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LOCK FOR SUITCASE/BAG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82210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lock for a suitcase/bag, the lock comprising a lock tongue (4, 4') and a lock body, wherein the lock tongue (4, 4') is fixed to one side of the suitcase or bag; the lock body comprises a fixed portion (3, 3') and rotatable portions (1, 1', 2, 2'), the fixed portion (3, 3') being fix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uitcase or bag, the rotatable portions (1, 1', 2, 2') being pivotably connected to the fixed portion (3, 3'). The rotatable portions (1, 1', 2, 2') are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22, 22'), and a sliding groove (23, 23') is provided within the opening (22, 22'). When the rotatable portions (1, 1', 2, 2') rotate, the lock tongue (4, 4') can slide in the sliding groove (23, 23'), such that the lock is locked or unlocked. Furthermore, the lock can be provided with a lock cylinder (7, 7').

Inventors:
CHEN X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5366
Publication Date:
June 05, 2014
Filing Date:
November 27,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ITO LUGGAGE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5B65/52
Foreign References:
CN201343933Y2009-11-11
CN101040092A2007-09-19
CN202450892U2012-09-26
CN2767591Y2006-03-29
US20060248930A12006-11-09
US4545225A1985-10-08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927402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ANGHAI HANGSO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TD. (CN)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锁舌, 固定于箱或包的一侧;

一锁体, 所述锁体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 所述固定部固定于箱或包的另一侧, 所述转动部 枢转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所述转动部设有开口, 沿所述开口向内延伸设有允许所述锁舌在 其内滑动从而进行锁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一锁芯, 所述锁芯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 并能绕其锁芯轴相对所述转动部进行转动, 所述锁芯一端设有锁块, 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锁块配合使用的锁止机构,通过所述锁块 与所述锁止机构的 合进行锁定或解锁, 锁定时所述转动部不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解锁时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 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固定部枢转连接;

所述锁芯嵌设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并穿过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开口,沿所述开口向内延伸有允许所述锁舌在其内滑动从而进行锁定 或解锁的滑动槽, 所述第一壳体在相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开口槽。

4.如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容置 槽,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与所述容置槽适配的柱体,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插入所述容置槽的内部, 从而阻止所述转动部相对于 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使所述柱体离开所述容置槽,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 定部转动。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芯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所述锁芯转动连 接于所述锁芯套中, 所述锁芯套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所述锁芯套设有至少一轨道槽, 该轨道槽包括一长端和一短端, 宽度为从长端到短端逐渐过渡, 所述锁芯外侧对应设有至 少一凸块, 转动所述锁芯时, 所述凸块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从而使所述锁芯相对于所述锁 芯套向内或向外移动, 而使所述柱体插入或离开所述容置槽。

6.如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钩状 突起,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一半圆柱体并设置为延伸至所述钩状突起的下方,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半圆柱体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垂直面, 并阻止所述转动部 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半圆柱体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平行面, 从而使所述转动 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7. 一种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 利 要 求 书

一锁舌, 固定于箱或包的一侧;

一锁体, 所述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 壳体固定连接组成转动部,所述第三壳体作为固定部固定于箱或包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壳 体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开口,沿所述开口向内延伸设有允许所述锁舌在其内滑动从而进行锁 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所述第一壳体在相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开口槽;

一锁芯, 所述锁芯嵌设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并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 所述锁芯一 端设有锁块,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锁块配合使用的锁止机构, 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容 许所述锁芯穿过的通孔,通过所述锁块与所述锁止机构的配合进行锁定或解锁,锁定时所 述转动部不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解锁时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容置槽,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与所述容置槽适配的柱体,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插入所述容置槽的内部, 从而阻止所述转动部相对于 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离开所述容置槽, 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 定部转动。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芯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所述锁芯转动连 接于所述锁芯套中, 所述锁芯套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所述锁芯套设有至少一轨道槽, 该轨道槽包括一长端和一短端, 宽度为从长端到短端逐渐过渡, 所述锁芯外侧对应设有至 少一凸块, 转动所述锁芯时, 所述凸块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从而使所述锁芯相对于所述锁 芯套移动。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钩状突 起,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设置为延伸至所述钩状突起的下方,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锁块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垂直面, 并阻止所述转动部相对 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锁块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平行面, 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 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芯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所述锁芯转动 连接于所述锁芯套中,所述锁芯套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所述锁芯和所述锁芯套设有锁 芯运动限位机构, 所述锁芯运动限位机构包括:

一个或两个凸块, 设置在所述锁芯的外侧;

一个或两个限位槽, 设置在所述锁芯套上, 且分别对应于所述一个或两个凸块, 所 述锁芯在所述限位槽限定的凸块行程之内相对于所述锁芯套转动。

.如权利要求 9或 11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的第一壳体和 /或第二壳体 权 利 要 求 书 上设有与所述锁芯套适配的容置槽, 所述锁芯套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13.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箱 /包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通过一转动轴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在相应位置设有容许所述转动轴穿过的槽孔,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 三壳体而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并且其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壳体。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固定方式为: 所述转动轴在其与所述第三壳体相邻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柱状凸起,所述第三壳体在相应 所述柱状凸起的地方设有容置孔, 将所述柱状凸起置于相应的容置孔内,从而使所述转动 轴不能相对于所述第三壳体转动, 从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设置为空心, 所述第三壳体在与 所述转动轴相应的位置设有空心圓柱体, 该空心圓柱体套设与所述转动轴内;

该空心圓柱体设有内螺纹,通过一螺栓连接件穿过该空心圆柱体将所述转动轴进一步与所 述第三壳体固定连接。

16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设有一防止所述第二壳体在轴向 移动的凸台, 所述凸台设置在转动轴中部。

17.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 /包锁还设有一防自锁机构, 所述防自 锁机构包括:

一防自锁联动部件,所述防自锁联动部件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空心筒及由该空心筒延伸出的 第一曲边和第二曲边,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相应所述空心筒设有连接轴, 所述防自锁 联动部件通过所述连接轴枢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曲边通过一推动该 第一曲边的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曲边为自由端; 一组相互配合的凸块和滑槽, 所述凸块凸设于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邻的一侧 面, 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凸块相应的位置, 所述凸块可随着转动部相对于 第三壳体的转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当所述凸块滑动至所述滑槽的一端时,所述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受到弹性元件的推 力顶在所述凸块上, 阻止其向滑槽的另一端滑动,且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二曲边挡在第二 壳体的所述开口上方, 阻止锁舌进入该开口, 或当所述凸块滑动至所述滑槽的一端时, 所 述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受到弹性元件的推力,并通过中部的空心筒将该推力传递给 第二曲边, 使该第二曲边挡住所述凸块, 使其不能在滑槽内滑动。

18.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箱 /包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还设有限定所述 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运动轨迹的导向条。

19.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箱 /包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增 强转动手感的机构, 所述增强转动手感的机构具体包括:

由所述转动轴延伸出的一柱体, 所述柱体为空心, 其内设有弹性元件, 所述弹性元件外侧 设有圓形珠, 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圆形珠对应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两个小圆孔, 当所述圆 权 利 要 求 书 形珠经过所述小圓孔时产生转动手感。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箱 /包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所述圆形珠为钢珠。

21.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箱 /包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增 强转动手感的机构, 所述增强转动手感的机构包括: 一 U形扭转弹性元件, 其包括中部 和两端,其中部通过一圆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突出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 其一端 固定于所述转动轴边缘, 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 U 形扭转弹性元件接触的接触点的圓周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 三壳体转动时, 所述 u形扭转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壳体接触的一端经过所述凸起, 从而 产生转动手感。

22.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箱 /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在与所述螺栓连接件的头部相邻的 一侧设有两个卡位槽, 所述 U形扭转弹性元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卡位槽固定于所述转动轴 边缘上。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箱 /包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箱 /包锁。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 箱 /包锁是指一种专门用来锁住箱形体产品(如 李箱、皮箱等)的特定功能 锁具。 现有的箱 /包为了防止他人随意打开, 一般是在箱 /包的箱体设置有锁体, 箱盖设置有锁 钩, 当箱盖与箱体扣合时, 锁钩伸入锁体内, 并由锁体自动落锁, 锁定锁钩, 如果锁体没有 解锁, 锁钩是无法从锁体内脱扣的, 即箱盖是无法打开的。 目前的箱 /包锁多数为镶嵌在箱体 或包体内的长方形扣合锁, 较少使用其他形状锁具比如圓形锁, 形状结构单一, 而其它领域 使用的圆形转动锁结构过于筒单, 任何人只需手动旋转就能实现锁定和解锁, 直接用在箱 /包 上安全性太低, 且现有的箱 /包锁自动落锁设计虽然是为了使用方便, 但是存在当不小心使箱 盖落下时, 箱 /包锁也会自动锁上的缺陷, 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箱 /包锁, 其凸设于所述箱体外,通过转动方式锁定和解 锁, 并且设有锁 芯, 需要通过钥匙才能打开, 此外还设有防自锁机构, 可解决现有箱 /包锁形状单一的缺陷, 以及目前使用的扣合锁存在的当不小心使箱盖 落下时, 箱锁也会自动锁上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 /包锁, 包括

一锁舌, 固定于箱或包的一侧;

一锁体, 所述锁体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 所述固定部固定于箱或包的另一侧, 所述转动 部枢转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所述转动部设有开口, 沿所述开口向内延伸设有允许所述锁舌在 其内滑动从而进行锁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优选地, 还包括

一锁芯, 所述锁芯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并能绕其 锁芯轴相对所述转动部进行转动, 所述锁芯一端设有锁块, 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锁块配合使用的锁止机 构, 通过所述锁块与 所述锁止机构的配合进行锁定或解锁 , 锁定时所述转动部不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 解锁 时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优选地, 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固定部枢转连接;

所述锁芯嵌设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并穿过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开口, 沿所述开口向内延伸有允许所述锁舌在其内滑 动从而进行锁 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所述第一壳体在相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开 口槽。

优选地,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容置槽,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与所 说 明 书 述容置槽适配的柱体,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插入所述容置槽的内部, 从而阻止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 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离开所述容置槽, 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 部转动。

优选地, 所述锁芯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所述锁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芯套中, 所述锁芯套 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所述锁芯套设有至少一轨道槽, 该轨道槽包括一长端和一短端, 宽 度为从长端到短端逐渐过渡, 所述锁芯外侧对应设有至少一凸块, 转动所述锁芯时, 所述凸 块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从而使所述锁芯相对于所述锁芯套向内或向外 移动, 而使所述柱体插 入或离开所述容置槽。

优选地,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钩状突起 ,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一 半圆柱体并设置为延伸至所述钩状突起的下方 ,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半圆柱体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垂直面, 并阻止所述转动部相 对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半圆柱体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平行面, 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 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箱 /包锁, 其包括

一锁舌, 固定于箱或包的一侧;

一锁体, 所述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第 二壳体固定连接组成转动部, 所述第三壳体作为固定部固定于箱或包的另一 侧, 所述第二壳 体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开口, 沿所述开口向内延伸设有允许所述锁舌在其内 滑动从而进行 锁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所述第一壳体在相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开 口槽;

一锁芯, 所述锁芯嵌设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并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 所述锁芯 一端设有锁块, 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锁块配合使用的锁 止机构, 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容 许所述锁芯穿过的通孔, 通过所述锁块与所述锁止机构的配合进行锁定 或解锁, 锁定时所述 转动部不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解锁时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优选地,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容置槽,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与所 述容置槽适配的柱体,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插入所述容置槽的内部, 从而阻止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 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离开所述容置槽, 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 部转动。

优选地, 所述锁芯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所述锁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芯套中, 所述锁芯套 说 明 书 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所述锁芯套设有至少一轨道槽, 该轨道槽包括一长端和一短端, 宽 度为从长端到短端逐渐过渡, 所述锁芯外侧对应设有至少一凸块, 转动所述锁芯时, 所述凸 块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从而使所述锁芯相对于所述锁芯套移动。

优选地,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钩状突起 ,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设置 为延伸至所述钩状突起的下方,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锁块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垂直面, 并阻止所述转动部相对于 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锁块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平行面, 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相对 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优选地, 所述锁芯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所述锁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芯套中, 所述锁芯套 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所述锁芯和所述锁芯套设有锁芯运动限位机构 , 所述锁芯运动限位 机构包括:

一个或两个凸块, 设置在所述锁芯的外侧;

一个或两个限位槽, 设置在所述锁芯套上, 且分别对应于所述一个或两个凸块, 所述锁 芯在所述限位槽限定的凸块行程之内相对于所 述锁芯套转动。

优选地, 所述转动部的第一壳体和 /或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锁芯套适配的容置 , 所述 锁芯套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地, 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通过一转动轴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在相应位置设有容 许所述转动轴穿过的槽孔,所述转动轴固定连 接于所述第三壳体而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 并且其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壳体。

优选地, 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固定方式为:

所述转动轴在其与所述第三壳体相邻的底面设 有至少两个柱状凸起, 所述第三壳体在相 应所述柱状凸起的地方设有容置孔, 将所述柱状凸起置于相应的容置孔内, 从而使所述转动 轴不能相对于所述第三壳体转动, 从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

优选地, 所述转动轴设置为空心, 所述第三壳体在与所述转动轴相应的位置设有 空心圆 柱体, 该空心圓柱体套设与所述转动轴内;

该空心圆柱体设有内螺纹, 通过一螺栓连接件穿过该空心圓柱体将所述转 动轴进一步与 所述第三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 所述转动轴设有一防止所述第二壳体在轴向移 动的凸台, 所述凸台设置在转动 轴中部。

优选地, 所述箱 /包锁还设有一防自锁机构, 所述防自锁机构包括:

一防自锁联动部件, 所述防自锁联动部件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空心筒 及由该空心筒延伸出 的第一曲边和第二曲边,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相应所述空心筒设有 连接轴, 所述防自锁 联动部件通过所述连接轴枢转设于所述第一壳 体或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曲边通过一推动该第 说 明 书 一曲边的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 壳体, 所述第二曲边为自由端;

一组相互配合的凸块和滑槽, 所述凸块凸设于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 相邻的一侧 面, 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凸块相应 的位置, 所述凸块可随着转动部相对于第 三壳体的转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当所述凸块滑动至所述滑槽的一端时, 所述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受到弹性元件 的 推力顶在所述凸块上, 阻止其向滑槽的另一端滑动, 且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二曲边挡在第二 壳体的所述开口上方, 阻止锁舌进入该开口, 或当所述凸块滑动至所述滑槽的一端时, 所述 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受到弹性元件的推 力, 并通过中部的空心筒将该推力传递给第二 曲边, 使该第二曲边挡住所述凸块, 使其不能在滑槽内滑动。

优选地,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还设有限定所述防 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运动轨 迹的导向条。

优选地, 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增强 转动手感的机构, 所述增强转动 手感的机构具体包括:

由所述转动轴延伸出的一柱体, 所述柱体为空心, 其内设有弹性元件, 所述弹性元件外 侧设有圆形珠, 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圆形珠对应的圓周上设 有至少两个小圆孔, 当所述圆 形珠经过所述小圆孔时产生转动手感。

优选地, 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所述圆形珠为钢珠。

优选地, 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增强 转动手感的机构, 所述增强转动 手感的机构包括: 一 U形扭转弹性元件, 其包括中部和两端, 其中部通过一圆环形结构固定 在所述转动轴突出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 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轴边缘, 另一端与所述第 二壳体的表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 U形扭转弹性元件接触的接触点的圆周上设有 至少两个凸起; 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三壳体转动时, 所述 U形扭转弹性元件与所述 第二壳体接触的一端经过所述凸起, 从而产生转动手感。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在与所述螺栓连接件的头 部相邻的一侧设有两个卡位槽,所述 U形 扭转弹性元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卡位槽固定于所 述转动轴边缘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 本发明的箱 /包锁为转动锁定和转动解锁, 与目前使用的扣合锁不同, 是一种新型 的箱 /包锁;

第二. 本发明的箱 /包锁设有锁芯, 需要使用钥匙才能打开, 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 第三. 本发明的箱 /包锁还设有防自锁机构,可有效防止箱 /包的上盖落下时砸落至下盖导 致的自动落锁问题;

第四. 本发明的箱 /包锁设有增强转动手感的机构, 可以更方便和准确的让使用者掌控锁 的开 /关;

第五. 本发明的箱 /包锁形状优选为圆形, 操作方便。 说 明 书 当然, 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 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箱 /包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箱 /包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视图方向与图 2相反;

图 4A、 图 4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箱 /包锁的套轴和第二壳体、 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 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箱 /包锁的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锁舌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转动轴的 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锁芯套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 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 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 U形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 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箱 /包锁打开状态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箱 /包锁, 该箱 /包锁为一种新型的转动锁, 并且设有锁芯, 须用钥题才 能打开, 使用安全, 此外还设有防自锁机构, 可解决现有箱 /包使用的扣合锁存在当不小心使 箱盖落下时, 箱锁也会自动锁上的缺陷。

参见图 1 , 本发明提供的箱 /包锁, 包括

一锁舌 4" , 其固定于箱或包的一侧;

一锁体, 该锁体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 1" , 固定部固定于箱或包的另一侧, 转动部枢转连 接于固定部; 转动部可包括一个部件或两个部件, 当其包括一个部件时, 较优的方案可为, 该部件包括一底面和一环形侧面, 所述侧面上连接设有一平板, 该平板可与所述底面平行, 其面积最好小于所述底面; 该平板上设有开口, 沿所述开口向内延伸设有允许所述锁舌在其 内滑动从而进行锁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而对于转动部包括两个部件的情况, 将在下面的实施 例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箱 /包锁还包括一锁芯,所述锁芯嵌设安装于所 转动部上, 说 明 书 并能绕其锁芯轴相对所述转动部进行转动, 所述锁芯一端设有锁块, 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 锁块配合使用的锁止机构, 通过所述锁块与所述锁止机构的配合进行锁定 或解锁, 锁定时所 述转动部不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解锁时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所述锁块和锁止机构的方案可为: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容置槽,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与所述容置槽 适配的柱体, 其中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插入所述容置槽的内部, 从而阻止所述转 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柱体离开所述容置槽, 从而使所 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所述锁芯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所述锁芯转动连接于所述 锁芯套中, 所述锁芯套嵌设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所述锁芯套设有至少一梯形轨道槽, 所述锁 芯外侧设有至少一凸块, 转动所述锁芯时, 所述凸块沿所述梯形轨道槽滑动, 从而使所述锁 芯相对于所述锁芯套向内或向外移动, 而使所述柱体插入或离开所述容置槽。

设置于固定部上的所述锁止机构为一钩状突起 , 设置于锁芯上的所述锁块为一半圆柱体 并设置为延伸至所述钩状突起的下方, 其中, 正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述半圆柱体位于所述 钩状突起的垂直面, 并阻止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 反向转动所述锁芯, 使所 述半圆柱体位于所述钩状突起的平行面, 从而使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锁芯套和锁芯还可设置锁芯运动限位机构, 所述锁芯运动限 位机构包括:

一个或两个凸块, 设置在所述锁芯的外侧;

一个或两个限位槽, 设置在所述锁芯套上, 且分别对应于所述一个或两个凸块, 所述锁 芯在所述限位槽限定的凸块行程之内相对于所 述锁芯套转动。

其中, 锁芯套的固定方式可为: 转动部设有与锁芯套适配的容置槽, 锁芯套通过该容置 槽固定连接于转动部。 锁芯套较好的为采用非圓形, 以使其难以相对于转动部转动, 当然也 可以采用圆形, 并用粘接剂固定连接于转动部。

本发明的箱 /包锁可用于箱或包, 以下以将该锁使用于箱子为例,并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 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 2和图 3 , 本实施例的箱 /包锁, 使用于箱子上, 其包括

一锁舌 4% 该锁舌包括一个锁定部件 4Γ和一个连接部件 42% 可通过连接部件 42'将其 固定于箱子的上盖或下盖, 通常, 按照使用惯例, 锁舌 4'固定于箱子的上盖, 其中连接部件 42'的两端设有螺栓孔, 通过将螺栓穿过该螺栓孔并固定在箱子上盖上 , 使锁舌 4'固定。

一锁体, 该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 1 '、 第二壳体 2'和第三壳体 3', 其中, 第二壳 体 2'与第一壳体 Γ固定连接共同作为转动部, 具体地, 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将三 个螺栓分别依次穿过设置在第一壳体 1,上的螺栓孔 17,、 18,、 19,和第二壳体 2,上的螺栓孔 说 明 书

20'、 28'、 29'而将第二壳体 2'与第一壳体 Γ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图,2和图 3中, 第二壳体 2'为平板状, 第一壳体 Γ包括一底面和一圆环侧面,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也可为, 第 一壳体为平板状, 第二壳体包括一底面和一圓环侧面, 本实施例中的图仅为说明之用, 其中 的形状不可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 2中, 第三壳体 3'作为固定部, 可固定于箱子的上盖 或下盖, 在锁舌 4'固定在箱子上盖时, 第三壳体 3'固定于箱子的下盖, 具体可为, 通过两个 螺栓穿过第三壳体 3,上的两个螺栓孔 35,、 36,将其固定; 并且第三壳体 3,与第二壳体 2,和第 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枢转连接, 该转动部能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其中,

第二壳体 2'和第三壳体 3'通过一连接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 该连接轴为套轴 5', 套轴 5,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而枢转连接于第二壳体 2,, 并且其一端突出于第二壳体 2,, 第二壳 体 2'在相应位置设有容许套轴 5'穿过的槽孔, 套轴 5'穿过该槽孔并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 优选地, 套轴 5'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的具体方式为: 套轴 5'在其与第三壳体 3'相邻的底面 设有至少两个柱状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设有两个柱状凸起 511 '、 512' , 参见图 4A, 当然也 可以设置 3个或更多; 第三壳体 3'在相应柱状凸起 511,、 512,的地方设有容置孔 311,、 312' , 参见图 4B, 将柱状凸起 511 '、 512'置于相应的容置孔 311 '、 312'内即可使套轴 5'不能相对第 三壳体 3'旋转, 而是其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 在本实施例中, 套轴 5'为空心圆柱体, 其设 有通孔 52,,第三壳体 3'在与第二壳体 2'相邻的一侧面还凸设有一空心圆柱体 37' ,参见图 2, 较优的, 该空心圆柱体 37,套设在套轴 5,的通孔 52'内, 以更好的实现套轴 5,和第三壳体 3, 的固定;该空心圓柱体 37,内设有内螺纹,第三壳体 3'在相应位置设有容置螺栓的容置孔 32,, 螺栓 6,通过空心圆柱体 37,的内螺纹和第三壳体 3,的容置孔 32,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 ',并同 时将套轴 5'固定于第三壳体 3,上; 此外, 套轴 5,和第二壳体 2,还设有增强转动手感的机构, 具体为: 套轴 5'—侧延伸出柱体 53' , 该柱体 53'在与第三壳体 3'接触的一端设有容置槽, 该 槽内设有钢珠弹簧定位组件, 对应地, 第二壳体 2'设有至少两个圓孔 211、 212, 用于和钢珠 弹簧定位组件配合帮助使用者定位锁定的位置 和增强转动手感。

第二壳体 2'上设有开口 22', 沿开口 22'向内延伸设有允许锁舌 4'在其内滑动从而进行锁 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23' , 第一壳体 Γ在相应于开口 22'的位置设有开口槽 12';

此外, 本实施例的箱 /包锁还包括一锁芯 7', 锁芯 7'安装于锁体上, 并可相对锁体转动, 锁芯 7'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8' , 锁芯 7'转动连接于锁芯套 8'中, 锁芯套 8'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 Γ , 具体地, 第一壳体 1 '还设有与锁芯套 8'适配的容置槽 13' , 锁芯套 8,固定设置在容置槽 13'中; 第二壳体 2'在相应位置设有允许锁芯 7'穿过的通孔 24', 锁芯 7' 穿过通孔 24'与第三 壳体 3'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 较优地, 锁芯套 8'为非圆形, 其外侧设有多个凸起, 可防止其 相对于第一壳体 Γ旋转。 当然, 锁芯套也可设置为圆形, 采用粘接剂等常用固定方式固定在 第一壳体 Γ上。 设置锁芯使得本实施例箱 /包锁需要通过钥匙才能打开, 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锁芯 7'的锁定机构如下: 锁芯 7,在其外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凸块, 在本实施例中为设置一个凸 块 71,, 参见图 5, 锁芯套 8,在与凸块 71,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轨道槽, 参见图 3, 轨道槽包括 一长端和一短端, 宽度为从长端到短端逐渐过渡, 较佳的, 该轨道槽为一梯形槽 8Γ , 即其一 说 明 书 端比另一端稍长, 而且从长端到短端为直线型逐渐过渡, 锁芯 7'在轨道槽 81 '限定的凸块 7Γ 的行程之内相对于锁芯套 8'转动, 并在转动过程中相对于锁芯套 8'向内或向外移动。 另外, 锁芯 7'与锁孔面相对的一底面上设有一柱体, 较佳的为一小圓柱体 73,, 参见图 5, 第三壳体 3,上设有与锁芯 7,配合的第一容置槽 33,, 容置槽 33'底部设有与小圓柱体 73,配合的第二容 置槽 33Γ , 此外, 容置槽 33'—侧还向外延伸出一长条形槽 332' , 该长条形槽 332'内向内设 有一长条凹槽 333,, 参见图 2, 锁芯 7'底部可在长条形槽 332,内滑动, 同时小圆柱体 73,可在 该长条凹槽 333,内滑动。 当将锁芯 7,转动, 使其上的凸块 71 '从锁芯套 8,的长端移动至短端 时, 锁芯 7'向内移动, 其上的小圆柱体 73'插入第三壳体 3' 的第二容置槽 331 '内, 此时, 第 一壳体 Γ和第二壳体 2'组成的转动部不能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便锁定了该箱子锁; 当将 锁芯 7,转动, 使其上的凸块 7Γ从锁芯套 8,的短端移动至长端时, 锁芯 7,向外移动, 其上的 小圆柱体 73,离开第三壳体 3, 的第二容置槽 331,, 此时, 第一壳体 1,和第二壳体 2,组成的转 动部能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便解锁了该箱子锁, 当第一壳体 Γ和第二壳体 2'组成的转动 部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时, 锁芯 7'底部在长条形槽 332'内滑动, 同时锁芯 7'上的小圆柱体 73'沿长条凹槽 333'滑动。

此外, 本实施例的箱 /包锁还设有一防自锁机构, 该防自锁机构包括:

一防自锁联动部件 9' , 防自锁联动部件 9'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空心筒 9Γ及由该空心筒 91, 延伸出的两曲边, 分别为第一曲边 92'和第二曲边 93' , 第一壳体 Γ或第二壳体 2'在相应位置 设有连接轴, 防自锁联动部件 9'通过连接轴枢转设于第一壳体 Γ或第二壳体 2'; 具体在本实 施例中, 为第一壳体 Γ设有连接轴 14,, 防自锁联动部件 9'通过连接轴 14'枢转设于第一壳体 1 ';

一组相互配合的凸块 34'和滑槽 25' , 凸块 34'凸设于第三壳体 3'的与第二壳体 2'相邻的 一侧面, 滑槽 25'设于第二壳体 2'上与凸块 34'相应的位置, 凸块 34'可随着第二壳体 2,和第 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相对于第三壳体 3的转动在滑槽 25,内滑动, 且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 第二曲边 93'在锁定位置时阻挡在凸块 34'的滑动方向上,使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Γ组成的 转动部不能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具体为:

当凸块 34,滑动至滑槽 25'的一端时,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二曲边 93,顶在凸块 34'滑动 方向一侧, 阻止其向滑槽 25,的另一端滑动;

其中, 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该第一曲边 92,通过弹性元件与第一壳体 Γ连接, 当凸块 34, 滑动至滑槽 25'的上述一端时, 弹性元件推动该第一曲边 92'通过空心筒 91 '进行力传递使第 二曲边 93'顶在凸块 34'—侧, 阻止其向滑槽 25'的另一端滑动。 弹性元件可为弹簧, 其连接 方式的一个非限制性例子可为, 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该第一曲边 92'外侧设有柱状凸起 92Γ , 第一壳体 Γ上设有弹性元件固定槽 15' , 弹性元件一端套设在柱状凸起 921 '上, 另一端通过 固定槽 15'固定于第一壳体 Γ上。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当防自锁联动部件连接设于第 二壳体时, 防自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与第二壳体相连接 。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壳体 1上还设有限制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一曲边 92,运动 说 明 书 轨迹的导向条 16' , 以限制第一曲边 92'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当需锁定本实施例的箱子锁时, 将箱子上盖放下, 使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置于第二壳 体 2'的开口 22'和第一壳体 Γ的开口槽 12'组成的空腔内,然后转动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Γ 组成的转动部, 使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 '沿滑动槽 23'滑动至其底部, 然后再正向转动锁芯 7, 使其上的小圆柱体 73' 插入第三壳体 3' 的第二容置槽 331 '内,此时第一壳体 Γ和第二壳体 2, 不可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 '不能自动滑出第二壳体 2'上的滑动槽 23' , 就完成了锁定过程, 此时防自锁联动部件 9,由于第一曲边 92,上的弹簧的弹力使其第二曲边 93'挡在凸块 34'的滑动方向上; 当需要打开该箱 /包锁时, 首先插入钥匙向与锁定时相反的方 向转动锁芯 7'使其上的小圆柱体 73' 离开第三壳体 3, 的第二容置槽 33Γ , 然后转动第二壳 体 2'和第一壳体 Γ , 使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 '沿第二壳体 2'的滑动槽 23'滑动至开口 22' , 并 推动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二曲边 93'从而压缩弹性元件, 同时锁芯 7,的小圆柱体 73'沿长条 凹槽 333,滑动, 则解锁完成。 当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离开锁体, 且使用者不施加转动力后, 连接在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一曲边 92,上的弹性元件产生推力, 从而使第一壳体 1,和第二 壳体 2'组成的转动部相对第三壳体 3'转动, 使第二壳体 2'上的开口 22'不在锁舌 4'的锁定部 件 4Γ的正下方, 此时, 即使由于上盖落下导致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Γ落下, 也不会导致该箱 I包锁出现自动落锁的情况。

在以上实施例中, 第一壳体 1 '、 第二壳体 2'的外形形状优选为圓形,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其他能实现同样功能的形状如方形、 星形等任何形状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

参见图 6, 本实施例的箱 /包锁, 使用于箱子上, 其包括

一锁舌 4, 该锁舌包括一个锁定部件 41和一个连接部件 42, 参见图 7, 可通过连接部件 42将其固定于箱子的上盖或下盖, 通常, 按照使用惯例, 锁舌 4固定于箱子的上盖, 其中连 接部件 42的两端设有螺栓孔,通过将螺栓穿过该螺栓 并固定在箱子上盖上,使锁舌 4固定。

一锁体, 该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 1、 第二壳体 2和第三壳体 3 , 其中, 第二壳体 2与第一壳体 1 固定连接共同作为转动部, 具体地, 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将三个 螺栓分别依次穿过设置在第一壳体 1上的螺栓孔 17、 18、 19和第二壳体 2上的螺栓孔 20、 28、 29而将第二壳体 2与第一壳体 1 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图中, 第二壳体 2为平板状, 第 一壳体 1包括一底面和一圆环侧面,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也可为, 第一壳体为平板状, 第二壳体包括一底面和一圆环侧面, 本实施例中的图仅为说明之用, 其中的形状不可理解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 6中, 第三壳体 3作为固定部, 可固定于箱子的上盖或下盖, 在锁舌 4 固定在箱子上盖时, 第三壳体 3 固定于箱子的下盖, 具体可为, 通过两个螺栓穿过第三壳体 3上的两个螺栓孔 35、 36将其固定; 并且第三壳体 3与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 部枢转连接, 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能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其中,

第二壳体 2和第三壳体 3通过一转动轴 5连接, 转动轴 5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而枢转 说 明 书 连接于第二壳体 2 , 并且其一端突出于第二壳体 2 , 第二壳体 2在相应位置设有容许转动轴 5 穿过的槽孔 21 ; 转动轴 5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 , 具体结构为: 转动轴 5在其与第三壳体 3 相邻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柱状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设有两个柱状凸起 511、 512 , 参见图 8 , 当然也可设置 3个或更多;第三壳体 3在相应柱状凸起 511、 512的地方设有容置孔 311、 312, 将柱状凸起 511、 512置于相应的容置孔 311、 312内即可使转动轴 5不能相对第三壳体 3旋 转, 从而固定在第三壳体 3上。 在本实施例中, 转动轴 5为空心圆柱体, 其设有通孔 52, 第 三壳体 3在与第二壳体 2相邻的一侧面还凸设有一空心圆柱体 37 , 参见图 11 , 较优的, 该空 心圆柱体 37内设有内螺纹,该空心圆柱体 37可套设在转动轴 5的通孔 52内, 以更好的实现 转动轴 5和第三壳体 3的固定; 第三壳体 3在相应位置设有容置螺栓的容置孔 32, 螺栓 6穿 过空心圆柱体 37和第三壳体 3的容置孔 32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3 ; 此外, 转动轴 5在其中 部还设有凸台 53, 用于限制第二壳体 2, 使其不能在轴向移动。

第二壳体 2上设有开口 22 , 沿开口 22向内延伸设有允许锁舌 4在其内滑动从而进行锁 定或解锁的滑动槽 23, 第一壳体 1在相应于开口 22的位置设有开口槽 12;

此外, 本实施例的箱 /包锁还包括一锁芯 7, 锁芯 7安装于锁体上, 并可相对锁体转动, 锁芯 7外侧设有一锁芯套 8,锁芯 Ί转动连接于锁芯套 8中,锁芯套 8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 1, 具体地, 第一壳体 1设有与锁芯套 8适配的容置槽 13 , 锁芯套 8固定设置在容置槽 13中。 在本实施例中, 锁芯套 8为非圓形, 其外侧设有多个凸起, 可防止其相对于第一壳体 1旋转, 当然锁芯套 8也可设置为圆形, 并采用粘接剂固定。 设置锁芯使得本实施例箱 /包锁需要通过 钥匙才能打开, 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锁芯 7和锁芯套 8上设置有锁芯运动限位机构, 具体包 括: 锁芯 7在其外侧面相对位置设置的两个凸块 71、 72, 参见图 9 , 锁芯套 8分别在与凸块 71、 72相应的位置设置的两个限位槽 81、 82, 参见图 10, 凸块 71、 72和限位槽 81、 82构 成锁芯运动限位机构, 锁芯 7在限位槽 81、 82限定的凸块 71、 72的行程之内相对于锁芯套 8转动, 使锁芯 7运动控制精准。 此外, 锁芯上设置的凸块和锁芯套上设置的限位槽也 可分 别为一个。

锁芯 7—端设有锁块 73 , 另一端设有锁孔 74 , 参见图 9, 同时第三壳体 3上设有与锁块 73配合使用的锁止机构 33, 参见图 11, 第二壳体 2设有容许锁块 73穿过的通孔 24, 锁块 73穿过通孔 24与锁止机构 33作用, 具体地, 锁块 73为一凸出设置的半圆柱体, 锁止机构 33为一钩状突起, 该钩状突起位于第三壳体 3的与第二壳体 2相邻的一侧面; 当正向转动锁 芯 7使其上的凸块 71、 72沿锁芯套 8的限位槽 81、 82所限定的行程从一端转动至另一端, 使锁块 73位于锁止机构 33垂直面时, 由于锁止机构 33的阻挡而使锁块 73不能转动, 从而 锁芯 7不能转动, 进而阻止了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相对于第三壳体 3的旋 转运动, 此时若反向旋转锁芯 7, 可使锁块 73位于锁止机构 33的平行面, 此时锁芯 Ί可以 转动, 从而使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可相对于第三壳体 3旋转。

此外, 本实施例的箱 /包锁还设有一防自锁机枸, 该防自锁机构包括:

一防自锁联动部件 9, 防自锁联动部件 9包括位于其中部的空心筒 91及由该空心筒 91 说 明 书 延伸出的两曲边, 分别为第一曲边 92和第二曲边 93 , 参见图 12, 其中第二曲边 93安装完成 后可在第二壳体 2上的开口 22上方活动; 第一壳体 1或第二壳体 2在相应位置设有连接轴, 防自锁联动部件 9通过连接轴枢转设于第一壳体 1或第二壳体 2;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 为第 一壳体 1设有连接轴 14, 防自锁联动部件 9通过连接轴 14枢转设于第一壳体 1 , 参见图 13; 一组相互配合的凸块 34和滑槽 25, 凸块 34凸设于第三壳体 3的与第二壳体 2相邻的一 侧面, 滑槽 25设于第二壳体 2上与凸块 34相应的位置, 凸块 34可随着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 体 1相对于第三壳体 3的转动在滑槽 25内滑动, 且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一曲边 92在锁定 位置时与凸块 34相抵,使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不能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具体为:

当凸块 34滑动至滑槽 25的一端时, 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一曲边 92顶在凸块 34上, 阻止其向滑槽 25的另一端滑动,从而阻止了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相对于第 三壳体 3的转动, 并且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二曲边 93位于第二壳体 2上的开口 22上方, 使锁舌 4落下时不能完全进入开口 22内;

其中, 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该第一曲边 92通过弹性元件, 比如一根弹簧与第一壳体 1连 接, 当凸块 34滑动至滑槽 25的上述一端时, 弹性元件推动该第一曲边 92顶在凸块 34上, 阻止其向滑槽 25的另一端滑动,从而阻止了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相对于第 三壳体 3的转动, 并且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二曲边 93位于第二壳体 2上的开口 22上方, 使锁舌 4落下时不能完全进入开口 22内。 弹性元件可为弹簧, 其连接方式的一个非限制性例 子可为, 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该第一曲边 92外侧设有柱状凸起 921 , 第一壳体 1上设有弹性 元件固定槽 15 , 参见图 12和图 13 , 弹性元件一端套设在柱状凸起 921上, 另一端通过固定 槽 15固定于第一壳体 1上。 在其它实施例中, 当防自锁联动部件连接设于第二壳体时, 防自 锁联动部件的第一曲边与第二壳体相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壳体 1上还设有限制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一曲边 92运动轨 迹的导向条 16, 参见图 13 , 以限制第一曲边 92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 在第二壳体 2上还设置有增强转动手感的机构, 其包括: 一 U形扭转弹 性元件,较佳地可为一 U形扭簧 10,其包括设在中部的一圆环形结构 101和两端部 102、 103 , 参见图 14, 该中部圓环形结构 101套设在螺栓 6的位于螺栓头 61与转动轴 5之间的部位, 其一端 102固定于转动轴 5—侧, 具体为 ,转动轴 5在与螺栓头 61相邻的一侧设有两个卡位 槽 54、 55 , 参见图 8 , U形扭簧 10的一端 102通过卡入卡位槽 54、 55固定于转动轴 5上, 另一端 103与第二壳体 2的表面相接触; 第二壳体 2在与 U形扭簧 10接触的接触点相邻位 置设有至少两个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凸起 26、 27, 参见图 11 ; 当第二壳体 2相对于第 三壳体 3转动时, U形扭簧 10的一端 103经过第二壳体 2的凸起 26和 27, 由于凸起 26和 27产生一定的阻力从而产生转动手感。

当需锁定本实施例的箱子锁时,将箱子上盖放 下,使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置于第二壳体 2的开口 22和第一壳体 1的开口槽 12组成的空腔内, 然后首先检查锁芯 Ί的位置, 如果锁 说 明 书 芯 7上的半圆柱体锁块 73位于将第三壳体 3的钩状突起锁止机构 33锁定的位置, 则通过插 入钥匙正向转动锁芯 7, 使其上的凸块 71、 72沿锁芯套 8的限位槽 81、 82所限定的行程从 一端转动至另一端, 使锁块 73不被第三壳体 3的锁止机构 33锁定, 从而保证第一壳体 1和 第二壳体 2可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然后转动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 使 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沿滑动槽 23滑动至其底部,然后再转动锁芯 7使其上的锁块 73被第三 壳体 3的锁止机构 33锁定,此时第一壳体 1和第二壳体 2组成的转动部不可相对于第三壳体 3转动, 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不能自动滑出第二壳体 2上的滑动槽 23 , 就完成了锁定过程; 当需要打开该箱 /包锁时, 首先插入钥匙反向转动锁芯 7使其上的锁块 73离开第三壳体 3的 锁止机构 33所在的圓周弧, 此时第三壳体 3的锁止机构 33没有锁定锁块 73, 然后转动第二 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 使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沿第二壳体 2的滑动槽 23滑动 至开口 22 , 则解锁完成, 参见图 16。 当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滑动至开口 22时, 连接在防自 锁联动部件 9的第一曲边 92上的弹性元件产生推力,从而将第一曲边 92推至凸块 34的一端, 而阻止了其在滑槽 25内转动,从而阻止了第二壳体 2和第一壳体 1组成的转动部相对于第三 壳体 3的转动, 并且防自锁联动部件 9的第二曲边 93位于第二壳体 2上的开口 22上方, 使 锁舌 4落下时不能完全进入开口 22内。 此时, 即使由于上盖落下导致锁舌 4的锁定部件 41 落下, 也不会导致该箱 /包锁出现自动落锁的情况。

在以上实施例中, 第一壳体 1、 第二壳体 2的外形形状优选为圓形,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其他能实现同样功能的形状如方形、 星形等任何形状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 述本发明。 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 有的细节, 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精神 指导下做出的简单替换和修改均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内, 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 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