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THOD OF PREPARING FLUOROELASTOMER CAPABLE OF BEING VULCANIZED BY USING PEROXID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5/003451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method of preparing a fluoroelastomer capable of being vulcanized by using peroxide, the method comprising: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itiator and a chain transfer agent, conducting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on comonomers to obtain a fluoroelastom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utilizes alkyl iodide RIX as the chain transfer agent, and introduces the atom I into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polymer during the reaction, the atom I acting as a crosslinking point during peroxide vulcanization. The fluoroelastomer obtained via the preparation method grea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after being vulcanized; in addition, due to the low cost and extensive sources of alkyl iodid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lso simplifi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reduces cost,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ventors:
ZENG BO (CN)
ZHANG JIANXIN (CN)
LI BIN (CN)
LAN JUN (CN)
GAO JIAYONG (CN)
BAI JI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7760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15, 2015
Filing Date:
November 25,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ZHONGHAO CHENGUANG RES INST OF CHEMICAL INDUSTRY COMPANY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8F214/22; C08F2/24; C08F2/38; C08F214/24; C08F214/26; C08F214/28
Foreign References:
CN103342772A2013-10-09
CN101981067A2011-02-23
US5852125A1998-12-22
JPS60221409A1985-11-06
CN102558719A2012-07-11
CN102786700A2012-11-21
CN102516438A2012-06-27
CN101824119A2010-09-08
CN1665852A2005-09-07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020739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CN-KNOWH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T LIMITED (CN)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可用过氧化物硫化的含氟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将共聚单 体在引发剂、链转移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制得所述含氟弹性 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转移剂为垸基碘化物 RIX, 其中, R为 Cl ~ 6 的垸基, X为 1 ~ 3的自然数。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弹性 体中按质量含有 0.02 ~ 1.5%的殃。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垸 基碘化物 RIX为碘甲垸、 碘乙垸、 1,2-二碘乙垸、 碘仿、 1,3-二碘丙垸 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 聚单体包括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共聚单体; 其中, 所述第一共聚单体 为偏氟乙烯, 所述第二共聚单体为六氟丙烯、 四氟乙烯、 三氟氯乙烯 中的一种或多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含氟弹性体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1 ) 向反应器中加入乳化剂和 pH调节剂和水, 制得乳化剂质 量体积浓度 0.5~1.0g/L、 pH调节剂质量体积浓度 0.5~1.0g/L的乳液;

( 2 )向步骤( 1 )所述反应器中加入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共聚单 体的混合单体, 使所述反应器的压力达到 0.3 ~ 5.0 MPa;

( 3 )在 0.3 ~ 5.0MPa的压力及 50 ~ 120 °C的温度下, 向步骤( 2 ) 所述反应器中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 然后向其中加入链转移剂;

( 4 ) 向步骤(3 )所述反应器中分批加入混合单体, 维持所述反 应器中的压力不变; 分批加入引发剂, 直至聚合反应结束;

( 5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聚合物进行凝聚、 洗涤即得所述含氟弹 性体。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 )所 述乳化剂为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盐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 物; 优选以 1 ~ 5: 1 ~ 5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 pH调节剂选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加 入的混合单体中, 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 30~60:70~40。

8、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 )所 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 选自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 过硫酸钠中 的一种或多种。

9、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 )所 述分批加入的混合单体中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 60~80:40~20。

10、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 ) 所述的凝聚中, 使用氯化钾、 氯化钠、 氯化铵、 碳酸铵中的一种或多 种作为凝聚剂。

Description:
一种可用过氧化物硫化的含氟弹性体的制备方 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氟弹性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 用过氧化物硫化的 含氟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氟弹性体以其优异的耐热性、耐油性和耐化 学品性被广泛用于 密封材料、 容器以及软管。 常见的可用过氧化物硫化的含氟弹性体主 要包括以偏氟乙烯为主要的共聚合弹体和以四 氟乙烯为主要共聚合 单体两大类。如偏氟乙烯(VDF )、全氟丙烯(HFP )、四氟乙烯(TFE )、 含溴烯烃共聚弹性体。含氟弹性体的聚合方式 主要有乳液聚合与悬浮 聚合两类, 乳液聚合主要以水溶性引发剂 (过硫酸盐)引发聚合, 聚 合后容易产生离子端基。 悬浮聚合以油溶性引发剂引发反应, 所得弹 性体无端基离子也无乳化剂残留, 但是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比较小。

为了获得广大需求的必须的物理性能,含氟弹 性体必须经过交联 才能使用。其硫化体系为有机过氧化物和多官 能不饱和活性助剂的混 合物。 而其交联位为氟弹性体上 "C-I "或 "C-Br"键的 "Γ或 "Br"原子。

据国内外专利及文献报道,主要用于过氧化物 硫化的氟橡胶的硫 化点单体主要为含溴烯烃、含碘烯烃、非共轭 二烯烃、含氰基烯烃等, 聚合过程中向氟弹性体分子链上引入溴、 碘原子、 "C=C"双键、 或者 -CN在过氧化物硫化过程中起到交联点作用。专 利 CN1665852A公开 了一种可过氧化物固化的弹性体, 该弹性体釆用 CH 2 =CH-(CF 2 )J ( n=2~8 )其代表物质为 4-碘 -3,3,4,4-四氟丁烯 -1 为硫化点单体, 以 RIx ( R为 3~10个碳原子的全氟垸基基团, X=l~2 )为链转移剂。 分 别向弹性体的分子链中间以及末端引入 "I"原子。 在硫化过程中起到 硫化点作用。由此可见,现有制备可用过氧化 物硫化的含氟弹性体时, 需使用含溴或碘的烯烃, 制备工艺较复杂、 原料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可用过氧化物硫化的含氟弹性体制 备方法复杂、成本 较高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 用过氧化物硫化的含氟 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含氟弹性体制备方法为: 将共聚单体在引发剂、 链 转移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制得所述含 氟弹性体, 其中, 所述 链转移剂为垸基碘化物 RI X , 其中, R为 Cl ~ 6的浣基, X为 1 ~ 3的自然 数。

其中, 所述含氟弹性体中按质量含有 0.02 ~ 1.5%的碘。

其中, 所述垸基碘化物为碘甲垸、 碘乙垸、 1,2-二碘乙垸、 碘仿、 1,3-二碘丙垸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 所述共聚单体包括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共聚单 体; 其中, 所述第一共聚单体为偏氟乙烯 (VDF ), 所述第二共聚单体为六氟丙 烯(HFP )、 四氟乙烯(TFE )、 三氟氯乙烯(CTFE )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 所述含氟弹性体为 VDF/HFP、 VDF/HFP/TFE、 VDF/HFP/TFE/CTFE、 VDF/HFP/CTFE共聚聚合物。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氟 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包括以下步骤:

( 1 ) 向反应器中加入乳化剂和 pH调节剂和水, 制得乳化剂质 量体积浓度 0.5~1.0g/L、 pH调节剂质量体积浓度 0.5~1.0g/L的乳液;

( 2 )向步骤( 1 )所述反应器中加入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共聚 体的混合单体;

( 3 )在 0.3 ~ 5.0MPa的压力及 50 ~ 120 °C的温度下, 向步骤( 2 ) 所述反应器中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然后 向其中加入垸基碘化物 链转移剂;

( 4 ) 向步骤(3 )所述反应器中分批加入剩余混合单体, 维持所 述反应器中的压力不变; 分批加入引发剂, 直至聚合反应结束; ( 5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聚合物进行凝聚、 洗涤即得所述含氟弹 性体。

其中, 步骤(1 )所述乳化剂为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 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为一种复合乳化剂 。 主要用于替代现巿场 上生产氟橡胶所流行的全氟辛酸盐以及全氟磺 酸盐类乳化剂); 优选 以 1 ~ 5: 1 ~ 5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 所述 pH调节剂选自磷酸氢二钾、 磷酸氢二钠、 硼砂或碳 其中, 所述步骤(2 )加入的混合单体中, 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 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 30~60:70~40。

其中, 步骤(3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 优选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 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 步骤(4 )所述分批加入的混合单体中第一共聚单体和 二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 60~80:40~20。

通过控制补加的第一共聚单体和第二共聚单体 的摩尔比,实现对 产物的分子结构的控制, 从而达到所需机械性能的弹性体。

其中, 步骤(5 )所述的凝聚中, 使用氯化钾、 氯化钠、 氯化铵、 碳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凝聚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 反应压力太低不利于聚合反应进行, 但压力过 高则对反应容器的材质要求过高, 不利于生产, 综合考量, 反应压力 范围为 0.3~5.0MPa。 优选压力为 1.2~3.0MPa。

上述制备方法中, 反应温度低于 50°C时, 引发剂活性降低, 影 响聚合反应的进行; 反应温度高于 120°C时, 引发剂分解速率过快, 不利于反应控制。 步骤(3 )和步骤(4 )加入的引发剂共达到质量体 积浓度 0.10-0.3g/L。 步骤(4 )分批次加入引发剂的时间可控制为每 3-5h—次, 每次加入量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用垸基碘化物作为链 转移剂,反应同时 向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了 I原子, 其可在过氧化物硫化中起到交 联点的作用。使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含氟 弹性体经硫化后其性能 得到了明显提高。 而且, 由于垸基碘化物成本低廉、 来源广泛, 故本 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降低成本, 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在聚合过程中不釆用含溴或碘的共聚烯烃等硫 化点单体,釆用复 合乳化剂 (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盐的混合物) , 以 RIX ( R 为 1~6的垸基, X=l~3 ) 为链转移剂同时也为过氧化物硫化点单体。 在含氟 VF2主要单体与四氟乙烯、全氟丙烯等含氟烯烃 共聚时产生 I 封端作用, 向分子结构中引入 I原子, 而在过氧化物硫化中起到交联 点作用。

本发明通过 RIX ( R为 1~6的垸基, X=l~3 )为链转移剂向分子 结构中引入 "I" 原子作为硫化点单体, 所得含氟弹性体经硫化后其 拉伸强度可达到 18MPa及低永久压缩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若未 特别指明, 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常规巿售试剂, 实施例中所用的 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

含氟弹性体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生胶门尼 ML(1+10)121 °C测试根据 ASTM D1646。

其中, 硫化配方为:

生胶 100份;

氧化锌 3份;

N990 25份;

TAIC 4份;

2,5-二甲基 -2,5-双 (叔丁基过氧基)己垸 2.5份。 其一段硫化 168°C χ lOmin 二段硫化 232°C χ 4h。

拉伸强度测试方法根据 ASTM D412。

永久压缩变形测试方法根据 ASTM D1414。

实施例 1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 :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60/40(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80°C升压至 1.2MPa, 通过 计量泵压入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溶液, 引发聚合反应, 反应 釜压力下降致 l.OMPa时(为了使反应釜中形成反应单体自由基 ),加 入 ICH 2 CH 2 I 5g同时补加 VDF/HFP=80/20 (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保 持反应釜内压力为 1.2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10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钾 水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 性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40,拉伸强度为 16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 °C , 70h ) 24%。

实施例 2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60/40(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80°C升压至 1.2MPa, 通过 计量泵压入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溶液, 引发聚合反应, 反应 釜压力下降致 l.OMPa时,加入 ICH 2 CH 2 I 8g同时补加 VDF/HFP=80/20 (摩尔比) 的混合单体, 保持反应釜内压力为 1.2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10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钾 水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 性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20, 拉伸强度 17.2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 °C , 70h ) 20%。

实施例 3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 :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TFE=30/40/30(摩尔比)的混合单体,在 80°C升压至 1.2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溶液, 引发聚合反应, 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l.OMPa 时, 加入 ICH 2 CH 2 I 4g 同时补加 VDF/HFP/TFE=60/17/23 (摩尔比) 的混合单体, 保持反应釜内压力 为 1.2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8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30, 拉伸强度 19.3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 °C , 70h ) 40%。

实施例 4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 :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CTFE=30/40/30(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80°C升压至 1.5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 的 15% ( wt ) 过硫酸铵水溶液, 引发 聚合反应, 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1.4MPa时, 加入 ICH 2 CH 2 I 4.2g同时 补加 VDF/HFP/CTFE=60/17/23 (摩尔比) 的混合单体, 保持反应釜 内压力为 1.5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8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60, 拉伸强度 17.9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 °C , 70h ) 35%。

实施例 5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 :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CTFE=30/40/30(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80°C升压至 2.5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 的 15% ( wt ) 过硫酸铵水溶液, 引发 聚合反应, 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2.4MPa 时, 加入碘仿 3.5g 同时补加 VDF/HFP/CTFE=60/17/23 (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保持反应釜内压力 为 2.5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8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48, 拉伸强度 17.8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C , 70h ) 38%。

实施例 6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 :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CTFE=30/40/30(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70°C升压至 2.5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 的 15% (wt) 过硫酸铵引发剂, 引发 聚合反应, 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2.4MPa时, 加入 1, 4-二碘丁垸 3.5g 同时补加 VDF/HFP/CTFE=60/17/23 (摩尔比) 的混合单体, 保持反 应釜内压力为 2.5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wt)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8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C门尼值为 35, 拉伸强度 17.5MPa, 永久压缩变形 (0型圈, 200 °C, 70h) 36%。

实施例 7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TFE/CTFE=30/40/25/5(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70°C升压至 2.5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的 15% ( wt ) APS (过硫酸铵 )引发剂, 引发聚合反应, 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2.4MPa时, 加入 1, 3-二碘丙垸 3.5g同时补加 VDF/HFP/TFE/CCTFE=60/17/20/3 (摩尔比) 的混合单 体, 保持反应釜内压力为 2.5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wt)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8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C门尼值为 35, 拉伸强度 19.5MPa, 永久压缩变形 (0型圈, 200°C, 70h) 36%。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 :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TFE/CTFE=30/40/25/5(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95 °C升压至 3.0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浓度为 15% ( wt ) 过硫酸钾水溶液引 发剂, 引发聚合反应, 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2.8MPa时, 加入 1 , 3-二 碘丙垸 3.5g同时补加 VDF/HFP/TFE/CCTFE=60/17/20/3 (摩尔比)的 混合单体, 保持反应釜内压力为 3.0MPa。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钾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6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32, 拉伸强度 20.2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 °C , 70h ) 44%。

对比实验例 1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全氟聚醚过氧化物与辛基磺酸钠 1 :1混合物 ),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TFE =35/40/25 (摩尔比)的混合单体, 在 70°C升压至 2.5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的 15% ( wt ) APS (过硫酸铵 )引发剂, 引发聚合反应,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2.4MPa时,加入 6g全氟二碘乙垸, 10g4-碘 -3,3,4,4-四氟丁烯 -1,同时补加 VDF/HFP/TFE =60/20/20 (摩尔 比) 的混合单体, 保持反应釜内压力为 2.5MPa。 0.0665%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8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35 , 拉伸强度 17.2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 °C , 70h ) 37%。

对比试验例 2

在具有搅拌器的 5L不锈钢反应釜中, 加入 3L无离子水, 2g磷 酸氢二钾, 2g乳化剂 (全氟辛酸铵), 重复进行氮气加压、 抽空脱气 后, 以压缩机向反应釜中加入 VDF/HFP/TFE/CTFE=30/40/25/5(摩尔 比)的混合单体, 在 70°C升压至 2.5MPa, 通过计量泵压入 10g的 15% ( wt ) APS (过硫酸铵) 引发剂, 引发聚合反应, 反应釜压力下降致 2.4MPa 时 , 力口 入 1 , 3- 二 碘 丙 垸 3.5g 同 时 补 加 VDF/HFP/TFE/CCTFE=60/17/20/3 (摩尔比) 的混合单体, 保持反应 釜内压力为 2.5MPa。 0.0665%

随着反应进行, 每 4h补加引发剂 10g的 15% ( wt )过硫酸铵水 溶液一次。 反应持续约 8h, 得到弹性体乳液 4.5kg左右。 以氯化钠水 溶液进行凝聚, 洗涤, 在 80°C真空干燥箱中持续干燥 14h获得弹性 体产品。

ML(1+10)121 °C门尼值为 35 , 拉伸强度 17.3MPa, 永久压缩变形 ( 0型圈, 200 °C , 70h ) 4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 案对本发明作了详 尽的描述, 但在本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 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 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出的可用过氧化物硫化的含氟弹性体 的制备方法,将共 聚单体在引发剂、链转移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 聚合反应制得所述含氟 弹性体, 其中, 所述链转移剂的垸基碘化物 RI X 。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 方法使用垸基碘化物作为链转移剂,反应同时 向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 引入了 I原子, 其可在过氧化物硫化中起到交联点的作用。 使用本发 明制备方法得到的含氟弹性体经硫化后其性能 得到了明显提高。 而 且, 由于垸基碘化物成本低廉、 来源广泛, 故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 还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降低成本,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有工业实 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