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FOR MANAGING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168920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are a method for managing a base station and a base station. The method comprises: a first base station of a UE searches out a candidate cell by means of cell searching, wherein the candidate cell belongs to a second base station, and the first base station is located within the coverage range of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the first base station accesses the candidate cell via an air interface; according to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 base station, the first base station is connected to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via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so that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s the first base station. The method for managing a base station and the base station of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nventors:
WEN CHANGCHU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77107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12, 2015
Filing Date:
May 09, 2014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24/1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2238613A2011-11-09
CN2745141Y2005-12-07
CN101309494A2008-11-19
CN103004250A2013-03-27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ONGSUN LEAD IP LTD. (CN)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入单元, 用于作为用户设备 UE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所 述候选小区属于第二基站, 所述基站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通过 空中接口接入所述候选小区;

连接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到网管系统, 以使所述网管系统管理所述基站。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通过所述互联网, 根据所述基站的身份认 证信息通过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对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将 所述第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根据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核 心网对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所述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所述核心网 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 单元通过内置或者外插用户识别模块 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模块 USIM卡作 为所述 UE。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 还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基 本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网管系统的地址、 所述基站的地址、 虚拟局域网标识 VLAN ID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oE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 还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网管系统发送所述基站的运行信息, 以使所述网 管系统根据所述运行信息对所述基站进行维护。

8. 一种管理基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作为用户设备 UE的第一基站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所述候 选小区属于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空中接口接入所述候选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 接到网管系统, 以使所述网管系统管理所述第一基站。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站 的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互联网,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 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站 的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对 所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所述第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所述第二基 站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11.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站 的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核心网对所 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所述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所述核心网连接 到所述网管系统。

12. 根据权利要求 8至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基站通过内置或者外插用户识别模块 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模块 USIM卡 作为所述 UE。

13. 根据权利要求 8至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基本 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网管系统的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地址、 虚拟局域网标识 VLAN ID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oE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14. 根据权利要求 8至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网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基站的运行信息, 以使所述 网管系统根据所述运行信息对所述第一基站进行维护。

15.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作为用户设备 UE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所述候选小区属于 第二基站, 所述基站位于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通过空中接口接入所述候选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 统, 以使所述网管系统管理所述基站。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通过所述互联网, 根据所述基站的身份认 证信息通过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对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将 所述第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根据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核 心网对所述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所述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所述核心网 连接到所述网管系统。

19. 根据权利要求 15至 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 站通过内置或者外插用户识别模块 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模块 USIM卡作为 所述 UE。

20. 根据权利要求 15至 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 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基本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管系统的地址、 所述基站的地址、 虚拟局域网标识 VLAN ID和基于 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oE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21. 根据权利要求 15至 2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 理器还用于,

向所述网管系统发送所述基站的运行信息, 以使所述网管系统根据所述 运行信息对所述基站进行维护。

Description:
管理基站的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管理基站的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的迅速增长, 移动网络的容量压力日益增加。 由于频谱资源有限, 提高频谱的复用率是提高移动网络容量的一个 重要手 段, 因此对小范围覆盖的基站的需求日益强烈。 基站数量成倍增长, 必然带 来运维成本的上升。 对于海量部署的基站来说, 如何降低运维成本是未来网 络竟争力的关键问题所在。

针对数量巨大的基站(尤其是小基站), 需要低成本快速部署。 但是在 部署时, 只有事先配置好基站的基本配置参数, 如网管系统互联网协议

( Internet Protocol, IP )地址,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十办议(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PPPoE )认证信息, 虚拟局域网 (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 )标识(Identity, ID )信息等, 基站才能连接到网管系统。 这些近端 的操作对工程师技能要求高, 增加了开站成本且影响开站的速度。

而且, 由于配置的参数错误, 或由于基站软硬件故障, 或由于链路的可 靠性相对较差, 都有可能造成维护链路不通, 无法远程维护基站, 也需到站 点进行人工维护。 运维效率低, 运维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基站的方法和基 站, 能够提高运维效率, 降低运维成本。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管理基站的方法, 包括:

作为用户设备 UE的第一基站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候选 小区属于第二基站, 该第一基站位于该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该第一基站通过空中接口接入该候选小区;

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该第一基站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 管系统, 以使该网管系统管理该第一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 证信息,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互联网,根据该第一基站的 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网管 系统对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 证信息,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该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 过该第二基站对该第一 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该第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该网 管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 证信息,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

该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 过该核心网对该第一基 站的身份认证,将该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通 过该核心网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三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第一基站通过内置或者外插 用户识别模块 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模块 USIM卡作为该 UE。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基站接收该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 息, 其中, 该基本配置信 息包括该网管系统的地址、 该第一基站的地址、 虚拟局域网标识 VLAN ID 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oE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五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基站向该网管系统发送该第一基站的运 行信息, 以使该网管系统 根据该运行信息对该第一基站进行维护。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接入单元, 用于作为用户设备 UE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 候选小区属于第二基站, 该基站位于该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通过空中接 口接入该候选小区;

连接单元, 用于根据该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 管系统, 以使该网管系统管理该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连接单元具体用 于, 通过 该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通过该互联网, 根据该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 该网管系统对该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连接单元具体用于, 根 据该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第二基站对该 基站的身份认证,将该第二基 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连接单元具体用于, 通 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根据该基站的身 份认证信息通过该核心网对该 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该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核心网连接到该网管系 统。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三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接入单元通过内置或者外插 用户识别模块 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模块 USIM卡作为该 UE。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该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息, 其中, 该基本配 置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的地址、 该基站的地址、 虚拟局域网标识 VLAN ID 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oE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五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基站还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该网管系统发送该基站的运行信息, 以使该网管系统 根据该运行信息对该基站进行维护。

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该处理器执行该程序,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作为用户设备 UE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候选小区属于第 二基站, 该基站位于该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通过空中接口接入该候选小区;

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以 使该网管系统管理该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 该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通过该互联网, 根据该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 该网管系统对该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 该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第二基站对该基 站的身份认证,将该第二基站 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 该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根据该基站的身份 认证信息通过该核心网对该基 站的身份认证,将该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通 过该核心网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三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基站通过内置或者外插用户 识别模块 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模块 USIM卡作为该 UE。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该网管 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息, 其中, 该基本配置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的地址、 该基站的地址、虚拟局域网标识 VLAN ID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oE 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五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处理器还用于, 向该网管系 统发送该基站的运行信息, 以使该网管系统根据该运行信息对该基站进行 维 护。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基站作为 UE, 利用空中接 口接入第二基站, 并通过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可以在传输网连接不可 用时使网管系统能够远程管理基站,从而能够 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基站的方法的流 图。

图 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 。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 。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 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 系统, 例如: 全 球移动通讯 (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 系统、 码分多 址(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系统、 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系统、 LTE频分双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系统、 LTE 时分双工(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 )、 全球互联 波接入 (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WiMAX )通信系统、无线保真( Wireless Fidelity, WiFi ) 系统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基站可以是上述各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例如, 可 以是 GSM或 CDMA中的基站(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 ), 也可以是 WCDMA中的基站( NodeB , NB ), 还可以是 LTE中的演进型基站( Evolved Node B , eNB或 eNodeB ), 本发明并不限定。

图 1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 1中, 在正常运行时, 基站 101和基站 102通过传输网连接网管系统 103, 网管系统 103可以对各 个基站进行操作和维护。 在未建立传输网连接或传输网连接发生故障时 , 网 管系统 103无法管理维护相应基站, 需要维护人员到站点进行处理。 例如, 在基站 101初始部署未开站时, 网管系统 103无法远程配置基站 101的基本 配置信息; 或者, 在基站 101运行后, 当基站 101与网管系统 103之间的传 输网连接发生故障时, 网管系统 103无法对基站 101进行远程维护。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传输网为有线网或微波网等。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基站的方法流程 。

S210, 作为 UE的第一基站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候选小 区属于第二基站, 该第一基站位于该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第一基站除了具有基站的功能外, 还具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 的功能, 即第一基站可以开启 UE模式, 例如, 第一基站中可以包含 UE模块。

例如,通过内置或者外插用户识别模块(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 卡或全球用户识别模块(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USIM )卡或 其他类似的模块, 第一基站可以作为 UE。 若候选小区为 WiFi系统, 第一基 站也可以利用用户名加密码的方式作为 UE。

作为 UE的第一基站可进行小区搜索。 第一基站位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 围内, 作为 UE的第一基站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候选小区属 于第二基站。

可选的, 该 UE可以为多频多模的 UE, 譬如该 UE至少具有 GSM、

WCDMA、 CDMA, LTE、 WIMAX、 WIFI等至少一种制式的用户设备功能。 例如, 当第二基站为 LTE系统的基站时, 该 UE作为 LTE系统的 UE, 或者, 当第二基站为 WCDMA系统的基站时, 该 UE作为 WCDMA系统的 UE。

S220, 第一基站通过空中接口接入该候选小区。

作为 UE的第一基站通过空中接口接入搜索到的第二 站的候选小区。

UE接入候选小区可釆用标准接入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S230, 根据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 到网管系统, 以使该网管系统管理该第一基站。

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用于识别第一基站的 身份,如数字证书和 /或密 钥信息等。

作为 UE的第一基站接入第二基站后, 根据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通过第二基站建立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的连接 , 即建立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 之间的管理通道。

可选的, 第一基站接入第二基站后,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 互联网, 然后该第一基站通过互联网, 利用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连接 到该网管系统。 可选的, 第一基站接入第二基站后, 将第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第一基 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具体的, 利用第二基站和网管系统间已有的管理通道, 当第二基站通过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后, 第一基站将第二基站作为转发 代理连接到网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基站的方法, 通过第一基站作为 UE, 利用空中接 口接入第二基站, 并通过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可以在传输网连接不可 用时使网管系统能够远程管理基站,从而能够 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可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 根据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该第 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互联网,根据该第一基站的 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网管 系统对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具体而言, 第一基站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后, 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 到互联网, 再通过该互联网连接网管系统。 由于第一基站不是普通的 UE, 它具有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该身份认证信息可以通过网管系 统对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对第一基站的身 份认证可以由安全认证模块执 行, 该安全认证模块可以在网管系统内部, 也可以在网管系统外部。 第一基 站向安全认证模块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例如互联网协议安全性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IPSEC )、 安全套接层协议( Secure Sockets Layer, SSL ) 或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TLS )等连接建立请求。 安全 认证模块对第一基站进行认证后, 建立安全连接, 从而第一基站连接到网管 系统, 即建立网管系统与第一基站之间的管理通道。

可选地,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 根据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该 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该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 过该第二基站对该第一 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该第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该网 管系统。

具体而言, 第一基站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后, 除了可以通过互联网 连接到网管系统外,也可以利用第二基站和网 管系统间已有的管理通道连接 到网管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基站先对第一基站进行身份认证, 第一基 站根据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可以通过第二 基站对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 认证请求消息可以釆用 IPSEC、 SSL或 TLS等请求消息。 第二基站对第一基 站进行认证后, 作为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之间的转发代理, 转发第一基站与 网管系统之间的管理数据, 从而建立第一基站到网管系统的连接。 具体地, 第二基站可以将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之间的通 信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 (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后再转发。

可选地,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 根据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该 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包括:

该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

该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 过该核心网对该第一基 站的身份认证,将该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通 过该核心网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具体而言, 第一基站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后, 除了可以将第二基站 作为转发代理外, 还可以将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基站 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后, 再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 核心网对第 一基站进行身份认证,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可以通 过核心 网对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认证请求消息可以 釆用 IPSEC、 SSL或 TLS等请 求消息。 核心网对第一基站进行认证后, 作为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之间的转 发代理, 转发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之间的管理数据, 从而建立第一基站到网 管系统的连接。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 核心网可以将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之间 的通信报文进行 NAT转换后再转发。

通过上述各种方式, 第一基站可以通过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从而 建立网管系统与第一基站之间的管理通道。 这样, 网管系统可以通过该管理 通道管理第一基站, 例如, 实现第一基站的远程开站或维护等。

可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基站接收该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 息。

该基本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网管系统的地 址、 该第一基站的地址、

VLAN ID和 PPPoE认证信息 (如用户名和密码) 中的至少一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通过该管理通道获取 基本配置信息。具体而言, 第一基站检测到自己处于未开站状态, 例如, 第一基站被初始部署时, 即第 一基站被人工安装好并开通电源, 未配置基本配置信息或者配置的基本配置 信息错误,则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并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 管系统, 即通过第二基站建立网管系统与第一基站之间 的管理通道。 然后, 网管系统 可以通过该管理通道对第一基站进行配置。 网管系统通过该管理通道向第一 基站下发基本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通过该管理通道接收该基本配置信息 , 根据该基本配置信息, 通过传输网连接到网管系统, 从而完成开站。

可选地, 在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的传输网连接可用后, 第一基站可以关 闭 UE模式。

也就是说,在通过传输网连接到网管系统后, 第一基站可关闭 UE模式, 断开通过第二基站建立的网管系统与第一基站 之间的管理通道。 可选地, 第 一基站也可以在接收到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 置信息后, 关闭 UE模式, 断 开通过第二基站建立的网管系统与第一基站之 间的管理通道, 然后根据该基 本配置信息, 通过传输网连接到网管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第一基站的开站过程中, 无需近端人工输入基本 配置信息, 有效地降低了近端操作复杂度和技能要求, 提高了开站速度, 降 低了成本。

可选地,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基站向该网管系统发送该第一基站的运 行信息, 以使该网管系统 根据该运行信息对该第一基站进行维护。

该运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日志、 告警信息、 性能统计信息和运行状态记 录中的至少一项。

在本实施例中, 网管系统通过该管理通道对第一基站进行维护 。 具体而 言, 第一基站在正常运营后, 维护链路(传输网连接)可能因故障 (例如, 基站本身故障, 接口故障, 传输线路故障等)发生链路中断。 第一基站检测 到传输网连接中断, 例如, 中断持续一段时间未恢复, 则作为 UE接入到第 二基站, 并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即通过第二基站建立网管系统 与第一基站之间的管理通道。 然后, 网管系统可以通过该管理通道对第一基 站进行维护。 第一基站通过该管理通道向网管系统发送第一 基站的运行信 息。 网管系统获取第一基站的运行信息后, 根据该运行信息对第一基站进行 维护, 例如, 对第一基站进行故障定位和故障恢复操作等, 从而恢复原有的 传输网连接。 另外, 网管系统还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状态查询、 配置修改、 软件升级、 软件版本回退、 故障处理等操作。

可选地, 在第一基站与网管系统的传输网连接可用后, 第一基站可以关 闭终端模式。 也就是说, 第一基站在确定与网管系统的传输网连接恢复 后, 可关闭 UE模式, 断开通过第二基站建立的网管系统与第一基站 之间的管理 通道。

例如, 第一基站检测到原有的传输网连接恢复正常后 , 可以关闭 UE模 式, 转换成基站模式, 恢复正常业务运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第一基站的维护过程中, 无需人工到现场即可远 程获取第一基站的运行信息, 进行故障定位和故障恢复操作, 有效地降低了 运维成本和故障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基站釆用 UE模式与其他基站进行业务测试。

也就是说,第一基站除了可以提供无线的配置 和维护通道(互联网连接) 夕卜, 还可以提供测试的功能, 即第一基站作为 UE与周围其他基站进行业务 测试。 可选地, 第一基站或其他基站还可以将测试信息反馈到 网管系统用于 分析。 这样, 可以减少路测的工作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基站的方法, 通过第一基站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 站并通过第二基站建立网管系统与第一基站之 间的管理通道,可以在传输网 连接不可用时使网管系统能够远程管理基站, 从而能够提高运维效率, 降低 运维成本。

应理解,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 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 着执行顺序的先后, 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 而不应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基站 的方法, 下面将描述根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3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 3所示, 该基 站 300包括:

接入单元 310, 用于作为 UE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候选 小区属于第二基站, 该基站 300位于该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通过空中接 口接入该候选小区;

连接单元 320, 用于根据该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信息, 通过该第二基站 连接到网管系统, 以使该网管系统管理该基站 3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基站 300除了具有基站的功能外, 还具有 UE的功 能。 接入单元 310作为 UE的可进行小区搜索。 该基站 300位于第二基站的 覆盖范围内, 接入单元 310作为 UE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候 选小区属于第二基站。 然后, 接入单元 310通过空中接口接入该候选小区 可选的, 该 UE 可以为多频多模的 UE, 譬如该 UE至少具有 GSM、 WCDMA、 CDMA, LTE、 WIMAX、 WIFI等至少一种制式的用户设备功能。 例如, 当第二基站为 LTE系统的基站时, 该 UE作为 LTE系统的 UE, 或者, 当第二基站为 WCDMA系统的基站时, 该 UE作为 WCDMA系统的 UE。

该接入单元 310通过内置或者外插 SIM卡或 USIM卡或其他类似的模块 作为该 UE。 若候选小区为 WiFi系统, 第一基站也可以利用用户名加密码的 方式作为 UE。

连接单元 320根据该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第二基站建立基站 300与网管系统的连接, 即建立基站 300与网管系统之间的管理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通过作为 UE, 利用空中接口接入第二基站, 并 通过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可以在传输网连接不可用时使网管系统能够 远程管理基站, 从而能够提高运维效率, 降低运维成本。

可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 该连接单元 320具体用于, 通过该第 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通过该互联网, 根据该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 该网管系统对该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 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单元 310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后,连接单元 320 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再通过该互联网连接网管系统。 对基站 300 的身份认证可以由安全认证模块执行, 该安全认证模块可以在网管系统内 部, 也可以在网管系统外部。 连接单元 320向安全认证模块发送连接建立请 求, 例如 IPSEC、 SSL或 TLS等连接建立请求。 安全认证模块对基站 300 进行认证后, 建立安全连接, 从而基站 300连接到网管系统, 即建立网管系 统与基站 300之间的管理通道。

可选地,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 该连接单元 320具体用于, 根据该 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第二基站对该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将该第 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 接入单元 310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后, 第二基站先 对基站 300进行身份认证, 连接单元 320根据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信息可以 通过第二基站对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 认证请求消息可以釆用 IPSEC、 SSL 或 TLS等请求消息。第二基站对基站 300进行认证后,作为基站 300与网管 系统之间的转发代理, 转发基站 300与网管系统之间的管理数据, 从而建立 基站 300到网管系统的连接。 具体地, 第二基站可以将基站 300与网管系统 之间的通信报文进行 NAT转换后再转发。

可选地,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 该连接单元 320具体用于, 通过该 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根据该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核心网对该 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 将该核心网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核心网连接到该网 管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单元 310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后,连接单元 320 再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 核心网对基站 300进行身份认证, 连接单 元 320根据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信息可以通过核心网对基站 300的身份认证。 认证请求消息可以釆用 IPSEC、 SSL或 TLS等请求消息。 核心网对基站 300 进行认证后, 作为基站 300与网管系统之间的转发代理, 转发基站 300与网 管系统之间的管理数据, 从而建立基站 300到网管系统的连接。 与前述实施 例类似, 核心网可以将基站 300与网管系统之间的通信报文进行 NAT转换 后再转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如图 4所示, 该基站 300还包括: 接收单元 330, 用于接收该网管系统发送的基本配置信息。

该基本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网管系统的地 址、 该基站 300的地址、 VLAN ID和 PPPoE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该基站 300可以根据该基本配置信息, 通过传输网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从而完成开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基站的开站过程中, 无需近端人工输入基本配置 信息, 有效地降低了近端操作复杂度和技能要求, 提高了开站速度, 降低了 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如图 4所示, 该基站 300还包括: 发送单元 340, 用于向该网管系统发送该基站 300的运行信息, 以使该 网管系统根据该运行信息对该基站 300进行维护。

该运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日志、 告警信息、 性能统计信息和运行状态记 录中的至少一项。

该网管系统可以根据该运行信息对该基站 300进行维护。 另外, 该网管 系统还可以对基站 300进行状态查询、配置修改、软件升级、软件 版本回退、 故障处理等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基站的维护过程中, 无需人工到现场即可远程获 取基站的运行信息, 进行故障定位和故障恢复操作, 有效地降低了运维成本 和故障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选地, 该基站 300还包括:

测试单元, 用于釆用 UE模式与其他基站进行业务测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3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基站的 方法中的第一基站,并且基站 3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 /或功能 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通过作为 UE接入到第二基站并通过第二基站建 立网管系统与该基站之间的管理通道, 可以在传输网连接不可用时使网管系 统能够远程管理基站, 从而能够提高运维效率, 降低运维成本。

图 5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 ,包括处理器 502(例 如 CPU )和存储器 506。 可选地, 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 505或者其他通 信接口, 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 503, 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 理器 502用于执行存储器 506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 例如计算机程序。 存储 器 506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也 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 non- volatile memory ),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 储器。 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 505 (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 实现与至少一个 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 506存储了程序 5061,处理器 502执行程序 5061,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作为用户设备 UE通过小区搜索, 搜索到候选小区, 该候选小区属于第 二基站, 该基站位于该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通过空中接口接入该候选小区;

根据该第一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以 使该网管系统管理该基站。

可选地,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互联网, 通过该互 联网, 根据该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网管系统对 该基站的身份认证, 连 接到该网管系统。 可选地,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该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第二基 站对该基站的身份认证, 将该第二基站作为转发代理, 通过该第二基站连接 到该网管系统。

可选地,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该第二基站接入到核心网, 根据该基 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该核心网对该基站的身 份认证,将该核心网作为转发 代理, 通过该核心网连接到该网管系统。

可选地,该基站通过内置或者外插用户识别模 块 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 模块 USIM卡作为该 UE。

可选地,该处理器还用于,接收该网管系统发 送的基本配置信息,其中, 该基本配置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的地址、 该基站的地址、 虚拟局域网标识 VLAN ID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 PPPoE认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 该处理器还用于, 向该网管系统发送该基站的运行信息, 以使 该网管系统根据该运行信息对该基站进行维护 。

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作为 UE, 利用空中接口接入第二基站, 并通过第二基站连接到网管系统, 可以 在传输网连接不可用时使网管系统能够远程管 理基站,从而能够提高运维效 率, 降低运维成本。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术语 "和 /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 关联关系, 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 例如, A和 /或 可以表示: 单独存在 A, 同时存在 和^ 单独存在 B这三种情况。 另外, 本文中字符 "/", 一 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 "或" 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 现, 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 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 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 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 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 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 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 描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 应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 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外,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 耦合或直接辆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 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辆合或 通信连接, 也可以是电的, 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 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 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 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 一个单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釆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釆用软件 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 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 售或使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 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 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 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 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 是个人计算 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 方法的全部或部 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 (ROM,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 4诸器 (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 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 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