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20442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which are used to achieve the reporting of power headroom at the moment when the PRACH is concurrent with the PUSCH and/or PUCCH. The method provided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user equipment determining a power headroom value corresponding to each cell which transmits the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after determining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concurrently transmit preamble and the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at the moment of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and the user equipment reporting the determined power headroom value. Since power headroom can be reported at the moment when the PRACH is concurrent with the PUSCH and/or PUCCH, the power distribution conditions of the user equipment at the concurrent moment can be indicated to the network side to provide a basic assurance for the uplink power distribution on the network side, improving system performance.

Inventors:
XU FANGLI (CN)
ZHAO YALI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1533
Publication Date:
August 22, 2013
Filing Date:
February 07,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52/1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573032A2012-07-11
CN102355717A2012-02-15
Other References:
CATT: "PHR for MTA", 3GPP TSG-RAN WG2 MEETING#77 R2-120257, 6 February 2012 (2012-02-06), DRESDEN, GERMANY,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Attorney, Agent or Firm:
TDIP & PARTNERS (CN)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功率余量上 ·ί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前导码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 后,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确定的功率余量值。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确定的功率余量值之 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传 输 preamble 的 小 区 对 应 的 功 率 余 量 值 = ^CMAX ) _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 + PLc+(Npreamble - 1) x dP rampup];

其中, PCMAX,c )是该用户设备在所述传输 preamble的小区上配置的可用的最大上行 发射功率,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是配置用户设备的上行 preamble期望接收功率, PLc是所述传输 preamble的小区中用户设备的下行路损, Npreamble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中传输 preamble的次数 , dP reampup是 preamble每次重传需要增加的功率值。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 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 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5、 如权利要求 3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确定 PcMAXc ( )的最大功率回退值是根据并 发时刻的传输情况确定的。

6、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服务小区上报实际功率余量时所 使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是根据所有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情况确定的。

7、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上报功率余量值还包括: 若需要根据 preamble传输情况确定最大功率回退值,所述用户设备将用于通知功率余 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的信息与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一起上报。

8、 如权利要求 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确定的功率 余量值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功率余量上报时刻上报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

9、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功率余量值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上,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 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确定的功率余量值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上 4艮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 值。

10、 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 其中所述功率余量值是所述用户设备在 确定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后确定的;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功率余量值, 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包 括: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且传输 preamble 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下列公式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 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 preamble传输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时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 为 preamble 传输分配不小于收到的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并根据剩余功率为物理上 行信道进行分配;

其 中 , 传 输 preamble 的 小 区 对 应 的 功 率 余量值 = _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 + PLc+(Npreamble - 1) x dP rampup];

^CMAX,c )是该用户设备在该服务小区上配置的可用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是配置用户设备的上行 preamble期望接收功率, PLc是该 小区中用户设备的下行路损, Npreamble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 preamble 的次数, dP reampup是 preamble每次重传需要增加的功率值。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确定 PcMAXc ( )的最大功率回退值是根据 并发时刻的传输情况确定的。

13、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包括: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且传输 preamble 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确定的,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 率回退值不考虑 preamble传输,所述网络设备在后续各个服务小区上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 输时, 根据该虚拟功率余量进行功率分配;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考虑 Preamble传输时,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所述用户 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中的最大功率回退信息 MPR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14、 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设备包括:

余量值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 发传输后,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上报模块, 用于上 4艮确定的功率余量值。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值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 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16、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值确定模块根据下列公 式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传 输 preamble 的 小 区 对 应 的 功 率 余 量 值 = _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 + PLc+(Npreamble - 1) x dP rampup];

其中, CMAX,C )是该用户设备在该服务小区上配置的可用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是配置用户设备的上行 preamble期望接收功率, PLc是该 小区中用户设备的下行路损, Npreamble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 preamble 的次数, dP reampup是 preamble每次重传需要增加的功率值。

17、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 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18、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值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需要根据 Preamble传输情况确定最大功率回退值,将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 在 preamble的信息与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一起上报。

19、 如权利要求 14~1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在功 率余量上报时刻上报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

20、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量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上,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 率余量值;

所述上 莫块具体用于:

通过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 上报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

21、 一种功率调整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 其中所述功率余量值是所述用户设 备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后确定的;

调整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功率余量值, 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22、 如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且传输 preamble 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下列公式确定, 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 Preamble传输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时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为 preamble传输分配不小 于收到的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并根据剩余功率为物理上行信道进行分 配;

其 中 , 传 输 preamble 的 小 区 对 应 的 功 率 余量值 = ^CMAX ) _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 + PLc+(Npreamble - 1) x dP rampup];

^CMAX,c )是该用户设备在该服务小区上配置的可用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是配置用户设备的上行 preamble期望接收功率, PLc是该 小区中用户设备的下行路损, Npreamble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 preamble 的次数, dP reampup是 preamble每次重传需要增加的功率值。

23、 如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且传输 preamble 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确定的,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 率回退值不考虑 Preamble传输, 在后续各个服务小区上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时,根据该 虚拟功率余量进行功率分配;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考虑 Preamble传输 时, 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中的最 大功率回退信息 MPR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要求在 2012年 2月 1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35412.X、 发明名称为

"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方法、 系统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 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系统,一个小区中只能有一个载波, 并 且最大带宽为 20MHz。 对于增强长期演进(LTE-Advanced, LTE-A ) 系统, LTE-A系统的 峰值速率比 LTE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 LTE-A系统要求达到下行 lGbps, 上行 500Mbps。 显然, 20Mhz的带宽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为了让 LTE-A系统能够符合要求, 引入载波 聚合 ( Carrier Aggregation, CA )技术。

载波聚合技术是终端可以在多个小区上同时工 作, 这些小区在频域上可以是连续或者 非连续的, 各个小区的带宽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为保持和 LTE系统兼容, 每个小区的最大 带宽限制为 20MHz。 目前一般认为一个终端聚合的小区格式最大为 5个。 此外, 基于不同 小区可能支持不同功能, LTE-A系统还对终端聚合的小区进行了分类, 分为:

主小区( Primary Cell, PCell ):终端聚合多个小区中只有一个小区被定义为 PCell, PCell 由基站选择, 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信令配置给终端。 只 有 PCell上配置有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

辅小区 ( Secondary Cell, SCell ): 终端聚合的所有小区中除了 PCell之外的小区都是 SCelL

LTE-A版本 10 ( R10 )只支持单 TA场景, 即终端( UE )聚合的所有小区的 TA相同。 LTE-AR11引入了多 TA场景, 即 UE聚合的所有小区 TA可能不同。

LTE-A R10中定义的功率余量上报 ( Power Headroom Report, PHR ) 需要上报配置且 激活的小区上的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 PH )信息, 即一旦有 PHR触发, 所有配置 且激活的小区上的 PH信息一起打包上报。

LTE系统中的非竟争随机接入的过程主要分为三 步:

Msgl、 基站向 UE分配用于非竟争随机接入的专用随机接入前 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 ra-Preamblelndex ) 以及随机接入使用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 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 PRACH ) 资源 PRACH Mask 编 号(PRACH Mask Index , ra-PRACH-Masklndex) , 对于下行数据到达引起的非竟争随机接入使用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携带这些信息, 对于切换引起的非竟争随 机接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信令携带这些信息。

Msg2、 UE才艮据 Msgl 指示的 ra-Preamblelndex和 ra-PRACH-Masklndex, 在指定的

PRACH资源上向基站发送指定的专用前导码( preamble )。 基站接收到 Msg2后根据 Msg2 计算上行定时提前量 TA。

Msg3、 基站向 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定时提前量信息和后续上 行传输资源分配上行授权( UL grant ), 定时提前量用于 UE后续上行传输的定时关系。 承 载 Msg3 调度消息的 PDCCH用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RA-RNTI )加扰, RA-RNTI在 10ms窗内与发送 Msg2的时 频资源唯一对应; 另外 Msg3中还携带 preamble ID , UE通过 RA-RNTI和 preamble ID确 定该 Msg3是与其发送的 Msg2对应的。

在 LTE- A Rel- 11系统中,为了支持上行不同频段的载波聚合 以及宏基站( Macro e B ) 和远端射频( Remote Radio Head, RRH )混合的载波聚合部署方案, 将出现 PCell和 SCell 信号路径不同导致传播时间不同的情况, SCell 需要独立建立并维护与基站的上行同步。 SCell的上行同步通过随机接入 (Random Access, RA)过程实现, 在 SCell随机接入过程中, 其它服务小区上可能会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 道(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 和 /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传输, 即存在 SCell 上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其它 cell上 PUCCH和 /或 PUSCH并发的情况。 当前的 PHR过程中 只考虑了 PUSCH/PUCCH并行传输的情况, 没有考虑 PUCCH和 /或 PUSCH与 PRACH 并发时候的情况。

综上所述, 目前还没有一种在 PRACH与 PUSCH和 /或 PUCCH并发时刻进行功率余量上 ·ί艮的 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方法 和设备,用以实现在 PRACH与 PUSCH 和 /或 PUCCH并发时刻进行功率余量上 4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方法 , 包括:

用户设备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后,确 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 量值;

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确定的功率余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 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 其中所述功率余量值是所述用户设备在 确定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后确定的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功率余量值, 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余量上报的用户 设备, 包括:

余量值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 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 发传输后,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余量值;

上报模块, 用于上 4艮确定的功率余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调整的网络侧设 备,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 其中所述功率余量值是所述用户设 备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后确定的

调整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功率余量值, 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由于在 PRACH与 PUSCH和 /或 PUCCH并发时刻能够进行功率余量上 ·ί艮, 从而能够指示 给网络侧在并发时刻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情况 , 为网络侧分配上行功率提供基础保证, 提 高了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功率余量上报的系统结构示 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功率余量上报的系统中用户 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功率余量上 ·ί艮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进行功率余量上报 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接收功率余量的 法流程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 PHR MAC CE的格式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 PHR MAC CE的格式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 PHR MAC CE的格式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 PHR MAC CE的格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 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 发传输后, 确定并上 4艮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量值。 由于在 PRACH 与 PUSCH和 /或 PUCCH并发时刻能够进行功率余量上 ·ί艮, 从而能够指示给网络侧在并发 时刻用户设备的功率分配情况, 为网络侧分配上行功率提供基础保证, 提高了系统性能。 LTE-A系统中 PH基于服务小区 ( serving cell )计算和上报。 一旦某个 serving cell上 有 PHR触发, 那么需要上报所有配置且激活的 cell上的 PH信息, 而激活的 cell上并不一 定有真实 PUSCH和 /或 PUCCH传输, 因此 LTE-A引入了虚拟( virtual ) PUCCH格式和 virtual PUSCH格式。 当某个激活的 cell上不存在真实传输的 PUCCH和 /或 PUSCH时, 可以用 virtual PUCCH和 /或 virtual PUSCH格式计算出该 cell上的 PH值, 具体可以参见 3GPP 36.213协议。

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物理上行信道包括下列信 道中的部分或全部:

PUSCH和 PUCCH。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 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说明过程中, 先从网络侧和用户设备侧的配合实施进行说明 , 最后分别从网 络侧与用户设备侧的实施进行说明, 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 实际上, 当网络 侧与用户设备侧分开实施时, 也解决了分别在网络侧、 用户设备侧所存在的问题, 只是二 者结合使用时, 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 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功率余量上报的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 10和网络侧设备 20。 用户设备 10,用于在确定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 输后,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余量值, 并上 4艮确定的功率余量值; 网络侧设备 20,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 并根据功率余量值, 对上行功 率进行调整。

在实施中, 用户设备 10上 4艮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量值之外, 还可以选择上报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或不上报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 的功率余量值, 下面具体介绍。

上 4艮方式一、 上 4艮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具体的, 用户设备 10在上 4艮确定的功率余量值之前, 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 的功率余量值, 然后在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上 4艮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

其中,上报方式一中的功率余量上报时刻是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时 刻。

在实施中, 可以根据下列方式中的一种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确定方式一、 用户设备 10根据公式一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传 输 preamble 的 小 区 对 应 的 功 率 余 量 值 = _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 + PLc+(Npreamble - 1) x dP_rampup]...公式一;

其中, P CMAX,c )是该用户设备在该服务小区(即传输 p reamble 的小区)上配置的可 用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是配置用户设备的上行 preamble 期望接收功率, PLc是该小区(即传输 preamble的小区)中用户设备的下行路损, Npreamble 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 preamble的次数, dP reampup是 preamble每次重传需要增加 的功率值。

较佳地, 确定 P CMAX W的最大功率回退值是根据并发时刻的传输情 确定的。

其中, 根据最大功率回退值确定 PcMAX c ( Z )的方式可以参见 3GPP 36.101协议, 在此 不再赘述。

较佳地, 所述各个服务小区上 4艮实际功率余量时所使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据所有的 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情况确定的。

其中, 上报实际功率余量的服务小区是指有实际 PUCCH传输的小区、有实际 PUSCH 传输的小区、 和 /或传输 preamble的小区。

较佳地, 用户设备 10釆用确定方式一时, 若需要根据 preamble传输情况确定最大功 率回退值 , 还可以在上 4艮确定的功率余量值时, 对 preamble对应的功率余量值进行标识。 这样当网络侧设备 20知道该次传输的最大功率回退值计算中包含 preamble传输的信息, 则在后续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并发传输的时候, 就会参考该时刻的 MPR的信息进行 后续的功率分配。 也就是说, 用户设备 10 还可以将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的信息与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一起上 。

针对确定方式一, 网络侧设备 20 在 preamble 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 preamble传输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时的最大功率 退值, 为 preamble传输分配不小于收到 的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并根据剩余功率为物理上行信道进行分配。 也 就是说,网络侧设备 20在后续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可能同时传输时,在保 preamble 传输的功率之余, 其他功率再用于物理上行信道的功率分配。

确定方式二、 用户设备 10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 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 功率余量值。 确定方式二中不考虑 preamble的传输功率。

针对确定方式二, 若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考虑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信息考虑了 preamble 传输的情况, 则在后续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并行传输的时刻, 网络侧设备 20在上行 调度进行上行功率分配时候需要根据该功率余 量中反映的信息进行功率调度; 否则若最大 功率回退值不包含 preamble传输的情况时候, 后续网络侧设备 20在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 输时候, 则根据该传输反映的情况进行后续的上行调度 和功率分配。

较佳地, 针对确定方式二, 用户设备 10 还可以将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的信息与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一起上 。

其中, 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 的信息可以是比特位图 ( bitmap )。 比: ¾口 "1" 表示存在 preamble; "0" 不存在 preamble。

相应的,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且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虚拟物 上行信道确定的,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 的最大功率回退值不考虑 preamble传输, 网络侧设备 20在后续各个服务小区上进行物理 上行信道传输时, 根据该虚拟功率余量进行功率分配;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率回 退值考虑 preamble传输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时,根据 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中的最大功率 回退信息 MPR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由于 MPR情况反映了当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并发时刻引起的功 回退信息, 因此当后续再次出现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的时候, 釆用 MPR信息用于后续 功率分配。

应当指出的是, 根据所有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情况确定服务小 区上 4艮实际功率余量时 所使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不仅适用于上述第一种确定方式, 同样适用于第二种确定方式 中,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考虑的最大功率回退 值信息考虑了 preamble传输的情况,具体的, 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每个服务小区上报实际功 率余量时所使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根据所 有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情况确定。

上报方式二、 不上报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具体的, 用户设备 10在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上,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 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然后用户设备 10通过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 帧,上 4艮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也就是说 ,推后到下一个可用上行子帧(即不存在 preamble 的上行子帧)再上 ·ί艮功率余量值。

上述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是相对于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并发传输 时刻而言的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

在实施中, 具体釆用哪种方式(包括确定方式和上报方式 )可以在协议中规定, 也可 以在由网络侧通知用户设备侧, 还可以由网络侧和用户设备侧协商确定。

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 &站(比如宏基站、 家庭基站等), 也可以 是中继 ( RN )设备, 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如图 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功率余量上报的系统中的用户设 备包括: 余量值确定模块 200和上 4艮模块 210

余量值确定模块 200, 用于在确定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 要并发传输后,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余量值;

上报模块 210 , 用于上报确定的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 余量值确定模块 200还用于: 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余量值确定模块 200根据公式一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 余量值确定模块 200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 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 的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 若需要根据 Preamble传输情况确定最大功率回退值, 余量值确定模块 200还 用于:将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的信息与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一起上 报。

较佳地, 上报模块 210在功率余量上报时刻上报确定的所有功率余 量值。

较佳地, 余量值确定模块 200在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上, 确定每个传输 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相应的, 上报模块 210通过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 上报确定的所有功率 余量值。

如图 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功率余量上报的系统中的网络侧 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 300 和调整模块 310。

接收模块 300,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 其中功率余量值是用户设备在 确定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后确定的

调整模块 310, 用于根据功率余量值, 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较佳地,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且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公式一 定,调整模块 310在 preamble和物理上 行信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 Preamble 传输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时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 为 preamble传输分配不小于收到的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并根据剩余功率 为物理上行信道进行分配。

较佳地,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且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虚拟物 上行信道确定的, 调整模块 310当功率 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不考虑 Preamble传输,在后续各个服务小区上进行物理 行信道传输时, 根据该虚拟功率余量进行功率分配;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率回退 值考虑 Preamble传输时, 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用户设备上 4艮的 功率余量值中的最大功率回退信息 MPR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进行功 率余量上报的方 法, 由于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功 率余量上 ·ί艮的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相似 , 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 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 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进行功率余量上报的方 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 401、 用户设备在确定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 传输后,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余量值;

步骤 402、 用户设备上报确定的功率余量值。

在实施中, 用户设备 10上 4艮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量值之外, 还可以选择上报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或不上报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 的功率余量值, 下面具体介绍。 上 ·ί艮方式一、 上 ·ί艮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具体的,步骤 401中,用户设备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步骤 402 中, 在功率余量上 ·ί艮时刻上 4艮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

在实施中, 可以根据下列方式中的一种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确定方式一、 用户设备根据公式一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较佳地, 确定 P CMAX W的最大功率回退值是根据并发时刻的传输情 确定的。

较佳地, 所述各个服务小区上 4艮实际功率余量时所使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据所有的 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情况确定的。

较佳地, 用户设备釆用确定方式一时, 若需要根据 Preamble传输情况确定最大功率回 退值, 还可以在上报确定的功率余量值时, 对 preamble对应的功率余量值进行标识。 这样 当网络侧设备知道该次传输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计算中包含了 Premable传输的信息,则在后 续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并传输的时候, 就会参考该时刻的 MPR的信息进行后续的功 率分配。

确定方式二、 用户设备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 确定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 余量值。

较佳地,针对确定方式二,用户设备还可以将 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报时刻存在 preamble 的信息与确定的所有功率余量值一起上报。

上报方式二、 不上报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具体的, 用户设备在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上, 确定每个传输物理上行信 道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然后通过下一个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 上 4艮确定的所 有功率余量值。 也就是说, 推后到下一个可用上行子帧 (即不存在 preamble的上行子帧) 再上 ·ί艮功率余量值。

在实施中, 具体釆用哪种方式(包括确定方式和上报方式 )可以在协议中规定, 也可 以在由网络侧通知用户设备侧, 还可以由网络侧和用户设备侧协商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接收 功率余量上报的方 法, 由于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功 率余量上报的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相 似, 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 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 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接收功率余量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 501、 网络侧设备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 其中功率余量值是用户设备 在确定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需要并发传输后确定的

步骤 502、 网络侧设备根据功率余量值, 对上行功率进行调整。

较佳地,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且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公式一 定, 步骤 502中网络侧设备在 preamble 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传输时, 根据 Preamble传输和 PUSCH/PUCCH传输时的最大功率回 退值,为 preamble传输分配不小于收到的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并根据 剩余功率为物理上行信道进行分配。

较佳地, 若接收的功率余量值中包括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且传输 preamble的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值是根据虚拟物 上行信道确定的, 步骤 502中, 当功率 余量计算釆用的最大功率回退值不考虑 Preamble传输,所述网络设备在后续各个服务小 上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时, 根据该虚拟功率余量进行功率分配; 当功率余量计算釆用的 最大功率回退值考虑 Preamble传输时,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 preamble和物理上行信道同时 传输时,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功率余量值中的最大 功率回退信息 MPR对上行功率进 行调整。

下面列举五个实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说明。

实例一、假设:为 UE配置了 1个 PCell和 1个 SCell, PCell上触发 PH上 ·ί艮时刻, SCell 上同时有 preamble传输进行。

1、 在时刻 t, PCell上有 PUSCH新传输并且满足 PH上报条件, 同一时刻 SCell上有 Preamble传输;

2、 UE釆用公式一确定 SCell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并在 extended PHR MAC CE中增加 SCell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其中对应的 PHR MAC CE格式如图 6所示,其中图 6的 PHR MAC CE中新增的部分参见粗体字, 其余各个部分的物理含义可以参见 3GPP 36.321协议;

3、 e B收到该 Extended PHR MAC CE后,获取该 SCell上的功率余量,在后续 preamble 与 PUSCH和 /或 PUCCH同时传输时, 首先保证 preamble传输功率的前提下, 用剩余功率 对 PUSCH和 /或 PUCCH进行分配。

实例二、假设:为 UE配置了 1个 PCell和 1个 SCell, PCell上触发 PH上 ·ί艮时刻, SCell 上同时有 preamble传输进行。

1、 在时刻 t, PCell上有 PUSCH新传输并且满足 PH上报条件, 同一时刻 SCell上有 Preamble传输;

2、 UE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确定 SCell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并在 extended PHR MAC CE中增加 SCell对应的功率余量值, 其中对应的 PHR MAC CE格式如图 7所示, 其中图 7的 PHR MAC CE 中新增的部分参见粗体字, 其余各个部分的物理含义可以参见 3GPP 36.321协议;

3、 eNB收到该 Extended PHR MAC CE后,获取该 SCell上的功率余量,在后续 preamble 与 PUSCH和 /或 PUCCH同时传输时, 若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考虑的最大功率回退值 信息 考虑了 Preamble传输的情况,在上行调度进行上行功率 配时候需要根据该功率余量中反 映的信息进行功率调度。 若最大功率回退值不包含 Preamble传输的情况时候, 则对于没有 上行 preamble并发时刻的上行调度中根据该功率余量 反映的信息进行功率调度。

实例三、假设:为 UE配置了 1个 PCell和 1个 SCell, PCell上触发 PH上 ·ί艮时刻, SCell 上同时有 preamble传输进行。

1、 在时刻 t, PCell上有 PUSCH新传输并且满足 PH上报条件, 同一时刻 SCell上有 Preamble传输;

2、 UE根据虚拟物理上行信道,确定 SCell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并在 extended PHR MAC CE中增加 SCell对应的功率余量值和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的信息,其 中对应的 PHR MAC CE格式如图 8或图 9所示, 其中图 8和图 9的 PHR MAC CE中新增 的部分参见粗体字, 其余各个部分的物理含义可以参见 3GPP 36.321协议;

3、 e B收到该 Extended PHR MAC CE后,获取该 SCell上的功率余量,在后续 preamble 与 PUSCH和 /或 PUCCH同时传输时, 通过用于通知功率余量上 4艮时刻存在 preamble的信 息识别该次 PHR对应的功率分配情况中有 preamble传输, 并保留根据对该次传输中计算 得出的 MPR, 在后续 preamble与 PUSCH和 /或 PUCCH同时传输时, 釆用该 MPR用于功 率分配。

实例四、 periodicPHR-Timer超时, 在子帧 t有上行 PUSCH新传输发生, 但子帧 t同 时有 preamble传输发生,则当前不触发 PHR上报,当下次 PUSCH新传输时刻没有 preamble 传输时, 再进行 PHR上报。

实例五、 prohibitPHR-Timer 超时或已超时, 当激活服务小区上的路损变化超过 dl-PathlossChange dB时候 UE有上行新数据传输; 若此时刻有 preamble发送, 则该时刻不 触发 PHR上 4艮, 直到后续时刻, 即 UE有上行新数据传输且路损变化仍然超过门限 并且 当前子帧没有 preamble发送, 则触发 PHR上报。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 系统、 或计算机程序产 品。 因此, 本发明可釆用完全硬件实施例、 完全软件实施例、 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 施例的形式。 而且, 本发明可釆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 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 可用存储介盾 (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 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 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设备(系统)、 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 和 /或方框图来描述的。 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 程和 /或方框、 以及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 /或方框的结合。 可提供这些计算机 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 理器 以产生一个机器, 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 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 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 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 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 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 包括指令装 置的制造品, 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 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 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 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 使得在计算机 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 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 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 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 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 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 概 念, 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所以, 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 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 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 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 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