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78841
Kind Code:
A1
Abstract:
Provided are a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 method comprising: acquiring the load coefficient of a serving cell controlled by a base station and the load coefficients of all the neighboring cells of the serving cell; judging whether the load coefficient of the serving cell is greater than the load coefficients of all the neighboring cells; if the load coefficient of the serving cell is greater than the load coefficients of all the neighboring cells, then judging whether to conduct load balancing for the serving cell according to the load coefficient of the serving cell and a load coefficient average value, the load coefficient average value being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load coefficient of the serving cell and the load coefficients of all the neighboring cells of the serving cell; if it is judged that load balancing needs to be conducted for the serving cell, then conducting cell handoff on a part of the terminals in the serving cell. The present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n the relevant art due to difficult load management and low efficiency, thus reducing load management difficulty, improving the load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reducing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nventors:
HAN XIAOQI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6095
Publication Date:
June 06, 2013
Filing Date:
May 25,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ZTE CORP (CN)
HAN XIAOQIN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W36/00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784078A2010-07-21
CN1564495A2005-01-12
CN1571292A2005-01-26
EP1686821A12006-08-0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KANGXIN PARTNERS, P.C. (CN)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 包括: 获取基站所管辖的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以及所述服务小区的所有邻区的负 荷系数;

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是否大于所有的邻区的负荷系数; 若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的负荷系数, 则根据所述服务 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断是否对所述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其 中, 所述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所述服务小区的所有邻 区的负荷系数的均值; 若判断出对所述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则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 进行小区切换。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 平均值判断是否对所述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所述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 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所述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大 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 则判断出对所述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 换的步骤包括: 所述基站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 携带有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 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 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网管响应于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同步消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 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则所 述基站对所述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网管响应于所述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同步消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网管在接收到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 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在所述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所述网管等待接收输入 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所述指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所述网管将本地 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 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在所述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自由模 式时, 所述网管将本地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在成功将本地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 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之后, 所述网管将修改结果 携带在所述同步消息中下发给基站。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 换的步骤包括: 所述基站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 携带有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 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 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在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网管响应于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 确认消息之后, 所述基站在所述参数修改确认消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将本地 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 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或者, 所述基站将本地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 区切换参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 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则所 述基站对所述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网管响应于所述参数 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网管在接收到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 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在所述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所述网管等待接收输入 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所述指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所述网管将用于 指示进行参数修改的所述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所述基站; 在接收到的所述 指令信息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时, 所述网管将用于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的 所述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所述基站。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基站对所述服务小区中 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步骤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区是否为所述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若所述邻区不为所述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所述基站通知管辖所述邻区的 对端基站对所述邻区中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所述对 端基站检查所述邻区的邻区列表是否存在所述服务小区; 如果存在所述服务小 区, 则所述对端基站通知所述网管对所述邻区中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 换参数进行修改, 或者, 所述对端基站对所述邻区中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小 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若所述邻区为所述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网管对所述邻 区进行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或者, 所述基站对所述邻区进行小区切换参数的 修改。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 换之后, 还包括: 判断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所述负荷系数平均 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若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所述平方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则判断负载 均衡成功;

若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所述平方不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则将所述 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前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9.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 包括: 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 设置为获取基站所管辖的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以及所述服务小 区的所有邻区的负荷系数;

第一判断单元, 设置为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是否大于所有的邻区 的负荷系数;

第二判断单元, 设置为在判断出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 的负荷系数时, 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断是否对所 述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其中, 所述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 系数与所述服务小区的所有邻区的负荷系数的均值; 负载均衡单元, 设置为在判断出对所述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时, 对所述 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系统, 其中,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 计算模块, 设置为计算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所述负荷系数平均值的 差值的平方;

第一判断模块, 设置为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所述负荷系数平均 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 则判断出对所述服务小区进行负 载均衡。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系统, 其中, 所负载均衡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 设置为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 的指示标识, 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对所述服务小区 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接收模块, 设置为接收所述网管响应于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同步 消息;

第一判决模块, 设置为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所述 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一负载均衡模块, 设置为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 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对所述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中, 还包括: 网管, 其中, 所述网管包括: 接收单元, 设置为接收到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第三判断单元, 设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修改 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处理单元, 设置为在所述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等待 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所述指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本地 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 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在所述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自由模 式时, 将本地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 息中的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第一发送单元, 设置为在成功将本地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之 后, 响应于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将修改结果携带在所述同步消息中下发给所 述基站。

13.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系统, 其中, 所述负载均衡单元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 设置为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 的指示标识, 其中, 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对所述服 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一处理模块, 设置为在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网管响应于所述参数修改请 求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之后, 在所述参数修改确认消息指示进行参数 修改时将所述基站本地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或者, 将所述基站本 地存储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 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第二判决模块, 设置为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所述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所述 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二负载均衡模块, 设置为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所述服务小区中的部分 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对所述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系统, 其中, 所述网管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设置为接收到所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修改模 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第二发送单元, 设置为在所述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所述指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 用于指示进行参数修改的所述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所述基站; 在接收到的 所述指令信息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用于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的所述 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所述基站。

15. 根据权利要求 9至 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中, 所述负载均衡单元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 设置为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区是否为所述基站所管辖的 小区;

第二处理模块, 设置为若所述邻区不为所述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通知管 辖所述邻区的对端基站对所述邻区中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进行 修改; 若所述邻区为所述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通知所述网管对所述邻区进行 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或者, 直接对所述邻区进行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16.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系统, 其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 设置为判断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所述服务小区的负荷系 数与所述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若在连续的 预定个周期上所述平方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则判断负载均衡成功; 其中, 所述负载均衡单元还设置为在判断出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所述平 方不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 将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前的 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Description:
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 LTE (Long-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小区中的资源是有限的情况下, 随着 用户数以及业务数目的增加, 小区的负荷也会逐渐增加, 然而, 小区负荷的增加会影 响用户业务的指标性能,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降低小区的负荷, 当系统的负荷增加到 系统的警戒线时, 会导致系统的性能急剧变差甚至引起系统崩溃 ,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 为: 接入成功率、 切换成功率等关键业绩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 简称为 KPI) 告警; 下行功率负荷告警; 邻区干扰告警等等。 负荷管理的作用就是实时监控当前服务小区的 负荷情况以及获取当前服务小区的 邻区的负荷情况, 通过负荷分担的机制防止个别小区负荷过高, 同时, 如果发生突发 性负荷骤增, 负荷管理算法则可以通过主动强拆等手段及时 迅速地降低小区负荷, 以 维护系统稳定。 但是, 传统的负荷管理方法是实时监控网络性能指标 , 通过人工分析网络性能指 标来判断是否进行负荷相关参数的修改, 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然而, 这种采用人 工方式实现的负荷管理方法需要人工分析网络 性能指标, 导致负荷管理难度较大, 且 效率较低, 同时, 导致网络运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 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负荷管 理方法实现难度较大, 且效率较低, 导致网络运维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 其包括: 获取基站所 管辖的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以及服务小区的所 有邻区的负荷系数; 判断服务小区的负 荷系数是否大于所有的邻区的负荷系数; 若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的负 荷系数, 则根据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 判断是否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 均衡,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服务 小区的所有邻区的负荷系 数的均值; 若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则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 切换。 优选地, 根据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 断是否对服务小区进行负 载均衡的步骤包括: 计算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 差值的平方; 判断 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 的平方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 则 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优选地, 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步骤 包括: 基站向网管发送参 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 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服务小 区中 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基站接收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 同步 消息; 基站根据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服务 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的判决; 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 进行小区切换时, 则对部分终 端进行小区切换。 优选地, 基站接收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 同步消息的步骤包括: 网 管在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修 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 改模式; 在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网管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网管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 数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 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在指示标识指示 参数修改模式为自由模式时, 网管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 改为参数 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 换参数; 在成功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之 后, 网管将修改结果携带在同步消息中下发给基站 。 优选地, 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步骤 包括: 基站向网管发送参 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 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 其中,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服务 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在基站接收到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之后, 基站在参数修改确认消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本地 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 区切换参数; 或者, 基站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 改为参数修改请求 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基站根据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 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 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服务小区中的 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则基站对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优选地, 基站接收到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 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的步 骤包括: 网管在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 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 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在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网管等待接收输入 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网管将用于指示进行参数修 改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基站;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时 , 网管将用于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的参数修改 确认消息返回给基站。 优选地, 基站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 步骤包括: 基站判断服务 小区的邻区是否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若邻区不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基站通知管 辖邻区的对端基站对邻区中相对于服务小区的 小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对端基站检查 邻区的邻区列表是否存在服务小区; 如果存在服务小区, 则对端基站通知网管对邻区 中相对于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或者, 对端基站对邻区中相对于服务小 区的小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若邻区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基站通知网管对邻区进 行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或者, 基站对邻区进行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优选地, 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之后, 上述移动负载均衡方法还 包括: 判断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服务小区的负荷系 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 方是否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若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平方均小于等于预设 阈值, 则 判断负载均衡成功; 若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平方不均小于等于预 设阈值, 则将服务 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前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 其包括: 基站, 其中, 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 设置为获取基站所管辖的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 以及服务小区的 所有邻区的负荷系数; 第一判断单元, 设置为判断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是否大于所有 的邻区的负荷系数; 第二判断单元, 设置为在判断出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 的 邻区的负荷系数时, 根据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 断是否对服务小区 进行负载均衡,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服务 小区的所有邻区 的负荷系数的均值; 负载均衡单元, 设置为在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时, 对 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优选地, 第二判断单元包括: 计算模块, 设置为计算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 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 第一判断模块, 设置为判断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 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 则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 衡。 优选地, 负载均衡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 设置为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 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 改模式的指示标识,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服务小 区中的部分终端进 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接收模块, 设置为接收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 的同步 消息; 第一判决模块, 设置为根据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服 务小区中的部分 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一负载均衡模块, 设置为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服务小 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对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优选地, 上述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还包括: 网管, 其中, 网管包括: 接收单元, 设置为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第三判断单元, 设置为在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之后根据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用 的参数修改模式; 处理单元, 设置为在 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指 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 参数修改 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 数; 在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自 由模式时, 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 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第一发送单元, 设置为在成功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之 后, 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将修改结果携带在同 步消息中下发给基站。 优选地, 负载均衡单元: 第二发送模块, 设置为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改模 式的指示标识, 其中,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服务小 区中的部分终端 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一处理模块, 设置为在基站接收到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 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之后, 在参数修改确认消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将基 站 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 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 或者, 将基站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 改为参数修改 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 数; 第二判决模块, 设置为根据更新后 的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 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二负载均衡 模块, 设置为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服务小区中的部 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对部分 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优选地, 网管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设置为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 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 改模式; 第二发送单元, 设置为在指示 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 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用于指示进行参数修改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 返回给基站;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时 , 将用于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的参数 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基站。 优选地, 负载均衡单元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 设置为判断服务小区的邻区是否为 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第二处理模块, 设置为若邻区不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通知管 辖邻区的对端基站对邻区中相对于服务小区的 小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若邻区为基站 所管辖的小区, 则通知网管对邻区进行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或者, 直接对邻区进行 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优选地, 基站还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 设置为判断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服务小 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 是否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若在连续的 预定个周期上平方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则判断负载均衡成功; 其中, 负载均衡单元 还设置为在判断出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平方 不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 将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前的服务小区的小 区切换参数。 在本发明中, 在判断出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 的负荷系数时, 即服 务小区负荷最大时, 根据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 断出对服务小区进 行负载均衡,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服务 小区的所有邻区的 负荷系数的均值, 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负荷管理方法实现难度较 大, 且效率较低, 导 致网络运维成本较高的问题, 从而降低了负荷管理的难度, 提高了系统进行负荷管理 的效率, 降低了网络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 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 中: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 一种优选的结构图;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 另一种优选的结构图;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 一种优选的流程图;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判 的一种优选的流程图;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管进行切换参数修 的一种优选的流程图;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进行切换参数修 的一种优选的流程图;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管进行负荷均衡效 评估的一种优选的流程图; 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进行负荷均衡效 评估的一种优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 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 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 组合。 在以下各个实施例中, 通信可以由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或其两者的组 合来实现, 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 1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 一种优选的结构图, 如图 1所 示, 该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包括: 基站 102, 其中, 基站 102包括: 获取单元 1021, 设置为获取基站所管辖的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 以及服务小区的所有邻区的负荷系数; 第一判断单元 1022, 与获取单元 1021通信, 设置为判断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是否大 于所有的邻区的负荷系数; 第二判断单元 1023, 与第一判断单元 1022通信, 设置为 在判断出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 的负荷系数时, 根据服务小区的负荷系 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断是否对服务小区进行 负载均衡,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服 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服务小区的所有邻区的负 荷系数的均值; 负载均衡单元 1024, 与 第二判断单元 1023通信, 设置为在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时, 对服务小区中 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 在判断出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 的负荷系数 时, 即服务小区负荷最大时, 根据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 断出对服 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服务 小区的所 有邻区的负荷系数的均值, 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负荷管理方法实现难度较 大, 且效率 较低, 导致网络运维成本较高的问题, 从而降低了负荷管理的难度, 提高了系统进行 负荷管理的效率, 降低了网络运维成本。 优选地, 上述实施例可以基于 LTE网络实现, 并提出了 SON ( Self Organization Network, 自组织网络) 的概念, 即网络参数可以自动配置和调整, 以降低网络运维的 成本, 而负载均衡也是 SON的功能之一, 即能够自动实时监控网络性能指标以及对性 能指标进行分析, 并自动完成负载均衡。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准确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第二判断 单元 1023, 该第二判断单元 1023包括: 计算模块 10231, 设置为计算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 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 第一判断模块 10232, 与计算模块 10231通信, 设 置为判断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 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 大于, 则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在本实施例中, 在判断出服务小区的负荷 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大于预设 阈值时, 则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 均衡, 提高了本实施例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准确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负载均衡 单元 1024, 该负载均衡单元 1024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 10241, 设置为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 请求消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 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服务小 区中的部分 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接收模块 10242, 与第一发送模块 10241通信, 设置为接 收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同步消 息; 判决模块 10243, 与接收模块 10242 通信, 设置为根据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服 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 换的判决; 负载均衡模块 10244, 与判决模块 10243通信, 设置为在判决结果指示需 要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对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在本优选实 施例中, 在接收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同 步消息后, 按照更新后的服务 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 进行小区切换,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准 确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移动负载均衡的系统进行 了改进, 如图 2所示, 该移动负载均衡系统包括: 网管 104, 其中, 网管 104包括: 接收单元 1041, 设置为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第三判断单元 1042, 与接收单元 1041通信, 设置为在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 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 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处理单元 1043, 与第三判断单元 1042通信, 设置为在指示 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 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 参数修改请求 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在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自由模 式时, 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 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第一发送单元 1044, 与处理单元 1043通信, 设置为在成 功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 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 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之后, 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将修改结果携带在同 步消息中下 发给基站。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网管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后, 在不同参数修改模 式下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 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 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可以实现在自动完成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 小区切换参数 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 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的过程中人工参与操 作,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在本优选实 施例中对负载均衡单元 1024进行了 改进, 该负载均衡单元 1024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 10245, 设置为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 请求消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 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 其中,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用于对服务 小区 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一处理模块 10246, 与第二发送模块 10245通 信,设置为在基站接收到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 请求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之后, 在参数修改确认消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将基 站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 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或者, 将基站本地 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 区切换参数; 第二判决模块 10247, 与第一处理模块 10246通信, 设置为根据更新后 的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 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第二负载均衡 模块 10248, 与第二判决模块 10247通信, 设置为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服务小区中 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对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基站在 接收到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参 数修改确认消息之后, 在不同参数修改 模式下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 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可以实现在自动完成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 小区切换参 数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 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的过程中人工参与 操作,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网管 104进行了改进, 该 网管 104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1045, 设置为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 修 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 第二发送单元 1046, 与第二接收单元 1045通信, 设置为在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 式时, 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 信息,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将用于指示进行参数修改的参数修 改确认消息返回给基站;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时 , 将用于指示 取消进行参数修改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 基站。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接收到参数 修改请求消息之后, 在不同参数修改模式下, 将用于指示进行参数修改的参数修改确 认消息返回给基站,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在本优选实 施例中对负载均衡单元 1024进行了 改进, 该负载均衡单元 1024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 10249, 设置为判断服务小区的邻区 是否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第二处理模块 102410, 与第三判断模块 10249通信, 设置 为若邻区不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通知管辖邻区的对端基站对邻区中相对于服 务小 区的小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若邻区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通知网管对邻区进行小 区切换参数的修改, 或者, 直接对邻区进行小区切换参数的修改。在本优 选实施例中, 在服务小区的邻区为站内邻区或站间邻区时, 可以实现对服务小区的邻区进行小区切 换参数的修改,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基站 102进行了改进, 该基站 102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 1025, 设置为判断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服务小区的 负荷系 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均小于 等于预设阈值, 若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 上平方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则判断负载均衡成功; 其中, 负载均衡单元还设置为在 判断出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平方不均小于等 于预设阈值时, 将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 参数修改为更新前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负载均衡不成功时, 可以将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前 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从而提高 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在完成负载均衡, 对完成负载均衡的效 果进行评估, 当负载均衡的效果不佳时, 可以将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 前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准确性, 增强了本实施例的使 用性。 实施例 2 在图 1-2的基础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 , 如图 3所示, 该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

S302: 获取基站所管辖的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以及服 务小区的所有邻区的负荷系 数;

S304: 判断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是否大于所有的邻区 的负荷系数;

S306: 若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的负荷 系数, 则根据服务小区的负 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断是否对服务小区 进行负载均衡,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 是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服务小区的所有邻区 的负荷系数的均值;

S308: 若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则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 切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 在判断出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大于所有的邻区 的负荷系数时, 即服务小区负荷最大时, 根据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 断出对服务小 区进行负载均衡,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服务 小区的所有邻 区的负荷系数的均值,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负 荷管理方法实现难度较大, 且效率较低, 导致网络运维成本较高的问题, 从而降低了负荷管理的难度, 提高了系统进行负荷管 理的效率, 降低了网络运维成本。 优选地, 上述实施例可以基于 LTE网络实现, 并提出了 SON的概念, 即网络参 数可以自动配置和调整, 以降低网络运维的成本, 而负载均衡也是 SON的功能之一, 即能够自动实时监控网络性能指标以及对性能 指标进行分析, 并自动完成负载均衡。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准确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根据服务 小区 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判断是否对服务 小区进行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 该方法 包括: 计算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 差值的平方; 判断服务小区的负 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大 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 则判断出对服务 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在判断出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与负荷系数平 均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时, 则判断出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 提高了 本实施例准确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准确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对服务小区中的 部分 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方法, 该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方 法包括: 基 站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小 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 识, 其中,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 换参数用于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 换的判决; 基站接收网管响应于参数修 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同步消息; 基站根据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服务 小区中的 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在判决结果指示需要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 进行小 区切换时, 则对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在接收网管响应于参数 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同步消息后, 按照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对服务 小区 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准确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进行 了改进, 该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 网管在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 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 式; 在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 控模式时, 网管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在接收到的指 令信息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 网管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 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 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在指示标识指示参数修改模式为自由模式时, 网管将本地存 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数修改 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 切换参数; 在成功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 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之后, 网管将修改结果携带在同步消息中下发给 基站。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网管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后, 在不同参数修改模式下 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 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可以实现在自动完成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 小区切换参数修改 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 小区切换参数的过程中人工参与操作,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 行小区切换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该对服务小区 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 基站向网管发送参数修改请求消息, 其中,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服务 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以及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 标识, 其中, 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 切换参数用于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 切换的判决; 在基站接收到网管响应于 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之 后, 基站在参数修改确认消息指示进行 参数修改时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 参数修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 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或者, 基站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 改为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 基站根据更新后的服 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 行小区切换的判决; 在判决结果指示需 要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 则基站对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在本 发明优选实施例中, 基站在接收到网管响应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 回的参数修改确认 消息之后, 在不同参数修改模式下将本地存储的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数 修改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 换参数, 可以实现在自动完成将本地存 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参数修改 请求消息中的更新后的服务小区的小区 切换参数的过程中人工参与操作,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基站接收到网管响应于参 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的方 法进行了改进, 该基站接收到网管响应 于参数修改请求消息返回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 的方法包括: 网管在接收到参数修改请 求消息之后根据参数修改模式的指示标识判断 所采用的参数修改模式; 在指示标识指 示参数修改模式为受控模式时, 网管等待接收输入的指令信息,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 指示进行参数修改时,网管将用于指示进行参 数修改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基站; 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时 , 网管将用于指示取消进行参数修改的 参数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基站。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 接收到参数修改请求消息之 后, 在不同参数修改模式下, 将用于指示进行参数修改的参数修改确认消息 返回给基 站,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基站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 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该基站对服务小区中的部分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的方法包括: 基站判断服务小区的邻区是否为基站所管辖的 小区; 若邻区不为基站所 管辖的小区, 则基站通知管辖邻区的对端基站对邻区中相对 于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 数进行修改; 对端基站检查邻区的邻区列表是否存在服务小 区; 如果存在服务小区, 则对端基站通知网管对邻区中相对于服务小区 的小区切换参数进行修改, 或者, 对端 基站对邻区中相对于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进行修改;若邻区为基站所管辖的小区, 则基站通知网管对邻区进行小区切换参数的修 改, 或者, 基站对邻区进行小区切换参 数的修改。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进行 了改 进, 该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服务小区的负荷系 数 与负荷系数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均小于等 于预设阈值; 若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 平方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则判断负载均衡成功; 若在连续的预定个周期上平方不均 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则将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前的 服务小区的小区切 换参数。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 在负载均衡不成功时, 可以将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修改为更新前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使用灵活性。 在本 实施例中, 在完成负载均衡, 对完成负载均衡的效果进行评估, 当负载均衡的效果不 佳时, 可以将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修改为更新前 的服务小区的小区切换参数, 从 而提高了本实施例的准确性, 增强了本实施例的使用性。 实施例 3 以下结合附图对上述各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 地描述。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基站进 行负荷均衡判断的方法, 如图 4所 示, 该基站进行负荷均衡判断的方法包括:

S402: 负荷均衡周期到达, 基站获取服务小区和服务小区的所有邻接小区 的负荷 系数; 优选地, 基站计算服务小区和服务小区的邻接小区的负 荷系数的方法为:

LB D = \ 3 (DLT + lf LT - DmG) + DLG > x DlBandwidth, 其中, 下行总资源利用率 (Down Link Total,简称为 DLT)为小区下行总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 简称为 PRB)使用率,下行保证比特率(Down Link Guaranteed Bit Rate,简称为 DLG) 为保证比特率 (Guaranteed Bit Rate, 简称为 GBR) 业务在下行占用的 PRB利用率, 下行非保证比特率 (Down Link Non Guaranteed Bit Rate, 简称为 DLNG) 为非保证比 特率 (Non Guaranteed Bit Rate, 简称为 NGBR) 业务在下行占用的 PRB 利用率, DLBandwidth为小区下行系统带宽, 当小区负荷均衡系数越大时, 表明系统剩余的资 源越多, 小区负荷越低, 小区上行负荷系数的计算方法同理上述小区下 行负荷系数的 计算方法, 此处不再赘述。

S404: 负荷均衡周期到达时基站判断移动负荷均衡开 关是否打开, 即是否启动移 动负荷均衡, 如果是, 则进行步骤 S406, 如果不是, 则转至步骤 S402等待下一个负 荷均衡周期;

S406: 基站上报服务小区以及服务小区的所有邻区的 负荷系数给网管进行显示;

S408: 基站判断网管是否正在对服务小区进行负荷均 衡, 如果是, 则转至图 7, 若否, 则转至步骤 S410; S410: 基站计算服务小区与服务小区的所有邻接小区 两两之间的负荷系数之差, 找出负荷系数之差最大的一对小区;

S412:基站计算服务小区和服务小区的所有邻 小区的负荷系数的平均值,然后, 判断服务小区是否是负荷最高的小区, 如果是, 则进行步骤 S414, 如果不是, 则转至 步骤 S402等待下一个负荷均衡周期; S414: 基站计算服务小区的负荷系数和负荷系数平均 值的差值的平方是否大于预 先设置的门限值, 其中, 负荷系数平均值是指服务小区以及服务小区的 所有邻区的负 荷系数的平均值, 如果是, 则进行步骤 S416, 如果不是, 则转至步骤 S402等待下一 个负荷均衡周期;

S416: 基站将服务小区打上负荷均衡标记, 同时, 将服务小区、 服务小区的邻接 小区、 需要修改的切换参数、 需要修改的切换参数的修改值上报给网管, 并携带运行 模式为受控或自由 (也称非受控)。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管进行 切换参数修改的方法,如图 5所示, 该网管进行切换参数修改的方法包括:

S502: 网管接收基站上报的消息后, 将消息上报 SON监控; S504:判断是否为受控模式,若是,则进行步骤 S506,若不是,则转至步骤 S508;

S506: 判断用户是否已确认, 若用户确认, 则进行步骤 S508, 如果用户取消, 则 流程结束;

S508: 网管修改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小区个体偏移 ), 修改成功后将修改结果同 步下发给网元, 并将结果上报至 SON监控;

S510: 基站收到参数修改消息后, 重配小区内的 CEU(Cell Edge UE, 小区边缘用 户);

S512: 基站判断服务小区的邻区是否是站内邻区, 如果是站内邻区, 则重新组织 消息上报网管, 如果是站间邻区, 则通过 X2 口通知对端基站, 对端基站判断服务小 区的邻区中是否有该基站发过来的邻区, 如果有, 则上报网管, 如果没有, 则不进行 处理;

S514: 网管接收到基站上报的消息后, 修改服务小区的邻区的切换参数, 修改成 功后将消息下发给基站并将结果上报至 SON监控。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进行 切换参数修改的方法,如图 6所示, 该基站进行切换参数修改的方法包括:

S602: 基站上报消息;

S604: 基站判断是否为受控模式, 若是, 则进行步骤 S606, 若不是, 则转至步骤 S610;

S606: 基站判断网管是否下发了确认消息, 若是, 则进行步骤 S608, 若不是, 则 流程结束;

S608: 基站收到网管确认消息后, 判断用户是否确认继续, 如果用户确认继续, 则转至步骤 S610, 如果用户取消, 则流程结束;

S610: 如果自由模式, 基站修改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小区个体偏移 ), 并重配服 务小区内的 CEU, 将结果上报给网管, 如果是受控模式, 则判断网管下发的是否为继 续, 若为继续, 基站修改服务小区的切换参数并重配小区内的 CEU, 并将结果上报给 网管; S612: 基站判断服务小区的邻区是否是站内邻区, 如果是站内邻区, 则直接修改 服务小区的邻区的切换参数, 如果是站间邻区, 则通过 X2 口通知对端基站修改服务 小区的邻区的切换参数, 修改成功后基站将消息上报网管。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网管 进行负荷均衡效果评估的方法, 如 图 7所示, 该网管进行负荷均衡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

S702: 基站判断负荷均衡效果判决计数器 Tjudge是否等于预先配置的值 T, 如果 不是, 则进行步骤 S704, 如果是, 则转步骤 S706;

S704: 基站将负荷均衡效果判决计数器 Tjudge加 1, 然后, 判断服务小区的负荷 系数和负荷系数均值的差值平方是否已经小于 预先设定的门限值, 如果是, 则将小区 负荷均衡恢复计数器 T_rec加 1, 转至步骤 S402

S706: 判断负荷均衡效果是否好, 判断小区负荷均衡恢复计数器 T_ reC 是否大于 T/2, 如果大于, 则本次负荷均衡完成, 负荷均衡效果好, 如果不大于, 则认为本次负 荷均衡效果不好, 并组织效果评估消息上报给网管;

S708: 网管接收效果评估消息; S710: 网管分析效果评估消息, 若负荷均衡效果好, 则进行步骤 S712, 如果负荷 均衡效果不好, 则转至步骤 S714;

S712: 清空均衡标记以及相关计数器并将结果显示在 SON监控上;

S714:网管回退切换参数并将结果下发给网元 然后,将结果显示在 SON监控上。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基站 进行负荷均衡效果评估的方法, 如 图 8所示, 该基站进行负荷均衡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

S802: 基站判断负荷均衡效果判决计数器 Tjudge是否等于预先配置的值 T, 如果 不是, 则进行步骤 S804, 如果是, 则转步骤 S806;

S804: 基站将负荷均衡效果判决计数器 Tjudge加 1, 然后, 判断服务小区的负荷 系数和负荷系数均值的差值平方是否已经小于 预先设定的门限值, 如果是, 则将小区 负荷均衡恢复计数器 T rec加 1, 转至步骤 S402; S806: 判断负荷均衡效果是否好, 判断小区负荷均衡恢复计数器 T_ reC 是否大于 T/2, 如果大于, 则本次负荷均衡完成, 负荷均衡效果好, 如果不大于, 则认为本次负 荷均衡效果不好, 并组织效果评估消息上报给网管;

S808: 网管接收效果评估消息; S810: 网管分析效果评估消息, 若负荷均衡效果好, 则进行步骤 S812, 如果负荷 均衡效果不好, 则转至步骤 S814;

S812: 清空均衡标记以及相关计数器并将结果显示在 SON监控上;

S814: 基站回退切换参数并将结果上报网管;

S816: 网管同步更新相应的切换参数并将结果显示在 SON监控上。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 的计算装置来实现, 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 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 组成的网络上, 可选地, 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 , 从而, 可以 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 并且在某些情况下, 可以以不同于此处 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 或者将 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 模块来实现。 这样, 本发明不限制于任 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 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