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ANGING LIQUID-CLEANING FILTER EQUIPMENT FOR IMPROVING INSTALLING STABILITY AND PREVENTING BACKFLOW OF CONTAMINANTS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129761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hanging liquid-cleaning filter equipment for improving the installing stability and preventing the backflow of contaminants and an implementing method thereof. The equipment comprises a water pump (100), a filter barrel (200) and a filtering insert card (300), wherein the mass center of the water pump (100) is located in the upright center plane (O) perpendicular to an upright fixed standing wall of the filter barrel (200).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barrel (200) is such configured that the liquid pumped into a unfiltered water chamber (201) can flow into a filtered water chamber (202) only after the liquid has flowed through and been cleaned and filtered by the filtering insert card (300), and the treated liquid is discharged out of the filter barrel (200) via a water outlet (203) from the filtered water chamber (202) after being buffered at least one time.

Inventors:
DENG PEIX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2162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04, 2012
Filing Date:
March 25,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HENZHEN XINGRISHENG IND CO (CN)
DENG PEIXI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01K63/04; B01D24/00
Foreign References:
US20050258086A12005-11-24
CN2728229Y2005-09-28
CN2860089Y2007-01-24
US5266190A1993-11-3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RUIZHI PATENT AGENCY (CN)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包括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 固定立壁上的过滤桶 (200), 向该过滤桶 (200) 内泵入液体的水泵(100), 以及可拆卸 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 (200) 内的过滤插卡(300); 被水泵(100)泵入所述过滤桶 (200) 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300)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排水口 (203)排出所述过滤桶(2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 (100)联结过滤桶 (200), 并且所述水泵 (100) 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 滤桶 (200) 的中心平面 (0) 内, 该中心平面 (0)是所述过滤桶 (200) 的竖直方向中 心平面,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所在平面 (P)。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滤前水腔室 (201)和滤后水腔室 (202), 所述滤前水腔 室(201) 内的液体只能被所述过滤插卡(300)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所述水泵(100)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201), 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与 过滤桶 (200) 的排水口 (203)连通, 并且在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内, 被处理液体至 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由排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包括桶底面 (213)和联结在该桶底面 (213)边缘的桶柱面, 所 述桶柱面由一前立壁(211)、 两正对的侧立壁(214)和一后立壁(212)围成; 所述前立 壁(211)的高度低于所述后立壁(212)和两侧立壁(214)的高度, 从而在前立壁(211) 的顶端和两侧立壁 (214) 的前端形成排水口 (203)。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两分别垂直于所述前立壁 (211) 的分隔立壁 (224); 在 该两分隔立壁 (224) 的相对壁面上各自设置有插槽 (225);

借助该插槽 (225), 所述过滤插卡 (300) 安装于所述过滤桶 (200) 内, 从而由所 述前立壁(211)、 两分隔立壁(224)和过滤插卡(300) 围成滤前水腔室 (201), 由所述 前立壁(211)、两分隔立壁(224)、过滤插卡(300)和后立壁(212)围成滤后水腔室(202); 所述水泵( 100 )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与过滤桶( 200 ) 的排水口 (203)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立壁 (211)包括由该前立壁 (211) 顶端中部向上延伸而成的前立壁延长壁 (221), 所述分隔立壁(224)和过滤插卡(300)的高度都达到所述前立壁延长壁(221) 的高度, 从而由所述前立壁 (211)、 前立壁延长壁 (221)、 两分隔立壁 (224)和过滤插 卡(300)围成所述滤前水腔室(201), 确保所述滤前水腔室(201) 内的液体仅能通过所 述过滤插卡(300)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6. 根据权利要求 4或者 5所述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泄流通道 (230); 该泄流通道(230)包括联结所述前立 壁(211)顶端的、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引流面(231), 联结所述引流面(231) 的、 斜向下 延伸的泄流面(232), 联结在该泄流面(232)下端的、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面(233), 以及分别联结在所述引流面(231)、 泄流面(232)和导流面(233)两侧边的、 各自与相 应侧立壁 (213)联结的通道侧立壁 (234)。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面 (233)设置在所述泄流面 (232) 的下端中部, 所述水泵(100)设置在 所述导流面 (233) 的下方。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泵水通道(400); 该泵水通道(400)贯穿所述导流面 (233), —端伸入所述 滤前水腔室 (201), 另一端联结所述水泵(100)的泵水口, 从而将水泵(100)泵水口泵 出的液体引导流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内。

9. 一种提高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安装稳定性的方法,基于包括水泵、过滤桶和过滤插卡 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桶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定立壁上, 所 述过滤插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内; 所述水泵向过滤桶内泵入液体, 该泵入过滤桶 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所述过滤桶的排水口排出该过滤桶; 其特征在 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将所述水泵联结在过滤桶上, 并且令该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中心平 面内, 该中心平面是所述过滤桶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所在平 面。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提高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安装稳定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A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B. 在所述过滤桶内分隔设置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腔室, 使液体被水泵泵入所述滤前 水腔室后, 只有经过所述过滤插卡的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并且被处 理液体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从所述滤后水腔室经排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所述缓冲是指 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一种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包括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定 立壁上的过滤桶 (200), 向该过滤桶 (200) 内泵入液体的水泵(100), 以及可拆卸地安 装于所述过滤桶 (200) 内的过滤插卡(300); 被水泵 (100) 泵入所述过滤桶 (200) 的 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300) 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排水口 (203)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滤前水腔室 (201)和滤后水腔室 (202), 所述滤前水腔 室(201) 内的液体只能被所述过滤插卡(300)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所述水泵(100)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201), 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与 过滤桶 (200) 的排水口 (203)连通, 并且在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内, 被处理液体至 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由排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 (100)联结过滤桶 (200), 并且所述水泵 (100) 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 滤桶 (200) 的中心平面 (0) 内, 该中心平面 (0)是所述过滤桶 (200) 的竖直方向中 心平面,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所在平面 (P)。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包括桶底面 (213)和联结在该桶底面 (213)边缘的桶柱面, 所 述桶柱面由一前立壁(211)、 两正对的侧立壁(214)和一后立壁(212)围成; 所述前立 壁(211)的高度低于所述后立壁(212)和两侧立壁(214)的高度, 从而在前立壁(211) 的顶端和两侧立壁 (214) 的前端形成排水口 (203)。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两分别垂直于所述前立壁 (211) 的分隔立壁 (224); 在 该两分隔立壁 (224) 的相对壁面上各自设置有插槽 (225);

借助该插槽 (225), 所述过滤插卡 (300) 安装于所述过滤桶 (200) 内, 从而由所 述前立壁(211)、 两分隔立壁(224)和过滤插卡(300) 围成滤前水腔室 (201), 由所述 前立壁(211)、两分隔立壁(224)、过滤插卡(300)和后立壁(212)围成滤后水腔室(202); 所述水泵( 100 )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与过滤桶( 200 ) 的排水口 (203)连通。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立壁 (211)包括由该前立壁 (211) 顶端中部向上延伸而成的前立壁延长壁 (221), 所述分隔立壁(224)和过滤插卡(300)的高度都达到所述前立壁延长壁(221) 的高度, 从而由所述前立壁 (211)、 前立壁延长壁 (221)、 两分隔立壁 (224)和过滤插 卡(300)围成所述滤前水腔室(201), 确保所述滤前水腔室(201) 内的液体仅能通过所 述过滤插卡(300)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根据权利要求 14或者 15所述的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泄流通道 (230); 该泄流通道(230)包括联结所述前立 壁(211)顶端的、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引流面(231), 联结所述引流面(231) 的、 斜向下 延伸的泄流面(232), 联结在该泄流面(232)下端的、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面(233), 以及分别联结在所述引流面(231)、 泄流面(232)和导流面(233)两侧边的、 各自与相 应侧立壁 (213)联结的通道侧立壁 (234)。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面 (233)设置在所述泄流面 (232) 的下端中部, 所述水泵(100)设置在 所述导流面 (233) 的下方。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泵水通道(400); 该泵水通道(400)贯穿所述导流面 (233), —端伸入所述 滤前水腔室 (201 ), 另一端联结所述水泵(100 )的泵水口, 从而将水泵(100 )泵水口泵 出的液体引导流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 内。 一种防止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污物回流的方法,基于包括水泵、过滤桶和过滤插卡的 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桶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定立壁上, 所述 过滤插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内; 所述水泵向过滤桶内泵入液体, 该泵入过滤桶的 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所述过滤桶的排水口排出该过滤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所述过滤桶内分隔设置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腔室, 使液体被水泵泵入所述滤前 水腔室后, 只有经过所述过滤插卡的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并且被处 理液体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从所述滤后水腔室经排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所述缓冲是指 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防止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污物回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A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B. 将所述水泵联结在过滤桶上, 并且令该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中心平 面 (0 ) 内, 该中心平面(0 )是所述过滤桶 (200 ) 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且垂直于所述 竖直固定立壁所在平面 (P )。

Description:
提高安装稳定性和防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 化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水体内杂质实施过滤, 进而净化水体的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特别是涉及用 于水族养殖箱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适用于固定安装于一竖直固定立壁上对水体实 施 净化过滤处理的工况, 例如, 将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安装在水族养 殖箱的箱壁上对 箱内水体实施净化过滤处理。 如图 4至图 6所示, 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过滤净化装置包括水 泵 1'、 过滤桶 2'和过滤插卡 3'。 所述过滤桶 2'通过骑跨在竖直固定立壁上或者悬挂在该竖 固定立壁上的方式被固定安装。所述过滤插卡 3'借助过滤桶内插槽可拆卸的安装于过滤桶内 所述过滤插卡 3'包括环形框架和安装在该环形框架内的过滤 , 所述过滤体用于筛除水体内 的污物 5'和杂质。 在所述过滤体内还可以填充用于改变水体成分 , 改善水质的过滤材料, 该 过滤材料令水体成分更适于其应用环境。 例如, 对于水族养殖箱内水体, 所述过滤材料可以 釆用对水中有害物质具有吸附功能或者离子交 换功能的颗粒状过滤材料, 如活性碳或者麦饭 石, 还可以釆用可培养硝化菌的颗粒状过滤材料, 如沸石。 如图 4至图 6箭头指示的液流路 径, 所述水泵 1'联结在所述过滤桶的一侧, 将液体直接泵入过滤桶 2'内, 该被泵入过滤桶 2' 内的液体流过所述过滤插卡 3', 从而被过滤插卡净化过滤 3', 被净化过滤的液体直接从过滤 桶 2'的排水口排出该过滤桶 2'。 所述过滤插卡 3'是可更换部件, 在所述过滤插卡 3'—侧沉积 的被筛除阻挡的污物 5'和杂质较多, 已经影响了对液体的净化过滤处理时, 就需要更换过滤 插卡 3'以维持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正常工 。

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结构简单, 水流路径简单直接, 水流流速快, 但是还 存在以下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1. 所述水泵 1'的质量明显大于过滤桶 2'以及安装在过滤桶内的过滤插卡 3'的质量, 所述 水泵 1'设置在过滤桶 2'的一侧,令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 量中心偏向水泵 1'一侧, 导致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安装稳定性 差; 在水泵 1'启动运转过程中, 所述悬挂式液 体净化过滤装置因质心偏离而自身振动, 进而产生噪音, 破坏了的所述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周 边的声音环境; 2. 液体在所述过滤桶 2'内是直进直出的处理过程, 在实施净化过滤后, 液体保持流过过 滤插卡 3'时流速和流向直接排出所述过滤桶 2'; 当需要更换所述过滤插卡 3'时, 沉积在过滤 插卡 3'—侧的污物 5'和杂质有一部分将难以避免的落入到过滤桶 2'内, 此时, 这些留在过滤 桶 2'内的污物 5'和杂质就会随水流被直接排出过滤桶 2'回流到水体内, 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降低了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工作效 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 不足之处而提出提高安装稳定性和防止污 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及其实施方 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釆用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 制造一种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液体净化 过滤装置, 包括骑跨设置或者悬挂 安装在一竖直固定立壁上的过滤桶, 向该过滤桶内泵入液体的水泵, 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 述过滤桶内的过滤插卡。 被水泵泵入所述过滤桶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 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 排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尤其是, 所述水泵联结过滤桶, 并且所述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 过滤桶的中心平面内, 该中心平面是所述过滤桶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 定立壁所在平面。

为了同时防止污物回流, 所述过滤桶还包括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腔室, 所述滤前水腔室 内的液体只能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处理后 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所述水泵将液体泵 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所述滤后水腔室与过滤桶的排水口连通, 并且在所述滤后水腔室内, 被 处理液体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由排水口排出 所述过滤桶。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釆用以下 技术方案来实现:

实施一种提高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安装稳 定性的方法, 基于包括水泵、 过滤桶和过 滤插卡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所述过滤 桶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定立壁上 , 所述过滤插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内。 所述水泵向过滤桶内泵入液体, 该泵入过滤桶 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所述过滤桶的排水口排出该过滤桶。 尤其是所述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将所述水泵联结在过滤桶上, 并且令该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中 心平面 内, 该中心平面是所述过滤桶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所在平面。

为了同时防止污物回流, 所述步骤 A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B. 在所述过滤桶内分隔设置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 腔室,使液体被水泵泵入所述滤前水腔 室后, 只有经过所述过滤插卡的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 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并且被处理液体 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从所述滤后水腔室经排 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 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也可以通过釆用以下 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 制造一种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 装置, 包括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 在一竖直固定立壁上的过滤桶, 向该过滤桶内泵入液体的水泵, 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 滤桶内的过滤插卡。 被水泵泵入所述过滤桶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 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排水 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尤其是, 所述过滤桶还包括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腔室, 所述滤前水腔室 内的液体只能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处理后 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所述水泵将液体泵 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所述滤后水腔室与过滤桶的排水口连通, 并且在所述滤后水腔室内, 被 处理液体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由排水口排出 所述过滤桶。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为了同时提高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所述水泵联结过滤桶, 并且所述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 所述过滤桶的中心平面内, 该中心平面是所述过滤桶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 且垂直于所述竖 直固定立壁所在平面。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又可以通过釆用以下 技术方案来实现:

实施一种防止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污物回 流的方法, 基于包括水泵、 过滤桶和过滤 插卡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桶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 定立壁上, 所述过滤插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内; 所述水泵向过滤桶内泵入液体, 该泵入过滤桶 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所述过滤桶的排水口排出该过滤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所述过滤桶内分隔设置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 腔室,使液体被水泵泵入所述滤前水腔 室后, 只有经过所述过滤插卡的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 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并且被处理液体 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从所述滤后水腔室经排 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 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为了同时提高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所述步骤 A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B. 将所述水泵联结在过滤桶上, 并且令该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中 心平面 内, 该中心平面是所述过滤桶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所在平面。 上述各方案中的过滤桶可釆用如下结构, 该过滤桶包括桶底面和联结在该桶底面边缘的 桶柱面, 所述桶柱面由一前立壁、 两正对的侧立壁和一后立壁围成。 所述前立壁的高度低于 所述后立壁和两侧立壁的高度, 从而在前立壁的顶端和两侧立壁的前端形成排 水口。

为了分隔所述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腔室, 所述过滤桶还包括两分别垂直于所述前立壁的 分隔立壁。 在该两分隔立壁的相对壁面上各自设置有插槽 。 借助该插槽, 所述过滤插卡安装 于所述过滤桶内, 从而由所述前立壁、 两分隔立壁和过滤插卡围成滤前水腔室, 由所述前立 壁、 两分隔立壁、 过滤插卡和后立壁围成滤后水腔室。 所述水泵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所述滤后水腔室与过滤桶的排水口连通。

为了防止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腔室直接连通, 所述前立壁包括由该前立壁顶端中部向上 延伸而成的前立壁延长壁,所述分隔立壁和过 滤插卡的高度都达到所述前立壁延长壁的高度 , 从而由所述前立壁、 前立壁延长壁、 两分隔立壁和过滤插卡围成所述滤前水腔室, 确保所述 滤前水腔室内的液体仅能通过所述过滤插卡流 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具体而言, 所述过滤桶还包括泄流通道。 该泄流通道包括联结所述前立壁顶端的、 沿水 平方向设置的引流面, 联结所述引流面的、 斜向下延伸的泄流面, 联结在该泄流面下端的、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面, 以及分别联结在所述引流面、 泄流面和导流面两侧边的、 各自与 相应侧立壁联结的通道侧立壁。

具体的, 所述导流面设置在所述泄流面的下端中部,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导流面的下方。 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还包括泵水通道 。 该泵水通道贯穿所述导流面, 一端伸入 所述滤前水腔室, 另一端联结所述水泵的泵水口, 从而将水泵泵水口泵出的液体引导流入所 述滤前水腔室内。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 "提高安装稳定性和防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 化过滤装置" 的技术效果在于:

1. 所述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垂直于 所述竖直固定立壁的竖直中心平面内, 令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质量中心位 于其中心平面内, 提高了该悬挂式液体净化过 滤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解决了水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问题;

2. 所述液体在滤后水腔室内经过至少一次缓冲排 出所述过滤桶, 借助缓冲作用, 可以令 水流平缓; 而且在更换过滤插卡过程中, 沉积在过滤插卡一侧的污物和杂质出现落入到 过滤 桶内的情况时, 所述缓冲作用可以令回落过滤桶内的污物和杂 质不致于直接随水流排出过滤 桶, 而是令回落过滤桶的污物和杂质沉积在过滤桶 内而不会排出该过滤桶, 不会造成水体二 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 "提高安装稳定性和防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 化过滤装置" 优选实施例 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 2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正投影俯视示意图;

图 3是图 2中 A _ 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 4是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轴测 影示意图;

图 5是所述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 投影俯视示意图;

图 6是图 5中 B - B方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为了提高装置安装稳定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安装稳定性的 方法, 基于包括水泵、 过滤桶和过滤插卡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 所述过滤桶骑跨设置 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定立壁上, 所述过滤插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内。 所述水泵 向过滤桶内泵入液体, 该泵入过滤桶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 处理后, 由所述过滤桶 的排水口排出该过滤桶。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将所述水泵联结在过滤桶上, 并且令该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中 心平面 内, 该中心平面是所述过滤桶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

所述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垂直于 所述竖直固定立壁的竖直中心平面内, 令 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质量中心位于 其中心平面内, 提高了该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 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在所述水泵启动运转后不会产生振动, 因而不会因振动而产生噪音, 解 决了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噪音 问题。

为了同时防止污物回流, 所述步骤 A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B. 在所述过滤桶内分隔设置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 腔室,使液体被水泵泵入所述滤前水腔 室后, 只有经过所述过滤插卡的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 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并且被处理液体 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从所述滤后水腔室经排 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 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所述液体在滤后水腔室内经过至少一次缓冲排 出所述过滤桶, 借助缓冲作用, 可以令水 流平缓; 而且在更换过滤插卡过程中, 沉积在过滤插卡一侧的污物和杂质出现落入到 过滤桶 内的情况时,所述缓冲作用可以令回落过滤桶 内的污物和杂质不致于直接随水流排出过滤桶 , 而是令回落过滤桶的污物和杂质沉积在过滤桶 内而不会排出该过滤桶, 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 染。 根据上述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的悬挂式 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如图

1 至图 3所示, 包括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定立壁 上的过滤桶 200, 向该过滤桶 200内泵入液体的水泵 100, 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 200内的过滤插卡 300。 被水泵 100泵入所述过滤桶 200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 300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排水口 203排出所 述过滤桶 200。 所述水泵包括进水口 110。 所述水泵 100联结过滤桶 200, 并且所述水泵 100 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 200的中心平面 0内,该中心平面 0是所述过滤桶 200的竖直方 向中心平面,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

同理, 所述水泵 100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 200的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的竖直 中心平面内, 提高了该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安装稳定 性, 解决了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 净化过滤装置的噪音问题。

为了同时防止污物回流,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滤前水腔室 201和滤后水腔室 202, 所 述滤前水腔室 201 内的液体只能被所述过滤插卡 300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腔 室 202。所述水泵 100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 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与过滤桶 200的 排水口 203连通, 并且在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内, 被处理液体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由排水 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同理, 所述液体在滤后水腔室 202 内经过至少一次缓冲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借助缓冲 作用, 可以令水流平缓; 而且在更换过滤插卡 300过程中, 令回落过滤桶 200的污物和杂质 沉积在过滤桶 200内而不会排出该过滤桶 200, 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为了解决防止污物回流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污物回流 的方法, 基于包括水泵、 过滤桶和过滤插卡的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 。 所述过滤桶骑跨设 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固定立壁上, 所述过滤插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内。 所述水 泵向过滤桶内泵入液体, 该泵入过滤桶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净化过滤 处理后, 由所述过滤 桶的排水口排出该过滤桶。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所述过滤桶内分隔设置滤前水腔室和滤后水 腔室,使液体被水泵泵入所述滤前水腔 室后, 只有经过所述过滤插卡的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 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并且被处理液体 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从所述滤后水腔室经排 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 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变。 如上所述, 所述液体在滤后水腔室内经过至少一次缓冲排 出所述过滤桶,借助缓冲作用, 可以令水流平缓; 而且在更换过滤插卡过程中, 沉积在过滤插卡一侧的污物和杂质出现落入 到过滤桶内的情况时, 所述缓冲作用可以令回落过滤桶内的污物和杂 质不致于直接随水流排 出过滤桶, 而是令回落过滤桶的污物和杂质沉积在过滤桶 内而不会排出该过滤桶, 不会造成 水体二次污染。

为了同时防止污物回流, 所述步骤 A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B. 将所述水泵联结在过滤桶上, 并且令该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中 心平面 内, 该中心平面是所述过滤桶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

如上所述, 所述水泵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的垂直于 所述竖直固定立壁的竖直中心 平面内, 令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质量中心位 于其中心平面内, 提高了该悬挂式液 体净化过滤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在所述水泵启动运转后不会产生振动, 因而不会因振动而产 生噪音, 解决了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噪 音问题。 根据上述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污物回流的悬挂式液体净 化过滤装置, 如图 1至图 3所示,包括骑跨设置或者悬挂安装在一竖直 定立壁上的过滤桶 200, 向该过滤桶 200内泵 入液体的水泵 100, 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桶 200内的过滤插卡 300。所述水泵包括进 水口 110。 被水泵 100泵入所述过滤桶 200的液体被所述过滤插卡 300净化过滤处理后, 由 排水口 203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滤前水腔室 201和滤后水腔室 202, 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内的液体只能被所述过滤插卡 300净化过滤处理后才能流入所述滤后水 腔室 202。 所述水泵 100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 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与过滤桶 200 的排水口 203连通, 并且在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内, 被处理液体至少经过一次缓冲后才由排 水口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所述缓冲是指液体的流速降低和 /或液体发生不小于 90度的流向改 变。

同理, 所述液体在滤后水腔室 202 内经过至少一次缓冲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借助缓冲 作用, 可以令水流平缓; 而且在更换过滤插卡 300过程中, 令回落过滤桶 200的污物和杂质 沉积在过滤桶 200内而不会排出该过滤桶 200, 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为了同时提高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所述水泵 100联结过滤桶 200, 并且所述水泵 100的 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 200的中心平面 0内,该中心平面 0是所述过滤桶 200的竖直方向 中心平面,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

同理, 所述水泵 100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 200的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壁的竖直 中心平面内, 提高了该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的安装稳定 性, 解决了现有技术悬挂式液体 净化过滤装置的噪音问题。 本发明通过图 1至图 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 具体说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优选实 施例同时具备提高装置安装稳定性和防止污物 回流的效果。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所述过滤桶 200的具体结构是, 所述过滤桶 200包括桶底面 213和 联结在该桶底面 213边缘的桶柱面, 所述桶柱面由一前立壁 211、 两正对的侧立壁 214和一 后立壁 212围成。 所述前立壁 211的高度低于所述后立壁 212和两侧立壁 214的高度, 从而 在前立壁 211的顶端和两侧立壁 214的前端形成排水口 203。

关于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和滤后水腔室 202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 例如, 在所述 过滤桶 200内分隔出两个腔室, 该两腔室仅通过所述过滤插卡 300才能间接连通, 而不能通 过其它任何方式直接连通; 或者更简单地, 在所述过滤桶 200内, 将过滤插卡 300沿垂直于 后立壁 212的方向插入过滤桶 200内, 将所述过滤桶 200分隔成两腔室。 关于在所述滤后水 腔室 202内实现缓冲的结构, 可以通过设置水道, 令水流路径经过几次方向改变后再排出所 述过滤桶 200 , 该结构不仅改变了液流流速, 也改变了液流方向。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通过 以下结构实现滤前水腔室 201和滤后水腔室 202, 并且令液流再滤后水腔室 202内经过至少 一次缓冲。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两分别垂直于所述前立壁 211 的分隔立壁 224。 在该两分隔立壁 224的相对壁面上各自设置有插槽 225。 借助该插槽 225 , 所述过滤插卡 300安装于所述过滤 桶 200内, 从而由所述前立壁 211、 两分隔立壁 224和过滤插卡 300围成滤前水腔室 201 , 由 所述前立壁 211、 两分隔立壁 224、 过滤插卡 300和后立壁 212围成滤后水腔室 202。 所述水 泵 100将液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 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与过滤桶 200的排水口 203连 通。 如图 1至图 3的箭头方向标注的液流路径, 当泵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内的液体被过滤 插卡 300实施净化过滤处理后, 沿背向排水口 203的方向流入滤后水腔室 202, 造成液流必 然要经过不小于 90度的转向后, 即缓冲后才能从所述排水口 203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由于 液流在流至所述后立壁 212后被迫转向, 必然会损失一定的流速, 也使水流被缓冲。 在上述 结构下, 当更换过滤插卡 300导致出现污物 500和杂质回落情况时, 污物 500和杂质不会随 液流直接排出所述过滤桶 200, 而会在上述缓冲作用下, 沉积在液流转向和降速的地方, 从 而防止污物回流。

为了确保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和滤后水腔室 202不能直接连通,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所 述前立壁 211包括由该前立壁 211顶端中部向上延伸而成的前立壁延长壁 221 , 所述分隔立 壁 224和过滤插卡 300的高度都达到所述前立壁延长壁 221的高度, 从而由所述前立壁 211、 前立壁延长壁 221、 两分隔立壁 224和过滤插卡 300围成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 确保所述滤前 水腔室 201内的液体仅能通过所述过滤插卡 300流入所述滤后水腔室 202。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所述过滤桶 200还包括泄流通道 230。 该泄流通道 230包括联结所 述前立壁 211顶端的、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引流面 231 , 联结所述引流面 231的、 斜向下延伸 的泄流面 232, 联结在该泄流面 232下端的、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面 233 , 以及分别联结在 所述引流面 231、 泄流面 232和导流面 233两侧边的、 各自与相应侧立壁 214联结的通道侧 立壁 234。 所述泄流通道 230不仅起到泄流作用, 所述引流面 231和泄流面 232形成的类似 挂钩结构, 还为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骑跨在竖直 固定立壁上提供结构基础。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 为了实现所述水泵 100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过滤桶 200的中心 平面 0内, 该中心平面 0是所述过滤桶 200的竖直方向中心平面, 且垂直于所述竖直固定立 壁所在平面 P, 如图 1至图 3所示, 所述导流面 233设置在所述泄流面 232的下端中部, 所 述水泵 100设置在所述导流面 233的下方。

更具体地, 所述悬挂式液体净化过滤装置还包括泵水通道 400。 该泵水通道 400贯穿所 述导流面 233 , —端伸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 , 另一端联结所述水泵 100的泵水口, 从而将水 泵 100泵水口泵出的液体引导流入所述滤前水腔室 201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