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HIGH CAPACITY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1/07973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high capacity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re provided. A positive electrode, a gel 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 a polyethylene porous film, a gel 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are stacked in order and sealed to obtain a high capacity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y;key point is that active material of the said negative electrode is modified lithium titanate, active material of the said positive electrode is one or more selected form ternary material, lithium manganate and lithium iron phosphate;a mixture including a solution containing a lithium salt, a organic solvent mixed with a polymer electrolyte dissolved in a solvent are coated on the polyethylene porous film or surfaces of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dried to obtain the said gel 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 The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y has advantage that friendliness to environment, excellent high rate performance, excellent heat dispersion etc, and manufacture simply without environment pollution, noleakage, long life of storage, augment easily, used in more width scope of temperature;the lithium ion battery may be used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nd pure electric vehicle etc as power supply.

Inventors:
LIU ZHIYU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80001
Publication Date:
July 07, 2011
Filing Date:
December 20,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CN)
WUHU POWER TECHNOLOGY RES CO (CN)
LIU ZHIYUA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1M10/0525; H01M50/417
Foreign References:
CN1700500A2005-11-23
CN1236492A1999-11-24
CN1342335A2002-03-27
CN1384555A2002-12-11
CN101740809A2010-06-16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SUNHOP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TD. (CN)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由正电极、 涂覆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膜、 聚乙烯 多孔薄膜、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和负电极依次通过堆叠、 封装而成, 其中负电极和 正电极通过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和聚乙烯多孔薄膜隔离,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分 别隔于两电极与聚乙烯多孔薄膜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电极的活性材料为改性钛 酸锂; 所述正电极的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 锰酸锂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薄膜由包含锂盐、 有机溶剂的电解液与溶于溶剂的聚合物电解 质混合后, 涂覆于聚乙烯多孔薄膜或正负电极两面上干燥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钛酸锂 的粒度小于 Ιμηι, 比表面大于 2.0m2/g。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溶液 的溶质为聚偏二氟乙烯、 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 环氧乙烯-环氧丙烯的均聚物或 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腈、 聚氨基甲酸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聚合 物溶液中的溶剂为酮类溶剂、 脂类溶剂和杂环化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溶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酮类溶剂为 丙酮、 甲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溶剂, 所述脂类溶剂为碳酸二乙脂、 碳酸二丙脂、 乙酸乙酯、 乙酸甲酯、 亚硫酸亚乙酯、 亚硫酸亚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溶剂, 所述 杂环化溶剂为 r-丁内酯、 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或 3或 4所述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锂盐为 LiPF6、 LiC104、 LiBOB、 LiBF4、 LiBF6、 LiAsF6、 LiCF3S03和 LiN ( S02C2F5) 2 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6、 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A: 将含 75重量%〜98重量%的改性钛酸锂、 1重量%〜15重量%的导电剂 和 1重量%〜10重量%的粘结剂溶于溶剂中制成负电极浆料,以 9μηι〜13μηι厚的铜箔 为集流体, 将负电极浆料涂在铜箔正、 反面上并干燥, 制成极片, 然后将极片碾压、 剪切, 制成负电极;

步骤 B: 将含 80重量%〜98重量%的正电极活性材料、 1重量%〜10重量%的导 电剂和 1重量%〜10重量%的粘结剂溶于溶剂中制成正电极浆料, 以 15μηι〜20μηι厚 的铝箔为集流体, 将正电极浆料涂覆在铝箔正、 反面上并干燥, 制成极片, 然后将极 片碾压、 剪切, 制成正电极;

步骤 C: 将锂盐 LiPF6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电解液, 并与溶于溶剂的聚合物电解 质混合后, 涂于聚乙烯多孔薄膜或正负电极两面上, 干燥后得到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的薄膜;

步骤 D: 将上述的正电极、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多孔膜、 凝胶态聚 合物电解质薄膜和负电极依次通过堆叠、 包膜、 焊接极耳、 封装工序后得到动力锂离 子电池半成品, 其中负电极和正电极通过涂覆有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聚乙烯多孔薄 膜隔离;

步骤 E: 将 D步骤中得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半成品进行化成、 分容、 检测, 得到 动力锂离子电池成品。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 骤 A中, 负电极浆料在负电极上的涂覆量小于 40mg/cm2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 骤 B中, 正电极浆料在正电极上的涂覆量小于 40mg/cm2

9、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 骤 A、 B 中所述的导电剂为超级导电炭黑、 导电石墨或导电纳米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 的混合物; 所述的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 聚偏氟乙烯或聚合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 混合物; 正电极浆料和负电极浆料中的溶剂为 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酰胺或二甲基 乙酰胺。

Description:
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能源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到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相比传统的铅酸 蓄电池、 Ni-Cd、 Ni-MH电池来说, 锂离子蓄电池具有对环境友好、 比能量高 (140Wh/kg)、 电 压平台高、 循环寿命长、 自放电小、 无记忆效应等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军用、 民用领 域, 包括 3C 电子产品、 各种电动工具等, 并有希望作为动力源应用于混合动力车、 电动汽车领域。

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 存在安全性、 循环寿命、 比能量等一些问题, 特别是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的缺点, 大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例如申 请号为 200810066054.2 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 其负电极采用占 90%〜93%质量比的钛酸锂活性物质,正电极采用 占 88%〜90%质量比的磷酸钒锂活性 物质, 电解液采用碳酸乙烯脂 (EC )、 碳酸丙烯脂 (DMC )、 碳酸甲乙酯 (EMC ) 等 有机溶剂, 其锂离子单体动力电池容量只有 335〜345mAh ; 又例如申请号为 200810052728.3 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可快速充电的锂 离子电池, 其正电极活 性物质为锰酸锂 (LiMn 2 0 4 )、 磷酸铁锂 (LiFeP0 4 )、 镍钴酸锂 ( LiNi x Co y M z 0 2 ) 和三 元材料 (LiNi x Mn x Cow x 0 2 ) 中的一种或多种, 或钴酸锂 (LiCo0 2 ) 与其中的一种混合 物; 负电极活性材料为亚微米级钛酸锂; 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 (LiPF 6 ), 溶剂为乙烯 碳酸脂 (EC )、 二甲基碳酸脂 (DMC ) 和乙基甲基碳酸脂 (EMC) 的多元混合物, 这 种锂离子单体电池容量只有 400多 mAh。 上述两种锂离子电池使用不太安全的有机电 解液, 单体容量很小, 都无法作为动力源应用于混合动力车、 电动汽车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可作为动力源 应用于汽车领域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由正电极、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多孔膜、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和负电极依次通 过堆叠、 封装而成, 其中负电极和正电极通过聚乙烯多孔薄膜隔离 , 且正电极或负电 极分别与聚乙烯多孔薄膜之间通过凝胶态聚合 物电解质薄膜隔离, 关键在于所述负电 极的活性材料为改性钛酸锂; 所述正电极的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 锰酸锂和磷酸铁锂 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由包含锂盐、 有机溶剂的电解液与溶于溶 剂的聚合物电解质混合后, 涂覆于聚乙烯多孔薄膜两面上或分别涂覆于正 负电极两面 上干燥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采用了改性钛酸锂 (Li 4 Ti 5 0 12 /C ) 作为负 电极的活性材料, 以三元材料 ( LiNi x Mn y C 0l y 0 2 或 )、 锰酸锂 ( LiMn 2 0 4 ) 和磷酸铁锂 (LiFeP0 4 ) 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正电极活性材料, 其热稳定 性与结构稳定性更好, 单体电池容量在 10A1!〜 50Ah左右,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良 好的高倍率性能, 良好的循环性能和长循环寿命。

所述改性钛酸锂的粒度小于 Ιμηι, 比表面大于 2.0m 2 /g。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为聚偏二氟乙烯、 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 环氧乙烯 -环氧 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腈、 聚氨基甲酸脂中的一种或多 种混合物, 溶解聚合物电解质的溶剂为酮类溶剂、 脂类溶剂和杂环化溶剂中的一种或 几种混合溶剂。

所述酮类溶剂为丙酮、 甲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溶剂, 所述脂类溶剂为碳酸二 乙脂、 碳酸二丙脂、 乙酸乙酯、 乙酸甲酯、 亚硫酸亚乙酯、 亚硫酸亚丙酯中的一种或 多种混合溶剂, 所述杂环化溶剂为 r-丁内酯、 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溶剂。

所述锂盐为 LiPF 6 、 LiC10 4 、 LiBOB、 LiBF 4 、 LiBF 6 、 LiAsF 6 、 LiCF 3 S0 3 和 LiN ( S0 2 C 2 F 5 ) 2 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采用酮类或者脂类有机溶剂 , 没有特别要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上述大容量动力锂 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A: 将含 75重量%〜98重量%的改性钛酸锂、 1重量%〜15重量%的导电剂 和 1重量%〜10重量%的粘结剂溶于溶剂中制成负 电极浆料,以 9μηι〜13μηι厚的铜箔 为集流体, 将负电极浆料涂在铜箔正、 反面上并干燥, 制成极片, 然后将极片碾压、 剪切, 制成负电极;

步骤 Β: 将含 80重量%〜98重量%的正电极活性材料、 1重量%〜10重量%的导 电剂和 1重量%〜10重量%的粘结剂溶于溶剂中制成正 电极浆料, 以 15μηι〜20μηι厚 的铝箔为集流体, 将正电极浆料涂覆在铝箔正、 反面上并干燥, 制成极片, 然后将极 片碾压、 剪切, 制成正电极;

步骤 C : 将锂盐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的电解液, 与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得到的聚合 物溶液混合后涂于聚乙烯多孔薄膜或正、 负电极的两表面上, 干燥后得到凝胶态聚合 物电解质薄膜;

步骤 D: 将上述的正电极、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多孔膜、 凝胶态聚 合物电解质薄膜和负电极依次通过堆叠、 包膜、 焊接极耳、 封装工序后得到动力锂离 子电池半成品, 其中负电极和正电极通过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膜和聚乙烯多孔薄膜隔 离;

步骤 Ε : 将步骤 D中得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半成品进行化成、 分容、 检测, 得到 动力锂离子电池成品。

上述步骤 Α中, 负电极浆料在负电极上的涂覆量小于 40mg/cm 2

上述步骤 B中, 正电极浆料在正电极上的涂覆量小于 40mg/cm 2

上述步骤 A、 B 中所述的导电剂为超级导电炭黑、 导电石墨或导电纳米碳管中的 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 聚偏氟乙烯或聚合类树脂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正电极浆料和负电极浆料中的溶剂为 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酰 胺或二甲基乙酰胺。

本发明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对环境友好、 良好的高倍率性能、 良好的散热性能 等特点, 并且制备简单, 没有环境污染, 无泄漏, 存储寿命长, 易于大型化, 使用温 度范围宽, 可作为动力源应用在混合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 流程图;

图 2是本发明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 负电极和涂覆有凝胶态聚合物 电解质的聚乙烯多孔薄膜的堆叠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

实施例 1 : 本实施例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按单体电池额定容量 10Ah设计, 由正电极、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多孔膜、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和负电极依次正 电极、 涂覆有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聚乙烯多孔薄膜 和负电极通过堆叠、 封装而成, 其中负电极和正电极通过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薄膜和聚乙烯多孔薄膜隔离, 关键在于 所述负电极的活性材料为粒径为 0.165μηι, 比表面积为 9.2m 2 /g的改性钛酸锂; 所述正 电极的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 所述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薄膜由包含锂盐、 有机溶剂 的电解液与溶于溶剂的聚合物电解质混合后, 涂覆于聚乙烯多孔薄膜上或正负电极两 面上干燥而成。 如图 1所示, 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 A: 将 84重量%的改性钛酸锂、 7重量%的导电碳黑和 9重量%的聚偏氟乙 烯为溶质, 以 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调成膏状的负电极浆料 以 ΙΟμηι厚的铜箔作集 流体, 将负电极浆料涂到铜箔的正、 反面上并于 120°C条件下干燥 6小时后制成极片, 然后将极片碾压、 剪切, 制成负电极, 负电极的密度为 4.6g/cm 3 ;

步骤 B: 将含 95重量%的三元材料、 1.5重量%的乙块黑、 1.5重量%的导电碳黑、 4重量%的聚偏氟乙烯为溶质, 以 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调成膏状的正电极浆料 以 15μηι厚的铝箔作为集流体, 将正电极浆料涂覆到铝箔的正、 反面上并于 120°C条件下 干燥 8小时,制成极片,然后将极片碾压、剪切制 正电极,正电极的密度为 3.8g/cm 3 ; 步骤 C: 将锂盐 LiPF 6 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电解液, 并与溶于溶剂的聚合物电解 质混合后涂于聚乙烯多孔薄膜或正负电极的两 面上, 干燥后得到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的薄膜, 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溶质为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 溶剂为碳酸二乙脂、 碳 酸二丙脂的混合物;

步骤 D: 将上述的正电极、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多孔膜、 凝胶态聚 合物电解质薄膜和负电极依次通过堆叠、 包膜、 焊接极耳、 用铝塑复合膜封装等工序 后得到动力锂离子电池半成品, 如图 2所示, 堆叠时负电极 1和正电极 2通过凝胶态 聚合物电解质的薄膜 3隔离;

步骤 E: 将 D步骤中得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半成品进行化 、 分容、 检测, 得到 动力锂离子电池成品。

经过测试, 本实施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为 2.4m Q, 容量为 21.93Ah, 开路 电压为 2.436V, 电池出现 2.212V 的电压平台, 500 次循环后电池容量的保持率为 96.86%。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 按单体电池额定容量 40Ah设计, 由正电极、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多孔膜、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和负电极依次通 过堆叠、 封装而成, 其中负电极和正电极通过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膜和聚乙烯多孔薄 膜隔离, 关键在于所述负电极的活性材料为粒径为 0.165μηι, 比表面积为 9.2m 2 /g的改 性钛酸锂; 所述正电极的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 所述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薄膜由包 含锂盐、 有机溶剂的电解液与溶于溶剂的聚合物电解质 混合后, 涂覆于聚乙烯多孔薄 膜或正负电极两面上干燥而成。 如图 1所示, 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 A: 将 84重量%的改性钛酸锂、 7重量%的导电碳黑和 9重量%的聚偏氟乙 烯为溶质, 以 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调成膏状的负电极浆料 以 ΙΟμηι厚的铜箔作集 流体, 将负电极浆料涂到铜箔的正、 反面上并于 120°C条件下干燥 6小时后制成极片, 然后将极片碾压、 剪切, 制成负电极, 负电极的密度为 4.6g/cm 3 ;

步骤 B: 将含 93重量%的锰酸锂、 1.5重量%的乙块黑、 2重量%的导电碳黑、 3.5 重量%的聚偏氟乙烯为溶质, 以 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调成膏状的正电极浆料 以 15μηι厚的铝箔作为集流体, 将正电极浆料涂覆到铝箔的正、 反面上并于 120°C条件下 干燥 8小时,制成极片,然后将极片碾压、剪切制 正电极,正电极的密度为 3.8g/cm 3 ; 步骤 C: 将锂盐 1^?? 6 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电解液, 并与溶于溶剂的聚合物电解 质混合后, 涂于聚乙烯多孔薄膜或正负电极的两个表面上 , 干燥后得到凝胶态聚合物 电解质的膜, 其中导电聚合物溶液的溶质为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 溶剂为碳酸二 乙脂、 碳酸二丙脂的混合物;

步骤 D: 将上述的正电极、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多孔膜、 凝胶态聚 合物电解质薄膜和负电极依次通过堆叠、 包膜、 焊接极耳、 用铝塑复合膜封装等工序 后得到动力锂离子电池半成品, 如图 2所示, 堆叠时负电极 1和正电极 2通过凝胶态 聚合物电解质的薄膜 3隔离;

步骤 E: 将 D步骤中得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半成品进行化 、 分容、 检测, 得到 动力锂离子电池成品。

经过测试, 本实施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为 2.35m Q, 容量为 43.74Ah, 开路 电压为 2.537V, 电池出现 2.364V 的电压平台, 500 次循环后电池容量的保持率为 87.68%。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 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 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