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PPING ENHANCE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ND ANTENNA PORT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40282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are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pping an enhance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nd an antenna port. The method comprises: establishing the mapping of each resource element in an enhance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nd an antenna port; and establish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trol data borne by the resource element and an antenna port corresponding to the resource element, so as to send or receive the control data borne by the resource element according to a reference signal corresponding to the antenna po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etermines a mapping mode of a resource in an ePDCCH and an antenna port,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for LTE development.

Inventors:
WANG JIAN (CN)
WU QI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1433
Publication Date:
March 20, 2014
Filing Date:
September 14,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CN)
WANG JIAN (CN)
WU QIA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L27/26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340227A2009-01-07
CN101645722A2010-02-10
CN102396198A2012-03-28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887598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EADER PATENT & TRADEMARK FIRM (CN)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

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之间建 立对应关系, 以根据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发送或者接收所述资源元 素承载的所述控制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 括多个资源元素组,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组包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包括: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组中, 根据多个所述资源元素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 序, 各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 还包括: 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组中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 还包括: 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根据资源元素组的逻辑索 应的所述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括时域上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 OFDM符号, 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多 个所述资源元素,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于频域上的一个子载波;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包括: 根据物理索引, 确定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所述物理索引 包括与所述 OFDM符号对应的 OFDM符号索引、 以及与所述子载波对应的 子载波索引。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物理索引确定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包括: 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的所有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均相同;并且, 多个所述 OFDM符号之间, 根据时域上的所述 OFDM符号索引限定的顺序 , 不同的所述 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 替改变。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的所有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 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之后, 还包括:

在频域上的部分子载波索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元 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在时域上进行循环移位。

8、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物理索引确定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包括: 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多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相同; 并 且, 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各资源元素之间, 根据频域上的所述子载波 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 期交替改变。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多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 的天线端口相同, 且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依据预设的交替周 期交替改变, 之后还包括:

在时域上的部分 OFDM符号索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 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在频域上进行循环移位。

10、 根据权利要求 2〜9任一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 映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 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多个所述 PRB Pair, 具有相同的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11、 根据权利要求 2〜9任一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 映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 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多个所述 PRB Pair,根据所述 PRB Pair在频域上的物理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 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12、 根据权利要求 2〜9任一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 映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 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多个所述 PRB Pair, 根据所述 PRB Pair在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逻 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资源元素对应的 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13、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资源映射单元, 用于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 线端口的映射;

数据映射单元, 用于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源元素对 应的天线端口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以根据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发送 或者接收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所述控制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装 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括多个资源元素组,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组包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具体用于在每个资源元素组中, 根据多个所述资源 元素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各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装 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还用于在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不同的所述资 16、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装 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还用于在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根据资源元素 资源元素对应的所述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17、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装 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括时域上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多址 OFDM符号, 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 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于频域上的一个子载波;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具体用于根据物理索引, 确定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 所述物理索引包括与所述 OFDM符号对应的 OFDM符号索引、 以及与所述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索引。

18、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装 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包括: 第一映射子单元、 第二映射子 单元、 第三映射子单元和第四映射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映射子单元, 用于设置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的所有资源元 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均相同; 并且, 多个所述 OFDM符号之间, 根据时域上的 所述 OFDM符号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 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对应 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所述第二映射子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子单元的处理之后, 设置在 频域上的部分子载波索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元素对应 的天线端口在时域上进行循环移位;

所述第三映射子单元, 用于设置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多个所述资 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相同; 并且, 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各资源元素 之间, 根据频域上的所述子载波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对应 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所述第四映射子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三映射子单元的处理之后, 设置在 时域上的部分 OFDM符号索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将所述多个资源元素 对应的天线端口在频域上进行循环移位。

19、 根据权利要求 14-18任一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的映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用于为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 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还用于设置多个 所述 PRB Pair, 具有相同的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20、 根据权利要求 14-18任一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的映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用于为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 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还用于设置多个 所述 PRB Pair, 根据所述 PRB Pair的物理索引或者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 同的所述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 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21、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 的映射, 并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存储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建立的所述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之间 的映射、 以及所述控制数据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Description: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法 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简称: LTE )技术, 尤 其涉及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系统的用于辅助业务数据解调的控制数据是 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简称: PDCCH )传输的, 并且, 通常 釆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简称: OFDM ) 方式传输。 该 PDCCH包括在时域和频域上分布的资源, 可以称为下行控制 信道资源(简称下行资源 );该下行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多个 OFDM符号, 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在某个 OFDM符号内的某个子载波称为资源 元素 ( Resource Element, 简称: RE ) 。 基站在向终端下行传输控制数据时, 需要建立承载控制数据的 RE与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 以根据该映射关 系将该 RE承载的控制数据与天线端口对应, 通过该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调 制发送该控制数据; 在终端侧, 也需要根据该映射关系, 通过从 RE对应的 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对 RE承载的控制数据进行解调, 获得控制数据。

现有技术中, 例如在 LTE Release 8/9/10的版本中, 每个子帧上的控制数 据是通过该子帧的前几个 OFDM符号中的 RE承载的,其余的 OFDM符号中 的 RE 用于承载业务数据。 随着 LTE 技术的发展, 目前发展到了 LTE Releasel l/12的版本, 下行控制信道的容量需要增加, 需要将控制数据的承载 空间从前几个 OFDM符号的区域扩展至在整个子帧的区域上传 , 这种控制 信道可以称为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nhanced PDCCH,简称: ePDCCH )。 但是, 目前尚没有明确确定的该 ePDCCH的资源 (可以称为增强下行控制信 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 不能满足 LTE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以确定 ePDCCH中的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 满足 LTE发展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方法, 包括: 建立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 线端口的映射;

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源元 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之间建 立对应关系, 以根据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发送或者 接收所述资源元 素承载的所述控制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括多个资源元素组,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组包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 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包括: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组中, 根据多个所述资源元素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 各 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 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还包括: 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不同的所述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 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还包括: 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根据资源元 素组的逻辑索弓 ]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组中的逻辑索引相同的所 述资源元素对应的所述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 对 PRB Pair中,包括时域上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 OFDM符号,每个所述 OFDM 符号包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每个所述资源元 素对应于频域上的一个子载波; 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 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包括: 根据物理索引, 确定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所述物理索引包括与 所述 OFDM符号对应的 OFDM符号索引、 以及与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索引。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才艮据物理索引确定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 的映射, 包括: 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的所有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相同; 并且, 多个所述 OFDM符号之间, 根据时域上的所述 OFDM符号索 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的所有资源元素 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之后, 还包括: 在频域上的部分子载波索 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在时域上 进 行循环移位。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才艮据物理索引确定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 的映射, 包括: 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对应的天线端 口相同; 并且, 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各资源元素之间, 根据频域上的 所述子载波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 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多个所述 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相同, 且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依据 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之后还包括: 在时域上的部分 OFDM符号索引对 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在频域上 进行循 环移位。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 每 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多个所述 PRB Pair, 具有相同的所述 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 每 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多个所 述 PRB Pair,根据所述 PRB Pair 在频域上的物理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资 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 每 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多个所 述 PRB Pair,根据所述 PRB Pair 在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逻辑索引限定的 顺序, 不同的所述 PRB Pair中 的相对应位置的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装置, 包括: 资源映射单元, 用于建立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 与天线端 口的映射;

数据映射单元, 用于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 源元素对 应的天线端口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以根据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发送 或者接收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所述控制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括多个资源元素组,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组包括多个所述资源 元素;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具体用于在每个资源元素组中, 根据多个所述资 源元素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各个所述资源 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还用于在所述多个资源 的所述天线端口相同。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还用于在所述多个资源 元素组之间, 根据资源元素组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 周期交替改变。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 对 PRB Pair中, 包括时域上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多址 OFDM符号,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于频域上的一个 子载波;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具体用于根据物理索引, 确定所述资源元素与 天线端口的映射, 所述物理索引包括与所述 OFDM符号对应的 OFDM符号 索引、 以及与所述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索引。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包括: 第一映射子单元、 第二映射子单元、 第三映射子单元和第四映射子单元中的任意一 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映射子单元, 用于设置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的所有资源元素对 应的天线端口均相同; 并且, 多个所述 OFDM符号之间, 根据时域上的所述 OFDM符号索引限定的顺序,不同的所述 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 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所述第二映射子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 一映射子单元的处理之后, 设置在频域上的部分子载波索引对应的多个资 源 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在时域上 进行循环移位; 所述 第三映射子单元, 用于设置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多个所述 资源元素对 应的天线端口相同; 并且, 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各资源元素之间, 根 据频域上的所述子载波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 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所述第四映射子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三 映射子单元的处理之后,设置在时域上的部分 OFDM符号索引对应的多个资 源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在频域上 进行循环移位。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用于为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 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还用于设 置多个所述 PRB Pair, 具有相同的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用于为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 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还用于设 置多个所述 PRB Pair, 根据所述 PRB Pair的物理索引或者逻辑索引限定的顺 序, 不同的所述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 , 依据 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装置, 包括: 处理器, 用于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 元素与天线端口 的映射, 并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源 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存储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建立的所述每个资源元素 与天线端口之间 的映射、 以及所述控制数据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

本发明提供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 口的映射方法和装置的技 术效果是: 通过建立每个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将对应于某个时域和频域 的位置的 RE与天线端口绑定, 确定了 ePDCCH中的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方式, 满足 LTE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实施例中的 资源划分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一实施例的 流程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另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4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5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6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7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循环移位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9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10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 例中的天线端口循环移位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 例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12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 例的 PRB Pair分布示意图;

图 13为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 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的 PRB Pair分布示意图;

图 14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 例的 PRB Pair分布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 例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图 16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装置一实施例 的结构示意图;

图 17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装置另一实施 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18 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 映射装置实施例的 实体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 天线端口的映射方法进行 说明之前, 首先对有助于理解该映射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 进行说明: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 基站在向终端下行发送业务数据时, 通常也会 发送用于辅助终端侧解调获取该业务数据的控 制数据; 该控制数据是通过下 行控制信道传输的。 而下行控制信道包括下行控制信道资源, 控制数据实际 是通过该资源承载的。 所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参见图 1所示, 图 1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实施例中的资源划 分示意图。 结合图 1说明该资源中涉及到的一些定义:

OFDM符号: 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上被划分为多份, 每份可以称为 一个 OFDM符号, 即图 1中标示的 OFDM符号对应的列;

子载波: 该资源在频域上被划分为多个子载波, 即图 1中标示的子载波 对应的行都属于同一个子载波;

资源元素 RE: 经过上述的 OFDM符号和子载波的划分, 实际上将增强 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和频域内划分成了图 1所示的网格状; 其中, 对应 于某个 OFDM符号的某个子载波称为资源元素 RE, 相当于这个网格中的其 中一个网格单元; 并且, 由图 1也可以看到, 一个 OFDM符号包括了多个 RE;

子帧与资源: 以一个下行子帧为例, 每个下行子帧包括两个时隙, 每个 时隙有 7个或 6个 OFDM符号, 即共有 14个或 12个 OFDM符号; 图 1中 仅示出了一个时隙, 且以包括 7个 OFDM符号为例;

资源块(Resource Block, 简称: RB ) : —个 RB在频域上包括 12个子 载波, 在时域上为一个时隙, 即包括 7个或 6个 OFDM符号, 因此, 一个 RB可以包含 84个或 72个 RE; 在图 1中示出了资源块 1 , 该资源块 1包括 84个 RE, 而资源块 2仅示出了一部分;

资源块对(PRB Pair ) : 在一个子帧内, 有两个时隙, 所以也包括两个 RB, 这两个 RB可以称为资源块对 PRB Pair; 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可以包括 1个 PRB Pair, 也可以包括多个 PRB Pair;

增强资源元素组 ( Enhanced Resource Element Group, 简称: eREG ) : 本发明实施例的映射方法针对的是增强的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因此, 对应的资源元素组也是增强资源元素组 eREG;在一个子帧内的 PRB Pair中 , 包括多个 eREG, 比如, 每 9个 RE组成一个 eREG;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的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 并不是所有的 RE 都用于承载控制数据, 部分 RE是专用于承载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的, 该参考信号主要用于: 控制数据的发送端通过该参考信号将控制数据 调制后 发送, 控制数据的接收端通过该参考信号将接收的控 制数据解调后获取; 比 如, 图 1中所示的资源元素 REs即专用于承载参考信号, 并且, 通常承载参 考信号的 RE在时域和频域的位置是的。 此外, 控制数据可以通过多个天线 端口发送, 相应的也包括分别用于承载不同参考信号的 RE, 例如, 可以设置 位置的 4个 RE用于承载对应不同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所述的映射的意思是, 如前 所述的, 控制数据在发送端发送时, 是需要通过编码调制后发送, 与控制数 据相关联的参考信号釆用与这些控制数据相同 的编码调制方案发送; 控制数 据在接收端接收时, 是需要通过参考信号来解调获取; 即, 将控制数据在承 载至某个 RE时, 必须要确定该控制数据需要用哪个天线端口对 应的参考信 号来调制或解调, 也相当于确定承载该控制数据的 RE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 系; 例如, 假设将控制数据承载在第一 RE中, 该第一 RE与天线端口 A对 应, 则表明承载在第一 RE中的控制数据需要用天线端口 A的参考信号进行 调制或解调。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映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 该方法主要是描述如何确定增强下行控制信道 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实施例一

图 2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一实施例的 流程示意图, 如图 2所示, 该方法可以包括:

201、 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 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其中, 本实施例要将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 资源元素 RE与天 线端口的映射关系都确定, 而不是仅确定部分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 比如, 某下行控制信道占用一个 PRB Pair的资源, 则该 PRB Pair中的所有用 于承载控制数据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均建立。

所述的建立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指的是, 例如, 某个 RE与天线端 口 A映射, 则表明承载在该 RE中的控制数据将通过天线端口 A对应的参考 信号解调。

本实施例建立的映射关系是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即, 将对应某个时 域位置和频域位置的 RE与天线端口绑定; 例如, 可以依据某种索引设定 RE 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该索引可以是逻辑索引或者物理索引, 具体的映射方式 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202、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 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之 间建立对应关系;

其中, 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 主要目的还是为 了将该资源中承载的控制数据与天线端口之间 建立对应关系, 以根据所述天 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调制控制数据后发送, 或者根据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 信号解调接收的控制数据。

下面将对建立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多种可选的方式, 分别进行说 明, 其中, 将首先以一个 PRB Pair为例, 描述该 PRB Pair中的天线端口映射 方法, 再以分布式的下行控制信道为例, 说明多个 PRB Pair的方式中的映射 方式。

实施例二

图 3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另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以一个 PRB Pair中的天线端口 映射为例进行描述 , 该 PRB Pair是以一个子帧在时域上包括 14个 OFDM符 号为例。

其中, 假设本实施例的控制数据的发送是通过两个天 线端口, 例如是通 过天线端口 A和天线端口 B传输的, 则每个 RE需要对应到天线端口 A或者 天线端口 B。 在图 3中的 REs的位置是固定用于承载天线端口参考信号的 , 不再多加说明。 在这些参考信号承载区域之外的 RE都是用于承载控制数据 的, 本实施例着重描述控制数据承载区域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 本实施例的映射方式, 与 RE的逻辑索引有关, 因此, 首先对 RE的逻辑 索引进行说明如下: 如前所述的 , 在该 PRB Pair中 , 包括多个 eREG, 本实 施例是包括 16个 eREG; 每个 eREG包括 9个 RE。 参见图 3所示,假设其中 标示的 B 2 、 A 3 、 B 4 、 A 5 、 B 6 、 A 7 、 B 8 、 A 9 所在的这九个 RE (图中用斜 线阴影框突出显示的)属于同一个 eREG,即该 PRB Pair中的其中一个 eREG。 该 eREG包括九个 RE, RE的逻辑索引是用于限定这九个 RE的一个顺序的, 相当于一个逻辑顺序, 与 RE所在的物理位置(即对应时域频域的位置) 关; 比如上述的入 1 至入 9 中的 "1、 2... ...9" 就是 RE的逻辑索引, 而其中的

"A" 和 "B" 是表示该 RE对应的天线端口。

举例如下: 表示: 该入所在的 RE是所述 eREG中依据逻辑索引限定 的顺序排在第一个的 RE, 并且该 RE对应的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 A, 如果将 控制数据承载在该 RE中, 则需要根据天线端口 A的参考信号处理该控制数 据。 同理, B 4 表示: 该 B 4 所在的 RE是所述 eREG中依据逻辑索引限定的顺 序排在第四个的 RE, 并且该 RE对应的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 B。

本实施例建立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方式是: 每个 eREG中, 根据多 个 RE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各个 RE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仍以图 3 为例说明: 在上面一段所述的 eREG中, 根据 RE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即 "1、 2... ...9" , 可以 ^[艮明显的看到, 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是交替改变的, 即 "A、 B、 A、 B " 。 该 PRB Pair中的其他 eREG中的 RE的映射方式 与上述的 eREG的映射方式相同, 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 在上述限定了每个 eREG内部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 的基础上, 本实施例还设计了该 PRB Pair中的各 eREG之间的天线端口映射 关系。 例如, 可以限定不同的 eREG中的逻辑索引相同的 RE对应的天线端 口相同。

举例如下: 如图 3中的用竖线阴影框突出显示的九个 RE, 是属于另一个 eREG的, 并且图 3中也示出了这九个 RE的逻辑索引。 在本实施例中, 如果 将前一个的斜线阴影框显示的 eREG称为第一 eREG,将当前的竖线阴影框显 示的 eREG称为第二 eREG, 则从图 3中也可以看到, 逻辑索引相同的 RE是 具有相同的天线端口映射的。 比如, 斜线阴影框显示的 竖线阴影框显示 的 A l 表明了这两个 RE在各自的 eREG中的逻辑索引相同, 并且映射于相 同的天线端口, 即天线端口 A。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比, 该 PRB Pair中的每个 eREG内部的 RE映射 方式是与实施例二相同的, 区别主要在于, 各 eREG之间, 根据 eREG的逻 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 eREG中的逻辑索引相同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其中, 所述的交替周期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定, 例如, 交替周期为 1、 2等。

例如, 参见图 4, 图 4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 射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首先说明 eREG逻辑索引的概念: 该 PRB Pair被划分为不同 eREG,类似于前边所述的 RE的逻辑索引,该 eREG 逻辑索引也是用于限定多个 eREG的逻辑顺序的。 比如图 4中的 eREG索引 "Gl、 G2、 G3... ... G8" , 每个 eREG索引对应于一个 eREG。

本实施例中, 位于同一个 OFDM符号内的不同 RE通常是属于不同的 eREG的,比如图 4中所示的位于时域上左边第一个 OFDM符号内的四个 RE, 分别与 Gl、 G2、 G3、 G4对应, 这四个 RE属于不同的 eREG, 但是, 该四 个 RE的逻辑索引是相同的, 在各自的 eREG中其逻辑索引都是 1 , 即 "A^ B Bj" 。 从图 4中也可以看到, 这四个 RE对应于不同的 eREG索引, 并且, 按照 eREG索引限定的顺序 "Gl、 G2、 G3、 G4" , 各 RE对应的天线 端口也交替改变, 即 "A、 B、 A、 B" 。 图 4中的交替周期是 1 , 即随着 eREG 的逐个更换, 对应的天线端口也相应改变。

同理, 图 4中的 "B 2 、 A 2 、 B 2 、 A 2 " (分别与 G5、 G6、 G7、 G8对应) 的映射方式也与上述相同; 其中, G1对应的 A1与 G5对应的 B2属于同一个 eREG, G2对应的 B1与 G6对应的 A2属于同一个 eREG, G3对应的 A1与 G7对应的 B2属于同一个 eREG, G4对应的 B1与 G8对应的 A2属于同一个 eREG。 此外, 本实施例在图 4中仅示出了部分 RE来说明映射方式, 其他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 在图 4中未示出, 但是其映射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 均 已确定。

又例如, 参见图 5, 图 5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其中, G1对应的 A1与 G5对应 的 B2属于同一个 eREG, G2对应的 A1与 G6对应的 B2属于同一个 eREG, G3对应的 Bl与 G7对应的 A2属于同一个 eREG, G4对应的 B1与 G8对应 的 A2属于同一个 eREG。 该图 5同样是根据 eREG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 eREG中的逻辑索引相同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 变; 只是与图 4的区别在于, 交替周期为 2。

在上面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 是根据 RE的逻辑索引设定了增强下 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关系, 并且, 还设计了增强 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各 eREG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变化, 比如上述的不同的 eREG中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等,明确的给出了 强下行控制信道 资源中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 满足了 LTE中的 ePDCCH的下行控制 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 将说明如何根据物理索引设计 RE与天线端口的映 射关系, 并且, 根据物理索引设计比根据逻辑索引设计更为方 便, 能够使得 下行控制数据传输时的处理更加简单。 如下首先说明依据物理索引相比依据 逻辑索引的更优的效果, 再接着详细介绍根据物理索引设计的映射方式 : 举例说明: 仍以图 1中所标示出的 REa、 REb和 REc为例 , 假设这三个

RE属于同一个 eREG (该 eREG中的其他 RE未示出 ); 在一个下行子帧中, 将其中一部分控制数据承载在该三个 RE中, 且假设 REa对应天线端口 A, REb对应天线端口 B、 REc对应天线端口 C。

接着, 在另一个下行子帧中, 假设帧结构发生变化, REa的位置变更到 了 REaa, 则按照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一种可选的方式, 该 REaa对应的天线端 口与 REa相同,仍然是对应天线端口 A,即相当于天线端口的映射是与 eREG 绑定的, 不论该 eREG中的 RE变更到什么位置, 天线端口映射不变。 这样 处理的缺陷是, 对应于不同的帧结构, 图 1所示的资源网格中的每个 RE对 应的天线端口都可能不同, 如果将整个资源网格中的所有 RE对应的天线端 口也看做一张天线端口映射表, 则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需要存储分别对应不同 帧结构的多张天线端口映射表, 并才艮据该不同的映射表对不同帧结构分别处 理, 增加了处理的复杂度。

而本实施例中, 建立的映射是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固定 映射; 比 如, 预先确定好 REa对应的天线端口是 A, REaa对应的天线端口是 B; 这里 的 REa即指的图 1中对应于时域从左至右第二个 OFDM符号与频域从下至上 第三个子载波的交叉位置的网格单元,所述的 REaa即指的图 1中对应于时域 从左至右第二个 OFDM符号与频域从下至上第一个子载波的交叉 置的网格 单元,与他们属于哪个 eREG无关。假设 REa、 REb和 REc最初所在的 eREG 中, REa对应天线端口是 A, 当帧结构发生变化, 该 eREG中包括的资源元 素从 REa的位置变更到了 REaa的位置时,该 REaa对应的是天线端口 B,即, 此时的 REaa仍然属于原来的 eREG, 但是其对应的天线端口要按照该位置的 天线端口映射重新确定。

由上述说明可知, 本实施例中建立的每个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是将 对应于某个时域和频域的固定位置的 RE与天线端口绑定, 而不随 eREG的 变化而变化。 这样处理的显著优点是, 发送端和接收端只需要存储一张天线 端口映射表, 而不需要再存储对应不同帧结构的多张映射表 , 因为固定位置 的 RE与天线端口已经绑定, 即使帧结构发生变更, 那新的帧结构中的 eREG 中的各 RE的天线端口也要按照该天线端口映射表确定 RE与天线端口的映 射不再变动, 从而大大降低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处理复杂度 。

实施例四

图 6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本实施例是根据物理索引, 确定 RE与天线端口的映 射; 具体的, 本实施例是根据物理索引中的时域上的 OFDM符号索引映射。

其中, 时域上的 OFDM符号索引的作用,与前边所述的 RE的逻辑索引、 子载波索引等的作用是类似的, 都是用于限定逻辑顺序, 该 OFDM符号索引 是用于限定时域上划分的多个 OFDM符号的逻辑顺序的;如图 6所示, OFDM 符号索引是 "Tl、 Τ2、 Τ3 Τ8" 。

本实施例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与该 PRB Pair中的各 eREG没有关系, 不论 eREG中的各 RE的位置是在时域和频域的什么位置, 都是按照时域上 的 OFDM符号索引来进行映射的。 具体的映射方式是, 每个 OFDM符号包 括的所有 RE对应的天线端口均相同, 并且, 多个 OFDM符号之间, 根据时 域上的 OFDM符号索引限定的顺序,不同的 OFDM符号的 RE对应的天线端 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举例如下: 图 6中是以交替周期是 1为例, OFDM符号索引 T1对应的 OFDM符号, 即图 6中的左边第一列, 所有 RE对应的天线端口都是天线端 口 A; 并且, 多个 OFDM符号之间, 例如, T1至 T8所分别对应的各 OFDM 符号, 根据 OFDM符号索引限定 "Tl、 Τ2 Τ8" 的顺序, 不同的 OFDM 符号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比如, T1对应的 OFDM符号中的 RE 均对应天线端口 A, T2对应的 OFDM符号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B, T3 对应的 OFDM符号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A 。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仅是以交替周期是 1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 中, 交替周期也可以是 2、 3等, 例如, 当交替周期是 2时, 可以设定 T1和 T2对应的 OFDM符号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A, T3和 T4对应的 OFDM 符号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B等。并且,本实施例也仅是以 "Tl、 T2 T8" 的顺序执行更替, 当然, 也可以依据 "T8、 Τ7 Tl" 的顺序执行更替。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四的根据时域上的 OFDM符号索引映射的基础上, 进 一步将映射的天线端口在频域上进行循环移位 ; 即在频域上的部分子载波索 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将该多个资源元素 对应的天线端口进行循环移位。

图 7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循环移位示意图,以频域上的对 应子载波索引 S2的多个资源元 素为例, 对天线端口如何在时域上进行循环移位进行说 明: 假设子载波索引 S2对应的那一行 RE (后续简称 RE行),其对应的天线端口进行循环移位 (承 载参考信号的 REs不参与移位, 其位置是固定的) , 沿着图 7中的椭圓以及 箭头所示的方向, 子载波索引 S2对应的 RE向左移一位, 该一位指的是移动 一个 OFDM符号, 可以看到, 原来位于最左边的 A移出资源网格; 然后, 该 移出的 A将沿着椭圓以及箭头方向, 移到该 RE行的最右边; 由于最右边的 RE位置处的天线端口 B也已经相应向左移动一位,所以该最右边 RE的对应 天线端口将由上述移出的 A来补充。

参见图 8, 图 8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 又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这是经过上述的图 7循环移位之后的天线 端口映射表。 可以看到, 新的映射表中, 在子载波索引 S2对应的 RE行, 相 比于图 7中未移位之前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整体向左移动了一位, 比如, 对 应于 OFDM符号索引 T1和子载波索引 S2的 RE, 其对应的天线端口当前是 天线端口 B, 而移位之前对应的是图 6中的天线端口 A。 此外, 由图 8还可 以看到, 该资源网格中, 在子载波索引 S4、 S6、 S8等对应的 RE行, 也进行 了与 S2对应的 RE行相同的循环移位。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的图 7和图 8是以 RE行向左移动一位为例进行说 明, 具体实施中, 并不局限于此, 也可以向右循环移位, 并且可以移动两位、 三位等。 此外, 图 8中在频域上是以间隔一个子载波进行循环移 的, 比如, 在子载波索引 S2、 S4、 S6、 S8对应的 RE行执行, 具体实施中, 可以用其他 方式选择需要执行循环移位的 RE行, 比如, 可以仅选择 S2、 S3和 S8进行 循环移位, 或者选择 S6、 S7进行循环移位等。

实施例六

图 9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 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本实施例是根据物理索引, 确定 RE与天线端口的映 射; 具体的, 本实施例是根据物理索引中的频域上的子载波 索引映射。

本实施例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与该 PRB Pair中的各 eREG没有关系, 不论 eREG中的各 RE的位置是在时域和频域的什么位置, 都是按照频域上 的子载波索引来进行映射的。 具体的映射方式是, 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 的多个 RE对应的天线端口均相同; 并且, 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各 RE 之间, 根据频域上的子载波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举例如下: 图 9中是以交替周期是 3为例, 对应于某个子载波索引的 RE 行中的所有 RE对应的天线端口均相同, 例如, 子载波索引 S1对应的 RE都 与天线端口 A映射, 子载波索引 S4对应的 RE都与天线端口 B映射等。 并 且, 按照交替周期是 3 , 子载波索引 Sl、 子载波索引 S2和子载波索引 S3对 应的 RE行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A, 子载波索引 S4、 子载波索引 S5和子 载波索引 S6对应的 RE行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B; 相当于在频域上每三 个子载波更换一次对应的天线端口。

同理, 本实施例仅是以交替周期是 3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中, 交替 周期也可以是 1、 2等, 例如, 当交替周期是 2时, 可以设定子载波索引 S1 和 S2对应的 RE行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A, 子载波索引 S3和 S4对应的 RE行中的 RE均对应天线端口 B等。并且,本实施例也仅是以 "SI、 S2 S8" 的顺序执行更替, 当然, 也可以依据 "S8、 S7 SI " 的顺序执行更替。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六的根据频域上的子载波索 引映射的基础上, 进一步 将映射的天线端口在时域上进行循环移位; 即在时域上的部分 OFDM符号索 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将该多个资源元素 对应的天线端口进行循环移位。

图 10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 例中的天线端口循环移位示意图, 以时域上的对应 OFDM符号索引 T2的 OFDM符号内的所有 RE为例, 对天线端口如何在频域上进行循环移位进行 说明: 假设 OFDM符号索引 T2对应的 OFDM符号内的所有 RE, 其对应的 天线端口进行循环移位, 沿着图 10中的椭圓以及箭头所示的方向,该 OFDM 符号内的所有 RE向上移一位, 该一位指的是移动一个子载波, 也相当于移 动一个 RE; 可以看到, 原来位于最上边的 A移出资源网格; 然后, 该移出 的 A将沿着椭圓以及箭头方向,移到该 OFDM符号的最下边; 由于最下边的 RE位置处的天线端口 B也已经相应向上移动一位,所以该最下边 RE的对应 天线端口将由上述移出的 A来补充。

参见图 11 , 图 11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 法又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端口映射表,这是经过 上述的图 10循环移位之后的天 线端口映射表。可以看到 ,新的映射表中 ,在 OFDM符号索引 T2对应的 OFDM 符号内,相比于图 10中未移位之前的天线端口映射表,整体向上 动了一位, 比如, 对应于 OFDM符号索引 T2和子载波索引 S3的 RE, 其对应的天线端 口当前是天线端口 B, 而移位之前对应的是图 9中的天线端口 A。 此外, 由 图 11还可以看到, 该资源网格中, 在 OFDM符号索引 T4、 Τ6、 Τ8等对应 的 OFDM符号, 也进行了与 T2对应的 OFDM符号相同的循环移位。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的图 10和图 11是以 OFDM符号中的 RE向上移动 一位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中, 并不局限于此, 也可以向下循环移位, 并 且可以移动两位、 三位等。 此外, 图 11中在时域上是以间隔一个 OFDM符 号进行循环移位的, 比如, 在 OFDM符号索引 T2、 Τ4、 Τ6、 Τ8对应的 RE 行执行,具体实施中,可以用其他方式选择需 要执行循环移位的 OFDM符号, 比如, 可以仅选择 T2、 Τ3和 Τ8进行循环移位, 或者选择 Τ6、 Τ7进行循环 移位等。

在上面的几个实施例中, 都是以一个 PRB Pair内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 射方式进行说明; 下面将描述在分布式的 e-PDCCH中, 下行控制信道包括多 个 PRB Pair的情况下, 不同的 PRB Pair中的天线端口的映射方法。

首先对分布式 e-PDCCH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图 1 中的说明也可以得到, 每一个 OFDM符号在频域上是由多个 PRB Pair组成, 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仅使用其中一个 PRB Pair的资源, 也可以使用多个 PRB Pair的资源。 图 12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 一实施例的 PRB Pair分布示意图, 如图 12所示, 每一个 OFDM符号中, 频 域上的多个 PRB Pair中的每个都具有一个物理索引, 该物理索引实际上可以 是用于限定该多个 PRB Pair在频域上的分布顺序, 例如图 12中示出的 "N、 N+l、 N+2 N+7" , 按照该物理索引限定的顺序, 该多个 PRB Pair在频域 上是顺序分布的。

该多个 PRB Pair中的每个还可能具有一个逻辑索引, 该逻辑索引是将其 中的某些 PRB Pair配置给 e-PDCCH作为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时 , 所分配的 逻辑编号, 用于表示这些 PRB Pair之间的逻辑顺序; 该逻辑索引与上述的物 理索引之间没有关联。 例如, 参见图 12, 假设将物理索引是 "N+l、 N+3、 N+5、 N+7" 的 PRB Pair配置给 e-PDCCH信道, 则可以将这四个 PRB Pair 的逻辑索引设定为 "(1 ) 、 (2 ) 、 ( 3 ) 、 (4 ) 、 " ; 当然, 物理索引与 逻辑索引之间没有关联, 也可以将这四个 PRB Pair的逻辑索引设定为图 13 中所示的 "(1 ) 、 (3 ) 、 (2 ) 、 (4 ) " , 图 13为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 资源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法又一实施例的 PRB Pair分布示意图。

图 14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又一实施 例的 PRB Pair分布示意图, 该图 14又示出了一种可选的方式, 殳将物理 索引是 "N+l、 N+4、 N+5, N+7" 的 PRB Pair配置给 e-PDCCH信道, 且其 对应的逻辑索引分别是 "(1 ) 、 (3 ) 、 (2 ) 、 (4 ) " 。

在上述的多个 PRB Pair分布介绍的基础上, 如下将说明该多个 PRB Pair 中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的设计; 并且, 仍然是以两个天线端口为例。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方式是: 在该多个 PRB Pair中, 每个 PRB Pair内部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均是按照前边的实施 例中所述的一个 PRB Pair内的 RE映射方式执行; 并且, 各 PRB Pair的映射 方式完全相同。

例如, 分配给 e-PDCCH信道的四个 PRB Pair "N+1 , N+3、 N+5、 N+7" 中, 每个 PRB Pair均釆用图 8所示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方式是: 在该多个 PRB

Pair中, 每个 PRB Pair内部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均是按照前边的实施 例中所述的一个 PRB Pair内的 RE映射方式执行; 并且, 各 PRB Pair之间的 映射关系是,根据 PRB Pair在频域上的物理索引限定的顺序,不同的 PRB Pair 中的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例如,假设交替周期是 1 , 则对于图 12和图 13所示的结构, 即将 "N+l、

N+3、 N+5、 N+7" 分配给 e-PDCCH信道时, 这四个 PRB Pair的映射方式仍 是完全相同的, 比如均是图 8所示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因为, 交替周期是 1 , 则表明依据物理索引 "N、 N+l、 N+2 N+8" 限定的顺序, 物理索引 N+2 对应的 PRB Pair是与物理索引 N+1对应的 PRB Pair不同的, 物理索引 N+4 对应的 PRB Pair是与物理索引 N+3对应的 PRB Pair不同的, 但是, 物理索 引 N+1对应的 PRB Pair与物理索引 N+3对应的 PRB Pair相同,物理索引 N+2 对应的 PRB Pair与物理索引 N+4对应的 PRB Pair相同。

所述的不同的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 RE, 指的是, 例如, 在每个 PRB Pair中,都查看对应于 OFDM符号索引 T2和子载波索引 S3相交叉位置 的 RE, 这就是所述的 "相对应位置的 RE" , 即比较的是在不同的 PRB Pair 中对应的时域和频域位置相同的 RE; 而交替改变指的是, 例如, 物理索引 N+1的 PRB Pair中某个位置的 RE对应是天线端口 A,物理索引 N+2的 PRB Pair中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是天线端口 B, 而物理索引 N+3的 PRB Pair 中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又是天线端口 A。

根据以上原理, 对于图 14中所示的结构, 就可以很容易得出, 物理索引

N+1、 N+5和 N+7对应的 PRB Pair中的 RE映射方式完全相同, 而 N+4对应 的 PRB Pair中的 RE映射方式与 N+1对应的 PRB Pair相反。

上述只是以交替周期是 1为例, 在具体实施中, 交替周期也可以是其他 数值。 又例如, 假设交替周期是 2, 那么,

对于图 12和图 13中所示的结构, 物理索引 N+l、 N+5对应的 PRB Pair 中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相同, 物理索引 N+3、 N+7对应的 PRB Pair 中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相同,但是,这两组 间,比如物理索引 N+3、 N+5对应的 PRB Pair中的 RE与天线端口的映射方式不同, 正好是交替了。 例如 , 比较物理索引 N+3、 N+5对应的 PRB Pair中, 对应于 OFDM符号索 引 T2和子载波索引 S3相交叉位置的 RE,如果 N+3对应的 PRB Pair中的 RE 对应的是天线端口 A,则 N+5对应的 PRB Pair中的 RE对应的是天线端口 B。 同理, 在图 14所示的结构中, 物理索引 N+1、 N+5对应的 PRB Pair中的 RE 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相同, 物理索引 N+4、 N+7对应的 PRB Pair中的 RE与天 线端口的映射, 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相互交换。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方式, 与实施例九的区别 在于, 实施例九是根据 PRB Pair的物理索引进行交替更换映射的天线端口 而本实施例是根据 PRB Pair的逻辑索引进行交替 , 多个 PRB Pair , 根据 PRB Pair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 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交替的原理与实施例九相同, 因 此, 本实施例仅简单描述。

例如,假设交替周期是 1,那么,对于图 12所示的结构,物理索引 N+1 (逻 辑索引为 (1) )、 N+5 (逻辑索引 (3) )对应的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相 同, 而物理索引 N+3(逻辑索引(2))、 N+7(逻辑索引(4) )对应的 PRB Pair 的天线端口映射, 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互相交换。 对于图 13所 示的结构, 物理索引 N+1 (逻辑索引 (1) )、 N+3 (逻辑索引 (3) )对应的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相同, 而物理索引 N+5(逻辑索引 (2) )、 N+7 (逻 辑索引 ( 4 ) )对应的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 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天 线端口互相交换。

又例如, 假设交替周期是 2, 那么, 对于图 12所示的结构, 物理索引

N+1 (逻辑索引 (1) )、 N+3 (逻辑索引 (2) )对应的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 射相同, 而物理索引 N+5(逻辑索引 (3) )、 N+7 (逻辑索引 (4) )对应的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 , 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互相交换。 对 于图 14所示的结构, 物理索引 N+1 (逻辑索引 (1) )、 N+4 (逻辑索引 (2) ) 对应的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相同,而物理索引 N+5(逻辑索引(3))、N+7 (逻辑索引 ( 4 ) )对应的 PRB Pair的天线端口映射, 相对应位置的 RE对应 的天线端口互相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中, 一直在以一个子帧包括 14个 OFDM符号为例进行说明, 并且是以与两个天线端口的映射为例, 例如与天 线端口 A对应、或者与天线端口 B对应。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并不局限于此, 也可以进行变通; 比如, 一个子帧中也可以包括 12个 OFDM符号, 对于本 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同样适用; 此外, 天线端口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 四个等, 映射的原理与两个天线端口的映射是类似的。 比如在一个 PRB Pair中使用端 口 A, 端口 B, 则在另外一个 PRB Pair中, 如果发生端口交替, 则端口 A交 替变化为端口 C, 端口 B交替变化为端口 D, 反之亦然。

举例如下: 图 15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方法 又一实施例的天线端口映射表, 该图 15是以有四个天线端口参与映射为例, 并且是根据时域上的 OFDM符号限定的顺序,各 OFDM符号的 RE对应的天 线端口交替更换。 其他的方式将不再举例, 原理可以参见两个端口的映射方 式; 比如, 对于分布式的多个 PRB Pair的情况, 不同的 PRB Pair中的相对应 位置的 RE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所述的交替改变对于四个端口的情况, 例如可以设定, 将 RE原来对应的天线端口 A更换为对应天线端口 C, 将 RE 原来对应的天线端口 B更换为对应天线端口 D ,将 RE原来对应的天线端口 C 更换为对应天线端口 A, 将 RE原来对应的天线端口 D更换为对应天线端口 B。

实施例十一

图 16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装置一实施例 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其中, 该映射装 置既可以适用于控制数据的发送装置例如基站 , 也可以适用于控制数据的接 收装置例如终端。 如图 16所示, 该装置可以包括: 资源映射单元 1601和数 据映射单元 1602; 其中,

资源映射单元 1601 , 用于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 元素 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数据映射单元 1602, 用于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 源元 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以根据所述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 发送或者接收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所述控制数 据。

进一步的, 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括多个资源元素组,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组包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所述资 源映射单元 1601 , 具体用于在每个资源元素组中, 根据多个所述资源元素的 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各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交替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1601 ,还用于在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口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资源映射单元 1601 ,还用于在所述多个资源元素组之间, 根据资源元素组的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组中的逻辑索 引相同的所述资源元素对应的所述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进一步的, 在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个资源块对 PRB Pair中, 包括时域上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多址 OFDM符号, 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 括多个所述资源元素, 每个所述资源元素对应于频域上的一个子载波 ; 资源 映射单元 1601 , 具体用于根据物理索引, 确定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 射, 所述物理索引包括与所述 OFDM符号对应的 OFDM符号索引、 以及与 所述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索引。

图 17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装置另一实施 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7所示, 该装置在图 16所示结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 的, 资源映射单元 1601 , 可以包括: 第一映射子单元 1603、 第二映射子单元 1604、 第三映射子单元 1605和第四映射子单元 1606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映射子单元 1603 ,用于设置每个所述 OFDM符号包括的所有资 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均相同; 并且, 多个所述 OFDM符号之间, 根据时域 上的所述 OFDM符号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 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 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所述第二映射子单元 1604, 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子单元的处理之后, 设 置在频域上的部分子载波索引对应的多个资源 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元素 对应的天线端口进行循环移位;

所述第三映射子单元 1605, 用于设置对应于相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多个所 述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相同; 并且, 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索引的各资源 元素之间, 根据频域上的所述子载波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资源元素 对应的天线端口,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交替改变;

所述第四映射子单元 1606, 用于在所述第三映射子单元的处理之后, 设 置在时域上的部分 OFDM符号索引对应的多个资源元素中, 将所述多个资源 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进行循环移位。

进一步的,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资源映 射单元 1601 ,用于为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 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 还用于设置多个所述 PRB Pair, 具有相同的所述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

进一步的, 所述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多个所述 PRB Pair; 资源映 射单元 1601 ,用于为每个所述 PRB Pair均执行所述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 源中的每个资源元素与天线端口的映射的步骤 ; 还用于设置多个所述 PRB Pair, 根据所述 PRB Pair的物理索引或者逻辑索引限定的顺序, 不同的所述 PRB Pair中的相对应位置的资源元素对应的天线端 , 依据预设的交替周期 交替改变。

实施例十二

图 18为本发明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天线端口 映射装置实施例的 实体构造图, 该映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连接的存储器。 为了简明起见, 在图 18中仅以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为随机存 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简称: RAM )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处理器, 用于建立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中的每个资源 元素与天线 端口的映射, 并将所述资源元素承载的控制数据与所述资源 元素对应的天线 端口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建立的所述每个资源元素 与天线端口 之间的映射、 以及所述控制数据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

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 中的各个步骤, 在这里不 再——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 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 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