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FOR MANAGING OPTICAL FIBER NETWORK, TERMINAL AND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107313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 a method for managing an optical fiber network, a terminal, and a system, so as to manage an optical fiber in an intelligent manner, which provides a low error rate and facilitates management. The method for managing an optical fiber network comprises: a terminal obtain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rom a management system and sending to an ODN device an identifier of a configuration port to be connected to an optical fiber, so that the ODN device instructs, according to the configuration port identifier, one end of the optical fiber to be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nfiguration port; next, according to a received first identifier of one end of the optical fib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figuration port identifier sent by the ODN device, and a second identifier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optical fiber sent by a detecting module, the terminal sending to the ODN device an identifier of a configuration peer port to be connected to the optical fiber, so that the ODN device instructs,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configuration peer port identifier, the other end of the optical fiber to be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nfiguration peer port, thereby completing connection of the optical fiber.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managing an optical fiber network.

Inventors:
WENG ZHENBIN (CN)
LIU HUAQING (CN)
LI DE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0204
Publication Date:
July 25, 2013
Filing Date:
January 08,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HUAWEI 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B10/07; H04L12/24; H04Q1/14
Foreign References:
US20040240807A12004-12-02
CN101982797A2011-03-02
US20040052471A12004-03-18
CN102571201A2012-07-11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2800305A4
Download PDF:
Claims:
1、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记录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 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向光分配网络 0 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 端口; 接收所述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 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 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由所述 ODN设备检测并发送; 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由光纤检 测模块对所述光纤另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其中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 第二标识——对应; 根据接收到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 所述配置信息,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 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 的配置对端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接收 ODN设备返回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后,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 应关系, 以使得在接收到第二标识后,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 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对应 ,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 识。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接入光纤 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以光纤配置信息的方式反馈给管理系统; 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纤配置信息, 并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实际光 纤配置信息; 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包括实际连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 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实际连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是否一致, 并将不 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 以使得操作 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 ODN设备发 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前还包括:

向 ODN设备发送釆集指令, 指示所述 ODN设备釆集并返回实际光 纤配置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接入光纤 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以光纤配置信息的方式反馈给管理系统;

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由光纤检测模 块对所述光纤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一查询指令, 以使得 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纤配置信息针对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 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向 ODN设备发送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 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接入光纤 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以光纤配置信息的方式反馈给管理系统;

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由光纤检测模 块对所述光纤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二查询指令, 以使得 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纤配置信,包、针对接收到的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 标识查询对应的光路由信息; 所述光纤路由信息为从网络到用户的光纤 链接信息;

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光纤路由信息, 以便于操作人员根据所述 光纤路由信息排查系统连接故障。

7、 一种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 用于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记录 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 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 应的配置端口;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 0 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 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由 ODN设备检测并发送;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另一端 的第二标识由光纤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另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其中每 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 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 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 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对应关系建立单元, 用于在接收 ODN设备返回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 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后,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以使得在接收到第二标识后, 根据所述 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对应, 向所述 ODN设备发 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9、 根据权利要求 7或 8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信息反馈单元, 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以光纤配置信息的方式反馈给管 理系统。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 用于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信息反馈单元反馈的所述 光纤配置信息, 并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所述实际光 纤配置信息包括实际连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 以及 实际连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比较单元, 用于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是 否一致, 并将不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发送给管理系 统, 以使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 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釆集指令, 指示所述 ODN设 备釆集并返回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 一标识由光纤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第四发送单元, 用于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 一查询指令, 以使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信息反馈单元反馈的所述光 纤配置信息针对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第五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第五发送单元, 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 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 置端口。

13、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 一标识由光纤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第六发送单元, 用于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 二查询指令, 以使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信息反馈单元反馈的所述光 纤配置信息针对接收到的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所述光纤所在链 路的光路由信息;

第七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光纤路由信息, 以便 于操作人员根据所述光纤路由信息排查系统连接故障。

14、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ODN设备、 检测模 块, 所述 ODN设备, 用于获取配置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 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检测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配置端口标识从 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中获取; 所述检测模块, 用于检测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其中每条光纤的 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所述 ODN设备, 还用于获取配置对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配置对端口 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 居 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获取。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终 端和供电模块, 所述终端, 用于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并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 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便于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 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 口后 , 检测并向终端发送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终端, 还用于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 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终端, 还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并向终端返回的光纤另一 端的第二标识, 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 所述配置信息,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 述 ODN设备根据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 端口; 其中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所述终端, 还用于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对应的配置对端 口标识, 以及被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以光纤配置信息的方式 反馈给管理系统; 所述供电模块, 用于为所述光纤网络管理系统供电。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用于在接收 ODN设备返回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 的配置端口标识后,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 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以使得在接收到第二标识后, 根据所述对应关 系以及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对应,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 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 还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釆集指令;

所述 ODN设备, 还用于接收所述釆集指令, 并根据所述釆集指令釆 集并返回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 还用于在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并接收 ODN 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后, 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 纤配置信息是否一致, 并将不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发送给管理系统, 以使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 还用于检测并向终端返回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终端,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标识, 并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 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一查询指令, 以使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纤配 置信息针对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终端 ,还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并向 ODN 设备发送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 ODN设备,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 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19、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 还用于检测并向终端返回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终端,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标识, 并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 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二查询指令, 以使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纤配 置信息针对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对应的光路由信息;

所述终端, 还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光纤路由信息, 以便于 操作人员根据所述光纤路由信息排查系统连接故障。 20、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信 中继模块, 用于透明传输终端、 ODN设备、 检测模块之间的通信信息, 所述通信中继模块集成在所述供电模块上。

21、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集成在所述供电模块上, 或

所述检测模块集成在所述 ODN设备上。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终端及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 2012 年 1 月 18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16009.2、 发明名称为"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终端及系统,,的中国专 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终 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技术的发展, 光纤到小区、 光纤到大楼、 光纤到户 已经开始应用, 光纤跳线的数量越来越多, 传统的 ODN (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 光分配网络) 釆用无源的方案, 在光纤跳线的两 端端口上粘贴指示标签, 指示该光纤需要插入的配置端口,操作人员根 据指示标签连接光纤跳线或维护光纤连接。 在实现上述光纤连接或维护的管理过程中,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 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上述的光纤管理方法使用人工操作, 容易存在人 为错误, 不方便管理, 且不能进行自动化巡线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终端及系统, 可以 智能地进行光纤的管理, 出错率低, 管理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包括:

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记录光纤连接的配置端 口标 i只和配置对端口标 i只; 向光分配网络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 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 纤一端插入对应的 配置端口; 接收所述 O 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 端口 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 识,在光纤一端插 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由所述 0DN设备检测并发送; 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由光纤 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另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其中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 和第二标识——对应; 根据接收到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和所述配置信息, 向 0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 得所述 0 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 纤另一端插 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一种终端, 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 用于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记 录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 纤一端插 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 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 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由 ODN设备检测并发送;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另一 端的第二标识由光纤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另一 端进行检测后返回;其中 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 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 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 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ODN设备、检测模块, 所述 ODN设备, 用于获取配置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配置端口标 识 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后,检测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 口标识; 所述配置端口标 识从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中获取; 所述检测模块, 用于检测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其中每条光纤 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所述 ODN设备, 还用于获取配置对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配置对 端 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才艮 据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获取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终端及系统, 通过 终端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并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 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该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 对 应的配置端口; 然后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 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以及检测模块 发送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 标识,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得 ODN设 备根据接收到的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 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 口, 从而实现光纤的智能管理, 此方法可以降低光纤连接的出错率, 且 方便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 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实施例 1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 2为实施例 2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 3为实施例 2提供的一种自动巡线方法流程图;

图 4为实施例 2提供的一种光纤连接维护方法流程图;

图 5为实施例 2提供的一种光纤路由信息获得方法流程图; 图 6为实施例 3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 7为实施例 3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 8为实施例 3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 9为实施例 3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 10为实施例 3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 11为实施例 4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示意图;

图 12为实施例 4提供的另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如图 1 所示, 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 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在需要进行光纤连接操作时, 管理系统会向终端下发配置信息, 当然, 所述配置信息也可以是管理系统定时发送。 所述配置信息记录有 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 口标识 对应。

102、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终端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后, 就会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 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 光纤一端需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点亮所 述对应的配置端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纤一端需 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 口,也可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指示光纤一端 需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 口, 在此不作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设备的指 示将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103、 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 置端 口标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ODN设备能够检测出光纤一 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然后, ODN设备将光纤一端的 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接收 ODN设备 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 标识。

104、 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操作人员将光纤的另一端插 入检测模块的检测口, 所述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出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 识, 随后检测模块将所述第二标识发送给终端。 其中, 同一条光纤中第 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具体的,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中都含有本端编码 +对端编码, 例如, 一根光纤的第一标识为 1122 , 其 中 11为本端编码, 22为对端编码,则此才艮光纤的第二标识对应 2211 , 其中 22为本端编码, 11为对端编码。 当然, 同一条光纤中第一标识和 第二标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对应, 在此不做限定。

105、 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 置信息,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以及所述光纤 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可以得知此 根光纤另一端所对应的配 置对端口标识, 终端将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发送给 ODN 设备, 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 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 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点亮所述对应的配置对端 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纤另一端需要插入的对应 的配置对端口,也可以通 过其他指示信息来指示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对 应的配置对端口,在此不 做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的指示将光纤 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至此, 一才艮光纤两端分别接入了对应的 端口中, 光纤接入的连接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通过终端从管理系 统获得配置信息并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 所述 ODN 设备 居该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 置端 口; 然后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 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及检测模块发送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以使 得 ODN设备根据接收 到的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 的配置对端口,从而实现 光纤的智能管理, 此方法可以降低出错率, 且方便管理。 实施例 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如图 2 所示, 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 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在需要进行光纤连接操作时, 管理系统会向终端下发配置信息, 当然, 所述配置信息也可以是管理系统定时发送。 所述配置信息记录有 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 口标识 对应。

202、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终端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后, 就会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 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 光纤一端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点亮所述 对应的配置端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纤一端要插 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也 可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指示光纤一端要插入 的对应的配置端口,在此 不作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的指示将光 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203、 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 置端 口标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ODN设备能够检测出光纤一 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然后, ODN设备将光纤一端的 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接收 ODN设备 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 标识。

204、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 间的对应关系。 终端在接收 ODN设备返回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 置端 口标识后,会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置 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 识间的对应关系,即每个第一标识对应唯 个配置端口标识和唯 个配置对端口标识。

205、 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操作人员将光纤另一端插入 检测模块的检测口, 所述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出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 识, 随后检测模块将所述第二标识发送给终端。其 中, 同一条光纤中第一标 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具体的,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都 含有本端编码 +对端编码, 例如, 一根光纤的第一标识为 1122 , 其中 11为本端编码, 22为对端编码, 则此才艮光纤的第二标识对应为 2211 , 其中 22为本端编码, 11为对端编码。 当然, 同一条光纤中第一标识和 第二标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对应, 在此不做限定。

206、 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标识及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 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 口标识。 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取到与所述 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 同一条光纤中的第一标识, 并根据第一 标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得知此才艮 光纤另一端所对应的配置对端口标识。之后终 端将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 发送给 ODN设备, 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 指示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 点亮所述对应的配置对端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 纤另一端需要插入的对 应的配置对端口,也可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 指示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 对应的配置对端口,在此不做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的指示将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 对端口。 至此, 一根 光纤两端分别接入了对应的端口中, 光纤的连接完成。

207、 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 识, 以及被接 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以光纤配置信息 的方式反馈给管理系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标识及第一标识与对应 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 口标识后,也会将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 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 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以光 纤配置信息的方式反馈 给管理系统。 其中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 识, 以及被 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关系 为:被接入的一根光纤的 第一标识对应光纤一端接入的配置端口标识, 第二标识对应光纤另一端 接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 对应, 配置端口标识 与配置对端口标识也 对应。 在应用上述管理方法进行光纤连接的基础上, 还可以实现自动巡 线, 以检测光纤的连接是否正确, 如图 3所示, 自动巡线的过程包括以 下步骤:

301、 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纤配置信息。 终端在接收到管理系统下发的光纤配置信息时 , 就要启动自动巡 线功能业务。所述光纤配置信息为步骤 207中终端向管理系统反馈的光 纤配置信息。

302、 向 ODN设备发送釆集指令。 终端向 ODN设备发送釆集指令, 指示所述 ODN设备釆集并返回 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303、 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包括实际连接光纤的配 置端口标识和配置 对端口标识, 以及实际连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所述实际光纤 配置信息中的实际连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 配置对端口标识,以及实 际连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为——对应 。

304、 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 息是否一致, 并将不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配置信 息发送给管理系统,以使 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终端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 置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 息的——对应关系为一 致即在所述光纤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标识、 第二标识、 配置端口、 配置对 端口四个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连接信息中的实 际第一标识、实际第二标 识、 实际配置端口、 实际配置对端口四个信息都一致时, 则说明光纤连 接正确; 若四个信息中有至少一个不一致, 则说明光纤连接错误, 终端 就将不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配置信 息发送给管理系统,从而 使管理系统得知光纤连接的错误点在哪,进而 指示操作人员改正此光纤 连接的错误。 在应用上述管理方法进行光纤连接的基础上, 还可以在光纤连接 脱落时进行光纤连接的维护。如图 4所示, 光纤连接维护的方法过程包 括以下步骤:

401、 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终端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由光纤 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

光纤长时间连接, 因为种种原因光纤一端会脱落, 操作人员将断 开的光纤一端插入检^! 'J模块中,所述检 'J模块可以检测出光纤一端的第 一标识, 随后检测模块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终端。终 端接收所述第一 标识。

402、 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一标识及第一查询指令 。 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 一查询指令, 以使 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纤配置信息针对所 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查询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在步骤 207 中, 管理系统已接收存储有所述光纤配置信息, 所述 光纤配置信息包括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 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 被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这四个标识有——对应的关系,在 此不再赘述。 终端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一标识及第一查询 指令, 管理 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标识和第一查询指令查 询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将 查询到断开的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 配置端口标识。管理系统 根据第一查询指令将查询到的所述对应的配置 端口标识发送给终端。

403、 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404、 向 ODN设备发送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终端向 ODN设备发送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 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终端将所述配置端口标识发送给 ODN设备, 所述 ODN设备根据 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要 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点亮所述对应的配置端口的指 示灯来指示断开 的光纤一端需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也可 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指 示断开的光纤一端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 在此不做限定。进行光纤 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的指示将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 置端口。 至此, 此根断开的光纤一端已接入了对应的端口中, 光纤连接 的维护完成。 当用户连接出现故障时, 会向管理系统报告故障, 管理系统得到 故障报告会向终端下发通知, 操作人员通过终端接到通知时排查故障, 有时需要获得光纤路由连接信息,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如图 5所示, 光纤路由信息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1、 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操作人员将连接出现故障的用户端口的光纤一 端拔下插入到检测 模块中, 所述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出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 随后检测模块 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终端。 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标识。

502、 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一标识及第二查询指令 。 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 二查询指令, 以使 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纤配置信息针对所 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查询对应的光路由信息;所述光纤路由信息为 从网络到用户的光纤链接 信息。 管理系统已接收到所述光纤配置信息, 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包括被 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接入光纤的第一标 识和第二标识, 这四个标识有——对应的关系, 在此不再赘述。 管理系 统接收到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后会将其与此光线 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纤路 由信息对应存储。 终端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一标识及第二查询 指令, 管理系统根 据接收到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查询指令将查询到 对应的光纤路由信息。管 理系统根据第一查询指令将查询到的所述对应 的配置端口标识发送给 终端。

503、 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光纤路由信息。 终端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光纤路由信息, 操作人员就可以通 过终端得知出现故障的用户侧端口到 OLT ( optical line terminal , 光线 路终端)设备侧端口的光纤链路信息, 从而方便管理人员排查故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由供电模块向 ODN设备和检测模块提供 电力, 以使得 ODN设备和检测模块能够正常运行。 终端与 ODN设备、 检测模块之间的通信, 由终端自行与 ODN设备、 检测模块建立通信通 道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由通信中继来建立终端与 ODN设备、 检测模块 之间的通信通道来实现。 具体的, 所述通信所用的通信方式可以是无线 或者有线的通信方式, 包含但不限于移动通信方式(2G、 3G、 4G等制 式) 、 WIFI、 WiMAX、 铜线、 光纤、 USB等通信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 通过终端从管理系 统获得配置信息并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 所述 ODN 设备 居该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 置端 口; 然后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 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及检测模块发送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以使 得 ODN设备根据接收 到的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 的配置对端口,从而实现 光纤的连接, 此方法可以降低出错率, 且方便管理。

另外, 本方法还可以通过终端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 纤配置信息, 并接收 0 DN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然后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 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是否一致,并将不 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 际光纤配置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 以使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这样可以自动完成巡线检测, 方便管理。 另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维护的方法和光 纤路由信,包、 获得方法通过终端智能管理, 不需人工查询, 可以降低出错率, 且方便 管理。

实施例 3 :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如图 6 所示, 所述终端包括信 息获取单元 601 , 第一发送单元 602 , 第一接收单元 603 , 第二接收单 元 604 , 第二发送单元 605。 信息获取单元 601 , 用于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 记录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 识。 在需要进行光纤连接操作时, 管理系统会向终端下发配置信息, 当然, 所述配置信息也可以是管理系统定时发送。 所述配置信息记录有 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 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 口标识 对应。 第一发送单元 602 , 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 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 纤一 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 终端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后, 就会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 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 光纤一端需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点亮所 述对应的配置端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纤一端需 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 口,也可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指示光纤一端 需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 口, 在此不作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的 指示将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第一接收单元 603 , 用于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 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所述光纤一端的第 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 标识,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由 ODN设备检测并发送。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ODN设备能够检测出光纤一 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然后, ODN设备将光纤一端的 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接收 ODN设备 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 标识。 第二接收单元 604 , 用于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另 一端的第二标识由光纤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另 一端进行检测后返回;其 中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操作人员将光纤的另一端插 入检测模块的检测口, 所述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出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 识, 随后检测模块将所述第二标识发送给终端。 其中, 同一条光纤中第 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具体的,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中都含有本端编码 +对端编码, 例如, 一根光纤的第一标识为 1122 , 其 中 11为本端编码, 22为对端编码,则此才艮光纤的第二标识对应 2211 , 其中 22为本端编码, 11为对端编码。 当然, 同一条光纤中第一标识和 第二标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对应, 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发送单元 605 ,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所 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 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 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取到与所述 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 同一条光纤中的第一标识, 并根据第一 标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得知此才艮 光纤另一端所对应的配置对端口标识。之后终 端将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 发送给 ODN设备, 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 指示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 点亮所述对应的配置对端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 纤另一端需要插入的对 应的配置对端口,也可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 指示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 对应的配置对端口,在此不做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的指示将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 对端口。 至此, 一根 光纤两端分别接入了对应的端口中, 光纤的连接完成。 图 6所示的终端用于完成实施例 1 中图 1所示的方法。 进一步的, 如图 7所示, 所述终端还包括对应关系建立单元 606 , 信息反馈单元 607。 对应关系建立单元 606 , 用于在第一接收单元 603接收 ODN设备 返回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 标识后 ,建立所述第一标 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以使得在接 收到第二标识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 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的对应 ,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终端在接收 ODN设备返回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 置端 口标识后,会建立所述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置 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 识间的对应关系,即每个第一标识对应唯 个配置端口标识和唯 个配置对端口标识。 信息反馈单元 607 ,用于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 口标识 ,以及被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以光 配置信息的方式 反馈给管理系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标识及第一标识与对应 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 口标识后,也会将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 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 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以光 纤配置信息的方式反馈 给管理系统。 图 7所示的终端用于完成实施例 2中图 2所示的方法。 进一步的, 如图 8 所示, 在上述终端的基础上,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 801 , 第三接收单元 802 , 比较单元 803。 第三发送单元 801 ,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釆集指令,指示所述 ODN 设备釆集并返回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终端在进行自动巡线时会向 ODN 设备发送釆集指令, 指示所述 ODN设备釆集并返回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第三接收单元 802 ,用于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信息反馈单元 607反 馈的所述光纤配置信息, 并接收 0 D Ν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包括实际连接光纤的配 置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 口标识, 以及实际连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比较单元 803 ,用于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 置信 息是否一致,并将不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 际光纤配置信息发送给管 理系统, 以使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终端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 置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 息的——对应关系为一 致即在所述光纤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标识、 第二标识、 配置端口、 配置对 端口四个信息和所述实际光纤连接信息中的实 际第一标识、实际第二标 识、 实际配置端口、 实际配置对端口四个信息都一致时, 则说明光纤连 接正确; 若四个信息中有至少一个不一致, 则说明光纤连接错误, 终端 就将不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配置信 息发送给管理系统,从而 使管理系统得知光纤连接的错误点在哪,进而 指示操作人员改正此光纤 连接的错误。 图 8所示的终端用于完成实施例 2中图 3所示的方法。 进一步的, 如图 9所示,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 901 , 第 四发送单元 902 , 第五接收单元 903 , 第五发送单元 904。 第四接收单元 901 , 用于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 的第一标识由光纤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一端进 行检测后返回。 第四发送单元 902 ,用于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 及第一查询指令,以使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 述信息反馈单元 607反馈 的所述光纤配置信息针对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 标识查询对应的配置端 口标识。 第五接收单元 903 , 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第五发送单元 904 , 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以 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 纤一端插入 对应的配置端口。 图 9所示的终端用于完成实施例 2中图 4所示的方法。 进一步的, 如图 10所示,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 1001 , 第六发送单元 1002 , 第七接收单元 1003。 第六接收单元 1001 , 用于接收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 所述光纤一 端的第一标识由光纤检测模块对所述光纤一端 进行检测后返回。

第六发送单元 1002 , 用于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 识及第二查询指令, 以使得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信息反馈单元 607 反馈的所述光纤配置信息针对接收到的所述光 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 所述光纤所在链路的光纤路由信息。 第七接收单元 1003 ,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光纤路由信息 图 10所示的终端用于完成实施例 2中图 5所示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包含但不限于智能 手机、 掌上电脑、 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 自定义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 通过终端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 息并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所述 ODN设 备根据该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 的配置端口;然后终端根 据接收到的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 置端口标 识, 以及检测模块发送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向 ODN设备发送光 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得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配置对端口 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从而实现光纤的连接, 此 方法可以降低出错率, 且方便管理。

另外, 本终端还可以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纤配置信 息, 并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然后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 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是否一致,并将不一致的 光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 配置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 以使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这样可 以自动完成巡线检测, 方便管理。

另外, 本终端还可以进行光纤连接维护和光纤路由信 息查询, 不 需人工查询, 可以降低出错率, 且方便管理。 实施例 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如图 11所示, 所述 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ODN设备 112、 检测模块 113 , 所述 ODN设备 112 , 用于获取配置端口标识并 居所述配置端口 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在光 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 口后,检测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 端口标识; 所述配置端口 标识从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中获取。 所述检测模块, 用于检测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其中每条光纤 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所述 ODN设备, 还用于获取配置对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配置对 端 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才艮 据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获取 。 进一步的,如图 11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 111、供电模块 114。 终端 111 , 用于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息, 并向 ODN设备 112发 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终端 111 , 用于在需要进行光纤连接操作时, 管理系统会向终 端 111下发配置信息,当然,所述配置信息也可以 是管理系统定时发送。 所述配置信息记录有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和配置对端口标识,配置 端口标识和配置对端口标识——对应。终端 111从管理系统获得配置信 息后, 就会向 ODN设备 112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ODN设备 112 , 用于接收所述配置端口标识并 居所述配置端口 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在光 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 口后 , 检测并向终端发送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 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 ODN设备 112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 端 需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 其中 ODN设备 112可以通过点亮所述对 应的配置端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纤一端需要插 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也 可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指示光纤一端需要插 入的对应的配置端口,在 此不作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 112的指 示将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后, ODN设备 112能够检测出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 置端口 标识。 然后, ODN设备 112将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 标识发送给终端 111。 终端 111 , 还用于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 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检测模块 113 , 用于检测并向终端返回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 其 中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在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后, 操作人员将光纤的另一端插 入检测模块的检测口, 所述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出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 识, 随后检测模块将所述第二标识发送给终端。 其中, 同一条光纤中第 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 具体的,每条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中都含有本端编码 +对端编码, 例如, 一根光纤的第一标识为 1122 , 其 中 11为本端编码, 22为对端编码,则此才艮光纤的第二标识对应 2211 , 其中 22为本端编码, 11为对端编码。 当然, 同一条光纤中第一标识和 第二标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对应, 在此不做限定。 终端 111 , 还用于接收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并根据接收到的第 二标识、 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所述配置信息, 向 ODN设备发送 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 以使得所述 ODN设备根据所述配置对端 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 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后,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获取到与所述 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 同一条光纤中的第一标识, 并根据第一 标识与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得知此才艮 光纤另一端所对应的配置对端口标识。之后终 端将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 发送给 ODN设备, 所述 ODN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对端口标识 指示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对应的配置对端口。 其中 ODN设备可以通过 点亮所述对应的配置对端口的指示灯来指示光 纤另一端需要插入的对 应的配置对端口,也可以通过其他指示信息来 指示光纤另一端要插入的 对应的配置对端口,在此不做限定。 进行光纤连接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 ODN的设备的指示将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 对端口。 终端 111 ,还用于将被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对应 配置对端 口标识,以及被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 识以光纤配置信息的方式 反馈给管理系统。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标识及第一标识与对应 的配置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 口标识后,也会将接入光纤的配置端口标识和 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及被 接入光纤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对应以光 纤配置信息的方式反馈 给管理系统。 供电模块 114 , 用于为所述光纤网络管理系统供电。 集成了电池的供电模块确保了系统的供电能力 , 而且电池单独集 成, 与终端分离可以使终端更加轻便, 方便操作人员手持。 还可以为供 电模块中的电池增加抗摔措施, 增加电池抗摔能力。 进一步的, 所述终端 111还用于在接收 ODN设备返回的光纤一端 的第一标识和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后,建立所 述第一标识与对应的配置 端口标识、 配置对端口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即每个第一标识对应唯 个配置端口标识和唯——个配置对端口标识。 以使得在接收到第二标识 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 进一步的, 所述终端 111 , 还用于向 ODN设备发送釆集指令。 所述 ODN设备 112 , 还用于接收所述釆集指令, 并根据所述釆集 指令釆集并返回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 111 ,还用于在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纤配置信息 接收 ODN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后, 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息和所述 实际光纤配置信息是否一致,并将不一致的光 纤配置信息和实际光纤配 置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 以使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进一步的, 在进行光纤连接的维护时, 所述检测模块 113 ,还用于检测并向终端 111返回光纤一端的第一 标识。

所述终端 111 ,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标识, 并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 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一查询指令,以使得 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 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对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终端 111 , 还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 并 向向 ODN设备发送所述配置端口标识。 所述 ODN设备 112 ,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 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置端口。 进一步的, 当用户连接出现故障时, 会向管理系统发送故障报告, 管理系统得到故障报告会向终端下发通知,操 作人员通过终端接到通知 时排查故障, 有时需要获得光纤路由连接信息, 此时,

所述检测模块 113 ,还用于检测并向终端 111返回光纤一端的第一 标识;

所述终端 111 ,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标识, 并向管理系统发送所述 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及第二查询指令,以使得 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光 纤一端的第一标识查询对应的光路由信息; 所述终端 111 , 还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光纤路由信息 。 进一步的, 如图 12所示, 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中继模块, 用于透 明传输终端、 ODN设备、 检测模块之间的通信信息, 所述通信中继模 块集成在所述供电模块上形成通信中继、 供电模块 115。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的通信方式可以是无线 或者有线的通信方 式,包含但不限于移动通信方式( 2G、 3G、 4G等制式)、 WIFI、 WiMAX、 铜线、 光纤、 USB 等通信方式。 可选的, 有的终端需要通信中继模块 来连通终端 111与 ODN设备 112、 检测模块 113之间的通信通道, 有 的终端则不需要, 在此视终端的具体情况而定。 图 11或图 12 中的检测模块 113为独立集成, 当然可选的, 所述 检测模块 113还可以集成在所述通信中继、供电模块 115上或者供电模 块 114或集成在所述 ODN设备 112上, 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所述的终端为实施 例 2 中所描述的终 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通过终端从管理系 统获得配置信息并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使得 所述 ODN 设备 居该配置端口标识指示光纤一端插入对应的配 置端 口; 然后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ODN设备发送的光纤一端的第一标识和对 应的配置端口标识, 以及检测模块发送的光纤另一端的第二标识, 向 ODN设备发送光纤连接的配置对端口标识,以使 得 ODN设备根据接收 到的配置对端口标识指示光纤另一端插入对应 的配置对端口,从而实现 光纤的连接, 此方法可以降低出错率, 且方便管理。 另外, 本系统还可以通过终端从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 纤配置信息, 并接收 0 DN设备发送的实际光纤配置信息, 然后比较所述光纤配置信 息和所述实际光纤配置信息是否一致,并将不 一致的光纤配置信息和实 际光纤配置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 以使得操作人员改正光纤连接错误, 这样可以自动完成巡线检测, 方便管理。 另外, 本系统还可以完成光纤连接维护和光纤路由信 息查询, 不 需人工输入和查询操作, 可以降低出错率, 且方便管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 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 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 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 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 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