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FOR EXTRACTING GOLD COATED BY GANGU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34255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gold coated by gangu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grinding and classifying gold ore to obtain ore pulp; oxidizing and decomposing sulphide minerals and gangue in the ore pulp to fully expose and dissociate gold coated therewith,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and in the presence of NaOH; separating solid from liquid to obtain oxidized slag and oxidized solution containing unwanted elements; cyaniding and extracting gold from the oxidized slag. The method improves extracting rate of gold from gold ore markedly.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01625
Publication Date:
March 22, 2012
Filing Date:
October 15, 2010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HANGCHUN GOLD RES INST (CN)
CHINA NAT GOLD GROUP CORP TECHNOLOGY CT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22B11/08; C22B1/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314818A2008-12-03
CN101285126A2008-10-15
US20080286180A12008-11-20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HANGCHUN SIHUAN PATENT OFFICE (CN)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被脉石包裹金的提取工艺, 该工艺的步骤如下:

( 1 ) 磨矿分级作业:

不同的含金矿石, 由于金的粒度组成及赋存状态不同, 磨矿粒度组成也不 相同, 控制磨矿粒度在 P85%= 0.045mm ~ P95%= 0.045mm之间;

(2 )碱性压力氧化作业:

将步骤(1 )的矿浆浓度调整至 30%~55%; 加入 NaOH, 矿浆 PH值为 13, 给入压力氧化系统; 在保证温度为 180〜235°C、 充入 0.3〜0.5MPa分压氧气, 氧 化时间 70~120min的工艺条件下, 使硫化矿物得到充分氧化、 分解二氧化硅, 使被包裹的金充分裸露解离, 氧化液得到固液分离, 液体经过石灰和钡法处理 后, 澄清液返回氧化系统, 沉淀分别回收; 氧化渣经浓密后, 进入下一步氰化 提金作业;

(3 ) 氰化提金作业:

将步骤 (2) 的氧化渣经调浆至浓度为 25%〜35%; 矿浆 pH值为 11〜12; 碱处理时间 l~1.5h; NaCN用量 1.5kg/t; 浸吸时间为 48h; 经上述工艺条件产出 的载金炭, 通过解吸电解——金泥精炼, 得到产品金锭, 浸渣送至尾矿库堆存, 贫液返回浸前调浆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提取被脉石包裹的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处理含金原生矿石的提金工 艺, 特别涉及一种被脉石包 裹金的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硅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一种元素, 在地壳中, 它的含量次于氧, 居第二 位。 在自然界中, 没有游离态的硅, 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 如 Si〇 2 、 硅酸盐。 这些化合态的硅广泛存在于地壳的各种矿物和 岩石里, 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 要成分。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矿石矿 物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的 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也称有用矿物, 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 铜矿石中的黄铜 矿、 斑铜矿、 辉铜矿和孔雀石, 石棉矿石中的石棉等。 脉石矿物是指那些与 矿石矿物相伴生的、 暂不能利用的矿物, 也称无用矿物。 如铬矿石中的橄榄 石、 辉石, 铜矿石中的石英、 绢云母、 绿泥石, 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和方解 石等。 脉石矿物主要是非金属矿物, 但也包括一些金属矿物, 如铜矿石中含 极少量方铅矿、 闪锌矿, 因无综合利用价值, 也称脉石矿物。 矿石中所含矿 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份量比, 随不同金属矿石而异。在同一种矿石中亦随矿 石贫富品级不同而有差别。在许多金属矿石中 , 脉石矿物的份量往往远远超 过矿石矿物的份量。 有时矿石中含有的本身有用的矿物, 因含量低, 无法综合 利用而被搁置。 特别是在微细浸染型的矿石中被脉石包裹的金 矿物通常在选矿 过程中除去, 有价元素无法充分回收。 由于在常温常压下脉石的化学性质稳定, 有效打开脉石包裹的办法不多, 如能改变脉石所处的环境条件,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 在高温、 高 压条件下。

压力氧化法在国外应用较早, 推广较快的方法之一, 是金属镍、 钴和氧化 铝等主要生产方法, 也应用在黄金生产方面。 在国内由于对所使用的设备有严 格要求, 基建投入大, 在生产金属镍、 钴和氧化铝己广泛应用, 但在黄金领域 尚无应用, 更不用说碱性压力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在黄 金生产上的应用。 由 于压力氧化法具有氧化彻底、 预氧化时间短, 生产能力可大可小、 环境污染少、 金的浸出率高的特点, 值得应用推广。

利用压力氧化法中的高温、 高压环境, 在强碱性条件下, 可将矿石中脉石 溶解, 把脉石包裹的金矿物裸露出来, 有利于金的氰化浸出, 提高金的回收率。 这两种技术的结合, 可以将被脉石包裹的金回收出来, 解决了脉石中的有价元 素无法回收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脉石包裹金的提取 工艺, 即碱性压力氧化—— 氰化提金工艺, 既解决了硫化矿物氧化问题, 又可以有效地分解矿物中的脉石, 使脉石包裹的金裸露出来, 有利于金的氰化浸出,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金的回收 率, 同时由于采用可溶性药剂, 生成可溶性产物, 避免了对金的二次包裹, 极 大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如下:

( 1 ) 二氧化硅 ( Si0 2 ) 的基本性质

二氧化硅 (Si0 2 )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由于 Si0 2 是一种难熔固体, 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虽然在常温常压下能与强碱 性溶液反应, 但反应速度较慢。

在化学反应中, 决定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反应温度、 反应压 力和反应物浓度三个因素。 通常通过提高反应温度, 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反应 速度; 提高反应压力, 也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 提高反应物的浓度, 也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 把以上三种主要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改 善后, 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氧化硅(Si0 2 )在 NaOH浓度 17.5mol/L, 液固比 1.5及 130°C溶出时, 反 应时间 10min~15min内, 可使 Si0 2 的溶出率为 72%。 二氧化硅(Si〇 2 )在高温、 高压、 强碱性条件下, 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Si0 2 + 2NaOH = Na 2 Si0 3 + H 2 0

(2) 碱性压力氧化基本原理

难处理含金矿石中包裹金矿物的主要为黄铁矿 和砷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 欲要使金矿物解离出来, 就必须分解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等载金矿物。 压力氧化 目的是在高温高压、 有氧的条件下, 将金属硫化物氧化分解, 以可溶性硫酸盐 的形式进入液相; 矿石中的主要污染元素砷以砷酸盐的形式进入 液相后, 再利 用石灰和钡法处理, 形成稳定的砷酸盐沉淀, 可达标排放, 对环境不会造成污 染; 加入碱分解矿石中包裹金的二氧化硅, 使被包裹的金暴露出来, 有利于氰 化浸出, 达到提高金氰化回收率的目的。

当物料呈碱性, S含量小于 2%时, 可采用碱性热压氧化法。 这种方法适合 于原矿矿石, 金的回收率高, 且产出物主要以沉淀、 酸盐的形式完全溶解出来。

在高温 (一般在 180〜235°C)、高压 (2100〜3800 kPa)下,黄铁矿、砷黄铁矿、 辉锑矿和脉石在 NaOH碱性介质中, 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4FeS 2 +16 + 150 2 = 2Fe 2 0 3 i+ 8Na 2 S0 4 + 8H 2 0

2FeAsS + 10NaOH+7O 2 = Fe 2 0 3 i+ 2Na 2 S0 4 + 2Na 3 As0 4 + 5H 2 0

Sb 2 S 3 + 12NaOH + 70 2 = 2Na 3 Sb0 4 + 3Na 2 S0 4 + 6H 2 0

Si0 2 + 2NaOH = Na 2 Si0 3 + H 2 0

由以上化学反应可以看出, 在高温、 高压和强碱性条件下, 黄铁矿、 砷黄 铁矿、 辉锑矿和脉石被有效地氧化和分解, 生成 Fe 2 0 3 沉淀物, 硫、 砷、 锑和硅 均以盐类形式完全溶解出来, 并且都较稳定。

由于压力氧化液中存在大量的 SO^和少量的 AsO^有害酸根, 必须经过 石灰和钡法处理后再返回氧化系统中循环使用 。

处理原理:

( 1 ) 含硫酸根氧化液处理原理

S0 4 2 " + Ca 2+ = CaS。4

(2) 含砷酸根氧化液处理原理

As0 4 3 " + Ca 2+ =Ca 3 (As0 4 )

As0 4 3 " + Ba 2+ =Ba 3 (As0 4 ) 2

(3 ) 含硅酸根氧化液处理原理

Si0 3 2 " + Ca 2+ = CaSi0 3 |

Si0 3 2 " + Ba 2+ = BaSi0 3 |

本发明的工艺路线是磨矿——碱性压力氧化— —氰化提金, 利用碱性压力 氧化工艺, 既使硫化矿物得到充分氧化, 又有效地分解矿物中的脉石, 使包裹 于硫化矿物和脉石中包裹的金得到充分裸露解 离。 氧化后的矿浆经过压滤后, 氧化液进行处理沉淀, 其中的砷及重金属离子进行固液分离, 中和渣排放于尾 矿库, 澄清液返回系统循环使用; 氧化渣浓密后经调浆后进入氰化提金系统, 经过炭浆浸出, 产生的载金炭经过解吸电解, 再经过精炼后产出成品金, 矿桨 过滤后, 贫液返回浸前调浆系统, 滤渣送至尾矿库堆存。

该工艺的步骤如下:

( 1 ) 磨矿分级作业:

不同的含金矿石, 由于金的粒度组成及赋存状态不同, 磨矿粒度组成也不 相同, 控制磨矿粒度在 P 85% = 0.045mm ~ P 95% = 0.045mm之间;

(2) 碱性压力氧化作业:

将步骤 (1 ) 的矿浆浓度调整至 30%〜55%; 加入 NaOH, 矿浆 PH值为 13, 给入压力氧化系统; 在保证温度为 180〜235°C、 充入 0.3〜0.5MPa分压氧气, 氧 化时间 70〜120min的工艺条件下, 使硫化矿物得到充分氧化、 分解二氧化硅, 使被包裹的金充分裸露解离, 氧化液得到固液分离, 液体经过石灰和钡法处理 后, 澄清液返回氧化系统, 沉淀分别回收; 氧化渣经浓密后, 进入下一步氰化 提金作业;

(3 ) 氰化提金作业:

将步骤 (2) 的氧化渣经调浆至浓度为 25%~35%; 矿浆 pH值为 11〜12; 碱 处理时间 l〜1.5h; NaCN用量 1.5kg/t; 浸吸时间为 48h; 经上述工艺条件产出的 载金炭, 通过解吸电解——金泥精炼, 得到产品金锭, 浸渣送至尾矿库堆存, 贫液返回浸前调浆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碱性溶硅技术和压力氧化技术有机地结合的 工艺 方案, 来处理微细浸染型难处理含金原生矿石, 既提高了金的回收率, 又减少 了环境污染。 采用压力氧化工艺, 充分氧化分解硫化矿物, 使包裹其中的金充 分裸露解离; 同时在高温、 高压条件下, 利用 NaOH与 Si0 2 反应, 将脉石有效 地分解, 使包裹其中的金充分裸露解离; 通过把硫化矿物和脉石包裹打开, 有 害元素以可溶性盐的形式进入液相, 避免了对金的二次包裹, 可以最大限度地 提高金的回收率。 有害物硫和砷大部分被氧化后进入液相并中和 回收, 极大地 降低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既解决了硫化矿物得到充分氧化, 避免了因硫化矿氧 化不充分而造成金流失的问题, 又有效地分解了矿物中的脉石, 将包裹其中的 金充分裸露解离, 使金最大限度的得以回收, 并且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使这部分难处理金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 1所示, 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某难处理含金原生矿石,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1。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对矿石中主要有害元素进行了物相分析, 砷物 相分析结果见表 2; 碳物相分析结果见表 3; 金矿物嵌布状态测量结果见表 4; 原矿砷物相分析结果

原矿碳物相分析结果

表 4 金矿物嵌布状态测量结果 赋存类别 赋存状态 含量 (%) 合计 (%) 包 脉石中金 24.26

90.51

硫化物中金 66.25

100.00 粒 脉石粒间 8.47 间 9.49

硫化物与脉石粒间 1.02

金 金的粒度测量结果

常规氰化试验结果

从表 6 常规氰化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常规氰化流程难以获得理想的浸出指 标。

综合表 4 金矿物嵌布状态测量结果和表 6常规氰化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单 独采用压力氧化预处理工艺,只有 67.27%金的回收率。要得到较高金的回收率, 一定将脉石包裹的金也提取出来, 必须采用碱性压力氧化预处理工艺。

实施例 1:

( 1 ) 磨矿分级作业:

将上述难处理原矿磨矿至粒度为 -0.045mm, 含量为 85%;

(2) 碱性压力氧化作业:

将步骤 (1 ) 的矿桨浓度调整至 40%; 加入 NaOH, 矿浆 PH值 13, 给入压 力氧化系统; 在保证温度为 235°C, 充入 0.4MPa分压氧气, 氧化时间为 120min 的工艺条件下, 使硫化矿物得到充分氧化、 分解二氧化硅, 使被包裹的金充分 裸露解离。 氧化液得到固液分离, 液体经过石灰和钡法处理后, 澄清液返回氧 化系统, 沉淀分别回收; 氧化渣经浓密后, 进入下一步氰化提金作业; (3 ) 氰化提金作业:

将步骤 (2) 的氧化渣经调桨至浓度为 25%~35%; 矿浆 pH值 11〜12; 碱处 理时间 l~1.5h; NaCN用量 1.5kg/t; 浸吸时间为 48h; 经上述工艺条件产出的载 金炭, 通过解吸电解——金泥精炼, 得到产品金锭, 浸渣送至尾矿库堆存, 贫 液返回浸前调浆系统。

实验结果技术指标是:

硫氧化率: 96.80%

砷氧化率: 93.47%

硅酸钠的生成率: 87%

金浸出率: 90.15%

实施例 2:

( 1 ) 磨矿分级作业:

将上述难处理原矿磨矿至粒度为 -0.045mm含量为 90%;

(2) 碱性压力氧化作业:

将步骤 (1 ) 的矿浆浓度调整至 40%; 加入 NaOH, 矿浆 PH值 13, 给入压 力氧化系统; 在保证温度为 235Ό, 充入 0.4MPa分压氧气, 氧化时间 120min 的工艺条件下, 使硫化矿物得到充分氧化、 分解二氧化硅, 使被包裹的金充分 裸露解离。 氧化液得到固液分离, 液体经过石灰和钡法处理后, 澄清液返回氧 化系统, 沉淀分别回收; 氧化渣经浓密后, 进入下一步氰化提金作业;

(3 ) 氰化提金作业:

将步骤 (2) 的氧化渣经调浆至浓度为 25%~35%; 矿浆 pH值 11~12; 碱处 理时间 l〜1.5h; NaCN用量 1.5kg/t; 浸吸时间为 48h; 经上述工艺条件产出的载 金炭, 通过解吸电解——金泥精炼, 得到产品金锭, 浸渣送至尾矿库堆存, 贫 液返回浸前调浆系统。

实验结果技术指标是:

硫氧化率: 98.96%

砷氧化率: 95.07%

硅酸钠的生成率: 89%

金浸出率: 93.82%

实施例 3:

( 1 ) 磨矿分级作业:

将上述难处理原矿磨矿至粒度为 -0.045mm含量为 95%;

(2 ) 碱性压力氧化作业:

将步骤 (1 ) 的矿浆浓度调整至 40%; 加入 NaOH, 矿浆 PH值 13, 给入压 力氧化系统; 在保证温度为 230°C, 充入 0.4MPa分压氧气, 氧化时间 120min 的工艺条件下, 使硫化矿物得到充分氧化、 分解二氧化硅, 使被包裹的金充分 裸露解离。 氧化液得到固液分离, 液体经过石灰和钡法处理后, 澄清液返回氧 化系统, 沉淀分别回收; 氧化渣经浓密后, 进入下一步氰化提金作业;

(3 ) 氰化提金作业:

将步骤 (2 ) 的氧化渣经调浆至浓度为 25%〜35%; 矿浆 pH值 11~12; 碱处 理时间 l~1.5h; NaCN用量 1.5kg/t; 浸吸时间为 48h; 经上述工艺条件产出的载 金炭, 通过解吸电解——金泥精炼, 得到产品金锭, 浸渣送至尾矿库堆存, 贫 液返回浸前调桨系统。

实验结果技术指标是: 硫氧化率: 99.15% 砷氧化率: 95.87% 硅酸钠的生成率: 90 金浸出率: 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