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AGNESIUM ALLOY SHEET OF LOW COST, FINE GRAINS, AND WEAK TEX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180187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Mg-Ca-Zn-Zr magnesium alloy shee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hemical components in percentage by weight: 0.5%-1.0% of Ca, 0.4%-1.0% of Zn, 0.5%-1.0% of Zr and the balance being Mg and inevitable impurities, wherein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the magnesium alloy sheet is ≤ 10 μm, the texture strength of the base surface is ≤ 5, and after annealing at 250-400°C, the texture structure of the base surface is ≤ 3; the ultimate draw ratio at room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Z31; the grain size is obviously less than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the AZ31B sheet manufactur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the sheet texture is significantly weakened. The magnesium alloy has simple composition without precious alloy elements, the process is widely applicabl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and the magnesium alloy sheet can be used as a plate for components such as an inner plate of an automobile door, an inner plate of an engine cover, an inner plate of a trunk lid, an interior trim plate, a rail transit vehicle body, and a 3C product shell.

Inventors:
LIANG GAOFEI (CN)
ZHANG YONGJIE (CN)
YANG QI (CN)
WANG G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3350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13, 2014
Filing Date:
March 13,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BAOSHAN IRON & STEEL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22C23/04; C22C23/00; C22F1/06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12070870A22012-05-31
WO2012115190A12012-08-30
WO2012115191A12012-08-3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255329A2013-08-21
US20030000608A12003-01-02
JPH06235041A1994-08-2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ANGHAI PATENT & TRADEMARK LAW OFFICE, LLC (CN)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 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Ca: 0.5-1.0%, Zn: 0.4-1.0%, Zr: 0.5-1.0%, 其余为 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镁合金薄板的平均晶粒尺寸≤1(^111, 基面织构强度≤5, 经 250~400°C退 火后基面织构强度≤3; 室温极限拉伸比高于 AZ31; 该镁合金板薄板的厚 度为 0.3~4mm。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制造方法, 为以下 方法 ( 1) ~ (3) 中的任一:

方法 ( 1) :

将满足上述成分配比的 Mg-Ca-Zn-Zr 系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370~500°C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 然后经热轧、 温轧后获得所述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 该薄板的厚度为 0.3~4mm; 其中, 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为 0.5~lmin/mm;

热轧时, 轧辊表面在 150~350°C下预热, 开轧温度为 450~500°C, 终轧温度为 300~350°C,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50%;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50~300°C,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 温度为 150~300°C,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方法 (2) :

将满足上述成分配比的镁合金熔体浇铸至双辊连续铸轧机铸轧, 获得铸轧板卷, 将铸轧板卷经固溶处理、 温轧或者将铸轧板卷直 接进行温轧, 获得所述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 该薄板的厚 度为 0.3~4mm; 其中,

采用双辊连续铸轧机铸轧时, 辊旋转线速率为 5-10m/min, 辊缝 为 4-8mm, 辊表面采用石墨润滑, 熔炉与浇铸系统通 N2+C02气 体, 浇嘴出口通 S02保护;

固溶处理的温度为 370~500°C, 保温时间为 0.5~lmin/mm;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80~300°C,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 温度为 180~300°C,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方法 (3) : 将满足上述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370~500 °C温度下固溶 处理,然后经卧式挤压获得厚度为 2~4mm的 Mg-Ca-Zn-Zr系镁合 金薄板, 或者经卧式挤压后温轧获得厚度为 0.3~2mm 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 其中,

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为 0.5~lmin/mm;

卧式挤压时, 挤压筒和模具预热至 400~500 °C , 挤压温度为 350-500 °C , 挤压速率为 2~10m/min;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50~30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 温度为 150~30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30-50%。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获得的 Mg-Ca-Zn-Zr 系镁薄板还包括冷轧步骤, 冷轧的压下率为 10-20% , 成品板材厚度不低于 0.3mm。 4. 如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制造方法, 其 特征在于, 冷轧后还包括退火处理和 /或时效处理; 其中, 退火温度为 250-400 °C , 时效处理温度为 150~200 °C。

Description:
一种低成本细晶弱织构镁合金薄板及其制造方 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尤其是细晶、 弱织构、 并具有良好成形性能的镁合金薄板及其制造方 法,获得的镁合金薄板平均 晶粒尺寸≤1(^111 ,基面织构强度≤5 ,经 250~400 °C退火后基面织构强度≤3 ; 成形性能高于 AZ31。

背景技术

镁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具有强织构的镁合金 板材表现出机械性能各 向异性和低成形性能。细晶组织和离散弱织构 是提高镁板在中低温和快应 变速率条件下变形性能和降低变形各向异性的 根本途径,同时这一微观结 构特征可提高成形镁板的表面质量。 在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 细晶组织 可以有效抑制机械孪晶的发生、通过晶界滑动 适度緩解多晶体连续变形对 位错滑移系数量的要求、 降低局部晶界处过度的应力集中, 并且容纳变形 缺陷; 离散弱板织构增加基面和柱面滑移开动, 提高变形硬化指数和使变 形沿板面均匀发生, 从而提高板材的成形性能。

细晶和离散弱织构可以通过合适的轧制技术获 得。 日立金属通过高温 轧制 ( 500°C左右) , 使非基面滑移 ( Prismatic <a>和 Pyramidal <c+a> ) 同时开动, 镁板织构强度为 3.7, 并且退火前后晶粒基本保持 6μηι左右, 使板材可在室温条件下沖压。

美国 NanoMag公司生产 AZ61镁板时, 在动态再结晶温度以上轧制, 轧辊预热 200 °C , 采用了单道次大压下量(≥40% )变形模式, 材料基面织 构强度小于 3 , 退火后板织构进一步弱化和离散化, 显微组织为等轴晶; 需要指出的是, AZ61镁合金基体弥散的中间相颗粒物促进了轧 板材的 织构弱化。

日本 Osaka大学提出 "高应变速率、 道次大压下量" 的变形模式, 应 变速率 180-2000/s, 道次压下量 50-60%, 在轧制变形区内轧制变形热使 轧制温度明显升高, 从而发生动态再结晶, 材料主要由尺寸 5μηι的等轴 晶组成, 板织构离散化。

为获得细晶和离散弱板织构, 镁合金轧制工艺技术路线筒要总结有: 1 ) 高温轧制; 2 ) 高应变速率、 道次大压下量; 3 )剪切轧制; 4 )轧制后 反复弯矫。

合金设计是获得细晶和离散弱织构镁板的另一 条途径。 韩国专利 KR2003044997公开一种高成形镁合金及其制造技术 , 其化学成份(质量 百分比)为: Zn: 0.5-5.0%, Y: 0.2-2.0%, Al<2.5%, Mn <0.5%, Ti<0.2%, Zr<0.5%, Cd<0.5%, Tl<0.5%, Bi<0.5%, Pb<0.5%, Ca<0.3%, Sr<0.3%, Sn<0.5% , Li<0.5%, Si<0.5%; 其工艺流程为: 1 ) 镁锭加热至 250~450 °C , 加热时间 2min/mm; 2 ) 轧制温度 200~450 °C , 首道次压下量≤20% , 其余道次压下量 10~35%; 3 ) 退火温度 180~350°C。

中国专利 CN101985714公开一种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其化 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 A1: 0.1-6.0%, Sn: 0.1-3.0%, Mn: 0.01-2.0%, Sr: 0.01-2.0%, 可用于制造板材和型材。

曰本专利 JP2012122102A公开的高成形镁合金成分(质量百 比) 为: Zn: 2.61-6.0%, Ca: 0.01-0.9%, 另有少量 Sr和 Zr, 其中优选 Ca+Sr 为 0.01~1.5%, Zr+Mn为 0.01-0.7%, 制造出镁板的室温性能: 屈服强度 90Mpa, Ericksei i≥7.0。

WO2010110505公开一种室温高速成形性能 Mg-Zn基镁合金的制造 方法。 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为: Zn≤3.5% , 另含有 Fe、 Sc、 Ca、 Ag、 Ti、 Zr、 Mn、 Si、 Ni、 Sr、 Ni、 Sr、 Cu、 Al、 S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 素, 通过降低回复和再结晶温度, 激活低温非基面滑移, 材料具有优异的 成形性能。

最近, 韩国专利 KR20120049686公开了一种高强高成形镁板及其制 造方法。 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 Zn: 5-10%, Ag: 0.1-3.0%, Ca: 0.1-3.0%, Zr: 0.1-3.0%, Mn: 0.1-1.0%; 通过轧前预处理和 TMP技术获 得细晶组织, 成形极限高度可以超过 10mm。

稀土元素可以弱化镁合金板织构, 如专利 WO2010041791将 Y元素 加入 Mg-Zn基镁合金中产生析出强化作用, 并利用双辊连续铸轧和 TMP 技术细化晶粒, 材料在室温下具有高强度、 塑性和低的各向异性等优点, 从而具有高成形性能。

另外, ZE10 ( Mgl.3Zn0.1Ce )、 ZEK100 ( Mgl.3ZnO.2CeO. lLaO.5Zr )、

ZW41 ( Mg4.0Zn0.7Y ) 、 ZGl l ( Mgl.2ZnO.8Gd ) 、 ZG21 ( Mg2.3ZnO.7Gd ) 等稀土镁合金板织构明显弱化。 以 ZG11为例, 晶粒尺寸 12-15μηι, 均匀 延伸率 15%, 总延伸率达到 36%, Lankford值 1 (远低于 AZ31 : 3 ) , 参 见 H Yan等, Mater. ScL Eng. A, 2010, 527: 3317-22。

虽然稀土元素在弱化镁板织构方面效果明显, 但出于成本等因素考 虑, 一般认为稀土镁合金板在汽车中的应用困难很 大。 对汽车和轨道交通 领域而言, 合金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筒单而有效, 性能要求 "适当" 而非 "卓越" , 在轻量化、 性能、 成本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这一点与军工、 航 空航天等领域完全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细晶 弱织构镁合金薄板及 其制造方法, 该镁合金成分设计筒单, 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5μηι, 基面织构强度≤5 , 经 250~400°C退火后基面织构强度≤3; 室温极限拉伸比 高于 AZ31 , 成形性能好, 在汽车、 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应用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 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Ca: 0.5-1.0%, Zn: 0.4-1.0%, Zr: 0.5-1.0%, 其余为 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10μηι, 基面织构强度≤5 , 经 250~400°C退火 后基面织构强度≤3; 室温极限拉伸比高于 AZ31。

本发明的 Mg-Ca-Zn-Zr系镁合金中只含有 Ca、 Zn、 Zr元素, 总含量 低于 3.0%, 不含稀土等贵重元素。

本发明的化学成分设计中:

Ca: Ca用于改善镁合金的冶金质量, 浇铸前减轻熔体和铸件热处理 过程中的氧化, 并且细化晶粒, 提高蠕变抗力以及薄板的可轧制性能。 本 发明主要利用 Ca明显弱化离散板织构以及时效硬化的特性, 从而提高镁 合金板强度, 改善室温成形性能。 考虑到冶炼以及 Ca在镁合金中的固溶 度, Ca含量选择为 0.5-1.0%。

Zn: Zn用于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 与 Zr结合具有沉淀硬化作用; 另 夕卜, Zn可以降低镁合金的腐蚀速率。 Ca元素明显弱化、 离散板织构, 但 明显降低镁合金的耐蚀性能, Zn 元素同时加入后, 耐蚀性能提高, 通过 调节 Zn/Ca比例可以优化镁合金的综合耐蚀性; 不过, 当 Zn含量太高时, 镁合金热脆性明显增加, 综合考虑, Zn含量选择为 0.4~1.0%。

Zr: Zr具有很强的晶粒细化作用, 用于含 Zn的镁合金中效果明显; 同时提高材料耐蚀性, 降低应力腐蚀敏感性。 一般认为只有固溶的 Zr可 用于晶粒细化, 考虑固溶度与冶炼, Zr含量选择为 0.5~1.0%。

本发明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厚度 0.3~4mm ) 的制造方法, 可以使用热轧开坯、 双辊连续铸轧、 挤压开坯等多种原板, 附以温轧工艺 实现, 具体为以下方法 ( 1 ) ~ ( 3 ) 中的任一:

( 1 )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厚度 0.3~4mm ) 的制造方法, 包 括如下步骤:

将满足上述成分配比的 Mg-Ca-Zn-Zr系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370~500°C 温度下固溶处理, 然后经热轧、温轧后获得所述 Mg-Ca-Zn-Zr系镁合金薄 板, 该薄板的厚度为 0.3~4mm; 其中, 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为 0.5~lmin/mm;热轧时,轧辊表面在 150~350°C下预热,开轧温度为 450~500 °C , 终轧温度为 300~35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50%; 温轧时, 轧辊表 面预热至 150~30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150~300°C , 单道 次压下率为 20~40%。

本发明的热轧过程中, 尽量采用大道次压下量, 使轧制一个周期内完 成而不用二次加热。 与商业常用的 AZ31镁合金对比, 本发明的镁合金熔 点较高, 并且含有一定 Zr元素, 铸坯加热温度较高, 选择 370~500°C , 同时需要较长的保温时间, 按照 0.5~lmin/mm操作; 相应地, 轧制在较 高温度下进行, 开轧温度选择 450~500°C、 终轧温度 300~350°C ; 热轧需 要在一个加热周期内完成, 控制单道次压下率为 20~50%。

本发明的温轧过程中, 镁合金板需要在线补热, 由于 Mg-Ca-Zn-Zr 系镁合金热轧板晶粒细小、 板织构弱, 材料可轧制特性优异, 温轧窗口大 于 AZ31镁合金,选择轧辊表面在 150~300°C下预热,轧制温度为 150~300 °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 2 )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厚度 0.3~4mm ) 的制造方法, 包 括如下步骤:

将满足上述成分配比的镁合金熔体浇铸至双辊 连续铸轧机铸轧,获得 铸轧板卷, 将铸轧板卷经固溶处理后温轧或者将铸轧板卷 直接进行温轧, 获得所述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 该薄板的厚度为 0.3~4mm; 其中, 采用双辊连续铸轧机铸轧时,辊旋转线速率为 5-10m/min,辊缝为 4-8mm, 辊表面采用石墨润滑, 熔炉与浇铸系统通 N 2 +C0 2 气体, 浇嘴出口通 S0 2 保护; 固溶处理的温度为 370~500°C , 保温时间为 0.5~lmin/mm;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80~300°C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180~30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本发明与热轧开坯技术相比, 双辊连续铸轧镁合金板不能铣皮, 而 Mg-Ca-Zn-Zr系镁合金中含有 Ca、 Al等元素, 为防止形成 CaF等有害夹 杂物, 浇嘴出口不能通 SF 6 气体, 选择用 S0 2 保护; 同时, 为防止形成 A1N等有害夹杂物, 整个熔炼与浇铸系统中利用 N 2 +C0 2 气体。 双辊连续 铸轧镁合金板温轧特性低于热轧开坯, 为保证材料收得率, 选择轧辊表面 预热至 180~300°C , 轧制温度为 180~30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 3 )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厚度 2~4mm ) 的制造方法, 包括 如下步骤:

将满足上述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370~500°C温度下固溶处 理, 然后经卧式挤压获得厚度为 2~4mm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 或者经卧式挤压后温轧获得厚度为 0.3~2mm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 板; 其中, 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为 0.5~lmin/mm; 卧式挤压时, 挤压筒和 模具 (模垫) 预热至 400~500 °C , 挤压温度为 350~500 °C , 挤压速率为 2~10m/min;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50~30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150~30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30-50%。

如前所述, 本发明的 Mg-Ca-Zn-Zr系镁合金熔点较高, 挤压过程中需 要比较高的固溶温度和挤压温度, 并且需要对挤压筒和模具(模垫)预热 到 400~500°C , 挤压可以在较高的速率下进行, 选择 2~10m/min。 挤压镁 合金板可轧制特性优良, 可以选择较大的单道次压下率: 30~50%。 对于 0.3~2mm厚度的板材, 利用温轧工艺, 轧辊表面预热至 150~300°C , 镁合 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 150~300°C , 单道次压下率 30-50%。

进一步的, 为改善镁合金薄板质量尤其是温轧镁合金薄板 质量, 后续 还包括冷轧步骤, 冷轧的压下率为 10~20%, 可进一步将成品板材厚度降 氐至 0.3mm左右。

进一步的, 为进一步改善镁合金板成形性能, 还包括对镁合金板进行 退火处理和 /或时效处理; 其中, 退火温度为 250~400°C , 时效处理温度为 150~200°C。 退火可以进一步弱化织构, 提高材料的成形性能, 选择退火 温度为 250~400°C。 与 AZ31对比, 本发明的 Mg-Ca-Zn-Zr系镁合金具有 一定时效硬化效果, 对时效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因此选择时效温度为 150~200°C。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获得的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10μη ι, 基面织构强度≤5 , 退 火后基面织构强度≤3 ; 晶粒尺寸明显小于同条件下制造的 AZ31B薄板平 均晶粒尺寸, 并且板织构显著弱化。 此外, 结合后续退火和 /或时效处理 等热处理工艺,使材料机械性能在较大范围内 变化,满足不同构件的要求。

本发明的镁合金化学成分筒单、 无贵重合金元素, 工艺适用面广, 生 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镁合金板在汽车、 轨道交通、 3C 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 景与潜力, 可在汽车门内板、 发盖内板、 行李箱盖内板、 内饰板、 轨道交 通车体以及 3C产品外壳等部件作为板材应用。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 1的 Mg-Ca-Zn-Zr系镁合金铸锭显微组织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 1的 Mg-Ca-Zn-Zr系镁板织构分布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 2的 AZ31镁板的织构分布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 3的 Mg-Ca-Zn-Zr系镁板退火后的显微组织。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 3的退火 Mg-Ca-Zn-Zr系镁板晶粒分布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 3的退火 Mg-Ca-Zn-Zr系镁板的织构分布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 4的 AZ31镁板退火后的显微组织。

图 8为退火 AZ31镁板晶粒分布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 4的退火 AZ31镁板的织构分布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 3的退火 Mg-Ca-Zn-Zr系镁板的室温极限拉伸 比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 4的退火 AZ31镁板的室温极限拉伸比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 6的 Mg-Ca-Zn-Zr系镁板经时效处理后的硬度 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 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1 :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为: 将满足表 1所示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显微组织如图 1所示)加热 到 500°C温度下固溶处理, 保温时间为 0.5min/mm, 轧制后获得本实施例 的 Mg-Ca-Zn-Zr系镁合金。 其中热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50°C , 开轧温 度为 450°C , 终轧温度为 35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30%; 温轧时, 轧辊 表面预热至 15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220°C , 单道次压下 率为 20~40%; 冷轧时, 冷轧压下量 10%, 最终板厚为 0.4mm。

实施例 1的镁合金铸坯显微组织如图 1所示, 其组织为等轴晶, 平均 晶粒尺寸为 50μηι左右。

实施例 1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织构分布如图 2所示,织构强 度为 4.4; 平均晶粒尺寸为 3.85μηι。 实施例 2: (对比例 1 )

对比例 1的镁合金成分: ΑΖ31Β。

制造方法: 同实施例 1。

对比例 1的镁合金 AZ31B的织构分布如图 3所示, 织构强度为 8.0。 实施例 3: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为: 将满足表 1 所示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500 °C温度下固溶处 理, 保温时间 0.5min/mm; 热轧轧制时, 轧辊表面预热 150 °C , 开轧温度 为 450°C , 终轧温度为 350°C , 单道次压下率 20~30%; 温轧时, 轧辊表面 预热至 15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22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冷轧时,冷轧压下量 10%,最终板厚为 0.4mm; 375 °C退火 17min 即可。

实施例 3的 Mg-Ca-Zn-Zr系镁合金板显微组织如图 4所示,晶粒尺寸 分布如图 5所示, 平均晶粒尺寸为 4.62μηι; 其织构分布如图 6所示, 织 构强度为 2.8, 分布相对分散。 成形性能测试如图 10所示, 室温极限拉伸 比 ( LDR ) 为 1.88 ο 实施例 4: (对比例 2 )

对比例 2的镁合金成分: ΑΖ31Β。

制造方法: 同实施例 3。

对比例 2的镁合金 AZ31B的显微组织如图 7所示, 晶粒尺寸分布如 图 8所示,平均晶粒尺寸为 22μηι;织构分布如图 9所示,织构强度为 6.2。 成形性能测试如图 11所示,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74。 实施例 5: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为: 将满足表 1 所示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500 °C温度下固溶处 理, 保温时间 0.5min/mm; 热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 150°C , 开轧温度为 450 °C , 终轧温度为 350°C , 单道次压下率 20~30%;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 至 150 °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220 °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冷轧时,冷轧压下量 10%,最终板厚为 0.8mm; 375 °C退火 35min 即可。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 系镁合金薄板, 平均晶粒尺寸为 5.32μηι,织构强度为 2.6,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为 1.86。 实施例 6: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为: 将满足表 1 所示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500 °C温度下固溶处 理, 保温时间 0.5min/mm; 热轧轧制时, 轧辊表面预热 150 °C , 开轧温度 为 450°C , 终轧温度为 350°C , 单道次压下率 20-30%; 温轧时, 轧辊表面 预热至 15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22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冷轧时, 冷轧压下量 10%, 最终板厚为 0.4mm; 150°C人工时效 处理。 时效处理对镁合金硬度的影响如图 12所示, 时效硬化 lh后, 材料 硬度由 HV72提高至 HV85。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4.4μηι, 织构强度为 4.0, 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79。 实施例 7: (对比例 3 )

对比例 3的镁合金成分: AZ31B。

制造方法: 同实施例 6。

时效处理对镁合金硬度的影响如图 12所示。 实施例 8: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为: 将满足表 1 所示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500 °C温度下固溶处 理, 保温时间 0.5min/mm; 热轧轧制时, 轧辊表面预热 150 °C , 开轧温度 为 450°C , 终轧温度为 350°C , 单道次压下率 20~40%; 温轧时, 轧辊表面 预热至 20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20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冷轧时, 冷轧压下量 15%, 最终板厚为 0.6 mm。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5.2μηι, 织构强度为 4.6, 分布相对分散。 实施例 9: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为: 将满足表 1所示成分配比的镁合金熔体浇铸至双辊连续 轧机,辊旋 转线速率 6m/min,辊缝 4mm,辊表面石墨润滑,熔炉与浇铸系统通 N 2 +C0 2 气体, 浇嘴出口通 S0 2 保护; 固溶温度 450°C , 保温时间 0.51min/mm; 温 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 180°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 180~200°C , 单道次压下率 20~30%; 然后进行 15%的冷轧, 400°C退火处理 2h。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8.6μηι, 织构强度为 2.6, 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89。 实施例 10: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为: 将满足表 1 所示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500 °C温度下固溶处 理, 保温时间 0.5min/mm; 卧式挤压, 挤压筒和模具 (模垫)预热至 500 °C , 挤压温度 350°C , 挤压速率 5m/min, 获得厚度为 4mm的镁合金薄板; 利用温轧工艺, 轧辊表面预热 150 °C ,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 150~200°C , 单道次压下率 30~50%; 然后进行 20%的冷轧, 400°C退火处 理 30min。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8.5μηι, 织构强度为 2.8 , 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88。 实施例 11

Mg-Ca-Zn-Zr系镁合金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与实施例 8 相同。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5.4μηι, 织构强度为 4.6, 分布相对分散。 实施例 12

Mg-Ca-Zn-Zr系镁合金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制造方法与实施例 9 相同。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6.8μηι, 织构强度为 2.8 , 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85。 实施例 13 :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制造方法为:

按照实施例 9成分配比的镁合金熔体浇铸至双辊连续铸轧 ,辊旋转 线速率 6m/min, 辊缝 4mm, 辊表面石墨润滑, 熔炉与浇铸系统通 N 2 +C0 2 气体, 浇嘴出口通 S0 2 保护; 之后直接进行温轧,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 180°C ,镁合金板在线补热,轧制温度 180-200 °C ,单道次压下率 20~30%; 然后进行 15%的冷轧, 400°C退火处理 2h。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8.9μηι, 织构强度为 2.9 , 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82。 实施例 14: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制造方法为:

按照实施例 10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500 °C温度下固溶处理, 保温时间 0.5min/mm; 卧式挤压, 挤压筒和模具 (模垫)预热至 500°C , 挤压温度 350°C , 挤压速率 5m/min, 获得厚度为 4mm的镁合金薄板; 然 后进行 20%的冷轧, 400 °C退火处理 30min。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5.9μηι, 织构强度为 2.8 , 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88。 实施例 15: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的制造方法为:

按照实施例 1成分配比的镁合金铸坯加热到 500 °C温度下固溶处理, 保温时间为 0.5min/mm, 轧制后获得本实施例的 Mg-Ca-Zn-Zr系镁合金。 其中热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50°C , 开轧温度为 450°C , 终轧温度为 350 °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30%; 温轧时, 轧辊表面预热至 150°C , 镁合金 板在线补热, 轧制温度为 220°C , 单道次压下率为 20~40%; 获得的镁合 金薄板板厚为 0.44m, 300°C退火处理 30min。

本实施例获得的 Mg-Ca-Zn-Zr系镁合金薄板,平均晶粒尺寸为 4.2μηι, 织构强度为 2.6, 分布相对分散, 室温极限拉伸比 (LDR ) 为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