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OPTICALLY PURE QUINAZOLINE COMPOUND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2/010091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ptically pure quinazoline compound, especially the compound as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and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rapeutically effective amount of the compound. Also a use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related to the modulation of c-erbB-2 and/or the activity of EGF-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Inventors:
CEN JUNDA (CN)
TANG JIADENG (CN)
WU XUES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1/077374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26, 2012
Filing Date:
July 20, 2011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CEN JUNDA (CN)
JIANGSU HANSOH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CN)
TANG JIADENG (CN)
WU XUESO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C07D405/04; A61K31/517; A61P17/06; A61P35/00; C07D405/14; C07D417/04; C07D417/14
Domestic Patent References:
WO2006066267A22006-06-22
WO1999035146A11999-07-15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787017A2010-07-28
CN101735200A2010-06-16
Attorney, Agent or Firm:
GE CHENG & CO., LTD (CN)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通式 (I)所示的化合物:

(I)

R3、 R2

N

〇w〇

\

H C 、c

R1表示 2 , 其中 Ar为任选地被 1或 2个取代基取代的呋 喃或噻唑, 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原子、 d_4烷基或 d_4烷氧基;

R2、 R3彼此独立地选自氢、 烷基、 烯基、 块基、 烷氧基、 烷氧基烷基、 环烷 基、 或环烷基烷基;

Y为任选地被 R4、 R5取代的苯基或 1H-吲唑基, 其中, R4选自苄基、 卤代-、 二卤代-或三卤代苄基、 苄氧基、 卤代-、 二卤代 -或三卤代苄氧基; R5选自氢、 羟 基、 卤素原子、 d_4烷基、 d_4烷氧基、 氨基、 氰基或三氟甲基;

带 *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以 R构型或富含 R构型对映体形式存在;

B选自酒石酸、 乳酸、磷酸、柠檬酸、 乙酸、三氟乙酸、 苹果酸、硝酸、盐酸、 硫酸、 草酸、 丁二酸、 甲磺酸、 马来酸或对甲苯磺酸。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 Ar选自未被取代的呋喃 或噻唑。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R2、 R3彼此独立地选自氢、

Cl— 4院基、 C25烯基、 Cl— 4院氧基、 Cl— 4院氧基 Cl— 4院基、 C3— 8环院基或 C3— 8环院基 -Cl-4院基。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R4选自苄基、 卤代-苄基、 卤 代-苄氧基, R5选自氢、 卤素原子、 d_4烷基或 d_4烷氧基。

;、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R4选自卤代 -苄基或卤代 -苄氧 基。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带 *号碳原子以 R 构型存在。

7、根据权利要求 1-5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带 *号碳原子以富含 R构型形式存在, 且 R构型含量≥90%。

8、 根据权利要求 1-7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包括 以下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 喹唑啉 -4-胺;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甲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 基)喹唑啉 -4-胺;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 (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 基)喹唑啉 -4-胺;

(R;)-N-(4-C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 基)喹唑啉 -4-胺;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环丙基甲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Ν-二甲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Ν-二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Ν-二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甲基, N-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 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R)-N-(4-C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烯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禾口

(R;)-N-(4-C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 1-(块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 (IX)所示:

(ix)

其中, 带 *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以 R构型对映体形式存在。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 (IX)所示:

(IX)

其中, 带 *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以富含 R构型对映体形式存在。

11、 一种药用组合物, 该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剂量的如权利要求 1-10任意一 项所述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2、如权利要求 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药用组合 物在制备治疗调节 c-erbB-2及 /或 EGF-R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 用途。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是恶性肿瘤或者牛皮 癣。

Description:
光学纯喹唑啉类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纯喹唑啉类化合物, 以及含有治疗有效量的该化合物的药用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调节 c-erbB-2及 /或 EGF-R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相关疾病 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蛋白酪氨酸激酶催化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 有关的各种蛋白中特异性的酪 氨酸残基的磷酸化。 蛋白酪氨酸激酶可大致分为受体 (如 EGFr、 c-erbB-2, c-met、 tie-2、 PDGFr、 FGFr)或非受体 (;如 c-src、 lck、 zap70)激酶。 已表明许多此类激酶的 不合适或不受控制的激活, 即, 例如由过度表达或突变所致的异常的蛋白酪氨 酸 激酶活性会引起不受控制的细胞生产。

蛋白酪氨酸激酶, 如 c-erbB-2、 c-src、 c-met、 EGFr、 PDGFr的异常活性与人 的恶性肿瘤有关。 例如, 升高的 EGFr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 膀胱癌、 以及头和颈 部癌有关, 升高的 c-erbB-2活性与乳腺、 卵巢、 胃和胰腺的癌症有关。 因此, 抑 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应能提供对上述肿瘤的治疗 。

异常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也与其他各种疾病有 关: 如牛皮癣、 纤维样变性、 动脉粥样硬化、 再狭窄、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 哮喘等, 已表明通过一些受体 酪氨酸激酶的作用是可以控制这些疾病的。

中国专利 99803887.3公开报道了一系列化合物, 它们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抑 制活性; 中国专利 20081000815 也公开报道了一系列新的喹唑啉化合物, 但是都 是以外消旋体形式开发的, 并没有对其光学纯异构体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通式 (I)所示的光学纯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有效剂量通式 (I)所示的光学纯喹唑啉类化合 物的药物组合物, 以及它们在治疗癌症、 恶性肿瘤和牛皮癣等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通式 (I)化合物:

R 1 表示 , 其中 Ar为任选地被 1或 2个取代基取代的呋 喃或噻唑, 所述的取代基选自卤素原子、 d_ 4 烷基或 d_ 4 烷氧基;

R 2 、 R 3 彼此独立地选自氢、 烷基、 烯基、 块基、 烷氧基、 烷氧基烷基、 环烷 基、 或环烷基烷基;

Y为任选地被 R 4 、 R 5 取代的苯基或 1H-吲唑基; 其中, R 4 选自苄基、 卤代-、 二卤代-或三卤代苄基、 苄氧基、 卤代-、 二卤代 -或三卤代苄氧基; R 5 选自氢、 羟 基、 卤素原子、 d_ 4 烷基、 d_ 4 烷氧基、 氨基、 氰基或三氟甲基;

带 *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以 (R)或 (S)单一对映体形式或富含一种对映体形式 存在;

B选自酒石酸、 乳酸、磷酸、柠檬酸、 乙酸、三氟乙酸、 苹果酸、硝酸、盐酸、 硫酸、 草酸、 丁二酸、 甲磺酸、 马来酸或对甲苯磺酸。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 Ar选自未被取代的呋喃或噻唑, 更优选未被取代的 呋喃。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 R 2 、 R 3 彼此独立地选自氢、 d_ 4 烷基、 C 2 _ 5 烯基、 d_ 4 院氧基、 C 1-4 院氧基 C 1-4 院基、 C 3-8 环院基、 或 C 3-8 环院基 -C 1-4 院基。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 R 4 选自苄基、 卤代-苄基、 卤代-苄氧基, 优选卤代- 苄基、 卤代-苄氧基; R 5 选自氢、 卤素原子、 d_ 4 烷基或 d_ 4 烷氧基。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 带 *碳原子以单一对映体 (R)形式存在, 或以富含 (R) 形式存在, 优选 (R)构型含量≥90%。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 优选的化合物包括下述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 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05)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甲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 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06)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 (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 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07)

( R ;)- N -(4-C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 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08)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环丙基甲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09)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Ν-二甲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10)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Ν-二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11)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Ν-二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12)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Ν-甲基, N-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 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13)

( R )- N -(4-C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烯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14)

( R ;)- N -(4-C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 1-(块丙基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 (化合物 115)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 更优选的化合物如式 (IX)所示:

(IX)

在本发明中:

"富含一种对映体 "指其中一种对映体如 (R)构型的含量≥60%;

"烷基"指支链或直链饱和脂肪族碳氢基; 优选碳原子为 1-4个的支链或直链 饱和脂肪族烷基, 如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 叔丁基、 异丁基等;

"烯基"指至少含一个碳碳双键的支链、 直链或环状非芳香族碳氢基团, 如 乙烯基、 丙烯基、 烯丙基、 丁烯基、 环己烯等;

"块基"指至少含一个碳碳三键的支链、 直链或环状碳氢基团, 如乙块基、 丙 块基、 丁块基、 3-甲基丁块基、 块丁基、 块丙基等。

"环烷基"指含单环的饱和脂肪族碳氢基, 优选碳原子为 3-8个的环烷基, 如 环丙基、 甲基-环丙基、 2,2-二甲基-环丁基、 乙基-环戊基、 环己基等;

"烷氧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与氧原子相连的基 , 如甲氧基、 乙氧基、 正 丙氧基、 异丙氧基、 正丁氧基、 异丁氧基、 叔丁氧基等;

"卤素原子"指氟、 氯、 溴、 碘原子。

制备式 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式 (Π)化合物与叔丁基亚磺酰胺反应, 得到通式 (III)化合物;

(II)

3)通 下反应, 得通式 (VI)化合物;

4)通 2 -L或 R 3 -L反应, 得通式 (VII)化合物;

(VI) (VII) 5)通式 (VII)化合物与氧化剂反应, 得通式 (VIII)化合物;

(VII) (VIII)

6)通式 (VIII)化合物与酸反应, 得通式 (I)化合物;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VIII) (I) 其中,

R 1 , Y、 Ar、 R 2 、 R 3 、 带 *号碳原子以及酸如通式 (I)所定义;

T为硫原子或亚磺酰基;

叔丁基亚磺酰胺为光学纯, 以 (R)或 (S)单一对映体形式或富含一种对映体形式 存在;

L为离去基团, 选自卤素原子或磺酰氧基。

在通式 (III)化合物的制备中, 反应在金属试剂存在下进行。 金属试剂包括四乙 氧基钛、 四异丙氧基钛等, 优选四异丙氧基钛; 反应温度控制在 0-100°C, 优选 0-50。。。

在通式 (VI)化合物的制备中, 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所用的酸选自盐酸、 硫 酸、 硝酸、 磷酸、 三氟乙酸或上述酸的混合酸, 优选盐酸。

在通式 (I)化合物的制备中, 将硫原子或亚磺酰基氧化为磺酰基的反应是本 领 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所用的氧化剂选自: 间氯过氧苯甲酸、 过氧乙酸、 双氧水、 过硫酸氢钾等, 但优选的是过硫酸氢钾。

制备式 (I)化合物的另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式 (II)化合物与

(II)

反应, 得通式 (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3)

4) 2 -L或 R 3 -L反应, 得通式 (VIII)化合物;

(C) (VIII)

5)通式 (VI

其中,

R 1 , Y、 Ar、 带 *号碳原子如通式 (I)所定义;

叔丁基亚磺酰胺、 L如上述所定义;

M为碱金属离子或卤代-碱土金属离子,选自 Li + 、 Na + 、 K [MgCl]+或 [MgBr]+。 在通式 (I)化合物的制备中, L代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离去基团,如 素 原子 (如氟、 氯、 溴、 碘原子), 优选溴、 碘原子; 磺酰氧基 (如甲磺酰氧基、 对甲 苯磺酰氧基)等;

在通式 (C)化合物的制备中, 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所用的酸选自盐酸、 硫 酸、 硝酸、 磷酸、 三氟乙酸或上述酸的混合酸, 优选盐酸。

本反应第 4)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所用碱选自无机碱 (如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等)或有机碱 (如乙胺、 三乙胺、 二异丙基乙胺等)。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 其含有有效剂量的通式 (I)化合物 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式 (I)化合物或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 治 疗调节 c-erbB-2及 /或 EGF-R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 途。 替换页 (细则第 26条)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式 (I)化合物或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 治 疗癌症和恶性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通式 (I)化合物或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 治疗牛皮癣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体外抗肿瘤活 性、 疗效以及稳定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用制剂可以以单位剂量形式 存在, 每单位剂量含有预定量 的活性成分。 这样的单位可含有, 例如 0.5mg-lg, 具体用量的多少取决于接受治 疗的疾病、 给药途径和病人的年龄、 体重、 病情等诸多因素。

药用制剂可以任何合适的途径给予, 如口服、 直肠、 鼻腔、 局部或胃肠外 (包 括皮下、 肌肉、 静脉或透皮)等途径给予。 上述各种制剂可以通过制药领域已知的 任何方法, 例如, 通过将活性成分与载体或赋形剂混合来制备。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单独给予或与治疗上述疾病 的其他治疗剂联合使用。 尤其 是, 在抗肿瘤的治疗中, 应考虑与其他化疗剂、 激素或抗体药物联合用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给出下列实例。 但本发明的范围并非限定于此。 以下实施例中对映体的过量值 (Enantionmeric excesses, e.e)指每种对映体的相 对数量。 该值定义为两种对映体相对百分数之间的差值 。 因此, 例如当 (R)对映体 的含量百分数为 90%, (S)对映体的含量百分数为 10%, (R)对映体过量为 80%, 即 e.e值为: 80%。

每个化合物对映体的组成用手性 HPLC测定, 条件如下:

柱子: DAICEL公司的 AD柱;

流动相: 正己烷-乙醇-二乙胺 (50: 50: 0.1)。 制备例 1 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碘喹唑啉 -4-胺的制备

在 2000 mL烧瓶中加入 6-碘 -3H-喹唑啉 -4-酮 (100 g),溶于二氯亚砜 (1000 ml) 和 N,N-二甲基甲酰胺 (20 ml) 的混合溶剂中, 加热回流至反应液澄清透明。蒸出 二氯亚砜, 用甲苯带干两次, 备用。

将备用中间体溶于异丙醇 (2000 ml) 中, 加入 3-氯 -4-(3-氟-苄氧基) -苯胺盐酸 盐 (70 g), 机械搅拌下加入无水 K 2 C0 3 (150 g), 加热回流过夜。 次日将反应液冷 却至室温, 减压抽滤, 将滤饼用水打浆洗去 K 2 C0 3 至中性, 减压抽滤, 真空干燥, 得到标题产物: 95 g, 类白色固体。

m/z (M+l) + : 506。 制备例 氟苄基) -1H-吲唑 -5-基) -6-碘喹唑啉 -4胺的制备

方法同制备例 1, 不同之处在于将 3-氯 -4-(3-氟-苄氧基) -苯胺盐酸盐改为 1-(3- 氟苄基 )-1Η-吲唑 -5胺盐酸盐。

m/z (M+l) + : 496。 制备例 3 5-(4-(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氨基)喹唑啉 -6-基)呋喃 -2-醛的制备 将制备例 1化合物 (50 g), 5-硼酸 -2-糠醛 (21 g ), Pd(PPh 3 ) 2 Cl 2 (6.2 g), 三乙胺 (62 ml), 甲醇 (1000 ml)投入到反应瓶中, 回流反应 2小时。 冷却到室温, 过滤, 滤饼先用少量甲醇洗涤, 然后于 50°C烘干, 得标题化合物: 40g, 黄色固体。

m/z (M+l) + : 473。 制备例 4 5-(4-(1-(3-氟苄基) -1H-吲唑 -5-基氨基)喹唑啉 -6-基)呋喃 -2-醛的制备 方法同制备例 3,不同之处在于将原料由制备例 1化合物改为制备例 2化合物。 m/z (M+l) + : 464。 制备例 5 2-(4-(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氨基)喹唑啉 -6-基)噻唑 -5-醛的制备 将制备例 1化合物 (50 g), 2-硼酸 -5-噻唑醛 (21 g ), Pd(PPh 3 ) 2 Cl 2 (6.2 g), 三 乙胺 (62 ml), 甲醇 (1000 ml)投入到反应瓶中, 回流反应 2小时。 冷却到室温, 过滤, 滤饼先用少量甲醇洗涤, 然后于 50°C烘干, 得标题化合物: 30g。

m/z (M+l) + : 490。 制备例 6 2-(4-(1-(3-氟苄基) -1H-吲唑 -5-基氨基)喹唑啉 -6-基)噻唑 -5-醛的制备 方法同制备例 5,不同之处在于将原料由制备例 1化合物改为制备例 2化合物。 m/z(M+l) + : 480。 实施例一

(S)-N-((5-(4-(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氨基)喹唑啉 -6-基)呋喃 -2-基)亚甲基 )-2-甲基 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将制备例 3化合物 (47.3 g, 0.1 mol), S-叔丁基亚磺酰胺 (14.5 g, 0.12 mol), 四异丙氧基钛 (85 g, 0.3 mol)和无水 THF (1000 ml) 投入到反应瓶中, 室温反应 过夜。 次日, 处理: 加水 (50 ml), 乙酸乙酯 (500 ml), 搅拌 10min, 过滤, 滤饼 用 THF洗 3次。滤液加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 浓縮得标题化合物: 50g。 m/z (M+l) + : 577。 实施例二

(R)-N-((5-(4-(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氨基)喹唑啉 -6-基)呋喃 -2-基)亚甲基 )-2-甲基 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 料由 S-叔丁基亚磺酰胺改为 R- 叔丁基亚磺酰胺。 m/z (M+l) + : 577。 实施例三

(S)-N-((2-(4-(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氨基)喹唑啉 -6-基)噻唑 -5-基)亚甲基 )-2-甲基 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制备例 3化合物改为制备 例 5化合物。 m/z (M+l) + : 594。 实施例四

(R)-N-((2-(4-(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氨基)喹唑啉 -6-基)噻唑 -5-基)亚甲基 )-2-甲基 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三,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 S-叔丁基亚磺酰胺改为 R- 叔丁基亚磺酰胺。 m/z (M+l) + : 594。 实施例五

(S)-N-((5-(4-(l-(3-氟苄基) -1H-吲唑 -5-基氨基)喹唑啉 -6-基)呋喃 -2-基)亚甲基 )-2-甲 基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制备例 3化合物改为制备 例 4化合物。 m/z (M+l) + : 567。 实施例六

(R)-N-((5-(4-(l-(3-氟苄基) -1H-吲唑 -5-基氨基)喹唑啉 -6-基)呋喃 -2-基)亚甲基 )-2-甲 基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 料由制备例 3化合物改为制备例 4化合物。 m/z (M+l) + : 567。 实施例七

(S)-N-((2-(4-(l-(3-氟苄基) -1H-吲唑 -5-基氨基)喹唑啉 -6-基)噻唑 -5-基)亚甲基 )-2-甲 基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 料由制备例 3化合物改为制备例 6化合物。 m/z (M+l) + : 584。 实施例八

(R)-N-((2-(4-(l-(3-氟苄基) -1H-吲唑 -5-基氨基)喹唑啉 -6-基)噻唑 -5-基)亚甲基 )-2-甲 基丙烷 -2-亚磺酰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制备例 3化合物改为制备 例 6化合物。 m/z (M+l) + : 584。 实施例九

(S)-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氨基 )-2- (甲硫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的制备

将甲硫基甲基氯化镁 /THF 溶液 (0.3 mol) 投入到反应瓶中, 冷却反应液到 -80°C以下,保温 5min,快速加入实施例一化合物 (57.6 g, 0.1 mol) 和无水 THF (200 ml) 的溶液, 保持内温 -80°C以下。 保温搅拌 10min, 处理。 将反应液倾入饱和食 盐水 (3000 ml) 中, 加乙酸乙酯 (2000 ml), 分液, 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 (2000 ml) 洗涤, 无水硫酸镁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浓縮得黄色固体 50g。

将上步所得黄色固体溶于 THF (1000 ml) 中, 用 HC1-乙醇调 pH=l, 室温搅拌 2小时,处理。加浓氨水调 pH=9,加饱和食盐水 (2000 ml) 和乙酸乙酯 (1500 ml), 分液, 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浓縮, 残余物硅胶柱层析 (洗脱 剂: 乙酸乙酯一乙酸乙酯 /THF=10/1), 收集合格组分, 浓縮, 得标题化合物: 30g, 编号为化合物 1。 m/z (Μ+1) + : 535 ο 实施例十

(S)-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甲基氨基) -2- (甲硫基)乙基)呋喃 -2-基)喹 唑啉 -4-胺的制备

方法 A: 将实施例九所得化合物 (2.0 g), 碘甲烷 (0.5 g) 和三乙胺 (0.7 g)溶 于 THF (150 ml) 中,加热至回流反应 2h。停止加热, 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加入乙酸乙酯提取, 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 无水硫酸镁干燥。 过滤, 滤 液减压浓縮, 残余物柱层析纯化 (氯仿 /甲醇 = 100:1) 得标题化合物 1.5 g, 编号为 化合物 2。

方法 B:将实施例九化合物 (5.4 g)溶于 DMSO (50 ml) 中,加入甲醛 (6 ml), 甲酸 (3 ml), 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将反应液冲入到冰水 (500 ml) 中, 过滤, 抽干, 滤饼用 THF溶解后, 硅胶制砂, 柱层析纯化得标题化合物: 4.2 g, 编号为化合物 2。 m/z (M+l) + : 549。 按实施例十的制备方法, 以实施例九所得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反 应, 完成以下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S)型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m/z(M+l) + 化合物 3 碘乙烷 H -CH 2 CH 3 563 化合物 4 碘丙烷 H -CH2CH2CH3 577 化合物 5 环丙甲基溴 H 589 化合物 6 碘甲烷 -CH 3 -CH 3 563 化合物 7 碘乙烷 -CH 2 CH 3 -CH 2 CH 3 591 化合物 8 CH 3 CH 2 CH 2 I -CH2CH2CH3 -CH2CH2CH3 619

CH 3 CH 2 I/

化合物 9 -CH 3 -CH 2 CH 3 577

CH 3 I

H 2

化合物 10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75

H

化合物 11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573 化合物 12 CH 3 OBr H -OCH 3 565

CH 3 OBr/

化合物 13 -CH 3 -OCH3 579 实施例 ^一

(S)-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 (氨基 )-2- (甲硫基)乙基)噻唑

-2-基)喹唑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九,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改 为实施 例三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14。 m/z (M+l) + : 552。 按实施例十的方法, 以实施例 ^一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反应, 完 成以下化合物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S)型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m/z (M+l) + 化合物 15 CH 3 I H -CH 3 566 化合物 16 CH3CH2-I H -CH 2 CH 3 580 化合物 17 CH 3 CH 2 CH 2 -I H -CH2CH2CH3 594 化合物 18 环丙甲基溴 H 606 化合物 19 CH 3 I -CH 3 -CH 3 580 化合物 20 CH3CH2I -CH 2 CH 3 -CH 2 CH 3 608 化合物 21 CH3CH2CH2I -CH2CH2CH3 -CH2CH2CH3 636

CH 3 CH 2 I/

化合物 22 -CH 3 -CH 2 CH 3 594

H 2

化合物 23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92

H

H 2

化合物 24 块丙基溴 H HC—— C—— C 590 化合物 25 CH 3 OBr H -OCH 3 582 化合物 26 CH 3 OBr/CH 3 I -CH 3 -OCH3 596 实施例十二

(S)-N-(l-(3-氟苄基) -1H-吲唑 -5-基) -6-(5-(l- (氨基 )-2- (甲硫基)乙基)

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九,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改 为实施 例五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27。 m/z (;M+l) + : 525。 按实施例十的方法, 以实施例十二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反应, 完 成以下化合物的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S)型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m/z (M+l) + 化合物 28 CH 3 I H -CH 3 539 化合物 29 CH3CH2-I H -CH 2 CH 3 553 化合物 30 CH3CH2CH2-I H -CH2CH2CH3 567 化合物 31 环丙甲基溴 H 579 化合物 32 CH 3 I -CH 3 -CH 3 553 化合物 33 CH 3 CH 2 I -CH 2 CH 3 -CH 2 CH 3 581 化合物 34 CH3CH2CH2I -CH2CH2CH3 -CH2CH2CH3 609 化合物 35 CH3CH2I/CH3I -CH 3 -CH 2 CH 3 567

H 2

化合物 36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65

H

化合物 37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563 化合物 38 CH 3 OBr H -OCH 3 555 化合物 39 CH 3 OBr/CH 3 I -CH 3 -OCH3 569 实施例十三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 (氨基 )-2- (甲硫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九,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改 为实施 例二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40。 m/z (M+l) + : 535。 按实施例十的制备方法, 以实施例十三所得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 反应, 完成以下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R)型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m/z (M+l) + 化合物 41 碘甲烷 H -CH 3 549 化合物 42 碘乙烷 H -CH 2 CH 3 563 化合物 43 碘丙烷 H -CH2CH2CH3 577 化合物 44 环丙甲基溴 H 589 化合物 45 碘甲烷 -CH 3 -CH 3 563 化合物 46 碘乙烷 -CH 2 CH 3 -CH 2 CH 3 591 化合物 47 CH 3 CH 2 CH 2 I -CH2CH2CH3 -CH2CH2CH3 619 化合物 48 CH3CH2I/CH3I -CH 3 -CH 2 CH 3 577 H 2

化合物 49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75

H

化合物 50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573 化合物 51 CH 3 OBr H -OCH 3 565 化合物 52 CH 3 OBr/CH 3 I -CH 3 -OCH 3 579 实施例十四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 (氨基 )-2- (甲硫基)乙基)噻唑

-2-基)喹唑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九,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改 为实施 例四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53。 m/z (M+l) + : 552。 按实施例十的方法, 以实施例十四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反应, 完 成以下化合物的制备: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R)型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m/z (M+l) + 化合物 54 CH 3 I H -CH 3 566 化合物 55 CH3CH2-I H -CH 2 CH 3 580 化合物 56 CH3CH2CH2-I H -CH2CH2CH3 594 化合物 57 环丙甲基溴 H 606 化合物 58 CH 3 I -CH 3 -CH 3 580 化合物 59 CH3CH2I -CH 2 CH 3 -CH 2 CH 3 608 化合物 60 CH3CH2CH2I -CH2CH2CH3 -CH2CH2CH3 636 化合物 61 CH3CH2I/CH3I -CH 3 -CH 2 CH 3 594

H 2

化合物 62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92

H

化合物 63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590 化合物 64 CH 3 OBr H -OCH 3 582 化合物 65 CH 3 OBr/CH 3 I -CH 3 -OCH 3 596 实施例十五

(S)-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 (氨基 )-2- (甲亚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 唑啉 -4-胺的制备

将二甲亚砜 (0.4 mol) 溶于无水 THF (2000 ml), 氮气保护下冷却到 -20 °C, 滴 加 n-BuLi (0.3 mol)。滴毕, 保温搅拌 30min。冷却反应液到 -80°C以下, 保温 5min, 快速加入实施例一化合物 C57.6 g, 0.1 mol) 和无水 THF (;200 ml) 的溶液, 保持内 温 -80°C以下。 保温搅拌 10min, 处理。 将反应液倾入饱和食盐水 3000 ml中, 力口 乙酸乙酯 2000 ml, 分液, 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 2000 ml洗, 无水硫酸镁干燥。 过 滤, 滤液减压浓縮得黄色固体 42 g。

将上步所得黄色固体溶于 THF (1000 ml) 中, 用 HC1-乙醇调 pH=l, 室温搅拌 2小时,处理。加浓氨水调 pH=9,加饱和食盐水 (2000 ml) 和乙酸乙酯 (1500 ml), 分液, 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浓縮, 残余物硅胶柱层析 (洗脱 剂: 乙酸乙酯一乙酸乙酯 /THF=5/1), 收集合格组分, 浓縮, 得标题化合物: 20 g, 编号为化合物 66。 m/z (M+l) + : 551。 实施例十六

( S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1- (甲基氨基) -2- (甲亚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 喹唑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 不同之处在于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七化合物改为 实施例 十五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67。 m/z (M+l) + : 566。 按实施例十的制备方法, 以实施例十五所得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 反应, 完成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S)型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m/z (M+l) + 化合物 68 碘乙烷 H -CH 2 CH 3 579 化合物 69 碘丙烷 H -CH2CH2CH3 593 化合物 70 环丙甲基溴 H 605 化合物 71 碘甲烷 -CH 3 -CH 3 579 化合物 72 碘乙烷 -CH 2 CH 3 -CH 2 CH 3 607

-CH 2 CH 2 CH

化合物 73 CH 3 CH 2 CH 2 I -CH2CH2CH3 635

3

CH 3 CH 2 I/

化合物 74 -CH 3 -CH 2 CH 3 593

CH 3 I

H 2

化合物 75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91

H

化合物 76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589 化合物 77 CH 3 OBr H -OCH 3 581

CH 3 OBr/

化合物 78 -CH 3 -OCH3 595

实施例十七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 (氨基 )-2- (甲亚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 唑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五,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改 为实 施例二化合物, 编号化合物 79。 m/z (M+l) + : 551。 按实施例十的制备方法, 以实施例十七所得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 反应, 完成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R)型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m/z (M+l) + 化合物 80 碘甲烷 H -CH 3 565 化合物 81 碘乙烷 H -CH 2 CH 3 579 化合物 82 碘丙烷 H -CH2CH2CH3 593 化合物 83 环丙甲基溴 H 605 化合物 84 碘甲烷 -CH 3 -CH 3 579 化合物 85 碘乙烷 -CH 2 CH 3 -CH 2 CH 3 607 化合物 86 CH 3 CH 2 CH 2 I -CH2CH2CH3 -CH2CH2CH3 635 化合物 87 CH3CH2I/CH3I -CH 3 -CH 2 CH 3 593

H 2

化合物 88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91

H

化合物 89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589 化合物 90 CH 3 OBr H -OCH 3 581 化合物 91 CH 3 OBr/CH 3 I -CH 3 -OCH3 595 实施例十八

(S)-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 (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 啉 -4-胺的制备

方法 A: 将二甲砜(37.6 g, 0.4 mol) 溶于无水 THF (2000 ml), 氮气保护下冷 却到 -20°C, 滴加 n-BuLi C0.3 mol)。 滴毕, 保温搅拌 30min。 冷却反应液到 -80°C以 下, 保温 5min, 快速加入实施例一化合物 (57.6 g, 0.1 mol) 和无水 THF (200 ml) 的溶液, 保持内温 -80°C以下。 保温搅拌 10min, 处理。 将反应液倾入饱和食盐水 3000 ml中, 加乙酸乙酯 2000 ml, 分液, 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 2000 ml洗, 无水硫 酸镁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浓縮得黄色固体 42 g。

将上步所得黄色固体溶于 THF (1000 ml) 中, 用 HC1-乙醇调 pH=l, 室温搅拌 2小时,处理。加浓氨水调 pH=9,加饱和食盐水 (2000 ml) 和乙酸乙酯 (1500 ml), 分液, 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浓縮, 残余物硅胶柱层析 (洗脱 剂: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THF=5/1), 收集合格组分, 浓縮, 得标题化合物: 20 g, 编号为化合物 92。

方法 B: 将实施例九或实施例十五所得化合物各 50 g和甲醇 /水的混合溶剂 (7: 3, 1000ml) 投入到反应瓶中, 溶解后, 分次加入过硫酸氢钾制剂 (100 g), 加 完后继续于室温搅拌反应 2小时。 过滤, 滤饼用甲醇 /水的混合溶液洗涤, 滤液用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 pH=8, 减压浓縮, 加入乙酸乙酯 (500 mlx2) 提取, 合并有 机层, 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浓縮干, 柱层析纯化 (洗脱剂: 氯仿 /甲醇 =100: 1) 得标题化合物: 40 g, 黄色固体。 m/z(M+l) + : 567; e.e ft: 95.2% [(S):97.6%, (R): 2.4%] 按实施例十的制备方法, 以实施例十八所得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 反应, 完成以下化合物的制备: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s)型

实施例十九

( R )- N -(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 (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唑 啉 -4-胺的制备

方法 A: 同实施例十八方法 A, 不同之处在于将起始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 改为实施例二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105; m/z (M+l) + : 567; e.e ft: 95.8% [(R): 97.9%, (S): 2.1%]。

方法 B: 同实施例十八方法 B, 不同之处在于起始原料由实施例九、 实施例十 五化合物改为实施例十三或实施例十七化合物 。 按实施例十的制备方法, 以实施例十九所得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 反应, 完成以下化合物的制备: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R)型

实施例二十

(S)-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噻唑 -2-基)喹唑 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八方法 A,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 改为实施例三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118。

m/z(M+l) + : 584; e.e ft: 91.4% [(S): 95.7%, (R): 4.3%]。 按实施例十的方法, 以实施例二十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反应, 完 成以下化合物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S)型 m/z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e.e fl%

(M+l) +

化合物

CH 3 I H -CH 3 598 91.5

119

化合物

CH3CH2-I H -CH 2 CH 3 612 91.7 120

化合物

CH3CH2CH2-I H -CH2CH2CH3 626 91.6 121

化合物

环丙甲基溴 H 638 91.5 122

化合物

CH3I - CH 3 - CH 3 612 91.4 123

化合物

CH 3 CH 2 I -CH 2 CH 3 -CH 2 CH 3 640 91.8 124

化合物

CH3CH2CH2I -CH2CH2CH3 -CH2CH2CH3 668 91.5 125

化合物

CH3CH2I/CH3I -CH 3 -CH 2 CH 3 626 91.5 126

化合物 H 2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624 91.6 127 H

化合物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622 91.7 128 化合物

CH 3 OBr H -OCH 3 614 91.4

129

化合物

CH 3 OBr/CH 3 I -CH 3 -OCH3 628 91.2 130 实施例二 ^一

(R)-N-(4-(3-氟苄氧基) -3-氯苯基 )-6-(5-(l-(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噻唑 -2-基)喹唑 啉 -4-胺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八方法 A,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一化合物 改为实施例四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131。

m/z(M+l) + : 584; e.e值: 92.2% [(R): 96.1%, (S): 3.9%]。 按实施例十的方法, 以实施例二 ^一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反应, 完成以下化合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R)型

m/z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e.e fl%

(M+l) + 化合物

CH 3 I H -CH 3 598 92.3

132

化合物

CH3CH2-I H -CH 2 CH 3 612 92.0 133

化合物

CH3CH2CH2-I H -CH2CH2CH3 626 92.2 134

化合物

环丙甲基溴 H 638 92.1 135

化合物

CH 3 I -CH 3 -CH 3 612 92.2 136

化合物

CH3CH2I -CH 2 CH 3 -CH 2 CH 3 640 92.3 137

化合物

CH3CH2CH2I -CH2CH2CH3 -CH2CH2CH3 668 92.0 138 化合物

CH 3 CH 2 I/CH 3 I -CH 3 -CH 2 CH 3 626 92.4

139

化合物 H 2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624 92.2 140 H

化合物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622 92.2 141

化合物

CH 3 OBr H -OCH 3 614 92.1 142

化合物

CH 3 OBr/CH 3 I -CH 3 -OCH3 628 92.3 143 实施例二十二

(S)-N-(l-(3-氟苄基) -1H-吲唑 -5-基) -6-(5-(l- (氨基 )-2- (甲磺酰基)乙基)呋喃 -2-基)喹 唑啉 -4-胺的制备

方法 A: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八方法 A,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 一化合物改为实施例五化合物, 编号为化合物 144。

m/z(M+l) + : 557; e.e ft: 93.0%[(S): 96.5%, (R): 3.5%]。

方法 B: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方法 A, 不同之处在于将反应原料由实施例九、 实 施例十五化合物改为实施例十二化合物。 按实施例十的方法, 以实施例二十二化合物为起始原料, 与反应试剂反应, 完成以下化合物

备注: 带 *碳原子为 (S)型 m/z

编号 反应试剂 R 2 R 3 e.e fl%

(M+l) +

化合物

CH 3 I H -CH 3 571 93.1

145

化合物

CH3CH2-I H -CH 2 CH 3 585 93.0 146 化合物

CH 3 CH 2 CH 2 -I H -CH2CH2CH3 599 93.2

147

化合物

环丙甲基溴 H 611 93.0 148

化合物

CH3I -CH3 -CH3 585 93.1 149

化合物

CH 3 CH 2 I -CH 2 CH 3 -CH 2 CH 3 613 93.1 150

化合物

CH3CH2CH2I -CH2CH2CH3 -CH2CH2CH3 641 93.2 151

化合物

CH3CH2I/CH3I -CH 3 -CH 2 CH 3 599 93.0 152

化合物 H 2

烯丙基溴 H H 2 C^=C—— C 597 93.0 153 H

化合物

块丙基溴 H H 2

HC—— C—— C 595 93.0 154

化合物

CH 3 OBr H -OCH 3 587 93. 1 155

化合物

CH 3 OBr/CH 3 I -CH 3 -OCH3 601 93.0 156 实施例二十三

(IX)

备注: 带 *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以富含 (R)对映体形式存在 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 110 (931.3g, 1.56 mol), THF (14 L), 搅拌下加入一水合 对甲苯磺酸 (754.0 g, 3.96mol), 室温搅拌过夜。 过滤, 鼓风干燥 (60°C, 6h) 得 式 (IX)化合物 (黄色固体, 1370.2g), 产率 147.2%, e.e值为 96.0。

'HNMR (DMSO-D 6 ,400M) 5:2.274 (s,6H,38), 2.836 (s,6H,30), 2.994 (s,3H,29), 4.065 (d,lH,28a), 7.480-7.500 (m,5H,10), 7.944(d,lH,25) 试验例一

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试验方法: SRB

细 胞 株: A431 ; MCF-7

试验设计: 细胞与不同浓度化合物温育 72小时,采用 SRB法评价化合物对细 胞增殖的抑制程度, 计算抑制率, 根据抑制率采用 Logit方法计算 IC 5Q , 比较化合 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抑制率计算方法: 抑制率 (%) = (对照组 OD值-用药组 OD值、1对照组 OD 值 l 00%

试验结果见表 1。

表 1

下述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 IC 5 o(nm)

盐 A431 (72h) MCF-7 (72h) 拉帕替尼 (阳性化合物) 643.1 8468

化合物 92 422 9336 化合物 93 459.6 8861 化合物 94 652.5 7853 化合物 95 452.8 7900 化合物 96 578.4 6700 化合物 97 734.1 6666 化合物 98 677.2 7658 化合物 99 758.8 5922 化合物 100 488.6 9896 化合物 101 588.3 10426 化合物 102 456.9 8900 化合物 103 478.8 8824 化合物 104 632.2 9004 化合物 105 663.7 7865 化合物 106 469.1 7800 化合物 107 578.4 6766 化合物 108 528.9 5900 化合物 109 755.8 6211 化合物 110 767.7 5669 化合物 111 699.4 6823 化合物 112 855.3 6218 化合物 113 758.2 7066 化合物 114 488.9 7900 化合物 115 535.7 7580 化合物 116 440.7 4800 化合物 117 635.5 7626 化合物 118 524.6 6687 化合物 119 587.8 6121 化合物 120 658.1 7562 化合物 121 465.0 6387 化合物 122 399.8 5968 化合物 123 498.8 6328 化合物 124 684.7 7980 化合物 125 523.0 9800 化合物 126 487.9 7764 化合物 127 521.4 5889 化合物 128 672.2 6336 化合物 129 666.8 9711 化合物 130 536.3 8588 化合物 131 582.1 8525 化合物 132 388.7 9907 化合物 133 554.4 7887 化合物 134 579.5 6510 化合物 135 488.6 6190 化合物 136 448.7 5430 化合物 137 589.2 5470 化合物 138 426.3 4599 化合物 139 452.4 4130 化合物 140 647.7 4020 化合物 141 485.9 7624 化合物 142 499.5 7865 化合物 143 788.2 5090 化合物 144 710.6 4970 化合物 145 581.3 8240 化合物 146 489.1 5460 化合物 147 405.7 8010 化合物 148 442.3 7001 化合物 149 348.9 7230 化合物 150 624.1 6674 化合物 151 637.2 6080 化合物 152 600.8 6540 化合物 153 857.2 5870 化合物 154 624.3 4897 化合物 155 479.6 8588 化合物 156 427.6 5520 试验例二

式 (IX)化合物的稳定性试验

) 基本情况

样品情况

2、 考察依据

按照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 2005 版二部附录 C ) 进行。

3、 考察指标 外观、 熔点、 比旋度、 干燥失重、 有关物质、 右旋异构体、 含量等。

(二) 影响因素试验

1、 试验过程

(1) 高温试验:将批号 20090210的样品平摊暴露放置于平皿中,分别于 40°C、 60°C放置 10天, 于第 5天和 10天取样分析。

(2) 高湿度试验: 将批号 20090210 的样品平摊暴露放置于平皿中, 分别置于 25 °C、 RH75%和 25 °C、 RH 92.5%的恒湿密闭容器中, 于第 5天和 10天取样分析。

2、 检测结果及结论

(1) 影响因素见表 2。

(2) 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因素试验考察 10天结果表明, 在高温 (60°C )、 高湿 (RH92.5%) 条件下, 本品的各项质量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 表明本品对高湿、 高 温稳定。

(三) 加速、 长期试验

1、 加速试验及检测结果

将本品 3批 (批号: 20090219、 20090302、 20090314) 分别在温度 40°C±2°C, 相对湿度 75%±5%的条件下放置 6个月, 分别于 0个月、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末取样检测, 测定结果见表 3。

2、 长期试验及检测结果

(1) 将本品 3批 (批号: 20090219、 20090302、 20090314) 在温度 25 °C±2°C、 相对湿度 60%±10%条件下长期放置, 分别于 0个月、 3个月、 6个月末取样检测。

(2) 测定结果见表 4。

3、 检测结果及结论

(1) 加速试验结果

将样品于温度 40°C±2°C、 RH75%±5%条件下考察 6个月结果表明, 除有关物 质有轻微增加外各项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 符合质量标准规定。

(2) 长期试验结果

将样品于温度 25 °C±2°C、相对湿度 60%±10%条件下考察 6个月结果表明, 样 品的各项质量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 结果表明, 样品在 25 °C±2°C、 RH60%±10% 条件下放置是稳定的。

(3) 结论

根据稳定性研究结果, 本品的质量稳定。 表 2 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结果表

表 3 加速试验 (40°C±2°C RH75%±5%) 考察 6个月结果表

表 4 长期实验 (25°C±2°C、 RH60%±10%) 考察 6个月结果表

试验例三

式 (IX)化合物对人卵巢癌 SK-OV-3裸小鼠移植瘤的疗效

1、 实验目的

评价并比较不同给药方案下, 式 (IX)化合物、 拉帕替尼 (Lapatinib)对人卵巢癌 SK-OV-3裸小鼠移植瘤的疗效。

2、 受试药物

药物名称和批号: 式 (IX)化合物 (简称 HER-036), 嫩黄色粉末, 含量 99.5 %, 批号: 20090201; Lapatinib ditosylate (拉帕替尼双对甲苯磺酸盐, 简称 Lapatinib), 土黄色粉末, 批号: 20090105, 含量 99.1 %。

提供单位: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配制方法: HER-036、 Lapatinib均用含 0.1 % 吐温 -80的 0.5 % CMC配成所需 浓度。

3、 实验动物

BALB/cA-nude裸小鼠, 6-7周, ?, 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 合格证号: SCXK (沪) 2007— 0005。 伺养环境: SPF级。

4、 实验步骤

裸小鼠皮下接种人卵巢癌 SK-OV-3细胞, 待肿瘤生长至 150-250mm 3 后, 将动 物随机分组 (d0)。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见表 5。每周测 2— 3次瘤体积, 称鼠重, 记 录数据。 肿瘤体积 (V) 计算公式为: V= l/2xaxb 2 , 其中 a、 b分别表示长、 宽。

5、 结论

HER-036、 lapatinib均明显抑制人卵巢癌 SK-OV-3的生长; 每天一次给药的疗 效优于每天二次的疗效; HER-036对 SK-OV-3的疗效优于 lapatinib。

表 5 HER-036 Lapatinib对人卵巢癌 SK-OV-3裸小鼠移植瘤的疗

溶剂 BID PO, DO-20 224.2 士 44.2 1196.8 ± 191.6 5.5 士 1.1 100

HER-036 50mg/kg BID PO, DO-20 242.9 ± 26.8 902.0 ± 188.1 3.8 士 1.1 70 3

HER-036 lOOmg/kg BID PO, DO-20 232.8 ± 41.0 626.5 ± 236.5 2.8 士 1.3 51 4

HER-036 200mg/kg QD PO, DO-20 242.9 ± 40.3 313.1 ± 129.6 1.3 士 0.6 24 7

Lapatinib lOOmg/kg BID PO, DO-20 242.3 ± 66.2 696.8 士 308.3 3.2 士 2.3 59 4

Lapatinib 200mg/kg QD PO, DO-20 241.0 ± 29.9 604.6 ± 427.4 2.4 士 1.5 44 5 d0: 第一次给药时间; RTV: 相对肿瘤体积; P值指与对照相比; 对照组 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