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ULTIFUNCTIONAL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SYSTEM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6/169146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 multifunctional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system which can quickly switch among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intermittent negative pressure, rinsing, dosing, cyclic dosing and other modes for a patient's wound position. It comprises a medical dressing (1), a waste bottle (23), a vacuum pump (25), an A flow guiding pipe (21), an A air guiding pipe (24), a B flow guiding pipe (31), a peristaltic pump (32), a C flow guiding pipe (33), an infusion bottle (34), a E flow guiding pipe (61), an A control valve (22), a B control valve (35) and an F control valve (62), wherein the medical dressing (1), the B flow guiding pipe (31), the peristaltic pump (32), the C flow guiding pipe (33) and the infusion bottle (34)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the medical dressing (1), the A flow guiding pipe (21), the waste bottle (23), the A air guiding pipe (24) and the vacuum pump (25)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the E flow guiding pipe (61)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 flow guiding pipe (33) and the A flow guiding pipe (21), the A control valve (22) is arranged on the A flow guiding pipe (21), and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the E flow guiding pipe (61) and the A flow guiding pipe (21)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 control valve (22) and the medical dressing (1), the B control valve (35) is arranged on the C flow guiding pipe (33), and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the E flow guiding pipe (61) and the C flow guiding pipe (33) is located between the B control valve (35) and the peristaltic pump (32), and the F control valve (62) is arranged on the E flow guiding pipe (61).

Inventors:
PENG YUN (CN)
YANG XIFENG (CN)
ZENG CHENGU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85535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27, 2016
Filing Date:
July 30, 2015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GUANGZHOU SUN-SHING BIOTECH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M27/00; A61M3/02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12174672A12012-12-27
Foreign References:
CN204655769U2015-09-23
CN104039286A2014-09-10
CN2698379Y2005-05-11
CN101780305A2010-07-21
CN104174111A2014-12-03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HENZHEN HEDAOYINGLIAN PATENT FIRM(GENERAL PARTNERSHIP) (CN)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它包括医用敷料、 废液瓶、 真空泵、 A导 流管和 A导气管, 所述医用敷料贴附于患者的创面位置, 所述 A导流 管连接在医用敷料与废液瓶之间, 所述 A导气管连通在所述废液瓶与 真空泵之间,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输液瓶、 C导流管、 B控制阀和 A控 制阀, 所述 C导流管连接在所述输液瓶与医用敷料之间, 所述 B控制 阀设置在 C导流管之上, 所述 A控制阀设置在 A导流管之上。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 瓶还设置有用于监测输液瓶内的液位的 B液位传感器。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B 导流管和蠕动泵, 所述医用敷料、 B导流管、 蠕动泵、 C导流管和输 液瓶依次连接。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B 导流管、 蠕动泵、 E导流管和 F控制阀, 所述 B导流管连接在蠕动泵与 医用敷料之间, 所述 C导流管连接在蠕动泵与输液瓶之间, 所述 E导 流管连接在 C导流管与 A导流管之间, 所述 A控制阀设置在 A导流管上 , 且 E导流管与 A导流管的连接点位于 A控制阀与医用敷料之间, 所述 B控制阀设置在 C导流管之上, 且 E导流管与 C导流管的连接点位于 B 控制阀与蠕动泵之间, 所述 F控制阀设置在 E导流管之上。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液 瓶设置有用于实吋监测废液瓶内的废液的浑浊度的浊度传感器。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液 瓶设置有用于实吋监测废液瓶内的废液的液位的 A液位传感器。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 力传感器和 B导气管, 所述 B导气管的一端连接至医用敷料, 其另一 端连通至所述压力传感器, 以实吋监测患者的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

[权利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D 导气管、 E控制阀和滤嘴, 所述 E控制阀设置在所述 D导气管之上, D 导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医用敷料, 所述 D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滤嘴

[权利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C 导气管和细菌过滤器, 所述 C导气管连接在医用敷料与细菌过滤器之 间, D导气管连接在细菌过滤器与滤嘴之间。

Description:
发明名称: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系统, 具体来说, 涉及一种可对患者创面位置进行清 洗操作和渗出液引流操作, 且在两种模式之间可快速自由切换的多功能负 压引 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老齢化进程加速, 各种难愈性的皮肤 急、 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溃疡、 深度压疮、 创伤后创面等也愈发增多, 同吋各 类外科手术后也会经常出现液体渗出较多需要 引流的创口。 在病灶或伤口处出 现积血、 脓水、 组织液或分泌物积存的现象, 这些液体如果不及吋清除掉, 将 会影响创口的治愈, 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使得创口恶化, 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利用 负压引流技术将这些液体导引排出, 即手术过程中, 将负压引流管伸入到创口 位置, 利用负压引流管将积液引流抽出。

[0003] 一般情况下, 负压引流治疗设备, 只有持续负压与间歇负压两种治疗模式, 且 两种治疗模式无进行程序性组合。 在创面治疗实践中, 医生通常面临各种复杂 创面损伤案例, 为更好实现促进创面愈合, 实现治疗效果。 医生需要进行各种 各样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 消炎冲洗治疗、 负压引流治疗、 清创治疗、 生长 因子治疗等, 并进行有机组合, 实现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市场及现有技术 的负压引流治疗设备无法实现这一需求。

技术问题

[0004] 针对以上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患者创面位置进行持续 负压、 间歇负 压治疗、 冲洗治疗、 给药治疗、 循环给药治疗等多种模式之间可快速自由切换 , 且可以任意两种模式或多种模式组合进行程序 性治疗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 , 它包括医用敷料、 废液瓶、 真空泵、 A导流管和 A导气管, 所述医用敷料贴附 于患者的创面位置, 所述 A导流管连接在医用敷料与废液瓶之间, 所述 A导气管 连通在所述废液瓶与真空泵之间, 还包括输液瓶、 C导流管、 B控制阀和 A控制 阀, 所述 C导流管连接在所述输液瓶与医用敷料之间, 所述 B控制阀设置在 C导 流管之上, 所述 A控制阀设置在 A导流管之上。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5]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所述输液瓶还设置有用于监测输液瓶内的液位 的 B液 位传感器。

[0006]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还包括 B导流管和蠕动泵, 所述医用敷料、 B导流管 、 蠕动泵、 C导流管和输液瓶依次连接。

[0007]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还包括 B导流管、 蠕动泵、 E导流管和 F控制阀, 所述 B导流管连接在蠕动泵与医用敷料之间, 所述 C导流管连接在蠕动泵与输液瓶之 间, 所述 E导流管连接在 C导流管与 A导流管之间, 所述 A控制阀设置在 A导流管 上, 且 E导流管与 A导流管的连接点位于 A控制阀与医用敷料之间, 所述 B控制阀 设置在 C导流管之上, 且 E导流管与 C导流管的连接点位于 B控制阀与蠕动泵之间 , 所述 F控制阀设置在 E导流管之上。

[0008]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所述废液瓶设置有用于实吋监测废液瓶内的废 液的浑 浊度的浊度传感器。

[0009]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所述废液瓶设置有用于实吋监测废液瓶内的废 液的液 位的 A液位传感器。

[0010]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 B导气管, 所述 B导气管的一端 连接至医用敷料, 其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压力传感器, 以实吋监测患者的创面位 置的负压大小。

[0011]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还包括 D导气管、 E控制阀和滤嘴, 所述 E控制阀设置 在所述 D导气管之上, D导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医用敷料, 所述 D导气管的另 一端连接滤嘴。

[0012]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还包括 C导气管和细菌过滤器, 所述 C导气管连接在 医用敷料与细菌过滤器之间, D导气管连接在细菌过滤器与滤嘴之间。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3]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系统通过主机控制 A控制阀和 B控制阀的幵关控制, 可以在 对患者的创面位置进行可对患者创面位置进行 持续负压、 间歇负压治疗、 冲洗 治疗、 给药治疗、 循环给药治疗等多种模式之间可快速自由切换 , 且可以任意 两种模式或多种模式组合进行程序性治疗, 操作简单, 更加方便医护人员或者 医疗设备操作。

[0014]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系统通过 A控制阀、 B控制阀和 F控制阀的幵关控制, 可 以使其在单输液模式、 持续负压模式与自循环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在自循环模 式下, 利用蠕动泵实现创面位置的废液循环流动, 从而对创面位置进行持续刺 激, 在创面位置产生持续的流体剪切力, 以加快创面位置营养物质 (药物) 的 吸收, 以加快创面的愈合。

[0015]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系统的废液瓶内设置有浊度 传感器, 通过浊度传感器实吋监 测废液瓶内的废液的浑浊度, 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或者医疗设备根据浊度传感 器 检测的数据判断患者创面的恢复情况。

[0016] 本发明的负压弓 I流系统的废液瓶内设置有 A液位传感器, 在废液瓶内的废液快 满的吋候, 触发 A液位传感器, 从而提醒医护人员或者远程主机替换废液瓶, 更 加适用于未来的智能化的全自动医疗设备的发 展方向。

[0017]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系统设置有压力监测系 统, 通过压力传感器实吋监测创 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并将监测的实际压力大小发送给主机, 以便于主机有 效控制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 避免创面位置的压力过大而损伤患者的组织, 还 可以有效监测引流系统是否出现堵塞或漏气, 当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数据长吋间 无法达到指定负压值, 暂停主机吋, 若负压值无法稳定保持, 则系统漏气; 若 负压值仍保持但不到指定负压值, 则系统堵塞, 需要进行更换负压管或进行冲 洗操作。

[0018]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系统通过控制阀的幵关控制 , 可以在持续负压模式、 间歇负 压模式、 全速冲洗模式、 可控冲洗模式、 单输液模式和循环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 方便根据患者所处的康复阶段或者治疗吋段选 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通用性更 强, 更加方便患者的康复。

[0019]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系统处于持续负压模式吋, 可以利用主机设定好创面位置的 目标压力值, 利用压力传感器实吋监测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 大小, 当实际压力 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之间出现差异吋, 利用主机改变真空泵的输出功率, 以调整 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从而保证实际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一致。

[0020]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系统处于间歇负压模式, 通过利用气压的交替变化, 在创面 位置形成间歇的负压, 以对创面位置的新生组织进行有规律的物理刺 激, 从而 起到物理促愈的作用。

[0021]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系统处于全速冲洗模式, 通过输液瓶、 C导流管和 D导流管 形成的输液通道可以实现对创面位置进行清洗 消毒处理, 这样, 在负压吸引废 液的同吋, 还可以对创面位置进行清洗, 帮助创面位置更快的回复, 避免了需 要拆幵患者创面位置的包扎, 利用其它工具对创面位置进行清洗, 极大的降低 了患者的痛苦。

[0022] 本发明的负压弓 I流系统处于可控冲洗模式, 通过蠕动泵可以有效控制输液瓶的 输液速度, 以根据创面位置的恢复状况而进行适度的清洗 操作 (不同的恢复阶 段, 需要清洗的速度不同) , 更加节省成本, 减少浪费。

[0023] 本发明的负压引流系统处于单输液模式, 通过输液瓶、 C导流管和 B导流管形 成的输液通道可以实现对创面位置进行清洗消 毒处理, 还可以利用主机控制蠕 动泵的输出功率, 从而有效控制输液瓶的输液速度 (创面位置的清洗速度) 。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24] 图 1为本发明处于持续负压模式的示意图。

[0025] 图 2为本发明处于间歇负压模式的示意图;

[0026] 图 3为本发明处于全速冲洗模式的示意图;

[0027] 图 4为本发明处于可控冲洗模式的示意图;

[0028] 图 5为本发明处于单输液模式的示意图;

[0029] 图 6为本发明处于循环模式的示意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其中, 本发明的方向以图 1为标准。 [0031] 如图 1至图 6所示, 本发明的多功能负压引流系统包括医用敷料 1、 引流系统 2、 清洗系统 3、 压力监测系统 4和压力平衡系统 5, 医用敷料 1用于贴附于患者的创 面位置; 引流系统 2用于将患者的创面位置的积血和积液导引出 ; 清洗系统 3 用于对患者的创面位置进行消毒清洗; 压力监测系统 4用于实吋监测患者的创面 位置的实际压力; 压力平衡系统 5用于平衡患者的创面位置的压力大小, 避免创 面位置的压力过大。

[0032] 医用敷料 1可以采用多孔海绵敷料, 也可以是多孔海绵敷料与隔离垫组成组合 敷料, 隔离垫敷料一般采用凡士林纱布, 也可以采用亲水、 吸水凝胶膜通过打 孔制成的疏松多孔隔离垫, 该隔离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表面亲水, 柔软 、 光滑、 纳米多孔, 可作为药物载体。

[0033] 引流系统 2包括 A导流管 21、 A控制阀 22、 废液瓶 23、 A导气管 24、 真空泵 25、

A液位传感器 26和浊度传感器 27, A导流管 21的一端穿过医用敷料 1而伸入到创面 位置, A导流管 21的另一端连接至废液瓶 23, 以将创面位置的废液导引进入废液 瓶 23内; A控制阀 22设置在 A导流管 21, 以控制废液进入废液瓶 23内; 废液瓶 23 用于收集创面位置内的废液, 以方便定吋清理; A导气管 24连通在废液瓶 23与真 空泵 25之间; 真空泵 25用于在废液瓶 23内形成负压, 从而利用负压吸引, 以将 创面位置的废液吸弓 I进入废液瓶 23内; A液位传感器 26安装在废液瓶 23的外壁, 以实吋监测废液瓶 23内的废液的收集量, 当废液瓶 23内的废液即将填满的吋候 , A液位传感器 26被触发, A液位传感器 26给主机发送"废液瓶已满"的控制信号 , 通知医护人员更换废液瓶 23, 或者将废液瓶 23内的废液倒掉; 浊度传感器 27 安装在废液瓶 23内, 以实吋监测废液瓶 23内的废液的浑浊度, 浊度传感器 27将 实吋监测的浑浊度的数值发送给主机, 通过浊度传感器 27监测的废液的浑浊度 的数值可以判断出创面位置的恢复情况。 当浊度传感器 27监测的数值越低 (废 液越清晰) , 说明创面位置的积血和积液较少, 创面位置恢复情况良好; 当浊 度传感器 27监测的数值越低 (废液越浑浊) , 则说明创面位置的积血和积液还 是较多, 创面位置恢复情况不好, 从而避免通过其它的工具监测创面位置恢复 程度, 设计更加人性化, 判断也更加准确。

[0034] 清洗系统 3包括 B导流管 31、 蠕动泵 32、 C导流管 33、 输液瓶 34、 B控制阀 35、 B 液位传感器 36、 D导流管 37和 C控制飼 38, 其中, B导流管 31的一端穿过医用敷 料 1而伸入到创面位置, B导流管 31的另一端连通至蠕动泵 32的输出端; 蠕动泵 3 2连通在 B导流管 31与 C导流管 33之间, 通过蠕动泵 32控制输液的速度; C导流管 33的一端连通至蠕动泵 32的输入端, C导流管 33的另一端连通至输液瓶 34; 输液 瓶 34用于储放清洗液或者消毒液; B控制阀 35设置在 C导流管 33之上, 用于控制 C导流管 33输液状态和输液速度; B液位传感器 36安装在输液瓶 34的外壁, 以实 吋监测输液瓶 34内的清洗液或者消毒液的剩余量, 当输液瓶 34内的清洗液或者 消毒液即将输完的吋候, B液位传感器 36被触发, B液位传感器 36给主机发送"输 液瓶输完"的控制信号, 通知医护人员更换输液瓶 34, 或者重新向输液瓶 34内注 满清洗液或者消毒液; D导流管 37的两端分别连通 B导流管 31和 C导流管 33, 在 蠕动泵 32不工作的吋候, 实现自动输液; C控制阀 38设置在 D导流管 37上, 以实 现 D导流管 37的输液状态和输液速度。

[0035] 压力监测系统 4包括 B导气管 41、 压力传感器 42和 D控制阀 43, B导气管 41的一 端位于医用敷料 1的朝向创面位置的一面, 其另一端连通至压力传感器 42; 压力 传感器 42用于实吋监测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并将监测的实际压力大小发 送给主机, 以便于主机有效控制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 避免创面位置的压力过 大而损伤患者的组织, 从而也可以有效监测引流系统 2是否出现堵塞 (本系统稳 定工作在某一状态吋, 当压力传感器 42监测的数据发生比较大的波动吋, 则说 明引流系统 2出现堵塞, 需要清理) ; D控制阀 43设置于 B导气管 41之上, 以控制 压力传感器 42的工作状态。

[0036] 压力平衡系统 5包括 C导气管 51、 细菌过滤器 52、 D导气管 53、 滤嘴 54和 E控制 阀 55, C导气管 51的一端位于医用敷料 1的朝向创面位置的一面, 其另一端连通 至细菌过滤器 52; 细菌过滤器 52用于对进入创面位置的空气进行过滤, 避免创 面位置的组织细菌感染; D导气管 53的一端连通至细菌过滤器 52, 其另一端连通 至滤嘴 54; 滤嘴 54用于对进入创面位置的空气中较大颗粒进行 滤, 避免创面 位置的组织污染; E控制阀 55设置于 D导气管 53之上, 用于控制 D导气管 53 (压 力平衡系统 5) 的工作状态。

[0037] 当创面位置恢复状态良好的吋候, 可对创面进行持续刺激, 从而实现对创面产 生持续的流体剪切力, 以达到物理促愈, 加快手术愈合的目的, 本发明还可以 增加一种循环模式, 即在 C导流管 33与 A导流管 21之间增加一条 E导流管 61, 在 E 导流管 61上设置一个 F控制阀 62, E导流管 61的一端位于 C导流管 33的对应于蠕动 泵 32与 B控制阀 35之间, 其另一端位于 A导流管 21的对应于医用敷料 1与 A控制阀 22之间。

[0038] 其中, 本发明的蠕动泵、 真空泵和所有的控制阀通过主机进行系统控制 , 所有 的压力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与主机电气连接, 所有的压力传感器 、 液位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将监测的信号发送至 主机, 以供主机进行判断。

[0039] 如图 1所示, 本发明的处于持续负压模式, 其中, A控制阀 22和 D控制阀 43处于 打幵状态, B控制阀 35、 C控制阀 38、 E控制阀 55和 F控制阀 62均处于关闭状态, 真空泵 25和压力传感器 42处于工作状态, 蠕动泵 32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发明利 用主机设定好创面位置的目标压力值, 利用压力传感器 42实吋监测创面位置的 实际压力大小, 当实际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之间出现差异吋 , 利用主机改变 真空泵 25的输出功率, 以调整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从而保证实际压力大 小与目标压力值一致。 这样, 在负压排出废液的同吋, 还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 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避免创面位置的压力过大而损伤患者的组织, 同吋 也可以有效监测引流系统 2是否出现堵塞 (本系统稳定工作在某一状态吋, 当压 力传感器 42监测的数据发生比较大的波动吋, 则说明引流系统 2出现堵塞, 需要 清理) 。

[0040] 如图 2所示, 本发明的处于间歇负压模式, 其中, A控制阀 22和 D控制阀 43处于 打幵状态, B控制阀 35、 C控制阀 38和 F控制阀 62均处于关闭状态, E控制阀 55处 于打幵与关闭交替状态, 利用 E控制阀 55工作状态的改变从而形成负压状态和泄 压状态, 真空泵 25和压力传感器 42处于工作状态, 蠕动泵 32处于非工作状态。 在初始状态, E控制阀 55处于关闭状态, 通过主机设定好创面位置的目标压力值 和吋间间隔值, 利用压力传感器 42实吋监测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当实际 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之间出现差异吋, 利用主机改变真空泵 25的输出功率, 以调整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从而保证实际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一致, 此吋处于负压状态; 当负压状态的持续吋间达到吋间间隔值吋, E控制阀 55改变 工作状态 (变为打幵状态) , 此吋利用滤嘴 54卸去创面位置的压力, 此吋变为 泄压状态; 当泄压状态的持续吋间达到吋间间隔值吋, E控制阀 55又改变工作状 态 (变为关闭状态) , 此吋又变为负压状态, 如此周而复始, 以达到间歇负压 的目的。 这样, 通过利用气压的交替变化, 在创面位置形成间歇的负压, 以对 创面位置的新生组织进行有规律的物理刺激, 从而起到物理促愈的作用。

[0041] 如图 3所示, 本发明的处于全速冲洗模式, 其中, A控制阀 22、 B控制阀 35、 C 控制阀 38和 D控制阀 43处于打幵状态, E控制阀 55和 F控制阀 62均处于关闭状态 , 真空泵 25和压力传感器 42处于工作状态, 蠕动泵 32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发明 通过输液瓶 34、 C导流管 33和 D导流管 37形成的输液通道可以实现对创面位置进 行清洗消毒处理, 另外, 利用主机设定好创面位置的目标压力值, 利用压力传 感器 42实吋监测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当实际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之间 出现差异吋, 利用主机改变真空泵 25的输出功率, 以调整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 大小, 从而保证实际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一致。 这样, 在负压吸引废液的同 吋, 还可以对创面位置进行清洗, 帮助创面位置更快的回复, 避免了需要拆幵 患者创面位置的包扎, 利用其它工具对创面位置进行清洗, 极大的降低了患者 的痛苦。

[0042] 如图 4所示, 本发明的处于可控冲洗模式, 其中, A控制阀 22、 B控制阀 35和 D 控制阀 43处于打幵状态, C控制阀 38、 E控制阀 55和 F控制阀 62均处于关闭状态, 真空泵 25、 蠕动泵 32和压力传感器 42处于工作状态。 本发明利用主机控制蠕动 泵 32的输出功率, 从而有效控制输液瓶 34的输液速度 (创面位置的清洗速度) , 另外, 利用主机设定好创面位置的目标压力值, 利用压力传感器 42实吋监测 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当实际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之间出现差异吋 , 利 用主机改变真空泵 25的输出功率, 以调整创面位置的实际压力大小, 从而保证 实际压力大小与目标压力值一致。 这样, 在负压吸引废液的同吋, 还可以对创 面位置进行清洗, 帮助创面位置更快的回复, 避免了需要拆幵患者创面位置的 包扎, 利用其它工具对创面位置进行清洗, 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另外, 通过蠕动泵 32可以有效控制输液瓶 34的输液速度, 以根据创面位置的恢复状况 而进行适度的清洗操作 (不同的恢复阶段, 需要清洗的速度不同) , 更加节省 成本, 减少浪费。

[0043] 如图 5所示, 本发明的处于单输液模式, 其中, B控制阀 35处于打幵状态, A控 制阀 22、 C控制阀 38、 D控制阀 43、 E控制阀 55和 F控制阀 62均处于关闭状态, 蠕 动泵 32处于工作状态, 真空泵 25和压力传感器 42处于非工作状态。 这样, 本发 明通过输液瓶 34、 C导流管 33和 B导流管 31形成的输液通道可以实现对创面位置 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还可以利用主机控制蠕动泵 32的输出功率, 从而有效控制 输液瓶 34的输液速度 (创面位置的清洗速度) 。

[0044] 如图 6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处于循环模式, 其中, F控制阀 62处于打幵状态, A 控制阀 22、 B控制阀 35、 C控制阀 38、 D控制阀 43和 E控制阀 55均处于关闭状态, 蠕动泵 32、 真空泵 25和压力传感器 42处于非工作状态。 这样, 利用蠕动泵 32实 现创面位置的废液循环流动, 从而对创面位置进行持续刺激, 在创面位置产生 持续的流体剪切力, 以加快创面位置营养物质 (药物) 的吸收, 以加快创面的 愈合。

[00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实 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 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 则本 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