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OF CASTING IN-SITU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 WITH SPLICED RACK AND SUSPENDED FORMWORK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66658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method of casting in-situ a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 with a spliced rack and a suspended formwork.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pecific steps: step 1: machining at a plant a transverse planar truss beam (1), a longitudinal planar incomplete truss beam (2) and a longitudinal planar incomplete truss (3); step 2: making a bottom formwork; step 3: splicing and constructing an on-site truss (4) in a grid shape; step 4: suspending the bottom formwork; step 5: laying reinforcing mesh pieces; and step 6: performing in-situ casting. In the present method of casting in-situ a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 with a spliced rack and a suspended formwork, the interspaced rack becomes a spliced rack and is applied to in-situ casting of floor slabs, such that a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 is directly cast on site, and is cast as one with beams and columns, enabling the range of use of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s to be extended to the floor slabs of various buildings.

Inventors:
LIU CH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5190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14, 2013
Filing Date:
May 08,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LIU CHU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E04B5/38; E04G21/00; E04C3/0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635235A2012-08-15
CN202530614U2012-11-14
CN1275667A2000-12-06
CN1904280A2007-01-31
CN102425306A2012-04-25
CN201217872Y2009-04-08
CN102409848A2012-04-11
US20050235590A12005-10-27
JP2000248678A2000-09-12
Other References:
LIU X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T 16308-2008 replaces GB 16308-1996): the ferrocement board", UNKNOWN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848750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PSCU PATENT OFFICE (CN)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 在工厂加工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梁 (2) 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 所述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纵 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3 )用于在现场施 工时拼装成井字桁架 (4) :

根据楼板的跨度和承载要求, 选定井字桁架 (4) 的宽度 D, 选 定井字桁架 (4) 的高度 H,

然后用全自动桁架点焊机分别制作高度为 H 的横向平面桁架梁

( 1 )、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 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 且 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长度为 D;

步骤 2, 制作底模:

底模采用耐火和隔音性能好的轻质材料,底模要考虑施工荷载的 要求, 对较大施工荷载的底模要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方式可以采取增 加底模的强度, 或在底模内部放置钢筋网片;

步骤 3, 现场井字桁架 (4) 拼接施工:

先将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按照井字桁架的间距要求安放到位, 并与梁或墙固定连接, 使各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保持水平,

再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 固定在各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之上, 并与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垂直, 相邻的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梁 (2) 之间的间距符合井字梁的间距要求, 并逐一与梁或墙连接, 然后再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 置于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之下, 并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2)与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 拼接,

最后再固结连接横向平面桁架梁(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 2 ) 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 的交叉点;

步骤 4, 悬挂底模:

通过连接件将底模悬挂安装到井字桁架 (4) 的下方, 并将底模 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底模之间的间隔满足钢丝网水泥板的截面 要求;

步骤 5, 安放加固网片:

按钢丝网水泥板结构要求在楼板面层及肋的两侧安放加固网片, 完成后按照设计图检査是否符合要求;

步骤 6, 进行现场浇筑:

向加固网片、 底模所围的井字桁架 (4) 内现场浇筑自流平砂浆 或自密实砂浆或自密实混凝土, 使加固网片、 底模和井字桁架 (4) 连为一体, 即完成了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现场施工工作。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平面桁架梁 (1 ) 包括: 横向平面桁架 梁上玄杆 (11 ) 和横向平面桁架梁下玄杆 (12), 横向平面桁架梁上 玄杆(11 )和横向平面桁架梁下玄杆(12)之间由若干横向平面桁架 梁腹杆(13 )连接, 两个横向平面桁架梁腹杆(13 )为一组拼接成三 角形结构, 相邻的三角形结构首尾相连。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 包括: 纵向平 面不完整桁架梁上玄杆 (21 ),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上玄杆 (21 ) 的下方设有若干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腹杆 (22), 两个纵向平面不 完整桁架梁腹杆(22)为一组拼接成倒三角形结构, 相邻的倒三角形 结构间间隔一个倒三角形结构的宽度。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 包括: 纵向平面 不完整桁架下玄杆 (31 ),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下玄杆 (31 ) 的上方 设有若干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腹杆 (32), 两个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腹杆(32)为一组拼接成三角形结构, 相邻的三角形结构间间隔一个 三角形结构的宽度。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作底模的耐火和隔音性能好的轻质材料为 泡沬混凝土。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中所述连接件预埋于底模内。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一种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方 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钢丝网水泥板施工工艺,具 体说是一种拼接网 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标 GB/T 16308-2008 中给出的钢丝网水泥板是一种预制楼盖 板, 具有重量轻, 用料少的优点, 平均厚度仅为 3cm左右, 比普通 现浇楼板减少 70%的材料, 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结构楼板,如果所 有在建的建筑的楼板都采用这种钢丝网水泥板 ,那么每年节省下来的 混凝土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但由于钢丝网水泥 板需要预制,体型较大, 不利于运输, 而且预制钢丝网水泥板还存在与梁柱连接的问 题, 对建 筑楼层的整体刚度有很大影响, 因此利用不是很多。 另外, 由于受到 现有现场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 目前现有施工工艺还满足不了钢丝网 水泥板的现场浇筑制作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拼接网 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方法,直接将 钢丝网水泥板改成在现 场浇筑制作, 与梁柱现浇为一体, 可以使钢丝网水泥板的使用范围扩 大到各种建筑楼板。

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所述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 整桁架梁 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用于在现场施工时拼装成井字桁 架 4:

根据楼板的跨度和承载要求, 选定井字桁架 4的宽度 D, 选定井 字桁架 4的高度 H,

然后用全自动桁架点焊机分别制作高度为 H 的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且横向平面 桁架梁 1长度为 D;

步骤 2, 制作底模:

底模采用耐火和隔音性能好的轻质材料,底模 要考虑施工荷载的 要求, 对较大施工荷载的底模要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方式可以采取增 加底模的强度, 或在底模内部放置钢筋网片;

步骤 3, 现场井字桁架 4拼接施工:

先将横向平面桁架梁 1按照井字桁架的间距要求安放到位,并与 梁或墙固定连接, 使各横向平面桁架梁 1保持水平,

再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固定在各横向平面桁架梁 1之上, 并与横向平面桁架梁 1垂直,相邻的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之间的 间距符合井字梁的间距要求, 并逐一与梁或墙连接,

然后再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置于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之 下, 并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与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拼接, 最后再固结连接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和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的交叉点;

步骤 4, 悬挂底模:

通过连接件将底模悬挂安装到井字桁架 4的下方,并将底模之间 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 底模之间的间隔满足钢丝网水泥板的截面要 步骤 6, 进行现场浇筑:

向加固网片、底模所围的井字桁架 4内现场浇筑自流平砂浆或自 密实砂浆或自密实混凝土,使加固网片、底模 和井字桁架 4连为一体, 即完成了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现场施工工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横向平面桁架梁 1包括: 横向平 面桁架梁上玄杆 11和横向平面桁架梁下玄杆 12, 横向平面桁架梁上 玄杆 11和横向平面桁架梁下玄杆 12之间由若干横向平面桁架梁腹杆 13连接, 两个横向平面桁架梁腹杆 13为一组拼接成三角形结构, 相 邻的三角形结构首尾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包括: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上玄杆 2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上玄杆 21 的下方设有若干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腹杆 22, 两个纵向平面不完 整桁架梁腹杆 22为一组拼接成倒三角形结构, 相邻的倒三角形结构 间间隔一个倒三角形结构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包括: 纵 向平面不完整桁架下玄杆 3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下玄杆 31的上方 设有若干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腹杆 32, 两个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腹 杆 32为一组拼接成三角形结构, 相邻的三角形结构间间隔一个三角 形结构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制作底模的耐 火和隔音性能好的 轻质材料为泡沬混凝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步骤 4中所述连接件预埋于底模内。 本发明所述的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 泥板的方法,具有 以下优点:

1、 可以在工厂预制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梁 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2、 由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和纵向平 面不完整桁架 3拼接形成井字桁架 4;

3、 底模为一次性轻质专用模板, 能满足承载施工荷载, 及形 成钢丝网水泥板截面形式, 同时具有保温、 耐火和隔音的功能, 是一 种同时满足施工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多用途模块 ;

4、 底模中可以预埋连接件, 通过连接件可以将底模与井字桁 架 4方便连接, 且可以采用螺丝固定底模与井字桁架 4, 使施工精度 有保证;

5、 先固定井字桁架使钢筋在楼板内的相对位置得 到保证, 解 决了原有施工工艺中钢筋相对位置精度不能满 足钢丝网水泥板对钢 筋精度的要求。

6、 拼接式的井字桁架 4可采用工厂机械化加工单片桁架, 梁 的竖向水平和刚度有很好的保证, 在施工中采取梁端支撑(井字桁架 4 与梁或墙固结, 其中包含了支撑), 因此解决了原施工工艺支撑不 平整的问题。

7、 采用不需要拆卸的底模(亦称为一次性模块) , 解决了原有 施工工艺模板拆卸的问题。

8、 因为以钢筋的相对位置为基准生产底模, 保证了底模与底 模、底模与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 使现场浇筑钢丝网水泥板的模板精 度达到预制模板的制作精度, 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得以实现。

9、 制作的底模具有隔音功能, 与现场浇筑的钢丝网水泥板成 为一种复合材质板, 兼具重量轻隔音效果好的功效。

10、 制作的底模有较好隔热效果, 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避免高温 对结构的损害, 提高了其耐火性能。

11、 底模与井字桁架采用连接件固定连接, 这种机械连接在浇 筑后会与钢丝网水泥板形成一体,从而保证了 底模在后期使用中不会 松动脱落。

12、 由于采用了桁架悬挂模, 施工中楼板浇筑自流平砂浆或自 密实混凝土直接通过底模作用到钢筋上,没有 支撑因此楼板不会因自 重产生的拉应力而开裂,而且在自重作用下底 模与浇筑物可以紧密结 合, 从而使空气和氧气接触到钢筋的时间推后, 也就是说间接提高了 楼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 1 横向平面桁架梁示意图,

图 2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示意图,

图 3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示意图,

图 4 拼接后井字桁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于预制生产工艺和现场生产工艺存在很大差 别,经过分析我们 可以发现, 国标 GB/T 16308-2008中给出的钢丝网水泥板如果想采用 现场生产工艺制作, 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技术瓶颈:

1、 模板制作

国标 GB/T 16308-2008 中给出的钢丝网水泥板对模板的要求很 高, 这是因为他本身截面小的特性决定的, 这对模板的精度要求比现 场制作的模板要高的很多,在工厂预制采用钢 模与蒸汽养护法提高模 板周转率, 这在现场很难做到, 即便做到其成本会高出板本身成本很 多, 失去推广价值。

2、 模板拆卸

在现有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的施工中, 模板拆卸一直是一 大难题, 这一问题对钢丝网水泥板来说, 问题就更加突出。 因为钢丝 网水泥板的肋很薄, 不利于用撬棍等传统的拆卸方法, 国标 GB/T 16308-2008中才将大脱模剂用于模板拆卸,但在 场施工中是很难保 证大脱模剂不会污染到钢筋,一旦大脱模剂污 染了钢筋就会直接影响 到板的承载力。

3、 支撑

传统现浇板的施工工艺一般是: 先安装支撑, 然后铺放大芯板, 之后是钢筋绑扎, 最后是浇筑混凝土。但这种施工方式存在板底 模板 水平精度不够的问题, 而且在现实施工中会出现跑模、局部凹陷或突 起, 这对钢丝网水泥板来讲也是非常致命的, 这直接影响板的截面高 度, 也就是说影响板的承载能力不均的问题。

4、 钢筋固定

现浇板通常是在模板上直接人工绑扎钢筋,这 种传统施工工艺很 难保证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而钢丝网水泥板 对钢筋相对位置要求非 常严格, 这都是因为其本身结构面截面小对钢筋位置精 度自然就高, 所以传统工艺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除了上述改成现浇施工的技术困难, 国标 GB/T 16308-2008中给 出的钢丝网水泥板的推广还存在使用功能上的 问题:

1、 因为板很薄, 所以隔音效果就差, 这满足不了国家规范对隔 音效果的使用功能要求。

2、 耐火性能, 截面太薄隔热性就很差。

因此要想将这一结构大量推广, 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改革。 空间网架也称作空间桁架或三维桁架或空间钢 桁架,大量应用于 大跨度屋面结构, 许多加油站和体育馆的顶棚等均采用这种结构 , 但 从未应用到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 其原因在于:

1、 空间网架都是采用整体制作, 整体安装, 因此与多层建筑的 梁柱的结合有一定难度, 不适应小跨度建筑屋面,

2、 空间网架本身刚度很大, 承载力高, 没有必要增加混凝土自 重的负担, 从这种意义上讲, 将空间网架浇筑到混凝土中是一种资源 浪费, 不但提高不了承载力, 还增加了很多自重, 反而降低了空间网 架的使用荷载级别,

3、 空间网架制作要求高, 尤其是空间网架的节点 (球节点), 必 须要克服应力集中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空间网架在国内外都是作为一种承 载的结构形式单 独使用。 本发明创造性的将空间网架改为拼接网架并应 用到现浇楼板中, 这种应用, 不但没有产生上述的浪费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 模板支撑, 并实现了将预制钢丝网水泥板技术整合后应用 到各种现浇楼板之中。 本发明所述的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 泥板的方法,如图 1、 2、 3、 4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 在工厂加工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所述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 整桁架梁 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用于在现场施工时拼装成井字桁 架 4:

根据楼板的跨度和承载要求, 选定井字桁架 4的宽度 D, 选定井 字桁架 4的高度 H, 所述井字桁架 4的宽度 D和高度 H参见图 4, 井字桁架 4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井字桁架 4可以是一个高度为

H、 边长为 D的正方形,

然后用全自动桁架点焊机分别制作高度为 H 的横向平面桁架梁

I、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和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且横向平面 桁架梁 1长度为 D;

所述横向平面桁架梁 1包括: 横向平面桁架梁上玄杆 11和横向 平面桁架梁下玄杆 12, 横向平面桁架梁上玄杆 11和横向平面桁架梁 下玄杆 12之间由若干横向平面桁架梁腹杆 13连接,两个横向平面桁 架梁腹杆 13为一组拼接成三角形结构,相邻的三角形结 首尾相连; 所述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包括: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上玄 杆 2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上玄杆 21的下方设有若干纵向平面不 完整桁架梁腹杆 22, 两个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腹杆 22为一组拼接 成倒三角形结构,相邻的倒三角形结构间间隔 一个倒三角形结构的宽 度;

所述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 包括: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下玄杆 3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下玄杆 31的上方设有若干纵向平面不完整 桁架腹杆 32, 两个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腹杆 32为一组拼接成三角形 结构, 相邻的三角形结构间间隔一个三角形结构的宽 度;

由两个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腹杆 32构成的三角形结构的宽度与 由两个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腹杆 22构成的倒三角形结构的宽度相 同;

上下玄杆宜采用螺纹钢, 腹杆宜采用热轧盘圆钢;

步骤 2, 制作底模:

底模采用耐火和隔音性能好的轻质材料,底模 要考虑施工荷载的 要求, 对较大施工荷载的底模要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方式可以采取增 加底模的强度, 或在底模内部放置钢筋网片;

所述制作底模的耐火和隔音性能好的轻质材料 可以为泡沬混凝 土, 泡沬混凝土成本低, 有利于推广;

步骤 3, 现场井字桁架 4拼接施工:

先将横向平面桁架梁 1按照井字桁架的间距要求安放到位,并与 梁或墙(不同的梁或墙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具体的连接方式均采用 现有公知技术实施, 不再详述) 固定连接, 使各横向平面桁架梁 1保 持水平,

再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固定在各横向平面桁架梁 1之上, 并与横向平面桁架梁 1垂直,相邻的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之间的 间距符合井字梁的间距要求, 并逐一与梁或墙连接,

然后再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置于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之 下, 并将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与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拼接, 最后再固结连接横向平面桁架梁 1、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梁 2和 纵向平面不完整桁架 3的交叉点;

步骤 4, 悬挂底模:

通过连接件将底模悬挂安装到井字桁架 4的下方,并将底模之间 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 底模之间的间隔满足钢丝网水泥板的截面要 求;

所述连接件预埋于底模内;

步骤 5, 安放加固网片:

按钢丝网水泥板结构要求在楼板面层及肋的两 侧安放加固网片, 完成后按照设计图检査是否符合要求;

步骤 6, 进行现场浇筑:

向加固网片、底模所围的井字桁架 4内现场浇筑自流平砂浆或自 密实砂浆或自密实混凝土,使加固网片、底模 和井字桁架 4连为一体, 即完成了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现场施工工作。 通过这种现浇施工工艺制成的拼接网架悬挂模 板现浇钢丝网水 泥板即保留预制钢丝网水泥板重量轻、用料少 的特点, 同时还解决了 其隔音差、耐火性能差的缺点,而且与各种梁 柱的节点也得到保证(节 点是梁与板, 柱与板, 梁与柱的交叉结合部位, 是结构中非常重要的 部位) 了, 而且还可以将几个跨的楼板 (一般指以一个房间为一跨, 几个相邻的房间的楼板,在建筑业内称为几跨 楼板 )的钢筋相互搭接, 形成连续双向板, 使整个屋盖刚度增加提高了抗震性能, 从而使钢丝 网水泥板更好的适合于各种建筑物楼板, 使其使用范围大大扩展了, 这将给国家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 业技术人员公知 的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