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DICAL ENDOSCOPE INSERTION COMPONEN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24458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edical endoscope insertion component, comprising an insertion part (22) provided at the front end of an operating part (24), a bending part (21), a front end part (20), a connecting part (23), and an outer sleeve (1). The insertion part (22)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component, a work channel (19), a control cable, and a power signal cable. The support component is configured as a first threaded coil (12). The work channel is a three-in-one channel integrating air/water feed, suction, and biopsy functions.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trol cable runs through the first treaded coil (12)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bending part (21). The bending part (21)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eaded coil (2) and a fixed barrel. The second threaded coil (2)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the fixed barrel. The control cable i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barrel. The front end part (20)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camera module and a transparent heat shield (10). The connecting part (23) comprises a removable connecting mechanism (67)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operating part (24) and the insertion part (22). The outer sleeve (1) covers the insertion part (22) and the bending part (21). The medical endoscope insertion component prevents cross-contamination caused by reuse and incomplete sterilization and increases the detection rate for relevant diseases.

Inventors:
JIANG BO (CN)
LING DAINI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3955
Publication Date:
February 26, 2015
Filing Date:
August 08,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JIANG BO (CN)
LING DAINIA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B1/005; A61B1/06
Foreign References:
JP2012132970A2012-07-12
CN102670156A2012-09-19
CN102123654A2011-07-13
CN103417177A2013-12-04
CN203400119U2014-01-22
CN103417178A2013-12-04
CN203506675U2014-04-02
CN101179980A2008-05-1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BZL IP LAW OFFICE (CN)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包括设置于操作部前端的插入部、 弯曲部、 前端部、 连接部和外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工作通道、 控制线缆、 电源信号线缆, 所述 支撑组件设置为第一螺紋线圈, 所述工作通道为用于送气 /送水、 吸引和活检的 三合一通道, 所述控制线缆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紋线圈接于所述弯曲部, 所 述电源信号线缆末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连接于前端部, 所述外套的下部 包覆所述插入部;

所述弯曲部设置有第二螺紋线圈和固定筒,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固接于固定 筒, 所述工作通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第二螺紋线圈和前端部, 所 述外套的上部包覆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所述控制线缆与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 所述的前端部设置有摄像组件和透明隔热罩, 所述摄像组件设置有光源、 摄像头和 PCB板, 所述光源和所述摄像头固接于所述 PCB板, 所述 PCB板固 接于所述固定筒, 所述 PCB板设置有工作通道孔, 所述工作通道孔与所述工作 管道的出口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螺紋线圈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螺紋线圈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包括用于连接操作部和插入部的可拆卸连接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定筒设置有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 所述上固定筒套设于所述下固定筒, 所述上 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下固定筒固接于所述第二螺紋 线圈的前端, 所述 PCB板固接于所述上固定筒。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 弯曲驱动单元, 包括至少四条控制所述第二螺紋线圈弯曲的控制线缆和设置于 控制线缆端部的控制球, 所述下固定筒的周向开设有四条连接槽, 四条所述控 制线缆端部的控制球分别卡设于连接槽内; 当驱动控制线缆沿第二螺紋线圈径 向运动时, 控制球带动第二螺紋线圈向控制线缆所处的一侧弯曲, 当驱动线缆 运动停止时,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弯曲静止, 当所述驱动线缆不受力时, 所述第 二螺紋线圈复位。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螺紋线圈设置为等螺距的第一螺紋线圈,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设置为前端节距 大于后端节距的第二螺紋线圈。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 源设置为 LED光源, 所述摄像头包括 CMOS传感器和镜头, 所述镜头固接于所 述 CMOS传感器, 所述 CMOS传感器固接于所述 PCB板, 并与所述 PCB板信 号连接, 镜头设置为自动对焦式镜头。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 明隔热罩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前方, 所述透明隔热罩的下部与所述上固定筒套接, 所述透明隔热罩的下部外侧与所述外套热压密封连接, 所述透明隔热罩的观察 面设置为弧形, 以使透明隔热罩与所述光源之间形成隔热空腔。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螺紋线圈和第二螺紋线圈与所述外套热压密封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 集成送气 /送水、 吸引和活检功能的工作通道, 所述工作通道在插入组件的输入 端设置有送气 /送水接口、 吸引接口和活检接口。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 拆卸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前端的凹槽和设置于插入部的凸槽, 所述凹 槽和所述凸槽嵌套配合;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外壳, 所述外壳设置为上盖和下盖, 所述上盖和下盖包覆所述可拆卸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部靠近操作部一端设置有 活动扣, 所述活动扣扣接于所述外壳外侧; 所述外壳的插入部端设置有固定套, 所述固定套向后反折包覆所述上盖和下盖。

1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插入部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 所述操作部设置有弯曲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弯曲 驱动单元设置有至少四条上控制线缆组, 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设置有对应上 控制线缆组设置的下控制线缆组;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缆的下端部 设置有控制球, 所述下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缆的上端部设置有控制球, 所 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上端部与弯曲部连接, 所述下控制线缆组下端部与所述弯曲 驱动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下端部与对应的下控制线缆组的上端 部通过珠腰扣连接;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内管连接器、 吸引连接器和活检通道连 接器, 所述内管连接器连通送气 /送水通道, 所述内管连接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电 磁阀;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 PCB转接板, 所述 PCB转接板设置有线缆接口, 所述 线缆接口用于转接 PCB板的电源信号线缆,所述 PCB转接板固定于所述插入部 内。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 由设置在操作部前端的插入部、 弯曲部和 前端部组成, 其中插入部、 弯曲部和前端部合称为插入管。 经人体的天然孔道, 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 使用时将内窥镜的插入管导入预检查的 器官, 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

内窥镜是一种娇贵的医疗器械, 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大部分被国外产品占 有, 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每次用后要进行复杂且高成本的消毒、 维护,有 可能因消毒工序不规范导致交叉感染。 传统的内窥镜插入组件内设置有送气 /送 水通道、 吸引通道和活检通道及控制线缆、 信号电缆和导光纤维。 细长的通道 彻底消毒非常困难, 但由于目前内窥镜的制作成本昂贵, 必须重复使用。 有必 要对传统内窥镜进行改进, 降低费用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后来逐渐出现了独立的可拆卸的一次性产品, 中国发明专利

"201110056640.0" 公开了 "一种净化式医用内窥镜", 其结构是: 包括有内窥 镜软性总体外壳, 内窥镜软性总体外壳内设置有内窥镜主体, 内窥镜主体由医 用树脂材料将成像镜头组件、 LED光源和光纤导光束、 电源线和信号线包箍在 一起, 内窥镜主体内设置有各种通道。

上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整体釆用医用树脂或软性材料制成, 其刚性差, 在使用时, 并不能直达患处, 并且弯曲角度小, 适用范围窄。 内窥镜主体和内 窥镜软性总体外壳仍需消毒灭菌, 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使用。

中国发明专利 "200880017615.8" 公开了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 该内窥镜 弯曲部包括具有筒状部的、 互相同轴地并列设置的多个节环,相邻的两个 环中 的一个节环具有与筒状部一体设置的、 沿筒状部的径向延伸的突出部,相邻的两 个节环中的另一个节环具有与筒状部一体设置 的、 供突出部能够以突出部的长 度轴线为中心转动地插入的承受部,各节环具 在筒状部中与筒状部的圓周方向 交叉地延伸的非接合或者接合完毕的不连续部 。

上述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 结构复杂, 制造难度高, 生产成 本高, 不符合一次性内窥镜的制作要求。

因此,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 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 性能可靠的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用于单个病人或单个操作过程, 然后整体丟 弃,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生产 成本低, 性能可靠的可供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内窥镜插入 组件。

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包括设置于操作部前端的插入部、 弯曲部、 前端部、 连接部和外套,

所述插入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工作通道、 控制线缆、 电源信号线缆, 所述 支撑组件设置为第一螺紋线圈, 所述工作通道为用于送气 /送水、 吸引和活检的 三合一通道, 所述控制线缆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接于所述弯曲部, 所述电源信号线缆末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 接于前端部连接, 所述外套的 下部包覆所述插入部;

所述弯曲部设置有第二螺紋线圈和固定筒,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固接于固定 筒, 所述工作通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第二螺紋线圈和前端部, 所 述外套的上部包覆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所述控制线缆与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 所述的前端部设置有摄像组件和透明隔热罩, 所述摄像组件设置有光源、 摄像头和 PCB板, 所述光源和所述摄像头固接于所述 PCB板, 所述 PCB板固 接于所述固定筒, 所述 PCB板设置有工作通道孔, 所述工作通道孔与所述工作 管道的出口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螺紋线圈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螺紋线 圈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包括用于连接操作部和插入部的可 拆卸连接机构。

其中, 所述固定筒设置有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 所述上固定筒套设于所述 下固定筒, 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 接, 所述下固定筒固 接于所述第二螺紋线圈的前端, 所述 PCB板固接于所述上固定筒。

其中, 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 包括至少四条控制所述第二螺紋线圈弯曲的 控制线缆和设置于控制线缆端部的控制球, 所述下固定筒的周向开设有四条连 接槽, 四条所述控制线缆端部的控制球分别卡设于连 接槽内;

当驱动控制线缆沿第二螺紋线圈径向运动时, 控制球带动第二螺紋线圈向 控制线缆所处的一侧弯曲, 当驱动线缆运动停止时,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弯曲静 止, 当所述驱动线缆不受力时,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复位。

其中, 所述第一螺紋线圈设置为等螺距的第一螺紋线 圈, 所述第二螺紋线 圈设置为前端节距大于后端节距的第二螺紋线 圈。

其中, 所述光源设置为 LED光源, 所述摄像头包括 CMOS传感器和镜头, 所述镜头固接于所述 CMOS传感器, 所述 CMOS传感器固接于所述 PCB板固 接, 并与所述 PCB板信号连接, 镜头设置为自动对焦的镜头。 其中, 所述透明隔热罩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前方, 所述透明隔热罩的下部套 接于所述上固定筒连接, 所述透明隔热罩的下部外侧与所述外套热压密 封连接, 所述透明隔热罩的观察面设置为弧形, 所述弧形观察面使透明隔热罩与所述光 源之间形成隔热空腔。

其中, 所述第一螺紋线圈和第二螺紋线圈与所述外套 热压密封连接。

其中, 设置有集成送气 /送水、 吸引和活检功能的工作通道, 所述工作通道 在插入组件的输入端设置有送气 /送水接口、 吸引接口和活检接口。

其中, 所述可拆卸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前端 的凹槽和设置于插入 部的凸槽, 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槽嵌套配合;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外壳, 所述外壳 设置为上盖和下盖, 所述上盖和下盖包覆所述可拆卸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部靠 近操作部一端设置有活动扣, 所述活动扣扣接于所述外壳外侧; 所述外壳的插 入部端设置有固定套, 所述固定套向后反折包覆所述上盖和下盖。

其中, 所述插入部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 所述操作部设置有弯曲驱动控制 单元, 所述弯曲驱动单元设置有上控制线缆组, 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设置有 对应上控制线缆组设置的下控制线缆组;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缆的 下端部设置有控制球, 所述下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缆的上端部设 置有控制 球,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上端部与弯曲部连接, 所述下控制线缆组下端部与所 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下端部与对应的下控制线 缆组 的上端部通过珠腰扣连接;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内管连接器、 吸引连接器和活检 通道连接器, 所述内管连接器连通送气 /送水通道, 所述内管连接器的输出端设 置有电磁阀;所述连接部设置有 PCB转接板,所述 PCB转接板设置有线缆接口, 所述线缆接口用于转接 PCB板的电源信号线缆,所述 PCB转接板固定于所述插 入部内。

其中, 所述外套设置为医用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套, 所述外套上设置有表明 长度的刻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釆用可变距的螺紋线圈, 并通过内部设置的弯曲控制单元实现自 由弯曲, 然后通过可变距的螺紋线圈实现自动复位,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节 环工艺制造的弯曲部, 成本大大降低, 也同时具有了弯曲和复位的功能, 本发 明还釆用 LED光源、 CMOS摄像头及 PCB板, 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导光纤维 和 CCD传感器, 使插入组件的制造成本极大的降低。

本发明还釆用了廉价的螺紋线圈作为插入部的 支撑组件, 降低了插入部的 制造成本; 连接部能够完整的将插入组件整体拆除, 使用完毕后能够更换插入 组件, 将其废弃。 本发明的整体成本低廉, 弯曲效果和图片成像效果较好, 适 用于单个病人或者单个操作过程, 然后整体丟弃, 避免了传统内窥镜消毒成本 高, 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污染等问题, 同时, 由于整体造价低廉, 适于各大医 院及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 提高相关疾病的检出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 何限制。

图 1是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的结构 意图。

图 2是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的前端 、 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的连接 去除下盖后的结构示意 图。

在图 1、 图 2、 图 3中包括有:

1 外套、 2 第二螺紋线圈、 3 光源、 4 镜头、 5 工作通道 孔、

6——上固定筒、 7——下固定筒、 8——连接槽、 9——控制球、 10——透 明隔热罩、

11—— PCB板, 12——第二螺紋线圈, 13——上控制线缆组、 14——下控 制线缆组、

15——珠腰扣、 16——导线板、 17—— PCB转接板、 18——活动扣、 19 ―工作通道、

20——前端部、 21——弯曲部、 22——插入部、 23——连接部、 24——操 作部、

25——插入组件、 26——凹槽、 27——凸槽、 28——转接筒、 29——内管 连接器、

30 固定套、 31 吸引连接器、 32 活检通道连接器、 33 电磁 阀、 34——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1 :

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25 , 如图 1、 图 2所示。 插入组件 25包括设置于 操作部 24前端的插入部 22、 弯曲部 21、 前端部 20、 连接部 23和外套 1 ,

所述插入部 22设置有支撑组件、 工作通道 19、 控制线缆、 电源信号线缆。 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为第一螺紋线圈 12。 所述工作通道 19为集成送气 /送水、 吸 引和活检功能的三合一通道。 所述控制线缆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12, 接于所述弯曲部 21。 所述电源信号线缆末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12, 与前端 部 20连接。 所述工作通道 19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12, 第二螺紋线圈 2和前端部 20。 所述外套 1的下部包覆所述插入部 22。

所述弯曲部 21设置有第二螺紋线圈 2和固定筒,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固接 于固定筒。 所述外套 1的上部包覆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 所述控制线缆与所述固 定筒固定连接。

所述的前端部 20设置有摄像组件和透明隔热罩 10,所述摄像组件设置有光 源 3、 摄像头和 PCB板 11 , 所述光源 3和所述摄像头固接于所述 PCB板 11 , 所述 PCB板 11固接于所述固定筒, 所述 PCB板 11设置有工作通道孔 5 , 所述 工作通道孔 5与所述工作通道 19的出口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12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 23包括可拆卸连接机构 67,操作部 24和插入部 22通过所述可 拆卸连接机构 67连接。

本发明的釆用可变距的螺紋线圈, 并通过内部设置的弯曲驱动单元实现自 由弯曲, 然后通过可变距的螺紋线圈实现自动复位,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节 环工艺制造的弯曲部, 成本大大降低, 也同时具有了弯曲和复位的功能, 本发 明还釆用 LED光源 3、 摄像头及 PCB板 11 , 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导光纤维和 CCD传感器, 使插入组件 25的制造成本极大的降低。

还釆用了廉价的第二螺紋线圈 2作为插入部 22的支撑组件, 降低了插入部 22的制造成本; 连接部 23能够完整的将插入组件 25整体拆除, 使用完毕后能 够更换插入组件 25 , 将其废弃。 本发明的整体成本低廉, 弯曲效果和图片成像 效果较好, 适用于单个病人或者单个操作过程, 然后整体丟弃, 避免了传统内 窥镜消毒成本高, 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污染等问题, 同时, 由于整体造价低廉, 适于各大医院及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 提高相关疾病的检出率。

其中, 所述固定筒设置有上固定筒 6和下固定筒 7, 所述上固定筒 6套设于 所述下固定筒 7, 所述上固定筒 6和下固定筒 7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下 固定筒 7固接于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的前端,所述 PCB板 11固接于所述上固定 筒 6。

上固定筒 6用于固定前端部 20,将 PCB板 11牢固的固定于上固定筒 6,使 光源摄像组件在使用时不产生晃动, 上固定筒 6和下固定筒 7使用螺栓连接, 将上固定筒 6套接于下固定筒 7,卡设于下固定筒 7的控制球 9被牢固的限定于 连接槽 8内, 避免在使用时, 控制球 9脱离。

其中, 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 包括至少四条控制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弯曲 的控制线缆和设置于控制线缆端部的控制球, 所述下固定筒 7的周向开设有四 条连接槽 8, 四条所述控制线缆端部的控制球分别卡设于连 接槽 8内; 当驱动控制线缆沿第二螺紋线圈 2径向运动时, 控制球 9带动第二螺紋线 圈 2向控制线缆所处的一侧弯曲, 当驱动线缆运动停止时,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 弯曲静止, 当所述驱动线缆不受力时,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复位。

本发明的弯曲驱动单元, 能够方便的控制第二螺紋线圈 2弯曲, 釆用本发 明的结构的弯曲驱动单元, 制造成本低, 使用效果好。

其中, 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12设置为等螺距的第一螺紋线圈 12, 所述第二螺 紋线圈 2设置为前端节距大于后端节距的第二螺紋线 2。不等螺距的第二螺紋 线圈 2, 弯曲效果好, 同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 能够实现自动复位, 使用效果良 好, 制造成本低。

其中,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12和第二螺紋线圈 2与所述外套 1热压密封连接。 热压密封连接有效保证了连接的紧密性, 使插入部 22、 弯曲部 21能够保持良好 的密封效果。

其中, 所述插入组件 25内设置有工作通道 19, 所述工作通道 19为集成送 气 /送水、吸引和活检功能的三合一通道, 所述工作通道 19在插入组件的输入端 设置有送气 /送水接口、吸引接口和活检接口。 三合一通道节约了工作通道 19的 直径, 使其制造成本降低, 适用范围更广。

其中, 所述第二螺紋线圈 2通过转接筒 28与所述第一螺紋线圈 12固定连 接。

实施例 2:

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25 ,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 方案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 釆用实施例 1中的 解释, 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的区别在于:

所述光源 3设置为 LED光源 3 , 所述摄像头包括 CMOS传感器和镜头 4, 所述镜头 4固接于所述 CMOS传感器, 所述 CMOS传感器固接于所述 PCB板 11并与所述 PCB板 11信号连接,镜头 4设置为自动对焦的镜头 4。 LED光源 3 和 CMOS传感器的设计取代了传统造价昂贵的导光 维和 CCD传感器,传统的 光源摄像组件造价昂贵, 几万元的制造成本, 高昂的制造成本, 极大的阻碍了 内窥镜的使用及流通, 本发明的设计极大的降低了此部件的的制造成 本, LED 光源 3、 CMOS传感器和自动对焦式镜头 4能够清楚的釆集患处的信息,并将其 发送至主机。

其中, 所述透明隔热罩 10设置于所述光源 3的前方, 所述透明隔热罩 10 的下部套接于所述上固定筒 6,所述透明隔热罩的下部外侧与所述外套 1热压密 封连接, 所述透明隔热罩 10的观察面设置为弧形, 所述弧形观察面使透明隔热 罩 10与所述光源 3之间形成隔热空腔。 透明隔热罩 10的观察面设置为弧形 ,弧形的观察面不仅扩大了视距的范围 , 能够提高镜头 4釆集数据的准确性, 并且弧形观察面野能够不刮伤人体, 尤其 是一些容易破碎的患处。 并且透明隔热罩还能够增加视距, 透明隔热罩紧密贴 合在患处的情况下, 镜头仍能清楚的釆集患处的图像。

实施例 3:

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插入组件 25 ,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 方案与实施例 1或者实施例 2基本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未作解释的特征, 釆用 实施例 1或者实施例 2中的解释, 在此不再进行赞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或 者实施例 2的区别在于:

可拆卸连接机构 67包括有设置于操作部 24前端的凹槽 26和设置于插入部 22的凸槽 27,所述凹槽 26和所述凸槽 27嵌套配合;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外壳, 所述外壳设置为上盖和下盖 34, 所述上盖和下盖 34包覆所述连接机构; 所述连 接机构的操作部端设置有活动扣 18, 所述活动扣 18扣接于所述上盖、 下盖 34 外侧; 所述外壳的插入部端设置有固定套 30, 所述固定套 30向后反折包覆所述 上盖和下盖 34。

其中, 所述插入部 24设置有弯曲驱动单元, 所述操作部 24设置有弯曲驱 动控制单元, 所述弯曲驱动单元设置有上控制线缆组 13 , 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 元设置有对应上控制线缆组设置的下控制线缆 组 14;所述上控制线缆组 13的每 条控制线的下端部设置有控制球 9,所述下控制线缆组的每条控制线的上端部设 置有控制球 9 ,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的上端部与弯曲部 21连接, 所述下控制线缆 组 14下端部与所述弯曲驱动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上控制线缆组 13的下端部与 对应的下控制线缆组 14的上端部通过珠腰扣 15连接。

其中, 送气 /送水接口、 吸引接口和活检接口分别与内管连接器 29、 吸引连 接器 31、 活检通道连接器 32连通, 所述连通送气 /送水通道, 所述内管连接器 29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 33。 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 PCB转接板 17, 所述 PCB 转接板 17设置有线缆接口,所述线缆接口用于转接 PCB板 11的电源信号线缆, 所述 PCB转接板 17固定于所述插入部 22内。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还设置有导线板 16, 导线板 16对应上控制线缆组 13 设置有导线孔, 用于将上控制线缆组 13的控制线缆分离, 使其不发生缠绕。

在操作部 24前端和插入部 22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部 24与插入部 22 的可拆卸连接机构 67 , 使用完毕后, 将插入组件 25拆除丟弃, 换装新的插入组 件 25 , 真正实现了内窥镜的一次性使用。

其中, 所述外套 1设置为医用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套 1。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套 1舒适度高, 使用效果好。

所述外套 1上设置有表明长度的刻度, 方便使用者掌握内窥镜插入长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本发 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 换, 而不 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