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FOR REDUCING SUGAR LEVEL,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90122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diabete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e roasted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polygonati,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roots of kudzuvine, and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diabete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re produced by using the following active ingredients: roasted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polygonati, roots of red salvia,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roots of kudzuvine, mulberry leaves, anemarrhena rhizome, winged euony twigs,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and lychee seed.

Inventors:
WU YILING (CN)
TIAN SHUYAN (CN)
ZHAO SHAOHUA (CN)
GAO XUEDONG (CN)
LI XIANGJUN (CN)
LIU MINYAN (CN)
DONG CHAO (CN)
QIN LONG (CN)
WANG HONGTAO (CN)
TANG SIWEN (CN)
XU DENGFENG (CN)
AN JUNY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8841
Publication Date:
June 19, 2014
Filing Date:
December 09,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K36/8969; A61K9/14; A61K9/20; A61K9/48; A61K36/284; A61K36/37; A61K36/424; A61K36/488; A61K36/537; A61K36/605; A61K36/77; A61K36/808; A61K36/896; A61P3/10
Foreign References:
CN1903331A2007-01-31
CN101361933A2009-02-11
CN1307874A2001-08-15
Other References:
FAN B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S", 31 December 1997, pages: 410, 418
WANG, MEIFANG ET AL.: "Review of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ompound preparation thereof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tes meuitus",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vol. 23, no. 4, 30 April 2001 (2001-04-30), pages 281 - 285
Attorney, Agent or Firm:
BEIJING SANYO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LTD. (CN)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包括: 炒白术 4至 12份, 黄精 5至 15份, 玄参 5至 15份, 葛根 5至 15份, 绞股蓝 5至 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数计, 所述药物组 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4至 12份, 黄精 5至 15份, 丹参 10至 30份, 玄参 5至 15份, 葛根 5至 15份, 桑叶 5至 15份, 知母 5至 15份, 鬼箭羽 5至 15份, 绞股蓝 5至 15份, 荔枝核 7至 22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数计, 所述药 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6至 10份, 黄精 8至 12份, 丹参 12至 24份, 玄参 8至 12份, 葛根 8至

12份, 桑叶 8至 12份, 知母 8至 12份, 鬼箭羽 8至 12份, 绞股蓝 8至 12份, 荔枝核 12至 18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数计, 所述药物组 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8份, 黄精 10份, 丹参 20份, 玄参 10份, 葛根 10份, 桑叶 10份, 知母 10份, 鬼箭羽 10份, 绞股蓝 10份, 荔枝核 15份。

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数计, 所述药物组 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12份, 黄精 15份, 丹参 30份, 玄参 15份, 葛根 15份, 桑叶 15份, 知母 15份, 鬼箭羽 15份, 绞股蓝 15份, 荔枝核 22份。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活性成分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按比例称取原料药, 加水煎煮过滤后取煎煮液;

优选地, 所述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比例称量原料药, 然后加水煎煮 2-3次, 每次加 6-15倍量的水, 煎煮液过滤 后合并;

2) 将步骤 1 ) 获得的煎煮液减压浓缩成 60°C测相对密度为 1. 05-1. 25的药液; 以 及

3) 将步骤 2) 获得的药液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药物制剂为片剂、 胶囊剂、 散剂或颗粒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剂由如下步 骤制成:

1 )按比例称量原料药, 然后加水煎煮 2-3次, 每次加 6-15倍量的水, 煎煮液过滤 后合并;

2) 将步骤 1 ) 获得的煎煮液减压浓缩成 60°C测相对密度为 1. 05-1. 25的药液;

3) 将步骤 2) 获得的药液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以及

4)将步骤 3)获得的喷雾干燥粉进行干法制粒,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压片, 然后包薄膜衣。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1 ) 按比例称量原料药, 然后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加 9倍量水煎煮 2小时, 第二 次加 9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 第三次加 7倍量水煎煮 1小时, 煎煮液过滤后合并;

2) 将步骤 1 ) 获得的煎煮液减压浓缩成 60°C测相对密度为 1. 15-1. 20的药液;

3) 将步骤 2) 获得的药液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4) 将步骤 3) 获得的喷雾干燥粉进行干法制粒, 然后用 2号筛整粒; 以及

5) 加入干颗粒重量 0. 4%的硬脂酸镁, 混匀, 压片, 然后包薄膜衣。

10、根据权利要求 1至 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糖尿病为 II型糖尿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降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 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 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 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消渴病 (糖尿病)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 分泌代谢性疾病, 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 其中 I I 型糖尿病也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 35-40岁之后发病, 占糖尿病患者 90%以上。 2002 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我国城市糖尿病患病率为 4. 5%, 农村为 1. 8%; 2007-2008 年,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 14个省市近 5万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 国 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达 9. 7%,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 15. 5%。 这些数据表明, 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且糖尿病 "后备军 "人群庞大。 尽管由于抗 菌素的应用和胰岛素的问世, 糖尿病患者死于感染和酮症酸中毒者大为减少 , 但糖尿病 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可达 90%, 以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眼底病变、 肾病变, 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 10年后, 有 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 临床统计显示 40%-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 10 年后发生视网膜病变; 约有 2%的患者在发病 15年后完全失明; 5%-10%的患者在发病 20 年后恶化成终末期肾病。 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其已成为社会和家庭 经济的沉重负担, 积极开展糖尿病的防治研究已刻不容缓。

目前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西医降糖药物主要有促 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双胍类、 α糖苷酶抑制剂类和胰岛素增敏剂类等 5类, 由于糖尿病 人需要终身服药, 长期服用上述降糖药可出现诸多副作用与不良 反应, 如磺脲类和格列 奈类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 吃药后会出现心慌、 出汗、 有饥饿感症状, 严重者甚至会 出现意识障碍, 有时也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损 害; 双胍类主要是胃肠道 反应 (恶心、 食欲不振现象) 以及乳酸酸中毒 (乏力、 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还有一部 分病人会有肝肾功能损害和过敏性反应以及大 细胞性贫血反应; α糖苷酶抑制剂最主要 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 胰岛素增敏剂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损害以及增加 血容量, 从而加 重心脏负担。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 亦有低血糖反应、 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胰岛素过 敏、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水肿、 屈光不正、 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中医学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理 论和实践经验。中药制剂具有综合调 理优势, 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血糖、 尿糖, 改善血液循环, 延缓和减少血管、 神 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 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 视。 目前以治疗糖尿病或消渴病为主症已上市的中 成药约 50种, 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 的药物 100余种。 例如, 用于阴虚燥热证的玉泉丸、 降糖胶囊、 糖尿灵片等; 用于阴虚 燥热、 气阴两虚证的消渴平片等; 用于内热气虚证的金芪降糖片; 用于气阴两亏、 内热 津伤证的参精止渴丸; 用于气阴两虚证的降糖舒胶囊、 参芪降糖胶囊、 麦芪降糖丸、 十 味玉泉胶囊、 糖尿乐胶囊、 消渴灵片、 降糖甲片、 渴乐宁胶囊等; 用于气阴两虚兼血瘀 证的养阴降糖片、 芪蛭降糖胶囊、 愈三消胶囊等; 用于阴虚燥热、 气虚血瘀的消渴安胶 囊、 糖脉康颗粒等。

对目前已上市糖尿病中成药产品进行分析可知 ,这些产品多数定位在阴虚燥热及气 阴两虚证上, 绝大多数为清热养阴、 益气生津之品, 在运用益气养阴之法时多注重从肺 胃肾等脏腑入手, 重视补脾气养脾阴、 健脾运津者甚少。 究其原因在于, 消渴病以口渴 多饮、 消谷易饥、 尿多而甜、 形体消瘦、 体倦乏力为临床特征, 既往述及本病中医病理 机制者, 论病变脏腑则责于肺、 胃、 肾, 论病机则以 "阴虚燥热"概括之。 然而, 消渴 病患者饮水连连不解其渴, 所饮之水反直趋下焦而为小便频频, 消谷多食不为肌肤, 饮 食精微外泄而形体日见消瘦, 而消渴发病多与体质肥胖有关, 肥人多痰湿, 痰湿素盛之 体反易患阴虚燥热之疾, 这些矛盾病理现象应主要由于水谷津液代谢与 输布、 饮食精微 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 因而, 在这一病理过程中, 脾的转输功能失常至 关重要, 从脾去探讨消渴病的发病及病理机制不容忽视 。

因此, 目前本领域仍然需要能够疗效确切且无任何毒 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特别是能 够针对脾的传输功能失常起效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从探讨糖尿病 (消渴症) 的发病及病理机制出发, 经 过大量研究和实验, 提出了一种新的药物, 该药物为纯中药复方制剂, 能够通过恢复脾 转输水谷津液的正常功能, 纠正饮食水谷津液在输布利用及代谢过程中的 不平衡状态, 使气生津旺, 消渴诸症得消。

具体而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糖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以重 量份数计包括: 炒白术 4至 12份, 黄精 5至 15份, 玄参 5至 15份, 葛根 5至 15份, 绞股蓝 5至 15份; 优选地,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以重量份数计由 炒白术 4至 12份, 黄精 5至 15份, 玄参 5至 15份, 葛根 5至 15份, 绞股蓝 5至 15份组成; 优选地,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以重量份数计由炒白 术 4份, 黄精 15份, 玄参 5 份, 葛根 15份, 绞股蓝 5份组成, 或者优选为由炒白术 12份, 黄精 5份, 玄参 15份, 葛根 5份, 绞股蓝 15份组成;

优选地,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炒白术 6至 10份, 黄精 8 至 12份, 玄参 8至 12份, 葛根 8至 12份, 绞股蓝 8至 12份; 优选地, 本发明的药物 组合物的原料药以重量份数计由炒白术 6至 10份, 黄精 8至 12份, 玄参 8至 12份, 葛根 8至 12份, 绞股蓝 8至 12份组成;

优选地,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以重量份数计由炒白 术 6份, 黄精 12份, 玄参 8 份, 葛根 12份, 绞股蓝 8份组成, 或者优选为由炒白术 10份, 黄精 8份, 玄参 12份, 葛根 8份, 绞股蓝 12份组成。

进一步地,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还包括: 丹参, 桑叶, 知母, 鬼箭羽, 荔枝核。 优选地, 本发明的组方由炒白术, 黄精, 丹参, 玄参, 葛根, 桑叶, 知母, 鬼箭羽, 绞 股蓝, 荔枝核组成。

优选地, 以重量份数计,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4至 12份, 黄精 5至 15份, 丹参 10至 30份, 玄参 5至 15份, 葛根 5至 15份, 桑叶 5至 15份, 知母 5至 15份, 鬼箭羽 5至 15份, 绞股蓝 5至 15份, 荔枝核 7至 22份;

进一步地,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12份, 黄精 5份, 丹参 30 份, 玄参 5份, 葛根 15份, 桑叶 5份, 知母 15份, 鬼箭羽 5份, 绞股蓝 15份, 荔枝 核 7份;

或者,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4份, 黄精 15份, 丹参 10份, 玄参 15份, 葛根 5份, 桑叶 15份, 知母 5份, 鬼箭羽 15份, 绞股蓝 5份, 荔枝核 22 份;

或者,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12份, 黄精 15份, 丹参 30份, 玄参 15份, 葛根 15份, 桑叶 15份, 知母 15份, 鬼箭羽 15份, 绞股蓝 15份, 荔枝核 22份。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6至 10份, 黄精 8至 12份, 丹参 12至 24份, 玄参 8至 12份, 葛根 8至 12份, 桑叶 8至 12份, 知母 8至 12份, 鬼箭羽 8至 12份, 绞股蓝 8至 12份, 荔枝核 12至 18份;

更优选地,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6份, 黄精 12份, 丹参 12 份, 玄参 12份, 葛根 8份, 桑叶 12份, 知母 8份, 鬼箭羽 12份, 绞股蓝 8份, 荔枝 核 18份;

或者,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10份, 黄精 8份, 丹参 24份, 玄参 8份, 葛根 12份, 桑叶 8份, 知母 12份, 鬼箭羽 8份, 绞股蓝 12份, 荔枝核 12 份;

或者, 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炒白术 8份, 黄精 10份, 丹参 20份, 玄参 10份, 葛根 10份, 桑叶 10份, 知母 10份, 鬼箭羽 10份, 绞股蓝 10份, 荔枝核 15份。

在临床上,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经中药领 域常规制药方法简单加工后作为药物 使用, 其对糖尿病、 特别是 I I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例如可以将本发明药物 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直接水煎, 作为汤剂使用。 因此,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包括以下步 骤的方法制得: 按比例称取原料药, 加水煎煮过滤后取煎煮液。 优选地, 所述药物组合 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比例称量原料药, 其中荔枝核破碎, 然后加水煎煮 2-3次, 每次加 6-15倍量 的水, 煎煮液过滤后合并;

2 ) 将步骤 1 ) 获得的煎煮液减压浓缩成 60°C测相对密度为 1. 05-1. 25的药液;

3 ) 将步骤 2 ) 获得的药液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但是, 通常来说, 传统的汤剂在煎制上相对比较麻烦, 也不便于患者携带和服用。 因此, 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结合本处方中药味性质, 可以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 物经处理得到其活性成分。

因此, 在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 备方法, 所述方 法包括:

1 )按比例称量原料药, 其中荔枝核破碎, 然后加水煎煮 2-3次, 每次加 6-15倍量 的水, 煎煮液过滤后合并;

2 ) 将步骤 1 ) 获得的煎煮液减压浓缩成 60°C测相对密度为 1. 05-1. 25的药液;

3 ) 将步骤 2 ) 获得的药液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可以将所述药 物组合物再加工成药物制剂,如片剂、 胶囊剂、 散剂或颗粒剂等供临床使用。

例如,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 可以选择片剂作为本处方的剂型。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 实施方案, 所述片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1 )按比例称量原料药, 其中荔枝核破碎, 然后加水煎煮 2-3次, 每次加 6-15倍量 的水, 煎煮液过滤后合并;

2 ) 将步骤 1 ) 获得的煎煮液减压浓缩成 60°C测相对密度为 1. 05-1. 25的药液; 3 ) 将步骤 2 ) 获得的药液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以及

4 )将步骤 3 )获得的喷雾干燥粉进行干法制粒,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 混匀, 压片, 然后包薄膜衣。

进一步优选地,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片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1 ) 按比例称量原料药, 其中荔枝核破碎, 然后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加 9倍量水 煎煮 2小时, 第二次加 9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 第三次加 7倍量水煎煮 1小时, 煎煮液 过滤后合并;

2 ) 将步骤 1 ) 获得的煎煮液减压浓缩成 60 °C测相对密度为 1. 15-1. 20的药液;

3 ) 将步骤 2 ) 获得的药液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4 ) 将步骤 3 ) 获得的喷雾干燥粉进行干法制粒, 然后用 2号筛整粒; 以及

5 ) 加入干颗粒重量 0. 4%的硬脂酸镁, 混匀, 压片, 然后包薄膜衣。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 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药物 中的用途; 优选地, 所述糖尿病为 I I型糖尿病。

综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的纯中药制剂, 与本领域现有 药物相比,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包括炒白术、 黄精、 玄参、 葛根、 绞股蓝, 或者其组 方由炒白术、 黄精、 玄参、 葛根、 绞股蓝组成。 其组方对糖尿病、 特别是 I I型糖尿病 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进一步地,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还可包括丹参、 桑叶、 知母、 鬼箭羽、 荔 枝核, 或者其组方由炒白术、 黄精、 丹参、 玄参、 葛根、 桑叶、 知母、 鬼箭羽、 绞股蓝、 荔枝核组成。 这 10味药的组方对糖尿病、 特别是 I I型糖尿病具有更好的降糖作用。

在临床上,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经中药领 域常规制药方法简单加工后作为药物 使用, 其对糖尿病、 特别是 I I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例如在临床上将该组方 作为汤剂使用,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血糖、 尿糖, 改善血液循环, 延缓和减少血 管、 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且无本领域常用西药的种种副作用。 此外, 由于传统的汤 剂在煎制上相对比较麻烦, 也不便于患者携带和服用, 因此, 结合本处方中药味性质, 还可以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进一步处理, 加工成其它剂型, 如片剂、 胶囊剂等临床 使用, 例如本发明选择片剂作为该药物组合物的优选 剂型。 与其它剂型相比, 本发明提 供片剂的辅料用量少, 且实验证明, 其较易成型, 溶出速率及生物利用度均较好, 体积 小, 剂量准确, 药物含量差异较小, 携带、 运输和服用均较方便。

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面,本发明还 提供了其制备方法以及经特殊优化的 制备步骤和条件。 实验证明,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路线合理、 工艺参数明确, 经过三批中 试验证, 成品质量经检验均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成分丹酚酸 B转移率基本稳定, 表明所 制定的方法稳定、 可靠。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还可用于制备用于治 疗糖尿病、 特别是 II型糖尿病的药 物, 该组合物或制成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 相关病症。 糖尿病为终身疾病, 为了 巩固疗效, 一般服药疗程较长。 动物模型实验证明,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 病模型大鼠血糖、 血脂、 内皮功能、 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受体等指标均有明显 的改 善作用, 而且急毒和长毒实验显示, 药物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实验还提示, 该药 可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表达、 抑制高糖高脂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血管内皮 损伤, 发挥 对 II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的同时,对糖尿病高血 伴发的并发症也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可作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小的新型中药制剂。 在临床使用中, 发 现本发明的药物, 在临床总有效率、 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上, 都与阳性药物二 甲双胍具有相似或更佳的效果。

炒白术: 具有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的功效, 主要含有多糖、 氨基酸类 成分。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 白术浸膏煎剂具有降糖作用, 故本方中采用水煎煮。

黄精: 具有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益肾之功效。 主要含有 体皂苷、 淀粉及多糖、 氨基酸等成分。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 黄精的多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 能够显 著降低高血糖, 故本方采用水煎煮。

丹参: 具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的功效, 本方中丹参取其活血化瘀的作 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水溶性成分有活血化瘀的 作用, 故本方中采用水煎煮。

玄参: 具有凉血滋阴, 泻火解毒的功效, 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成分。药理研究表明, 玄参水提浸膏具有轻度的降血糖的作用, 故本方采用水煎煮。

葛根: 具有升发脾胃清阳之气的功效, 主要成分为葛根素等黄酮类成分。 药理实验 表明, 葛根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拟采用不同的溶媒对葛根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 。

桑叶: 具有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清肝明目之功效, 主要含有黄酮类及生物碱等成 分。 药理实验表明, 桑叶降血糖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 总黄酮、 多羟基生物 碱, 由于这些成分均易溶于热水, 故采用水煎煮。

知母: 具有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的功效, 主要含有皂苷、 黄酮、 双苯吡酮等成分。 药理实验表明, 双苯吡酮中的芒果苷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是知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有效 成分, 由于其易溶于水, 故本方中采用水煎煮。

鬼箭羽: 具有破血, 通经, 杀虫, 止痛的功效, 土要含有黄酮类及皂苷类等活性成 分。 药理实验研究表明, 其水煎液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用于治疗糖尿病, 故本方中采用 水煎煮。 绞股蓝: 具有清热解毒, 止咳祛痰, 降脂减肥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表明, 主要有效 成分为皂苷类成分, 能够降低血糖。 由于绞股蓝的主要有效成分绞股蓝皂苷易溶于 水, 故采用水煎煮。

荔枝核: 具有行气散结的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脾运久滞, 气机失畅, 津液亦难输布, 方中荔枝核为使药, 行散滞气, 疏肝郁, 行血中之气, 使得气机畅达, 血脉畅通, 津液 自易输布。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荔枝核水溶液灌胃有降血糖作用, 故本工艺选择水提取 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本发明, 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 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 药材原料、 试剂材料等, 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实施例 1

处方: 炒白术 40g, 黄精 150g, 玄参 50g, 葛根 150g, 绞股蓝 50g;

制法: 取上述取处方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分两次各加水 2 升煎为 汤剂, 合并汤剂即可。 实施例 2

处方: 炒白术 60g, 黄精 120g, 玄参 80g, 葛根 120g, 绞股蓝 8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分两次各加水 2 升煎为汤 齐 U, 合并汤剂即可。 实施例 3

处方: 炒白术 120g, 黄精 50g, 玄参 150g, 葛根 50g, 绞股蓝 15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 15倍量水煎煮 2小时, 第二次加 6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 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15的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装入胶 囊即可。 实施例 4

处方: 炒白术 100g, 黄精 80g, 玄参 120g, 葛根 80g, 绞股蓝 12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 15倍量水煎煮 2小时, 第二次加 6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 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15的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装入胶 囊即可。 实施例 5

处方: 炒白术 40g, 黄精 150g, 丹参 100g, 玄参 150g, 葛根 50g, 桑叶 150g, 知 母 50g, 鬼箭羽 150g, 绞股蓝 50g, 荔枝核 22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其中荔枝核破碎, 加水 煎煮 3次, 第一次加 15倍量水煎煮 2小时, 第二次加 10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第三次 加 6倍量水煎煮 1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20的 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将喷雾干燥粉采用干法制粒, 颗粒用 2 号筛整粒, 颗粒加 0. 4%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620片。 实施例 6

处方: 炒白术 120g, 黄精 50g, 丹参 300g, 玄参 50g, 葛根 150g, 桑叶 50g, 知 母 150g, 鬼箭羽 50g, 绞股蓝 150g, 荔枝核 7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其中荔枝核破碎, 加水 煎煮 3次, 第一次加 6倍量水煎煮 1小时, 第二次加 10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第三次加 15倍量水煎煮 2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05的药 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将喷雾干燥粉采用干法制粒, 颗粒用 2号 筛整粒, 颗粒加 0. 5%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680片。 实施例 7

处方: 炒白术 80g, 黄精 100g, 丹参 200g, 玄参 100g, 葛根 100g, 桑叶 100g, 知 母 100g, 鬼箭羽 100g, 绞股蓝 100g, 荔枝核 15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其中荔枝核破碎, 加水煎 煮三次, 第一次加 9倍量水煎煮 2小时, 第二次加 9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第三次加 7 倍量水煎煮 1小时,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18的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将喷雾干燥粉采用干法制粒, 颗粒用 2号筛整 粒, 加 0. 4%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按本处方制得 654片片剂。 实施例 8

处方: 炒白术 60g, 黄精 120g, 丹参 120g, 玄参 120g, 葛根 80g, 桑叶 120g, 知 母 80g, 鬼箭羽 120g, 绞股蓝 80g, 荔枝核 18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其中荔枝核破碎, 加水煎 煮 3次, 第一次加 10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 第二次加 10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第三次 加 10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25 的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将喷雾干燥粉加入蔗糖 1200g, 制粒, 干燥, 分装, 制得 210袋颗粒剂。 实施例 9

处方: 炒白术 100g, 黄精 80g, 丹参 180g, 玄参 80g, 葛根 120g, 桑叶 80g, 知 母 120g, 鬼箭羽 80g, 绞股蓝 120g, 荔枝核 12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其中荔枝核破碎, 加水煎 煮 3次,第一次加 15倍量水煎煮 2小时,第二次加 10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第三次加 6 倍量水煎煮 1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15的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烘干, 制丸, 制得 330g丸剂。 实施例 10

处方: 炒白术 120g, 黄精 150g, 丹参 300g, 玄参 150g, 葛根 150g, 桑叶 150g, 知母 150g, 鬼箭羽 150g, 绞股蓝 150g, 荔枝核 220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其中荔枝核破碎, 加水煎 煮 3次,第一次加 15倍量水煎煮 2小时,第二次加 10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第三次加 6 倍量水煎煮 1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20的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烘干, 粉碎成细粉, 制得 510g散剂。 实施例 11

处方: 炒白术 116g, 黄精 145g, 丹参 290g, 玄参 145g, 葛根 145g, 桑叶 145g, 知母 145g, 鬼箭羽 145g, 绞股蓝 145g, 荔枝核 217. 5g

制法: 取上述处方中中药材, 分别选净, 按处方量称量, 其中荔枝核破碎, 加水煎 煮三次, 第一次加 9倍量水煎煮 2小时, 第二次加 9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第三次加 7 倍量水煎煮 1小时, 煎液过滤, 合并, 减压浓缩成在 60°C测定相对密度为 1. 18的药液, 将该药液进行喷雾干燥, 得喷雾干燥粉, 将喷雾干燥粉采用干法制粒, 颗粒用 2号筛整 粒, 加 0.4%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按本处方制得 687片片剂。 实施例 12

按照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的规定, 对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一、 试验样品: 根据实施例 5的方法制得的片剂, 批号为 071101, 规格为 0.53g/ 片。

二、 包装及放置条件: 内包装为药用 PVC硬片及 PTP铝箔泡罩, 外包装为铝塑复合 膜。 加速试验在温度 40°C±2°C、 相对湿度 75% ±5%条件下进行, 长期试验在常温条 件下进行。

三、 试验项目及限度要求: 见表 1。

四、 试验依据: 中国药典制剂通则的有关规定。

五、 试验结果: 见表 2〜7。

表 1 考察项目及限度要求

加速试验结果 (批号: 071101)

日期 项目 2007. 11. 14 2007. 12. 17 2008. 1. 14 2008. 2. 18 2008. 5. 12 本品为薄膜 本品为薄膜 本品为薄膜 本品为薄膜衣 本品为薄膜衣

衣片,除去包 衣片,除去包 衣片,除去包 片, 除去包衣 片, 除去包衣

性状 衣后显棕黄 衣后显棕黄 衣后显棕黄 后显棕黄色; 后显棕黄色;

色; 气微, 味 色; 气微, 味 色; 气微, 味 气微, 味苦。 气微, 味苦。

苦。 苦。 苦。

顯 1 )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别(2 )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顯 3 )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顯 4)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顯 5 )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顯 6 )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崩解时

28 30 31 33 35 限(min)

细菌数

< 10 < 10 < 10 (个 /g)

霉菌和

酵母菌

< 10 < 10 < 10

/g)

大肠埃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希菌(g)

霉变和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活螨

含量测

定 6. 1 6. 3 6. 2 5. 9 6. 1 (mg/片) 长期常温试验结果 (批号: 071101 )

考察 日期

项目 2007. 11. 14 2008. 2. 18 2008. 5. 12 2008. 8. 14 2008. 11. 17 本品为薄膜衣 本品为薄膜 本品为薄膜 本品为薄膜 本品为薄膜衣 性状 片, 除去包衣 衣片, 除去 衣片, 除去 衣片, 除去 片, 除去包衣 后显棕黄色; 包衣后显棕 包衣后显棕 包衣后显棕 后显棕黄色; 气微, 味苦。 黄色; 气微, 黄色; 气微, 黄色; 气微, 气微, 味苦。

味苦。 味苦。 味苦。

鉴别 (1)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检出白术 鉴别 (2)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检出丹参 鉴别 (3)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检出葛根 鉴别 (4)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检出玄参 鉴别 (5)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检出桑叶 鉴别 (6)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检出知母 崩解时限

28 30 30 31 32 (min)

细菌数(个

<10 <10 <10 <10

/g)

霉菌和酵

母菌数(个 <10 <10 <10 <10 /g)

大肠埃希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菌 (g)

霉变和活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螨

含量测定

6.1 6.2 6.1 6.1 6.1 (mg/片)

经过对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进行为期 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 24个月常温长期试验考察, 结果在考察期内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 质量稳定。 实施例 1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选自河北以岭医院病房患者,共计 80例, 随机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0例, 男 21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为(42.5±9.5)岁, 病程平均 为(21 ±27)个月; 对照组 40例, 男 23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为(44.9 ± 10.1)岁, 病 程平均为(22 ± 28)个月。经统计,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 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0.05), 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 符合《内科学》中 II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 (1) I型糖尿病患者; (2) 伴有严重心、 肝、 肾功能不全及急性感染患者; (3) 哺乳期、 妊 娠期妇女; (4) 年龄不足 18岁和 >65岁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片 0.25 g/次, 3次 /日。 治疗组使用受试药物 (按照实施例 1的方法制备), 500ml/次, 2次 /日。 疗程均为 2个月。

1.4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分别检查 FPG (空腹血糖)、 P2hPG (餐后 2小时血糖); (2) 相关临床症状 (包括口渴多饮、 多食易饥、 五心烦热、 倦怠乏力) 积分比较。

1.5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 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 判 断。 显效: 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空腹血糖〈7.2 mmol/L, 餐后 2 h血糖〈8.3 mmol/L; 有效: 空腹血糖〈8.0 mmol/L, 餐后 2 h血糖〈10.0 mmol/L; 无效: 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且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症状疗效评定按四级评分法分级: 0 (无症 状)、 1 (须经提醒时方能感觉症状存在)、 2 (有时有症状)、 3 (症状明显), 并进行症 状计分和积分。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 士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 ί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2 结果

2. 1临床疗效比较 经统计,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 0.05)。 结果见 表 4。

表 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15 (37.50) 17 (42.50) 8 (20.00) 32 (80.00) 对照组 40 17 (42.50) 18 (45.00) 5 (12.50) 35 (87.50) 注: *与#比较 =3.41, Ρ>0.05ο

2.2 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经统计,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FPG、 P2hPG 均较相似 (P ).05),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一定下降, 经统计分析, 均有显著差异(/ ).05)。 结果见表 5。

表 5 两组患者血糖的比较 ( 士

+ ^ 治疗组 (n=40) 对照组 (n=40)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FPG (mmol/L) 10·66±1·43 6·07±1·03* 10·65±2·38 8.37 + 1.38* P2hPG (mmol/L) 11.54±2.16 7.25±1.91* 11.88±1.44 9.07±2.01*

注: *与治疗前比较, <0.05。

2.3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 经统计,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自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 善, 即治疗前后个症状的积分均有显著下降 ( <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 没有明 显差异 (P>0.05), 说明受试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结果见表 6。

表 6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 ( ±s)

对照组 (n=4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口渴多饮 2.85±0.49 1.01±0.32* 2.71±0.61 1.21±0.51* 多食易饥 2.92±0.78 0.93 + 0.42* 2.97±0.83 1.31±0.44* 五心烦热 1.75±0.33 0.69±0.24* 1.72±0.39 1.01±0.27* 倦怠乏力 1.88±0.51 0.59±0.21* 1.89±0.44 1.02±0.33*

注: *与治疗前比较/ ^<0.05。

3 结论 由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 1的方法制备的药物汤剂,无论在临床总有效 、 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上, 都与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具有相似的效果, 在直观分析 上甚至优于二甲双胍,因此,本发明五味药物 的组合物对于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实施例 14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实验观察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及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 用。

(一) 实验条件

1、 受试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 1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 (以下简称本发明药物)

理化性质: 棕黄色粉末, 气微, 味苦。

保存条件: 密封、 阴凉、 干燥、 避光。

配制方法: 实验时用纯净水配成所需浓度备用。

2、 实验动物

清洁级、 雄性 Wistar大鼠, 体重 18(T200g, 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合格证号 807009。 饲养条件: 动物使用许可证 SYXK (冀) 2006— 0047, 动物室环境为室温 (20-23 °C ), 相对湿度 45-60%, 光照 12小时 /天。

动物饲料: 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 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动物饮水: 灭菌净化水, 动物自由饮用。

3、 对照药物

罗格列酮片 (每片含罗格列酮 4mg), 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080301。

4、 主要试剂

链脲佐菌素 (STZ), 美国 Sigma公司产品; 胆酸盐, 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 司产品; 胆固醇, 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GLUC0CARD II型血糖试纸, 日 本 ARKRAY, Inc; 糖化血红蛋白试剂盒 (GHb),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一氧化 氮 (NO ) 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 ) 试剂盒, 南 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丙二醛 (MDA ) 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总胆固醇 (CH0)试剂盒,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甘油三酯(TG)试剂 盒,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碘 [ 125 ι] 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药盒, 北 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碘 [ 125 1 ]肿瘤坏死因子 - α 放射免疫分析药盒, 北 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碘 [ 125 ι] 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药盒, 北京普尔伟业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碘 [ 125 1 ] 血栓垸 Β 2 放射免疫分析药盒, 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产品; 碘 [ 125 1 ] 6—酮一前列腺素 F i a 放射免疫分析药盒, 北京普尔伟业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RT-PCR试剂盒, 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 焦磷酸乙二酯 ( DEPC) , 北京 Solarbio科技有限公司; Trizol , 美国 invitrogen公司; Goldview核 酸染色剂, 北京 Solarbio科技有限公司; 100bp DNA Ladder, 捷瑞生物公程(上海)有 限公司; 引物, 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合成, InsR上游引物: GGACCTATGATGAACACATCC 0 InsR 下 游 引 物 : CAACACACACGCAAATGC 。 扩 增 片 段 795bp β -act in 上 游 引 物: GAGGGAAATCGTGCGTGAC。 β -actin下游引物: CTGGAAGGTGGACAGTGAG。扩增片段 445bp。

5、 土要仪器

SUPER GLUC0CARD II型京都血糖仪, 日本 ARKRAY, Inc ; γ -计数器, 国营二六二厂; 722 光栅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Eppendorf mini spin 型离心机, 德国 印 pendorf公司; Eppendorf 5417型离心机, 德国印 pendorf公司; 低温冰箱, 日本三 洋; 蛋白核酸定量测定仪, 德国印 pendorf 公司; Eppendorf PCR仪, ίΙΗ eppendorf 公司; Biorad凝胶成像仪, 美国 biorad公司; DYY-8C型电泳仪, 北京六一仪器厂; DYCP-31D水平电泳槽, 北京六一仪器厂。

(二) 实验方法

将 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 和高糖高脂组 (80只), 正常对照组给 予常规饲料喂养, 高糖高脂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 (10%猪油、 20%蔗糖、 1%胆酸盐、 2. 5%胆固醇、 66. 5%常规饲料) 喂养 4周。 4周后禁食 (不禁水) 12小时, 高糖高脂组 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25mg/kg, 用 PH=4. 4的 0. lmmol · L— 1 无菌枸橼酸缓冲液配成 0. 25%浓度), 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PH=4. 4的 0. lmmol · L— 1 无菌枸橼酸缓 冲液), 72小时后检测血糖(检测前禁食(不禁水) 16小时),选取血糖值 >7. 7mmol · L— 1 且尿糖检测在 +++以上的大鼠 50只用于实验, 将 50只大鼠按血糖水平分层随机分为 5 组,每组 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本发明药物低剂量 (0. 35g/kg,折合生药 1. 2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3. 5倍)、 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 (0. 7g/kg, 折合生药 2. 4g/kg, 相当 于临床用药的 7倍)、 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 (1. 4g/kg, 折合生药 4. 8g/kg, 相当于临床 用药的 14倍) 及阳性药罗格列酮组 (1. 8m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14倍)。 给药组每 日灌胃给药 1次, 容量为 lml/lOOg体重, 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 连续 8周。 实验期间所有糖尿病大鼠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 料喂养, 正常对照组继续给予 常规饲料喂养。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1、 一般状态: 一般状态观察、 体重、 尿量和饮水量。 各组大鼠每周称量一次; 各 组大鼠用代谢笼分别于实验前、 给药前、 给药后 4周、 给药 8周收集 24小时尿量, 同 时记录饮水量。

2、 动态血糖: 用京都血糖仪分别于实验前、 给药前、 给药后 4周、 给药 8周检测 各组大鼠血糖。

3、糖耐量测定: 末次给药后药后 2小时, 腹腔注射葡萄糖 2g/kg, 检测 0、 0. 5、 1、 2小时的血糖值,并按下式计算血糖曲线下面 (AUC), AUCCmmol · h · L— =丄 A+B+C+丄 D

2 2

(A、 B、 C、 D分别为 0、 0. 5、 1、 2小时的血糖值)。

4、 胰岛素测定: 实验结束后颈总动脉取血, 分离血清, 采用放免法按试剂盒说明 书检测血清胰岛素(INS), 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0MA-IR= (FBGX INS) /22. 5), 胰岛 素敏感指数(ISI= [1/ (FBG X INS) ] )。

5、 生化指标: 按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肿瘤坏 死因子 - a (TNF- α )、 糖化血红蛋白 (GHb)、 6_酮-前列腺素 F1 (6- Keto- PGF1 α )、 血 栓烷 (ΤΧΒ 2 )、 一氧化氮 (Ν0)、 内皮素 (ΕΤ)、 超氧化物岐化酶 (S0D)、 丙二醛 (MDA)

6、 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InsR)定量分析: 取肝组织用 Trizol法提取总 RNA, 逆转 录反应以总 RNA l为模板, 逆转录酶 ΑΜνΐμΙ 总反应体系 20μ1 42°C水浴 30min, 合成 cDNA第一链。 PCR反应参数设置 94°C, 3min预变性。94°C变性 50sec, 54. 8°C退火 50sec, 72°C延伸 70sec, 共 31个循环。 同法扩增 β -actin作为内参照。 取 5 lPCR产物用 1% 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 同时用 marker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电泳结束后,用凝胶成 像系统拍照,最后用 Quantity One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目的基因及 β -actin基因的 灰度值,以两者之比值代表 InsR mRNA的相对表达量。

(三) 实验结果

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Π型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 反应敏捷、 动作自如、 皮毛有光泽; 模型 对照组大鼠多精神萎靡、 反应迟钝、 动作迟缓、 竖毛且少光泽; 各给药组大鼠一般状态 均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好转。 各组大鼠饮水量和尿量结果见表 7、 表 8, 从结果可见, 实 验前各组大鼠饮水量和尿量无明显区别 (p>0.05); 给药前模型对照组及各给药组大鼠 饮水量和尿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 (p〈0.05或 p〈0.01); 给药后 4周、 给药 8周本发明 药物(0.35g/kg、 0.7g/kg、 1.4g/kg)组大鼠饮水量和尿量均较模型对照组减 (p〈0.05 或 ρ〈0· 0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Π型糖尿病大鼠饮水量的影响 ( ±S, n=10)

注: 给药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05 〈0.01; 给药后: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0.05; **ρ〈0· 01 表 8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尿量的影响 ( ±S, n=10)

注: 给药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05 〈0.01; 给药后: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0.05; **ρ〈0· 01

2、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结果见表 9, 从结果可见, 实验前各组大鼠血糖无明显区别(p>0.05); 给药前模型 对照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均较正常对照组升 高 (P〈0.01), 给药后 4 周本发明药物 (1.4g/kg)组大鼠血糖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 。给药后 8周本发明药物(0.35g/kg、 0.7g/kg、 1.4g/kg) 组大鼠血糖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 (p〈0.05或 p〈0.0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 ±S, n=10)

注: 给药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Δ Ρ<0.05 ΔΔ Ρ<0.01; 给药后: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0.05; **ρ〈0· 01

3、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 10, 从结果可见, 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葡萄糖 0.5hr 后血糖值即达到高峰, 后逐步下降, 呈现葡萄糖吸收代谢特点; 阳性药罗格列酮组大鼠 在 0.5hr、lhr、2hr时间点血糖值升幅均低于模型对 组 (p〈0.01);本发明药物(1.4g/kg) 大鼠在 0.5hr、 lhr、 2hr时间点血糖值上升幅度均低于模型对照组 (p〈0.01), AUC较模 型对照组降低(P〈0.01); 本发明药物 (0.35g/kg、 0.7g/kg) 大鼠在 lhr、 2hr 〇时间点血 糖值上升幅度均低于模型对照组 (p〈0.05), AUC较模型对照组降低 ( P 〈0.05或 p〈0.01)。

表 10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 ±S, n=10) 剂量 血糖值 (mmol/1) AUC 组别

(g/kg) Ohr 0.5hr lhr 2hr

正常

对照 ― 4.5±1· 01** 5.8±0.86** 5.4±0· 87** 4.9±0.83** 15.9±2· 41** 组

模型

对照 ― 11.8±3· 13 16.6±5· 19 14.6±2· 90 13.1±2· 82 43.6±10· 62 组

本发 0.35 8.8±2· 16* 13.0±4· 52 11.3±3.94* 9.7 ±2.64* 33.5±10.53* 明药 0.7 8· 5±1· 59** 12.7±3· 69 11.1±1.96** 9.4±1.88** 32.8 ±6.83** 物组 1.4 7.1±1· 46** 10.3 ±2· 05** 9· 5±1· 80** 8.0±1.38** 27.3±4· 6广 罗格 1.8 mg 6.3±1.50** 8.9 ±2.45** 7· 9±1· 58** 6.8±1.48** 23.3 ±5.38** 列酮

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0.05; 〈0.01

4、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II型糖尿病大鼠 INS、 HOMA-IR, ISI的影响

结果见表 11, 从结果可见, 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 INS、 H0MA-IR水平均较正常对照 组大鼠升高(P〈0.01), ISI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降低 (P〈0.01); 本发明药物(0.35g/kg、 0.7g/kg、 1.4g/kg) 组 INS、 H0MA-IR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 (P〈0.01), ISI较模型对照 组大鼠提高 (P〈0.01)。

表 1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 Π型糖尿病大鼠 INS、 HOMA-IR, ISI的影响( ±S)

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0.05; 〈0.01

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高脂饲 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 Π型糖 尿病大鼠,连续 4周给药可减少尿量和饮水量,可降低血糖(FP G)、糖化血红蛋白(GHb); 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 (FSI) 水平, 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 (H0MA-IR), 提高胰 岛素敏感指数 (ISI), 改善糖耐量。 实施例 1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糖 病的影响

(一) 实验条件

1、 受试药物

同实施例 14。

2、 实验动物

清洁级、 雄性昆明种小鼠, 体重 17〜18g, 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合格证号: 806153。

饲养条件、 动物饲料、 动物饮水同实施例 14。

3、 对照药物

盐酸二甲双胍片 (0.25g), 天津飞鹰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0802007。 4、 主要试剂

四氧嘧啶(ALX),美国 Sigma公司产品; GLUC0CARDII型血糖试纸,日本 ARKRAY, Inc。

5、 主要仪器

SUPER GLUC0CARDII型京都血糖仪, 日本 ARKRAY, Inc。

(二) 实验方法

将小鼠禁食 24hr, 腹腔注射新鲜配制的 1.4%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 按 0. lml/lOg 体重, 分两次给予, 剂量为 280mg/kg, 第 3 天检测血糖, 选取血糖值 > 11. lmmol *L— 1 的小鼠 50只用于实验。 实验将小鼠按血糖水平分层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0只, 分别为模型对照组、 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 (0.45g/kg, 折合生药 1.5g/kg, 相当 于临床用药的 4.5倍)、 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 (0.9g/kg, 折合生药 3.0g/kg, 相当于临 床用药的 9倍)、 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 (1.8g/kg, 折合生药 6.0g/k g , 相当于临床用药 的 18倍)及阳性药二甲双胍组 (0.36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18倍)。 另取 10只做正 常对照组。 给药组小鼠每日灌胃给药 1次, 容量为 10ml/kg, 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 给予等体积纯净水, 连续 28天。 末次给药 2小时后, 检测血糖。

统计学处理: 组间 t检验 (SPSS12.0)。

(三)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12, 从结果可见, 给药 28天后, 模型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仍较正常对照 组升高 (P〈0.01), 本发明药物 (0.45g/kg、 0.9g/kg、 1.8g/kg) 组小鼠血糖水平与模 型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 (p>0.05), 但本发明药物 (1.8g/kg) 组小鼠血糖水平有降低 趋势。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 糖的影响( ± S)

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0.05; 〈0.01

结果表明, 本发明药物 (0.45g/kg、 0.9g/kg、 1.8g/kg) 连续 28天灌胃给药对四 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降糖作用。 实施例 16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正常大鼠耐糖量的影

(一) 实验条件

1、 受试药物

同实施例 14。

2、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 大鼠,体重 18(T2(K)g,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 :808080。 饲养条件、 动物饲料、 动物饮水同实施例 14。

3、 对照药物

格列本脲 (每片含格列本脲 2.5mg),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0801004。 4、 主要试剂

GLUC0CARDII型血糖试纸, 日本 ARKRAY, Inc。

5、 主要仪器

SUPER GLUC0CARDII型京都血糖仪, 日本 ARKRAY, Inc。

(二) 实验方法

将 5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0只,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本发明药物低剂量 组 (0.35g/kg, 折合生药 1.2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3.5倍)、 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 (0.7g/kg,折合生药 2.4g/kg,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7倍)、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1.4g/kg, 折合生药 4.8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14倍)及阳性药格列本脲组(2.3mg/kg, 相当于 临床用药的 14倍)。 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 1次, 容量为 lml/lOOg体重, 空白对照组给 予等体积纯净水, 连续 28天, 第 27天给药后, 各组动物均禁食 12hr, 第 2 Ο8天给药后 2小时, 腹腔注射葡萄糖 2g/kg, 使用血糖仪测定 0、 0.5、 1、 2小时的血糖值 <, ·并按下 式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 AUC (mmol · h · U 1 ) =1A+B+C+-D (A、 B、 C、 D分别

2 2

为 0、 0.5、 1、 2小时的血糖值)。

统计学处理: 组间 t检验 (SPSS12.0 for windows ) 0

(三)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13, 从结果可见, 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葡萄糖 0.5小时后血糖值即 达到高峰; 阳性药格列本脲组大鼠在 0hr、 0.5hr、 lhr时间点血糖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 (p<0.01), AUC较空白对照组大鼠降低(p〈0.01); 本发明药物 (0.35g/kg 、 0.7g/kg、 1.4g/kg)大鼠在 0hr、 0.5hr、 lhr、 2hr时间点血糖值及 AUC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无 明显区别(p>0.05)。

表 13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正常大鼠耐糖量的影响 (JT±S, n=10) 剂量 血糖值 (mmol/1)

组别

(g/kg) Ohr 0.5hr lhr 2hr

空白对照组 ― 4.7±0· 59 9.0±0· 71 7.4±1· 15 5.3±0· 43 21.4±1· 58

0.35 4.6±0· 56 8.0±0· 60 6.8±0· 68 5.8±0· 64 20.0 + 1.52 本发明药

0.7 4.8±0· 66 8.3±1· 36 6.8±1· 75 5.5±0· 58 20.2±2· 57 物组

1.4 5.0±0· 68 8.6±1· 24 7.0±1· 46 5.6±0· 52 20.8±1· 48 格列本脲组 2.3mg 3.5±0.49** 6.9±0.64** 6.0±0.57** 5.2±0.41 17.8±1· 08**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0.05; 〈0.01

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药物 (0.35g/kg 、 0.7g/kg、 1.4g/kg)连续 28天灌胃给药 对正常大鼠耐糖量无明显影响。 实施例 17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一) 实验条件

1、 受试药物

同实施例 14。

2、 实验动物

清洁级、 雄性昆明种小鼠, 体重 2(T22g, 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合格证号:

805086。

饲养条件、 动物饲料、 动物饮水同实施例 14。

3、 对照药物

格列本脲(每片含格列本脲 2.5mg),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0801004。 4、 主要试剂

GLUC0CARDII型血糖试纸, 日本 ARKRAY, Inc。

5、 主要仪器

SUPER GLUC0CARDII型京都血糖仪, 日本 ARKRAY, Inc。

(二) 实验方法

将小鼠分 5组, 每组 10只,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 (0.45g/kg, 折合生药 1.5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4.5倍)、 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 (0.9g/kg, 折合 生药 3.0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9 倍)、 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 (1.8g/kg, 折合生药 6. O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18倍)及阳性药格列本脲组 (3mg/kg, 相当于临床用药的 18倍)。 给药组小鼠每日灌胃给药 1次, 容量为 0.2ml/10g体重,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 积纯净水, 连续 28天, 未次给药 2小时后, 检测血糖。

统计学处理: 组间 t检验 (SPSS12.0 for windows ) 0

(三)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14, 从结果可见, 实验前各组小鼠血糖无明显区别 (p>0.05); 给药后 4 周后本发明药物 (0.35g/kg、 0.7g/kg、 1.4g/kg) 组小鼠血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仍无明 显区别 (ρ>0·05)。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s)

组别 剂量 动物数 血 糖 值 (mmoL/L) (g/kg) (只) 实验前 实验后 空白对照

一 10 5.3±0.52 5.9±1.10 组

0.45 10 5.4±0.57 6.2±0.57 本发明药物

0.9 10 4.8±0.45 5.8±1.02 组

1.8 10 5.4±0.73 5.7±0.72 格翻尿片 3mg 10 5.6±0.71 3· 8±0· 54**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0.05; 〈0.01

结果表明: 本发明药物 (0.45g/kg、 0.9g/kg、 1.8g/kg)连续 28天灌胃给药对正 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