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INTER-ROW AIR CONDITIONING HEAT EXCHANGER, AND INTER-ROW AIR CONDITIONE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6/112834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is an inter-row air conditioning heat exchanger, mounted inside a machine cabinet body (20) and comprising a sheet-shaped heat exchanger core body (1); the heat exchanger core body (1) is arranged perpendicular to the bottom plate (26) of the machine cabinet body (20), and the side part of the heat exchanger core body (1) extends horizontally along the machine cabinet body (20). Also disclosed is an inter-row air conditioner.

Inventors:
CHEN XURONG (CN)
HU RONGGUO (CN)
HUANG GUILI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6/070607
Publication Date:
July 21, 2016
Filing Date:
January 11, 2016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F24F5/00; F24F13/30; G06F1/20; H05K7/2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298420U2013-11-20
CN201845297U2011-05-25
CN204593813U2015-08-26
CN204362491U2015-05-27
CN203704150U2014-07-09
CN103500000A2014-01-08
EP0905841A21999-03-31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REFIN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CN)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一种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安装在列间空调的机柜主体 (20) 内,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呈片形的换热芯主体 (1) , 所述换热芯主体 (1) 垂直 于所述机柜主体 (20) 的底板 (26) 设置, 且所述换热芯主体 (1) 的侧部 (11) 沿所述机柜主体 (20) 的横向方向延伸。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芯 主体 (1) 沿所述机柜主体 (20) 的横向方向的横截面满布于所述机 柜主体 (20) 内。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冷媒 循环系统,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主体 (1) 的正 面 (12) 的分液头 (2) 和第一集管 (3) , 以及密布设置在所述换热 芯主体 (1) 的背面 (13) 的第一换热管 (4) 。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冷冻 水循环系统, 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主体 (1) 的正面 (12) 的第二集管 (5) 和第三集管 (6) , 以及密布设置在所 述换热芯主体 (1) 的背面 (13) 的第二换热管 (7) 。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芯 主体 (1) 由沿所述换热芯主体 (1) 的高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换热芯 ( 14) 和第二换热芯 (15) 构成, 所述第一换热芯 (14) 位于所述第二 换热芯 (15) 的上方。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 热芯 (14) 和所述第二换热芯 (15) 之间设置有第一接水盘 (16) , 所述第二换热芯 (15) 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水盘。

一种列间空调, 包括机柜主体 (20) 、 以及权利要求 1至 6任一项所述 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所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机柜主体 ( 20) 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柜主体 (20) 内构成有进风腔室、 换热腔室 (22) 和抽风腔室 (23) , 所述进风腔室、 所述换热腔室 (22) 和所述抽风腔室 (23) 依次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位于所述换热腔室 (22) 内, 并平行于迎风面 放置。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列间空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柜主体 (20) 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进风腔室和所述换热腔室 (22) 的两根第一中立 柱 (24) , 以及用于分隔所述换热腔室 (22) 和所述抽风腔室 (23) 的两根第二中立柱 (25) ;

所述两根第一中立柱 (24) 和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 (25) 相互平行, 所述两根第一中立柱 (24) 和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 (25) 均垂直于所 述机柜主体 (20) 的底板 (26) 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列间空调, 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机柜主体 (2 0) 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中立柱 (24) 和所述第二中立柱 (25) 之间设 置有安装板 (27) , 所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侧部 (11) 固定至所述 安装板 (27) 的内侧面;

所述两根第一中立柱 (24) 和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 (25) 上均设置有 朝所述机柜主体 (20) 的内部或外部延伸的折边 (201) 。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列间空调,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 风腔室内的压缩机 (30) 和控制柜 (40) , 以及设置在所述抽风腔室

(23) 内的风机 (50) 和用于安装所述风机 (50) 的风机背板 (51) ; 所述风机背板 (51 ) 固定在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 (25) 之间。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及列间空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房散热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及列间空调 。

背景技术

[0002] 机房内机柜服务器集成密度越来越高, 服务器的发热量越来越大, 为了保证高 散热密度机房内服务器工作在最适宜的环境温 度下, 目前高散热密度机房排热 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0003] 目前, 高散热密度机房的排热可采用列间空调的方式 , 列间空调布置在两台机 柜的中间, 实现就近制冷。 因其送风传输距离近, 无需选用功耗大的大压头风 机, 也因其靠近热源制冷,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房内局部热点问题。

[0004] 但是, 列间空调的大小基本上限制在一个机柜或者半 个机柜的尺寸上。 一方面 , 很难将换热器做大, 一般都是将换热器倾斜放置或者采用 V型换热器, 以此达 到增大换热器面积。 另一方面, 由于换热器倾斜放置或者釆用 V型换热器, 使原 本紧张的空间更加加剧, 增大了维护的难度, 造成气流不畅, 风阻增大, 风机 功耗上升。

技术问题

[0005] 提供一种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及列间空调。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6] 构造一种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安装在列间空调的机柜主体内, 包括呈片形的换 热芯主体, 所述换热芯主体垂直于所述机柜主体的底板设 置, 且所述换热芯主 体的侧部沿所述机柜主体的横向方向延伸。

[0007]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中, 所述换热芯主体沿所述机柜主体的横向方向的 横截面满布于所述机柜主体内。

[0008]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中, 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 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主体的正面的分液头和第一 集管, 以及密布设置在所述换热 芯主体的背面的第一换热管。

[0009]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中, 还包括冷冻水循环系统, 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 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主体的正面的第二集管 和第三集管, 以及密布设置在所 述换热芯主体的背面的第二换热管。

[0010]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中, 所述换热芯主体由沿所述换热芯主体的高度方 向分布的第一换热芯和第二换热芯构成, 所述第一换热芯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芯 的上方。

[0011]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中, 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之间设置有 第一接水盘, 所述第二换热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水盘。

[001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列间空调, 包括机柜主体、 上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所 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机柜主体内,

[0013] 所述机柜主体内构成有进风腔室、 换热腔室和抽风腔室, 所述进风腔室、 所述 换热腔室和所述抽风腔室依次相互平行设置;

[0014] 所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位于所述换热腔室内, 并平行于迎风面放置。

[0015]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中, 所述机柜主体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进风腔室和 所述换热 腔室的两根第一中立柱, 以及用于分隔所述换热腔室和所述抽风腔室的 两根第 二中立柱;

[0016] 所述两根第一中立柱和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相 互平行, 所述两根第一中立柱和 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均垂直于所述机柜主体的 底板设置。

[0017]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中, 位于所述机柜主体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中立柱和 所述第二 中立柱之间设置有安装板, 所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侧部固定至所述安装 板的 内侧面;

[0018] 所述两根第一中立柱和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上 均设置有朝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 或外部延伸的折边。

[0019] 本发明的列间空调中,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腔室内的压缩机和控制 柜, 以及 设置在所述抽风腔室内的风机和用于安装所述 风机的风机背板; 所述风机背板 固定在所述两根第二中立柱之间。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20] 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换热芯主体呈片形, 并沿机柜主体的横向布置, 使得该 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在增大了换热面积的同吋减 小了风阻, 提高了能效比。 且该 呈片形的换热芯主体垂直于底板, 使得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在机柜主体的内部 占用的空间相应减小, 从而安装有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列间空调的 内部空间 利用的更加合理, 便于具有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列间空调的组 装和维护。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1] 图 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 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具有该列间空调用 热器的列间空调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0025] 图 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的机柜主 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的机柜主 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 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一中立柱的俯视 构示意图;

[0028] 其中, 1、 换热芯主体; 11、 侧部; 12、 正面; 13、 背面; 14、 第一换热芯; 1

5、 第二换热芯; 16、 第一接水盘;

[0029] 2、 分液头; 3、 第一集管; 4、 第一换热管; 5、 第二集管; 6、 第三集管; 7、 第二换热管;

[0030] 20、 机柜主体; 21、 进风腔室; 22、 换热腔室; 23、 抽风腔室; 24、 第一中立 柱; 25、 第二中立柱; 26、 底板; 27、 安装板; 28、 边立柱; 29、 横梁; 201、 折边;

[0031] 30、 压缩机; 40、 控制柜; 50、 风机; 51、 风机背板。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32] 图 1至图 4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一种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其安装在列间空调的机柜 主体 20内。 该换热器主要适用于机房用的列间空调, 伹也不排除在常见的其他 制冷设备中使用。 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通过合理的摆放在列间空 调的机柜主体 2 0内, 使得列间空调的换热面积增大的同时减少了风 阻, 从而提高了能效比。 并 使得列间空调的内部空间利用的更加充分。

[0033] 图 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 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侧视结 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 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 图 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具 有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列间空调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0034] 如图 1至图 4所示, 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包括呈片形的换热芯主体 1。 该换热芯 主体 1垂直于机柜主体 20的底板 26设置, 且换热芯主体 1的侧部 11沿机柜主体 20 的横向方向延伸。 则相较于常见的将换热器倾斜放置或者采用 V型换热器的情况 , 本发明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具有不占有机柜 主体 20的纵向空间的优点, 即 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能充分利用机柜主体 20内的横向空间。

[0035] 具体的, 相较于倾斜放置的换热器, 本发明中的换热芯主体 1沿机柜主体 20的 横向布置, 使得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平行于迎风面放置, 从而使得风通道的阻 力较倾斜放置吋减少很多。

[0036] 再相较于 V型换热器, 本发明中的呈片形的换热芯主体 1垂直于底板 26, 使得该 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在机柜主体 20的内部占用的空间相应减小。 则机柜主体 20内 , 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后部或者前部的空间变 得相对宽裕, 便于列间空调的 机柜主体 20的内部部件的安装和维修。

[0037] 综上, 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换热芯主体 1呈片形, 并沿机柜主体 20的横向布 置, 使得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在增大了换热面积的 同时减小了风阻, 提高了能 效比。 且该换热芯主体 1垂直于底板 26, 使得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在机柜主体 20 的内部占用的空间相应减小, 从而安装有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列间空调的 内 部空间利用的更加合理, 便于具有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列间空调的组 装和维 护。

[0038] 在一些实施例中, 参阅图 4 , 该换热芯主体 1沿机柜主体 20的横向方向的横截面 可满布于机柜主体 20内。 具体的, 一个机柜主体 20的宽度一般为 600mm, 本发 明中的换热芯主体 1的宽度可以达到 5%mm, 从而使得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换 热面积的宽度能提升到 540mm翅片长。

[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 本发明中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既可以是蒸发器 , 也可以是表 冷器。

[0040] 参阅图 1和图 2 , 当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为蒸发器时, 其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 冷媒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正面 12的分液头 2和第一集管 3, 以及密 布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背面 13的第一换热管 4。 一般情况下, 该冷媒循环系统 中的循环介质为氟利昂, 可以理解地, 除了氟利昂, 其他的常用的冷媒均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 分液头 2和第一集管 3也可以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背 面 13, 相应地, 第一换热管 4可以密布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正面 12。

[0041] 进一步地, 分液头 2和第一集管 3由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两侧改进为设置在换 热芯主体 1的正面 12或背面 13, 使得换热芯主体 1的横向截面积更大, 从而进一 步增加了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0042] 参阅图 3 , 当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为表冷器时, 其还包括冷冻水循环系统, 冷 冻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正面 12的第二集管 5和第三集管 6 , 以及 密布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背面 B的第二换热管 7。 一般情况下, 该冷冻水循环 系统中的循环介质为冷冻水。 另外, 第二集管 5和第三集管 6也可以设置在换热 芯主体 1的背面 13 , 相应地, 第二换热管 7可以密布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正面 12

[0043] 进一步地, 第二集管 5和第三集管 6由设置在换热芯主体 1的两侧改进为设置在 换热芯主体 1的正面 12或背面 13 , 使得换热芯主体 1的横向截面积更大, 从而进 一步增加了该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 该换热芯主体 1既可以分体式结构, 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参阅图 1, 本发明中的换热芯主体 1优选的由沿换热芯主体 1的高度方向分布的第 一换热芯 14和第二换热芯 15构成, 第一换热芯 14位于第二换热芯 15的上方。 分 体式结构的换热芯主体 1的好处在于便于该换热芯主体 1的加工和组装。

[0045] 进一步地, 该第一换热芯 14和第二换热芯 15之间设置有第一接水盘 16 , 第二换 热芯 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水盘。 该第一接水盘 16和第二接水盘的主要作用在 于防止列间空调因换热器过高发生飞水现象。 [0046] 图 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的机柜主 的结构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 的一实施例中的列间空调的机柜主体的局部结 构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 例中的第一中立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7] 参阅图 4至图 7 ,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列间空调, 该列间空调包括机柜主体 20 、 上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压缩机 30、 控制柜 40、 风机背板 51和风机 50。

[0048] 如图 4所示, 该列间空调的机柜主体 20内安装有上述的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则 该列间空调的内部风道的风阻减小, 使得该列间空调的功耗降低, 制冷效果更 好。 且该列间空调的内部空间更加的宽裕, 空间利用更加合理, 使得该列间空 调组装更加方便, 维护难度降低。

[0049] 如图 5所示, 该机柜主体 20内构成有进风腔室、 换热腔室 22和抽风腔室 23, 进 风腔室、 换热腔室 22和抽风腔室 23依次相互平行设置。 上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 位于换热腔室 22内, 并平行于迎风面放置。 该压缩机 30和控制柜 40设置在进风 腔室内。 该风机 50和风机背板 51设置在抽风腔室 23内。

[0050] 进一步地, 一般情况下, 该机柜主体 20由底板 26、 四根边立柱、 以及上方的四 根横梁 29围成。 且本发明中的机柜主体 20还包括用于分隔进风腔室和换热腔室 2 2的两根第一中立柱 24 , 以及用于分隔换热腔室 22和抽风腔室 23的两根第二中立 柱 25。 该第一中立柱 24和第二中立柱 25的主要作用在于便于固定上述的列间空 调用换热器, 并且, 该第一中立柱 24和第二中立柱 25还增加了该列间空调的机 柜主体 20的整体结构强度。

[0051] 且该两根第一中立柱 24和两根第二中立柱 25相互平行, 两根第一中立柱 24和两 根第二中立柱 25均垂直于机柜主体 20的底板 26设置。 可以理解地, 该第一中立 柱 24和第二中立柱 25可以为标准件, 即两者的结构可以设计成一模一样。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 4所示位于机柜主体 20的一侧的第一中立柱 24和第二中 立柱 25之间设置有安装板 27, 上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侧部 11固定至安装板 27 的内侧面。

[0053] 进一步地, 如图 6至图 7所示, 该两根第一中立柱 24和两根第二中立柱 25上均设 置有朝机柜主体 20的内部或外部延伸的折边 201。 该折边 201的主要作用在于便 于组装其他的元件, 例如, 上述的安装板 27就可以通过位于机柜主体 20的一侧 的第一中立柱 24和第二中立柱 25的折边 201进行安装, 以及用于安装风机 50的风 机背板 51也可以通过两根第二中立柱 25的折边 201进行安装。 另外该折边 201还 能够增加两根第一中立柱 24和两根第二中立柱 25的强度, 从而进一步增加该机 柜主体 20的整体强度。

[0054] 另外, 本发明中的折边 201优选的朝机柜主体 20的外部延伸, 这样的好处在于 安装板 27的安装位不会侵占上述列间空调用换热器的 向空间, 使得该上述列 间空调用换热器的宽度能达到极限距离, 从而进一步地增大该上述列间空调用 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增强本发明中的列间空调的制冷效果。

[005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 组合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