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GESTURE-BASED VIRTUAL REALITY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7/079910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gesture-based virtual reality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 method comprises: displaying a 3-dimensional (3D) model of an object in a virtual reality space (S11); receiving hand depth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a depth sensor (S12); determining, according to the hand depth information, whether a gesture of the hand is a wave gesture (S13); and if so, controlling the 3D model to move or rotate in the virtual reality space (S14). The embodiment analyzes a gesture of a user based on the hand depth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the depth sensor, and controls the 3D model of the object to move or rotate in the virtual reality space. Even if a user wearing a head-mounted display could not see a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carrier in a real world, the user is not required to use an apparatus such as a mouse or keyboard to interact with a machine, but is only required to use a gesture to control movement and rotation of the 3D model in the virtual reality space, providing an easy and simple operation for the user, and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Inventors:
ZHOU ZH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94257
Publication Date:
May 18, 2017
Filing Date:
November 11, 2015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ZHOU ZHU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6F3/01
Foreign References:
CN105446481A2016-03-30
CN103442244A2013-12-11
CN103345064A2013-10-09
CN104808795A2015-07-29
CN102929391A2013-02-1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Z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CO., LTD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歩骤:

将物体的三维模型显示于虚拟现实空间中;

接收深度传感器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

若是, 则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若手势为招手动作,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 动吋,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招手的幅度;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移动距离或转动弧度与招手的幅度 成正比例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若手势为招手动作,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 动吋, 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定固定移动距离和固定转动弧度;

每招手一次,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固定移动距离或转 动固定转动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在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划分深度传感器的感知空间为中部感知区域和边侧感知区域; 则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移动或转动, 具体为: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还是边侧感知区域。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时,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 在手部位于边侧感知区域时,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 移动, 具体为: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心的朝向;

若手心朝向用户, 则控制三维模型向靠近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心背向 用户, 则控制三维模型向远离用户方向移动;

所述边侧感知区域包括左侧感知区域和右侧感知区域, 所述在手部位 于边侧感知区域吋,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转动, 具体为: 判断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还是右侧感知区域;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心的朝向;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控制三维模型逆时针 转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吋, 控制三维模型 顺吋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控制三维模型顺时针 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时, 控制三维模型 逆吋针转动。

6.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深度传感器 、 头戴式显示器、 手势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深度传感器置于所 述头戴式显示器上;

所述深度传感器, 获取其感知空间内的手部深度信息;

所述头戴式显示器, 用于构建虚拟现实空间, 显示物体的三维模型; 所述手势判断单元, 接收深度传感器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基于手部 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

若是, 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手势幅度判断单元;

所述手势幅度判断单元,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招手的幅度; 则所述控制单元,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移动距离或转动 弧度与招手的幅度成正比例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设定单元;

所述设定单元, 用于设定固定移动距离和固定转动弧度; 则所述控制单元, 在每招手一次吋,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 移动固定移动距离或转动固定转动弧度。

9.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区域划分单元;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 在判断单元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之前 , 划分深度传感器的感知空间为中部感知区域和边侧感知区域; 则判断单元还用于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还 是边侧感知区域;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 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 在手部位于边侧感知区域吋, 所述控 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还用于划分边侧感知区域为左侧感知区域和 右侧感知区域;

所述系统还包括手心朝向判断单元, 用于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心 的朝向;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若手心朝向用户, 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 三维模型向靠近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心背向用户, 则所述控制单元控 制三维模型向远离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吋,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 维模型逆吋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吋,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顺吋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吋,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 维模型顺吋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时,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逆时针转动。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 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人机交互技术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 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

、 输出设备, 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 在用户与计算机的人 机交互方式中, 除了鼠标和键盘等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 近年来出现了语音控 制、 触控控制和手势控制等新式的人机交互方式, 尤其是以手势控制为代表的 非接触式人机交互方式, 通过深度传感器检测人体动作, 计算机再根据检测到 的数据将人体动作转换为对计算机的交互命令 , 使得人机交互显得更直接更自 然。

[0003] 新一代的头戴式显示器, 例如虚拟现实头盔, 提供了一种沉浸式虚拟现实的人 机交互方式, 它利用计算机在头戴式显示器中生成一个三维 空间的虚拟世界, 提供用户关于视觉、 听觉、 触觉等感官的模拟, 让用户如同身历其境一般, 使 用户沉浸到虚拟环境中, 及时、 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 为一种更 贴合用户体验的人机交互方式。

技术问题

[0004] 在传统的虚拟现实交互中, 用户需要通过键盘、 鼠标等方式来控制虚拟世界中 的显示, 这带给用户很多不便, 特别是虚拟现实头盔, 用户带上头盔后会完全 看不到真实世界中的键盘、 鼠标等人机交互载体, 这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方法和系统, 为用户提 供一种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方式, 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提出一种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物体 的三维模型显示于虚拟现实空间中; 接收深度传感器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基 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 若是, 则控制三维模型在 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动。

[0008] 进一步的, 若手势为招手动作,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动时 ,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招手的幅度;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 拟现实空间中的移动距离或转动弧度与招手的 幅度成正比例关系。

[0009] 进一步的, 若手势为招手动作,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动时 , 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定固定移动距离和固定转动弧度; 每招手一次, 控制三 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固定移动距离或 转动固定转动弧度。

[0010] 进一步的, 在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划分深 度传感器的感知空间为中部感知区域和边侧感 知区域; 则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 现实空间中的移动或转动, 具体为: :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位于中部 感知区域还是边侧感知区域。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 拟现实空间中移动; 在手部位于边侧感知区域时,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 间中转动。

[0011] 进一步的,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

, 具体为: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心的朝向; 若手心朝向用户, 则控制三维 模型向靠近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心背向用户, 则控制三维模型向远离用户方向 移动; 所述边侧感知区域包括左侧感知区域和右侧感 知区域, 所述在手部位于 边侧感知区域吋,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转动, 具体为: 判断手部位 于左侧感知区域还是右侧感知区域;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心的朝向; 若手 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吋, 控制三维模型逆吋针转动; 若手部 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吋, 控制三维模型顺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 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控制三维模型顺吋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 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时, 控制三维模型逆时针转动。

[0012] 提出一种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 包括深度传感器、 头戴式显示器

、 手势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深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头戴式显示器上; 所述 深度传感器, 获取其感知空间内的手部深度信息; 所述头戴式显示器, 用于构 建虚拟现实空间, 显示物体的三维模型; 所述手势判断单元, 接收深度传感器 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 若是, 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 中移动或转动。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系统还包括手势幅度判断单元; 所述手势幅度判断单元, 基于 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招手的幅度; 则所述控制单元,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 空间中的移动距离或转动弧度与招手的幅度成 正比例关系。

[0014] 进一步的额, 所述系统还包括设定单元; 所述设定单元, 用于设定固定移动距 离和固定转动弧度; 则所述控制单元, 在每招手一次时,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 现实空间中移动固定移动距离或转动固定转动 弧度。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系统还包括区域划分单元;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 在判断单元判 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之前, 划分深度传感器的感知空间为中部感知区 域和边侧感知区域; 则判断单元还用于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位于中部 感知区域还是边侧感知区域;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 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 在手部位于边侧感知区域时, 所述控制单元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转动。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还用于划分边侧感知区域为 左侧感知区域和右侧 感知区域; 所述系统还包括手心朝向判断单元, 用于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 心的朝向; 在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若手心朝向用户, 则所述控制单元控 制三维模型向靠近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心背向用户, 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 模型向远离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所 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逆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 用户吋,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顺吋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顺吋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 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时,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三维模型逆时针转动。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7]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 交互方法和系统中, 基于深度传 感器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分析用户的手部动作是否为招手动作, 若是招手动 作, 则控制虚拟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三维模型在虚拟 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者转动; 手部处于深度传感器感知空间的中部感知区域 时, 控制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的 三维模型的位移, 而手部处于深度传感器感知空间的边侧感知区 域吋, 控制虚 拟现实空间中显示的三维模型的转动; 并结合手心的朝向, 控制三维模型的移 动方向和转动方向; 同时, 基于招手的幅度或者招手的次数控制三维模型 移动 的距离或者转动的弧度; 使得用户在佩戴头戴式显示器后即使看不到真 实世界 中的人机交互载体, 也无需使用鼠标键盘等设备进行人机交互, 只需使用手势 来控制虚拟现实空间中三维模型的移动和转动 , 用户操作方便, 提高用户体验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8] 图 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 机交互方法流程图;

[0019] 图 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 机交互示意图;

[0020] 图 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 机交互方法流程图;

[0021] 图 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 机交互系统框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非接触式鼠标控制 的人机交互方 法和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2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 交互方法, 如图 1所示, 包括以 下步骤:

[0024] 步骤 S11 : 将物体的三维模型显示于虚拟现实空间中。

[0025] 物体的三维模型构建后, 由人机交互系统导入并显示于虚拟现实空间中 ; 虚拟 现实空间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个三维空间的虚 拟世界。

[0026] 如图 2所示的头戴式显示器, 例如虚拟现实头盔, 在头戴式显示器上安装深度 传感器, 构成一个与头盔视角相同的感知空间。 用户的手部在感知空间内的动 作由深度传感器获取数据。 [0027] 物体的三维模型, 如图 2中的汽车三维模型, 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的物体构建, 可以根据深度传感器感知信号实吋构建, 也可以预先构建, 放入三维模型库中 调用使用。

[0028] 步骤 S12: 接收深度传感器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0029] 深度传感器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包括手部的骨骼特征信息和运动信息; 骨骼 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指、 手掌、 各关节骨骼的长度、 宽度信息, 以及手腕 骨骼宽度信息等; 运动信息包括各个骨骼的位置、 速度等信息。

[0030] 获取到手部的深度信息后, 根据手部骨骼特征信息, 可以生成一套具有骨骼特 征的三维手部模型, 接着按照一定频率从深度传感器获取手部的深 度信息, 并 从深度信息中获取手部各个骨骼的运动信息, 以此来控制手部三维模型的运动 以及显示, 这样可以使得感知空间中的手部的特征和运动 与虚拟现实空间中的 手部三维模型的特征和运动一一对应起来; 结合手部的运动手势, 可以产生控 制指令来控制虚拟现实空间中手部三维模型以 及其他物体三维模型的运动和显 示。

[0031] 构建的手部三维模型以及其运动, 可以显示在虚拟现实空间中, 也可以不显示

[0032] 步骤 S13 :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

[0033] 根据手部的深度信息, 能够分析出手部包括手掌、 各个手指的位置信息、 速度 信息、 以及骨骼信息等, 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分析出手部的手势。

[0034] 招手的手势以用户日常招手习惯或者大众常用 的招手动作来定义, 例如, 手掌 固定, 而手指运动; 或者, 手部以手腕为轴运动的动作等等。

[0035] 若是招手动作, 则执行步骤 S14。

[0036] 步骤 S14: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动。

[0037] 这里的移动, 包括三维模型向用户视线方向靠近以及远离用 户视线的方向; 这 里的转动, 包括三维模型以自身中心为基准的顺时针转动 和逆时针转动; 这里 的顺时针与逆时针, 都是以从三维模型上端俯视吋的顺吋针与逆时 针方向为准

[0038] 通过招手来改变三维模型的移动的转动的方式 简单, 用户在进行人机交互吋, 即使看不到现实世界的人机交互载体, 也可以使用手势来控制虚拟现实空间的 三维模型的移动和转动, 使用户造作更方便, 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0039] 靠近或者远离用户视线, 是通过移动物体三维模型使其靠近或者远离用 户移动 来实现, 事实上, 通过移动用户的位置, 以及缩小或者增大用户与三维模型之 间的距离, 均可实现, 均在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

[0040] 图 2所示实施例中, 以用户右手为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 不限定左右手, 左手 操作亦可。 移动或者转动的程度可以根据用户招手的反复 次数或者幅度来进行 调整。

[0041] 具体的, 如图 1所示, 执行步骤 S 15: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招手的幅度; 以 及步骤 S16: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移动距离或 者转动弧度与招手的 幅度成正比例关系。

[0042] 也即, 若用户招手幅度大, 则调整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较大的 距离 , 或者转动较大的弧度; 若用户招手幅度小, 则调整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 中移动较小距离或者转动较小弧度。 具体大于小的界定根据预先的设定进行。

[0043] 或者, 步骤 S 17: 设定固定移动距离和固定转动弧度; 以及步骤 S18 : 每招手一 次,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固定移动 距离或转动固定转动弧度。

[0044] 也即, 预先设定移动的固定距离和转动的固定弧度, 通过判断招手的次数来控 制三维模型, 每招手一次, 按照设定的距离或者弧度来调整三维模型的移 动或 者转动, 招手次数少, 则移动或者转动的少, 招手次数多, 则移动或者转动的 多, 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0045] 本申请实施例中, 对于限定一次招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 用户手指向掌心方 向反复运动的次数大于限定次数, 或者用户手部以手腕为轴运动的次数大于限 定次数。

[0046] 限定次数是预先设定的界定值, 例如三次, 则手掌固定吋, 手指运动三次为一 次招手动作, 或者手部以手腕为轴运动三次为一次招手动作 。

[0047] 而对三维模型的控制为移动还是转动, 可以通过手部做手势时所处的不同位置 以及手心的朝向来区分。 在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之前, 如图 3所示, 步骤 S31 : 划分深度传感器的感知空间为中部感知空间和 边侧感知空间; 如图 2 所示的 I区对应中部感知区域, II区对应边侧感知区域; 区域的划分与用户眼部 视线视角范围相关联, 感知空间的中部感知区域对应用户视线的正视 区域, 而 感知空间的边侧感知区域对应用户视线的边侧 区域。 当用户手部在感知空间的 中部感知区域运动吋, 反应到虚拟现实空间中, 手部三维模型显示在用户视线 的正视区域; 当用户手部在感知空间的边侧区域运动时, 反应到虚拟现实空间 中, 手部三维模型显示在用户视线的边侧区域。

[0048] 进一步的, 边侧感知区域又被划分为左侧感知区域和右侧 感知区域; 左侧和右 侧以用户眼部视线的左右方向相对应, 也与用户左右手方向相对应, 左侧感知 区域对应用户眼部视线左侧区域, 也即左手操作的区域, 右侧感知区域对应用 于眼部视线右侧区域, 也即右手操作的区域。

[0049] 在划分感知空间后, 步骤 S32: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判断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 域还是边侧感知区域; 处于的区域不同, 对物体三维模型执行不同的操作。

[0050] 步骤 S33: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心的朝向。

[0051] 判读了手部所处的区域后, 根据手心的朝向来区分三维模型移动的方向或 者转 动的方向。 手心方向的判断, 在以物体的三维模型为基准时, 判断是朝向物体 的三维模型, 还是背向物体的三维模型; 在以用户视线为基准时, 判断是背向 用户视线, 还是朝向用户视线。 手心方向是从手部的深度信息中手掌信息中获 得的。

[0052] 在手部处于中部感知区域吋, 若手心朝向用户, 则步骤 S34: 控制三维模型向 靠近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心背向用户, 则步骤 S35: 控制三维模型向远离用户方 向移动。

[0053] 在手部位于边侧感知区域吋, 步骤 S36: 判断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还是右侧 感知区域;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吋, 步骤 S37: 控制三维 模型逆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吋, 步骤 S3S: 控 制三维模型顺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步骤 S 38: 控制三维模型顺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时 , 步骤 S37: 控制三维模型逆吋针转动。

[0054]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方法中, 基于深度传感 器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分析出用户手部的手势动作, 在手势为招手时, 控制 三维模型的移动或者转动; 基于招手的幅度或者次数控制三维模型移动或 者转 动的程度; 在手部处于深度传感器感知空间的中部感知区 域时, 可以结合手心 的朝向, 控制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的三维模型的位移以 及其方向, 而手部处于 深度传感器感知空间的边侧感知区域吋, 可以结合手心的朝向, 控制虚拟现实 空间中显示的三维模型的转动以及其转动方向 ; 用户在佩戴头戴式显示器后即 使看不到真实世界中的人机交互载体, 也无需使用鼠标键盘等设备进行人机交 互, 只需使用招手手势来控制虚拟现实空间中三维 模型的移动和转动, 用户操 作方便, 提高用户体验。

[0055] 基于上述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手 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 如图 4所示, 该系统包括深度传感器 51、 头戴式显 示器 52、 手势判断单元 53和控制单元 54。

[0056] 头戴式显示器 52, 用于构建虚拟现实空间, 显示物体的三维模型; 深度传感器 51置于头戴式显示器 52上, 用于获取其感知空间内的手部深度信息; 此时, 深 度传感器构成一个与头戴式显示器视角相同的 感知空间。

[0057] 手势判断单元 53, 接收深度传感器 52获取的手部深度信息, 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 判断手部的手势是否为招手动作; 控制单元 54, 在手势为招手动作时, 控制 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或转动。

[0058] 使用该系统的用户, 在佩戴头戴式显示器后即使看不到真实世界中 的人机交互 载体, 也无需使用鼠标键盘等设备进行人机交互, 只需使用手势来控制虚拟现 实空间中三维模型的显示, 操作方便, 提高用户体验。

[0059] 该系统还包括手势幅度判断单元 56, 该手势幅度判断单元, 用于基于手部深度 信息, 判断招手的幅度, 则控制单元 54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移动 距离或转动幅度与招手的幅度成正比例关系; 具体的, 移动控制单元 541用于控 制三维模型移动的距离大小, 而转动控制单元 542用于控制三维模型转动的弧度 大小。

[0060] 该系统还包括设定单元 57, 该设定单元, 用于设定固定移动距离和固定转动弧 度; 则控制单元 54在每招手一次吋,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固定 移动距离或转动固定转动弧度; 具体的, 移动控制单元 541在每招手一次吋, 控 制三维模型移动一次固定移动距离, 而转动控制单元 542在每招手一次时, 控制 三维模型转动一次固定转动弧度。

[0061] 该系统还包括区域划分单元 55, 控制单元分为移动控制单元 541和转动控制单 元 542; 区域划分单元 55在判断单元 53判断手部的位置之前, 划分深度传感器 51 的感知空间为中部感知区域和边侧感知区域; 则判断单元 53基于手部深度信息 , 判断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还是边侧感知区域 ; 移动控制单元 541在手部位于 中部感知区域时,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移动; 转动控制单元 542在手 部位于边侧感知区域时, 控制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转动。

[0062] 区域划分单元 55还用于划分边侧感知区域为左侧感知区域和 侧感知区域; 该 系统还包括手心朝向判断单元 58, 用于基于手部深度信息判断手心的朝向; 在 手部位于中部感知区域时, 若手心朝向用户, 则控制单元 54控制三维模型向靠 近用户方向移动; 若手心背向用户, 则控制单元 54控制三维模型向远离用户方 向移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控制单元 54控制三维 模型逆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左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户吋, 控制单元 54 控制三维模型顺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朝向用户时, 控 制单元 54控制三维模型顺时针转动; 若手部位于右侧感知区域, 且手心背向用 户吋, 控制单元 54控制三维模型逆吋针转动。

[0063] 具体的基于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系统的工 作方法和技术效果, 在上述基于 手势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方法中已经详述, 此处不予赘述。

[0064]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 造性概念, 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所以, 所附权利要求意 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 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65]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 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 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 要求及其等 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