流的特性, 避免正交的第一混频单元电路和 第二混频单元电路之间的直流电流相互耦合。

为了更好的抑制混频电路本振泄露, 还可以将第一混频单元电路和第二 混频单元电路釆用具有相同电阻性的混频器。

本实施例中的混频电路也可以等效为如图 6 所示的电路, 因此, 能够使 本振电流值减小, 于是, 有效的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频电路, 避免了在上变频器输出端使用微波滤波 器, 降低了实现难度, 使混频器可与其他器件单片集成。 且本发明实施例方 案中没有使用频率选择性强的器件, 进而提高了上变频器的频率扩展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 泄露的方法, 所述混频电 路包括直流偏置电路, 如图 8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801、 可以运用计算机程序, 根据公式^ ^^,^…,^,^,^,^ ^和

^ 2 |Λ ,^。, , | > 0 计算 ^的值, 其中, 为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 电压值, ^ ,..., 为非线性电阻上电流与电压关系中电压值的系 数, k为非零 自然数, 。为本振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中频电压源的电压值, Λ。为本振电 流值。

802、 可以运用计算机程序, 将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 为^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 法, 通过在混频电路中设 置一个比较简单、 比较容易实现的直流偏置电路, 在该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 电压源的电压值发生变化时, 本振电流值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当该直流偏 置电压源的电压值为某一特定值时, 能够使本振电流值减小, 于是, 有效的 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混频电路中抑制本 振泄露的方法, 所述混频电路包括直流偏置电路, 如图 9 所示, 包括以下步 骤:

本实施例中的混频电路适用于釆用场效应晶体 管 FET 实现混频的方式, 也适用于釆用二极管实现混频的方式。

可以将场效应晶体管 FET等效为非线性电阻。

901、 计算本振电流值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只有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V b 为变量。 即计算 。 = ΑΛαι,αι,-'Ά,υΐΡ, )。

设非线性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满足 以下关系:

I =∑a„V"

, k< 7 ( 1 ) , 其中, /为非线性电阻上的电流, V为 非线性电阻上的电压, ^为预设的系数。

环路总电压源 Va = 。 * cos WLot + VIF* cos wiFt + Vb ( 2 ) ,其中, a 为环路总电压源的电压值, L。* cos 为本振电压源的电压值, I¾^cos vrf为 中频电压源的电压值, Vb为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将式 (2 ) 带入式 (1 ) , 可得到本振电压源、 中频电压源和直流偏置电 压源产生的电流值。

直流偏置电压源产生的电流值为: ^= α α ·'·, α ^。, ν , 其中, i dc 为直流偏置电压源产生的电流值, βι , β2 ,..., 为式(1 ) 中非线性电阻上的电压 系数。

本振电压源产生的电流为: 。 =f L ' A 2,'-',a k ,V L 。,V IF ,V 。

为偏置电源设置多个电压值 可以测得每个电压值 ^对应的 V L。、 , 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 可以获取到非线性电阻表达式中的系数 。

将获取到非线性电阻表达式中的系数 β "带入 (^ 2 ,...,a k ,V Lo , V IF ,V b ) ,便可 以得出本振电流值的计算公式 。二 。 ," 2 ,…,^^。,^,^)。公式中只有直流偏 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变量。

902 、 根 据 公 式 和

^ 2 |Λ ,^。, , | >0 计算 ^的值, 其中, 为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 电压值, ^ ,..., 为非线性电阻上电流与电压关系中电压值的系 数, k为非零 自然数, 。为本振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中频电压源的电压值, fLo {a\,a 2 , ... , a k , V Lo , V IF , )为本振电流值。

本步骤可以运用计算机程序、 手动方式、 单片机实现。

903、 记录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 为 v b 时偏置电流值

I

904、 获取当前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电流 值 /。

905、 计算 ^C O^ + M H ,) , 其中, ^ )为第 n时间段所述直流 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为第 n-1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压源的电压值, M 为系数更新步进, /为第 n时间段内测得的偏置电流值, 为偏置电流参 考值。

906、 将当前时间段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源 的电压值重新设置为

V b (n) .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频电路中抑制本振泄露的方 法, 通过在混频电路中设 置一个比较简单、 比较容易实现的直流偏置电路, 在该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 电压源的电压值发生变化时, 本振电流值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当该直流偏 置电压源的电压值为某一特定值时, 能够使本振电流值减小, 于是, 有效的 减小混频电路的本振泄露。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 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 现, 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 但 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 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 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 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 如计算机的软盘, 硬盘或光盘 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 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 的方法。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 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